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短暂性前脑缺血后大鼠海马各区NMDA受体亚单位NR2A和NR2B mRNA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12
1
作者 刘志安 徐铁军 +2 位作者 张凤真 王梅申 彭裕文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3-157,共5页
应用原位杂交组织化学和图像处理与分析的方法 ,观察短暂性前脑缺血 (15 m in)再灌注 (0 .5 h~ 7d)大鼠海马各区NR2 A和 NR2 B m RNA的表达变化 ,探讨二者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结果发现 ,缺血后 ,NR2 A和 NR2 B m RNA在海马各区呈... 应用原位杂交组织化学和图像处理与分析的方法 ,观察短暂性前脑缺血 (15 m in)再灌注 (0 .5 h~ 7d)大鼠海马各区NR2 A和 NR2 B m RNA的表达变化 ,探讨二者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结果发现 ,缺血后 ,NR2 A和 NR2 B m RNA在海马各区呈现出一种相对一致的表达。在海马 CA1 区 ,NR2 A和 NR2 B m RNA的表达分别在缺血再灌 6h和 12 h降至低谷 (P<0 .0 5 ) ,然后表达开始回升 ,在缺血再灌 48h都升至高峰 (P<0 .0 5 ) ,之后表达再次下降 ,直至缺血后 7d(P<0 .0 5 ) ;在海马 CA3区 ,二者的表达变化规律与 CA1 区相似 ,不同的是表达变化的幅度明显减小。在齿状回 ,缺血后 0 .5 h~ 72 h,NR2 A和 NR2 B m RNA的表达未见显著性变化 ,72 h后表达开始下降 ,直至缺血后 7d(P<0 .0 5 )。以上结果提示 ,短暂性前脑缺血后 ,NR2 A和 NR2 B m R-NA在大鼠海马各区表达变化的模式不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大鼠 海马 NMDA受体单位 NR2A NR2B mRNA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脑缺血再灌流后大鼠海马NMDA受体亚单位NR2A和NR2B蛋白质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31
2
作者 徐铁军 樊红彬 +1 位作者 张凤真 彭裕文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0-116,T024,共8页
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处理方法 ,观察分析了大鼠前脑缺血 15 min后再灌流 2 h~ 7d的海马结构各区域 NMDA受体亚单位 NR2 A和 NR2 B的表达变化规律及其差异 ,藉以探讨二者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结果显示 :( 1) NR2 A在 CA1 区和CA3 ... 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处理方法 ,观察分析了大鼠前脑缺血 15 min后再灌流 2 h~ 7d的海马结构各区域 NMDA受体亚单位 NR2 A和 NR2 B的表达变化规律及其差异 ,藉以探讨二者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结果显示 :( 1) NR2 A在 CA1 区和CA3 区的表达于再灌早期表现为小幅度下降 ( P<0 .0 5 ) ,此趋势在 CA3 区可以逆转 ;但在 CA1 区逐渐加剧 ,第 7d时降至 2 1% ,NR2 A在齿状回的表达几无改变 ;( 2 )与 NR2 A不同 ,再灌后 2 h,NR2 B在 CA1 区的表达即较对照组增高 ( P<0 .0 5 ) ,并持续到再灌后 2 4h,之后转而急剧下降 ,至第 7d仅余 11% ;在 CA3 区及齿状回 ,再灌后 6~ 48h,NR2 B的表达也较对照组增高 ( P<0 .0 5 ) ;在再灌后 72 h则恢复至对照组水平。结果提示 ,缺血性脑损伤后 NR2 A和 NR2 B表达变化的不同可能是造成 CA1 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脑缺血 再灌流 大鼠海马 NMDA受体单位 NR2A NR2B 蛋白质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海马NMDA受体NR1亚单位蛋白的基础表达量与学习记忆相关 被引量:15
3
作者 徐淑君 沈海清 +3 位作者 陈忠 朱丽君 朱朝阳 罗建红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6期465-469,共5页
目的 :探讨大鼠海马 N-甲基 - D-门冬氨酸 (NMDA)受体 NR1亚单位蛋白表达水平与学习记忆的关系。方法 :用新事物识别模型 (novel object recognize model)和 Morris水迷宫 ,分析 SD大鼠的新事物探究能力和空间学习能力 ,根据指标最强的 ... 目的 :探讨大鼠海马 N-甲基 - D-门冬氨酸 (NMDA)受体 NR1亚单位蛋白表达水平与学习记忆的关系。方法 :用新事物识别模型 (novel object recognize model)和 Morris水迷宫 ,分析 SD大鼠的新事物探究能力和空间学习能力 ,根据指标最强的 2 0 %和最弱的 2 0 % ,分别选取新事物探究能力强和弱 2组 ,以及空间学习能力强和弱 2组。分离制备上述各组大鼠海马的膜蛋白 ,用 NR1亚单位特异性抗体作免疫印迹分析 ,测定 NR1亚单位蛋白的含量。结果 :新事物探究能力强组大鼠海马的 NR1亚单位蛋白含量比弱组高 6 0 % (P<0 .0 1) ,空间学习能力强组大鼠海马 NR1亚单位蛋白含量比弱组高 4 5 .4 % (P<0 .0 5 )。结论 :大鼠海马 NMDA受体 NR1亚单位蛋白的基础表达量与新事物探究能力和空间学习能力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 受体 N—甲基—D—天冬氨酸 NR1单位 新事物探究 空间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对大鼠皮层、海马NMDA受体NR1亚单位磷酸化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吴喜贵 赵延东 阮怀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1742-1745,共4页
目的观察缺氧模型大鼠皮层、海马NMDA受体NR1亚单位酪氨酸磷酸化的变化。方法成年大鼠置于模拟海拔5500m高度的低压氧舱内,每天缺氧8h,分别缺氧3、7、14d和21d。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免疫共沉淀方法检测皮层、海马NR1及其酪氨酸... 目的观察缺氧模型大鼠皮层、海马NMDA受体NR1亚单位酪氨酸磷酸化的变化。方法成年大鼠置于模拟海拔5500m高度的低压氧舱内,每天缺氧8h,分别缺氧3、7、14d和21d。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免疫共沉淀方法检测皮层、海马NR1及其酪氨酸磷酸化的变化。结果免疫组化显示缺氧皮层、海马NR1表达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Western blot检测进一步证明NR1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随着缺氧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缺氧各组酪氨酸磷酸化水平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缺氧14d后酪氨酸磷酸化达到最高峰,而后开始下降,21d时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高原缺氧条件下大鼠皮层、海马NMDA受体NR1亚单位表达及酪氨酸磷酸化水平显著增加,酪氨酸磷酸化的变化可能是影响NMDA受体功能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皮层 海马 NMDA受体NR1单位 磷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MDA受体亚单位NR2B拮抗剂和神经退行性疾病 被引量:9
5
作者 彭海燕 杜俊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33-436,共4页
NMDA受体过度激活在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NMDA受体拮抗剂在动物模型取得了明显的治疗效果,但严重的副反应限制了这类化合物的临床应用;而NMDA受体NR2B亚单位分布相对集中,选择性NR2B拮抗剂有望成为... NMDA受体过度激活在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NMDA受体拮抗剂在动物模型取得了明显的治疗效果,但严重的副反应限制了这类化合物的临床应用;而NMDA受体NR2B亚单位分布相对集中,选择性NR2B拮抗剂有望成为更安全、有效、副作用低的一类新型药物。该文就近年来国内外NR2B拮抗剂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 NMDA受体 NR2B单位 神经退性行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_2肾上腺素受体通过HIF-1α调控NNK诱导的胰腺癌细胞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沙焕臣 雷建军 +6 位作者 王铮 段万星 徐勤鸿 黎韡 韩亮 马清涌 张东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70-674,697,共6页
目的探讨β_2肾上腺素受体在4-甲基亚硝氨基-3-吡啶-1-丁酮(NNK)诱导胰腺癌细胞进展中的具体作用机制。方法采用NNK干预胰腺癌MIA PaCa-2和BxPC-3细胞,通过HIF-1α-shRNA稳定转染胰腺癌细胞及运用ICI118551,以NNK组作为对照,Transwell... 目的探讨β_2肾上腺素受体在4-甲基亚硝氨基-3-吡啶-1-丁酮(NNK)诱导胰腺癌细胞进展中的具体作用机制。方法采用NNK干预胰腺癌MIA PaCa-2和BxPC-3细胞,通过HIF-1α-shRNA稳定转染胰腺癌细胞及运用ICI118551,以NNK组作为对照,Transwell小室侵袭试验检测各组胰腺癌细胞的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HIF-1α、Cyclin D1和VEGF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各组细胞周期变化。结果 NNK能够显著上调MIA PaCa-2和BxPC-3细胞HIF-1α水平及促进胰腺癌细胞的增殖及侵袭能力;β_2肾上腺素受体抑制剂ICI 118551及sh-HIF-1α能够显著下调NNK所诱导的MIA PaCa-2和BxPC-3细胞HIF-1α水平,以及抑制胰腺癌细胞的增殖及侵袭能力。另外,运用CoCl2上调HIF-1α表达水平后能够逆转ICI 118551对NNK效应的抑制作用,重新上调胰腺癌细胞的侵袭能力。结论β_2肾上腺素受体通过HIF-1α来介导NNK诱导的胰腺癌细胞增殖及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甲基硝氨基-3-吡啶-1-丁酮 β2肾上腺素受体 HIF-1Α 胰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叉神经痛大鼠中钙通道α2δ-1亚单位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2
7
作者 张霞 白晓峰 张倩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14-316,共3页
目的研究大鼠眶下神经结扎后钙通道α2δ-1亚单位(Cavα2δ-1)表达的变化,探讨Cavα2δ-1与三叉神经痛的关系。方法将12只SD大鼠随机分为神经结扎组和假手术对照组,每组6只。用铬肠线轻松结扎神经结扎组大鼠的眶下神经,建立三叉神经的... 目的研究大鼠眶下神经结扎后钙通道α2δ-1亚单位(Cavα2δ-1)表达的变化,探讨Cavα2δ-1与三叉神经痛的关系。方法将12只SD大鼠随机分为神经结扎组和假手术对照组,每组6只。用铬肠线轻松结扎神经结扎组大鼠的眶下神经,建立三叉神经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动物模型;假手术对照组仅暴露神经,不结扎。术前1 d,术后第3、6、9、12、15天测定机械刺激反应阈值。术后第15天收集三叉神经节(TG)和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及颈段第一、二脊髓背侧角(Vc/C2)组织,采用Western印迹杂交法测定Cavα2δ-1蛋白浓度。结果神经结扎组大鼠术侧机械刺激反应阈值在术后逐渐降低,与术前比较,术后第9、12、15天机械刺激反应阈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5天神经结扎组术侧TG和Vc/C2中Cavα2δ-1表达明显上调(P<0.01)。结论 Cavα2δ-1参与了大鼠三叉神经痛的发生发展,为进一步探讨三叉神经痛发病机制提供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通道α2δ-1单位 三叉神经痛 眶下神经结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末端缺失NR2B亚单位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NMDA受体装配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巍 罗建红 +2 位作者 高英 黄曼 郑婵颖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6期480-485,共6页
目的 :研究 NMDA受体 NR2 B亚单位细胞内 C末端 ,在 NR1- 1a/ NR2 B亚型 NMDA受体装配和表面表达中的作用。方法 :构建 C末端不同缺失和 GFP标记的 NR2 B亚单位表达载体 ,单独转染或与 NR1亚单位共转染到 HEK2 93细胞 ,用抗 GFP多克隆... 目的 :研究 NMDA受体 NR2 B亚单位细胞内 C末端 ,在 NR1- 1a/ NR2 B亚型 NMDA受体装配和表面表达中的作用。方法 :构建 C末端不同缺失和 GFP标记的 NR2 B亚单位表达载体 ,单独转染或与 NR1亚单位共转染到 HEK2 93细胞 ,用抗 GFP多克隆抗体和 Cy3荧光素交联的二抗作活细胞表面受体染色。结果 :成功构建了 8个 C末端不同缺失的 GFP- NR2 B表达质粒 (GFP- NR2 BΔ1~Δ 8)。将 GFP- NR1- 1a,GFP- NR2 B及 GFP- NR2 BΔ 1~Δ 8分别单独转染 HEK2 93细胞 ,不能获得达细胞膜表面的表达。而将这些质粒分别与 NR1- 1a共转染 2 93细胞 ,发现 GFP - NR2 B及 C末端部分缺失的 GFP- NR2 BΔ1~Δ6 ,均能与 NR1- 1a一起表达于细胞膜表面 ,而仅留有 PDZ结合基序的 GFP- NR2 BΔ7和 C末端全长缺失的 GFP- NR2 BΔ8,则不能与 NR1- 1a一起表达于细胞膜表面。结论 :NR1- 1a与 NR2 B的共表达和装配 ,是形成 NR1- 1a/ NR2 B亚型 NMDA受体并表达于细胞表面的必要条件。NR2 B与 NR1- 1a装配时 ,NR2 B对 NR1- 1a C1盒中内质网滞留基序的遮蔽和阻滞作用 ,并不依赖于 NR2 B C末端某一特定的区域 ,相反可能仅要求有一定长度的 NR2 B C末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N—甲基—D—天冬氨酸/分析 NR2B单位 膜表面表达 内质网滞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MDA受体NR2A亚单位C末端突变体在HEK293细胞的共表达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郑婵颖 罗建红 +2 位作者 傅婷 杨巍 沈海清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6期475-479,共5页
目的 :研究 N-甲基 - D-天冬氨酸 (NMDA)受体 NR2 A亚单位的细胞内羧基端在受体装配和表面表达中的作用。方法 :构建 N末端 GFP标记、C末端不同区域缺失的 NR2 A亚单位表达载体 GFP- NR2 AΔ C1~ GFP- NR2 AΔC5 ,其 C末端缺失区依次... 目的 :研究 N-甲基 - D-天冬氨酸 (NMDA)受体 NR2 A亚单位的细胞内羧基端在受体装配和表面表达中的作用。方法 :构建 N末端 GFP标记、C末端不同区域缺失的 NR2 A亚单位表达载体 GFP- NR2 AΔ C1~ GFP- NR2 AΔC5 ,其 C末端缺失区依次分别为 897L - 10 17S、10 2 4 D- 114 2 P、114 9D- 1347G、135 4S- 14 6 4V和 897L - 14 6 4V。将它们单独转染或与 NR1亚单位共转染到 HEK2 93细胞 ,用抗 GFP多克隆抗体和 Cy3荧光素交联的二抗作活细胞表面受体染色。结果 :成功构建了 5个 C末端不同区域缺失的 GFP- NR2 A表达质粒 GFP- NR2 AΔC1~ GFP- NR2 AΔC5。将这些载体分别单独转染 HEK2 93细胞 ,均不能获得达细胞膜表面表达。而将这些质粒分别与 NR1- 1a共转染 HEK2 93细胞 ,发现它们均能与 NR1- 1a表达于细胞膜表面。结论 :NR1- 1a与 NR2 A的共表达是形成NR1- 1a/ NR2 A亚型 NMDA受体并获得细胞表面表达的必要条件。NR2 A C末端 897L下游并未找到直接与 NR1- 1a C1盒中内质网滞留基序相互作用的某一特定区域 ,也不含有决定 NR2 A亚单位本身细胞内滞留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N—甲基—D—天冬氨酸/分析 NR2A单位 内质网滞留 表面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乳腺炎无乳链球菌PI-2a菌毛岛屿AP_1-AP_2-BP基因亚单位抗体的制备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雪吟 布日额 +3 位作者 陈金龙 王金良 吴金花 锡林高娃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06-211,共6页
目的构建牛乳腺炎无乳链球菌菌毛岛屿PI-2a亚单位重组抗原AP_1-AP_2-BP,并制备其多亚单位抗体,为后期研制新型免疫疫苗和检测试剂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利用延伸PCR技术构建了AP_1-AP_2-BP三联基因,并将该串联基因进行转化,诱导,表达,纯化... 目的构建牛乳腺炎无乳链球菌菌毛岛屿PI-2a亚单位重组抗原AP_1-AP_2-BP,并制备其多亚单位抗体,为后期研制新型免疫疫苗和检测试剂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利用延伸PCR技术构建了AP_1-AP_2-BP三联基因,并将该串联基因进行转化,诱导,表达,纯化,并将纯化蛋白制作为抗原,对家兔免疫,制备多亚单位抗体,并通过亲和层析的方式从免疫后的血清中获得纯化的IgG,完成多亚单位抗体的制备。结果 AP_1-AP_2-BP三基因串联重组工程菌株通过诱导、表达,对产物亲和层析等方法获得的纯化蛋白,其相对分子质量为65 kDa,其含量达到3.3 mg/mL,并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经间接ELISA可知,经过4周的免疫抗体的滴度已达到1∶5 600的水平。通过Protein A280测量数据表明,纯化后的IgG的含量高达9.1 mg/mL。结论牛乳腺炎无乳链球菌的菌毛岛屿AP_1-AP_2-BP三基因串联重组工程菌经诱导、表达后获得的纯化蛋白AP_1-AP_2-BP多亚单位抗原有较好的免疫原性,为制备相应多亚单位抗体的制备提供了良好的多价抗原,同时为将研制新型工程疫苗及检测试剂提供了科学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乳链球菌 AP1-AP2-BP 蛋白纯化 单位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MDA受体NR2B亚单位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人胚脑皮层NR2B蛋白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敏珍 罗建红 +2 位作者 朱丽君 YuehuaWang BarryBWolfe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6期245-247,251,共4页
目的:制备NMDA受体NR2B亚单位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并对人胚脑皮层NR2B的表达作免疫印迹分析。方法:制备NR2BC末端934~1457氨基酸与GST的融合蛋白,并以此作为免疫原,经常规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用该抗体对不同周龄的人胚脑皮层... 目的:制备NMDA受体NR2B亚单位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并对人胚脑皮层NR2B的表达作免疫印迹分析。方法:制备NR2BC末端934~1457氨基酸与GST的融合蛋白,并以此作为免疫原,经常规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用该抗体对不同周龄的人胚脑皮层的NR2B蛋白作免疫印迹分析。结果:本研究制备的NR2B单克隆抗体能特异地识别180kDa的NR2B蛋白,并首次发现人胚脑皮层NR2B亚单位蛋白的表达。结论:成功制备了NR2B特异的单克隆抗体;12周龄的人胚脑皮层组织已有NR2B的表达,表达量随胎龄增大而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R2B单位 单克隆抗体 NMDA 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BAc受体ρ1亚单位mRNA在大鼠视网膜和移植视网膜的定位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辉 杨淑珍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1-23,共3页
应用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技术及放射自显影技术 ,通过同位素 [35 S] -d ATP标记寡聚核苷酸探针 ,研究了 GABAc受体ρ1亚单位 m RNA在大鼠视网膜和移植视网膜的定位。实验结果发现 :ρ1亚单位 m RNA在大鼠视网膜和移植视网膜的分布相似 ,它... 应用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技术及放射自显影技术 ,通过同位素 [35 S] -d ATP标记寡聚核苷酸探针 ,研究了 GABAc受体ρ1亚单位 m RNA在大鼠视网膜和移植视网膜的定位。实验结果发现 :ρ1亚单位 m RNA在大鼠视网膜和移植视网膜的分布相似 ,它们都分布在内核层中部和外侧部 (即近外网层侧 ) ,胞体呈椭圆形或卵圆形。正常大鼠视网膜 ρ1亚单位 m RNA杂交阳性细胞最先出现于生后第 12 d;移植视网膜出现于术后第 18d(即相当于正常视网膜生后第 10 d)。杂交阳性细胞的形态和位置提示 :表达 GABAc受体ρ1亚单位 m RNA的细胞可能是视网膜双极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BAc受体 ρ1单位 MRNA 视网膜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衔接蛋白2表达对AT1受体介导的Ang Ⅱ内吞的影响
13
作者 张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10期1975-1975,共1页
关键词 内吞 受体介导 衔接蛋白 AT1受体 ANG 质粒转染 表达载体 血管紧张素Ⅱ 单位 蛋白包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亚家族M成员2在小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岳 任祖海 +1 位作者 徐勇 吴树荣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66-773,共8页
目的:观察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亚家族M成员2(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ation channel subfamily M member 2,TRPM2)在小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hepatic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HIRI)模型中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60只成... 目的:观察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亚家族M成员2(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ation channel subfamily M member 2,TRPM2)在小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hepatic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HIRI)模型中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60只成年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模型组(M组)、TRPM2腺病毒干扰载体预处理组(T组)和TRPM2腺病毒对照载体预处理组(C组)(均n=15)。取各组小鼠灌注前肝组织,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腺病毒感染效率,利用real-time PCR检测腺病毒对TRPM2的沉默效率。各组小鼠分别于再灌注2,4和8 h抽取腹主动脉血并获取肝组织,分别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活性。采用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肝中TRPM2和Rac家族小GTP酶1(Rac family small GTPase 1,RAC1)蛋白质的表达量变化;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肝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及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活性的变化。结果:与S组和M组相比,T组和C组小鼠肝组织可见大量绿色荧光。与S组、M组及C组相比,T组小鼠肝组织中TRPM2 mRNA的表达量显著降低(均P<0.05)。光镜下S组小鼠肝细胞形态正常;M组和C组小鼠肝窦扩张和淤血、肝细胞变性、小叶中央坏死及大量炎症细胞浸润;与M组和C组相比较,T组小鼠肝细胞受损程度明显减轻。与S组相比较,M组、T组及C组小鼠血清中ALT及AST活性在再灌注2,4和8 h均显著升高(均P<0.05);与M组和C组相比较,T组小鼠血清中ALT及AST活性在再灌注2,4和8 h均显著降低(均P<0.05)。与M组和C组相比较,T组小鼠中SOD活性在再灌注2,4和8 h均显著升高(均P<0.05),而MDA和MPO活性均显著降低(均P<0.05)。T组小鼠肝组织中TRPM2和RAC1蛋白质表达量在再灌注2,4和8 h较M组和C组均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TRPM2腺病毒干扰载体预处理能有效沉默小鼠肝组织中TRPM2基因表达,并能减轻HIRI,该机制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和降低RAC1蛋白质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家族M成员2 机制 Rac家族小GTP酶1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吗啡诱导大鼠镇痛耐受和脊髓GIRK1-2表达减少
15
作者 杨翘睿 王晓娥 +1 位作者 崔宇 肖力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01-708,共8页
【目的】观察G蛋白门控内向整流钾离子通道(GIRK)亚单位GIRK1和GIRK2在吗啡耐受大鼠脊髓背角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调控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连续7 d鞘内注射吗啡(15μg/d)建立吗啡耐受模型。在每天吗啡注射前30 min,鞘内注射蛋白... 【目的】观察G蛋白门控内向整流钾离子通道(GIRK)亚单位GIRK1和GIRK2在吗啡耐受大鼠脊髓背角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调控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连续7 d鞘内注射吗啡(15μg/d)建立吗啡耐受模型。在每天吗啡注射前30 min,鞘内注射蛋白激酶C-ε(PKCε)选择性抑制剂εV1-2(10μg),观察对吗啡耐受以及脊髓背角GIRK1和GIRK2表达的影响。24只大鼠随机平均分成四组:生理盐水组(saline)、吗啡组(morphine)、吗啡+生理盐水组(morphine+saline)和吗啡+εV1-2组(morphine+εV1-2)。所有大鼠在1 d、3 d、5 d和7 d,药物注射前和吗啡注射后30 min后检测热痛阈值,在第7天行为学测试结束后,免疫荧光检测脊髓背角GIRK1和GIRK2的表达。【结果】荧光双染显示,GIRK1和GIRK2主要分布于大鼠脊髓背角I-Ⅱ板层,且与μ阿片受体(MOR)共染。与生理盐水组相比,连续7 d鞘内注射吗啡导致吗啡镇痛效应显著下降(P<0.001),同时导致脊髓背角GIRK1(22.45±10.58vs.62.83±20.80,P<0.001)和GIRK2(23.67±8.78 vs.50.17±11.05,P=0.001)表达显著降低。荧光双染显示,PKCε与GIRK1和GIRK2在脊髓背角共染。鞘内注射εV1-2可以有效抑制吗啡耐受的形成(P<0.001),且抑制吗啡诱导的GIRK1(54.50±10.37 vs.19.33±9.48,P<0.001)和GIRK2(39.83±6.24 vs.15.83±9.58,P=0.001)表达降低。【结论】脊髓背角GIRK1和GIRK2下调与吗啡耐受密切相关,PKCε是吗啡诱导GIRK1和GIRK2下调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 耐受 G蛋白门控内向整流钾离子通道单位1 G蛋白门控内向整流钾离子通道单位2 蛋白激酶C-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1/Th2细胞因子在眼肌型重症肌无力转基因小鼠模型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5
16
作者 吴晓蓉 熊英琼 +5 位作者 胡裕翔 许晓璇 程艺 晏立 吴雅俊 饶杰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7-42,共6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乙酰胆碱受体(H-AChR)γ亚单位免疫HLA-DQ8转基因小鼠眼肌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o EAMG)模型体外培养上清液中Th1/Th2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探讨其与o EAMG免疫学发病机制的联系。方法 HLA-DQ8转基因小鼠用乳化于完... 目的观察重组人乙酰胆碱受体(H-AChR)γ亚单位免疫HLA-DQ8转基因小鼠眼肌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o EAMG)模型体外培养上清液中Th1/Th2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探讨其与o EAMG免疫学发病机制的联系。方法 HLA-DQ8转基因小鼠用乳化于完全弗氏佐剂(CFA)的重组H-AChRγ亚单位,或E. Coli提取物,或纯CFA分别免疫,分别于第0天、第30天和第60天共免疫3次。第3次免疫后28 d,处死小鼠后取淋巴结和脾淋巴细胞体外培养,收集培养上清液,采用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IL)-2、γ-干扰素(IFN-γ)、IL-6和IL-10水平。结果 H-AChRγ组小鼠淋巴结及脾淋巴细胞体外培养上清液中IL-2 (F=42. 835,P <0. 001; F=38. 030,P <0. 001)和INF-γ水平(F=76. 332,P <0. 001;F=34. 865,P <0. 001)均明显高于E. coli组和CFA免疫组; IL-6 (F=1. 325,P=0. 284; F=1. 935,P=0. 166)和IL-10水平(F=0. 908,P=0. 417; F=1. 189,P=0. 322)与E. coli组和CF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h1细胞因子在重组H-AChRγ亚单位诱导HLA-DQ8转基因小鼠所建立oEAMG模型的发病机制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而Th2细胞及其细胞因子作用尚不十分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肌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 乙酰胆碱受体γ单位 TH1/TH2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ks1、Skp2和p27^(kip1)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7
作者 段秀梅 李烁烯 +2 位作者 明智慧 张丛笑 刘文书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47-351,I0006,共6页
目的:检测舌鳞状细胞癌(舌癌)组织中Cks1、Skp2和p27kip1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其在舌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5例舌癌组织、30例癌旁组织和10例正常舌黏膜组织中Cks1、Skp2... 目的:检测舌鳞状细胞癌(舌癌)组织中Cks1、Skp2和p27kip1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其在舌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5例舌癌组织、30例癌旁组织和10例正常舌黏膜组织中Cks1、Skp2和p27kip1蛋白的表达情况;比较不同类型舌组织中各蛋白表达阳性率的差异;分析Cks1、Skp2和p27kip1蛋白表达与舌癌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结果:在舌癌组织中,Cks1和Skp2蛋白呈强表达,阳性表达率为73.3%和62.2%,在癌旁组织和正常舌黏膜组织中其阳性表达率依次降低,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3.3%、10.0%和36.7%、10.0%;在舌癌组织中,p27kip1蛋白表达明显减少或缺失,阳性表达率为24.4%,在癌旁组织中和正常舌黏膜组织中其阳性表达水平依次升高,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0%和70.0%;在舌癌组织中Cks1和Skp2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舌黏膜组织和癌旁组织(P<0.05),而p27kip1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正常舌黏膜组织和癌旁组织(P<0.05)。舌癌组织中Cks1、Skp2和p27kip1蛋白阳性表达率与舌癌患者的年龄和性别无关联(P>0.05);与癌组织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有关联(P<0.05)。结论:舌癌组织中Cks1和Skp2蛋白阳性表达率升高、p27kip1蛋白阳性表达率降低,Cks1、Skp2和p27kip1蛋白阳性表达率的检测有助于判断舌癌的恶性程度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单位1 S期激酶相关蛋白2 P27KIP1蛋白 舌鳞状细胞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抑制性受体LILRB2对白血病细胞系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宇小婷 谢莉 +2 位作者 占蒙娜 郑俊克 于卓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67-972,977,共7页
目的探讨免疫抑制性受体—白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亚家族B成员2(LILRB2)在人白血病细胞系中的表达、功能和相关机制,为白血病的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方向。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ting等方法确定LILRB2在THP1、U937、K562等白血... 目的探讨免疫抑制性受体—白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亚家族B成员2(LILRB2)在人白血病细胞系中的表达、功能和相关机制,为白血病的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方向。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ting等方法确定LILRB2在THP1、U937、K562等白血病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以LILRB2高表达的THP1细胞为研究对象,利用特异性靶向LILRB2的shRNA慢病毒载体(带GFP标记)包装病毒并感染THP1细胞,使用流式细胞分选技术获得GFP+的稳定表达细胞株,并分别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检测shRNA干扰效率,同时监测LILRB2敲除后不同时间点细胞增殖、凋亡等细胞命运的变化,分析LILRB2敲除后其下游调控信号改变等相关分子机制。结果 3株细胞系均表达LILRB2,其中又以THP1的表达最高;通过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ting方法表明所构建的4个shRNA慢病毒干扰质粒中,shLILRB2-717及shLILRB2-1312能显著下调LILRB2的表达;抑制LILRB2在THP1细胞中的表达可导致细胞增殖明显减缓并出现大量坏死细胞。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shLILRB2-717和shLILRB2-1312组细胞早期凋亡率分别为(7.90±1.61)%和(24.80±1.32)%,显著高于对照组(Scramble组)的(3.96±0.64)%(P<0.05);两组细胞的晚期凋亡率分别为(13.80±0.98)%和(23.60±1.03)%,均显著高于Scramble组的(10.80±0.48)%(P<0.05);LILRB2敲除可导致SHP1和磷酸化SHP1(p-SHP1)表达的显著下调,提示LILRB2可能通过SHP1调控白血病细胞系的增殖和凋亡。结论免疫抑制性受体LILRB2可表达在多种白血病细胞系,抑制LILRB2的表达可引起THP1细胞中SHP1和p-SHP1的显著下调并导致细胞大量凋亡,揭示SHP1可能对白血病的演变具有正向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抑制性受体 白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家族B成员2 白血病 凋亡 SHP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携带抗白细胞介素-2受体α单抗靶向超声微泡和对比超声结合评价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凤林 纪丽景 +1 位作者 罗利红 王宝平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26-629,共4页
目的探讨携带抗白细胞介素-2受体α(IL-2Rα)单抗靶向超声微泡和对比超声结合评价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采用"亲和素-生物素"桥接法构建携抗IL-2Rα靶向超声微泡(MBIL-2Rα)和携同型抗体对照微泡(MB)。1... 目的探讨携带抗白细胞介素-2受体α(IL-2Rα)单抗靶向超声微泡和对比超声结合评价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采用"亲和素-生物素"桥接法构建携抗IL-2Rα靶向超声微泡(MBIL-2Rα)和携同型抗体对照微泡(MB)。10只左肾缺血50min的小鼠,再灌注24h后,随机先后注入MBIL-2Rα和MB(间隔30min),分别于注入5min后行对比超声检查,并测量肾的声强度(VI)。结果对比超声图像显示MBIL-2Rα组左肾造影显著增强,VI值高达21.6±4.8U,而在MB组左肾仅见轻度造影增强,VI值为9.7±2.9U,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无论是MBIL-2Rα组还是MB组左肾VI值均明显高于右侧肾脏VI值(3.8±1.5U,3.7±1.7U,P<0.05)。两组右侧肾脏之间VI值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MBIL-2Rα和对比超声相结合能够有效评价肾IRI,从而对肾移植后的排斥反应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靶向超声微泡 再灌注损伤 白细胞介素2受体α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KAL1基因rs7756992位点A>G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易感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廖清船 任平 张又枝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2-118,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CDKAL1基因rs7756992位点A>G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2DM)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制定原始文献的纳入、排除标准及检索策略,通过检索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及EMBASE、PubMed、ScienceDirect等数据库,收集有关CDK... 目的系统评价CDKAL1基因rs7756992位点A>G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2DM)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制定原始文献的纳入、排除标准及检索策略,通过检索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及EMBASE、PubMed、ScienceDirect等数据库,收集有关CDKAL1基因rs7756992位点A>G多态性与T2DM易感性的病例对照研究,以病例组与对照组CDKAL1基因rs7756992位点各种基因模型的比值比(OR)及其95%置信区间(CI)为效应指标进行meta分析,并根据研究人群种族不同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5篇文献,T2DM组和对照组病例数分别为24 315例和35 132例。Meta分析显示,CDKAL1基因rs7756992位点A>G多态性与T2DM易感性有关联[等位基因模式(G vs A):OR=1.171,95%CI1.122~1.223,P<0.001;共显性模式(GG vs AA):OR=1.380,95%CI1.258~1.515,P<0.001;共显性模式(AG vs AA):OR=1.131,95%CI 1.089~1.176,P<0.001;显性模式(AG+GG vs AA):OR=1.168,95%CI 1.101~1.240,P<0.001;隐性模式(GG vs AA+AG):OR=1.343,95%CI 1.282~1.405,P<0.001]。亚组分析显示,亚洲人群和白种人群中携带CDKAL1基因rs7756992位点G等位基因的人群发生T2DM的风险增加(P<0.05);而非洲人群中携带CDKAL1基因rs7756992位点G等位基因与A等位基因的人群发生T2DM风险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亚洲人群及白种人群中CDKAL1基因rs7756992位点A>G等位基因的突变可能是T2DM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5调节单位相关蛋白1类似物1 单核苷酸多态性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