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联用多步骤虚拟筛选方法发现具有新母核的GABAA受体正性变构调节剂
1
作者 孔维恺忻 廉靖靖 +10 位作者 彭超 朱杰 郑钰琳 黄巍然 张博文 段桂芳 马琳 彭晓东 马维宁 朱素杰 黄卓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23,共2页
GABAA受体主要介导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性信号传递,是镇静催眠药的关键靶点。在寻找具有新母核的镇静催眠药的过程中,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CADD)方法显示出巨大的优势。在这项研究中,首先,我们通过机器学习模型、分子对接模型和... GABAA受体主要介导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性信号传递,是镇静催眠药的关键靶点。在寻找具有新母核的镇静催眠药的过程中,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CADD)方法显示出巨大的优势。在这项研究中,首先,我们通过机器学习模型、分子对接模型和分子力学广义玻恩比表面积(MMGBSA)方法筛选了来自于商业数据库中的41112种化合物。经过筛选,我们得到了16个化合物,然后我们通过全细胞膜片钳电生理学实验验证了4个结构新颖的化合物确实为有效的GABAA受体正性变构调节剂。其中,化合物GPR120在细胞水平和动物水平都得到了实验验证。在重组表达α1β2γ2型受体的皮层神经元中,在10和50µmol∙L^(−1)浓度下,GPR120可将GABA EC3-10电流分别增强71.5%和163.8%。通过全分解贡献分析和点突变实验,我们发现GPR120与GABAA受体结合的关键位点是H102,与阳性药物地西泮相似。为了进一步验证GPR120在动物水平上的功能,我们进行了运动活动测试和翻正反射消失(LORR)实验。GPR120对小鼠的运动活动有抑制作用,6 h后可恢复,说明GPR120是一种中度镇静剂。在戊巴比妥钠(PB)诱导的翻正反射消失实验中,与生理盐水组相比,GPR120(20 mg∙kg^(−1))可显著缩短开始LORR的时间并延长LORR的持续时间。综上所述,通过联用多种虚拟筛选方法,我们发现了GPR120是一种具有新型母核的中度强度镇静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离子通道 分子对接 虚拟筛选 gabaa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BAA受体失敏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王仁俊 曾庆华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43-45,73,共4页
GABAA受体属于配体门控性离子通道超家族成员之一。当持续施加激动剂时,GABAA受体进入失敏状态,并且许多因素参与调节GABAA受体的失敏,如受体亚基构成、配体与受体的亲合力、磷酸化作用、膜电压的变化等都会影响受体的失敏过程。进入失... GABAA受体属于配体门控性离子通道超家族成员之一。当持续施加激动剂时,GABAA受体进入失敏状态,并且许多因素参与调节GABAA受体的失敏,如受体亚基构成、配体与受体的亲合力、磷酸化作用、膜电压的变化等都会影响受体的失敏过程。进入失敏状态的GABAA受体并非处于无功能状态,它们在调节抑制性突触后电流(IPSC)和快速抑制性突触传递中起到关键作用,并且可能参与调节突触的可塑性等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敏 gabaa受体 Γ-氨基丁酸 可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泽兰黄素通过改善腹侧海马GABAa受体传递缓解大鼠酒精戒断焦虑样行为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露露 焦宇 +6 位作者 姜敏 李秋月 吴朋烊 马淑丽 郑晓宇 赵容杰 赵正林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1-10,共10页
目的:研究异泽兰黄素(Eupatilin,Eptl)对大鼠酒精戒断(Ethanol withdrawal,EtOHWI)焦虑样行为的改善作用及其与腹侧海马(Ventral hippocampus,vHippo)相关机制。方法:将32只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生理盐水对照组... 目的:研究异泽兰黄素(Eupatilin,Eptl)对大鼠酒精戒断(Ethanol withdrawal,EtOHWI)焦虑样行为的改善作用及其与腹侧海马(Ventral hippocampus,vHippo)相关机制。方法:将32只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生理盐水对照组、EtOHWI模型组、Eptl低剂量治疗组和Eptl高剂量治疗组,每组各8只。EtOHWI模型组、Eptl低、高剂量治疗组每天1次腹腔注射3 g/kg乙醇(Ethanol,EtOH),连续28 d,戒断3 d制备大鼠EtOHWI模型,生理盐水对照组腹腔注射等容积生理盐水。在3 d戒断期间,Eptl低、高剂量治疗组分别每天1次灌胃10和30 mg/kg Eptl,第3次给药30 min后,利用旷场(Open filed,OF)和高架十字迷宫(Elevatedplusmaze,EPM)实验对各组大鼠进行焦虑样行为学检测。利用ELISA检测血清皮质酮(Coritosterone,CORT)浓度、vHippo组织中GABA水平;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vHippo组织中谷氨酸脱羧酶67(GAD 67)mRNA相对表达量;利用Western blot(WB)检测vHippo组织中GABAaRα1(GABAa receptorα1,GABAaRα1)、GABAaRα2、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蛋白表达;利用试剂盒检测vHippo组织中MDA、T-SOD、CAT、GSH以及IL-6和TNF-α的含量。利用免疫荧光检测技术观察HT22细胞的核中Nrf2蛋白水平。结果:与EtOHWI模型组相比,Eptl低、高剂量治疗组大鼠在OF中央区活动距离极显著升高(P<0.01),分别为70.62%和124.21%,活动时间显著升高(P<0.05或P<0.01),分别为251.75%和371.62%,EPM的开放臂进入次数百分比显著升高(P<0.05或P<0.01),分别为110.33%和207.32%,滞留时间百分比显著升高(P<0.05或P<0.01),分别为99.56%和184.18%;血清CORT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vHippo组织中GABA含量和GAD67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或P<0.01);GABAaRα1、GABAaRα2、Nrf2和HO-1蛋白表达显著增多(P<0.05或P<0.01);MDA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而T-SOD、CAT和GSH的活性或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IL-6、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5或P<0.01)。体外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200μmol/L H2O2刺激的HT22细胞核中Nrf2的水平极显著增多(P<0.01),但30μmol/L Eptl预处理显著抑制了Nrf2水平的增多(P<0.05)。结论:Eptl具有改善大鼠EtOHWI焦虑样行为的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Eptl的抗氧化和抗炎作用而调节EtOHWI大鼠vHippo的GABAaR传递紊乱所介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泽兰黄素 酒精戒断焦虑样行为 腹侧海马 gabaa受体 氧化应激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对脑卒中肢体痉挛大鼠皮质BDNF、TrkB及GABA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0
4
作者 谢志强 谢莉娜 +4 位作者 郭斌 刘未艾 黄麟荇 王彭汉 岳增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2期23-27,共5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脑卒中肢体痉挛大鼠皮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γ-氨基丁酸(GABA)受体(GABAa)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脑卒中肢体痉挛的机制。方法将77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各9只及模型储备... 目的观察电针对脑卒中肢体痉挛大鼠皮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γ-氨基丁酸(GABA)受体(GABAa)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脑卒中肢体痉挛的机制。方法将77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各9只及模型储备组59只,运用Zea Longa线栓结合内囊注射NMDA受体制作脑卒中肢体痉挛大鼠模型。18只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电针组取双侧阳陵泉、曲池针刺,每次30 min,每日1次,连续5 d;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同期只固定不作任何干预,空白组不作任何处理。观察各组大鼠Zea Longa评分,改良Ashworth肌张力量表评分,皮质BDNF、TrkB、GABAa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和电针组大鼠治疗前行为学评分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治疗后行为学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空白组、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皮质BDNF、TrkB、GABAa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皮质BDNF、TrkB、GABAa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电针可改善脑卒中肢体痉挛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及肌张力,其机制可能与调节模型大鼠皮质BDNF、TrkB、GABAa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脑卒中 肢体痉挛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酪氨酸激酶受体B Γ-氨基丁酸受体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虫腈与斑马鱼GABAA及果蝇RDL受体作用的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汪小芬 任天瑞 姚建华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59-270,共12页
采用同源建模的方法构建了斑马鱼γ-氨基丁酸A型(GABAA)受体和果蝇RDL(resistance to dieldrin)受体跨膜区的三维结构,研究了氟虫腈在两个受体中作用位点的差异;采用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方法,探讨了氟虫腈与斑马鱼GABAA受体和果... 采用同源建模的方法构建了斑马鱼γ-氨基丁酸A型(GABAA)受体和果蝇RDL(resistance to dieldrin)受体跨膜区的三维结构,研究了氟虫腈在两个受体中作用位点的差异;采用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方法,探讨了氟虫腈与斑马鱼GABAA受体和果蝇RDL受体的结合模式,并比较了氟虫腈与两个受体作用的差异性。结果表明:斑马鱼 GABAA受体和氟虫腈作用位点的结构与果蝇RDL受体和氟虫腈作用位点的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果蝇 RDL 受体中的 Ala301对应斑马鱼GABAA受体α1亚基中的Val284和γ2亚基中的Ser306,氨基酸构象的差异较大;氟虫腈与斑马鱼GABAA受体的结合位点靠近胞内区一端,而与果蝇RDL受体的结合位点则位于受体第二跨膜区的Ala301~Leu308区域内。复合物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在模拟过程中,两个受体与氟虫腈复合物体系的势能可很快达到平衡状态。斑马鱼GABAA受体与氟虫腈之间形成4个氢键,其中概率大于60%的氢键有2个;而尽管果蝇RDL受体与氟虫腈形成了6个氢键,但只有1个氢键的概率大于50%,其复合物结合的稳定性比前者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源建模 氟虫腈 斑马鱼γ-氨基丁酸A型受体 果蝇RDL受体 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蝇与大鼠GABA受体抑制剂的药效团模型及其3D-QSAR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任天瑞 沈斌 +2 位作者 裴剑锋 汪永生 向文胜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46-549,共4页
采用 DISCOtech方法 ,用 7个大鼠 γ-氨基丁酸 (GABA) A 受体抑制剂和 1 1个家蝇 GABAA 受体抑制剂分别建立了其药效团模型 ;用 Co MFA方法建立了 2 2个大鼠 GABAA 受体抑制剂和 2 9个家蝇 GABAA 受体抑制剂的 3 D-QSAR模型 ,模型的交... 采用 DISCOtech方法 ,用 7个大鼠 γ-氨基丁酸 (GABA) A 受体抑制剂和 1 1个家蝇 GABAA 受体抑制剂分别建立了其药效团模型 ;用 Co MFA方法建立了 2 2个大鼠 GABAA 受体抑制剂和 2 9个家蝇 GABAA 受体抑制剂的 3 D-QSAR模型 ,模型的交叉验证相关系数分别为 0 .5 2 6和 0 .679,验证了药效团模型的合理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baa受体 药效团模型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 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BA_A受体萜类抑制剂构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任天瑞 赵保峰 +1 位作者 胡远东 次素琴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262-1265,共4页
采用D ISCO tech方法建立了大鼠和家蝇GABAA受体萜类抑制剂的药效团模型,根据药效团模型叠加规则建立了大鼠和家蝇GABAA受体萜类抑制剂CoMFA模型,模型的交叉验证相关系数分别为0.713和0.738.构效关系研究显示,家蝇和大鼠受体抑制剂结合... 采用D ISCO tech方法建立了大鼠和家蝇GABAA受体萜类抑制剂的药效团模型,根据药效团模型叠加规则建立了大鼠和家蝇GABAA受体萜类抑制剂CoMFA模型,模型的交叉验证相关系数分别为0.713和0.738.构效关系研究显示,家蝇和大鼠受体抑制剂结合部位之间存在一个主要差别:与受体作用的抑制剂的负电荷基团取代有利于保持其对哺乳动物的高抑制活性,而保持对昆虫的高抑制活性是不需要的,从而为寻找先导化合物和设计高选择性杀虫剂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萜类抑制剂 杀虫剂 药效团模型 gabaa受体 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氨基丁酸A受体对丙泊酚、依托咪酯麻醉的介导作用 被引量:6
8
作者 范坤 张敏 侯一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16期6-8,共3页
γ-氨基丁酸(GABA)及其受体在中枢神经系统起重要的抑制作用,参与调控睡眠和镇静等作用。全麻药的作用机制被认为与增强GABA受体功能,抑制兴奋性神经信号传导有关。本文主要对静脉用全麻药丙泊酚、依托咪酯依GABAA受体介导的脑电生理、... γ-氨基丁酸(GABA)及其受体在中枢神经系统起重要的抑制作用,参与调控睡眠和镇静等作用。全麻药的作用机制被认为与增强GABA受体功能,抑制兴奋性神经信号传导有关。本文主要对静脉用全麻药丙泊酚、依托咪酯依GABAA受体介导的脑电生理、药理及行为学的最新研究进展综述,进一步了解全麻药丙泊酚、依托咪酯的作用机制,及指导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依托咪酯 gabaa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BA_A五种亚型受体与BZ配基的3D-QSAR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陆爱军 刘冰 +1 位作者 刘海波 周家驹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88-493,共6页
GABAA受体是中枢神经系统内重要的抑制性受体,有广泛的神经生理活性.由于镇静/抗惊厥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使得其中苯并二氮杂作用位点尤为重要.我们用比较分子场法(CoMFA)对一系列咪唑苯并二氮杂类化合物(BZ)与五种重组受体亚型的... GABAA受体是中枢神经系统内重要的抑制性受体,有广泛的神经生理活性.由于镇静/抗惊厥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使得其中苯并二氮杂作用位点尤为重要.我们用比较分子场法(CoMFA)对一系列咪唑苯并二氮杂类化合物(BZ)与五种重组受体亚型的亲和力进行了结构活性关系研究,得到的一组模型都有较高的交叉验证系数.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非交叉验证的一组PLS模型.用该组模型对随机选择的6个化合物组成的测试集进行了预测,都得到了相当满意的结果,表明所建立的一组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本研究对于设计高亲和力的BZ受体的配基和研究GABAA受体的模型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baa 中枢神经系统 抑制性 受体 神经生理活性 抗惊厥药物 咪唑苯并二氮杂 比较分子场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全麻药对突触发生期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2
10
作者 燕琳 桂伶俐 张传汉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30-433,共4页
近年的研究表明,在未成熟哺乳动物突触发生期,短暂性拮抗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ethyl-D-asparate,NMDA)受体或过度激动γ-氨基丁酸A(gamma-amino butyric acid,GABAA)受体可诱发大脑神经细胞的大量凋亡、脊髓凋亡性退变。这些药物... 近年的研究表明,在未成熟哺乳动物突触发生期,短暂性拮抗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ethyl-D-asparate,NMDA)受体或过度激动γ-氨基丁酸A(gamma-amino butyric acid,GABAA)受体可诱发大脑神经细胞的大量凋亡、脊髓凋亡性退变。这些药物主要有全身麻醉药、抗惊厥药及乙醇等。人类突触发生高峰期为妊娠后3个月到出生后3年。妊娠晚期、新生儿及婴幼儿刚好处在这个时间窗,因此该类药物对脑发育的影响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其机制的阐明可能对新生儿、婴幼儿以及孕产妇临床合理用药及新药的开发有指导意义。文中就部分全麻药对突触发生期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及机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药 NMDA受体拮抗剂 gabaa受体激动剂 突触发生期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醋调吴茱萸穴位贴敷对氯苯丙氨酸失眠大鼠在体皮肤的渗透过程及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琦 罗璐 +1 位作者 乔亚刚 张军武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34期23-28,共6页
目的探讨食醋调吴茱萸穴位贴敷对对氯苯丙氨酸(PCPA)所致失眠大鼠在体皮肤渗透过程及作用机制。方法SPF级7周龄SD雄性健康大鼠162只分成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地西泮1 mg/kg,10 ml/kg),食醋调吴茱萸小、中、大剂量组(剂量为2、4、8 ... 目的探讨食醋调吴茱萸穴位贴敷对对氯苯丙氨酸(PCPA)所致失眠大鼠在体皮肤渗透过程及作用机制。方法SPF级7周龄SD雄性健康大鼠162只分成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地西泮1 mg/kg,10 ml/kg),食醋调吴茱萸小、中、大剂量组(剂量为2、4、8 g/kg;每组分为涌泉穴组和神阙穴组)。正常组、模型组和阳性对照组(地西泮)每组10只,其余各组22只,其中10只用于观察脑组织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含量及GABAA1 mRNA表达,另外12只用于观察食醋调吴茱萸穴位贴敷对大鼠在体皮肤的渗透过程。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使用PCPA法造模。给药组每天贴敷给药4 h,连续给药7 d后,获取大鼠脑组织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神经递质GABA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GABAA1 mRNA的表达水平。第7天给药结束后1 h(T_(1))、给药结束后4 h(T_(2))、给药结束后8 h(T_(3)),以及贴敷给药8 h清除药物后1 h(T_(4)),取大鼠涌泉穴、神阙穴部位皮肤制作冰冻切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食醋调吴茱萸穴位贴敷的在体皮肤渗透过程。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食醋调吴茱萸穴位贴敷大、中、小剂量组大鼠下丘脑、脑干、海马GABA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醋调吴茱萸穴位贴敷中、高剂量组大鼠下丘脑、脑干、海马GABAA1 mRNA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个穴位食醋调吴茱萸穴位贴敷大、中、小剂量组组内不同时间点平均荧光强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个穴位食醋调吴茱萸穴位贴敷大、中、小剂量组T_(1)~T_(4)时平均荧光强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醋调吴茱萸穴位贴敷具有改善失眠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脑组织GABA含量及GABAA1 mRNA的表达水平有关。食醋调吴茱萸穴位贴敷具有良好的经皮渗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醋调吴茱萸 穴位贴敷 对氯苯丙氨酸失眠 gabaa1 mRNA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BA_AR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2
作者 郝艳丽 巨修练 《武汉化工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12-16,18,共6页
γ氨基丁酸(GABA)是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NervousSystem,CNS)中重要的抑制性递质,其抑制作用主要通过A型GABA受体(GABAAR)介导,在控制神经元兴奋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GABA受体的类型进行了总结,并对其中最重要的GABAA受体的结构、... γ氨基丁酸(GABA)是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NervousSystem,CNS)中重要的抑制性递质,其抑制作用主要通过A型GABA受体(GABAAR)介导,在控制神经元兴奋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GABA受体的类型进行了总结,并对其中最重要的GABAA受体的结构、配体、亚基及其药理学特性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baaR受体 配体 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Ro 15-4513逆转氟西泮耐受性并观察GABA_A受体亚单位表达的影响
13
作者 郭文 王丽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苯二氮(艹卓)类抗惊厥耐受性和用Ro 15-4513逆转耐受性的受体分子机制。方法:一组大鼠腹腔注射氟西泮2周,产生有氟西泮耐受性而无依赖性的听源性惊厥大鼠模型。另一组大鼠于用药第8d,每天加用腹腔注射一次Ro 15-4513,观察对耐... 目的:探讨苯二氮(艹卓)类抗惊厥耐受性和用Ro 15-4513逆转耐受性的受体分子机制。方法:一组大鼠腹腔注射氟西泮2周,产生有氟西泮耐受性而无依赖性的听源性惊厥大鼠模型。另一组大鼠于用药第8d,每天加用腹腔注射一次Ro 15-4513,观察对耐受性的影响。用竞争性定量RT-PCR测定大鼠脑皮质运动区和海马区的GABA_A受体α1、α3、a5、γ2L和γ2S亚单位mRNA的含量。结果:氟西泮耐受组大鼠皮质运动区的α1亚单位下降24%,α3下降17%,α5上升33%,γ2L下降35%,γ2S下降45%;海马区的α1下降33%,γ2L下降35%,γ2S下降27%,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合用Ro 15-4513组大鼠皮质运动区GABA_A受体α1、α3、α5、γ2L和α2S亚单位mRN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海马区α1、α5、γ2L和γ2S亚单位mRN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也同样都无显著性改变。结论:听源性惊厥大鼠的氟西泮耐受机制与中枢GABA_A受体α1、α3、α5、γ2L和γ2S亚单位mRNA皮质运动区含量的适应性改变有关。Ro15-4513通过影响皮质运动区和海马区部分α及γ2亚单位的表达而产生逆转听源性惊厥大鼠对氟西泮耐受性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15-4513 氟西泮 gabaa受体 亚单位 表达 苯二氮卓类 药物耐受性 抗惊厥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氨基丁酸A型受体转运的胞内调节机制及其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唐建兴 王维胜 +1 位作者 季晖 刘景根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2-187,共6页
γ-氨基丁酸(GABA)能中间神经元是中枢神经系统内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突触前释放源,GABA能神经元控制整个神经网络。介导GABA能神经元中枢效应的受体至少包括GABAA型和GABAB型两大类,前者属于受体门控通道超家族成员,后者属G蛋白连接... γ-氨基丁酸(GABA)能中间神经元是中枢神经系统内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突触前释放源,GABA能神经元控制整个神经网络。介导GABA能神经元中枢效应的受体至少包括GABAA型和GABAB型两大类,前者属于受体门控通道超家族成员,后者属G蛋白连接受体超家族成员;介导动物大脑中大多数快速型突触抑制的主要是GABAA型受体。本文归纳了近年来对GABAA型受体转运胞内调节分子机制的研究工作,讨论了受体翻译后修饰、辅助蛋白、骨架蛋白和酶体等分子在该转运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对GABAA型受体转运失调在相关神经精神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baa受体 受体转运 睡眠障碍 癫痫 药物滥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哌卡因对心脏毒性的γ-氨基丁酸_A受体机制 被引量:9
15
作者 朱耀民 袁祖贻 +2 位作者 吴辉 王宁 景桂霞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35-739,共5页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对心脏毒性的γ-氨基丁酸A受体机制。方法通过对新西兰大白兔侧脑室注入γ-氨基丁酸A受体激动药蝇蕈醇和γ-氨基丁酸A受体阻滞药印防己毒素,观察静脉输注罗哌卡因致心脏毒性发生时的血浆罗哌卡因浓度。结果侧脑室注入...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对心脏毒性的γ-氨基丁酸A受体机制。方法通过对新西兰大白兔侧脑室注入γ-氨基丁酸A受体激动药蝇蕈醇和γ-氨基丁酸A受体阻滞药印防己毒素,观察静脉输注罗哌卡因致心脏毒性发生时的血浆罗哌卡因浓度。结果侧脑室注入蝇蕈醇可显著延长罗哌卡因心脏毒性的发生时间,提高罗哌卡因心脏毒性发生时的血浆罗哌卡因浓度;侧脑室注入印防己毒素可明显缩短罗哌卡因心脏毒性的发生时间,降低罗哌卡因心脏毒性发生时的血浆罗哌卡因浓度。结论罗哌卡因心脏毒性的作用机制除了罗哌卡因的心脏直接毒性外,部分是由中枢神经系统γ-氨基丁酸A受体所介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心脏毒性 Γ-氨基丁酸A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β1 GABA_A受体亚基基因突变检测 被引量:1
16
作者 Hilary Coon 吴晓东 《上海精神医学》 1995年第1期37-39,共3页
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中,y—氨基丁酸(GABA)递质系统可能存在异常。GABA产生于大脑皮层、海马及边缘系统的中间神经元。这些中间神经元与其它神经元系统,诸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谷氨酸神经元发生相互作用。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γ氨丁酸 β1gabaa受体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苯酞的抗焦虑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付治凤 刘福莉 +1 位作者 张奕 陈春林 《宜春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14-18,28,共6页
目的:观察丁苯酞的抗焦虑作用,并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雄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地西泮组(2.5 mg·kg^(-1))、丁苯酞高、中、低剂量组(100,30,10 mg·kg^(-1))。连续给药14天,采用高架十字迷宫... 目的:观察丁苯酞的抗焦虑作用,并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雄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地西泮组(2.5 mg·kg^(-1))、丁苯酞高、中、低剂量组(100,30,10 mg·kg^(-1))。连续给药14天,采用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孔板实验和印防己毒素诱导的惊厥实验,对小鼠进行行为学测试。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小鼠血清皮质酮的含量,比色法检测小鼠皮层组织一氧化氮(NO)的含量。结果:在小鼠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中,丁苯酞(100 mg·kg^(-1))能够明显增加小鼠进入开放臂的次数(OE%,p<0.05)和进入开放臂的时间(OT%,p<0.01);在小鼠孔板实验中,丁苯酞高剂量组能够显著提高小鼠探头次数和持续时间以及直立次数和持续时间(p<0.001);在印防己毒素诱导的惊厥实验中,丁苯酞(30,100 mg·kg^(-1))能够拮抗印防己毒素诱导的惊厥;丁苯酞(100 mg·kg^(-1))能够明显降低小鼠皮层组织中一氧化氮(NO)水平(p<0.05),但对小鼠血清皮质酮的含量没有影响(p>0.05)。结论:丁苯酞具有明显的抗焦虑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γ-氨基丁酸(GABA)受体和降低脑内一氧化氮(NO)的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抗焦虑 高架十字迷宫实验 Γ-氨基丁酸受体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产物法卡林二醇与人类GABA_(A)受体相互作用的机制
18
作者 沈琦 陈海瑶 +4 位作者 高登辉 赵熹 那日松 刘佳 黄旭日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4-123,共10页
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伞形采样模拟、结合自由能计算和分子对接等方法,研究了法卡林二醇在γ-氨基丁酸A型(GABA_(A))受体上结合作用的模式和对GABAA受体动态属性的影响,确定了3个有效结合位点均对此受体产生拮抗作用,为后续研究聚乙炔... 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伞形采样模拟、结合自由能计算和分子对接等方法,研究了法卡林二醇在γ-氨基丁酸A型(GABA_(A))受体上结合作用的模式和对GABAA受体动态属性的影响,确定了3个有效结合位点均对此受体产生拮抗作用,为后续研究聚乙炔醇类化合物对GABA_(A)受体作用及相应药物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卡林二醇 γ-氨基丁酸A型受体 分子动力学模拟 拮抗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噁二环辛烷类及相关化合物的CoMFA研究
19
作者 许凌风 郝艳丽 巨修练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18-23,共6页
为了更好地了解昆虫与哺乳动物GABA受体非竞争性拮抗剂印防己苦毒素位点的结构信息,采用比较分子场分析方法(CoMFA)研究了GABA受体非竞争性拮抗剂三噁二环辛烷类及相关化合物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针对家蝇和大鼠GABA受体,分别得到CoMFA... 为了更好地了解昆虫与哺乳动物GABA受体非竞争性拮抗剂印防己苦毒素位点的结构信息,采用比较分子场分析方法(CoMFA)研究了GABA受体非竞争性拮抗剂三噁二环辛烷类及相关化合物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针对家蝇和大鼠GABA受体,分别得到CoMFA模型的交叉验证相关系q2为0.540和0.738,非交叉验证相关系数r2为0.999和0.924.CoMFA结果表明,家蝇与大鼠GABA受体存在一定的异同点,三噁二环辛烷1位取代基的体积和负电性增加不利于化合物对家蝇GABA受体活性的提高,而三噁二环辛烷4位取代基体积和正电性的增加有利于化合物对大鼠GABA受体活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BA受体 拮抗剂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比较分子场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木籽油对人小脑颗粒细胞氯离子通道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威良 徐晴芳 +1 位作者 高秀 蔡建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2年第4期177-183,共7页
【目的】探究辣木籽油对人小脑颗粒细胞γ-氨基丁酸受体(GABAA)细胞膜氯离子通道的影响。【方法】首先利用冷榨法制得辣木籽油,通过连续培养人小脑颗粒细胞(human cerebellar granule cells,HCGC),采用CCK8法检测辣木籽油对细胞活力的影... 【目的】探究辣木籽油对人小脑颗粒细胞γ-氨基丁酸受体(GABAA)细胞膜氯离子通道的影响。【方法】首先利用冷榨法制得辣木籽油,通过连续培养人小脑颗粒细胞(human cerebellar granule cells,HCGC),采用CCK8法检测辣木籽油对细胞活力的影响,14 d后表达功能性GABAA受体,经不同剂量(2、4、8μg/mL)辣木籽油、油酸、β-谷甾醇、豆甾醇处理,空白组给予生理盐水,阳性药给予戊巴比妥钠(10 mmol/L),最后采用N,N二甲基二吖啶硝酸盐(MQAE)荧光探针检测小脑颗粒细胞内的氯离子浓度。【结果】辣木籽油等样品在10μg/mL浓度以下对细胞活力没有任何影响;与空白组相比,辣木籽油(4、8μg/mL)、油酸(4、8μg/mL)、豆甾醇(4、8μg/mL)及β-谷甾醇(8μg/mL)对HCGC细胞以剂量依赖方式激活氯离子通道,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此外,阳性药戊巴比妥钠(10 mmol/L)亦可激活HCGC细胞的氯离子通道,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证明辣木籽油体外抑制神经元兴奋与GABA神经系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木籽油 冷榨法 人小脑颗粒细胞 Γ-氨基丁酸受体 氯离子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