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4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maining useful life prediction based on nonlinear random coefficient regression model with fusing failure time data 被引量:4
1
作者 WANG Fengfei TANG Shengjin +3 位作者 SUN Xiaoyan LI Liang YU Chuanqiang SI Xiaoshe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3年第1期247-258,共12页
Remaining useful life(RUL) prediction is one of the most crucial elements in prognostics and health management(PHM). Aiming at the imperfect prior information, this paper proposes an RUL prediction method based on a n... Remaining useful life(RUL) prediction is one of the most crucial elements in prognostics and health management(PHM). Aiming at the imperfect prior information, this paper proposes an RUL prediction method based on a nonlinear random coefficient regression(RCR) model with fusing failure time data.Firstly, some interesting natures of parameters estimation based on the nonlinear RCR model are given. Based on these natures,the failure time data can be fused as the prior information reasonably. Specifically, the fixed parameters are calculated by the field degradation data of the evaluated equipment and the prior information of random coefficient is estimated with fusing the failure time data of congeneric equipment. Then, the prior information of the random coefficient is updated online under the Bayesian framework, the 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PDF) of the RUL with considering the limitation of the failure threshold is performed. Finally, two case studies are used for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Bayesian method,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fluence of imperfect prior information and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RUL predi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maining useful life(RUL)prediction imperfect prior information failure time data NONLINEAR random coefficient regression(RCR)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u-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Based System for Grid Resource Monitoring and Prediction
2
作者 HU Liang CHE Xi-Long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9-146,共8页
关键词 智能调度系统 建模方法 网格资源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rface roughness prediction model in ultrasonic vibration assisted grinding of BK7 optical glass 被引量:9
3
作者 ZHAO Pei-yi ZHOU Ming +1 位作者 ZHANG Yuan-jing QIAO Guo-chao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2期277-286,共10页
Pre-knowledge of machined surface roughness is the key to improve whole machining efficiency and meanwhile reduce the expenditure in machining optical glass components.In order to predict the surface roughness in ultr... Pre-knowledge of machined surface roughness is the key to improve whole machining efficiency and meanwhile reduce the expenditure in machining optical glass components.In order to predict the surface roughness in ultrasonic vibration assisted grinding of brittle materials,the surface morphologies of grinding wheel were obtained firstly in the present work,the grinding wheel model was developed and the abrasive trajectories in ultrasonic vibration assisted grinding were also investigated,the theoretical model for surface roughness wa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above analysis.The prediction model was developed by using Gaussian processing regression(GPR)due to the influence of brittle fracture on machined surface roughness.In order to validate both the proposed theoretical and GPR models,32sets of experiments of ultrasonic vibration assisted grinding of BK7optical glass were carried out.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average relative errors of the theoretical model and GPR prediction model are13.11%and8.12%,respectively.The GPR prediction results can match well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face roughness prediction model ultrasonic vibration optical glass GPR regress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径的云杉胸径与材积预测模型的构建研究
4
作者 刘鹏程 李敏敏 +3 位作者 刘娟 周丹 施德山 李迎美 《林业调查规划》 2025年第2期9-15,共7页
分析采集于云南省丽江、香格里拉和德钦县(市)的150株云杉样木数据,采用平均断面积区分求积法计算样木材积,使用DPS软件的最小二乘法建立云杉胸径一元材积模型、地径一元材积模型和地径一元胸径模型,采用误差变量联立方程组方法建立一... 分析采集于云南省丽江、香格里拉和德钦县(市)的150株云杉样木数据,采用平均断面积区分求积法计算样木材积,使用DPS软件的最小二乘法建立云杉胸径一元材积模型、地径一元材积模型和地径一元胸径模型,采用误差变量联立方程组方法建立一元回归材积模型。结果表明,云杉地径与胸径密切相关,其回归模型的确定系数R^(2)为0.99;地径一元材积模型的预估精度(R^(2)=0.76)明显低于胸径一元材积模型(R^(2)=0.91),采用误差变量联立方程组方法建立的云杉地径—胸径回归材积模型精度(R^(2)=0.92)较直接建立的地径—材积模型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积预测模型 地径一元材积表 胸径—地径回归模型 联立方程组 云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选择与BiLSTM多变量回归预测的磨煤机故障预警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罗云 李战国 +5 位作者 付陇霞 王道谊 张新中 李耀华 程亮 江霞 《动力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24-732,共9页
为解决火电设备多参数耦合、渐变性故障诊断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套索(LASSO)回归特征选择与双向长短期记忆(BiLSTM)网络多变量回归预测的故障预警方法。以某1 000 MW机组磨煤机为研究对象,选取磨煤机电流、出口压力、出入口差压... 为解决火电设备多参数耦合、渐变性故障诊断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套索(LASSO)回归特征选择与双向长短期记忆(BiLSTM)网络多变量回归预测的故障预警方法。以某1 000 MW机组磨煤机为研究对象,选取磨煤机电流、出口压力、出入口差压作为表征堵磨故障的特征参数,采用LASSO回归选择特征变量,基于BiLSTM算法建立多变量回归预测模型;根据堵磨时特征参数的变化机理与模型预测值构建堵磨故障指数,最后利用核密度估计方法计算预警阈值,实现了堵磨故障预警。通过实际数据分析表明:磨煤机正常状态时,BiLSTM多变量回归预测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13%,相比传统的误差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回归(SVR)模型具有更高的精度和预测参数变化趋势的能力;磨煤机异常状态时,相比成熟的多元状态估计技术(MSET)算法模型能更早地发现磨煤机运行的异常状态,实现磨煤机变工况下故障早期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煤机 LASSO回归 BiLSTM多变量回归 预测模型 堵磨 故障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SSO回归的塔城地区人群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预测模型构建及验证 被引量:1
6
作者 徐以康 刘蕾 +4 位作者 刘丽敏 马晶茹 王嘉钰 马军 甄紫伊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9-143,149,共6页
目的 分析新疆塔城地区人群冠状动脉中重度狭窄的危险因素,构建并验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于塔城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62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用R语言软件将所有患者的临床... 目的 分析新疆塔城地区人群冠状动脉中重度狭窄的危险因素,构建并验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于塔城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62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用R语言软件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LASSO回归进行危险因素初筛。按7∶3的比例将629例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440例)和验证组(189例)。训练组数据用于模型构建,以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为因变量,将LASSO回归筛选出的变量作为自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建模。验证组用于模型验证。基于logistic分析结果,用R语言软件构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预测的可视化列线图。应用曲线下面积(AUC)、临床决策曲线分析(DCA)及校准曲线评价模型的区分度、临床效用和校准度。结果 年龄、非汉族、高血压、高脂血症、脑血管病史是发生冠状动脉中重度狭窄的危险因素,纳入风险预测模型。训练组和验证组AUC分别为0.905 (95%CI:0.790~0.863)和0.864(95%CI:0.744~0.861),校准曲线预测值与实际值一致度较高(训练组和验证组Brier得分分别为0.03和0.14),模型的预测性能好,DCA结果提示本模型具有临床净获益。结论 本研究所构建塔城地区人群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可为筛查冠状动脉中重度狭窄患者提供简便易行、经济、易推广的评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列线图 预测模型 LASSO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血常规炎性指标构建衰弱/衰弱前期发生风险列线图模型研究
7
作者 石小天 王珊 +4 位作者 杨华昱 杨一帆 李旭 窦国泽 马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87-593,共7页
背景衰弱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综合征,与不良临床结局密切相关。目前评估主要依赖各种量表,缺乏统一的金标准。慢性炎症作为衰弱的病理生理机制之一,血常规炎性指标简单易获得,关于血常规炎性指标和衰弱之间的相关研究较少。目的探讨体检老... 背景衰弱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综合征,与不良临床结局密切相关。目前评估主要依赖各种量表,缺乏统一的金标准。慢性炎症作为衰弱的病理生理机制之一,血常规炎性指标简单易获得,关于血常规炎性指标和衰弱之间的相关研究较少。目的探讨体检老年人血常规炎性指标和衰弱的相关性,分析衰弱的影响因素并构建衰弱发生风险的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9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医疗保健中心行健康体检的老年人。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体检实验室检查数据,并采用FRAIL量表评估衰弱。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衰弱的影响因素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Bootstrap进行模型内部验证。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Hosmer-Lemeshow校准曲线和临床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价预测模型的区分度、校准度及预测模型的临床有效性。结果共纳入554例老年人,其中衰弱/衰弱前期213例(38.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校正的查尔森合并症指数(ACCI)(OR=1.42,95%CI=1.21~1.66)、简易营养筛查量表(MNA-SF)评分(OR=0.71,95%CI=0.61~0.83)、血红蛋白与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比值(HRR)(OR=0.44,95%CI=0.23~0.86)及多重用药(OR=0.54,95%CI=0.36~0.81)是老年人衰弱/衰弱前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基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的影响因素构建衰弱预测模型,该模型预测老年人衰弱/衰弱前期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19(95%CI=0.675~0.764),Bootstrap重抽样法进行内部验证后,列线图模型拟合度较好;Hosmer-Lemeshow校准曲线拟合度较好(P>0.05);DCA显示当患者的阈值概率为0.15~0.95时,使用列线图模型预测衰弱发生风险更有益。结论共病、多重用药、营养不良及HRR是老年人衰弱/衰弱前期的影响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一致性与临床实用性,可为衰弱/衰弱前期早期筛查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弱 炎性指标 危险因素 列线图 预测模型 LOGISTIC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逐步回归模型的池塘养殖环境环丙沙星暴露水平预测模型的构建
8
作者 高玉晓 陈曦 +4 位作者 马志远 方龙香 裘丽萍 孟顺龙 宋超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50-758,共9页
为实现对池塘养殖水体中环丙沙星残留量的短期预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对太湖流域养殖池塘的水体和沉积物样本进行恩诺沙星(ENR)与环丙沙星(CIP)残留量分析。通过详细的数据分析,揭示了池塘水体中恩诺沙星含量、环丙沙... 为实现对池塘养殖水体中环丙沙星残留量的短期预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对太湖流域养殖池塘的水体和沉积物样本进行恩诺沙星(ENR)与环丙沙星(CIP)残留量分析。通过详细的数据分析,揭示了池塘水体中恩诺沙星含量、环丙沙星含量以及沉积物中恩诺沙星含量、环丙沙星含量之间的线性相关性数据,并进一步重点考察了关键理化指标(温度、溶氧、pH,以及样品的悬浮物含量、总氮、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与以下4个过程的相互作用关系:(1)沉积物恩诺沙星含量与环丙沙星含量;(2)水体恩诺沙星含量与环丙沙星含量;(3)水体恩诺沙星含量与沉积物恩诺沙星含量;(4)沉积物环丙沙星含量与水体环丙沙星含量。通过细致的变量筛选与计算,最终构建了沉积物中环丙沙星含量的预测模型:C_(CIP)^((sed))=0.647+0.191C_(ENR)^((sed))-1.358CTP,该模型的决定系数(R)为0.805,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同时,还建立了沉积物中环丙沙星含量预测水体中环丙沙星含量的预测模型:C_(CIP)^((wat))=-0.413-0.017C_(CIP)^((sed))-0.063A+0.174B,其R达到了0.646,显示出良好的预测准确性。模型的构建为水产池塘养殖水体中环丙沙星残留量的有效监控提供了技术支撑,可通过沉积物中环丙沙星的含量预估水体中环丙沙星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丙沙星 恩诺沙星 回归模型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尿管软镜治疗肾下盏结石术后清石率的预测模型构建及验证
9
作者 廖黄峻清 曹家栋 +3 位作者 王志超 张秋红 周建甫 向松涛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979-1986,共8页
目的探究影响输尿管软镜(flexible ureteroscopy,FURL)治疗肾下盏结石术后结石清除率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和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2024年1月间于广东省中医院行输尿管软镜治疗的154例肾下盏结石患者,根据术... 目的探究影响输尿管软镜(flexible ureteroscopy,FURL)治疗肾下盏结石术后结石清除率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和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2024年1月间于广东省中医院行输尿管软镜治疗的154例肾下盏结石患者,根据术后结石清除情况分为结石清除组和结石残留组。采用单因素分析筛选危险因素,通过Pearson相关系数和方差膨胀因子(VIF)评估变量间共线性,筛选AUC最优的指标;结合多因素logistic回归确定独立预测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并用bootstrap法进行内部验证。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临床决策曲线(DCA)评估预测模型的预测价值和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最大结石直径、累计结石直径、结石体积、结石表面积、平均结石密度及肾盂漏斗角与肾下盏结石输尿管软镜术后结石清除率显著相关(P<0.05)。共线性分析后选择最大结石直径(AUC=0.724)作为结石负荷指标。多因素回归确定最大结石直径、平均结石密度及肾盂漏斗角为独立危险因素。列线图模型曲线下面积(AUC)为0.786,敏感度为79.6%,特异度为71.0%,内部验证AUC为0.792,DCA显示阈值概率为4%~75%时,模型具临床净收益。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列线图模型整合结石特征与肾脏解剖参数,可有效预测输尿管软镜治疗肾下盏结石的结石清除率(SFR),其预测效能稳定且临床适用性高,为术前个性化决策提供了可靠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下盏结石 输尿管软镜 结石清除率 预测模型 LOGISTIC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测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后并发尿源性脓毒症的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模型构建
10
作者 陈文炜 何彦丰 +5 位作者 卢凯鑫 刘昌毅 江涛 张华 高锐 薛学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9-107,I0032-I0034,共12页
目的:构建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URL)后并发尿源性脓毒症的反向传播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方法:纳入428例接受FURL的肾结石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并发尿源性脓毒症分为脓毒症组(42例)和对照组(386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FURL后并发尿源性... 目的:构建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URL)后并发尿源性脓毒症的反向传播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方法:纳入428例接受FURL的肾结石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并发尿源性脓毒症分为脓毒症组(42例)和对照组(386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FURL后并发尿源性脓毒症的影响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同时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进行预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两种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结石手术史、性别、尿培养阳性、结石直径、糖尿病、手术时间、白细胞、血小板、C反应蛋白(CRP)及肝素结合蛋白(HBP)水平与FURL后并发尿源性脓毒症显著相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尿培养阳性、CRP及HBP水平是FURL后并发尿源性脓毒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交互作用分析显示,CRP与HBP对FURL后并发尿源性脓毒症的影响在相加模型(RERI=8.453,95%CI:2.645~16.282;AP=0.696,95%CI:0.131~1.273;S=3.369,95%CI:1.176~7.632)和相乘模型(OR=1.754,95%CI:1.218~3.650)中存在交互作用;CRP与尿培养对FURL后并发尿源性脓毒症的影响在相乘模型(OR=2.449,95%CI:1.525~3.825)中存在交互作用。预测模型比较显示,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模型较logistic回归模型具有更优的预测效能。结论:CRP和HBP水平是FURL后并发尿源性脓毒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CRP、HBP等因素构建的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模型较logistic回归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结合蛋白 C反应蛋白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 尿源性脓毒症 预测 LOGISTIC回归模型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学习算法在ICU患者压力性损伤风险预警中的应用进展
11
作者 冀慧敏 柏亚妹 +3 位作者 宋玉磊 张薛晴 徐桂华 王晓凤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6-128,F0003,共4页
综述机器学习算法在ICU压力性损伤风险预警中的应用,预测模型包括逻辑回归模型、基于树的模型、决策树模型、贝叶斯算法、循环神经网络及集成模型,旨在为制订个性化的预防策略提供科学方法,以提升ICU护理水平。
关键词 ICU 压力性损伤 机器学习算法 模式识别 预测分析 逻辑回归 基于树的模型 风险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模型的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患者生存预测模型构建与验证
12
作者 陈子佳 韩宇 +4 位作者 刘欣 阿孜古丽 张德政 谢雁鸣 王志飞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79-1390,共12页
目的:探索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三代靶向药(奥希替尼)患者的中医证素分布规律,并基于机器学习与生成式大语言模型构建生存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国家健康大数据中心2020—2023年新发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7∶3随机... 目的:探索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三代靶向药(奥希替尼)患者的中医证素分布规律,并基于机器学习与生成式大语言模型构建生存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国家健康大数据中心2020—2023年新发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7∶3随机分训练集与测试集。进行人群与中医证素描述性统计分析,运用LASSO-Cox回归筛选变量,建立Cox比例风险模型并绘制列线图。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模型曲线下面积(AUC),一致性指数(C-index)衡量预测准确性。进一步基于Llama架构的生成式大语言模型构建预测系统,对比传统机器学习性能。结果:中医证素分布以气虚(50.44%)、血瘀(25.01%)、痰(22.53%)为主。LASSO-Cox回归筛选出年龄、纤维蛋白原、CYFRA21-1、合并脑梗死、家族史及既往一代TKI治疗6项独立预后因素。多因素Cox模型显示训练集AUC=0.80(95%CI为0.76~0.84)和测试集AUC=0.78(95%CI为0.73~0.83)的C-index分别为0.77和0.75。生成式模型在40个epoch、学习率5.00×10^(-5)时表现最优,准确率86.6%、召回率95.7%、F1-score 92.8%,显著优于传统方法。结论:本研究构建的肺癌EGFR突变口服三代靶向药患者生存预测模型可以有效预测患者的生存预后风险,并为预测方法提供新方法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EGFR突变 中医证素 生存预测 机器学习 生成式大语言模型 LASSO-Cox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分型对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IDH1/2突变的预测价值
13
作者 陈惠娟 沈洋灵 +4 位作者 郭嫣婷 周怡芳 缪颖洁 董伟民 顾伟英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39-944,共6页
目的:探讨细胞形态学(M)、免疫学(I)、细胞遗传学(C)对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异柠檬酸脱氢酶1/2(IDH1/2)基因突变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186例初诊AML患者(除外M3亚型)的临床资料,利用LASSO回归筛选出与患... 目的:探讨细胞形态学(M)、免疫学(I)、细胞遗传学(C)对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异柠檬酸脱氢酶1/2(IDH1/2)基因突变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186例初诊AML患者(除外M3亚型)的临床资料,利用LASSO回归筛选出与患者IDH1/2突变相关的变量,用于构建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采用Bootstrap法进行模型内部验证并用列线图实现模型的可视化,应用ROC曲线评价该模型的预测性能。结果:共有60例患者在初诊时存在IDH1/2突变,LASSO回归筛选出了9个与IDH1/2突变相关的预测变量,分别是CD7、CD56、CD11b、CD15、CD64、HLA-DR、血小板计数≥50×10^(9)/L、孤立的+8染色体核型以及正常染色体核型,基于上述9个变量绘制列线图及ROC曲线,训练集和验证集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1和0.806,内部验证显示列线图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基于MIC分型的预测模型对初诊AML患者是否存在IDH1/2突变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在基因突变检测结果缺乏的情况下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IDH1/2突变 LASSO回归 预测模型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发生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研究
14
作者 周倩 吴晓敏 +3 位作者 王宝华 严若菡 蔚苗 吴静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3期2870-2877,2893,共9页
背景胃癌(GC)严重危害我国居民健康,对个体GC发病风险进行预测有助于早期识别高风险人群,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避免或延缓GC进展。目的构建并验证预测个体GC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7月在安徽、河南、山... 背景胃癌(GC)严重危害我国居民健康,对个体GC发病风险进行预测有助于早期识别高风险人群,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避免或延缓GC进展。目的构建并验证预测个体GC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7月在安徽、河南、山东、江苏4省14个县(区)肿瘤登记系统中确诊的≥40岁的GC患者作为病例组(684例),按1∶2比例纳入性别、年龄、居住地及健康状况匹配的一般人群作为对照组(1368例)。将所有研究对象按8∶2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1641例)和验证集(411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变量,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绘制模型预测GC发病风险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采用ROC曲线下面积(AUC)、Hosmer-Lemeshow法评估模型的区分度和校准度;采用Bootstrap法进行模型验证,采用临床决策曲线(DCA)评估模型的临床适用性。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饮食口味偏咸(OR=1.690,95%CI=1.333~2.142)、食物偏硬(OR=1.596,95%CI=1.145~2.225)、喜食辣食(OR=1.387,95%CI=1.093~1.760)、二手烟暴露(OR=1.880,95%CI=1.473~2.399)、经常发脾气(OR=3.283,95%CI=2.236~4.819)、胃部疾病史(OR=4.008,95%CI=3.046~5.273)、一级亲属肿瘤史(OR=1.549,95%CI=1.170~2.051)、幽门螺杆菌感染(OR=1.298,95%CI=1.028~1.693)、高盐饮食(OR=1.338,95%CI=1.033~1.734)是G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初中(OR=0.616,95%CI=0.468~0.811)和高中及以上学历(OR=0.491,95%CI=0.342~0.703)、规律饮食(OR=0.542,95%CI=0.405~0.726)、食生蒜或蒜苗(OR=0.501,95%CI=0.394~0.636)是GC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训练集和验证集预测GC发生风险的AUC分别为0.768(95%CI=0.744~0.792)和0.776(95%CI=0.728~0.823)。Bootstrap法验证结果显示,校正曲线与实际曲线一致性良好(训练集:Brier评分=0.177;验证集:Brier评分=0.176);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显示,模型拟合度良好(训练集:χ^(2)=4.408,P=0.819;验证集:χ^(2)=4.650,P=0.794)。DCA显示当阈值为0.05~0.79时,使用列线图模型预测GC发生风险可以使患者临床获益。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可预测GC的发病风险,便于早期识别高风险人群,且有助于制定有针对性的个体化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危险因素 列线图 预测模型 病例对照研究 LOGISTIC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广义加性模型的黑龙江省林火发生预测
15
作者 李春辉 欧阳逸云 +4 位作者 何燕 倪荣雨 曾爱聪 苏漳文 郭福涛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957-3968,共12页
林火对森林生态系统有着重大影响,造成了广泛的生态破坏和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建立准确可靠的预测模型对森林火灾防控至关重要。研究旨在对比分析Logistic回归模型和空间广义加性模型在林火发生预测和火险等级划分方面的应用效果,为森... 林火对森林生态系统有着重大影响,造成了广泛的生态破坏和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建立准确可靠的预测模型对森林火灾防控至关重要。研究旨在对比分析Logistic回归模型和空间广义加性模型在林火发生预测和火险等级划分方面的应用效果,为森林火灾防控提供更科学的模型依据。选取2006—2020年的黑龙江省林火数据,结合气象、地形、植被等多种影响因素,对Logistic回归模型和四种不同基函数的空间广义加性模型进行评估。结果显示:相较于传统Logistic回归模型,由高斯过程平滑样条基(GP),三次样条基(CR),薄板回归样条基(TP),自适应样条基(AD)拟合的空间广义加性模型均展现出更优异的拟合效果和预测能力。其中,AD拟合的空间广义加性模型效果最佳,其测试集准确率提高4.2%,AUC值提升0.053。模型预测显示,黑龙江省的高火险区主要分布在西北和中南地区,与该省实际的防火布局高度吻合。研究表明,空间信息在森林火灾发生预测中具有显著作用。同时,基于自适应样条基的空间广义加性模型能够对自变量进行分段线性解释,为黑龙江省制定精准的火灾预防措施、优化消防资源配置提供了更具针对性的理论参考和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火预测模型 LOGISTIC回归模型 空间广义加性模型 分段效应 平滑样条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M(1,1)与BP神经网络模型的西安市地下水位动态特征及趋势预测研究
16
作者 李培月 梁豪 +2 位作者 杨俊岩 田艳 寇晓梅 《西北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6-245,共10页
地下水是干旱与半干旱地区极其珍贵的自然资源,地下水动态的精准预测与评估关乎着地下水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本研究根据西安市2010~2020年地下水位监测数据,系统分析了西安市地下水位年际、年内动态变化特征,探究了影响地下水位... 地下水是干旱与半干旱地区极其珍贵的自然资源,地下水动态的精准预测与评估关乎着地下水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本研究根据西安市2010~2020年地下水位监测数据,系统分析了西安市地下水位年际、年内动态变化特征,探究了影响地下水位动态的主要因素,通过SPSS对影响地下水位动态的降水量和开采量两个主要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基于GM(1,1)灰度预测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对地下水位变动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1)2010~2016年,地下水位整体上呈下降趋势,2016~2020年间,得益于地下水压采和供水设施的不断优化完善,地下水位呈回升趋势。(2)降水和人为开采均对西安市地下水位变动具有显著影响;地下水位埋深是决定受降水影响程度的关键因素,其中河漫滩地区最为敏感,阶地次之,黄土塬区较弱。地下水开采量与地下水位埋深具有更强的相关性。这凸显了其在调控地下水位动态变化中的主导地位。(3)地下水位预测结果显示,随着地下水开采量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研究区地下水整体处于波动上升趋势。本研究对西安市地下水动态的影响因素及预测趋势进行了研究,对地下水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位动态 主导因素 回归分析 灰色模型 BP神经网络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冠心病风险预测模型构建与比较 被引量:2
17
作者 岳海涛 何婵婵 +3 位作者 成羽攸 张森诚 吴悠 马晶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99-509,共11页
背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是全球重要的死亡原因之一。目前关于冠心病风险评估的研究在逐年增长。然而,在这些研究中常忽略了数据不平衡的问题,而解决该问题对于提高分类算法中识别冠心病风险的准确性至关重要。目... 背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是全球重要的死亡原因之一。目前关于冠心病风险评估的研究在逐年增长。然而,在这些研究中常忽略了数据不平衡的问题,而解决该问题对于提高分类算法中识别冠心病风险的准确性至关重要。目的探索冠心病的影响因素,通过使用2种平衡数据的方法,基于5种算法建立冠心病风险相关的预测模型,比较这5种模型对冠心病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基于2021年美国国家行为风险因素监测系统(BRFSS)横断面调查数据筛选出112606名研究对象的健康相关风险行为、慢性健康状况等24个变量信息,结局指标为自我报告是否患有冠心病并据此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通过进行单因素分析和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冠心病发生的影响因素并筛选出纳入预测模型的变量。随机抽取112606名受访者的10%(共计11261名),以8∶2的比例随机划分为训练与测试的数据集,采用随机过采样和合成少数过采样技术(SMOTE)两种过采样的方法处理不平衡数据,基于k最邻近算法(KNN)、Logistic回归、支持向量机(SVM)、决策树和XGBoost算法分别建立冠心病预测模型。结果两组年龄、性别、BMI、种族、婚姻状态、教育水平、收入水平、家里有几个孩子、是否被告知患高血压、是否被告知处于高血压前期、是否被告知患妊娠高血压、现在是否在服用高血压药物、是否被告知患有高脂血症、是否被告知患有糖尿病、吸烟情况、过去30 d内是否至少喝过1次酒、是否为重度饮酒者、是否为酗酒者、过去30 d内是否有体育锻炼、心理健康状况以及自我健康评价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BMI、种族、教育水平、收入水平、是否被告知患高血压、是否被告知处于高血压前期、是否被告知患妊娠高血压、现在是否在服用高血压药物、是否被告知患有高脂血症、是否被告知患有糖尿病、吸烟情况、过去30 d内是否至少喝过1次酒、是否为重度饮酒者、是否为酗酒者以及自我健康评价为冠心病的影响因素(P<0.05)。风险模型构建的分析结果显示:k最邻近算法、Logistic回归、支持向量机、决策树和XGBoost采用SMOTE处理不平衡数据的总体分类精度分别为59.2%、67.4%、66.2%、69.2%和85.9%,召回率分别为75.2%、71.4%、70.5%、62.9%和34.8%,精确度分别为15.4%、18.2%、17.5%、17.6%和28.7%,F值分别为0.256、0.290、0.280、0.275和0.31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0.78、0.72、0.72和0.82;采用随机过采样处理不平衡数据的总体分类精度分别为62.5%、68.5%、69.0%、60.2%和70.1%,召回率分别为70.0%、69.5%、71.9%、69.0%和67.6%;精确度分别为15.8%、18.4%、19.1%、14.8%和19.0%,F值分别为0.258、0.291、0.302、0.244和0.297,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0.77、0.72、0.72和0.83。结论本研究不仅确认了已知冠心病的影响因素,还发现了自我健康评价水平、收入水平和教育水平对冠心病具有潜在影响。在使用2种数据平衡方法后,5种算法的性能显著提高。其中XGBoost模型表现最佳,可作为未来优化冠心病预测模型的参考。此外,鉴于XGBoost模型的优异性能以及逐步Logistic回归的操作便捷和可解释性,推荐在冠心病风险预测模型中结合使用数据平衡后的XGBoost和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机器学习 风险预测模型 LOGISTIC回归 k最邻近算法 支持向量机 决策树 XGBoo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型群发浅层土质滑坡运动距离经验预测模型
18
作者 黄瑞健 冯文凯 +4 位作者 李双权 柳侃 唐雪峰 郭朝旭 易小宇 《地质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5-267,共13页
降雨诱发的群发浅层土质滑坡具有突发性强和危险性高等特点,构建运动距离预测模型对滑坡风险防控具有重要意义。以福建省武平县“5·27”群发滑坡事件为研究对象,基于灾前灾后遥感影像、数字高程模型、无人机三维模型和野外调查,获... 降雨诱发的群发浅层土质滑坡具有突发性强和危险性高等特点,构建运动距离预测模型对滑坡风险防控具有重要意义。以福建省武平县“5·27”群发滑坡事件为研究对象,基于灾前灾后遥感影像、数字高程模型、无人机三维模型和野外调查,获取了131个滑坡特征数据。根据剪出口位置和地形特征,将滑坡分为坡脚剪出型、坡中剪出型和切坡剪出型,通过相关性分析确定了影响群发浅层土质滑坡运动距离的主要因素,采用逐步非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3类滑坡运动距离的最优预测模型。研究表明,滑源区高差是降雨型群发浅层土质滑坡运动距离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的最优预测模型残差平方和较小,调整R^(2)值大于0.9,显示出较高的可信度和精度。模型验证表明,预测值与实际值的相对误差较小,坡脚剪出型、坡中剪出型和切坡剪出型的最大相对误差分别为15.6%、13.5%和12.4%。建立的基于统计分析的降雨型群发浅层土质滑坡运动距离预测模型为类似地区的滑坡灾害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尽管该模型在不同类型的滑坡中表现出较高的预测精度,但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特定区域,在其他地区的适用性仍需进一步验证;未来研究可以考虑增加样本量和影响因子,进一步完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发浅层土质滑坡 运动距离 相关性分析 逐步非线性回归 降雨型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学习算法结合经验模型预测城市大气污染物排放
19
作者 杏艳 宋新宇 +3 位作者 李飞 李茂刚 郭琦 张霖琳 《中国环境监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23,共10页
城市污染排放的智能化监测对于城市环境污染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城市污染物排放量变化具有复杂的非线性、随机性和趋势性特点,因此,基于传统单变量模型的预测,难以满足城市污染排放精准预测的需求。为提高污染物排放量的预测准确性,提出... 城市污染排放的智能化监测对于城市环境污染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城市污染物排放量变化具有复杂的非线性、随机性和趋势性特点,因此,基于传统单变量模型的预测,难以满足城市污染排放精准预测的需求。为提高污染物排放量的预测准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集成学习算法结合经验模型的城市污染物排放数据智能化精准预测方法,收集了陕西省2017—2021年各市(区)污染物排放数据作为输入变量,构建多个决策树模型。在此基础上,搭建了基于集成学习的随机森林模型。此外,基于经验模型预估了2025年设备数量、处理能力和预计运行费用等。最后,基于以上数据及模型预测了2025年的污染物排放量,包括工业废气排放总量、SO_(2)排放量、氮氧化物排放量、烟尘(颗粒物)排放量及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并分析了污染趋势。研究结果表明:该研究构建的基于集成学习算法的城市污染物排放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对上述污染物排放量预测的决定系数(R^(2))均大于等于0.94。由此可见,该模型可以实现实验区域污染排放的精准预测,为城市污染防治提供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物排放 集成学习 回归模型 经验模型 预测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河流域讨赖河段水质参数及强相关因子特征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许新华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4-79,共6页
黑河为西北地区重要的内陆河,其年际复杂的水质特征影响水资源高效利用。为确定黑河流域讨赖河段水质参数与强相关因子的关系,基于黑河流域讨赖河段2016~2021年逐月水质监测数据,采用相关性分析研究该河段水质参数强相关因子的年际变化... 黑河为西北地区重要的内陆河,其年际复杂的水质特征影响水资源高效利用。为确定黑河流域讨赖河段水质参数与强相关因子的关系,基于黑河流域讨赖河段2016~2021年逐月水质监测数据,采用相关性分析研究该河段水质参数强相关因子的年际变化规律,并基于强相关因子,利用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模型(GRNN)对水质参数及其强相关因子进行预测分析,探索黑河流域讨赖河段水质参数及强相关因子特征。结果表明,气温与水温、总碱度与重碳酸盐、电导率与矿化度等为讨赖河段特征鲜明的水质参数及其强相关特征因子;水质参数中电导率、重碳酸盐、总碱度预测模型R2>0.85,即少样本情况下,通过强相关因子反演对应水质参数效果较好。研究结果阐明了讨赖河流域水质参数时间变化主要特征及影响机理,为流域水环境精细化管理与精准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河流域 水质参数 强相关因子 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模型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