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瘀祛痰方对ApoE^(-/-)AS小鼠主动脉G6PD/NF-κB表达及炎症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殷晓梅 吴瑶 +7 位作者 宋囡 翟亚荣 隋国媛 王莹 陈智慧 裴宇鹏 杨关林 贾连群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4-99,269,共7页
目的基于G6PD/NF-кB表达,探讨化瘀祛痰方对ApoE^(-/-)动脉粥样硬化(athrosclerotic,AS)小鼠斑块及炎症反应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方法24只ApoE基因敲除(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化瘀祛痰方组、辛伐他汀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12周。... 目的基于G6PD/NF-кB表达,探讨化瘀祛痰方对ApoE^(-/-)动脉粥样硬化(athrosclerotic,AS)小鼠斑块及炎症反应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方法24只ApoE基因敲除(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化瘀祛痰方组、辛伐他汀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12周。选用8只C57BL/6J小鼠作为空白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化瘀祛痰方组以及辛伐他汀组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灌胃,空白组与模型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4周后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主动脉斑块形态学改变;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IL-6、IL-1β、TNF-α水平;Western Blot法及实时荧光定量Q-PCR法检测主动脉IL-6、IL-1β、TNF-α、G6PD、NF-κB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TC、TG和LDL-C含量显著升高(P<0.05或P<0.01),HDL-C含量无明显改变(P>0.05),主动脉内膜增厚,管腔狭窄,大量粥样斑块形成,血清中IL-6、IL-1β、TNF-ɑ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主动脉内IL-6、IL-1β、TNF-ɑ、G6PD、NF-κB蛋白及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模型组相比,化瘀祛痰组及辛伐他汀组小鼠血清TC、TG和LDL-C含量显著降低(P<0.05或P<0.01),HDL-C含量无明显改变(P>0.05),主动脉斑块较模型组明显减小,血清中IL-6、IL-1β、TNF-ɑ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主动脉内IL-6、IL-1β、TNF-ɑ、G6PD、NF-κB蛋白及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化瘀祛痰方能够减小主动脉斑块大小,延缓AS进展,其机制可能与其调控G6PD/NF-κB表达,降低G6PD、NF-κB蛋白水平、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瘀祛痰方 动脉粥样硬化 g6pd/nf-κb表达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巢式RT-PCR检测昆明小鼠早期胚胎中G6PD基因表达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守全 杨关福 戴文滔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1-25,共5页
根据小鼠肌肉的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的cDNA序列设计并合成内外2对引物,以巢式RT-PCR方法检测昆明小鼠1-、2-、4-、8-细胞期早期胚胎是否转录出G6PD的mRNA,结果发现1~8-细胞期早期胚胎的... 根据小鼠肌肉的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的cDNA序列设计并合成内外2对引物,以巢式RT-PCR方法检测昆明小鼠1-、2-、4-、8-细胞期早期胚胎是否转录出G6PD的mRNA,结果发现1~8-细胞期早期胚胎的mRNA均能以外引物扩增产物为模板通过内引物扩增出一条378bp特异性条带表明昆明小鼠1~8-细胞期早期胚胎的G6PD基因已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小鼠 早期胚胎 RT-PCR g6pd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罗罗非鱼跨膜Bax抑制剂母体6基因Tmbim 6的克隆、表达及功能鉴定 被引量:2
3
作者 巫祎琴 陈福暖 +3 位作者 张志强 江栢坚 简纪常 黄瑜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75-283,共9页
为了解跨膜Bax抑制剂母体6(transmembrane Bax inhibitor motif containing 6,TMBIM 6)在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病原体感染中的作用,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Tmbim 6基因进行克隆与鉴定,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分析T... 为了解跨膜Bax抑制剂母体6(transmembrane Bax inhibitor motif containing 6,TMBIM 6)在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病原体感染中的作用,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Tmbim 6基因进行克隆与鉴定,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分析Tmbim 6在健康尼罗罗非鱼(体质量为80~100 g)的组织分布模式及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Poly I:C模拟病毒刺激后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尼罗罗非鱼Tmbim 6开放阅读框为714 bp,可编码237个氨基酸,包含6个跨膜结构域和1个C-末端基序;亚细胞定位显示,尼罗罗非鱼TMBIM 6定位于细胞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发现,Tmbim 6在HEK-293T细胞中过表达后极显著抑制NF-κB通路(P<0.01);qPCR分析显示,Tmbim 6基因在所检测的组织中广泛分布,在肝脏和肌肉中的表达量最高;经无乳链球菌感染和Poly I:C刺激后,Tmbim 6在肝脏、脾脏、头肾、脑和肠道中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P<0.05)。研究表明,尼罗罗非鱼TMBIM 6参与了无乳链球菌感染和Poly I:C刺激后的细胞应激过程及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 Tmbim 6 亚细胞定位 nf-κb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基因的Candida tropicalis过量表达及其对木糖醇合成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高雪楠 张婵 +3 位作者 尹胜 张秋晨 王成涛 徐宝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2-106,共5页
研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基因g6pd过量表达对Candida tropicalis木糖醇生物合成代谢的影响。克隆Candida tropicalis CT16的g6pd基因,并将其与表达载体pYES-pgk重组连接,构建重组载体pYES-pgk-g6pd,LiAc/ssDNA/PEG方法转化导入C.tropica... 研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基因g6pd过量表达对Candida tropicalis木糖醇生物合成代谢的影响。克隆Candida tropicalis CT16的g6pd基因,并将其与表达载体pYES-pgk重组连接,构建重组载体pYES-pgk-g6pd,LiAc/ssDNA/PEG方法转化导入C.tropicalis CT16,筛选阳性转化子,实现g6pd基因的过量表达。结果表明:发酵62 h,阳性转化子C.tropicalis SYG5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力提高了300%,发酵液中木糖醇质量浓度达到79.90 g/L,较野生型对照菌株的木糖醇产量提高了12.41%,木糖醇产率提高了44.94%。因此,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在C.tropicalis木糖醇的合成代谢途径中发挥重要作用,增强g6pd基因的表达,可以明显提高菌体NADPH供应量和还原力,有利于木糖醇的生物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NDIDA TROPICALIS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g6pd基因 过量表达 木糖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罗罗非鱼traf6基因表达谱及信号转导
5
作者 韩雪晴 高风英 +6 位作者 刘志刚 曹建萌 可小丽 王淼 衣萌萌 高艳侠 卢迈新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6-125,共10页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是一种重要的接头蛋白,在Toll样受体/白细胞介素-1受体(TLR/IL-1R)超家族所触发的信号通路中起重要作用,与先天性免疫密切相关。文章研究了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traf6的表达模式和初步的...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是一种重要的接头蛋白,在Toll样受体/白细胞介素-1受体(TLR/IL-1R)超家族所触发的信号通路中起重要作用,与先天性免疫密切相关。文章研究了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traf6的表达模式和初步的功能。在健康鱼中,traf6转录本广泛表达于所有受检组织中,在血液中表达水平最高,在肝脏中最低。在不同的胚胎发育阶段也检测到traf6的表达。在无乳链球菌体内感染后,大多数受检组织中traf6 mRNA的表达量上调。此外,LPS、Poly I:C和S.agalactiae可显著诱导尼罗罗非鱼巨噬细胞traf6的表达。此外,在HEK293T细胞中过表达表明,TRAF6分布于细胞质中,可显著提高NF-κB的活性。免疫共沉淀(Co-IP)实验表明,TRAF6可与IRAK1(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1)相互作用,IRAK1在TLR/IL-1R信号通路中也起重要作用。在体内,TLR2、TLR21和TLR13b的过表达可上调traf6 mRNA的表达水平,表明TRAF6参与了TLR2、TLR21和TLR13b介导的信号转导,提示TRAF6在病原体入侵的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 表达 免疫反应 nf-κb活性 信号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PS6亚基肽段抑制S180肿瘤细胞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1
6
作者 蒲帝宏 叶姿妤 +4 位作者 周丽倩 刘欣岚 鲁艳 侯怡铃 丁祥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38,共7页
为探究核糖体蛋白RPS6亚基肽段对S180肿瘤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及抑制肿瘤细胞的关键分子和信号通路,以S180荷瘤小鼠为模型,用RPS6亚基肽段处理S180荷瘤小鼠,对S180肿瘤细胞进行Illumina测序获得差异表达的基因,并对这些差异基因进行GO和K... 为探究核糖体蛋白RPS6亚基肽段对S180肿瘤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及抑制肿瘤细胞的关键分子和信号通路,以S180荷瘤小鼠为模型,用RPS6亚基肽段处理S180荷瘤小鼠,对S180肿瘤细胞进行Illumina测序获得差异表达的基因,并对这些差异基因进行GO和KEGG分析。基因表达结果显示,RPS6亚基肽段会导致mt-Cytb、mt-Nd1、Rpl13基因表达降低,阻碍S180肿瘤细胞的氧化磷酸化过程。GO分析结果显示,RPS6亚基肽段抑制肿瘤细胞关键门类集中于质膜和质膜外侧组成成分的变化及免疫反应调节和免疫细胞的激活。差异基因结果显示,RPS6亚基肽段通过增强PRL/PRLR信号,上调Uchl1基因表达,诱导肿瘤细胞周期停滞。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穿孔素(PRF1)和颗粒酶B(GZMB)表达诱导细胞凋亡,同时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介导的细胞毒性与NF-κB信号通路信号增强,IFN-γ和TNF-α表达上调共同参与RPS6亚基肽段作用下的S180肿瘤细胞凋亡,抑制S180肿瘤细胞增殖。RPS6亚基肽段导致S180肿瘤细胞细胞周期停滞,并诱导自然杀伤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及NF-κB信号通路的上调导致S180肿瘤细胞凋亡,为RPS6亚基肽段在抗肿瘤研究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糖体蛋白RPS6 小分子多肽 RNA-Seq测序 差异表达基因 nf-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头鲂的胚胎及成体组织中八种同工酶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傅予昌 王祖熊 《水生生物学报》 CAS 1988年第3期219-229,共11页
用垂直的淀粉凝胶电泳方法分析了胚胎发育阶段(0—105小时)和成体6种组织中的乳酸脱氢酶(LDH)、苹果酸脱氢酶(MDH)、谷氨酸脱氢酶(GDH)、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醇脱氢酶(ADH)、异柠檬酸脱氢酶(IDH)、酯酶(EST)和碱性磷酸酶(AKP)等... 用垂直的淀粉凝胶电泳方法分析了胚胎发育阶段(0—105小时)和成体6种组织中的乳酸脱氢酶(LDH)、苹果酸脱氢酶(MDH)、谷氨酸脱氢酶(GDH)、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醇脱氢酶(ADH)、异柠檬酸脱氢酶(IDH)、酯酶(EST)和碱性磷酸酶(AKP)等8种同工酶系统的酶带。共约有23个基因座位在其胚胎发育期和成体组织中表达。所分析的大多数同工酶在团头鲂个体发生过程中表达的情况大致可分为3种类型:①胚胎发育期间持续存在的同工酶类,它们在成体组织中无特异性分布;②到胚胎发育后期才开始表达的同工酶类,它们往往和特定的组织或器官的形态发生或机能分化紧密相关,并在成体组织中呈特异性分布;③在成体组织中都没有被发现而只在胚胎发育期所特有的同工酶。团头鲂的MDH同工酶类之间以及它们和G6PD同工酶活性变化之间存在着相关性,二者可能存在共同的调控机制。与许多其他鱼类不同,团头鲂的GDH同工酶在整个胚胎发育过程中都有活性,但在其成体组织中无特异性分布。基因调控系统的时空精确性是保证团头鲂胚胎发育正常代谢活动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组织 成体 团头鲂 同工酶类 gDH 代谢活动 胚胎发育期 表达 g6pd 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