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AHP-IVM的G212线陇南段泥石流灾害易发性评价
1
作者
胡雯欣
张珺璟
+3 位作者
辛存林
任珩
许华
朱珂冰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9-108,共10页
为评估G212线陇南段泥石流灾害易发区,探究层次分析法-信息量耦合模型(AHP-IVM)对于研究区的适用度,基于638处泥石流灾害点位数据,选取高程、坡度、坡向、地面曲率、地形起伏度、沟谷密度、距水系距离、水土流失敏感性、距断层距离、工...
为评估G212线陇南段泥石流灾害易发区,探究层次分析法-信息量耦合模型(AHP-IVM)对于研究区的适用度,基于638处泥石流灾害点位数据,选取高程、坡度、坡向、地面曲率、地形起伏度、沟谷密度、距水系距离、水土流失敏感性、距断层距离、工程岩组、植被覆盖度和距道路距离12个泥石流灾害关键控制因素作为评价指标,运用AHP-IVM进行泥石流灾害易发性评价及区划.从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易发性分区合理性条件、典型泥石流3个方面进行评价结果的验证.结果表明,在所有环境变量中,距道路距离和高程是研究区泥石流灾害发生的主要驱动因素;AHP-IVM具有更高的准确率,评价效果更优,基于其将研究区分为低、较低、中、较高、高5类易发区,经合理性条件和典型灾害事件检验,分区结果有较高的置信度,G212线陇南段泥石流易发性整体上沿道路向两侧递减,较高、高易发区内灾害密度超过0.6401处/km^(2),尤其K377~K465段,泥石流灾害高易发区面积最大,占道路两边区域较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易发性
耦合模型
信息量模型
层次分析法
g212线陇南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泥石流类型与地貌分形特征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
11
2
作者
张妮
梁收运
钟秀梅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64-668,共5页
泥石流是一种频繁发生且危害性很大的自然灾害。作为中国泥石流灾害重灾区之一的陇南地区,泥石流不仅严重阻碍G212线的正常运营,也严重影响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通过对G212线陇南段232条泥石流沟的调查资料分不同属性、不同...
泥石流是一种频繁发生且危害性很大的自然灾害。作为中国泥石流灾害重灾区之一的陇南地区,泥石流不仅严重阻碍G212线的正常运营,也严重影响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通过对G212线陇南段232条泥石流沟的调查资料分不同属性、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危害程度进行统计,结合分形理论,分析了泥石流沟道数与地貌要素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地貌形态要素对泥石流的属性、发展阶段和危害程度等不同类型泥石流的影响程度不同;综合分维值、形成区形态参数和地形坡度等参数都在一定程度上定量反映了不同类型泥石流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212线陇南段
泥石流类型
分形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AHP-IVM的G212线陇南段泥石流灾害易发性评价
1
作者
胡雯欣
张珺璟
辛存林
任珩
许华
朱珂冰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甘肃省陇南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出处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9-108,共10页
基金
甘肃省交通运输厅科技项目(2021-1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97202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3XGL035)。
文摘
为评估G212线陇南段泥石流灾害易发区,探究层次分析法-信息量耦合模型(AHP-IVM)对于研究区的适用度,基于638处泥石流灾害点位数据,选取高程、坡度、坡向、地面曲率、地形起伏度、沟谷密度、距水系距离、水土流失敏感性、距断层距离、工程岩组、植被覆盖度和距道路距离12个泥石流灾害关键控制因素作为评价指标,运用AHP-IVM进行泥石流灾害易发性评价及区划.从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易发性分区合理性条件、典型泥石流3个方面进行评价结果的验证.结果表明,在所有环境变量中,距道路距离和高程是研究区泥石流灾害发生的主要驱动因素;AHP-IVM具有更高的准确率,评价效果更优,基于其将研究区分为低、较低、中、较高、高5类易发区,经合理性条件和典型灾害事件检验,分区结果有较高的置信度,G212线陇南段泥石流易发性整体上沿道路向两侧递减,较高、高易发区内灾害密度超过0.6401处/km^(2),尤其K377~K465段,泥石流灾害高易发区面积最大,占道路两边区域较广.
关键词
泥石流易发性
耦合模型
信息量模型
层次分析法
g212线陇南段
Keywords
debris flow susceptibility
coupled model
information value model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Lon
g
nan section of
g
212
line
分类号
P694 [天文地球—地质学]
P237 [天文地球—摄影测量与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泥石流类型与地貌分形特征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
11
2
作者
张妮
梁收运
钟秀梅
机构
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
出处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64-668,共5页
基金
兰州大学灾后重建应急专项(编号:LZUZJ003)
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编号:0804NKCA084)资助
文摘
泥石流是一种频繁发生且危害性很大的自然灾害。作为中国泥石流灾害重灾区之一的陇南地区,泥石流不仅严重阻碍G212线的正常运营,也严重影响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通过对G212线陇南段232条泥石流沟的调查资料分不同属性、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危害程度进行统计,结合分形理论,分析了泥石流沟道数与地貌要素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地貌形态要素对泥石流的属性、发展阶段和危害程度等不同类型泥石流的影响程度不同;综合分维值、形成区形态参数和地形坡度等参数都在一定程度上定量反映了不同类型泥石流的特征。
关键词
g212线陇南段
泥石流类型
分形特征
Keywords
g
212
hi
g
hway
Lon
g
nan
Debris flows
Fractal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P642.23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AHP-IVM的G212线陇南段泥石流灾害易发性评价
胡雯欣
张珺璟
辛存林
任珩
许华
朱珂冰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泥石流类型与地貌分形特征的关系研究
张妮
梁收运
钟秀梅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