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成效·局限·改革:“G-U-S”三位一体协同育师机制审思
被引量:
6
1
作者
徐红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0-115,共6页
“G-U-S”三位一体协同育师机制是指,政府、高校、中小学(含幼儿园)三方各司其职,责任共担、协同培育教师的一种制度形式与工作方式。现有的三位一体协同育师机制尽管促进了教师培育成效提高、教师教育资源整合、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及教...
“G-U-S”三位一体协同育师机制是指,政府、高校、中小学(含幼儿园)三方各司其职,责任共担、协同培育教师的一种制度形式与工作方式。现有的三位一体协同育师机制尽管促进了教师培育成效提高、教师教育资源整合、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及教师专业水平持续提升,但仍然存在相关决策主体单一、三元主体权责不明、培育方案不够成熟、协同培育管理不够协调等局限。为进一步提升“三位一体”协同育师机制的成效,理应构建具有一定行政职能的协同育师主体联盟,明晰“三位”主体各自的权责,完善协同育师培育方案,促进协同培育管理更加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u-s模式
U-G-S
模式
三位一体协同育师机制
教师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国内外新兴教师教育模式及对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启示
被引量:
7
2
作者
梁淑琴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1期41-44,共4页
当前,国内外新兴教师教育模式主要有雪顿教师专业发展的体验模式、改造取向下的新加坡教师教育模式、美国临床实践型教师教育模式、"G-U-S"教师教育协同创新模式、苏格兰全纳教师培养策略,这些教师教育模式对我国教师教育改...
当前,国内外新兴教师教育模式主要有雪顿教师专业发展的体验模式、改造取向下的新加坡教师教育模式、美国临床实践型教师教育模式、"G-U-S"教师教育协同创新模式、苏格兰全纳教师培养策略,这些教师教育模式对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启示有:转变教师教育机构的办学方向及传统二元对立的教育教学观;搭建教师教育合作共同体,加强高校教师教育培训机构、地方政府以及中小学校的沟通及协作;注重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延长实习期,让现场实践成为教师的生活方式;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健全教师的专业情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顿教师专业发展体验
模式
改造取向下的新加坡教师教育
模式
美国临床实践型教师教育
模式
“
g-u-s
”教师教育协同创新
模式
苏格兰全纳教师培养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教师教育改革的目标愿景与实现路径:基于H大学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赵俊峰
赵申苒
赵国祥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2-147,共6页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强师才可兴国,而教师教育则是造就大国良师的必由之路。因此,教师教育改革对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H大学紧扣外部政策要求、社会需求以及自身价值追求,确立了以未来Y派实践型教育家...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强师才可兴国,而教师教育则是造就大国良师的必由之路。因此,教师教育改革对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H大学紧扣外部政策要求、社会需求以及自身价值追求,确立了以未来Y派实践型教育家为高位追求的培养目标体系,并且构建了以政府主导、大学—学校双主体、多方协同为特征的G-U-S协同培育模式。通过多年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为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思路或可资剖析的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
实践型教育家
g-u-s
协同培育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成效·局限·改革:“G-U-S”三位一体协同育师机制审思
被引量:
6
1
作者
徐红
机构
长江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
出处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0-115,共6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乡村教师专业成长规律与促进机制研究”(BHA170137)。
文摘
“G-U-S”三位一体协同育师机制是指,政府、高校、中小学(含幼儿园)三方各司其职,责任共担、协同培育教师的一种制度形式与工作方式。现有的三位一体协同育师机制尽管促进了教师培育成效提高、教师教育资源整合、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及教师专业水平持续提升,但仍然存在相关决策主体单一、三元主体权责不明、培育方案不够成熟、协同培育管理不够协调等局限。为进一步提升“三位一体”协同育师机制的成效,理应构建具有一定行政职能的协同育师主体联盟,明晰“三位”主体各自的权责,完善协同育师培育方案,促进协同培育管理更加协调。
关键词
g-u-s模式
U-G-S
模式
三位一体协同育师机制
教师教育
Keywords
g-u-s
mode
U-G-S mode
three-pronged teacher co-cultivation mechanism
teacher education
分类号
G451.2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国内外新兴教师教育模式及对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启示
被引量:
7
2
作者
梁淑琴
机构
吕梁学院教育系
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1期41-44,共4页
文摘
当前,国内外新兴教师教育模式主要有雪顿教师专业发展的体验模式、改造取向下的新加坡教师教育模式、美国临床实践型教师教育模式、"G-U-S"教师教育协同创新模式、苏格兰全纳教师培养策略,这些教师教育模式对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启示有:转变教师教育机构的办学方向及传统二元对立的教育教学观;搭建教师教育合作共同体,加强高校教师教育培训机构、地方政府以及中小学校的沟通及协作;注重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延长实习期,让现场实践成为教师的生活方式;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健全教师的专业情意。
关键词
雪顿教师专业发展体验
模式
改造取向下的新加坡教师教育
模式
美国临床实践型教师教育
模式
“
g-u-s
”教师教育协同创新
模式
苏格兰全纳教师培养策略
Keywords
shadowing experiential mode of teachers'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ingaporean transformation-oriented teacher education mode
American clinical practical teacher education mod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mode of"
g-u-s
" teacher education
Scotland inclusive teacher training mode of teacher education
分类号
G451.2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教师教育改革的目标愿景与实现路径:基于H大学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赵俊峰
赵申苒
赵国祥
机构
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河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出处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2-147,共6页
基金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委托课题(2017JSSKT010)
文摘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强师才可兴国,而教师教育则是造就大国良师的必由之路。因此,教师教育改革对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H大学紧扣外部政策要求、社会需求以及自身价值追求,确立了以未来Y派实践型教育家为高位追求的培养目标体系,并且构建了以政府主导、大学—学校双主体、多方协同为特征的G-U-S协同培育模式。通过多年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为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思路或可资剖析的案例。
关键词
教师教育
实践型教育家
g-u-s
协同培育
模式
Keywords
Teacher Education
Practical Educationist
g-u-s
Collaborative Cultivation Model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成效·局限·改革:“G-U-S”三位一体协同育师机制审思
徐红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国内外新兴教师教育模式及对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启示
梁淑琴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教师教育改革的目标愿景与实现路径:基于H大学的个案研究
赵俊峰
赵申苒
赵国祥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