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相互作用蛋白2(GIT2)参与免疫调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李佳 周艺 郝玉娥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16-1418,共3页
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相互作用蛋白2(GIT2)是一类多结构域的信号支架蛋白。GIT2通过与不同蛋白质的相互作用调节细胞功能,主要参与整合素介导的细胞黏附、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组装以及胞内信号传递过程。GIT2在免疫系统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促... 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相互作用蛋白2(GIT2)是一类多结构域的信号支架蛋白。GIT2通过与不同蛋白质的相互作用调节细胞功能,主要参与整合素介导的细胞黏附、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组装以及胞内信号传递过程。GIT2在免疫系统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促进中性粒细胞趋化性,抑制其过度产生超氧化物,促进胸腺细胞的阳性选择和趋化性,抑制炎症性肠病,介导肝脏免疫性损伤,且GIT2敲除小鼠具有多种免疫缺陷症状。本文简述了GIT2在免疫体系中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蛋白受体激酶相互作用蛋白2(git2) 免疫 Toll样受体 T细胞受体(TCR)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2与血清可溶性ST2对老年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预警的意义 被引量:11
2
作者 付治卿 高文谦 +4 位作者 张方圆 谭国娟 韩春光 刘永学 刘宏斌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89-792,共4页
目的分析75岁以上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2(GRK2)与血清可溶性ST2(sST2)水平在心力衰竭(心衰)预警中的意义。方法选取75岁以上老年男性急性NSTEMI患者80例作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 目的分析75岁以上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2(GRK2)与血清可溶性ST2(sST2)水平在心力衰竭(心衰)预警中的意义。方法选取75岁以上老年男性急性NSTEMI患者80例作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平均年龄(85.4±3.2)岁;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老年男性30例作为对照组,平均年龄(84.8±2.9)岁。测定2组患者GRK2、血清sST2水平,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测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AMI组患者在发病后3、6、12、24个月时进行随访。结果AMI组患者GRK2的表达、血清sST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3.60 vs 0.72,(30.63±1.36)μg/L vs (26.87±0.55)μg/L,P<0.01],LVEF低于对照组[(50.87±4.58)%vs (55.15±5.87)%,P<0.01]。AMI组GRK2在发病后3、6、12、24个月随访时逐渐增高(P<0.05,P<0.01),sST2水平在发病后6、12、24个月随访时显著增高(P<0.05),LVEF在发病后6、12、24个月随访时显著降低(P<0.01)。结论 75岁以上老年男性急性NSTEMI患者GRK2对AMI后心衰的预警作用优于sST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蛋白受体激酶2 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超声心动描记术 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葡萄糖培养增加H9C2成心肌细胞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2基因表达 被引量:1
3
作者 陈红梅 林秋雄 +2 位作者 谭虹虹 杨华章 余细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72-474,共3页
目的前期临床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淋巴细胞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2(GRK2)基因表达升高,为进一步探讨GRK2表达升高的分子机制,检测高糖对GRK2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H9C2成心肌细胞随机分成5组分别加入以下培养液:空白对照组和不同葡萄糖梯... 目的前期临床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淋巴细胞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2(GRK2)基因表达升高,为进一步探讨GRK2表达升高的分子机制,检测高糖对GRK2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H9C2成心肌细胞随机分成5组分别加入以下培养液:空白对照组和不同葡萄糖梯度浓度组(0,5.5,12.5,25,33mmol/L),培养72h后采用RT-PCR,WESTERN BLOTTING分别测定GRK2-mRNA和磷酸化Akt(Ser473)蛋白含量比值。结果随着葡萄糖浓度升高,H9C2成心肌细胞的GRK2-mRNA表达水平呈剂量依赖性增加,pearson相关分析提示提示两者间存在直线相关(R=0.683,P<0.001),采用Student Newman-Keuls'q检验,各葡萄糖培养组与无糖培养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28,P=0.009,P<0.001)。而磷酸化Akt(Ser473)蛋白表达水平减少,各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F=369.1,P<0.001),回归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提示葡萄糖浓度与磷酸化AKt(Ser473)蛋白的表达呈线性负相关(R=-0.913,P<0.001)。结论高糖培养使GRK2表达升高,可能是参与心肌细胞葡萄糖利用受损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 成心肌细胞 g蛋白受体激酶2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维黄杨星D对去甲肾上腺素诱导心肌细胞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宋羽 沈祥春 +3 位作者 陶玲 张燕 肖婷婷 胡函帅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456-1459,共4页
目的观察环维黄杨星D(CVB-D)对去甲肾上腺素(NE)诱导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2(GRK-2)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新生SD大鼠原代心肌细胞,建立NE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模型,以细胞存活率,培养上清液乳酸脱氢酶的(LDH)... 目的观察环维黄杨星D(CVB-D)对去甲肾上腺素(NE)诱导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2(GRK-2)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新生SD大鼠原代心肌细胞,建立NE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模型,以细胞存活率,培养上清液乳酸脱氢酶的(LDH)活性反映心肌细胞损伤。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Western blot分析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2(GRK-2)蛋白表达。结果 NE能降低细胞存活率,提高培养液LDH活性,降低细胞内cAMP含量,增加GRK-2蛋白表达。CVB-D对NE诱导上述指标异常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维黄杨星D 心肌细胞损伤 细胞存活率 乳酸脱氢酶 环磷酸腺苷 g-蛋白受体激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2杂合子敲除小鼠构建及表型鉴定 被引量:3
5
作者 陶娟 周伟杰 +5 位作者 邰宇 郭派派 周正炜 王珍 汪庆童 魏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35-1041,共7页
目的应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2(GRK2)杂合敲除(GRK2^+/-)小鼠,用于疾病病理机制及药物靶点研究。方法构建靶向敲除GRK2基因的载体,在体外将先导RNA和Cas9 mRNA显微注射到C57BL/6小鼠的受精卵中,在小鼠GRK2基因的第3个... 目的应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2(GRK2)杂合敲除(GRK2^+/-)小鼠,用于疾病病理机制及药物靶点研究。方法构建靶向敲除GRK2基因的载体,在体外将先导RNA和Cas9 mRNA显微注射到C57BL/6小鼠的受精卵中,在小鼠GRK2基因的第3个外显子上造成基因突变,通过PCR及基因测序测定F0代基因型,成功获得13bp和19bp敲除两种GRK2^+/-小鼠。因GRK2纯合子敲除胚胎期死亡,将19bp敲除F0代小鼠与C57BL/6小鼠回交,获得稳定的19bp敲除F1代GRK2^+/-小鼠用于扩繁及实验。结果 GRK2^+/-小鼠基因型稳定,体重较同龄C57BL/6小鼠低,Western blot检测证实GRK2^+/-小鼠心脏、脾脏、胸腺、肝脏、巨噬细胞及肾脏组织中GRK2蛋白的表达均显著降低。结论该研究利用CRISPR/Cas9技术成功建立了GRK2^+/-小鼠模型,为进一步研究GRK2在多种脏器、细胞发育中的作用,疾病发病机制及药物作用靶点提供了重要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蛋白受体激酶2 CRISPR/Cas9 基因工程小鼠 基因型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架蛋白GIT2通过与Smad3相互作用调节其转录活性
6
作者 何东方 陈慧 +3 位作者 詹轶群 王建 于淼 杨晓明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60-667,共8页
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相互作用蛋白2(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kinase interacting proteins 2,GIT2)是一种信号支架蛋白,可募集多种信号通路的关键分子,参与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组装、整合素介导的细胞粘附、G蛋白偶联受体的内化及胞内信... 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相互作用蛋白2(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kinase interacting proteins 2,GIT2)是一种信号支架蛋白,可募集多种信号通路的关键分子,参与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组装、整合素介导的细胞粘附、G蛋白偶联受体的内化及胞内信号传递等生物学过程.采用酵母双杂交实验证明,TGF-β1信号通路的转录因子Smad3是GIT2的相互作用蛋白质,内、外源免疫共沉淀实验均证实,GIT2与Smad3存在蛋白质相互作用.报告基因实验及免疫印迹结果表明,GIT2增加Smad3的转录活性并增强TGF-β1诱导的Smad3的磷酸化.研究还发现,Git2-/-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的Smad3磷酸化受到抑制,其骨形成相关靶基因的表达水平也低于Git2+/+小鼠.本研究表明,GIT2通过与Smad3的相互作用调节其转录活性并活化TGF-β1信号通路,可能参与调节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蛋白受体激酶相互作用蛋白2(git2) 转录因子Smad3 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 蛋白质-蛋白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膜细胞条件性敲除Grk2基因小鼠的构建和鉴定
7
作者 左书俊 王伟康 +4 位作者 谷金涛 郭富媛 郭昊周 韩陈陈 魏伟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94-1199,共6页
目的构建滑膜细胞条件性敲除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2(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kinase 2,GRK2)基因小鼠并分析基因型,为研究GRK2在滑膜细胞中的功能提供动物模型。方法将Grk2^(flox/+)小鼠交配得到Grk2^(flox/flox)小鼠,Grk2^(flox/flox)... 目的构建滑膜细胞条件性敲除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2(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kinase 2,GRK2)基因小鼠并分析基因型,为研究GRK2在滑膜细胞中的功能提供动物模型。方法将Grk2^(flox/+)小鼠交配得到Grk2^(flox/flox)小鼠,Grk2^(flox/flox)和Col1a1-iCre^(+)小鼠交配,获得Grk2^(flox/+)Col1a1-iCre^(+)与Grk2^(flox/flox)小鼠交配,得到Grk2^(flox/flox) Col1a1-iCre^(+)为目的小鼠。提取DNA,PCR扩增,鉴定基因型;Western blot验证滑膜、肝脏和肾脏组织GRK2敲除效果;HE染色检测滑膜细胞条件性敲除Grk2对踝关节滑膜、肝脏和肾脏组织的影响;多重免疫荧光检测滑膜细胞GRK2表达。结果基因鉴定结果表明,Grk2^(flox/flox) Col1a1-iCre^(+)小鼠Flox和Col1a1-iCre基因型均符合要求;Western blot结果表明,Grk2^(flox/flox) Col1a1-iCre^(+)小鼠滑膜组织GRK2表达降低,肝脏和肾脏组织GRK2表达无明显变化;HE染色结果显示,Grk2^(flox/flox) Col1a1-iCre^(+)小鼠踝关节滑膜、肝脏和肾脏组织病理无明显改变;多重免疫荧光结果表明,Grk2^(flox/flox) Col1a1-iCre^(+)小鼠滑膜细胞GRK2表达降低。结论成功构建和鉴定滑膜细胞条件性敲除Grk2基因小鼠,为进一步研究GRK2在滑膜细胞相关疾病中的作用提供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蛋白受体激酶2 滑膜组织 滑膜细胞 Cre-loxP系统 CRISPR/Cas9 条件性敲除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GRK2蛋白抗口蹄疫病毒作用分析
8
作者 陈文哲 张向乐 +6 位作者 顾峰幸 赵振翔 李康丽 薛钊宁 郑海学 张小丽 朱紫祥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350-4361,共12页
为研究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2(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kinase 2,GRK2)对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复制的影响,从猪的PK-15细胞中提取RNA,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出猪GRK2的完整... 为研究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2(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kinase 2,GRK2)对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复制的影响,从猪的PK-15细胞中提取RNA,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出猪GRK2的完整CDS序列,并构建了猪GRK2真核表达质粒。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表明GRK2可表达并定位于细胞质中。FMDV感染PK-15细胞的GRK2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过表达GRK2可显著抑制FMDV的复制,下调表达GRK2可显著促进FMDV的复制,表明GRK2在FMDV感染过程中具有抗病毒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FMDV 3C^(pro)蛋白可与GRK2互作并降解GRK2,促进FMDV的复制。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分析宿主蛋白GRK2的抗FMDV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 g蛋白受体激酶2 抗病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星状细胞特异性Grk2基因敲除小鼠模型的制备及鉴定 被引量:3
9
作者 王语涵 许雅萍 +6 位作者 李南 陈婷婷 李玲 高萍萍 王华 魏伟 孙妩弋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9-194,共6页
目的利用Cre-loxP基因敲除技术建立肝星状细胞特异性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2(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kinase 2,GRK2)基因敲除小鼠模型,为研究GRK2在肝星状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提供动物模型基础。方法将loxP标记的Grk2基因小鼠(Grk2^(fl/... 目的利用Cre-loxP基因敲除技术建立肝星状细胞特异性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2(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kinase 2,GRK2)基因敲除小鼠模型,为研究GRK2在肝星状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提供动物模型基础。方法将loxP标记的Grk2基因小鼠(Grk2^(fl/fl))和Lrat-Cre工具鼠进行多次繁殖,建立肝星状细胞特异性Grk2基因敲除(Grk2^(ΔHSC))小鼠模型。观察和分析小鼠的生长繁殖情况;通过PCR反应鉴定flox和Cre基因型;免疫荧光双染检测肝星状细胞中GRK2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肝星状细胞及肺、脾、肾脏、心脏组织中GRK2蛋白表达;HE染色观察肝脏及肺、脾、心脏、肾脏组织学形态。结果成功鉴定Grk2^(ΔHSC)小鼠基因型;两组小鼠体质量、繁殖能力无明显差异;免疫荧光双染及Western blot结果表明,Grk2^(ΔHSC)小鼠的肝星状细胞中GRK2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小鼠,Grk2^(ΔHSC)小鼠肺、脾、肾脏和心脏组织中GRK2蛋白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HE染色结果显示,Grk2^(ΔHSC)小鼠肝脏及主要组织结构与Grk2^(fl/fl)相比差异无显著性,可用于后续研究。结论本研究应用Cre-loxP技术成功构建了肝星状细胞特异性Grk2基因敲除小鼠,为进一步研究GRK2在肝脏中的作用提供了优良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蛋白受体激酶2 Cre-loxP重组酶系统 细胞特异性敲除 肝星状细胞 基因鉴定 繁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R120的结构特征、生物学功能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7
10
作者 赵乃倩 荣青峰 +1 位作者 张鑫 张策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91-296,共6页
GPR120是长链不饱和游离脂肪酸的受体,具有影响食物选择、调节胃肠道肽类激素分泌、促进细胞增殖、调节脂肪细胞发育和分化、调节巨噬细胞迁移和分化及抑制破骨细胞发生等多种生物学功能。GPR120功能缺陷与肥胖、胰岛素抵抗、糖耐量减低... GPR120是长链不饱和游离脂肪酸的受体,具有影响食物选择、调节胃肠道肽类激素分泌、促进细胞增殖、调节脂肪细胞发育和分化、调节巨噬细胞迁移和分化及抑制破骨细胞发生等多种生物学功能。GPR120功能缺陷与肥胖、胰岛素抵抗、糖耐量减低、2型糖尿病和脂肪肝等代谢性异常密切相关。深入研究GPR120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分子机制有助于揭示肥胖、脂代谢紊乱及2型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从而为发掘此类代谢性疾病的新型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蛋白受体 gPR120 2型糖尿病 肥胖症 剪接变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T1通过BMP-2/p-Smad1/5/8信号通路调节骨折愈合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巧明 凡进 +3 位作者 周炜 蔡卫华 张宁 殷国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355-1359,共5页
目的 :探讨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结合蛋白1(G-protein coupled receptor kinase-interacting protein 1,GIT1)影响骨折愈合的具体机制。方法:分别取GIT1基因敲除小鼠和同窝野生型小鼠制作股骨骨折模型,每组30只。造模成功后2周,免疫组化检... 目的 :探讨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结合蛋白1(G-protein coupled receptor kinase-interacting protein 1,GIT1)影响骨折愈合的具体机制。方法:分别取GIT1基因敲除小鼠和同窝野生型小鼠制作股骨骨折模型,每组30只。造模成功后2周,免疫组化检测骨痂区软骨细胞矿化及p-Smad1/5/8表达量。分别取2组小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予以10 ng/m L的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BMP2)刺激后检测Smad1/5/8磷酸化水平和核转入能力;取C3H10T1/2细胞,分别用1μg p GL3重组质粒和1μg GIT1-si RNA共转染细胞,荧光报告素酶技术检测细胞内GIT1蛋白对BMP2转录水平的影响。结果:与同窝野生型小鼠相比,GIT1基因敲除小鼠软骨内骨化减弱,骨痂区软骨细胞堆积,骨折愈合延迟,p-Samd1/5/8表达水平明显减少;与GIT1基因敲除小鼠相比,BMP2可明显提高同窝野生型小鼠BMCs中p-Samd1/5/8核转入能力;GIT1蛋白表达的缺失可明显降低BMP2的转录水平。结论 :GIT1可通过调节Samd1/5/8的磷酸化及BMP2信号转导影响骨折部位的软骨内骨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蛋白受体激酶结合蛋白1 骨形态发生蛋白2 骨折愈合 软骨内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25对大鼠胶原性关节炎OAT1的调控作用及机制
12
作者 段菲 高锦张 +3 位作者 王勇 王斌 魏伟 王春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295-2302,共8页
目的 明确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滑膜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1(organic anion transporter^(-1),OAT1)的表达变化及芍药苷-6'-O-苯磺酸酯(paeoniflorin-6'-O-benzenesulfonate,CP-25)的作用,并初步... 目的 明确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滑膜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1(organic anion transporter^(-1),OAT1)的表达变化及芍药苷-6'-O-苯磺酸酯(paeoniflorin-6'-O-benzenesulfonate,CP-25)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 建立大鼠CIA模型,给予CP-25、帕罗西汀、前列腺素E受体4 (prostaglandin E receptor 4,EP4)拮抗剂或CP-25+EP4拮抗剂联用治疗,甲氨蝶呤为阳性对照药。测量足爪容积,进行全身及关节炎指数评分,计算关节肿胀数,进行足爪X线摄片、踝关节病理检查及评分。ELISA测定血清前列腺素E_(2) (prostaglandin E_(2),PGE_(2))水平;Western blot测定CP-25用药后大鼠滑膜组织膜蛋白及总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CP-25可减轻CIA大鼠足爪肿胀情况,降低CIA大鼠全身评分、关节炎指数、足爪容积和肿胀关节数,能明显缓解CIA大鼠组织病理学改变及骨侵蚀程度。此外,CP-25能降低CIA大鼠血清PGE_(2)浓度。CIA大鼠滑膜组织OAT1和EP4膜表达均下调,CP-25或帕罗西汀处理增加了OAT1和EP4的表达水平,而EP4拮抗剂可抑制CP-25对OAT1的影响。此外,CIA模型大鼠滑膜组织p-GRK2表达上调;CP-25或帕罗西汀干预后p-GRK2表达均降低;PKA的表达趋势与OAT1相似。结论 OAT1在CIA大鼠滑膜组织中膜表达降低,CP-25治疗可上调OAT1的表达。PGE_(2)-EP4-PKA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CP-25对OAT1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芍药苷-6'-O-苯磺酸酯 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1 前列腺素E_(2) 前列腺素E受体4 蛋白激酶A g蛋白受体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5-HT 2A受体关键氨基酸位点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谢璐璐 刘晓倩 +2 位作者 苏瑞斌 李玉婷 谭博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01-2004,共4页
5-HT 2A受体作为许多精神活性药物如致幻剂、抗抑郁药、抗焦虑药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等的作用靶点,一直是神经精神药理学领域研究热点。5-HT 2A受体的某些关键氨基酸位点对于维持受体的特定构象、偶联不同G蛋白以及行使相应特定功能等起... 5-HT 2A受体作为许多精神活性药物如致幻剂、抗抑郁药、抗焦虑药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等的作用靶点,一直是神经精神药理学领域研究热点。5-HT 2A受体的某些关键氨基酸位点对于维持受体的特定构象、偶联不同G蛋白以及行使相应特定功能等起重要作用。进一步的研究显示,突变这些特定的氨基酸位点,能够引起相应配体的亲和力、效能等变化。同时,5-HT 2A受体作为一种典型的G蛋白偶联受体,其结构域中不同的氨基酸位点能与不同配体产生相互作用,引起受体相应的动态结构变化,从而影响受体的功能。因此,研究5-HT 2A受体结构和功能与关键氨基酸位点的关系,对于相关精神疾病的治疗以及设计高效低毒的新型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HT 2A受体 g蛋白受体 氨基酸位点 相互作用 分子对接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受体GPR30通过TXNIP/NLRP3信号通路减弱氧糖剥夺/复氧诱导的BV-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和炎症反应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智勇 陈政刚 彭俊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36-640,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雌激素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30(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30,GPR30)对氧糖剥夺/再灌注(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 and reperfusion,OGD/R)BV-2小胶质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和炎症反应的调控作用,探讨其对OGD/R BV-2小胶质细... 目的:通过研究雌激素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30(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30,GPR30)对氧糖剥夺/再灌注(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 and reperfusion,OGD/R)BV-2小胶质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和炎症反应的调控作用,探讨其对OGD/R BV-2小胶质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取BV-2小胶质细胞ODG 4 h后再灌注2、4、6或12 h。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GPR30的蛋白表达水平。将pcDNA3.1、pcDNA3.1-GPR30、sh-NC、sh-GPR30质粒转染BV-2小胶质细胞,OGD 4 h后再灌注12 h。qRT-PCR检测GPR30 mRNA的表达水平,验证其转染效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GPR30、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thioredoxin-interactingprotein,TXNIP)、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OD-like receptor thermal protein domain associated protein 3,NLRP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剪切体-1(cleaved 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1,cleaved Caspase-1)的蛋白表达水平,ELISA检测细胞中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水平。结果:GPR30在OGD/R后显著上升,在6 h时达到峰值,而在12 h时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随后确定OGD处理4 h,复氧12 h的时间点进行后续实验。qRT-PCR验证慢病毒转染成功,与对照组相比,OGD/R组细胞中ROS、MDA、TNF-α、IL-6、IL-1β、IL-18水平及TXNIP、NLRP3、cleavedCaspase-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升,SOD活性显著下降(P<0.05);过表达GPR30抑制了ROS、MDA、TNF-α、IL-6、IL-1β、IL-18水平及TXNIP、NLRP3、cleaved-Caspase-1蛋白表达水平,促进了SOD活性;而干扰GPR30表达发挥了相反的作用。结论:GPR30能抑制ODG/R处理后BV-2细胞内TXNIP/NLRP3信号通路分子的表达,抑制ODG/R诱导的BV-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和炎症反应,这可能是其保护ODG/R细胞的分子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蛋白受体30 氧糖剥夺/再灌注 BV-2 小胶质细胞 氧化应激损伤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对肺组织GRK2的影响及其与哮喘的关系 被引量:4
15
作者 吴铭 张华 +2 位作者 武怡 屈昌雪 李刚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463-1468,共6页
目的 :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感染鼠肺组织后,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2(G protein coupled receptor kinase 2,GRK2)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哮喘的关系。方法:Balb/c雌性小鼠1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20只。正... 目的 :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感染鼠肺组织后,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2(G protein coupled receptor kinase 2,GRK2)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哮喘的关系。方法:Balb/c雌性小鼠1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20只。正常对照组,于第1、14天予生理盐水0.2 ml腹腔注射,第21~25天用37℃生理盐水20 ml雾化吸入30 min;RSV感染组,于第19、20、21天,以RSV按浓度1×10^6PFU、100μl/次鼻腔滴入;哮喘组,第1、14天予以鸡卵白蛋白(ovalbumin,OVA)100μg、AL(OH)32 mg腹腔注射,第21天开始激发,以2%OVA生理盐水20 ml雾化吸入30 min,持续激发5 d;双重感染组,模型制备同哮喘组,第19、20、21天,以RSV按浓度1×10^6 PFU、100μl/次鼻腔滴入;地塞米松干预组,RSV感染同RSV组,第21~25天予腹腔注入地塞米松0.2 mg/(kg·d)。末次激发后24 h,10%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0.3 ml/kg),处死小鼠,取左肺上叶和右肺中叶,4%甲醛固定,分别用于免疫荧光检测GRK2的表达和组织病理改变检测;取右肺下叶用于Western blot检测各组GRK2的表达;无菌条件下取左肺下叶,用于肺组织病毒分离及免疫荧光鉴定。结果:RSV组GRK2表达较正常组显著增加,与哮喘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双重感染组GRK2表达较RSV组显著增加;地塞米松干预组GRK2表达较RSV组显著减少。结论:RSV感染小鼠肺组织后GRK2表达增加,合并哮喘时表达显著增加,地塞米松干预对GRK2的表达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g蛋白受体激酶2 哮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加压素Ⅱ及其受体在2型糖尿病小鼠肝脏中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红霞 曾翔俊 +4 位作者 王珏 芦玲巧 穆晶 常静 张立克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6期741-744,共4页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2DM)小鼠肝脏中尾加压素Ⅱ(urotensinⅡ,UⅡ)及其受体表达的变化。方法应用血糖测定仪检测小鼠空腹血糖浓度,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血浆中UⅡ及胰岛素的含量,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UⅡ在肝脏中...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2DM)小鼠肝脏中尾加压素Ⅱ(urotensinⅡ,UⅡ)及其受体表达的变化。方法应用血糖测定仪检测小鼠空腹血糖浓度,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血浆中UⅡ及胰岛素的含量,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UⅡ在肝脏中的表达,应用RT-PCR法测定GPR14 mRNA在肝脏的表达。结果2DM小鼠空腹血糖及血浆胰岛素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浆UⅡ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肝脏免疫活性UⅡ表达及其受体GPR14 mRNA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小鼠。结论2 DM小鼠肝脏UⅡ表达增高可能是血浆UⅡ增高的来源之一,受体GPR14 mRNA表达也增高,其在2DM发病中的意义值得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尾加压素 g蛋白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组织β-AR和GRK2与重症急性胰腺炎肺损伤的关系以及甲强龙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叶振宇 李军成 +1 位作者 田斌 龚巍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412-2417,共6页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致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肺组织β-AR和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2(GRK2)的变化规律以及甲强龙的影响。方法: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对照组,仅做十二指肠翻动;模型组,胰胆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1 mL/k...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致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肺组织β-AR和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2(GRK2)的变化规律以及甲强龙的影响。方法: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对照组,仅做十二指肠翻动;模型组,胰胆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1 mL/kg),建立SAP模型;干预组,建立SAP模型后1 h给予甲强龙(30 mg/kg)。于6 h和12 h分别处死大鼠6只取肺组织,放射配基结合实验测量肺组织β-AR最大结合容量Bmax和平衡解离常数Kd,免疫荧光法检测肺组织GRK2表达。结果:模型组和干预组胰腺组织损伤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模型制备成功;模型组和干预组肺组织损伤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发生SAP肺损伤;模型组β-AR Bmax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干预组,Kd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干预组;模型组GRK2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干预组。结论:SD大鼠肺组织有丰富的GRK2表达,SAP肺损伤大鼠肺组织GRK2表达显著增加,这可能是β-AR下调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肺损伤 受体 肾上腺素能β g蛋白受体激酶2 甲泼尼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麻素调节cAMP/PKA/GRK2信号通路对脑胶质瘤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滑祥廷 洪文明 +1 位作者 张超勇 王斌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07-611,共5页
目的探讨天麻素(Gastrodin)对脑胶质瘤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天麻素(2.5~80.0μmol/L)分别处理U87细胞24、48、72 h,检测细胞增殖确定最佳给药浓度;U87细胞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天麻素低、中、高浓度组(Gas... 目的探讨天麻素(Gastrodin)对脑胶质瘤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天麻素(2.5~80.0μmol/L)分别处理U87细胞24、48、72 h,检测细胞增殖确定最佳给药浓度;U87细胞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天麻素低、中、高浓度组(Gastrodin-L、Gastrodin-M、Gastrodin-H组,天麻素工作浓度分别为5、10、20μmol/L)、天麻素+cAMP/PKA信号通路抑制剂组(Gastrodin+H-89组,20μmol/L的天麻素与10μmol/L的H-89共同处理细胞),分别检测U87细胞增殖、凋亡及cAMP及Cyclin D1、p21、Bax、Bcl-2、Caspase-3、p-PKA、PKA、p-GRK2、GRK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2.5~80.0μmol/L的天麻素均可抑制U87细胞增殖,选择浓度为5、10、20μmol/L的天麻素进行后续实验。与Control组比较,Gastrodin-L、Gastrodin-M、Gastrodin-H组G_(0)/G_(1)期细胞比例、细胞凋亡率、cAMP、p21、Bax、Caspase-3、p-PKA、p-GRK2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5),S期与G_(2)/M期细胞比例、集落形成数、Cyclin D1、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且呈药物浓度依赖性;与Gastrodin-H组比较,Gastrodin+H-89组G_(0)/G_(1)期细胞比例、细胞凋亡率、cAMP、p21、Bax、Caspase-3、p-PKA、p-GRK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S期与G_(2)/M期细胞比例、集落形成数、Cyclin D1、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天麻素可能通过激活cAMP/PKA/GRK2通路抑制脑胶质瘤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素 环磷酸腺苷/蛋白激酶A/g蛋白受体激酶2信号通路 胶质瘤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非鱼AT2-R抑制罗非鱼湖病毒复制的初步研究
19
作者 文静 郑树城 +7 位作者 柯紫姗 王英英 李莹莹 莫绪兵 张德锋 尹纪元 周文礼 王庆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83-693,共11页
为研究罗非鱼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T2-R)在罗非鱼湖病毒(TiLV)感染过程中的功能,通过RT-PCR技术克隆得到体质量(20±5)g罗非鱼AT2-R(OnAT2-R)基因完整的开放阅读框序列,并运用qRT-PCR分析OnAT2-R基因的组织分布及时相表达,同时构... 为研究罗非鱼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T2-R)在罗非鱼湖病毒(TiLV)感染过程中的功能,通过RT-PCR技术克隆得到体质量(20±5)g罗非鱼AT2-R(OnAT2-R)基因完整的开放阅读框序列,并运用qRT-PCR分析OnAT2-R基因的组织分布及时相表达,同时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EYFPOnAT2-R,在罗非鱼脑细胞中进行亚细胞定位分析,最后通过罗非鱼脑细胞过表达OnAT2-R基因后感染罗非鱼湖病毒,利用qRT-PCR方法检测TiLV-S8片段的相对表达量。试验结果显示,OnAT2-R基因开放阅读框序列全长1338bp,编码445个氨基酸,具有1个7次跨膜区域。在罗非鱼被检测的各个组织中,OnAT2-R基因均有分布,肝脏的表达量最高,其次是肌肉和皮肤,脾脏和胃的表达量最低。健康罗非鱼感染罗非鱼湖病毒后,OnAT2-R基因在肝脏中的表达量先增后减,在肌肉中的表达量先增后减再增。成功构建了pEYFP-OnAT2-R,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OnAT2-R主要定位于细胞膜上。在罗非鱼脑细胞中过表达OnAT2-R基因后感染罗非鱼湖病毒,发现TiLV-S8节段的mRNA水平显著降低。试验结果表明,OnAT2-R是一个潜在的定位于细胞膜且具有抑制罗非鱼湖病毒复制作用的细胞表面分子受体,这为后续深入研究罗非鱼湖病毒感染机理及罗非鱼抗病毒机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罗非鱼湖病毒 血管紧张素Ⅱ2受体 g蛋白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Ⅱ型胶原对胶原性关节炎大鼠肠系膜淋巴结β_2肾上腺素受体脱敏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伟 童彤 +1 位作者 马勇 魏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49-253,共5页
目的研究鸡Ⅱ型胶原(CCⅡ)对胶原性关节炎(C IA)大鼠肠系膜淋巴结(MLNs)中β2肾上腺素受体(β2-AR)、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2(GRK2)、GRK3和β-arrestin1、2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成5组:正常组、模型组和CC II(10、20、40μg/kg)3... 目的研究鸡Ⅱ型胶原(CCⅡ)对胶原性关节炎(C IA)大鼠肠系膜淋巴结(MLNs)中β2肾上腺素受体(β2-AR)、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2(GRK2)、GRK3和β-arrestin1、2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成5组:正常组、模型组和CC II(10、20、40μg/kg)3个剂量组,采用CCⅡ皮内注射诱导大鼠C IA模型,运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MLNs中β2-AR、GRK2、GRK3和β-arrestin1、2蛋白的表达。结果正常SD大鼠MLNs中β2-AR、GRK2、GRK3和β-arrestin1、2均有表达,模型组β-arrestin1、2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而β2-AR、GRK2、GRK3低于正常组;CCⅡ(10、20、40μg/kg)组可显著下调β-arrestin1、2蛋白的表达,上调β2-AR、GRK2、GRK3蛋白的表达。结论 CCⅡ下调β-arrestin1、2蛋白的表达,上调β2-AR、GRK2、GRK3蛋白的表达,MLNs淋巴细胞β2-AR的脱敏异常在C IA的发病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CCⅡ可能通过调节MLNS淋巴细胞β2-AR的脱敏发挥治疗C IA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Ⅱ型 关节炎 实验性 受体 肾上腺素能β2 g蛋白受体激酶2 g蛋白受体激酶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