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车辆产业内G-L指数与CA指数的关系研究
1
作者 易雪玲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1-55,共5页
车辆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水平(G-L指数)对产业竞争力(CA指数)起着重要的影响:技术密集型产品G-L指数高,CA指数却较低,劳动密集型产品G-L指数低,CA指数却高;技术密集型产品之间,G-L指数与CA指数呈正相关关系,而劳动密集型产品之间两者却呈... 车辆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水平(G-L指数)对产业竞争力(CA指数)起着重要的影响:技术密集型产品G-L指数高,CA指数却较低,劳动密集型产品G-L指数低,CA指数却高;技术密集型产品之间,G-L指数与CA指数呈正相关关系,而劳动密集型产品之间两者却呈负相关关系;从时间序列来看,整个产业和每个产品的两指数呈正相关关系。所以,扩大车辆及零附件制造业的产业内贸易可以提升该产业的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及零附件制造业 产业内贸易 产业竞争力 g—l指数 CA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高技术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张乃丽 李红燕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9-85,共7页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产业内贸易整体水平逐渐提高,其中标志着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高技术产品的进出口总额近几年更是不断上升,这表明,中国各高技术产业领域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已发生变化,而且产业内贸易程度高、行业间联系...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产业内贸易整体水平逐渐提高,其中标志着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高技术产品的进出口总额近几年更是不断上升,这表明,中国各高技术产业领域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已发生变化,而且产业内贸易程度高、行业间联系密切等特征日益凸现,但这其中隐存的问题也同样引人关注,如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传统优势丧失等。通过对入世后中国高技术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的测算,从整体、跨行业、跨区域三个方面揭示了现阶段中国高技术产品产业内贸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产业内贸易 g—l指数 B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盟办公室机器零部件产业内贸易现状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冯琳 魏巍 胥艾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6-153,共8页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同周边国家的经贸往来日益紧密,特别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正日趋熟悉地掌握和运用区域性贸易组织。通过对3种产业内贸易指数,即G-L指数、MIIT指数、HIIT&VIIT指数的计量研究,对中国-...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同周边国家的经贸往来日益紧密,特别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正日趋熟悉地掌握和运用区域性贸易组织。通过对3种产业内贸易指数,即G-L指数、MIIT指数、HIIT&VIIT指数的计量研究,对中国-东盟间贸易的第759类产品,即办公室机器零部件的产业内贸易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与东盟双方应尽力保持双边就经贸关系所签订协议的持续有效性;中国-东盟第759类产品双边贸易的绩效有所下降;中国在第759类产品的出口中仍然是以价格较低的低端产品为主,中国应尽快实现该产品的产业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盟 办公室机器零部件 产业内贸易 g—l指数 MIIT指数 HIIT&VIIT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欧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实证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肖文 潘家栋 范颖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54-160,共7页
本文采用产业内贸易G-L静态测算指数以及MIIT动态测算指数,从总体和分行业两个维度,对中欧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水平和贸易增长类型进行了研究。选取国家规模、人均收入差异、服务开放程度差异、人力资本投入等作为解释变量,运用面板数据回... 本文采用产业内贸易G-L静态测算指数以及MIIT动态测算指数,从总体和分行业两个维度,对中欧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水平和贸易增长类型进行了研究。选取国家规模、人均收入差异、服务开放程度差异、人力资本投入等作为解释变量,运用面板数据回归对中国与欧盟15国间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检验,结果表明国家规模、人均收入差异、人力资本投入与被解释变量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正相关,服务开放程度差异与服务业产业内贸易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欧服务贸易 产业内贸易 g—l指数 MIIT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与巴西产业内贸易实证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陈碧琼 林玉洁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1-204,共4页
目前,中国与巴西双边经贸关系取得了稳步发展,两国的贸易总量持续扩大,2008年,中国是巴西第二大进口来源地和第三大出口目标市场。但中巴两国的综合贸易形式仍然是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两国的产业内贸易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其中,中国人均... 目前,中国与巴西双边经贸关系取得了稳步发展,两国的贸易总量持续扩大,2008年,中国是巴西第二大进口来源地和第三大出口目标市场。但中巴两国的综合贸易形式仍然是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两国的产业内贸易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其中,中国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中国与巴西贸易额的不断增加以及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内贸易 g—l指数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及零部件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实证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易雪玲 邓志高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2-105,共4页
利用G-L指数、B指数、GHM法对我国1997~2006年车辆及零部件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整体水平和内部结构进行实证分析,发现10年来该产业产业内贸易水平平均为0.44,贸易增长方式已逐渐变为产业内贸易,但却以负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说明... 利用G-L指数、B指数、GHM法对我国1997~2006年车辆及零部件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整体水平和内部结构进行实证分析,发现10年来该产业产业内贸易水平平均为0.44,贸易增长方式已逐渐变为产业内贸易,但却以负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说明我国车辆及零部件制造业仍然是以传统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的,以低质产品去交换高档产品,且多样化程度低。因此,要加强技术创新,促进新产品开发,推进产业集群的发展,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以提升产业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及零部件制造业 产业内贸易 g—l指数 B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状况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山东、广东、浙江三省的比较 被引量:5
7
作者 许锐 《农业经济与管理》 2010年第4期85-91,共7页
山东、广东、浙江为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三甲省份。运用产业内贸易的相关分析方法对三省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状况进行比较分析,分析表明,尽管三省的静态农产品贸易均表现为显著的产业内贸易形态,各省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动态发展趋势却... 山东、广东、浙江为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三甲省份。运用产业内贸易的相关分析方法对三省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状况进行比较分析,分析表明,尽管三省的静态农产品贸易均表现为显著的产业内贸易形态,各省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动态发展趋势却各不相同。综合各种因素排序,山东的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最发达,广东次之,浙江居末。以B指标为因变量进行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表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以及农业的科技投入和利用外资状况对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 产业内贸易 影响因素 g—l指数 B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产业内贸易的进出口商品结构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杨丽华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4-57,共4页
本文认为,浙江省产业内贸易总指数相对较低,分类指数差异巨大;资源稀缺型行业产业内贸易指数较高,资源丰裕型行业指数较低;附加值较高行业产业内贸易指数较高,附加值较低行业指数较低;外资集中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指数较高,非外资集中产业... 本文认为,浙江省产业内贸易总指数相对较低,分类指数差异巨大;资源稀缺型行业产业内贸易指数较高,资源丰裕型行业指数较低;附加值较高行业产业内贸易指数较高,附加值较低行业指数较低;外资集中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指数较高,非外资集中产业的指数较低。文章提出,提升浙江省进出口商品结构,一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突破资源瓶颈,实现贸易结构的优化。二要加快加工贸易发展,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三要合理地利用外资,有效地引导外资,提高产业内贸易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内贸易 g—l指数 进出口 商品结构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韩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实证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王诏怡 《西部论坛》 2012年第5期71-78,共8页
分析2000—2010年中国与韩国双边服务贸易G L指数和MIIT指数,结果表明:中韩两国在运输服务、旅游服务和通讯服务等部门呈现出较高的产业内贸易水平,但在其他商业服务和政府服务等部门则以产业间贸易为主要;从动态变化的角度来看,两国服... 分析2000—2010年中国与韩国双边服务贸易G L指数和MIIT指数,结果表明:中韩两国在运输服务、旅游服务和通讯服务等部门呈现出较高的产业内贸易水平,但在其他商业服务和政府服务等部门则以产业间贸易为主要;从动态变化的角度来看,两国服务业的边际贸易有明显趋向于产业间贸易的变化趋势,说明中韩服务业存在较强的互补性。劳动和资本要素对服务业比较优势和贸易格局的影响在逐渐减弱,而政府的产业政策逐渐成为决定服务贸易竞争力和贸易格局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应采取积极的产业政策,提升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改善贸易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内贸易 产业间贸易 服务业 g—l指数 MIIT指数 贸易竞争力 比较优势 贸易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