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病毒性肝炎G/S分期与脾脏指标的关系 被引量:3
1
作者 葛辉玉 王金锐 +1 位作者 苗立英 孟繁坤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19-922,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病毒性肝炎不同G/S分期与脾脏指标的关系。方法361例慢肝患者根据肝穿结果分为无肝纤维化(S0)到肝硬化(S4)五期,按炎症分为Gl~G4四级。对照组104例为体检健康者。比较慢肝组与对照组之间以及慢肝不同G/S分期之间脾脏指标... 目的探讨慢性病毒性肝炎不同G/S分期与脾脏指标的关系。方法361例慢肝患者根据肝穿结果分为无肝纤维化(S0)到肝硬化(S4)五期,按炎症分为Gl~G4四级。对照组104例为体检健康者。比较慢肝组与对照组之间以及慢肝不同G/S分期之间脾脏指标的差异。结果慢肝组与对照组脾脏大小、脾动静脉内径以及脾血流量差异有显著性,且慢肝组均大于对照组;G分期之间脾脏大小、脾静脉内径以及脾动脉最大速度差异有显著性,且随G分期增高而增大;S分期之间脾脏大小、脾静脉内径与流速、脾动脉阻力指数差异有显著性;不同炎症活动度之间脾脏大小、脾静脉内径以及脾动脉最大速度差异有显著性,且随炎症程度越重诸数值越大;脾脏厚度与脾静脉内径及血流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10、0.447。结论慢肝患者脾脏增大,脾动静脉内径增宽,脾血流量增多,且随G/S分期增高而增高。脾脏大小、脾动静脉内径以及血流动力学指标有助于判断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毒性肝炎 脾脏 g/s分期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