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首发和复发抑郁症共病失眠的静息态脑功能网络特征初步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丽梅 李梦瑶 +9 位作者 黄颖欣 黄毅华 谢旺 阎路达 李晶晶 李仲贤 彭敏 周逸夫 方继良 周鹏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9-94,110,共7页
目的探讨首发和复发抑郁症共病失眠(recurrent depression comorbid insomnia,RDCI)的脑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差异及其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纳入53例抑郁症共病失眠患者,根据抑郁是否为首次发作分为首发抑郁... 目的探讨首发和复发抑郁症共病失眠(recurrent depression comorbid insomnia,RDCI)的脑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差异及其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纳入53例抑郁症共病失眠患者,根据抑郁是否为首次发作分为首发抑郁症共病失眠(first-episode depression comorbid insomnia,FEDCI)组32例和RDCI组21例,另外,纳入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HC)21例。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item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17)评估抑郁程度,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Insomnia Severity Index,ISI)评估睡眠状态。所有受试者均采集静息态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数据。运用SPSS软件包,对三组基于双侧前扣带皮质喙部(rostral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rACC)为种子点的FC单因素方差分析,分析其差异脑区与临床量表的相关性,fMRI数据采用GRF校正,设置体素水平P<0.001,簇水平P<0.05。结果两组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和临床症状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EDCI组和RDCI组与HC组间基于双侧rACC的F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以左侧rACC为种子点,与HC组相比,RDCI组的左侧角回、右侧额中回的FC值较低(P<0.05);RDCI组与FEDCI组相比,左侧角回、左侧额下回FC值更高(P<0.05)。以右侧rACC为种子点,与HC相比,FEDCI组左侧丘脑FC值更高(P<0.05);左侧中央后回、右侧岛叶FC值更低(P<0.05)。与RDCI组相比,FEDCI组左侧中央后回、右侧岛叶FC值更低(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FEDCI组左侧rACC和左侧角回FC值与HAMD-17呈正相关(P=0.012,r=0.439)。RDCI组的左侧rACC与左侧额下回之间的FC值与发作次数正相关(P=0.002,r=0.654)。结论FEDCI和RDCI的前额叶-情感网络-感觉运动网络存在明显差异,与临床症状、发作次数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磁共振成像 首发抑郁症共病失眠 复发抑郁症共病失眠 功能连接 喙侧前扣带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为变异型额颞叶痴呆患者岛叶亚区功能连接及葡萄糖代谢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
2
作者 毕晟 陈志庚 +7 位作者 何雨洁 薛寒笑 齐志刚 马杰 杨宏伟 武力勇 闫少珍 卢洁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6-202,共7页
目的观察行为变异型额颞叶痴呆(bvFTD)患者岛叶亚区脑功能连接和葡萄糖代谢及其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38例bvFTD患者(bvFTD组)及44名健康人(对照组),基于功能MRI(fMRI)和18 F-FDG PET数据提取以岛叶亚区为种子点的平均时... 目的观察行为变异型额颞叶痴呆(bvFTD)患者岛叶亚区脑功能连接和葡萄糖代谢及其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38例bvFTD患者(bvFTD组)及44名健康人(对照组),基于功能MRI(fMRI)和18 F-FDG PET数据提取以岛叶亚区为种子点的平均时间序列信号,获得全脑功能连接图;以脑桥为参考,计算标准摄取值比值(SUVR)。比较组间上述参数,分析bvFTD组岛叶亚区SUVR与临床认知功能量表评分的相关性。结果相比对照组,bvFTD组岛叶各亚区与双侧额叶、颞叶、楔前叶、前扣带回及中扣带回功能连接均减弱,部分亚区与双侧顶叶及枕叶功能连接减弱(GRF校正后体素水平P均<0.001、团簇水平P均<0.05);各亚区SUVR均显著降低(GRF校正后体素水平P均<0.001、团簇水平P均<0.05)。bvFTD组右侧腹侧无颗粒岛叶(vIa)、背侧无颗粒岛叶(dIa)、背侧异颗粒岛叶(dId)及左侧背侧无颗粒岛叶(dIa)SUVR与额叶行为量表(FBI)评分呈负相关(r=-0.452~-0.330,P均<0.05)。结论bvFTD患者岛叶亚区存在功能连接及葡萄糖代谢改变,且其右侧vIa、dIa、dId及左侧dIa的SUVR与FBI评分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大脑皮层 磁共振成像 F18氟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功能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技术对心力衰竭大鼠不同模型的动态分析
3
作者 朱琦 夏睿 +5 位作者 梁博深 李亥辰 熊磊 王磊 陈柏君 郜发宝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93-500,共8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特征追踪成像评估不同大鼠模型早期心力衰竭的作用。材料与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0只雄性SD大鼠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8只、异丙肾上腺素高剂量(ISO-H)组14只、异丙肾上腺素低剂量(ISO-L)组14只和冠状动脉结扎手术(急性心... 目的探讨磁共振特征追踪成像评估不同大鼠模型早期心力衰竭的作用。材料与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0只雄性SD大鼠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8只、异丙肾上腺素高剂量(ISO-H)组14只、异丙肾上腺素低剂量(ISO-L)组14只和冠状动脉结扎手术(急性心肌梗死,MI)组14只。ISO-H组连续2周每周腹腔注射ISO 100 mg/(kg·次),ISO-L组连续2周腹腔注射ISO 5 mg/(kg·d),MI组行冠状动脉结扎术建立心力衰竭大鼠模型。2周与4周后行7T心脏磁共振电影序列扫描。使用CVI 42软件获得心功能参数和心肌应变参数。检测血清中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α-羟丁酸脱氢酶水平。使用HE染色、Masson染色检测心肌病理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ISO-H组、ISO-L组和MI组在2周后左心室射血分数(t=-2.387,P=0.04;t=5.622,P<0.001;t=17.715,P<0.001)和整体径向应变(t=-4.570,P=0.001;t=6.587,P<0.001;t=10.649,P<0.001)均发生变化。与空白对照组相比,ISO-H组、ISO-L组和MI组在4周后左心室射血分数(t=4.834,P=0.001;t=10.325,P<0.001;t=26.286,P<0.001)和整体径向应变(t=3.890,P=0.003;t=9.547,P<0.001;t=13.751,P<0.001)均不同程度降低,血清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α-羟丁酸脱氢酶水平显著升高(t=-93.373~-11.019,P<0.001);病理染色显示各模型组较空白对照组均出现不同程度心肌细胞肥大、坏死和间质纤维化。结论磁共振特征追踪成像对不同心力衰竭大鼠模型早期心力衰竭的动态监测、诊断及预后评估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磁共振成像 心功能 心肌应变 大鼠 Sprague-Dawle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下肢感觉运动皮层功能连接的静息态fMRI研究
4
作者 官一童 刘婉婷 +5 位作者 潘佩纯 李菁 张琛瑀 黄杨 张东升 张小玲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05-810,共6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双侧下肢感觉运动皮层(LSM)与全脑的功能连接(FC)模式。资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2021年2月—2022年12月在陕西省人民医院就诊的44例DPN患者和43名健康对照者,受试者均接受神经心理学评估和静息态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双侧下肢感觉运动皮层(LSM)与全脑的功能连接(FC)模式。资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2021年2月—2022年12月在陕西省人民医院就诊的44例DPN患者和43名健康对照者,受试者均接受神经心理学评估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以双侧LSM作为感兴趣区,比较两组双侧LSM和全脑FC的差异。提取差异脑区的FC值与临床/神经心理学量表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DPN患者LSM与右侧小脑Ⅵ区、右侧外侧枕颞皮层、双侧喙侧前额叶皮层和双侧前扣带回的FC减低。DPN患者LSM与右侧小脑Ⅵ区之间的FC与空腹血糖呈负相关(r=-0.490,P=0.001);DPN患者LSM与双侧前扣带回之间的FC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呈正相关(r=0.479,P=0.001)。结论DPN患者双侧LSM与多个脑区FC异常,提示DPN可能对2型糖尿病患者维持运动和运动控制的脑区产生了广泛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周围神经系统疾病 功能磁共振成像 感觉运动皮质 功能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早泄中枢丘脑-额叶-躯体感觉皮层环路MRI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倩 陆加明 +4 位作者 朱正阳 李欣 张雯 张鑫 张冰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6-181,186,共7页
原发性早泄(lifelong premature ejaculation,LPE)是男性最常见的性功能障碍疾病,但中枢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研究人员借助多模态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检测和分析了LPE患者大脑结构和功能的特定变化,尤... 原发性早泄(lifelong premature ejaculation,LPE)是男性最常见的性功能障碍疾病,但中枢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研究人员借助多模态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检测和分析了LPE患者大脑结构和功能的特定变化,尤其是与奖赏系统相关的丘脑-额叶环路,以及参与射精周期的躯体感觉皮层。本文将基于丘脑-额叶-躯体感觉皮层环路对LPE患者的大脑MRI研究发现进行综述,探寻丘脑-额叶-躯体感觉皮层环路在LPE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作用机制,为开辟新的早泄评估和疗效评价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早泄 脑磁共振成像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任务态功能磁共振 丘脑 额叶 躯体感觉皮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 T MRI评估青藏高原环境下亚硒酸钠改善大鼠肺动脉高压后左心室功能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尹红科 梁博深 +4 位作者 陈皓田 王磊 赵思斯 方鑫 郜发宝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6-132,共7页
目的利用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组织追踪技术评估高原低氧环境下亚硒酸钠(sodium selenite,SE)对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后左心室功能的改善作用并初步探索SE提升PAH后左心室功能的潜在... 目的利用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组织追踪技术评估高原低氧环境下亚硒酸钠(sodium selenite,SE)对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后左心室功能的改善作用并初步探索SE提升PAH后左心室功能的潜在机制。材料与方法46只雄性SD大鼠于购置第二日从成都(海拔500 m)陆运至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高原动物实验室(海拔4250 m),随机分为对照组(n=10)、模型组[野百合碱(monocrotaline,MCT)组,n=20]和治疗组(SE组,n=16)。高原低氧环境下饲养28周后,MCT组和SE组大鼠均接受一次性腹腔注射60 mg/kg的MCT以建立PAH模型,而对照组则接受等量的生理盐水注射。一周后,SE组大鼠通过灌胃方式给予0.7 mg/kg的SE持续治疗一个月,对照组和MCT组进行常规饲养。干预完成后将大鼠运回成都。随机从三组中各选取8只大鼠进行CMR成像,以评估左心室功能、应变和T2弛豫时间。CMR扫描结束后取材大鼠心脏组织和血液分别进行病理、血生化检测。结果相较于对照组,MCT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61.36%±4.50%)和左心室整体周向应变(left ventricular global circumferential strain,LVGCS)(−19.81%±0.84%)显著降低(P值均<0.05)。然而,与MCT组相比,SE组的LVEF(75.29%±5.67%)、左心室整体径向应变(left ventricular global radial strain,LVGRS)(42.90%±5.94%)和LVGCS(−21.43%±1.33%)明显提高(P值均<0.05),表明SE治疗提高了PAH后左心室功能。对照组和MCT组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的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vs.MCT组:(16544.38±3734.02)U/mL vs.(9974.00±900.80)U/mL,P<0.05],MCT组血清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相较于对照组有所增加[MCT组vs.对照组:9.00(7.60,13.20)μmol/L vs.3.86(3.60,6.20)μmol/L,P<0.01],提示MCT组大鼠抗氧化能力下降。经SE干预后,SE组的大鼠表现出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292.60±44.38)U/mL和GSH-Px(17843.26±3585.44)U/mL水平的升高以及MDA[5.37(5.10,6.20)μmol/L]水平的降低(P值均<0.05)。凋亡染色表明,与对照组相比,MCT组左心室的相对荧光强度显著增高(P<0.001),而治疗后SE组的相对荧光强度较MCT组明显降低(P<0.001)。结论CMR组织追踪技术能够定量评估肺动脉高压后左心室功能的异常;SE在高原低氧环境下能改善PAH后左心室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其提高大鼠抗氧化能力、减轻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左心室心功能 高原低氧环境 亚硒酸钠 大鼠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前期焦虑障碍相关情感回路异常的脑功能成像研究进展
7
作者 陈思睿 徐小雯 +3 位作者 赵阳 肖磊 陈振宇 廖海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6-199,217,共5页
经前期焦虑障碍(premenstrual dysphoric disorder,PMDD)是一种女性独特的情感障碍性疾病,严重影响着育龄期女性的生活健康,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近年研究表明,以“前额叶-前扣带回-杏仁核-海马-小脑”构成的情感回路功能异常可能与... 经前期焦虑障碍(premenstrual dysphoric disorder,PMDD)是一种女性独特的情感障碍性疾病,严重影响着育龄期女性的生活健康,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近年研究表明,以“前额叶-前扣带回-杏仁核-海马-小脑”构成的情感回路功能异常可能与PMDD发病密切相关。本文通过综述该情感回路相关脑区及脑区间的脑功能研究,为寻找PMDD的神经病变机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前期焦虑障碍 情感障碍 脑功能成像 功能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 前额叶皮层 杏仁核 神经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想象训练促进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功能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21
8
作者 孙莉敏 吴毅 +5 位作者 尹大志 范明霞 臧丽丽 胡永善 朱秉 徐一鸣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17-1222,1242,共7页
目的:利用功能磁共振(f MRI)研究脑卒中患者运动想象训练后上肢功能重组潜在的脑重塑机制,为临床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选择9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运动想象训练每周5次,每次约30min,共4周,并进行常规康复训练... 目的:利用功能磁共振(f MRI)研究脑卒中患者运动想象训练后上肢功能重组潜在的脑重塑机制,为临床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选择9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运动想象训练每周5次,每次约30min,共4周,并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应用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量表(FMA-UL)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评估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在4周康复干预前后对患者进行患手被动握拳任务下的f MRI检查,采用组块设计,利用SPM8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感兴趣区(ROI)的个体化分析,统计各ROI区的脑皮质激活情况,比较干预前后对侧感觉运动区(c SMC)的激活变化,分析脑卒中患者的脑重塑模式。结果:4周运动想象干预后脑卒中患者的FM-UL评分从(22.44±11.59)分提高到(39.78±14.03)分(P=0.011)。比较干预前后两次f MRI检查脑皮质SMC区的激活情况,发现9例脑卒中患者的功能恢复呈现出两种不同的皮质重塑模式:一种模式为募集激活,即大部分患者第二次f MRI检查,患手被动任务下c SMC的激活增加(有6例患者);另一种模式是集中激活,即小部分患者第二次f MRI检查,患手被动任务下c SMC的激活虽然是减少的,但其偏侧指数(LI-SMC)却是显著增加的(有3例患者)。结论:运动想象训练可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经过4周干预后脑卒中患者存在损伤同侧SMC区的募集激活和集中激活两种脑重塑模式,随着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脑重塑机制逐渐倾向于损伤侧SMC的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磁共振 运动想象训练 脑卒中 感觉运动区 脑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后运动功能网络连接的变化 被引量:27
9
作者 邓小湘 蒋雯 +5 位作者 王君 汤启宇 黄瑞旺 张玉梅 艾林 戴建平 《磁共振成像》 CAS 2010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前后运动功能网络连接变化的特点。方法对2例符合亚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影像学诊断标准的患者在功能性电刺激康复治疗前后各进行一次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比较两次扫描的运... 目的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前后运动功能网络连接变化的特点。方法对2例符合亚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影像学诊断标准的患者在功能性电刺激康复治疗前后各进行一次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比较两次扫描的运动脑区功能连接的差异。结果康复后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改善;与康复治疗前相比,康复治疗后左侧和右侧的运动皮层功能连接均降低,左侧和右侧的运动皮层功能连接系数降低值与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程度相关。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改善后,即康复后患侧脑区对健侧脑区依赖性减低,并且功能连接系数的降低与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改善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磁共振成像 功能性 静息态 运动皮质 电刺激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任务的f MRI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斌 滕皋军 +2 位作者 杨明 储成凤 李国昭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用f MRI探讨计算时人脑的活动情况。方法对18例正常青年受试者进行简单及复杂任务的f MRI扫描,采用SPM2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脑功能区定位。结果简单及复杂计算主要可见额前区、顶叶、小脑及枕叶的激活,复杂计算时激活的面积明显增大... 目的用f MRI探讨计算时人脑的活动情况。方法对18例正常青年受试者进行简单及复杂任务的f MRI扫描,采用SPM2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脑功能区定位。结果简单及复杂计算主要可见额前区、顶叶、小脑及枕叶的激活,复杂计算时激活的面积明显增大。结论额前区及顶叶是计算任务的主要部位,随着计算难度的增加,需要更多的脑功能区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功能性 计算 皮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LD技术与皮质电刺激定位语言功能区的比较 被引量:11
11
作者 郎黎琴 徐启武 +2 位作者 潘力 陈增爱 吴劲松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5年第3期156-160,共5页
目的:将语言BOLD与术中皮质电刺激作点对点比较,评价其对语言功能区定位的准确性。材料和方法:12例左侧大脑半球近语言功能区手术病例术前采用词语联想任务进行BOLD扫描,融合在导航序列上进行神经导航手术。在局麻下进行术中皮质电刺激... 目的:将语言BOLD与术中皮质电刺激作点对点比较,评价其对语言功能区定位的准确性。材料和方法:12例左侧大脑半球近语言功能区手术病例术前采用词语联想任务进行BOLD扫描,融合在导航序列上进行神经导航手术。在局麻下进行术中皮质电刺激,与导航影像对应,采用完全吻合或相邻1cm以内两种不同的标准来比较BOLD激活区与电刺激阳性区的关系。结果:12例病人共刺激了145个点,其中阳性点27个。与ESM比较,以完全重叠为标准,BOLD敏感性48.1%,特异性83.1%;以相距小于1cm为标准,BOLD敏感性88.9%,特异性75%。良性或低级别肿瘤(9例)BOLD敏感性(95.2%)特异性(80.4%)均高于高级别恶性肿瘤(3例)(敏感性66.7%,特异性68.6%)。结论:词语联想任务的BOLD-fMRI与ESM结果有较好的吻合,显示出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电刺激 语言功能区 BOLD技术 左侧大脑半球 神经导航手术 临床应用价值 功能区定位 敏感性 特异性 手术病例 恶性肿瘤 fMRI 点对点 准确性 标准 共刺激 术中 联想 词语 阳性 吻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感音神经性耳聋病人听觉中枢的fMRI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夏爽 祁吉 +1 位作者 尹建忠 薛永刚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312-1316,共5页
目的探讨单侧感音神经性耳聋病人与正常听力者的听皮质频率敏感性排列结构的差异;双侧听皮质中枢半球优势的变化;单侧感音神经性耳聋病人皮层下区听觉传导通路的变化。方法20例正常志愿者和20例单侧感音神经性耳聋病人,分别采集T1WI、GR... 目的探讨单侧感音神经性耳聋病人与正常听力者的听皮质频率敏感性排列结构的差异;双侧听皮质中枢半球优势的变化;单侧感音神经性耳聋病人皮层下区听觉传导通路的变化。方法20例正常志愿者和20例单侧感音神经性耳聋病人,分别采集T1WI、GREEPI及3DGRET1WI影像。采用组块式方法分别随机给予500Hz,4000Hz两种纯音刺激,每种刺激重复2次。所有图像均经AFNI进行后处理,统计阈值概率设定为P<10-5,激活范围阈值设定为半径5mm,体积300mm3的连续激活区域考虑为有意义激活区。结果正常听力者和单侧耳聋病人给予单耳500Hz,4000Hz刺激时,二者对于听皮质激活容积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正常听力者给予单耳刺激表现为对侧半球优势,半球激活容积比分别为7.56,6.02(右耳刺激);2.56,5.11(左耳刺激)。而单侧耳聋病人则表现为同侧半球优势,半球激活容积比分别为0.62,0.69(左侧耳聋,右耳刺激);0.96,0.83(右侧耳聋,左耳刺激)。结论正常听力者对500Hz和4000Hz的频率刺激激活区的位置存在差别。单侧感音神经性耳聋失去了听觉中枢的频率敏感性空间排列结构。单侧耳聋病人表现为同侧半球优势。500Hz对正常听力者和单侧感音神经性耳聋病人的听皮质激活范围明显大于4000Hz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音神经性耳聋 听皮质 磁共振成像 功能性 半球优势 频率敏感性空间排列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观察正常人听觉皮层功能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晶 杨明 +5 位作者 刘斌 张光玉 杨小庆 吴旻 黄志纯 季慧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31-434,共4页
目的探讨正常人听觉皮层与全脑的正相关及负相关的功能连接。方法采用静息态下平面回波成像技术采集44名健康受试者fMRI数据,分别以左侧及右侧AⅠ区为种子点,用功能连接的方法观察左、右大脑初级听觉皮层与全脑的正相关及负相关功能连... 目的探讨正常人听觉皮层与全脑的正相关及负相关的功能连接。方法采用静息态下平面回波成像技术采集44名健康受试者fMRI数据,分别以左侧及右侧AⅠ区为种子点,用功能连接的方法观察左、右大脑初级听觉皮层与全脑的正相关及负相关功能连接脑图。结果分别以双侧AⅠ区为种子点时,正激活的脑网络主要包含双侧AⅠ、AⅡ、岛叶、辅助运动区及扣带回,以同侧为主;与右侧AⅠ区相关的正激活脑区还包括同侧背侧丘脑。与双侧AⅠ区相关的负激活脑网络与脑默认网络大体一致,主要包括双侧后扣带回/楔前叶、额叶内侧回、顶下小叶,双侧小脑半球可见明显激活。结论静息态磁共振功能连接可满意显示听觉皮层的连接脑图。正相关功能连接主要局限在听觉系统内,负相关功能连接类似于默认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皮层 磁共振成像 功能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执行功能障碍患者工作记忆fMRI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吴大兴 谭长连 +3 位作者 颜莉蓉 胡德文 王湘 姚树桥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37-740,共4页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执行功能障碍患者与正常人在执行双重任务工作记忆作业时大脑前额皮质区的激活特征及其异同。方法:采用无创性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观察9例精神分裂症执行功能障碍患者和13名正常人在双重工作记忆作业时大脑前...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执行功能障碍患者与正常人在执行双重任务工作记忆作业时大脑前额皮质区的激活特征及其异同。方法:采用无创性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观察9例精神分裂症执行功能障碍患者和13名正常人在双重工作记忆作业时大脑前额皮质区激活的位置、范围和强度,用SPM99软件分析。结果:本组精神分裂症患者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成绩差,工作记忆作业时反应时延长(P<0.05)。正常组在执行双重任务时激活了左、右前额叶的背外侧区、右额极区、左扣带回前部等脑区。精神分裂症执行功能障碍患者激活明显区域有双侧前额叶背外侧区和右侧腹外侧区,且比正常组范围大。精神分裂症组减正常组,有差异的激活区较为广泛,不仅有左、右前额背外侧区、腹外侧区、额内侧回,而且左、右岛叶(额盖)、右眶额回等区域也有差异,且以右额叶为主。正常组减精神分裂症组只有左背外侧区有差异。结论:精神分裂症执行功能障碍患者前额皮质区在双重任务工作记忆中激活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额皮质区 工作记忆 精神分裂症 执行功能障碍 功能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fMRI和双手交替运动模式研究脑肿瘤所致的运动功能重组 被引量:6
15
作者 韩彤 崔世民 +9 位作者 刘梅丽 刘力 向华东 雷静 刘卉 郭军 郭迎 靳松 郝妮娜 翁旭初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324-1328,共5页
目的应用fMRI研究双手交替运动模式下中央沟附近脑肿瘤患者运动功能重组的方式及特征。方法6名正常受试者和14名脑肿瘤患者采用双手交替对指运动模式行fMRI扫描,比较正常受试者与脑肿瘤患者脑激活的异同。结果正常人单手对指运动主要激... 目的应用fMRI研究双手交替运动模式下中央沟附近脑肿瘤患者运动功能重组的方式及特征。方法6名正常受试者和14名脑肿瘤患者采用双手交替对指运动模式行fMRI扫描,比较正常受试者与脑肿瘤患者脑激活的异同。结果正常人单手对指运动主要激活运动手对侧的大脑半球和同侧小脑半球。脑肿瘤患者非受累手运动所致的激活与正常受试者基本相同;而当受累手运动时,则出现运动功能的重组,包括肿瘤对侧正常半球内M1区的代偿性激活、肿瘤侧半球MI活动的减弱、双侧SMA等次级运动中枢激活区的增大以及双侧小脑半球的激活。结论采取双手交替运动模式,fMRI不仅显示了受累侧运动区的变形与移位,而且揭示了一种新的功能重组模式,即运动功能重组可能涉及分布于全脑的整个神经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功能性 运动皮层 功能重组 小脑 脑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散张量成像与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在脑肿瘤诊断中的联合应用 被引量:15
16
作者 刘强 卢光明 +1 位作者 张宗军 张龙江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5期500-506,共7页
目的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与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对脑肿瘤术前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文中探讨DTI与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lood oxygen level dependent-fMRI,BOLD-fM... 目的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与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对脑肿瘤术前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文中探讨DTI与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lood oxygen level dependent-fMRI,BOLD-fMRI)对累及运动通路的脑肿瘤诊断中联合应用的价值。方法对16例累及皮层运动区及锥体束的脑肿瘤患者行fMRI及DTI检查,另以1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2例患者术后复查。fMRI采用双侧交替进行的大拇指对掌运动作为任务刺激。所有数据进行离线后处理,fMRI图像观察运动皮层区激活情况,DTI处理后得到FA图及DEC图,测量患侧与健侧锥体束的FA值,并行纤维束成像,用fMRI Merge 1.2软件将fMRI与DTT图像叠加。结果每例患者的健、患侧主运动区(primarymotor area,M1)、辅助运动区(supplementary motor area,SMA)均激活,其中12例患侧M1区信号低于健侧,3例患侧M1区信号高于健侧,1例健侧与患侧M1区信号无明显差别,11例患侧M1区信号移位,8例患者患侧SMA区及健侧M1区的激活程度比健康人增强。DTI显示患侧锥体束FA值下降,白质纤维束与脑肿瘤的关系可分为单纯移位、移位伴破坏和单纯破坏3种类型。fMRI与DTT联合应用可显示肿瘤、皮层运动区及皮层下白质纤维束之间的关系。锥体束的保留、移位与M1区的激活、移位具有一致性。结论联合应用fMRI与DTI可显示肿瘤、皮层运动功能区及白质纤维束之间的关系,有助于邻近的脑运动功能区肿瘤患者术前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张量成像 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 功能磁共振成像 脑肿瘤 运动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内水刺激的脑功能成像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杨秀文 刘洪臣 +1 位作者 金真 李科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83-386,共4页
目的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探讨高级中枢如何解读口腔内水刺激。方法选取13名健康志愿者,利用自制水传递装置将水注入口腔内,采用水刺激信号减静息信号的组块设计方法,以SPM99软件分析数据获得口腔内水刺激与静息状态对比的fMR... 目的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探讨高级中枢如何解读口腔内水刺激。方法选取13名健康志愿者,利用自制水传递装置将水注入口腔内,采用水刺激信号减静息信号的组块设计方法,以SPM99软件分析数据获得口腔内水刺激与静息状态对比的fMRI脑功能图像。结果水刺激口腔时,广泛激活左侧岛叶、罗兰多区(BA1/3/4/43)、右侧眶额皮层(BA11)、额中回(BA10),其次是右侧顶叶(BA7)、中脑红核、扣带回和左侧额下回、岛叶(BA13)。结论口腔内水刺激引起口腔感觉运动代表区的激活,还引起其他相关脑区激活;在研究味觉和温度觉的神经解剖研究过程中需要控制水和其他非味觉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口腔内 温度刺激 大脑皮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中度疼痛对第一、第二躯体感觉皮质激活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公维义 薛蕴菁 +3 位作者 宋施委 张良成 苏建生 范崇玖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23-425,共3页
目的研究轻、中度疼痛电刺激对第一躯体感觉皮质(SⅠ)和第二躯体感觉皮质(SⅡ)的激活规律。方法对7名右利手健康志愿者右足测定痛觉阈值后,给予痛觉阈值和2倍痛觉阈值刺激,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疼痛分级,行功能磁共振成像。结果痛觉... 目的研究轻、中度疼痛电刺激对第一躯体感觉皮质(SⅠ)和第二躯体感觉皮质(SⅡ)的激活规律。方法对7名右利手健康志愿者右足测定痛觉阈值后,给予痛觉阈值和2倍痛觉阈值刺激,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疼痛分级,行功能磁共振成像。结果痛觉阈值和2倍痛觉阈值刺激分别引起志愿者轻度疼痛和中度疼痛;两种刺激均可激活SⅠ和SⅡ,并以左侧为主。其中,轻度疼痛主要激活左侧SⅠ,对两侧SⅡ激活区域小;中度疼痛明显激活左侧SⅠ和双侧SⅡ。结论 SⅠ对轻、中度疼痛电刺激反应一致,但SⅡ对中度疼痛电刺激的反应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电刺激 躯体感觉皮质 功能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对皮质下脑梗死运动功能恢复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红 于春水 +3 位作者 张敬 秦文 程焱 薛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27-530,共4页
目的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对皮质下脑梗死运动功能恢复的神经机制进行探讨。方法选择运动功能恢复较好的慢性期单侧皮质下脑梗死患者23例为患者组,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24例为对照组。用FuglMeyer量表评价患者的运动功能。fMRI实验... 目的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对皮质下脑梗死运动功能恢复的神经机制进行探讨。方法选择运动功能恢复较好的慢性期单侧皮质下脑梗死患者23例为患者组,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24例为对照组。用FuglMeyer量表评价患者的运动功能。fMRI实验采用组块设计,分别进行双手虚握拳运动,采用统计参数图比较2组执行手运动任务时脑激活的异同。结果对照组及患者组健手运动主要激活运动对侧感觉运动区、同侧小脑半球及双侧辅助运动区。患者组患手运动激活部位与对照组相同。与对照组比较,患者组患手运动时病灶侧初级运动皮质(M1)激活增强。结论在运动通路皮质下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恢复中,病灶侧M1区激活增强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磁共振成像 运动皮质 功能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roop任务的执行加工成分及其神经机制的功能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彭淼 郭启勇 +6 位作者 刘加成 于兵 孙宝海 权松民 范国光 韩继阳 王玉凤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36-840,共5页
目的采用事件相关功能磁共振(ERfMRI)方法研究Stroop任务的执行加工成分及其相应的神经机制。方法对16例右利手的健康志愿者进行了冲突试次分别占不同比例的两种任务条件的Stroop色词颜色命名任务。其中一种任务条件冲突试次占30%,一致... 目的采用事件相关功能磁共振(ERfMRI)方法研究Stroop任务的执行加工成分及其相应的神经机制。方法对16例右利手的健康志愿者进行了冲突试次分别占不同比例的两种任务条件的Stroop色词颜色命名任务。其中一种任务条件冲突试次占30%,一致试次占70%;另一种任务条件冲突试次占70%,一致试次占30%;,同时采用Phillips3.0T成像系统,采集其脑部的fMRI数据,图像后处理和分析采用SPM5分析软件得到脑功能活动的图像。结果16例被试者中12例的资料符合研究条件而被采用。①两种Stroop任务条件的脑激活区域没有差别,与有关实验结果类似。②被试对两种任条件中的冲突试次分别形成了不同等级的冲突和策略加工,高冲突、低策略条件表现为左侧前扣带回(ACC),双侧VLPFC,双侧额极,双侧视区,左侧中颞叶,右侧顶下小叶(IPL),双侧小脑激活增强;高策略、低冲突条件右侧DLPFC,左侧SMA,右侧岛叶,双侧梭状回,右侧丘脑激活增强。③高抑制加工相应于VLPFC激活增强。结论揭示认知控制加工需要扣带前额通路在内的PFC内不同亚区的功能协同,支持DLPFC和ACC的功能分离,提示抑制功能可能与控制加工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功能性 认知控制 前额叶 反应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