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脑横机新型组织花型的设计与开发
1
作者 张美玉 牛攀登 +1 位作者 陈莉 韩玉洁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23,共4页
为满足市场对电脑横机织物花型、款式、应用等多元化需求,文章探索针织服装新型花型的设计与开发,以及在电脑横机针织服装中的应用研究。从一系列针织组织结构着手,对能够形成新型效应的针织组织结构进行分析,加上新的创意进行一定组合... 为满足市场对电脑横机织物花型、款式、应用等多元化需求,文章探索针织服装新型花型的设计与开发,以及在电脑横机针织服装中的应用研究。从一系列针织组织结构着手,对能够形成新型效应的针织组织结构进行分析,加上新的创意进行一定组合,设计开发出一系列个性、时尚的新型花型。并利用斯托尔(Stoll)电脑横机将这些花型编织出来,分析花型的织物风格,并介绍其应用范围,为电脑横机新型组织花型的设计与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脑横机 组织设计 新型组织花型 结构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成形反向添纱的电动导纱器控制研究
2
作者 严楠 胡跃勇 +1 位作者 张江龙 王朋磊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8-32,共5页
针对编织系统中编织效率低和变换效果差等问题,基于全成形反向添纱原理,利用电动导纱器技术实现反向添纱工艺;采用3D编织工艺和反向添纱技术将缝合部分实现自动连接,基于全成形反向添沙导纱器采用导纱器分布式控制策略,基于全新的独特... 针对编织系统中编织效率低和变换效果差等问题,基于全成形反向添纱原理,利用电动导纱器技术实现反向添纱工艺;采用3D编织工艺和反向添纱技术将缝合部分实现自动连接,基于全成形反向添沙导纱器采用导纱器分布式控制策略,基于全新的独特导纱器控制策略,对同款两色反向添纱织物正面和背面进行编织测试。研究表明,通过采用独立运动的导纱器控制技术,每个导纱器可实现单独编程和控制,实时性好,易于实现高速、高精度控制,控制成本也大大降低,成品效率提升约25%,编织效率显著提升,且成形效果更优,真正意义上实现无缝编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向添纱 全成形 电脑横机 电动导纱器技术 分布式控制 无缝编织 编织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流苏针织物编织方法研究
3
作者 徐文意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20,共5页
针对当前仿流苏针织物编织难度大、编织效率低、外观效果较为单一等问题,依托电脑横机编织技术,结合针法原理,通过编织实践法,探讨仿流苏针织物的3种编织方法:长浮线仿流苏编织法、集圈脱圈仿流苏编织法、虚线提花仿流苏编织法。介绍其... 针对当前仿流苏针织物编织难度大、编织效率低、外观效果较为单一等问题,依托电脑横机编织技术,结合针法原理,通过编织实践法,探讨仿流苏针织物的3种编织方法:长浮线仿流苏编织法、集圈脱圈仿流苏编织法、虚线提花仿流苏编织法。介绍其组织结构、工艺技术及编织过程,比较其优缺点,并分析其在针织产品开发中的运用。结果表明:仿流苏针织物可由多种方法来编织实现,且各有优劣。长浮线仿流苏编织法编织效率高,设计变化灵活,但需要简单的手工后整理;集圈脱圈仿流苏编织法可完全实现电脑横机自动编织,但编织效率较低;虚线提花仿流苏编织法可呈现丰富的外观肌理效果,但流苏长度有一定局限性。通过仿流苏针织物编织方法的探讨与比较,可为该类针织产品的生产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流苏针织物 电脑横机 编织方法 长浮线 集圈脱圈 虚线提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脑横机毛圈组织编织工艺研究
4
作者 唐新霞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19,共5页
为了在传统毛衫产品的组织结构上有所突破或创新,解决电脑横机短板问题,研究开发出一种适合羊绒纱线编织毛圈组织的工艺编织方法。巧妙利用电脑横机相对移床使线圈移动或翻转,利用线圈、集圈、浮线等基本线圈结构,采用脱圈法使毛圈组织... 为了在传统毛衫产品的组织结构上有所突破或创新,解决电脑横机短板问题,研究开发出一种适合羊绒纱线编织毛圈组织的工艺编织方法。巧妙利用电脑横机相对移床使线圈移动或翻转,利用线圈、集圈、浮线等基本线圈结构,采用脱圈法使毛圈组织毛巾圈外观清晰、蓬松厚实,又能保证毛巾圈的线圈稳定、牢固,适合电脑横机批量生产毛巾圈花样组织。该研究为毛衫组织结构开发和生产精品毛巾圈羊绒产品提供有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脑横机 组织结构设计 毛圈组织 针床横移 线圈结构 工艺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暨ITMA亚洲展览会电脑横机述评
5
作者 孟海涛 孟禹辰 +1 位作者 崔金龙 夏宗琼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16,共9页
介绍2024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暨ITMA亚洲展览会参展电脑横机的厂商和设备概况。概述参展电脑横机的最新技术特点,包括:全成形技术的发展、3D虚拟仿真、针织数字化共享工厂等。并分析最新机型情况:CX3-S系列全成形电脑横机及ADF530-32... 介绍2024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暨ITMA亚洲展览会参展电脑横机的厂商和设备概况。概述参展电脑横机的最新技术特点,包括:全成形技术的发展、3D虚拟仿真、针织数字化共享工厂等。并分析最新机型情况:CX3-S系列全成形电脑横机及ADF530-32KiFLEX多功能电脑横机等。此次展览会具有明显的技术进步,为企业创新产品研发和行业进步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展览会 ITMA 纺织机械 电脑横机 全成形 3D虚拟仿真 针织数字化共享工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苏州地域文化的针织旗袍设计与工艺研究
6
作者 孙静 尹雪峰 傅菊芬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7-122,共6页
文章对苏州地域文化可视化元素进行提炼,设计相关图案,并应用于针织旗袍及其配饰设计中。从针织旗袍的廓型、提花组织选择、局部结构创新设计、针织工艺实现手法4个方面进行实践研究。在电脑横机编织实践中,运用收放针、加弹力丝、衣片... 文章对苏州地域文化可视化元素进行提炼,设计相关图案,并应用于针织旗袍及其配饰设计中。从针织旗袍的廓型、提花组织选择、局部结构创新设计、针织工艺实现手法4个方面进行实践研究。在电脑横机编织实践中,运用收放针、加弹力丝、衣片边缘包边处理等方法,处理针织旗袍较大的胸腰差和腰臀差,通过组织变化处理局部造型,更好地呈现出迎合当代人们生活需要与精神需求的针织旗袍,旨在让旗袍文化和苏州地域文化得到进一步发扬,亦使国内的针织服装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设计出具有差异化以及将传统文化与流行元素相融合的针织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地域文化元素 针织旗袍 图案设计 电脑横机 编织工艺 创新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设计与工艺一体化技术的毛衫产品开发
7
作者 徐文意 郑高杰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5-82,共8页
为了提高针织毛衫产品开发的效率和品质,更好的满足消费者对针织毛衫多元化的需求,依托电脑横机编织技术,结合毛衫设计原理和工艺技术,通过创作实践的方法,详细介绍针织毛衫从款式、色彩、图案设计到结构、版制、工艺制作的一体化研发过... 为了提高针织毛衫产品开发的效率和品质,更好的满足消费者对针织毛衫多元化的需求,依托电脑横机编织技术,结合毛衫设计原理和工艺技术,通过创作实践的方法,详细介绍针织毛衫从款式、色彩、图案设计到结构、版制、工艺制作的一体化研发过程,并分析设计与工艺一体化技术在毛衫产品开发中的优势。结果表明,采用“一人多岗”的研发模式,由一名复合型专业研发人员借助电脑横机的软件系统和控制系统,完成毛衫研发过程中设计、工艺、制版、编织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实现毛衫开发的设计与工艺一体化,从而缩短产品研发周期,降低成本,为毛衫设计师提供创作思路,为毛衫产品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织毛衫 电脑横机 设计 工艺 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凹凸立体肌理织物在电脑横机上的开发
8
作者 黄嘉 王花娥 曹源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22,共4页
为提高毛衫设计人员的织物组织创新设计开发能力,设计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时尚化、个性化毛衫,通过将毛衫织物组织设计与编织工艺、纱线弹性、织物组织特性相结合,在斯托尔电脑横机上设计开发了立体效果明显、富有创意的凹凸立体肌理织... 为提高毛衫设计人员的织物组织创新设计开发能力,设计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时尚化、个性化毛衫,通过将毛衫织物组织设计与编织工艺、纱线弹性、织物组织特性相结合,在斯托尔电脑横机上设计开发了立体效果明显、富有创意的凹凸立体肌理织物。文章从移圈组织、集圈组织、局部编织、变线圈长度编织、不同组织的组合、不同弹性的纱线组合使用等方面,分析各种凹凸立体肌理织物的形成原理、编织方法和外观效应,并对其设计要点及注意事项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脑横机 立体肌理 凹凸肌理 织物设计 编织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脑横机三维间隔织物应用与工艺研究
9
作者 汪玥 宋晓霞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5-79,共5页
作为一种新型缓冲材料,间隔织物由上下两个表面和中间的间隔层组成。在间隔织物中,针织间隔织物具有轻质、保暖、透气和富有弹性等特点。针织间隔织物分为针织经编间隔织物和针织纬编间隔织物,这里主要介绍纬编间隔织物在纺织领域的应... 作为一种新型缓冲材料,间隔织物由上下两个表面和中间的间隔层组成。在间隔织物中,针织间隔织物具有轻质、保暖、透气和富有弹性等特点。针织间隔织物分为针织经编间隔织物和针织纬编间隔织物,这里主要介绍纬编间隔织物在纺织领域的应用现状,并归纳整理纬编间隔织物在电脑横机上的编织工艺。在此基础上,参考纬编轴向织物的编织原理,进一步提出一种新型间隔层添加增强纱的纬编间隔织物。结果表明:这种新型织物通过在间隔层中添加具有高强度和耐用性的增强纱,提高了织物整体性能,为后续研究和产品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间隔织物 纬编织物 间隔结构 编织工艺 电脑横机 增强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编针织附件工艺设计方法研究
10
作者 聂文山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24,共4页
文章介绍了针织产品在电脑横编机上自带附件的编织方法,包括:自编领条、自编口袋、自编卷边、自锁扣眼4种编织工艺设计。通过分析电脑横编机的编织原理和针织物附件设计,构思并绘制线圈结构图和编织意匠图,分别阐述4种工艺的编织原理和... 文章介绍了针织产品在电脑横编机上自带附件的编织方法,包括:自编领条、自编口袋、自编卷边、自锁扣眼4种编织工艺设计。通过分析电脑横编机的编织原理和针织物附件设计,构思并绘制线圈结构图和编织意匠图,分别阐述4种工艺的编织原理和编织方法,并配有每种编织工艺的实物图。该设计方法的研究开拓了设计人员的思路,是智能针织产品研究及开发的基础。对于加工生产企业而言,在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工序、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脑横机 针织物 自编附件 编织工艺 设计方法 生产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成形毛衫在双针床电脑横机上的编织工艺 被引量:35
11
作者 彭佳佳 蒋高明 +2 位作者 卢致文 丛洪莲 杨茜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51-57,共7页
为解决目前毛针织行业普遍存在的用工问题,更好地推广全成形毛衫产品,研究了在企业普遍采用的双针床电脑横机上编织全成形毛衫的工艺。阐述与分析了编织原理、编织顺序以及难点部位的编织方法,并通过实例验证其可行性。根据生产数据对... 为解决目前毛针织行业普遍存在的用工问题,更好地推广全成形毛衫产品,研究了在企业普遍采用的双针床电脑横机上编织全成形毛衫的工艺。阐述与分析了编织原理、编织顺序以及难点部位的编织方法,并通过实例验证其可行性。根据生产数据对双针床电脑横机编织的全成形毛衫进行了综合评价,认为这种加工方法较传统生产方式在多个环节降低了成本投入,生产效率提高了36%,是未来针织技术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针床电脑横机 横编技术 全成形毛衫 编织方法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针床电脑横机的全成形工艺 被引量:48
12
作者 王敏 丛洪莲 +1 位作者 蒋高明 彭佳佳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1-67,共7页
针对目前毛衫生产无法一体成形,下机后需再进行套口和缝合等不足,研究了四针床电脑横机的全成形工艺。从机器的针床、机头三角系统、拉力装置、送纱和导纱装置的工作原理出发,对平针组织、罗纹组织以及开口的成形编织原理进行分析,并以... 针对目前毛衫生产无法一体成形,下机后需再进行套口和缝合等不足,研究了四针床电脑横机的全成形工艺。从机器的针床、机头三角系统、拉力装置、送纱和导纱装置的工作原理出发,对平针组织、罗纹组织以及开口的成形编织原理进行分析,并以典型的毛衫为例,用四针床电脑横机,探讨其结构成形方法。结果发现:基于4个针床配置的电脑横机使得毛衫能够进行满针筒状编织;四针床电脑横机全成形编织的基础是圆筒编织,具体包括筒状平针结构编织、筒状罗纹结构编织以及开口编织;通过选择编织方向和配置纱嘴,能完成典型款式毛衫,如高领长袖套衫、长袖开衫、无袖套衫,在四针床电脑横机上的一体成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针床电脑横机 全成形 数字式送纱 圆筒 C形编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自动电脑横机上位机软件的设计 被引量:17
13
作者 陈景波 卢达 王玲玲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1-135,共5页
针对电脑横机上位机软件的有效性,提出一种以PC104模块和WinCE为平台的设计方法。通过对花样文件进行解析后获取控制数据,利用PC104总线传送给下位机,同时根据现场信息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和显示,并实现人机对话。该软件采用多线程编程... 针对电脑横机上位机软件的有效性,提出一种以PC104模块和WinCE为平台的设计方法。通过对花样文件进行解析后获取控制数据,利用PC104总线传送给下位机,同时根据现场信息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和显示,并实现人机对话。该软件采用多线程编程技术和模块化设计,重要模块优先工作。应用结果证明,PC104模块强大的处理功能减轻了下位机的负担。与传统的电脑横机上位机软件相比,该软件界面友好,功能完备,实时性强,可移植,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脑横机 上位机软件 PC104 WINCE 多线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脑横机花型准备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10
14
作者 罗冰洋 莫易敏 郭艳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16-120,共5页
为了解决花型准备系统符号记忆困难,绘图设计效率低的问题,提出并实现了一套基于面向对象和多图层概念的全新图形编辑系统。该系统不但提供功能强大的图形编辑工具,使花型的输入、编辑和显示变得简单、灵活,而且提供一套形象、生动的纱... 为了解决花型准备系统符号记忆困难,绘图设计效率低的问题,提出并实现了一套基于面向对象和多图层概念的全新图形编辑系统。该系统不但提供功能强大的图形编辑工具,使花型的输入、编辑和显示变得简单、灵活,而且提供一套形象、生动的纱色调色板、织法库、翻针库、摇床针数选择、提花组织库,减少了打板工艺师对编织符号的记忆,最大限度地实现绘图的方便性。另外,为了达到快速、精确设计花型的目的,在编译过程中自动生成上机图和程序指令。系统采用窗口式指令与菜单式程序制作方式,为用户提供一个直观、友好的界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脑横机 花型准备系统 绘图引擎 图层 面向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inux嵌入式电脑横机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11
15
作者 黄向军 刘妹琴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07-110,共4页
通过分析电脑横机整机控制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构建以ARM微处理器S3C2410和协处理器FPGA为中心的硬件平台、基于Linux的嵌入式横机控制系统,利用GPIO驱动程序实现S3C2410和FPGA之间的通讯,编织控制程序可完成从读入花型数据到编织出图案... 通过分析电脑横机整机控制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构建以ARM微处理器S3C2410和协处理器FPGA为中心的硬件平台、基于Linux的嵌入式横机控制系统,利用GPIO驱动程序实现S3C2410和FPGA之间的通讯,编织控制程序可完成从读入花型数据到编织出图案的整个过程。基于Qt/E设计出的图形用户界面可提供简单、快捷、友好的人机界面。与传统电脑横机控制系统相比,该电脑横机控制系统设计合理,集成度高,可移植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脑横机 嵌入式 ARM处理器 GPIO驱动 编织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纬编间隔织物复合材料的性能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宋广礼 梁玉华 包卫斌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7-59,共3页
编织了纬编间隔织物和纬平针织物2种试样,通过对用玻璃纤维编织并经树脂复合后的纬编间隔织物的力学性能测试,分析其纵横向的不同特性,探讨其与多层纬平针织物在结构和性能上的优势所在。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玻璃纤维 纬编间隔织物 电脑横机 性能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形图案在电脑提花针织面料上的应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路丽莎 宋晓霞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5-29,共5页
图案是针织面料不可或缺的艺术表现语言,针织面料的图案可以由组织结构和色彩来表现,色彩图案也即提花。针对目前针织面料的图案主要是由传统图案构成的问题,文章根据分形图案的不同生成原理,利用C++语言编写了基于生成元和逃逸时间算... 图案是针织面料不可或缺的艺术表现语言,针织面料的图案可以由组织结构和色彩来表现,色彩图案也即提花。针对目前针织面料的图案主要是由传统图案构成的问题,文章根据分形图案的不同生成原理,利用C++语言编写了基于生成元和逃逸时间算法的分形图案,并在电脑横机的花型设计软件中对生成的图案进行二次设计,最后将设计好的花型程序导入电脑横机中进行实际的编织。结果表明:基于生成元生成的分形图案可以重新排列组合后应用在针织提花面料上,基于逃逸时间算法生成的分形图案可以以局部或满花的形式应用在提花面料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图案 二次设计 电脑横机 针织面料 提花面料 编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机波纹状花型织物的设计与开发 被引量:13
18
作者 王敏 陈莉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6-20,共5页
对波纹状花型组织设计进行分析和研究,从工艺角度总结了波纹状花型织物组织的形成,即正反针结构、凸条组织、波纹组织、提花组织、集圈组织、移圈组织、浮线组织、嵌花组织及一些特殊组织,阐述了采用这些组织实现波纹状花型的手段及工艺... 对波纹状花型组织设计进行分析和研究,从工艺角度总结了波纹状花型织物组织的形成,即正反针结构、凸条组织、波纹组织、提花组织、集圈组织、移圈组织、浮线组织、嵌花组织及一些特殊组织,阐述了采用这些组织实现波纹状花型的手段及工艺,并利用STOLL电脑横机开发了一些新产品。目的是从工艺角度,通过工艺改变得到波纹状的花型效果,旨在拓宽毛衫设计空间,丰富毛衫肌理的艺术表现力,为毛衫设计人员提供更广阔的灵感来源和创作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脑横机 波纹状花型 组织结构 产品设计与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G NX/Motion的电脑横机成圈机构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7
19
作者 方园 夏凡甜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2-127,共6页
针对国产电脑横机与国外产品相比技术差距较为明显,缺乏系统的理论分析等问题,对电脑横机成圈机件进行建模研究,以提升电脑横机的整机性能。基于UG NX/Motion建立了成圈机件的瞬态力学模型,分析三角对导针片垂直方向上冲击力的变化。结... 针对国产电脑横机与国外产品相比技术差距较为明显,缺乏系统的理论分析等问题,对电脑横机成圈机件进行建模研究,以提升电脑横机的整机性能。基于UG NX/Motion建立了成圈机件的瞬态力学模型,分析三角对导针片垂直方向上冲击力的变化。结合UG NX分析软件对成圈机构进行运动仿真,分析成圈过程中导针片的位移、速度以及加速度的变化情况,以提高织针的运动稳定性。并通过实验研究分析成圈过程中导针片的位移、速度以及加速度变化。结果表明,有限元分析的结果与实际运动情况相一致,验证了成圈机件的瞬态动力学分析的正确性,为电脑横机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脑横机 成圈机构 瞬态动力学 UG NX MOTION 运动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圈针沟槽的加工工艺 被引量:2
20
作者 罗治平 丁浩 张永宇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29-133,共5页
现代电脑横机移圈针要求具有较高的精度和一致性,以适应电脑横机高速化的发展趋势以及对移圈针使用寿命越来越长的要求。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加工工艺。以加工中心为加工平台,配合PLC专用自动化夹具,优化刀具类型、夹持方式和加... 现代电脑横机移圈针要求具有较高的精度和一致性,以适应电脑横机高速化的发展趋势以及对移圈针使用寿命越来越长的要求。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加工工艺。以加工中心为加工平台,配合PLC专用自动化夹具,优化刀具类型、夹持方式和加工参数,采用油雾的冷却润滑方式,从而实现了移圈针沟槽的高精度化和高自动化加工。经批量加工检验,其加工精度可达到±0.015 mm,超过传统±0.025 mm的加工精度,批量加工的尺寸一致性达到使用要求,表面粗糙度也较传统工艺提高了1个级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圈针 数控加工 电脑横机 加工精度 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