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0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内源与一阶项的非Newton渗流方程的临界指标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泽佳 王路生 柯媛元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77-378,共2页
研究含内源与一阶项的非Newton渗流方程齐次Neumann边值问题解的长时间渐近行为.证明了所研究问题的Fujita临界指标不但受空间维数和非线性指数的影响,还受方程中一阶项系数k的影响.证明了此问题一阶项系数k存在两个阈值k∞和k1(k∞<... 研究含内源与一阶项的非Newton渗流方程齐次Neumann边值问题解的长时间渐近行为.证明了所研究问题的Fujita临界指标不但受空间维数和非线性指数的影响,还受方程中一阶项系数k的影响.证明了此问题一阶项系数k存在两个阈值k∞和k1(k∞<k1),使得当k∞<k<k1时,Fujita临界指标是一个取值大于1的有限实数,而当k≤k∞或k≥k1时,Fujita临界指标不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Newton渗流方程 fujita临界指标 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强矿压临界指标及多参量综合监测预警模式研究
2
作者 许利军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95-100,共6页
随着煤矿开采深度及开采强度的不断加大,工作面煤岩体的能量特征及应力特征愈加复杂,动力显现形式和破坏程度呈逐渐增大的趋势,工作面回采巷道局部出现变形,并在采动影响下巷道两帮回缩、顶板下沉、底板鼓起等现象严重,为了提高监测预... 随着煤矿开采深度及开采强度的不断加大,工作面煤岩体的能量特征及应力特征愈加复杂,动力显现形式和破坏程度呈逐渐增大的趋势,工作面回采巷道局部出现变形,并在采动影响下巷道两帮回缩、顶板下沉、底板鼓起等现象严重,为了提高监测预警效果和保障工作面回采安全,运用多种监测手段,采用多参量综合监测预警模式进行矿井强矿压监测。根据某煤矿煤层赋存的具体工程地质条件,确定了每一种监测方法的预警临界指标及其权重值,并提出了对应的响应措施,建立健全了矿井强矿压监测预警体系,为矿井强矿压防治进行精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显现 多参量 监测预警模式 临界指标 权重值 精准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混合不确定性的转子临界转速的灵敏度快速计算方法
3
作者 林海东 邓振鸿 +4 位作者 邓旺群 聂卫健 刘文魁 张保强 冯吴俊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7-285,共9页
[目的]为了实现转子系统中存在不确定性时各变量对临界转速影响程度的快速求解,提出一种考虑混合不确定性的全局灵敏度快速计算方法.[方法]采用概率盒表征输入参数的混合不确定性;再将混沌多项式展开(polynomial chaos expansion,PCE)... [目的]为了实现转子系统中存在不确定性时各变量对临界转速影响程度的快速求解,提出一种考虑混合不确定性的全局灵敏度快速计算方法.[方法]采用概率盒表征输入参数的混合不确定性;再将混沌多项式展开(polynomial chaos expansion,PCE)与切比雪夫(Chebyshev)区间法相结合,分别用于处理随机和认知不确定性;最后通过不确定性传递求解Sobol灵敏度指标的上下界实现全局灵敏度分析.建立某动力涡轮模拟转子的有限元模型,以系统参数对其临界转速的灵敏度分析为例,对所提出方法进行验证,并与传统的双层蒙特卡洛采样法(Monte Carlo sampling,MCS)进行对比.[结果]在计算精度相当的情况下,与双层MCS相比,本文所提方法计算时间减少了98.63%,显著提高了灵敏度分析的效率.[结论]该方法可快速获得考虑混合不确定性情况下与转子临界转速有关参数的重要性排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转速 混合不确定性 多项式混沌展开 切比雪夫区间法 全局灵敏度 Sobol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对小麦的生态毒理效应及临界指标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林匡飞 徐小清 +2 位作者 金霞 姜达炳 项雅玲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082-1085,共4页
采用土壤添加Se的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Se对小麦的生态毒理效应及监界指标。结果表明,低浓度Se(<8mg·kg-1)对小麦根和地上生物量、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a/b有促进作用,并整体提高了作物抗氧化酶系统,使MDA下降,SOD、CAT、GSH-Px... 采用土壤添加Se的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Se对小麦的生态毒理效应及监界指标。结果表明,低浓度Se(<8mg·kg-1)对小麦根和地上生物量、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a/b有促进作用,并整体提高了作物抗氧化酶系统,使MDA下降,SOD、CAT、GSH-Px活性相应提高。而高浓度Se(>16mg·kg-1)对小麦根和地上生物量、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a/b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抗氧化酶系统产生胁迫效应,使GSH-Px明显上升,MDA上升,SOD、CAT酶活性明显下降,对POD活性影响不明显。各项生理指标与土壤Se处理浓度之间相关分析表明,土壤Se浓度与地上部干重相对百分率、根干重百分率、叶绿素a/b、MDA、SOD、CAT之间有显著相关性。比较胁迫效应10%值的临界指标EC10值表明,作物地上部干重抑制率和根干重抑制率作为土壤临界值制定的依据更为可靠,根干重的EC10为30mg·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污染 抗氧化酶系统 生态毒理效应 临界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有效硫评价方法和临界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46
5
作者 林葆 李书田 周卫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436-445,475,共11页
从江西、湖北、河南、北京和黑龙江共采取 18种耕层土壤 ,用玉米和水稻分别进行盆栽试验。选用 6种化学提取剂提取土壤有效硫 ,所提取的硫采用比浊法 (T)和电感耦合高频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ICP AES)测定。另外采用阴离子交换树脂... 从江西、湖北、河南、北京和黑龙江共采取 18种耕层土壤 ,用玉米和水稻分别进行盆栽试验。选用 6种化学提取剂提取土壤有效硫 ,所提取的硫采用比浊法 (T)和电感耦合高频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ICP AES)测定。另外采用阴离子交换树脂膜法和与土壤有机质有关的土壤有效硫评价方法。结果表明 ,各种提取剂不仅能提取土壤无机硫 ,还能把部分有机硫提取出来。NaHCO3提取的有机硫最多 ,其次为KCl- 4 0℃ ,而CaCl2 、Ca(H2 PO4 ) 2 、KH2 PO4 和Kelowna试剂提取的有机硫相当。在酸性土壤上 ,磷酸盐比氯化物提取出更多的有效硫。不同土壤有效硫指标与植物吸硫量和相对产量相关分析表明 ,Ca(H2 PO4 ) 2 T是目前最理想和实用的方法。田间试验表明 ,施用硫肥对小麦、玉米、大豆、油菜和水稻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增产作用。在相对产量为 90 %时 ,用Ca(H2 PO4 ) 2 T测定的旱地和水田土壤有效硫临界指标分别为 2 1 1mg·kg- 1和 2 3 8mg·kg-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有效硫 测定方法 临界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锗对水稻的生态毒理效应及临界指标 被引量:15
6
作者 林匡飞 徐小清 +2 位作者 金霞 倪海燕 项雅玲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8-114,共7页
土壤添加 Ge盆栽试验研究表明 ,低浓度 Ge(<4 m g/ kg)对水稻根和地上生物量、叶绿素 a含量有促进作用 ,并整体提高了作物抗氧化酶能力 ,使 MDA下降 ,SOD、CAT、POD、GSH- Px活性相应提高。而高浓度 Ge(>15 mg/ kg)对水稻根和地... 土壤添加 Ge盆栽试验研究表明 ,低浓度 Ge(<4 m g/ kg)对水稻根和地上生物量、叶绿素 a含量有促进作用 ,并整体提高了作物抗氧化酶能力 ,使 MDA下降 ,SOD、CAT、POD、GSH- Px活性相应提高。而高浓度 Ge(>15 mg/ kg)对水稻根和地上生物量、叶绿素 a含量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对抗氧化酶系统产生胁迫效应 ,使 POD明显上升 ,MDA上升 ,SOD、CAT酶活性明显下降。在高浓度 Ge胁迫下 ,植物细胞中抗氧化作用酶系统的受损打破了植物细胞内活性氧产生与清除间的正常平衡状态 ,积累过量的活性氧 ,使活性氧产生并积累 ,过量的活性氧引起膜脂过氧化程度加重 ,从而对植物产生毒害。各项生理指标与土壤 Ge处理浓度之间相关分析表明 ,土壤 Ge浓度与地上部干重相对百分率 ,根干重百分率、叶绿素 a/ b、MDA、SOD、CAT之间有显著相关性。比较胁迫效应 10 %值的临界指标 EC1 0 值表明 ,作物地上部干重抑制率和根干重抑制率作为土壤临界值制定的依据更为可靠 ,EC1 0 为 7m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污染 抗氧化酶系统 生态毒理效应 临界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元素La对油菜某些生理指标的影响及其临界浓度 被引量:16
7
作者 曾青 朱建国 +2 位作者 谢祖彬 褚海燕 曹志洪 《农村生态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6-29,共4页
通过水培试验 ,研究了稀土元素La对油菜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根系活力、POD活性等一系列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 :喷施或根施 0 0 3~ 3mg/kg的La3+对油菜的生长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表现为生物量、叶绿素含量、硝... 通过水培试验 ,研究了稀土元素La对油菜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根系活力、POD活性等一系列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 :喷施或根施 0 0 3~ 3mg/kg的La3+对油菜的生长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表现为生物量、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和根系活力增加 ;而高于 3 0mg/kg浓度的La3+对油菜的生长产生了抑制作用 ,油菜生物量、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和根系活力降低 ,POD活性增高。La对油菜的临界浓度为 3 0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油菜 LA 生理指标 临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和油菜施硫的增产效应及土壤有效硫临界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孟赐福 吕晓男 +1 位作者 曹志洪 胡正义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18-220,共3页
关键词 水稻 油菜 硫肥 增产效应 土壤有效硫 临界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自燃低温氧化临界温度指标及其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15
9
作者 朱红青 王海燕 +1 位作者 胡瑞丽 和超楠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1-64,70,共5页
煤自燃过程表征因素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为研究多因素下煤自燃低温氧化临界温度指标及其关联性,基于绝热氧化试验和程序升温试验,确定了TJ、TCO、TO2、TC2H4和TC2H6五个煤自燃低温氧化临界温度指标,然后通过公式推理和线性拟合对7个煤... 煤自燃过程表征因素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为研究多因素下煤自燃低温氧化临界温度指标及其关联性,基于绝热氧化试验和程序升温试验,确定了TJ、TCO、TO2、TC2H4和TC2H6五个煤自燃低温氧化临界温度指标,然后通过公式推理和线性拟合对7个煤样在不同因素下的自燃低温氧化临界温度指标进行分析计算,并应用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研究了各指标间的关联性。结果表明:各指标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煤自燃低温氧化临界温度,不同煤样的低温氧化临界温度不同;TJ、TO2、TCO和TC2H4四个指标变化趋向一致、相关性高,而TC2H6指标与其他4个指标的相关性差,表征效果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温度指标 程序升温试验 绝热氧化试验 指标关联性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滑坡临界降雨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张玲 黄敬峰 +2 位作者 王深法 陈和平 胡先松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93-498,共6页
利用滑坡灾害普查资料和气象资料,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降雨推算模型进行空间分析,对庆元县滑坡与降雨作相关研究后发现:降雨具有诱导和直接触发滑坡的综合作用效果;庆元县滑坡的时空分布,受降雨地区和降雨时间的控制,并与一定的地... 利用滑坡灾害普查资料和气象资料,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降雨推算模型进行空间分析,对庆元县滑坡与降雨作相关研究后发现:降雨具有诱导和直接触发滑坡的综合作用效果;庆元县滑坡的时空分布,受降雨地区和降雨时间的控制,并与一定的地质条件及人类活动有关;滑坡剧烈活动时间与降雨时间及暴雨、大暴雨频次吻合或略滞后,庆元县滑坡的起动降雨量为:日降雨量≥50 mm或滑坡前10 d累积降雨量≥100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地理信息系统 滑坡 临界降雨指标 时空分布特征 庆元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义安矿煤与瓦斯突出区域预测指标及临界值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魏建平 赵发军 +1 位作者 刘明举 牟全斌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9-41,共3页
为了掌握义安矿煤与瓦斯突出区域预测指标及临界值,对义安矿瓦斯地质参数和区域预测参数进行分析,并对其区域预测的参数进行了简化,提出了采用钻屑解吸指标作为区域预测的指标,并结合生产验证了其临界值Δh2=293 Pa,Δh2大于293 Pa区域... 为了掌握义安矿煤与瓦斯突出区域预测指标及临界值,对义安矿瓦斯地质参数和区域预测参数进行分析,并对其区域预测的参数进行了简化,提出了采用钻屑解吸指标作为区域预测的指标,并结合生产验证了其临界值Δh2=293 Pa,Δh2大于293 Pa区域为突出危险区,Δh2小于293 Pa区域为突出威胁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预测 钻屑解吸指标 临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瓦斯涌出预警指标及其临界值优选方法 被引量:21
12
作者 张庆华 文光才 +1 位作者 邹云龙 邓敢博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3-27,共5页
为了提高瓦斯涌出预警技术的准确性,阐述了瓦斯涌出特征预警效果辨识方法,基于最优化理论建立了预警指标及其临界值的优选方法,并利用计算机选取流程,实现预警指标及其临界值的自动确定。该方法大幅缩短了预警指标及其临界值的考察时间... 为了提高瓦斯涌出预警技术的准确性,阐述了瓦斯涌出特征预警效果辨识方法,基于最优化理论建立了预警指标及其临界值的优选方法,并利用计算机选取流程,实现预警指标及其临界值的自动确定。该方法大幅缩短了预警指标及其临界值的考察时间,规范了预警指标确定方法,提高了瓦斯涌出预警技术的普适性。该方法在平舒煤业公司81111尾巷掘进工作面进行应用,实践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与瓦斯突出 预警 敏感指标 临界 优化选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死亡危险指标临界点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卢树标 蔡绍曦 +6 位作者 张超 赵海金 佟万成 吴碧彤 刘涓涓 叶文慧 陈晓云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2099-2102,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预后的因素,并初步建立临床评估方法。方法选择1999年6月—2008年10月154例于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附属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等6所医院明确诊断为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确诊...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预后的因素,并初步建立临床评估方法。方法选择1999年6月—2008年10月154例于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附属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等6所医院明确诊断为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确诊ARDS24h内的年龄、性别及血气分析等指标,根据其预后是否院内死亡对各项指标进行单因素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与ARDS死亡关系密切的因素,然后用受试者工作曲线确定其最佳临界点。结果单因素分析中,死亡组(102例)患者年龄、氧合指数、肺野数目、pH值、舒张压、血糖水平、二氧化碳分压、肺泡-动脉氧分压差与生存组(52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pH值、氧合指数、肺野数目等4个变量与ARDS患者预后有关(P<0.05)。以年龄、pH值、氧合指数、肺野数目推测ARDS死亡的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8、0.736、0.850、0.811(P<0.05)。年龄的最佳临界点为43.5岁,诊断ARDS死亡的敏感度为74.5%,特异度为76.9%;pH值最佳临界点为7.37,敏感度为65.4%,特异度为67.6%;氧合指数的最佳临界点为102mmHg,诊断ARDS死亡的敏感度为63.7%,特异度为92.3%;肺野数目的最佳临界点为3个,诊断ARDS死亡的敏感度为57.8%,特异度为92.3%。结论 ARDS患者年龄>43.5岁、肺野数目>3个、氧合指数<102mmHg及pH值<7.37时提示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危险指标 临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屑瓦斯解吸指标临界值的确定及应用 被引量:18
14
作者 孔胜利 程龙彪 +1 位作者 王海锋 周红星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6-59,64,共5页
为准确界定预测突出危险性的钻屑瓦斯解吸指标临界值,基于钻屑瓦斯解吸指标物理意义的解释和实验室条件下对屯兰煤矿2号煤层煤样解吸规律的分析,阐述了钻屑瓦斯解吸指标、瓦斯解吸量与平衡压力之间的关系;综合理论计算与现场实际情况,... 为准确界定预测突出危险性的钻屑瓦斯解吸指标临界值,基于钻屑瓦斯解吸指标物理意义的解释和实验室条件下对屯兰煤矿2号煤层煤样解吸规律的分析,阐述了钻屑瓦斯解吸指标、瓦斯解吸量与平衡压力之间的关系;综合理论计算与现场实际情况,确定了屯兰煤矿2号煤层"高压力、低含量"的突出特征及其临界突出压力,并计算获得突出危险性预测钻屑瓦斯解吸指标K1的临界值为0.18 mL/(g·min0.5),Δh2的临界值为95 Pa,现场应用表明,所确定的临界值对突出危险性的预测更为准确,能够更好地保证矿井生产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与瓦斯突出 突出危险性 钻屑瓦斯解吸指标 临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非线性耦合对流扩散方程组的临界Fujita曲线 被引量:2
15
作者 郭微 高云柱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71-276,共6页
用能量估计方法和比较原理建立一类非线性耦合对流扩散方程组的齐次Neumann外区域问题的Fujita型定理,确定刻画解整体是否存在的临界Fujita曲线,并刻画空间维数及方程组中对流项和反应项对解长时间渐近行为的影响。
关键词 临界fujita曲线 fujita型定理 能量估计 比较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芙蓉煤矿煤与瓦斯突出指标临界值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邱贤德 姜永东 +4 位作者 舒生云 周宗卫 尹贤明 李伟雄 谢卫东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9-62,58,共5页
通过对芙蓉煤矿下平硐B3+4煤层中央盘区的瓦斯压力P、煤层透气性系数λ0、煤的普氏系数f和1m钻孔体积内的煤粉重量S1测试,采用理论分析得出钻孔瓦斯解吸指标K1、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q、钻屑量S的临界值。根据现场检验结果表明采用理论方... 通过对芙蓉煤矿下平硐B3+4煤层中央盘区的瓦斯压力P、煤层透气性系数λ0、煤的普氏系数f和1m钻孔体积内的煤粉重量S1测试,采用理论分析得出钻孔瓦斯解吸指标K1、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q、钻屑量S的临界值。根据现场检验结果表明采用理论方法确定的临界值能有效地判断突出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与瓦斯突出指标 钻屑量 临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敏感指标及其临界值研究进展 被引量:37
17
作者 程远平 周红星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6-154,共9页
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是突出煤层2个"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的关键环节,对确定突出预测敏感指标及其临界值具有重要意义。以往突出预测敏感指标及临界值的确定,包括地应力指标和瓦斯指标,是通过现场反复测试、试验确定的;而现今... 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是突出煤层2个"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的关键环节,对确定突出预测敏感指标及其临界值具有重要意义。以往突出预测敏感指标及临界值的确定,包括地应力指标和瓦斯指标,是通过现场反复测试、试验确定的;而现今的突出防治管理模式不支持这种方法,故只能采取实验室试验研究,主要是针对瓦斯相关指标的研究,结合部分现场验证来确定。选取大隆矿12煤、芦岭矿8煤、祁南矿3煤、朱仙庄矿10煤、童亭矿7煤和新景3煤等6个煤样,煤种涉及中等变质程度的气肥煤到高等变质程度的无烟煤,试验研究了各煤样瓦斯压力P与瓦斯含量W,瓦斯压力P与钻屑瓦斯解吸指标K_1和Δh_2,以及钻屑瓦斯解吸指标K_1与Δh_2之间的关系规律。结果表明:突出预测的瓦斯指标之间具有单值对应关系,但各煤样的这种对应关系是变化的,国家相关标准给出的突出预测指标建议临界值之间并不对应,也不能完全反映煤层的实际突出危险性与突出严重程度,不同变质程度煤层很难存在统一的临界值;应用煤层瓦斯相关指标之间的对应关系,结合突出煤层的实际,如始突深度、突出动力现象、钻孔动力现象等,可间接确定突出预测敏感指标的临界值。同时,未来精细化的突出防治对突出预测敏感指标有更高的要求,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应包含反映地应力状况、小构造影响下煤层赋存、预测煤层潜在突出强度的指标,以及适应突出灾害差异性的新突出预测方法及措施效果检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与瓦斯突出 突出预测 敏感指标 突出临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出预测指标K_1和f值确定临界值试验研究 被引量:22
18
作者 孙贤斌 孙东玲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3-25,共3页
根据芦岭煤矿煤与瓦斯突出特点,通过理论分析、实验室试验及结合现场试验,确定了石门揭煤预测指标 K1和 f值安全合理的临界值,为矿区的石门安全揭煤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瓦斯 突出 敏感指标 临界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敏感指标及其临界值的确定方法 被引量:61
19
作者 赵旭生 董银生 岳超平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30,52,共4页
论述了突出预测敏感指标及其临界值的概念、判断原则和确定方法,结合大湾矿的实践,介绍了一种集历史资料统计、实验室和现场试验相结合的突出预测敏感指标及其临界值的确定过程、步骤和方法,对钻屑瓦斯解吸指标K1、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 论述了突出预测敏感指标及其临界值的概念、判断原则和确定方法,结合大湾矿的实践,介绍了一种集历史资料统计、实验室和现场试验相结合的突出预测敏感指标及其临界值的确定过程、步骤和方法,对钻屑瓦斯解吸指标K1、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及其衰减指标、钻粉量、炮后30 min吨煤瓦斯涌出量指标V30和综合指标R的敏感性进行了考察,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和确定了K1指标和V30指标的临界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出危险性预测 敏感指标 临界 确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许氏平鲉、大泷六线鱼临界游速与爆发游速及其生理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18
20
作者 史航 陈勇 +3 位作者 赵子仪 于晓明 田涛 徐鹏翔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07-412,共6页
利用垂直循环回流水槽和PVC水槽,分别测定了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的临界游速和爆发游速,并分析了鱼类游泳后对其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体长为10~22cm的许氏平鲉其临界游速为44.69~69.07 cm/s... 利用垂直循环回流水槽和PVC水槽,分别测定了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的临界游速和爆发游速,并分析了鱼类游泳后对其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体长为10~22cm的许氏平鲉其临界游速为44.69~69.07 cm/s,其相对临界游速为3.11~4.69 BL/s;体长为10~22 cm的大泷六线鱼其临界游速为42.39~82.93 cm/s,其相对临界游速为3.45~4.90 BL/s;体长为10~22 cm的许氏平鲉其爆发游速为76.68~118.18 cm/s;体长为10~22 cm的大泷六线鱼其爆发游速为81.69~121.25 cm/s。根据临界游速测定结果,估算出许氏平鲉和大泷六线鱼的最大游泳距离分别为6 776.4 m和7 423.2 m;根据爆发游速的测定结果估算出两种鱼的最适逃逸距离为15~25 m。临界游泳疲劳后,许氏平鲉血糖、血乳酸和肌肉乳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肌糖元、肌肉蛋白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大泷六线鱼血乳酸、肌肉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糖、肌糖元、肌肉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爆发游泳疲劳后,许氏平鲉血糖、血乳酸、肌肉乳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肌糖元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大泷六线鱼血糖、肌糖元、肌肉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肌肉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泷六线鱼 许氏平鲉 临界游速 爆发游速 生理指标 人工鱼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