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涪江干流绵阳段河岸带景观格局时空变化研究
1
作者 崔禹涛 董廷旭 +1 位作者 陈卓 李鹏宇 《河南科技》 2025年第3期88-92,共5页
【目的】研究涪江干流河岸带及缓冲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时空变化特征,对维持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改善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方法】以涪江干流绵阳段为研究对象,采用2000—2020年中国土地利用覆盖产品数据,将河岸带缓冲区分成7... 【目的】研究涪江干流河岸带及缓冲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时空变化特征,对维持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改善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方法】以涪江干流绵阳段为研究对象,采用2000—2020年中国土地利用覆盖产品数据,将河岸带缓冲区分成7个景观类型,从景观格局指数中面积/密度指数、形状指数两个维度进行研究。【结果】涪江干流河岸带缓冲区从面积/密度指数上分析,耕地、林地CA值在不断减少,城镇建设用地、农村居民点CA值增大。林地LPI的值由原来的7.3767%增长到10.1683%,逐渐成为优势景观类型。缓冲区的耕地、农村居民点PD值先减后增,其他景观斑块PD变化不大。从形状指数上分析,缓冲区耕地、林地、城镇建设用地的LSI的趋势是上升,SHAPE的波动不大,大多斑块的值是上升态势景观图斑趋向不规则,景观类型趋向于复杂。【结论】20年来,涪江干流河岸带景观格局总体趋势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岸带 景观格局 景观指数 涪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涪江流域景观生态风险空间异质性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雪茂 董廷旭 +3 位作者 杜华明 袁川 廖传露 王飞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56-163,共8页
对涪江流域景观生态风险进行评估可以为该区域制定生态风险防控措施、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供科学参考。从“自然—社会—景观格局”3个维度选择海拔、土壤类型、地表覆被类型等10个景观生态风险胁迫因子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空间主... 对涪江流域景观生态风险进行评估可以为该区域制定生态风险防控措施、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供科学参考。从“自然—社会—景观格局”3个维度选择海拔、土壤类型、地表覆被类型等10个景观生态风险胁迫因子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空间主成分分析(SPCA)、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对涪江流域景观生态风险的空间异质性特征展开了研究。结果表明:(1)整体上涪江流域的景观生态风险等级呈西北部高于东南部地区,并呈集聚分布模式,其中在松潘、平武、北川、安岳、潼南等区县形成了“热点”区域,梓潼、游仙、盐亭、中江等区县形成“冷点”区域,主要受自然和景观格局维度因子影响较为明显;(2)研究区处于中度及以上风险等级区的面积为25596.51 km^(2),占流域总面积的65.36%,主要分布于上游的松潘、平武、北川等县(区);(3)景观类型与生态风险等级空间分布有密切的联系,低度、较低生态风险区的分布与涪江干流走向契合。涪江流域景观生态风险的空间异质性特征明显,且面临的生态风险问题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生态风险评价 空间主成分分析 空间自相关分析 空间异质性 涪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2022年涪江流域绵阳段水环境质量变化趋势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廖纯刚 梁博为 尹思亮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3年第20期51-53,共3页
基于2018—2022年涪江流域绵阳段水环境质量监测数据,按照相关水质评价标准作为水环境质量分析研究的基础,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方法,检验涪江流域绵阳段水质主要监测指标浓度和CWQI指数影响。研究表明:2018—2022年,涪江流域绵阳... 基于2018—2022年涪江流域绵阳段水环境质量监测数据,按照相关水质评价标准作为水环境质量分析研究的基础,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方法,检验涪江流域绵阳段水质主要监测指标浓度和CWQI指数影响。研究表明:2018—2022年,涪江流域绵阳段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化学需氧量等四项主要水质监测指标浓度均有所下降,CWQI指数总体呈下降趋势。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以来,化学需氧量和总磷两项监测指标浓度有上升趋势,2022年CWQI指数首次出现上升,对涪江流域绵阳段水环境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和污水管网建设,以及2018年以来化肥和农药控制行动的持续实施,促进了涪江流域绵阳段水环境质量向有利的方向发展。总磷指标是影响涪江流域绵阳段CWQI指数的关键指标,所以总磷已经成为涪江流域绵阳段的首要污染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质量 水质评价 涪江流域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