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文版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的最小临床意义变化值的研究 被引量:686
1
作者 陈瑞全 吴建贤 沈显山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19-522,共4页
目的建立中文版Fugl-Meyer(FM)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部分、下肢部分和总分)用于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评定的最小临床意义变化值(MCID)。方法同时使用校标法和分布法来确定中文版FM运动功能评定量表的MCID。结果中文版FM运动功能评定量表... 目的建立中文版Fugl-Meyer(FM)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部分、下肢部分和总分)用于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评定的最小临床意义变化值(MCID)。方法同时使用校标法和分布法来确定中文版FM运动功能评定量表的MCID。结果中文版FM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部分、下肢部分、总分)的组内重测信度分别为0.997、0.989和0.997,组间重测信度分别为0.993、0.952和0.990,MCID分别为4.58、3.31和6.0。结论通过本研究获得了中文版FM运动功能评定量表的MCID,有助于临床和科研工作人员识别中文版FM运动功能评定量表用于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疗效评定的变化值的真实性,能够确定是否符合临床意义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临床意义变化值 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 脑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的标准效度及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8
2
作者 寇程 刘小燮 毕胜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71-374,共4页
目的分别研究脑卒中偏瘫患者Wolf运动功能测试(WMFT)、BOX-BLOCK测试(BBT)和九孔柱测试这3种量表与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测试(U-FMA)比较的标准效度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由1名经过训练的评定员对21例脑卒中受试者进行WMFT、BBT... 目的分别研究脑卒中偏瘫患者Wolf运动功能测试(WMFT)、BOX-BLOCK测试(BBT)和九孔柱测试这3种量表与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测试(U-FMA)比较的标准效度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由1名经过训练的评定员对21例脑卒中受试者进行WMFT、BBT、九孔柱测试和U-FMA 4种评价,每一受试的该4种评价在同一天完成。以U-FMA为标准,用Spearman相关分析分别对WMFT计时、WMFT得分、BBT计数、九孔柱计时进行标准效度检验;并用Spearman相关分析来研究WMFT计时与WMFT得分,BBT计数与WMFT得分、九孔柱计时与WMFT计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结论 3种量表的标准效度结果:WMFT得分、BBT计数与U-FMA评分相关(P<0.01);九孔柱计时、WMFT计时与U-FMA评分不相关(P>0.05)。3种量表间相关性的检测结果:WMFT计时与WMFT得分不相关(P>0.05);BBT计数与WMFT得分相关(P<0.01);九孔柱计时与WMFT计时相关(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gl-meyer评定 Wolf运动功能测试 BOX-BLOCK测试 九孔柱测试 上肢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在残疾运动员功能评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3
作者 何燕燕 邱卓英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3期268-269,共2页
目的评估WHO《残疾评定量表》(WHO-DASⅡ)应用于残疾运动员功能评定的信度和效度。方法用WHO-DASⅡ测试56名肢体残疾者(26名轮椅篮球运动员和30名普通残疾人),10 d后进行重测,同时以Barthel指数分级和轮椅篮球运动分级作为效标进行效度... 目的评估WHO《残疾评定量表》(WHO-DASⅡ)应用于残疾运动员功能评定的信度和效度。方法用WHO-DASⅡ测试56名肢体残疾者(26名轮椅篮球运动员和30名普通残疾人),10 d后进行重测,同时以Barthel指数分级和轮椅篮球运动分级作为效标进行效度测试。结果残疾运动员WHO-DASⅡ总分及各领域分值的重测相关系数分别为:0.978、0.807、0.938、0.877、0.998、0.935、0.986,均P<0.01;WHO-DASⅡ总分及各领域分值与Barthel指数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7、0.17、-0.71、-0.82-、0.33、-0.73-、0.61;与运动分级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41-、0.378-、0.806、-0.541、-0.293、-0.510、-0.677。结论可以应用WHO-DASⅡ对残疾运动员进行功能评定、分析及分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WHO-DASⅡ) 国际功能 残疾和健康分类(ICF) 残疾特殊类别分级 运动特殊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综合评定量表的研究(一)量表设计 被引量:90
4
作者 胡永善 吴毅 +1 位作者 范文可 杨晓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35-38,共4页
关键词 康复医学 功能评定 功能综合评定量表 量表设计 FCA 运动功能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综合康复治疗 被引量:103
5
作者 欧海宁 康健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06-108,共3页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促进技术为主,辅以高压氧、功能性电刺激、针灸等综合治疗方法对2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另20例作为对照组,以FuglMeyer评分法,Bart...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促进技术为主,辅以高压氧、功能性电刺激、针灸等综合治疗方法对2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另20例作为对照组,以FuglMeyer评分法,Barthel指数进行治疗前后的功能评定。结果:康复组在肢体运动功能,ADL能力方面治疗后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以促进技术为主的康复治疗,有助于脑卒中患者尽快恢复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肢体运动功能 fugl-meyer评分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参数与脑卒中早期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陈丹凤 燕铁斌 +2 位作者 黎冠东 胡荣亮 梁启堂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12-816,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在脑卒中早期患者下肢康复疗效中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2012年8月至2013年9月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17例,入院后均给以相同药物治疗和综合康复治疗。分别于康复治疗前和康复治...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在脑卒中早期患者下肢康复疗效中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2012年8月至2013年9月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17例,入院后均给以相同药物治疗和综合康复治疗。分别于康复治疗前和康复治疗3周后完成DTI检查,测量最大病灶侧及对侧相应部位的部分各向异性值(FA),计算FA比值(r FA)、FA不对称性(FAasy)及健患侧FA差值。同时完成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估(FMA)。观察治疗前后患侧FA、健侧FA、r FA、FAasy及健患侧FA差值的变化值与FMA变化值的相关性。结果:康复治疗3周后,患侧FA、r FA、FAasy、健患侧FA差值及FM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健侧FA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康复治疗前后患侧FA和r FA的变化值与FMA变化值呈线性正相关(r=0.579,P=0.015;r=0.560,P=0.020);FAasy和健患侧FA差值的变化值与FMA变化值呈线性负相关(r=-0.530,P=0.029;r=-0.557,P=0.020);健侧FA变化值与FMA变化值不相关(r=-0.300,P=0.242)。结论:DTI中各参数的改变与下肢运动损伤程度存在关联性,可用于评估脑卒中后皮质脊髓束的损伤程度和运动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 脑卒中 早期 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 康复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康复对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曼姝 马彩云 +4 位作者 杨玉菊 尚清 杨倩 张德甫 胡巧云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61-463,共3页
目的:探讨社区康复对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社区康复组42例,家庭康复组49例,各经过6个月相应的康复治疗,在治疗前后分别以GMFM-88测定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结果:社区康复组治疗前GMFM-88总分38.4±16.2,治疗后54.8±... 目的:探讨社区康复对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社区康复组42例,家庭康复组49例,各经过6个月相应的康复治疗,在治疗前后分别以GMFM-88测定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结果:社区康复组治疗前GMFM-88总分38.4±16.2,治疗后54.8±16.8,(P<0.05);家庭康复组治疗前36.8±14.1,治疗后48.2±15.0(P<0.05);两个组间治疗后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1.98,P<0.05),社区康复组疗效好于家庭康复组。两组各功能区评分比较显示,除了A区之外,其他各区评分两组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社区康复组评分高于家庭康复组。不同年龄段患儿粗大运动的改变情况显示,低年龄段的GMFM分值增长快于高年龄段,社区康复组分值增长大于家庭康复组分值的增长。结论:社区康复较家庭康复更能明显改善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低年龄组效果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社区康复 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疗法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及血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李丹 许志强 任海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5年第7期511-511,共1页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及血流变学的影响。方法60例脑损伤患者随机分配为A组(单纯药物治疗组)、B组(运动疗法+药物治疗组),每组30例。于入院时和入院后3个月检测血流变,并用FuglMeyer量表评定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前后两...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及血流变学的影响。方法60例脑损伤患者随机分配为A组(单纯药物治疗组)、B组(运动疗法+药物治疗组),每组30例。于入院时和入院后3个月检测血流变,并用FuglMeyer量表评定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流变学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B组较A组效果明显(P<0.05)。B组FuglMeyer量表分较A组改善(P<0.05)。结论运动疗法不仅可以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运动功能,还可能降低复发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疗法 脑梗死 运动功能 fugl-meyer量表 血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粒灸结合Bobath技术对脑卒中早期踝关节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陈洪沛 郭敏 +2 位作者 黄佳 唐卫 吕玉铃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391-1393,共3页
目的:探讨麦粒灸结合Bobath技术对脑卒中早期下肢踝关节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2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基础治疗药物相同。治疗组采用麦粒灸结合Bobath疗法的康复训练,对照组则只进行Bobath康复训练,各治疗... 目的:探讨麦粒灸结合Bobath技术对脑卒中早期下肢踝关节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2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基础治疗药物相同。治疗组采用麦粒灸结合Bobath疗法的康复训练,对照组则只进行Bobath康复训练,各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对下肢运动功能、踝关节运动功能进行Fugl-m eyer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为73.33%(P<0.05);早期介入麦粒灸结合对照疗法对脑卒中患者在仰卧位、坐位和站位下踝关节的背屈、跖屈运动评分均明显优于单纯对照疗法(P<0.05)。结论:早期介入麦粒灸结合Bobath技术对脑卒中偏瘫下肢踝关节运动功能有积极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踝关节运动功能 麦粒灸 BOBATH技术 Fugl—meyer评定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在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劳溢权 戴慧寒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43-345,共3页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对脑梗死偏瘫运动功能障碍康复治疗的作用及效果,为降低致残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随机选择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76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8例,在常规治疗同时加用神经生长因子,对照组38例只给予常规康复治...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对脑梗死偏瘫运动功能障碍康复治疗的作用及效果,为降低致残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随机选择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76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8例,在常规治疗同时加用神经生长因子,对照组38例只给予常规康复治疗。治疗前后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定偏瘫患者功能障碍的程度、Fugl-Meyer评定运动功能恢复的能力、改良巴氏指数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变化,并比较2组数据的改变。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运功功能、生活能力等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组三种量表评分的变化量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巴氏指数治疗组由34.86±11.87升高到57.98±11.54,对照组由33.68±10.33升高到52.14±12.75,P<0.05)。结论:神经生长因子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有助于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运动功能恢复 偏瘫患者 fugl-meyer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运动功能障碍 康复治疗 巴氏指数 脑梗死偏瘫 急性脑梗死 脑梗死患者 对照组 治疗组 临床依据 常规治疗 治疗前后 生活能力 量表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刷疗法治疗脑梗死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研究
11
作者 徐佳敏 齐丽华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6年第6期1452-1454,共3页
[目的]观察软刷疗法在脑梗死上肢运动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77例病人,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均予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软刷疗法,1个月为1疗程。[结果]实验组治疗后Fugl-Meyer积分高于对... [目的]观察软刷疗法在脑梗死上肢运动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77例病人,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均予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软刷疗法,1个月为1疗程。[结果]实验组治疗后Fugl-Meyer积分高于对照组,上肢运动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同时发现,血栓素A2-前列环素(TXA2-PGI2)平衡方面也优于对照组。[结论]软刷疗法能改善脑梗死的病理环节,改善脑供血,改善脑梗死病人上肢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上肢运动功能障碍 软刷疗法 fugl-meyer积分 血栓素B2 6-酮-前列腺素Fl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级康复治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1365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27
12
作者 脑血管病三级康复治疗方案研究课题组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5-180,共6页
目的探索规范化三级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大样本、多中心、前瞻性的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各分中心分别随机入选患者,将患者在脑梗死和脑出血两个层次上区组随机化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688例,对照... 目的探索规范化三级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大样本、多中心、前瞻性的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各分中心分别随机入选患者,将患者在脑梗死和脑出血两个层次上区组随机化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688例,对照组677例,共计1365例,康复组给予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对照组不给予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但是一般的常规内科诊疗同康复治疗组。分别于入选时、发病后第1个月末、第3个月末和第6个月末采用功能综合评定量表运动项评分标准,进行评测。结果入选时,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患者运动功能分布情况康复组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别,但是入选后各阶段两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别。患者入选后不论是脑梗死康复组、脑出血康复组或是总体康复组患者运动功能测评积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康复组患者入选后各阶段的运动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康复组改善值积分的增长趋势明显快于对照组,早期尤为明显。6个月随访治疗后,脑梗死康复组、脑出血康复组和康复组总体患者的运动功能分别改善了38.44分、44.50分和40.10分,而对照组分别改善了24.41分、27.92分和25.34分。与对照组相比,脑梗死康复组多改善14.03分,脑出血康复组多改善16.58分,康复组总体上多改善14.76分。结论规范三级康复治疗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各阶段运动功能的提高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三级康复治疗 运动功能 综合功能评定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任务导向性训练对脑性瘫痪高危儿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13
作者 吕智海 寻冰冰 +3 位作者 缪文静 高艺文 张宇 孙双全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58-962,共5页
目的:探讨任务导向性训练(TOT)对脑瘫高危儿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19年12月哈尔滨市儿童医院住院康复治疗的脑瘫高危儿患儿8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对照组40例。两组早期干预治疗均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增加任务... 目的:探讨任务导向性训练(TOT)对脑瘫高危儿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19年12月哈尔滨市儿童医院住院康复治疗的脑瘫高危儿患儿8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对照组40例。两组早期干预治疗均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增加任务导向性训练。干预治疗前及12周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MFM)、精细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FM)、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DMS-2)的粗大运动商(GMQ)、精细运动商(FMQ)评定儿童的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的GMFM、GMQ、FMFM、FMQ评分与治疗前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GMFM、GMQ、FMFM、FMQ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TOT能更好提高脑瘫高危儿的运动功能,脑瘫高危儿早期干预可以取得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瘫高危儿 任务导向性训练 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 精细运动功能评定量表 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联合Fugl-Meyer量表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评估的作用 被引量:32
14
作者 赵津京 王凯 杨志丽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4年第12期639-642,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简化Fugl-Meyer(FM)运动功能量表在老年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解放军第三○五医院神经内科2010年11月—2014年4月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17例,入院...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简化Fugl-Meyer(FM)运动功能量表在老年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解放军第三○五医院神经内科2010年11月—2014年4月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17例,入院后均给予药物联合偏瘫实用训练技术康复治疗。分别于入院第1、4、12周完成DTI检查和FM量表评估。结果 3次DTI检查感兴趣区(ROI)健患侧各向异性分数(FA)差值和FM量表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437和3.791,均P<0.01)。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DTI中,ROI健患侧FA差值第1周(0.19±0.06)与第4周(0.13±0.0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4周与第12周(0.13±0.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药物、康复综合治疗后FM量表评分:入院第1周[(69±9)分]与第4周[(74±6)分]、第4周与第12周[(82±10)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入院第1次DTI中ROI对应的健患侧FA差值与第1阶段(4周)康复治疗前后FM量表评分差值变化呈线性负相关(rs=-0.389,P<0.05)。结论 DTI和FM早期应用于脑梗死偏瘫患者预后评估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脑梗死 偏瘫 弥散张量成像 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inect探讨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姚如婕 尹鹭峰 +5 位作者 谢秋蓉 盛博 李镇辉 陈青 李楠 王芗斌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2-188,共7页
目的 用Kinect探讨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康复训练)和治疗组(针刺+康复训练)各15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Fugl-... 目的 用Kinect探讨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康复训练)和治疗组(针刺+康复训练)各15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Fugl-Meyer assessment,FMA)及Wolf运动功能测试(Wolf motor function test,WMFT),用Kinect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前臂放桌面、伸肘、喝水3个动作的运动时间(motor time,MT)、运动单位数量(motor unit number,MUN)、曲率指数(index of curvature,IC)、肘关节屈曲角度(elbow flexion angle,EFA)、肩关节屈曲角度(shoulder flexion angle,SFA)与肩关节内收角度(shoulder adduction angle,SAA)的变化。结果 经过6周治疗,治疗组患者MBI和FMA分数、WMFT总分数及伸肘分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MBI和FMA分数、WMFT总分数、前臂放桌面、伸肘及喝水分数组内比较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患者3个动作的MT、MUN、IC、EFA、SFA、SAA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前臂放桌面、伸肘动作的EFA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MT、MUN、IC、SFA、SAA均较治疗前减小(P<0.05);两组患者喝水动作的EFA、SFA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MT、MUN、IC、SAA均较治疗前减小(P<0.05)。结论 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可以提高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Kinect能精准反映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变化,适合运用于临床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上肢运动功能障碍 Wolf运动功能测试 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 KINE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式太极拳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姿势平衡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16
作者 何静 汪伍 +3 位作者 厉坤鹏 苏剑清 王晓蕾 冯伟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82-487,共6页
目的:观察4周六式太极拳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姿势平衡的影响。方法:将62例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综合康复训练,试验组在综合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给予六式太极拳训练。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通过B... 目的:观察4周六式太极拳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姿势平衡的影响。方法:将62例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综合康复训练,试验组在综合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给予六式太极拳训练。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通过Balance Manager平衡测试系统对两组患者进行稳定极限测试、坐-站测试,通过Berg平衡量表(BBS)、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价量表(FMA)和功能性步行量表(FAC)分别评估患者的平衡、下肢功能与步行能力。结果:4周治疗后,稳定极限测试中两组患者向后和患侧的方向控制前后差值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坐-站测试的重心转移时间和重量对称前后差值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BBS、FMA和FAC量表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两组患者的BBS、FMA和FAC量表评分前后差值的组间差异不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4周的六式太极拳训练联合常规康复训练较单纯的常规康复训练更能显著改善患者的部分姿势平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姿势平衡 太极拳 BERG平衡量表 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价量表 功能性步行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十四届全国骨科及运动创伤康复学习班通知
17
作者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5-145,共1页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北京康复医学会骨科分会联合主办骨科康复系列学习班,本届学习班内容为髋及踝关节伤病康复,2017年4月7日-4月11日在北京举行。学习班内容为:髋关节和踝关节解剖、髋关节和踝关节常见骨科和运动创伤康复总...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北京康复医学会骨科分会联合主办骨科康复系列学习班,本届学习班内容为髋及踝关节伤病康复,2017年4月7日-4月11日在北京举行。学习班内容为:髋关节和踝关节解剖、髋关节和踝关节常见骨科和运动创伤康复总论、髋关节和踝关节影像学诊断、髋关节和踝关节常用骨科评定量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创伤 髋关节置换 康复医学 影像学诊断 评定量表 踝关节功能 髋关节骨关节炎 围手术期 康复治疗师 学习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跌倒风险的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段林茹 郑洁皎 +1 位作者 陈茜 李燕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11-817,共7页
目的 探索影响脑卒中患者跌倒风险的相关因素,预测跌倒风险等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7月至2024年1月在华东医院就诊的脑卒中患者64例,记录患者就诊时的人口学资料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卒中类型、病程,功能指标世界卫生组织残... 目的 探索影响脑卒中患者跌倒风险的相关因素,预测跌倒风险等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7月至2024年1月在华东医院就诊的脑卒中患者64例,记录患者就诊时的人口学资料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卒中类型、病程,功能指标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2.0 (WHODAS 2.0)、Fugl-Meyer评定量表(FMA)、功能性前伸测试(FRT)、多方向伸展测试(MDRT)、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行走指标计时起立行走试验等。以脑卒中患者跌倒风险等级为因变量,先采用单因素分析,再采用判别分析对脑卒中患者跌倒风险因素进行观察。结果 纳入患者平均年龄约66岁,男性多于女性,脑梗死患者多于脑出血患者,平均病程(4.50±6.02)个月,跌倒风险等级轻度、中度、重度的脑卒中患者分别为19例、26例、19例。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跌倒风险等级脑卒中患者间WHODAS 2.0、FMA、FMA-上肢部分(FMA-UE)、FMA-下肢部分(FMA-LE)、FRT、MDRT-向前(MDRT-F)、MDRT-向右(MDRT-R)、MoCA评分有显著性差异(F> 2.277, P <0.05)。判别分析显示,不同跌倒风险等级患者的功能参数方程不同,采用回顾法验证Fisher判别函数、Bayes判别函数正确率分别为75%、78.1%,误判率分别为25%、21.9%。结论 活动参与能力、上下肢运动功能、向前向右方向的稳定极限及认知功能影响脑卒中患者跌倒风险等级,通过功能指标建立判别函数可对跌倒风险等级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跌倒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 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 活动和参与 运动功能 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社区康复临床路径的疗效研究:多中心、单盲、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邹颖 王红星 +14 位作者 付娟娟 任彩丽 刘守国 伊文超 夏楠 蔡德亮 陈伟 万春晓 沈光宇 潘化平 冯玲 项洁 苏敏 王德强 励建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35-1039,共5页
目的:从临床功能角度评估缺血性脑卒中社区康复临床路径康复方案的效果,为脑卒中社区康复临床路径的优化和推广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平行对照、多中心的前瞻性研究,符合纳入标准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47例,随机分为临床路... 目的:从临床功能角度评估缺血性脑卒中社区康复临床路径康复方案的效果,为脑卒中社区康复临床路径的优化和推广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平行对照、多中心的前瞻性研究,符合纳入标准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47例,随机分为临床路径组(129例)和常规康复组(118例)。临床路径组进入社区康复临床路径并执行相应康复治疗方案,常规康复组采取常规康复治疗,不进入临床路径,对康复治疗内容及时间不做要求。主要结局指标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及次要结局指标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对两组患者ADL能力、综合功能水平、运动功能进行评定和分析。结果:临床路径组康复治疗前后的MBI差值、MBI改善程度均显著高于常规康复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康复治疗前后FMA差值及FMA改善程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社区康复临床路径结合规范化的康复方案能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ADL能力,改善患者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路径 脑卒中 社区康复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改良BARTHEL指数 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5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超早期康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8
20
作者 郝建红 吕慧颐 +1 位作者 安嫆 高宇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974-1976,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超早期康复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住院的656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超早期康复治疗组)在发病后12~24h内给予康复治疗,对照组(早期...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超早期康复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住院的656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超早期康复治疗组)在发病后12~24h内给予康复治疗,对照组(早期康复治疗组)在发病后72h后开始康复治疗。对两组入院时及发病后2周、1个月、3个月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Barthel指数分别进行比较。[结果]共556例完成肢体运动功能评分,606例完成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入院时两组病人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Barthel指数组间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组病人康复干预2周时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Barthel指数组间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康复干预1个月及3个月时,两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Barthel指数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早期康复治疗在改善急性脑卒中长期预后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早期康复 早期康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 BARTHEL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