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患肢运动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梁允标 沈梅 韩为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5期62-67,共6页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偏瘫肢体综合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并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患肢运动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并LDH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2组均给予常规...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偏瘫肢体综合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并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患肢运动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并LDH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及偏瘫肢体综合训练,观察组在偏瘫肢体综合训练前采用针灸进行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患肢运动功能[脑卒中康复运动功能评定量表(STREAM)]、痉挛程度[改良的Ashworth量表法(MAS)]、神经功能缺损[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生活自理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ADL)]、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腰椎功能[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量表(JOA)]、腰背肌力学[屈伸松弛比(FRR)、肌张力、压痛阈]、足底压力、生活质量[脑卒中生活质量量表(SS-QOL)]。结果治疗后,2组STREAM各项评分、JOA各项评分、压痛阈、SS-QOL评分、患足静态压力占比、患足中部动态压力峰值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MAS评分、NIHSS评分、ADL各项评分、VAS评分、健足中部动态压力峰值、FRR、肌张力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偏瘫肢体综合训练用于脑卒中后偏瘫并LDH患者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患肢运动功能,缓解痉挛、疼痛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同时改善腰椎功能、腰背肌力学和足底压力相关指标,促进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恢复,提升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偏瘫 腰椎间盘突出症 针灸疗法 偏瘫肢体综合训练 脑卒中康复运动功能评定量表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屈伸松弛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恢复期患者Fugl-Meyer下肢运动评估的最小临床重要性差值分析 被引量:19
2
作者 王石艳 杨杭 +2 位作者 高真真 周晔 毛雅君 《浙江临床医学》 2023年第2期207-209,共3页
目的 建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Fugl-Meyer(FM)下肢运动功能评定的最小临床重要性差值(MCID).方法 使用校标法和基于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的可视化方法确定FM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的MCID.结果 使用校标法计算Fugl-Meyer量表下肢运动(... 目的 建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Fugl-Meyer(FM)下肢运动功能评定的最小临床重要性差值(MCID).方法 使用校标法和基于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的可视化方法确定FM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的MCID.结果 使用校标法计算Fugl-Meyer量表下肢运动(FMA-LE)得分的MCID为5.9,而ROC曲线中使用FAC(敏感度90%,特异度70%)发现FMA-LE的MCID得分为6(AUC=0.743,P=0.015),使用李克特分级(敏感度93%,特异度67%)发现FMA-LE的估计MCID得分为5(AUC=0.781,P=0.008).结论 在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中,FM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的MCID为6分,在FM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达到6分变化的患者将感知到下肢功能有意义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临床重要性差值 脑卒 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捻转补泻手法对头针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即刻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19
3
作者 杜小正 王金海 +2 位作者 鲍春龄 焦志华 东贵荣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7期17-20,共4页
目的观察捻转补泻手法对头针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即刻效应的差异性。方法将116例患者随机分为捻转补法组(39例)、平补平泻组(37例)和捻转泻法组(40例),选取百会与双侧太阳穴的连线为施术部位,于双侧连线上接力式刺入3... 目的观察捻转补泻手法对头针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即刻效应的差异性。方法将116例患者随机分为捻转补法组(39例)、平补平泻组(37例)和捻转泻法组(40例),选取百会与双侧太阳穴的连线为施术部位,于双侧连线上接力式刺入3针,分别施以捻转补法、平补平泻法、捻转泻法,每针操作1 min,间隔10 min以相应手法行针1次,留针30 min。针刺结束后即刻和1、2、3 h以四肢简化Fugl-Meyer评分(FMA)和肢体部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量表评价患侧肢体运动功能。结果针刺后即刻、1 h和2 h,捻转补法组FMA明显高于平补平泻组和捻转泻法组(P<0.05),而针刺后3 h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后即刻和1、2、3 h,捻转补法组NDS均低于平补平泻组和捻转泻法组(P<0.05)。平补平泻组与捻转泻法组各时点FMA和ND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捻转补法对头针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即刻效应优于平补平泻法和捻转泻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捻转补泻手法 急性缺血性中风 肢体运动功能 即刻效应 简化fugl-meyer评分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心理干预对卒中后抑郁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何文龙 余瑞云 薛鹏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103-106,共4页
目的 探讨综合心理干预对卒中后抑郁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124例卒中后抑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62例,均予以脑卒中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综合心理干预,观察4周.于治疗前后采用汉密顿抑郁... 目的 探讨综合心理干预对卒中后抑郁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124例卒中后抑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62例,均予以脑卒中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综合心理干预,观察4周.于治疗前后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评定两组抑郁状况及运动功能康复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汉密顿抑郁量表、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评分较治疗显著升高(P<0.01),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早期对卒中后抑郁患者进行综合心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抑郁 综合心理干预 运动功能 神经功能 汉密顿抑郁量表 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 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镜像运动疗法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彭辉 周海云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25-28,共4页
目的探讨镜像运动疗法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镜像运动疗法,观察3个月.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评测法... 目的探讨镜像运动疗法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镜像运动疗法,观察3个月.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评测法及简易上肢功能检查方法评定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定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采用脑卒中专门化生活质量量表评定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两组血清白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Fugl-Meyer评测法、简易上肢功能检查方法及脑卒中专门化生活质量量表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或0.01),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显著(P<0.05或0.01).治疗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治疗后两组血清白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结论镜像运动疗法可以显著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肢体功能,减轻炎症反应,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偏瘫 镜像运动疗法 fugl-meyer 简易上肢功能检查方法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脑卒中专门化生活质量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与康复锻炼对小儿脑瘫患者粗大运动功能影响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岩松 王晓东 +3 位作者 杨静 滑蓉蓉 程洪斌 安沂华 《中国医学工程》 2012年第4期19-21,24,共4页
目的观察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同康复锻炼治疗对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改善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脑性瘫痪患儿分A、B两组,每组20例。A组进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B组进行单纯康复锻炼治疗。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及3、6个月进... 目的观察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同康复锻炼治疗对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改善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脑性瘫痪患儿分A、B两组,每组20例。A组进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B组进行单纯康复锻炼治疗。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及3、6个月进行粗大运动功能评估,比较两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进步程度。结果干细胞组17例受试者顺利完成临床研究,康复组18例完成临床研究。A组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GMFM总分及A、B、C功能区得分均较移植前显著提高(P<0.05);B组患儿接受康复锻炼治疗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均接受综合测评,结果显示该组患儿康复锻炼3个月后患儿粗大运动可有明显改善(P<0.05),二者比较干细胞移植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提升分值较单纯康复锻炼组明显。结论 BM-MSCs移植治疗小儿脑瘫是安全、有效、可行的,可改善脑瘫患者的粗大运动功能,疗效以术后一个月改善最明显,术后6个月仍会继续改善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干细胞移植后行康复锻炼相比单纯康复锻炼对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提升效果更明显,二者具有叠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脑瘫 康复 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重步行训练对急性期脑梗死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霍会永 赵现 +5 位作者 曹凌 李军涛 刘冰 王慧娟 刘运平 冯社军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41期44-45,共2页
目的探讨减重步行训练对早期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4例急性期脑梗死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康复治疗组和减重步行训练组各37例。常规康复治疗组由专业治疗师进行康复治疗,减重步行训练组除专业治疗师常规康复以外,同... 目的探讨减重步行训练对早期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4例急性期脑梗死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康复治疗组和减重步行训练组各37例。常规康复治疗组由专业治疗师进行康复治疗,减重步行训练组除专业治疗师常规康复以外,同时采用减重步行训练。治疗后4周采用运动功能评定量表测评两组平衡功能。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无支撑站立评分和患侧单腿站立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减重步行训练组平衡功能恢复水平优于常规康复治疗组。结论早期减重步行训练可有效提高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康复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偏瘫 减重步行训练 运动功能评定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康复训练联合针刺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改善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8
作者 吕丽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34-36,共3页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训练联合针刺对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2例脑卒中患者按照自愿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药物治疗及早期康复训练,治疗组联合针刺治疗,14 d为1个疗程,观察4个疗程....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训练联合针刺对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2例脑卒中患者按照自愿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药物治疗及早期康复训练,治疗组联合针刺治疗,14 d为1个疗程,观察4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采用简单形式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量表评定两组的肢体功能,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1%,对照组为74.5%,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量表上肢及下肢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显著(P<0.01);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显著(P<0.01).结论早期康复训练联合针刺有助于提高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早期康复训练 针刺 肢体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量表 BARTHEL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足内翻3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5
9
作者 韩国红 《国医论坛》 2015年第3期27-28,共2页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足内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足内翻(脑卒中后并发症)的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运动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针刺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足内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足内翻(脑卒中后并发症)的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运动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针刺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足内翻角度、Fugl-Meyer(FMA-L)下肢功能评分及步行功能量表(FAC)评分情况,观察周期为8周。结果: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足内翻角度显著降低(P<0.05),而且FMA-L下肢功能评分及FAC评分均有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足内翻角度有所降低,但降低幅度没有观察组明显;FMA-L下肢功能评分及FAC评分也有所提高,但升高幅度没有观察组明显。结论:针刺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足内翻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运动疗法 足内翻 fugl-meyer下肢功能评分 步行功能量表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联合电针治疗中风后上肢功能障碍(气虚血瘀)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郭宗超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8年第7期1-3,共3页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电针治疗中风后上肢功能障碍(气虚血瘀)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住院患者按病志号抽签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电针,取曲池、合谷、尺泽、手三里、阿是穴、天井、肩髃、肩髎。患者坐位,0....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电针治疗中风后上肢功能障碍(气虚血瘀)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住院患者按病志号抽签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电针,取曲池、合谷、尺泽、手三里、阿是穴、天井、肩髃、肩髎。患者坐位,0.35mm×25~75mm一次性无菌针灸针,穴位处皮肤常规消毒,快速进针,捻转补泻,医者手下有沉紧感,患者有酸胀感为得气,接电针仪,连续波,50Hz,从低频逐渐到高频,以患者感觉有跳动为度,留针30min,治疗5d休息1d。治疗组30例补阳还五汤(赤芍、桃仁各10g,黄芪60g,川芎、地龙各10g,当归15g,红花10g),水煎400mL,1剂/d,2次/d;电针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个月为1疗程。观测视觉模拟评分、上肢运动功能评分、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1个月),判定疗效。[结果]VAS评分、Fugl-Meyer量表评分两组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电针治疗中风后上肢功能障碍(气虚血瘀),可明显缓解疼痛,改善患肢功能,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上肢功能障碍 气虚血瘀 补阳还五汤 电针 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 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量表) 针推理疗 中药复方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镜像治疗结合Bobath技术对偏瘫患者FMA评分的影响和机制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亚茹 魏凤才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7期1370-1374,共5页
目的:探讨镜像治疗结合Bobath技术对偏瘫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的影响和机制。方法:2020年10月—2022年10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进行康复治疗的93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常规康复训练)和研究组(47例,镜像... 目的:探讨镜像治疗结合Bobath技术对偏瘫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的影响和机制。方法:2020年10月—2022年10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进行康复治疗的93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常规康复训练)和研究组(47例,镜像治疗结合Bobath技术)。将2组患者治疗后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Barthel(BI)量表评分,以及Berg量表评分,治疗前后血清血神经营养素-3(NT-3)、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以及治疗前后上、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95.74%,比对照组的80.43%高;治疗后2组患者NIHSS评分均下降,且研究组比对照组低,而BI、Berg评分均相较于治疗前上升,且研究组比对照组高;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NT-3、NGF水平均相较于治疗前上升,且研究组比对照组高;治疗后2组患者上肢、下肢FMA评分均相较于治疗前上升,且研究组比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镜像治疗结合Bobath技术治疗偏瘫患者,有助于减轻神经受损状况,加速肢体功能、平衡功能的恢复,提升日常生活水平,改善神经细胞因子,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像治疗 BOBATH技术 偏瘫 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 影响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针结合体针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12
作者 袁媛 段登海 +7 位作者 周再华 尹平 王婧 许晓东 革康成 郭兴韬 谭方 陈琰东 《中国民间疗法》 2022年第15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头针结合体针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体针治疗,观察组给予头针结合体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简化Fugl-Meyer... 目的:探讨头针结合体针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体针治疗,观察组给予头针结合体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及Barthel指数(BI)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28/30),高于对照组的83.33%(25/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FMA、B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MA、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针结合体针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疗效确切,可有效恢复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解除肢体偏瘫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痉挛性偏瘫 中风 针刺疗法 头针 体针 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 BARTHEL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对FMA评分、MoCA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丁金凤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34期181-183,共3页
目的观察脑卒中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对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的影响。方法 6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采用的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化护理,... 目的观察脑卒中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对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的影响。方法 6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采用的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化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后的FMA评分、MoCA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效果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FMA评分、MoCA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85.51±3.23)、(27.45±1.22)、(88.67±4.63)分,均高于对照组的(53.02±6.14)、(20.47±1.69)、(54.34±3.45)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96.67%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卒中患者护理流程当中选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优化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还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术后更好的康复,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护理模式 脑卒中 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 护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康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朱敏杰 耿香菊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康复的影响。方法将86例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两组均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观察12周。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粗大运...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康复的影响。方法将86例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两组均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观察12周。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10min步行距离、综合痉挛量表、踝关节被动活动度评价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结果治疗后两组改良Ashworth量表、综合痉挛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与踝关节被动活动度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10min步行距离显著长于治疗前(P〈0.01),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显著(P〈0.05或0.01)。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能明显改善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的临床症状,显著提高康复效果,优于常规康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 痉挛型脑性瘫痪 改良Ashworth量表 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 步态功能 综合痉挛量表 踝关节被动活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联合肌内效贴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15
作者 陈蓉 陈梅花 +1 位作者 冯宇恒 谢韶东 《中国民间疗法》 2022年第11期99-102,共4页
目的:探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技术)联合肌内效贴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按就诊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内科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PNF技... 目的:探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技术)联合肌内效贴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按就诊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内科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PNF技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肌内效贴贴扎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手部肿胀程度、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评分、Barthel指数。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28/30),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手部肿胀程度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FMA-UE评分、Barthel指数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NF技术联合肌内效贴贴扎能改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肩痛症状及手部肿胀程度,改善患者上肢功能,提高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肩-手综合征 反射性交感神经性营养不良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 肌内效贴 视觉模拟评分法 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 BARTHEL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综合康复训练护理联合常规药物治疗脑卒中偏瘫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肖坤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4年第8期161-164,共4页
[目的]观察早期综合康复训练护理联合常规药物治疗脑卒中偏瘫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住院患者按住院病志号简单随机分为两组,脑血管病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对照组28例急性期制动、卧位,住院5∽7d病情稳定后康复训练,1... [目的]观察早期综合康复训练护理联合常规药物治疗脑卒中偏瘫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住院患者按住院病志号简单随机分为两组,脑血管病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对照组28例急性期制动、卧位,住院5∽7d病情稳定后康复训练,1次/d。治疗组32例早期综合康复训练,脑梗死入院当天开始,脑出血48∽72h病情稳定即可进行;康复训练:一对一形式,一名护士负责一名病人;被动运动、主动运动、活动能力练习、针灸(头针、体针)、推拿按摩、情志护理。连续治疗护理1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ADL(Barthel指数)、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Barthel指数两组均有改善(P〈0.01,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FuglMeyer评分两组均有改善(P〈0.01,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综合康复训练护理联合常规药物治疗脑卒中,疗效满意,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 早期综合康复训练护理 康复训练 被动运动 主动运动 活动能力练习 针灸(头针、体针) 推拿按摩 情志护理 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 ADL(Barthel指数)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享系统研究血小板聚集率对针刺治疗中风偏瘫疗效的影响
17
作者 刘丹 张鑫鑫 +9 位作者 王舒 孟智宏 郑健刚 高旸 高淑红 路明 赵红 韩宝杰 马涛 于涛 《环球中医药》 CAS 2013年第6期420-423,共4页
目的基于中医药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采集的临床病例资料,探讨血小板聚集率水平对中风偏瘫患者针刺疗效的影响。方法依据入院时第一次血小板聚集率将患者分为血小板聚集率降低组、血小板聚集率正常组和血小板聚集率升高组,观察3组患者... 目的基于中医药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采集的临床病例资料,探讨血小板聚集率水平对中风偏瘫患者针刺疗效的影响。方法依据入院时第一次血小板聚集率将患者分为血小板聚集率降低组、血小板聚集率正常组和血小板聚集率升高组,观察3组患者入院第一天、第一周、第二周的卒中患者运动功能评估量表(motor assessment scale,MA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barthel index,BI)评分。结果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三组针刺治疗前后MAS、NIHSS、BI量表评分变化,各组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参数检验对各组治疗前后量表评分差值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血小板聚集率正常组的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改善均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聚集率正常有利于提高针刺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 中风 偏瘫 血小板聚集率 卒中患者运动功能评估量表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范化心理介入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的效果 被引量:5
18
作者 胡少俊 汤合杰 肖杰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25期73-77,共5页
目的探究规范化心理介入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09年2月~2014年11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28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142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使... 目的探究规范化心理介入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09年2月~2014年11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28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142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使用规范化心理介入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期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卒中影响量表(SIS)、改良巴氏指数(MBI)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FMA、SIS、HAMD与MBI等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各时间段FMA、SIS、HAMD与MBI等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各时间段FMA、SIS、HAMD与MBI等量表评分均较对照组同时间段相应量表评分改善明显,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规范化心理介入结合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处于恢复期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生命质量,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理精神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化心理介入治疗 康复训练 脑卒中 HAMD抑郁症量表 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激痛点治疗肩周炎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向娜 曹锐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8年第2期71-73,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激痛点治疗肩周炎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06例住院患者按病志号抽签随机分两组。对照组53例常规针刺(肩井、大椎、肩贞、肩髃、肩前、肩髎、天宗、臂臑),留针20min/次,1次/d。治疗组53例针刺激痛点,寻找确... [目的]观察针刺激痛点治疗肩周炎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06例住院患者按病志号抽签随机分两组。对照组53例常规针刺(肩井、大椎、肩贞、肩髃、肩前、肩髎、天宗、臂臑),留针20min/次,1次/d。治疗组53例针刺激痛点,寻找确认患肢对侧腘窝周围筋结并伴有压痛点,表面皮肤常规消毒,一次性华佗牌毫针(0.35×40mm)针刺,提插捻转,30s强刺激,患者感受到针感患肢肩关节最大范围运动,3次/周。连续治疗2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疼痛、肩部活动、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疗程,随访6个月,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30例,显效14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20%;对照组痊愈26例,显效12例,有效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3.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疼痛程度、肩部活动程度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激痛点治疗肩周炎,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周炎 痹症 冻结肩 漏肩风 针刺 激痛点 疼痛程度 肩部活动程度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 中医药治疗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化健康教育在脑动脉瘤手术治疗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NIHSS、FMA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孟翠滨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10期96-99,共4页
目的观察脑动脉瘤手术患者在进行治疗期间为其提供的结构化健康教育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在2019年2月至2021年5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接受脑动脉瘤手术治疗的12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n=63)... 目的观察脑动脉瘤手术患者在进行治疗期间为其提供的结构化健康教育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在2019年2月至2021年5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接受脑动脉瘤手术治疗的12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n=63)和试验组(n=63),其中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其基础上实施结构化健康教育,两组均进行5周的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量表(FMA)评价]、神经功能[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以及健康教育达标率。结果干预5周后,试验组的FMA评分高于常规组,NIHSS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健康教育达标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结构化健康教育应用于脑动脉瘤手术患者可达到预期的康复效果,促使运动系统、神经功能逐渐恢复正常,增强患者对相关知识的认知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脑动脉瘤 手术 护理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运动功能评定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