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文版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的最小临床意义变化值的研究 被引量:686
1
作者 陈瑞全 吴建贤 沈显山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19-522,共4页
目的建立中文版Fugl-Meyer(FM)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部分、下肢部分和总分)用于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评定的最小临床意义变化值(MCID)。方法同时使用校标法和分布法来确定中文版FM运动功能评定量表的MCID。结果中文版FM运动功能评定量表... 目的建立中文版Fugl-Meyer(FM)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部分、下肢部分和总分)用于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评定的最小临床意义变化值(MCID)。方法同时使用校标法和分布法来确定中文版FM运动功能评定量表的MCID。结果中文版FM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部分、下肢部分、总分)的组内重测信度分别为0.997、0.989和0.997,组间重测信度分别为0.993、0.952和0.990,MCID分别为4.58、3.31和6.0。结论通过本研究获得了中文版FM运动功能评定量表的MCID,有助于临床和科研工作人员识别中文版FM运动功能评定量表用于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疗效评定的变化值的真实性,能够确定是否符合临床意义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临床意义变化值 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 脑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ugl-Meyer量表在社区脑卒中康复疗效评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201
2
作者 桑德春 纪树荣 +1 位作者 张缨 金萍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64-265,共2页
目的:运用Fugl-Meyer量表评定社区脑卒中康复疗效、判断其可行性。方法:对313例社区脑卒中偏瘫的患者分康复治疗组和对照组,运用偏瘫实用训练技术进行康复治疗3个月。治疗组在康复治疗前、治疗1个月、治疗2个月、治疗3个月利用Fugl-Meye... 目的:运用Fugl-Meyer量表评定社区脑卒中康复疗效、判断其可行性。方法:对313例社区脑卒中偏瘫的患者分康复治疗组和对照组,运用偏瘫实用训练技术进行康复治疗3个月。治疗组在康复治疗前、治疗1个月、治疗2个月、治疗3个月利用Fugl-Meyer量表对肢体功能进行评定。对照组仅做定期跟踪康复评定,评定内容同治疗组。结果:①康复治疗前后肢体运动功能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Fugl-Meyer评分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1)。②康复治疗组较对照组效果好,治疗2个月后两组间Fugl-Meyer评分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1)。结论:运用Fugl-Meyer量表可显示出社区脑卒中患者的康复疗效,该量表可以在社区作为评定标准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gl—meyer量表 脑卒中 社区康复: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的标准效度及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8
3
作者 寇程 刘小燮 毕胜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71-374,共4页
目的分别研究脑卒中偏瘫患者Wolf运动功能测试(WMFT)、BOX-BLOCK测试(BBT)和九孔柱测试这3种量表与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测试(U-FMA)比较的标准效度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由1名经过训练的评定员对21例脑卒中受试者进行WMFT、BBT... 目的分别研究脑卒中偏瘫患者Wolf运动功能测试(WMFT)、BOX-BLOCK测试(BBT)和九孔柱测试这3种量表与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测试(U-FMA)比较的标准效度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由1名经过训练的评定员对21例脑卒中受试者进行WMFT、BBT、九孔柱测试和U-FMA 4种评价,每一受试的该4种评价在同一天完成。以U-FMA为标准,用Spearman相关分析分别对WMFT计时、WMFT得分、BBT计数、九孔柱计时进行标准效度检验;并用Spearman相关分析来研究WMFT计时与WMFT得分,BBT计数与WMFT得分、九孔柱计时与WMFT计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结论 3种量表的标准效度结果:WMFT得分、BBT计数与U-FMA评分相关(P<0.01);九孔柱计时、WMFT计时与U-FMA评分不相关(P>0.05)。3种量表间相关性的检测结果:WMFT计时与WMFT得分不相关(P>0.05);BBT计数与WMFT得分相关(P<0.01);九孔柱计时与WMFT计时相关(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gl-meyer评定 Wolf运动功能测试 BOX-BLOCK测试 九孔柱测试 上肢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风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价一致性检验 被引量:146
4
作者 聂鹏坤 杨华 +3 位作者 赵晓峰 李军 王光安 王舒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827-1829,共3页
目的:探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量表评价者之间一致性检验。方法:应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量表,对10例发病15天至半年的中风患者进行评分,分析3名量表评价者之间的信度,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3名评价者在入组... 目的:探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量表评价者之间一致性检验。方法:应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量表,对10例发病15天至半年的中风患者进行评分,分析3名量表评价者之间的信度,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3名评价者在入组当天、治疗14天、治疗28天时,对10例患者的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总分、上肢、下肢评分ICC值范围为0.9837~0.9989,均大于0.98。结论: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量表评价者之间一致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gl—meyer 中风 一致性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与上肢运动功能状态评分的响应性研究 被引量:146
5
作者 毕胜 纪树荣 +1 位作者 顾越 瓮长水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8-120,共3页
目的:研究机器人辅助训练严重脑损伤患者,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MA)与上肢运动功能状态评分(MSS)的响应性。方法:训练前4周,训练开始前1天和训练结束后1天分别进行评价。采用Bland-Alttman方法来计算量表的一致性限度。响应性由... 目的:研究机器人辅助训练严重脑损伤患者,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MA)与上肢运动功能状态评分(MSS)的响应性。方法:训练前4周,训练开始前1天和训练结束后1天分别进行评价。采用Bland-Alttman方法来计算量表的一致性限度。响应性由治疗后超过一致性限度上限的患者比例和响应率来说明。结果:经治疗后超过一致性限度上限的患者在FMA为17例(77.3%),MSS为18例(81.8%)。FMA的响应率为8.2,MSS的响应率为5.2。结论:FMA和MSS用于评价严重脑损伤患者上肢机器人辅助训练效果均有很高的响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 脑损伤 响应性 运动功能状态评分 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和极限学习机的Fugl-Meyer量表自动评估 被引量:18
6
作者 王景丽 李亮 +2 位作者 郁磊 王计平 方强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07-910,914,共5页
为实现脑卒中上肢居家康复评定的自动化和定量化,针对临床上最常用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量表,利用极限学习机(ELM)建立了FMA量表得分自动预测模型。选取FMA肩肘部分中的4个动作,采用固定于偏瘫侧前臂和上臂的两个加速度传感器... 为实现脑卒中上肢居家康复评定的自动化和定量化,针对临床上最常用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量表,利用极限学习机(ELM)建立了FMA量表得分自动预测模型。选取FMA肩肘部分中的4个动作,采用固定于偏瘫侧前臂和上臂的两个加速度传感器采集24名患者的运动数据,经预处理和特征提取,基于遗传算法(GA)和ELM进行特征选择,分别建立单个动作ELM预测模型和综合预测模型。结果显示,该模型可对FMA肩肘部分得分进行精确的自动预测,预测均方根误差为2.1849分。该方法突破了传统评定中主观性、耗时性的限制及对康复医师或治疗师的依赖性,可方便用于居家康复的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居家康复 fugl-meyer评定 加速度传感器 遗传算法 极限学习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频的自动Fugl-Meyer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沈子祺 谢文军 刘晓平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1,共11页
Fugl-Meyer量表是目前临床使用最多的脑卒中感知运动损伤评定方法之一,但由于Fugl-Meyer量表的动作指导和评分都需要专业的康复师参与,Fugl-Meyer评估难以在居家条件下进行。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视频的Fugl-Meyer评估系统。该系统由运... Fugl-Meyer量表是目前临床使用最多的脑卒中感知运动损伤评定方法之一,但由于Fugl-Meyer量表的动作指导和评分都需要专业的康复师参与,Fugl-Meyer评估难以在居家条件下进行。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视频的Fugl-Meyer评估系统。该系统由运动数据获取模块和Fugl-Meyer评估模块两个模块组成。运动数据获取模块可以从视频中获取欧拉角格式的运动数据;Fugl-Meyer评估模块会根据运动数据获取模块输出的数据与Fugl-Meyer量表评分形成的映射关系给出评估结果。该系统允许用户使用最常见的相机进行居家Fugl-Meyer评估。在Human 3.6M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系统评估准确且能覆盖Fugl-Meyer量表中的绝大多数测试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人体姿态估计 fugl-meyer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联合Fugl-Meyer量表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评估的作用 被引量:32
8
作者 赵津京 王凯 杨志丽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4年第12期639-642,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简化Fugl-Meyer(FM)运动功能量表在老年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解放军第三○五医院神经内科2010年11月—2014年4月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17例,入院...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简化Fugl-Meyer(FM)运动功能量表在老年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解放军第三○五医院神经内科2010年11月—2014年4月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17例,入院后均给予药物联合偏瘫实用训练技术康复治疗。分别于入院第1、4、12周完成DTI检查和FM量表评估。结果 3次DTI检查感兴趣区(ROI)健患侧各向异性分数(FA)差值和FM量表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437和3.791,均P<0.01)。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DTI中,ROI健患侧FA差值第1周(0.19±0.06)与第4周(0.13±0.0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4周与第12周(0.13±0.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药物、康复综合治疗后FM量表评分:入院第1周[(69±9)分]与第4周[(74±6)分]、第4周与第12周[(82±10)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入院第1次DTI中ROI对应的健患侧FA差值与第1阶段(4周)康复治疗前后FM量表评分差值变化呈线性负相关(rs=-0.389,P<0.05)。结论 DTI和FM早期应用于脑梗死偏瘫患者预后评估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脑梗死 偏瘫 弥散张量成像 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平衡量表在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评定的实用性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刘翠华 张盘德 +2 位作者 张自茂 皮周凯 彭小文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5年第3期206-208,共3页
目的探讨Berg平衡功能评定表(BBS)和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定表(FMB)在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评定的临床实用性及相关性。方法对68例脑卒中患者,于平衡功能训练前后分别应用BBS和FMB由专人进行评定,然后对每位患者进行静态姿势平衡测试仪(B... 目的探讨Berg平衡功能评定表(BBS)和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定表(FMB)在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评定的临床实用性及相关性。方法对68例脑卒中患者,于平衡功能训练前后分别应用BBS和FMB由专人进行评定,然后对每位患者进行静态姿势平衡测试仪(BPM)测试。BPM测试分别在睁眼和闭眼状态下进行,取摆幅指数(SI)、摆动的轨迹长(lng)、外周面积(area)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前后比较,FMB评定无显著性差异(P>005);BBS评定和BPM各检测指标均有非常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1);FMB与BBS之间呈中度的正相关(r=0517,P<0001),FMB与BPM各观察指标之间无相关性(r=-0074^-0247,P>005);BBS与BPM各观察指标之间呈中度负相关(r=-0410^-0587,P<001~0001)。结论BBS与BPM在评定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方面具有良好的一致性,都可以反映患者的平衡状态;但FMB对治疗前后的效果评定敏感性较差,其临床实用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平衡功能 评定Berg平衡功能评定 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定 静态姿势平衡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粒灸结合Bobath技术对脑卒中早期踝关节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洪沛 郭敏 +2 位作者 黄佳 唐卫 吕玉铃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391-1393,共3页
目的:探讨麦粒灸结合Bobath技术对脑卒中早期下肢踝关节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2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基础治疗药物相同。治疗组采用麦粒灸结合Bobath疗法的康复训练,对照组则只进行Bobath康复训练,各治疗... 目的:探讨麦粒灸结合Bobath技术对脑卒中早期下肢踝关节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2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基础治疗药物相同。治疗组采用麦粒灸结合Bobath疗法的康复训练,对照组则只进行Bobath康复训练,各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对下肢运动功能、踝关节运动功能进行Fugl-m eyer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为73.33%(P<0.05);早期介入麦粒灸结合对照疗法对脑卒中患者在仰卧位、坐位和站位下踝关节的背屈、跖屈运动评分均明显优于单纯对照疗法(P<0.05)。结论:早期介入麦粒灸结合Bobath技术对脑卒中偏瘫下肢踝关节运动功能有积极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踝关节运动功能 麦粒灸 BOBATH技术 fugl—meyer评定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腓总神经损伤的综合治疗 被引量:12
11
作者 刘敏 李嵩 +2 位作者 刘春辉 李红玲 石汉文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2-73,共2页
目的观察腓总神经损伤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 80例腓总神经损伤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同时配合超短波、调制中频电疗法和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照组用常规药物治疗及针灸、康复锻炼。治疗前及治疗2个疗程后用... 目的观察腓总神经损伤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 80例腓总神经损伤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同时配合超短波、调制中频电疗法和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照组用常规药物治疗及针灸、康复锻炼。治疗前及治疗2个疗程后用Fugl-Meyer评定法(FMA)评定下肢功能,采用医学研究院神经外伤学会(MCRR)标准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FMA评分值较对照组增高(P<0.05),治疗组优良率为80.00%,对照组为50.00%(P<0.01)。结论综合方法治疗腓总神经损伤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总神经损伤 超短波 调制中频电疗法 肌电生物反馈治疗 fugl—meyer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经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玉泉 周国平 +2 位作者 王清勇 李江山 胡爱中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1期150-152,共3页
目的:观察全经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0例,采取全经针刺法;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刺法,观察3个疗程。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前后Fugl—Meyer... 目的:观察全经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0例,采取全经针刺法;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刺法,观察3个疗程。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前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上肢功能评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经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良好,提示其可能是治疗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一种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全经针刺法 fugl—meyer 肢体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参数与脑卒中早期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陈丹凤 燕铁斌 +2 位作者 黎冠东 胡荣亮 梁启堂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12-816,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在脑卒中早期患者下肢康复疗效中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2012年8月至2013年9月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17例,入院后均给以相同药物治疗和综合康复治疗。分别于康复治疗前和康复治...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在脑卒中早期患者下肢康复疗效中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2012年8月至2013年9月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17例,入院后均给以相同药物治疗和综合康复治疗。分别于康复治疗前和康复治疗3周后完成DTI检查,测量最大病灶侧及对侧相应部位的部分各向异性值(FA),计算FA比值(r FA)、FA不对称性(FAasy)及健患侧FA差值。同时完成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估(FMA)。观察治疗前后患侧FA、健侧FA、r FA、FAasy及健患侧FA差值的变化值与FMA变化值的相关性。结果:康复治疗3周后,患侧FA、r FA、FAasy、健患侧FA差值及FM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健侧FA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康复治疗前后患侧FA和r FA的变化值与FMA变化值呈线性正相关(r=0.579,P=0.015;r=0.560,P=0.020);FAasy和健患侧FA差值的变化值与FMA变化值呈线性负相关(r=-0.530,P=0.029;r=-0.557,P=0.020);健侧FA变化值与FMA变化值不相关(r=-0.300,P=0.242)。结论:DTI中各参数的改变与下肢运动损伤程度存在关联性,可用于评估脑卒中后皮质脊髓束的损伤程度和运动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 脑卒中 早期 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 康复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综合康复治疗 被引量:103
14
作者 欧海宁 康健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06-108,共3页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促进技术为主,辅以高压氧、功能性电刺激、针灸等综合治疗方法对2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另20例作为对照组,以FuglMeyer评分法,Bart...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促进技术为主,辅以高压氧、功能性电刺激、针灸等综合治疗方法对2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另20例作为对照组,以FuglMeyer评分法,Barthel指数进行治疗前后的功能评定。结果:康复组在肢体运动功能,ADL能力方面治疗后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以促进技术为主的康复治疗,有助于脑卒中患者尽快恢复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肢体运动功能 fugl-meyer评分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社区康复临床路径的疗效研究:多中心、单盲、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邹颖 王红星 +14 位作者 付娟娟 任彩丽 刘守国 伊文超 夏楠 蔡德亮 陈伟 万春晓 沈光宇 潘化平 冯玲 项洁 苏敏 王德强 励建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35-1039,共5页
目的:从临床功能角度评估缺血性脑卒中社区康复临床路径康复方案的效果,为脑卒中社区康复临床路径的优化和推广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平行对照、多中心的前瞻性研究,符合纳入标准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47例,随机分为临床路... 目的:从临床功能角度评估缺血性脑卒中社区康复临床路径康复方案的效果,为脑卒中社区康复临床路径的优化和推广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平行对照、多中心的前瞻性研究,符合纳入标准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47例,随机分为临床路径组(129例)和常规康复组(118例)。临床路径组进入社区康复临床路径并执行相应康复治疗方案,常规康复组采取常规康复治疗,不进入临床路径,对康复治疗内容及时间不做要求。主要结局指标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及次要结局指标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对两组患者ADL能力、综合功能水平、运动功能进行评定和分析。结果:临床路径组康复治疗前后的MBI差值、MBI改善程度均显著高于常规康复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康复治疗前后FMA差值及FMA改善程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社区康复临床路径结合规范化的康复方案能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ADL能力,改善患者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路径 脑卒中 社区康复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改良BARTHEL指数 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腓总神经损伤的疗效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敏 张玉淼 +2 位作者 李嵩 李红玲 石汉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36-937,共2页
目的观察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腓总神经损伤的疗效。方法将46例腓总神经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6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康复治疗同时配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照组用常规药物治疗并早期康复治疗。治疗前及治... 目的观察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腓总神经损伤的疗效。方法将46例腓总神经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6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康复治疗同时配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照组用常规药物治疗并早期康复治疗。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采用徒手肌力法(MMT)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评定患肢运动功能。结果 (1)MMT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胫前肌MMT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8,P>0.05);腓骨长短肌MMT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94,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胫前肌MMT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42,P<0.05);腓骨长短肌MMT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39,P<0.05)。(2)FMA评定:治疗前治疗组的FMA下肢评分为(8.65±3.21)分,对照组为(8.78±3.63)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33,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FMA下肢评分为(24.67±6.32)分,对照组为(19.61±5.30)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90,P<0.05)。(3)神经功能愈合标准(MCRR标准)评定:治疗后对照组优良率为35%〔(3+4)/20〕,治疗组为73%〔(7+1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24,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可以有效改善腓总神经损伤患者下肢的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总神经 肌电生物反馈治疗 徒手肌力法 fugl-meyer评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红四物汤结合认知功能锻炼对脑卒中患者功能障碍恢复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7
17
作者 滕新 高丽君 周冰峰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11期2800-2802,2806,共4页
目的:研究桃红四物汤结合认知功能锻炼对脑卒中患者功能障碍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10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患者98例,按照随机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48)。对照组仅给接... 目的:研究桃红四物汤结合认知功能锻炼对脑卒中患者功能障碍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10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患者98例,按照随机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48)。对照组仅给接受知功能康复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桃红四物汤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AMD评分、血液流变学、MMSE评分、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全血高切黏度及全血低切黏度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MMSE评分、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是64. 6%,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是88. 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于伴有认知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而言,给予桃红四物汤结合认知功能锻炼治疗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红四物汤 认知功能锻炼 脑卒中 HAMD评分 血液流变学 MMSE评分 fugl-meyer评分 BARTHEL指数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下肢体位振动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肌力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涂美 王剑雄 +7 位作者 张驰 汪丽 陈汝艳 梁斌 王彬川 虞记华 万腾刚 谢羽婕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6-171,192,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下肢体位振动治疗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和肌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19年8月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康复科收治的7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迈步振动组、后伸振动组、屈膝运动振动组,每组18例。三种振动治... 目的:探讨不同下肢体位振动治疗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和肌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19年8月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康复科收治的7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迈步振动组、后伸振动组、屈膝运动振动组,每组18例。三种振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不同体位下的振动治疗,20min/次,1次/天,5天/周,持续6周。在基线、振动训练6周、随访12周时评估Fugl-Meyer量表下肢部分、起立-行走计时试验(TUG)、膝屈伸肌等速肌力峰力矩。结果:共66例患者完成该研究。各组6周及12周时Fugl-Meyer、TUG、双侧伸膝及屈膝肌峰力矩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三种振动治疗组6周及12周时Fugl-Meyer、TUG、患侧伸膝肌峰力矩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屈膝运动振动组6周时患侧伸膝肌峰力矩显著高于迈步组及后伸组(P<0.05)。四组健侧伸膝肌、双侧屈膝肌峰力矩在6周与12周差异不具备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全身振动疗法能提高脑卒中患者患侧膝关节伸肌肌力与下肢整体运动功能,且屈膝运动振动治疗在提高患侧伸肌力量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全身振动疗法 体位 fugl-meyer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刷疗法治疗脑梗死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研究
19
作者 徐佳敏 齐丽华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6年第6期1452-1454,共3页
[目的]观察软刷疗法在脑梗死上肢运动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77例病人,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均予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软刷疗法,1个月为1疗程。[结果]实验组治疗后Fugl-Meyer积分高于对... [目的]观察软刷疗法在脑梗死上肢运动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77例病人,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均予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软刷疗法,1个月为1疗程。[结果]实验组治疗后Fugl-Meyer积分高于对照组,上肢运动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同时发现,血栓素A2-前列环素(TXA2-PGI2)平衡方面也优于对照组。[结论]软刷疗法能改善脑梗死的病理环节,改善脑供血,改善脑梗死病人上肢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上肢运动功能障碍 软刷疗法 fugl-meyer积分 血栓素B2 6-酮-前列腺素Fl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督调神针刺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梗死患者康复治疗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2
20
作者 牛玉莲 支颍川 +2 位作者 李娟 吴海威 赵昕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9期1322-1325,1330,共5页
目的:探究通督调神针刺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语言及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2月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新发脑梗死和复发脑梗死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奇偶... 目的:探究通督调神针刺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语言及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2月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新发脑梗死和复发脑梗死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奇偶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督调神针刺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语言能力、Fugl-Meyer评分及血小板参数。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86%和7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语言能力、Fugl-Meyer评分均显著升高(均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小板参数均下降(均P<0.05),且观察者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督调神针刺结合rTMS对脑梗死患者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督调神 针刺 重复经颅磁刺激 脑梗死 fugl-meyer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