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4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初烤烟叶主脉与叶片的吸附等温线及其热力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卓 陈家鼎 +5 位作者 毛岚 白涛 李生栋 王涛 宋朝鹏 张豹林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3-151,共9页
为探究初烤烟叶主脉与叶片在吸湿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水分吸附特性,测定初烤烟叶主脉与叶片在环境温度20、25、30、35、40℃以及环境相对湿度50%、60%、70%、80%、90%下的吸湿情况,绘制初烤烟叶主脉与叶片的吸附等温线,采用5种常用的农产... 为探究初烤烟叶主脉与叶片在吸湿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水分吸附特性,测定初烤烟叶主脉与叶片在环境温度20、25、30、35、40℃以及环境相对湿度50%、60%、70%、80%、90%下的吸湿情况,绘制初烤烟叶主脉与叶片的吸附等温线,采用5种常用的农产品吸附等温线模型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初烤烟叶主脉与叶片的热力学性质。结果表明,初烤烟叶主脉与叶片的吸附等温线属于Ⅲ型等温线,在环境相对湿度相同的条件下,初烤烟叶主脉与叶片的平衡含水率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降低。MHAE模型是描述初烤烟叶主脉与叶片吸附等温线的最佳模型,决定系数(R^(2))为0.99877~0.99905,平均相对百分率误差(MRE)为1.45515%~2.94968%。热力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在平衡含水率发生变化时,初烤烟叶主脉与叶片的净等量吸附热(Q_(st))与微分吸附熵(ΔS)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均随平衡含水率的升高而下降,且两者与温度之间都没有明显关系。在初烤烟叶主脉与叶片的水分吸附过程中,熵-焓补偿理论也同样存在并适用,并且水分吸附过程是自发的由焓所驱动的反应。综上,初烤烟叶主脉与叶片在水分吸附过程中的热力学性质较为相似,MHAE模型适合用来描述初烤烟叶主脉与叶片在温度20~40℃的吸附等温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烤烟叶 含水率 吸附等温线 数学模型 热力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热解褐煤焦的低温氮吸附等温线形态分析 被引量:67
2
作者 刘辉 吴少华 +4 位作者 姜秀民 王国忠 曹庆喜 邱朋华 秦裕琨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07-510,共4页
利用热力工况与实际煤粉锅炉相似的管式沉降炉,在快速热解条件下制备了不同粒度及不同热解时间的元宝山褐煤煤焦试样,采用美国Micromeritics公司ASAP2020自动吸附仪测定各煤焦试样的低温氮吸附等温线,对吸附等温线形态的分析表明,不同... 利用热力工况与实际煤粉锅炉相似的管式沉降炉,在快速热解条件下制备了不同粒度及不同热解时间的元宝山褐煤煤焦试样,采用美国Micromeritics公司ASAP2020自动吸附仪测定各煤焦试样的低温氮吸附等温线,对吸附等温线形态的分析表明,不同粒度及不同热解时间的煤焦,其吸附等温线都是典型的Ⅱ型吸附等温线,说明其具有较连续的完整的孔系统,孔径范围是从小至分子级孔(孔径约0.86nm),大至无上限孔(相对而言).由吸附回线分析,各煤焦试样的孔隙可能是由大量一端封闭的盲孔(一端封闭的圆形孔、一端封闭的平行板状孔、一端封闭的楔形孔或一端封闭的锥形孔)以及部分的裂缝形孔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热解 褐煤焦 吸附等温线 吸附回线 孔隙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甲烷吸附等温线拟合模型对比分析 被引量:34
3
作者 杨峰 宁正福 +2 位作者 孔德涛 彭攀 赵华伟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86-89,共4页
对四川南部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黑色页岩样品进行了甲烷等温吸附试验,测定了35、65℃下页岩甲烷吸附等温线,采用Langmuir、Freundlich、Langmuir-Freundlich、D-R、Toth方程对吸附等温线进行拟合,检验了各模型的拟合精度。结果表明:这些模... 对四川南部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黑色页岩样品进行了甲烷等温吸附试验,测定了35、65℃下页岩甲烷吸附等温线,采用Langmuir、Freundlich、Langmuir-Freundlich、D-R、Toth方程对吸附等温线进行拟合,检验了各模型的拟合精度。结果表明:这些模型都能较好地拟合页岩甲烷吸附平衡数据,模型的参数越多拟合精度越高,三参数的Toth方程和Langmuir-Freundlich方程的拟合结果比两参数的Langmuir方程、Freundlich方程和D-R方程拟合结果要好;页岩组成非常复杂,表面吸附位的能量分布不均匀,这影响吸附模型在低压下的拟合效果,采用Toth方程可以较为准确地模拟甲烷在页岩不均匀表面上的等温吸附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甲烷吸附 吸附等温线 吸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组合吸附剂的吸氢等温线的测定及分析 被引量:23
4
作者 陈树军 汪荣顺 +1 位作者 魏蔚 曾宇悟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35-439,共5页
测定了几种组合吸附剂在低压室温下的吸氢等温线,该组合吸附剂是由5A分子筛和含有不同比例PdO和Ag2O的吸气剂组成的。本文对这些吸氢等温线进行了分析,拟合出在一定范围内适用的吸氢等温方程式。根据BDDT理论,组合吸附剂的吸氢等温线与... 测定了几种组合吸附剂在低压室温下的吸氢等温线,该组合吸附剂是由5A分子筛和含有不同比例PdO和Ag2O的吸气剂组成的。本文对这些吸氢等温线进行了分析,拟合出在一定范围内适用的吸氢等温方程式。根据BDDT理论,组合吸附剂的吸氢等温线与第Ⅳ种等温线的类型很接近。比较了同一吸气剂不同放置方式对吸附量的影响。吸气剂平铺放置时,组合吸附剂的吸附量明显大于吸气剂包裹放置时的吸附量,在储罐中应该尽可能地平铺放置。放置方式相同,含有不同百分比PdO的组合吸附剂的吸附量也有较大的差别。为了充分发挥多层绝热的效果,在高真空多层绝热储罐内优先选用含有85%PdO和15%Ag2O的组合吸附剂。实验结果及相应分析,为我国低温吸附的设计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组合吸附 吸气剂 吸氢等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米淀粉解吸等温线与吸附等温线的拟合模型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刘成梅 周国辉 +5 位作者 万婕 罗舜菁 艾亦旻 左艳娜 王玲华 罗达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98-201,共4页
根据吸附原理,在环境温度25℃下,水分活度0.11~0.90范围内,采用重量法对大米淀粉的吸N/解吸等温线进行测定。用7个非线性回归方程对吸附及解吸等温线进行描述,以决定系数(R2)、残差平方和(RSS)、平均相对误差(MRD)和均方... 根据吸附原理,在环境温度25℃下,水分活度0.11~0.90范围内,采用重量法对大米淀粉的吸N/解吸等温线进行测定。用7个非线性回归方程对吸附及解吸等温线进行描述,以决定系数(R2)、残差平方和(RSS)、平均相对误差(MRD)和均方根误差(RMSE)为评价指标,确定最佳拟合模型及其参数。结果表明,根据国际理论和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的分类,大米淀粉的吸附和解吸等温线都属于第Ⅱ种类型,在实验水分活度范围内等温线存在一个明显的滞后现象,该滞后现象属于H3型。Henderson模型、Oswin模型、GAB模型均适合描述大米淀粉的吸湿等温线,其中GAB模型为最佳模型。GAB拟合解吸等温线的参数X0、C、K分别为0.0800、36.43、0.7646,拟合吸附等温线的参数分别为0.0743、26.87、0.78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米淀粉 吸附等温线 解吸等温线 拟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菲和萘在黄土上的吸附等温线和吸附热力学 被引量:19
6
作者 展惠英 袁建梅 +1 位作者 蒋煜峰 陈慧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9-52,共4页
研究了菲和萘在黄土上的吸附行为 ,比较分析了 Linear方程、Freundlich方程和 L angmuir方程描述吸附等温线的准确性。结果表明 ,菲和萘在黄土上的吸附等温线呈非线性 ,Freundlich方程最符合其吸附行为。菲和萘在天然黄土上的吸附量随... 研究了菲和萘在黄土上的吸附行为 ,比较分析了 Linear方程、Freundlich方程和 L angmuir方程描述吸附等温线的准确性。结果表明 ,菲和萘在黄土上的吸附等温线呈非线性 ,Freundlich方程最符合其吸附行为。菲和萘在天然黄土上的吸附量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其吸附是一个放热过程 ,吸附热分别为 0 .0 1774k J·mol- 1和 -0 .0 612 5 k J· mol- 1 ;吸附的标准自由能改变量分别为 -9.93 9k J· mol- 1和 -7.3 3 3 k J· mol- 1。标准自由能的变小是菲和萘在黄土上吸附的推动力。经过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改性后的黄土对菲和萘的吸附能力 ,随加入的表面活性剂占原土阳离子交换容量 ( CEC)的百分数增大明显增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化学 黄土 吸附等温线 吸附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吸附等温线法表征页岩孔隙结构的模型适用性初探 被引量:45
7
作者 杨侃 陆现彩 +2 位作者 徐金覃 尹宏伟 胡文瑄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17-821,共5页
针对常见的基于探针气体吸附等温线的孔隙表征方法,通过选择3件标准样品(介孔和微孔材料以及纳米碳管),对比分析了BJH法、HK法和QSDFT法的结果。研究发现BJH法和HK法分别仅适用于介孔和微孔的表征,而QSDFT法对介孔和微孔的表征都适用。... 针对常见的基于探针气体吸附等温线的孔隙表征方法,通过选择3件标准样品(介孔和微孔材料以及纳米碳管),对比分析了BJH法、HK法和QSDFT法的结果。研究发现BJH法和HK法分别仅适用于介孔和微孔的表征,而QSDFT法对介孔和微孔的表征都适用。鉴于页岩孔隙具有孔径分布广、孔隙结构复杂的特点,因此建议在分析页岩孔隙结构时宜采用QSDFT方法。同时,还分析了2件采自四川筇竹寺组的页岩样品,分析结果表明:该页岩富含微孔。按照BJH法得到的孔径分布进行的估算,所得甲烷吸附容量显著低于QSDFT方法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吸附等温线 页岩 孔径分布 BJH法 HK法 QSDFT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高压下三元混合气体在储层岩心中的吸附等温线的测定 被引量:9
8
作者 欧成华 李士伦 +2 位作者 易敏 郭平 孙良田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72-74,共3页
利用自行研制的XF - 1型高温高压气体吸脱附测试仪 ,结合一台色谱分析仪 (HP6 890 )、一套抽真空系统 ,测定了三元混合气体 (N2 -CH4 -C2 H6)在三个岩心中的总吸附等温线共计 6条 (累计测试点 111个 ) ,吸附平衡后自由气相组成、吸附相... 利用自行研制的XF - 1型高温高压气体吸脱附测试仪 ,结合一台色谱分析仪 (HP6 890 )、一套抽真空系统 ,测定了三元混合气体 (N2 -CH4 -C2 H6)在三个岩心中的总吸附等温线共计 6条 (累计测试点 111个 ) ,吸附平衡后自由气相组成、吸附相组成和多组分气体组分吸附量随压力的变化曲线各 18条 (累计测试点 16 8个 )。测试的温度为 5 0 .5℃。实验的结果表明 :①储层岩心介质对烃类混合气体的吸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 ,不容忽视 ;②岩心多组分气体吸附体系的吸附能力除受温度、压力影响外 ,更受到储层介质、岩石成分、结构和物性性质的影响 ;③烃类多组分气体吸附前后的组分发生了显著变化 ,高碳数的烃类组分比低碳数的烃类组分更易被岩心介质吸附 ;④多组分气体组分相对吸附量能有效地表征多组分气体中各组分气体的竞争吸附能力大小 ,依据这个指标可将三元多组分气体体系中各组分气体按其竞争吸附能力由强到弱排序为C2 H6>CH4 >N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集层 岩心 气体吸附 测试 吸附等温线 三元混合气体 凝析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淀粉水分吸附等温线的研究及模型建立 被引量:25
9
作者 彭桂兰 陈晓光 +1 位作者 吴文福 姜秀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76-179,共4页
为了更好地指导玉米淀粉及其含物制品的干燥、储藏和包装,需要确定温度对玉米淀粉水分吸附特性的影响,及建立一个包含温度和水活度在内的新吸附等温线模型。根据吸附原理,利用静态调整环境湿度法,测定了玉米淀粉在30℃、45℃和60℃3个... 为了更好地指导玉米淀粉及其含物制品的干燥、储藏和包装,需要确定温度对玉米淀粉水分吸附特性的影响,及建立一个包含温度和水活度在内的新吸附等温线模型。根据吸附原理,利用静态调整环境湿度法,测定了玉米淀粉在30℃、45℃和60℃3个温度不同水活度下的吸湿和解吸等温线。结果显示玉米淀粉的等温线属于Ⅱ型等温线,在一定的水活度下随着温度的升高吸附能力下降。随着水活度的增加平衡含水率增加,在整个水活度范围内吸附等温线存在一个很明显的滞后作用。用BP神经网络建立了一个新的吸附等温数学模型,分析表明BP神经网络模型不仅包含水活度和温度2个参数而且拟合程度优于其它的数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淀粉 吸附等温线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谷吸附与解吸等温线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文友先 张家年 张声华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86-289,共4页
用华矮837早稻作试验品种,研究了20℃、30℃、40℃温度下,稻谷吸附与解吸相对湿度ERH与平衡含水量EMC关系。应用四种常用的农业物料吸附等温线模型,对稻谷吸附与解吸数据进行了拟合,比较了其适应性。结果表明:稻谷... 用华矮837早稻作试验品种,研究了20℃、30℃、40℃温度下,稻谷吸附与解吸相对湿度ERH与平衡含水量EMC关系。应用四种常用的农业物料吸附等温线模型,对稻谷吸附与解吸数据进行了拟合,比较了其适应性。结果表明:稻谷吸附等温线与同温度下解吸等温线不重合,有明显的滞后环。在吸附过程中,若RH不变,温度降低,吸附量增加;在解吸过程中,若RH不变,温度升高,解吸量则增加。四种模型的拟合及适应性比较结果说明,修正Henderson模型与G.A.B模型有良好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谷 湿度 吸附 解吸 等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制荔枝果肉吸附等温线及热力学性质 被引量:18
11
作者 李辉 林河通 +2 位作者 林毅雄 袁芳 林福兴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309-315,共7页
为了解干制“乌叶”荔枝果肉含水率与水分活度、贮藏温度之间的复杂关系,并为干制“乌叶”荔枝果肉贮藏条件的确定提供技术依据,运用吸附原理,在水分活度为0.112~0.976范围内,研究了干制“乌叶”荔枝果肉在20、30和40℃时的水分吸... 为了解干制“乌叶”荔枝果肉含水率与水分活度、贮藏温度之间的复杂关系,并为干制“乌叶”荔枝果肉贮藏条件的确定提供技术依据,运用吸附原理,在水分活度为0.112~0.976范围内,研究了干制“乌叶”荔枝果肉在20、30和40℃时的水分吸附等温线;采用8种模型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通过比较模型决定系数(R2)和均方根误差确定用于描述干制“乌叶”荔枝果肉吸附等温线的最适模型;通过不同温度下干制“乌叶”荔枝果肉的吸附等温线数据获得净等量吸附热、焓变、熵变和自由能等热力学性质。结果表明,干制“乌叶”荔枝果肉的水分吸附呈Ⅲ型等温线,在相同水分活度时,平衡含水率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Peleg模型用于描述吸附等温线是较适合的,决定系数为R2为0.9950~0.9979,均方根误差为1.9431~2.7102。热力学性质显示,净等量吸附热随含水率的增加而降低,在较高含水率时趋近于0。焓变与净等量吸附热有相同的值,其范围为0.95~186.98 kJ/mol。熵变随含水率的增加而降低,并没有表现出对温度的依赖性。自由能随含水率和温度的增加而减小。焓-熵补偿理论适用于干制“乌叶”荔枝果肉中的水分吸附过程,此水分吸附过程是焓驱动的。研究结果为干制“乌叶”荔枝果肉的加工和贮藏稳定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贮藏 吸附 热力学性质 荔枝 果肉 等温线 平衡含水率 LITCHI (Litchi CHINENSIS Son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洲坚果果壳解吸等温线与吸附等温线拟合模型 被引量:12
12
作者 王云阳 张丽 +2 位作者 王绍金 Tang Juming 李元瑞1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3-107,共5页
采用非线性回归方法,分析评价了6种模型与试验得到的澳洲坚果果壳在25℃下的解吸等温线与吸附等温线的拟合程度,以确定最佳拟合模型及其参数。结果表明,根据国际理论和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的分类,解吸等温线与吸附等温线都属于第Ⅰ种... 采用非线性回归方法,分析评价了6种模型与试验得到的澳洲坚果果壳在25℃下的解吸等温线与吸附等温线的拟合程度,以确定最佳拟合模型及其参数。结果表明,根据国际理论和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的分类,解吸等温线与吸附等温线都属于第Ⅰ种类型。解吸吸附滞后现象属于H3型。GAB模型是最佳的解吸等温线和吸附等温线拟合方程。GAB模型拟合解吸等温线的参数A、B、C分别为9.693、0.605、8.378,拟合吸附等温线的参数分别为9.695、0.635、3.2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坚果 果壳 吸附等温线 解吸等温线 拟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烷超临界高压吸附等温线研究 被引量:36
13
作者 胡涛 马正飞 姚虎卿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6-40,共5页
从实验测试吸附等温线数据的原理出发 ,提出了静态容积法测试吸附等温线数据产生的相对吸附量与绝对吸附量的概念并推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式 ,指明了高压下等温线出现最大点是由于气相密度与吸附相密度之比值变大造成静态容积法测试的相... 从实验测试吸附等温线数据的原理出发 ,提出了静态容积法测试吸附等温线数据产生的相对吸附量与绝对吸附量的概念并推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式 ,指明了高压下等温线出现最大点是由于气相密度与吸附相密度之比值变大造成静态容积法测试的相对吸附量与绝对吸附量明显不相等引起的。根据这个结论 ,首次提出以吸附相密度为参数 ,通过R -K方程计算气相密度 ,用Langmuir-Freundlich(L -F)方程表示绝对吸附量的超临界高压吸附等温线模型。将模型应用于静态容积法测试的具有最大吸附量的甲烷在活性炭上超临界高压吸附等温线数据回归 ,模型对实验数据的拟合相关系数R均在 0 99996以上。模型回归所得的参数能准确反映L -F方程的特性 ,同时给出的超临界甲烷吸附相密度同文献报道值一致。本文提出的超临界高压吸附等温线模型没有使用假设的超临界吸附极限压力来代替超临界气体本身不具有的饱和蒸汽压 ,方程形式简单 ,参数意义明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等温线 甲烷 超临界吸附 静态容积法 L-F方程 天然气 储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洲坚果果仁粉水分解吸-吸附等温线的测定与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云阳 张丽 +2 位作者 王绍金 唐炬明 李元瑞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288-292,共5页
为给澳洲坚果果仁粉的干燥和贮藏条件的确定提供技术依据,试验测定了其在室温(25℃)下的水分解吸-吸附等温线。采用非线性回归的方法,应用常见的BET、GAB、Halsey、Henderson、Oswin和Smith模型对试验所得解吸-吸附等温线进行拟合分析,... 为给澳洲坚果果仁粉的干燥和贮藏条件的确定提供技术依据,试验测定了其在室温(25℃)下的水分解吸-吸附等温线。采用非线性回归的方法,应用常见的BET、GAB、Halsey、Henderson、Oswin和Smith模型对试验所得解吸-吸附等温线进行拟合分析,以确定最佳拟合模型及其参数。结果表明,其解吸等温线属于国际理论和应用化学联合会分类的第Ⅱ种类型,其吸附等温线属于第Ⅲ种类型,解吸-吸附滞后现象属于H3型;GAB模型是其最佳的解吸等温线拟合方程,Henderson模型是最佳的吸附等温线拟合方程;GAB模型拟合解吸等温线的参数A、B、C分别为8.2439、0.4815、1.3545。Henderson模型拟合吸附等温线的参数A、B分别为0.3006、0.86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温线 吸附 解吸 澳洲坚果 果仁粉 拟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菌对铅离子的吸附等温线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敬华 张思忠 +2 位作者 李延虎 朱路 韩润平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8-91,共4页
啤酒酵母菌作为吸附剂可以去除水溶液中的铅离子.分别在293,298,303 K时研究了铅离子质量浓度对吸附量的影响.质量浓度增加,吸附量增加,升温不利于吸附.用非线性回归分析对吸附等温线进行了拟合,在实验条件下Langmuir,Freundlich,Redlic... 啤酒酵母菌作为吸附剂可以去除水溶液中的铅离子.分别在293,298,303 K时研究了铅离子质量浓度对吸附量的影响.质量浓度增加,吸附量增加,升温不利于吸附.用非线性回归分析对吸附等温线进行了拟合,在实验条件下Langmuir,Freundlich,Redlich-Peterson,Koble-Corrigan和Temkin模型均可用于分析等温线,其中Redlich-Peterson模型最好.293 K时酵母菌对铅的最大吸附量为6.07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菌 生物吸附 铅离子 等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探针气体吸附等温线的矿物材料表征技术:Ⅱ.多孔材料的孔隙结构 被引量:17
16
作者 杨侃 陆现彩 +1 位作者 刘显东 侯庆锋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6年第4期362-368,共7页
含纳米孔的天然矿物岩石材料的吸附和催化性能对于表生地球化学过程、材料加工、应用及煤炭开发利用等方面均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对比分析了各种纳米孔表征技术,重点介绍了基于吸附等温线的纳米孔研究方法。对三个典型样品等温线数据的... 含纳米孔的天然矿物岩石材料的吸附和催化性能对于表生地球化学过程、材料加工、应用及煤炭开发利用等方面均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对比分析了各种纳米孔表征技术,重点介绍了基于吸附等温线的纳米孔研究方法。对三个典型样品等温线数据的模型计算表明,应根据材料中孔的形态(平行板状孔、球形孔和圆柱形孔)选择模型,不同类型孔所对应的计算方法和参数有很大差别。表征材料表面能量均匀的样品可首先考虑采用DFT法;HK法一般只作为定性研究方法,BJH方法受样品本身性质参数的影响较小,且计算简单,可广泛应用于介孔材料的孔径分布的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结构 矿物材料 表征 探针气体吸附等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附热预测吸附等温线 被引量:20
17
作者 胡涛 马正飞 姚虎卿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2期34-38,共5页
实验测定了N2 在沸石分子筛、C2 H6 在活性炭、CO2 在硅胶上的吸附等温线 ,研究用Clausius Clapeyron方程求得等量吸附热、再利用所得的吸附热预测其它温度的吸附等温线数据的方法。将吸附热预测的等温线与实验值及插值法内插得到的吸... 实验测定了N2 在沸石分子筛、C2 H6 在活性炭、CO2 在硅胶上的吸附等温线 ,研究用Clausius Clapeyron方程求得等量吸附热、再利用所得的吸附热预测其它温度的吸附等温线数据的方法。将吸附热预测的等温线与实验值及插值法内插得到的吸附等温线数据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吸附热预测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此外还对文献数据利用等量吸附热预测较高压力 ( 65 0kPa)下的等温线 ,均与文献中的实验值一致。为吸附工业操作需要不同温度下的等温线数据和吸附过程的模拟与设计提供了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测 吸附等温线 吸附 中附剂 过程模拟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吸附等温线分析膨润土的分形孔隙 被引量:31
18
作者 刘龙波 王旭辉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91-595,共5页
膨润土是一种多孔的粘土材料,对气相和液相中的污染物均有很好的净化效果。为了了解其对气体的吸附性能,用氮气吸附等温线分析了2种膨润土和1种活性白土的BET比表面积和孔隙分布,并应用基于FHH模型的方法计算了它们的分形维数。结果表明... 膨润土是一种多孔的粘土材料,对气相和液相中的污染物均有很好的净化效果。为了了解其对气体的吸附性能,用氮气吸附等温线分析了2种膨润土和1种活性白土的BET比表面积和孔隙分布,并应用基于FHH模型的方法计算了它们的分形维数。结果表明,普通膨润土的分形维数接近2,而活性白土的达到了2.59。讨论了孔隙度、比表面积以及分形维数等参数与吸附量的关系,表明分形维数更能反映膨润土对气体的吸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润土 分形维数 吸附等温线 气体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氢在活性炭上的吸附等温线研究 被引量:41
19
作者 周亚平 周理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19-127,共9页
通过77-298K范围内氢在AX-21活性炭上的吸附数据,探讨如何用普通I-型等温线模型处理超临界条件下的吸附等混线,以获取关于超临界吸附系统的正确信息结果表明,Langmuir方程虽然可用来表达实验数据,但不能提供关于该吸附系统的任何... 通过77-298K范围内氢在AX-21活性炭上的吸附数据,探讨如何用普通I-型等温线模型处理超临界条件下的吸附等混线,以获取关于超临界吸附系统的正确信息结果表明,Langmuir方程虽然可用来表达实验数据,但不能提供关于该吸附系统的任何可靠信息;Virial方程虽不是整组数据的最好模型,但却能够可靠地确定Henry定律常数,然后可从vantHoff标绘决定等量吸附热.通过将实验数据拟合到Dubinin-Astakhov方程,讨论了某些吸附机理.虽然该方程可以最好地表达实验数据,但由于其中的四个参数在回归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相互作用,以及方程中某些物理量在超临界领域定义的不严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等温线模型 活性炭 超临界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谷水分吸附与解吸等温线拟合模型的选择及其参数优化 被引量:23
20
作者 胡坤 张家年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3-156,共4页
评价5种最常用的数学模型对中国不同类型的稻谷(籼稻、粳稻、糯稻)吸附与解吸等温线数据的拟合效果,以确定最佳拟合模型及其参数。测定中国不同类型稻谷的吸附与解吸等温线数据,用非线性回归进行统计分析并评价数学模型的拟合效果。结... 评价5种最常用的数学模型对中国不同类型的稻谷(籼稻、粳稻、糯稻)吸附与解吸等温线数据的拟合效果,以确定最佳拟合模型及其参数。测定中国不同类型稻谷的吸附与解吸等温线数据,用非线性回归进行统计分析并评价数学模型的拟合效果。结果表明,美国农业工程学会(A SAE)推荐的修正Chung-P fost模型及其参数并不能与中国稻谷的吸附与解吸等温线数据很好地拟合。S trohm an-Y oerger模型最适于拟合籼稻、粳稻的吸附与解吸等温线及糯稻的吸附等温线。而修正O sw in模型最适合拟合糯稻的解吸等温线。S trohm an-Y oerger模型拟合籼稻、粳稻吸附等温线的参数C1、C2、C3、C4分别为1.44871、0.20898、7.32345、0.18647;拟合解吸等温线的参数C1、C2、C3、C4分别为2.25071、0.24167、8.32543、0.19035;拟合珍糯吸附等温线的参数为1.55680,0.19179,6.19676,0.17155。修正O sw in模型拟合珍糯的解吸等温线的参数为13.63642,-0.05638,3.60042。本研究为中国的稻谷贮藏与加工提供了基础性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温线 稻谷 拟合模型 吸附 解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