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枣(Ziziphus jujuba Mill.)品种结实特性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闫超 刘平 +4 位作者 刘孟军 王玖瑞 代丽 李登科 孔得仓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1-125,共5页
对河北省沧县枣种质资源圃124个和山西果树研究所国家枣种质资源圃156个枣品种(品系)在自花授粉和自然授粉条件下的结实及种仁发育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供试品种自然授粉和自花授粉条件下的平均结实率(结果数/100枣吊)分别为37.06%... 对河北省沧县枣种质资源圃124个和山西果树研究所国家枣种质资源圃156个枣品种(品系)在自花授粉和自然授粉条件下的结实及种仁发育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供试品种自然授粉和自花授粉条件下的平均结实率(结果数/100枣吊)分别为37.06%、20.63%,变幅分别为4.17%~175.00%、0%~163.64%,平均可育率(含仁果实/果实总数×100%)分别为12.10%、3.07%,变幅均为0%~100%;自花结实率和自然结实率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0.597;供试枣品种可分成自花不实异花可实不育、自花不实异花可育、自花异花均可实不育、自花可实不育异花可育、自花异花都可育等5种结实类型,分别占总品种数的10.27%、16.06%、45.19%、17.15%、11.33%;筛选出稳定表现自花不实或自花可实不育而异花授粉可育率高且种仁饱满的品种2个(小枣4、小墩墩枣),种仁较饱满的5个(洪赵十月红、广东白枣、大荔圆枣、小枣25、圆铃枣),利用这些品种做母本进行杂交育种时可省略去雄程序,有效解决因枣花小去雄难的问题;蛤蟆枣、团枣、无核小枣、马牙枣、核桃纹等自花不实而异花可实的品种,在栽植时应配置授粉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授粉 自花授粉 结实性 可育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枣树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2
作者 王玖瑞 刘孟军 代丽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36-339,共4页
概述了枣树的茎尖、芽和茎段培养、花药培养、原生质体培养、胚乳培养、离体叶培养等方面的主要进展,并针对枣树组织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快繁是枣树组培最成功的方面,以茎尖、芽或茎段为外植体已经建立了十几个... 概述了枣树的茎尖、芽和茎段培养、花药培养、原生质体培养、胚乳培养、离体叶培养等方面的主要进展,并针对枣树组织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快繁是枣树组培最成功的方面,以茎尖、芽或茎段为外植体已经建立了十几个品种的快繁体系,而且,应用茎尖培养和热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得到了脱除枣疯病病原-植原体的无毒苗。应深入研究花药培养、原生质体培养、叶片培养、胚乳培养及胚培养,并尽快应用于枣树的转基因育种和倍性育种。特别是幼胚培养的研究应该进一步加强,从而解决因优良品种胚败育难以获得杂种后代的问题,实现枣树的杂交育种和遗传图谱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培养 茎段培养 花药培养 原生质体培养 胚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枣品种改良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3
作者 王长柱 高京草 +3 位作者 高文海 曹导叶 王慧霞 李新岗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73-678,共6页
概述了枣品种选育成果和杂交育种基础等方面研究取得的主要进展。品种选育主要回顾了实生选种及其成果;杂交育种重点阐述了授粉生物学、授粉受精及胚胎发育、胚败育机理和胚培养等基础进展;同时对雄性不育种质鉴定,实生后代性状遗传规律... 概述了枣品种选育成果和杂交育种基础等方面研究取得的主要进展。品种选育主要回顾了实生选种及其成果;杂交育种重点阐述了授粉生物学、授粉受精及胚胎发育、胚败育机理和胚培养等基础进展;同时对雄性不育种质鉴定,实生后代性状遗传规律,利用分子生物技术对实生后代进行杂种鉴别等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枣育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枣育种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枣树数量性状的分布类型及其概率分级指标体系 被引量:35
4
作者 刘平 刘孟军 +1 位作者 周俊义 毕平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7-82,共6页
以收集于我国主要产枣区的 1 2 4个枣品种 1 9个重要数量性状的多年调查结果为基础资料 ,利用概率和数理统计理论 ,借助计算机对各数量性状取值的分布类型进行了 χ2 检验。结果表明 :鲜枣可滴定酸、生长期、干枣可溶性糖、二次枝长、... 以收集于我国主要产枣区的 1 2 4个枣品种 1 9个重要数量性状的多年调查结果为基础资料 ,利用概率和数理统计理论 ,借助计算机对各数量性状取值的分布类型进行了 χ2 检验。结果表明 :鲜枣可滴定酸、生长期、干枣可溶性糖、二次枝长、枣头平均节间长、枣吊长、枣吊花数、果核重等 1 0个数量性状符合正态分布 ;而单果重、鲜枣Vc、鲜枣可溶性糖含量、可食率、干枣可滴定酸、果吊率、二次枝节数等 9个性状符合 χ2 分布。正态分布性状可统一用 (X -1 2 81 8S)、(X -0 5 2 46S)、(X +0 5 2 46S)和 (X +1 2 81 8S)分为 5级 ,使 1~ 5级的出现概率分别为 1 0 %、2 0 %、40 %、2 0 %和 1 0 % ,或用中间 2个分点分为 3级。经比较研究 ,χ2 分布性状可近似的按正态分布性状处理。文中给出了枣树主要数量性状的概率分级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树 数量性状 分布类型 概率分级 指标体系 数理统计理论 正态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枣贮藏及酒制过程中营养成份的变化 被引量:19
5
作者 刘孟军 彭建营 +2 位作者 刘新云 葛喜珍 王永蕙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6-39,共4页
在室温条件下cAMP和cGMP含量均在贮后8d左右出现1个波谷,而cAMP/cGMP值在整个贮藏过程中(24d)一直呈上升趋势;在10℃和-25℃条件下,贮后前16dcAMP和cGMP含量均有所上升,之后cAMP含量... 在室温条件下cAMP和cGMP含量均在贮后8d左右出现1个波谷,而cAMP/cGMP值在整个贮藏过程中(24d)一直呈上升趋势;在10℃和-25℃条件下,贮后前16dcAMP和cGMP含量均有所上升,之后cAMP含量趋于稳定,而cGMP含量逐渐下降,cAMP/cGMP值分别在贮后8d和16d各出现1个小波谷,但整体上呈上升趋势。鲜枣酒制过程中Vc含量迅速下降,15d后仅剩下3.0~3.3%;总糖含量和糖酸比呈持续下降趋势,尤以前期下降较为迅速;还原糖和可滴定酸含量在酒制初期有较大幅度上升,后期因品种不同而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枣 环磷酸腺苷 环磷酸鸟苷 贮藏 酒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红枣优生区研究 被引量:33
6
作者 周丽 杨伟志 +1 位作者 王长柱 李新岗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53-459,522,共8页
【目的】明确新疆各枣区(县)的优生区地位,更好地指导新疆红枣的优质高效生产。【方法】根据新疆各枣区县20 a(年)(1993—2012年)的气象资料,用Arc GIS技术研究新疆红枣的优生区类别。【结果】新疆红枣优生区区划指标体系包括年平均温... 【目的】明确新疆各枣区(县)的优生区地位,更好地指导新疆红枣的优质高效生产。【方法】根据新疆各枣区县20 a(年)(1993—2012年)的气象资料,用Arc GIS技术研究新疆红枣的优生区类别。【结果】新疆红枣优生区区划指标体系包括年平均温度、无霜期、生长季≥10℃积温、极端最低温度、≤-20℃出现的天数和生长季干燥度。用Arc GIS技术将新疆(南疆和东疆)红枣产区分为4个等级,其中最佳优生区包括和田地区,以及若羌、且末、麦盖提、莎车、沙雅等县;优生区包括喀什、巴楚、岳普湖、伽师、疏勒、温宿、库车等县;适宜区包括叶城、疏附、托克逊、吐鲁番、阿图什、新和等县;次适宜区包括塔什库尔干、阿克陶、拜城及哈密地区。【结论】研究确定了新疆红枣优生区类别,提出了各区适宜栽培的红枣品种,为新疆红枣良种区域化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枣 优生区 新疆 判别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枣树研究论文的统计与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代丽 刘孟军 +2 位作者 甄文超 刘新云 王亚秋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0-43,共4页
从 1 95 0年至 1 998年 ,在国内 34 4种科技期刊上共计发表了约 1 6 99篇枣树论文。通过对这些论文的年代分布、期刊分布、内容分布及内容的期刊分布进行统计分析 ,提出了枣树论文的年代分布特征、内容分布特点、发表枣树论文的核心期... 从 1 95 0年至 1 998年 ,在国内 34 4种科技期刊上共计发表了约 1 6 99篇枣树论文。通过对这些论文的年代分布、期刊分布、内容分布及内容的期刊分布进行统计分析 ,提出了枣树论文的年代分布特征、内容分布特点、发表枣树论文的核心期刊和核心单位、以及各研究领域论文的重点期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枣树 统计 分析 科技论文 文献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枣树的结实特性影响因素 被引量:24
8
作者 闫超 刘平 +3 位作者 刘孟军 王玖瑞 孔得仓 李登科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8-86,共9页
以河北沧县枣种质资源圃的124个枣品种和山西太谷国家枣种质资源圃的156个枣品种为试材,研究枣树的结实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枣树种质可分为自花可育、自花可实不育、自花不实3类,其中自花可实不育是基本类型,它与自花不实和自... 以河北沧县枣种质资源圃的124个枣品种和山西太谷国家枣种质资源圃的156个枣品种为试材,研究枣树的结实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枣树种质可分为自花可育、自花可实不育、自花不实3类,其中自花可实不育是基本类型,它与自花不实和自花可育类之间可相互转化,而自花可育和自花不实之间相互转化极少;在自然(异花)授粉条件下供试品种均可结实,但育性有不育和可育2类,其中可育的占42.31%。枣树的结实性和育性因基因型(品种和品系)、年份、地区、树冠方位不同而有显著差异,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基因型;供试品种间自花结实率(吊果率)和可育率的变幅分别为0~61.54%和0~100%,自然授粉结实率和可育率的变幅分别为4.17%~136.84%和0~100%;36个金丝小枣品系自花结实率和可育率的变幅分别为0.89%~163.64%和0~6.98%,自然授粉结实率和可育率的变幅分别为10.71%~138.89%和0~90.00%;5个无核小枣品系的分别为1.10%~81.72%,0~100%和8.06%~137.04%,0~2.70%;3个冬枣品系的分别为25.00%~62.93%,0~1.37%和11.32%~89.23%;不同年份和地区间结实性变化大而育性相对稳定,年份间自花和异花结实率均表现稳定的仅有4.17%、可育率稳定的则高达64.58%,地区间表现稳定的分别为15.38%和73.08%;西南-西北方向自花结实率高。初步筛选出一批自花不实或自花不育而异花高度可育、适宜作为杂交母本的优异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授粉 自花授粉 结实特性 育性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壶瓶枣’果实表面特征变化及其与吸水和裂果的关系 被引量:7
9
作者 宋宇琴 李洁 +2 位作者 付丽娇 李娜 李六林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52-59,共8页
【目的】枣果实成熟期遇雨易开裂,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明确引起枣果实开裂的水分吸收主要途径,为进一步探明枣裂果机制和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于2013—2015年,以易裂果的‘壶瓶枣’果实为试材,通过染液示踪结合体视镜观测枣果... 【目的】枣果实成熟期遇雨易开裂,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明确引起枣果实开裂的水分吸收主要途径,为进一步探明枣裂果机制和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于2013—2015年,以易裂果的‘壶瓶枣’果实为试材,通过染液示踪结合体视镜观测枣果实不同部位的吸水分布,确定枣果实可能的吸水途径;通过蜡封果实不同部位结合浸水处理,测定枣果实不同部位单位时间内吸水量的差异;利用体视镜和扫描电镜观测枣果实表面结构特征,分析枣果实表面结构特征变化与吸水和裂果的关系。【结果】1)‘壶瓶枣’果实的果面、果梗和梗洼部位均可吸水,在易裂果的果实着色期3个部位的相对吸水量分别占51%~54%、31%~40%和9%~18%。2)枣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果面气孔木栓化形成皮孔,部分皮孔形成微裂隙,果面吸水量成倍增加;水分可以通过开放的皮孔和微裂隙进入果实,吸水途径包括共质体途径吸水和质外体途径吸水。3)自然降雨形成的裂果和浸水试验中的裂果上均普遍观察到宏观裂纹经过2个以上的果点连接成线、交叉裂口的交叉点为果点所在位置,证明枣果实表面气孔是引起果实宏观开裂的诱因。【结论】枣果面气孔在果实成熟进程中形成的皮孔和微裂隙是果实吸水的主要部位,也是枣果实吸水开裂的诱因;果实表面同时存在水分进入果实内部的共质体途径和质外体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水途径 皮孔 微裂隙 裂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枣疯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10
作者 周俊义 刘孟军 侯保林 《果树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54-359,共6页
综述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内外在枣疯病病原及其检测技术、发病规律、传播途径、生理生化和防治等方面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并提出了枣疯病研究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的主攻方向。
关键词 枣树 枣疯病 病原 植原体 侵染性病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现代红枣栽培模式研究 被引量:23
11
作者 周丽 王长柱 李新岗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9-143,共5页
新疆红枣产区光热资源充足、地势平坦,适合机械化耕作,是我国红枣的最佳优生区。为了更好地服务新疆红枣产业,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和质量,研究调查了南疆和东疆红枣主产区的主栽品种、栽培模式和产量效益等情况。结果表明,宽行密植和宽行... 新疆红枣产区光热资源充足、地势平坦,适合机械化耕作,是我国红枣的最佳优生区。为了更好地服务新疆红枣产业,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和质量,研究调查了南疆和东疆红枣主产区的主栽品种、栽培模式和产量效益等情况。结果表明,宽行密植和宽行栽培模式,效益显著,适合机械化管理。利用1993-2012年气象资料,研究了新疆枣区的优生区地位,提出了新疆红枣优生区的判别指标,即年平均温度、生长季≥10℃的积温、无霜期、6-10月日照时数和日照百分率等5项指标。结合现代果业发展趋势和新疆枣区的特点,研究提出了建立现代红枣栽培模式,即宽行密植或宽行栽培模式,强调以优生区和主栽品种为基础,完善枣园基础保障设施和机械化配套设施,提升亩产值1万元的栽培模式,实现新疆红枣的优质高效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枣 栽培模式 新疆 优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提取金丝小枣多糖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28
12
作者 李进伟 丁霄霖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6年第3期73-76,共4页
通过分析5种枣的化学成分,确定了金丝小枣为提取枣多糖的较佳原料。探讨了超声波提取枣多糖的优化工艺。通过响应面分析法考察超声波功率、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对枣多糖得率与纯度的影响,得出枣多糖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超... 通过分析5种枣的化学成分,确定了金丝小枣为提取枣多糖的较佳原料。探讨了超声波提取枣多糖的优化工艺。通过响应面分析法考察超声波功率、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对枣多糖得率与纯度的影响,得出枣多糖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波功率86~96w,提取温度45~53℃.提取时间20min,料液比1:20(g:mL),枣多糖得率7.63%,纯度35.57%。与传统的水浴浸提法相比,该方法不仅缩短了提取时间,且提高了枣多糖得率与纯度。同时,用红外光谱技术分析两种方法所得枣多糖,可知其化学结构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提取 金丝小枣 枣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丝小枣与酸枣的耐盐性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伟强 张秀梅 刘小京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90-293,共4页
采用盆栽法,研究了金丝小枣(Ziziphus jujuba cv.jinsixiaozao)、酸枣(Ziziphus spinosus.)在不同浓度的NaCl盐胁迫下叶片受害情况、叶绿素含量及植株不同器官内Ca2+,Mg2+,K+,Na+等离子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含盐量的升高,金丝小... 采用盆栽法,研究了金丝小枣(Ziziphus jujuba cv.jinsixiaozao)、酸枣(Ziziphus spinosus.)在不同浓度的NaCl盐胁迫下叶片受害情况、叶绿素含量及植株不同器官内Ca2+,Mg2+,K+,Na+等离子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含盐量的升高,金丝小枣、酸枣受害程度加重,叶绿素含量降低并与土壤含盐量密切相关;叶片内的Na+含量随着土壤含盐量的升高而升高,其它离子有少量下降或变化不明显。总的来说,各离子中Na>K/Mg>Ca,一般来说,各器官中离子含量顺序为:根>叶>茎。金丝小枣的耐盐能力大于酸枣。此外,对评价植物的耐盐能力的方法或指标,以及枣树耐盐机理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图3,表1,参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丝小枣 酸枣 耐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枣缩果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4
作者 张朝红 刘孟军 +1 位作者 周俊义 赵锦 《河北林果研究》 2008年第1期62-65,81,共5页
对枣缩果病病原的种类、症状类型、侵染途径、影响发病因素、防治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迄今已报道过的病原菌有6种真菌和2种细菌,病原菌在枣树皮、枣枝、枣头、枣叶、枣吊等部位皆可越冬;病原主要借助风雨作用传播,通过伤... 对枣缩果病病原的种类、症状类型、侵染途径、影响发病因素、防治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迄今已报道过的病原菌有6种真菌和2种细菌,病原菌在枣树皮、枣枝、枣头、枣叶、枣吊等部位皆可越冬;病原主要借助风雨作用传播,通过伤口或自然孔口传病;从花期开始整个生长期地上部各器官都可侵染,其中在叶和枣花上不表现症状,果实上到近成熟期才开始表现症状;果实症状主要有铁皮和缩果两种类型,果实症状发展可分为晕环、水渍、提前着色、萎缩、脱落5个阶段;发病程度受气候、地势、土壤类型、栽培条件和间作物种类、品种、树龄、枝龄、树势、枣果成熟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防治措施包括加强枣园综合管理,提高树体抗病能力及化学农药防治等。针对枣缩果病研究中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果病 病原鉴定 侵染途径 影响因素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下枣叶片蛋白质组差异的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曹尚银 沈程清 +3 位作者 曹达 薛华柏 谢深喜 李好先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3-47,F0003,共6页
【目的】为了探明盐胁迫下枣蛋白表达的差异,【方法】以较耐盐碱的‘七月鲜’枣品种的扦插苗为材料,经过临界浓度(0.60%)的钠盐(NaCl)处理,取其叶片进行蛋白质双向电泳,经ImageMaster 2D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处理与对照之间总蛋... 【目的】为了探明盐胁迫下枣蛋白表达的差异,【方法】以较耐盐碱的‘七月鲜’枣品种的扦插苗为材料,经过临界浓度(0.60%)的钠盐(NaCl)处理,取其叶片进行蛋白质双向电泳,经ImageMaster 2D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处理与对照之间总蛋白的整体分布模式非常相似,在pH 3~10和MW50~90 kD内的蛋白点分布最多,处理与对照之间量变倍数大于1.5倍的差异点有26个,其中6个蛋白受胁迫上调,20个蛋白受胁迫下调。在上调的蛋白质点中,3个点受盐胁迫诱导增加了近4倍,2个蛋白质点相对丰度增加了2倍以上,表现出强烈的盐诱导特性。说明他们可能在枣的抗盐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下调的蛋白质点中,2个点相对丰度降低至对照的5倍左右,表现出强烈的盐抑制特性,说明其可能是对盐胁迫比较敏感的2个蛋白质或多肽,并且在枣的抗盐性机制中也发挥比较重要的作用。【结论】在临界浓度钠盐胁迫下,枣叶片蛋白质表达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蛋白质 双向凝胶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枣树生长发育前期高效叶面肥料的筛选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平 张素维 +3 位作者 周俊义 郭丽娟 潘秀华 刘孟军 《河北林果研究》 2007年第4期376-378,382,共4页
本试验就叶面肥料对枣树生长发育前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叶面施肥可增加枣树叶片厚度、叶面积、百叶重、花序数、枣吊长度及叶片数等。各种叶面肥的效果不尽相同,其中,"植物氨基酸液肥"的效果最好,"植物营养活力... 本试验就叶面肥料对枣树生长发育前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叶面施肥可增加枣树叶片厚度、叶面积、百叶重、花序数、枣吊长度及叶片数等。各种叶面肥的效果不尽相同,其中,"植物氨基酸液肥"的效果最好,"植物营养活力液"次之;矿质肥也有一定的效果。本文就枣树年周期中发育前期的发育特点及适宜的叶面肥料进行了讨论,并总结了叶面肥对不同指标的影响顺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树(ziziphus jujube mill.) 叶面施肥 生长发育前期 叶绿素含量 高效叶面肥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枣果实中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谭洪花 曹尚银 +6 位作者 房经贵 薛华柏 王纪贵 李登科 郭俊英 刘丽 司鹏 《经济林研究》 2011年第1期15-20,共6页
为给从分子水平上揭示枣核发育的机理及培育无核枣优良品种提供理论基础,以"金丝小枣"幼果为试材,对枣果实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基因进行了克隆,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用分子克隆方法首次从枣树中克隆了苯丙氨酸解氨酶基... 为给从分子水平上揭示枣核发育的机理及培育无核枣优良品种提供理论基础,以"金丝小枣"幼果为试材,对枣果实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基因进行了克隆,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用分子克隆方法首次从枣树中克隆了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部分cDNA序列,并命名为ZjPAL。ZjPAL长1 954 bp,编码559个氨基酸。通过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多重比对,发现ZjPAL与其它植物的PAL基因高度同源。ZjPAL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包含与水稻、玉米PAL相同的脱氨基位点和催化活性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丙氨酸解氨酶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个新选育优良枣品种(系)的抗寒性评价 被引量:11
18
作者 刘平 张雷杰 +1 位作者 张钢 孙玉柱 《河北林果研究》 2009年第4期423-426,共4页
以4个新选育的枣品种(系)的发育枝为试材(以冬枣Ziziphus jujuba Mill.cv.Dongzao为对照),采用电导法并配以Logistic方程和干物质含量法,估测了抗寒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抗寒性不同,涞水铃枣抗寒性高于毛卜彦铃枣;月光枣抗寒性高... 以4个新选育的枣品种(系)的发育枝为试材(以冬枣Ziziphus jujuba Mill.cv.Dongzao为对照),采用电导法并配以Logistic方程和干物质含量法,估测了抗寒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抗寒性不同,涞水铃枣抗寒性高于毛卜彦铃枣;月光枣抗寒性高于辣椒枣和冬枣。随树龄的增加,当年生发育枝的抗寒性增加,随枝龄的增大,抗寒性增强。本研究就干物质含量法和电导法在评价枣树抗寒性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树(ziziphus jujuba mill.) 抗寒性 电导法 LOGISTIC方程 干物质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枣树离体培养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红梅 续九如 《河北林果研究》 2003年第4期377-383,共7页
对枣树离体培养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包括器官培养;愈伤组织培养;花药培养;胚、胚乳培养;细胞培养;原生质体培养等。到目前为止,已有20多个枣品种以不同类型的外植体建立了无菌离体繁殖体系。然而枣树离体培养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对枣树离体培养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包括器官培养;愈伤组织培养;花药培养;胚、胚乳培养;细胞培养;原生质体培养等。到目前为止,已有20多个枣品种以不同类型的外植体建立了无菌离体繁殖体系。然而枣树离体培养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体培养 愈伤组织 原生质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期喷施生长调节剂和氨基酸肥对枣树结实和育性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闫超 刘平 +2 位作者 刘孟军 武媛林 彭博 《河北林果研究》 2008年第2期173-175,共3页
以两个枣品种为试材,研究了花期喷施生长调节剂和氨基酸肥对自花授粉和自然授粉条件下的结实及种仁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GA3(5-10mg/L))虽可提高枣树的结实率但降低了枣果的可育率,当GA3浓度达到35mg/L时结实率亦降低... 以两个枣品种为试材,研究了花期喷施生长调节剂和氨基酸肥对自花授粉和自然授粉条件下的结实及种仁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GA3(5-10mg/L))虽可提高枣树的结实率但降低了枣果的可育率,当GA3浓度达到35mg/L时结实率亦降低;150mg/L的6-BA、0.02g/L氨基酸肥对自花结实率、自然结实率、自然可育率都有降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ziziphus jujuba mill.) 生长调节剂 氨基酸肥 结实性 可育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