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SO中分层空时编码的误码性能 被引量:5
1
作者 曹明华 王惠琴 +2 位作者 黄瑞 雷益艳 陈海燕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842-1847,共6页
分层空时编码(BLAST)虽然具有极高的频谱效率,能成倍提高光通信系统的信息传输速率,但BLAST系统的误码率较大,严重影响了光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在描述了湍流信道中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的信道模型后,针对多进制脉冲位置调制(Q-PPM)技术... 分层空时编码(BLAST)虽然具有极高的频谱效率,能成倍提高光通信系统的信息传输速率,但BLAST系统的误码率较大,严重影响了光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在描述了湍流信道中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的信道模型后,针对多进制脉冲位置调制(Q-PPM)技术,推导出了采用线性译码算法时分层空时码的极大似然判决准则及其误码率公式,并比较了最大似然译码算法、线性译码算法、串行干扰消除译码算法的误码性能。最后,利用仿真实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自由空间光通信(FSO)中,串行干扰消除译码算法的误码性能更接近最大似然译码算法的性能,明显优于线性译码算法。在4×4系统中,当误比特率为2×10-2时,相对于最小均方误差(MMSE)译码算法,最大似然译码算法和MMSE-SIC译码算法的信噪比分别改善了约14.5 dB和7 dB。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空间光通信 多输入多输出 分层空时码 多进制脉冲位置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SO MIMO垂直空时分层码研究及硬件仿真 被引量:7
2
作者 柯熙政 杨利红 葛子叶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73-476,536,共5页
在自由空间光通信(FSO)中,多输入多输出(MIMO)可以大大提高频谱利用率。在对FSOMIMO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垂直分层空时(V-BLAST)结构,建立了该结构的系统模型。分别取不同的MIMO组数,仿真比较了PPM和OOK两种调制方式的系统误码... 在自由空间光通信(FSO)中,多输入多输出(MIMO)可以大大提高频谱利用率。在对FSOMIMO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垂直分层空时(V-BLAST)结构,建立了该结构的系统模型。分别取不同的MIMO组数,仿真比较了PPM和OOK两种调制方式的系统误码率。运用VHDL语言设计了垂直分层空时结构的编译码,并进行了硬件功能和时序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在信噪比一定的情况下,PPM调制方式下系统的误码率要低于OOK调制方式下系统的误码率;运用VHDL语言设计的V-BLAST编译码,从硬件功能和时序上验证了FSOMIMO系统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空间光通信 多输入多输出 脉冲位置偏振调制 垂直分层空时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低FSO-OFDM系统峰值平均功率比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赵黎 柯熙政 孙林丽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749-1753,共5页
虽然OFDM调制技术在射频领域中已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但在无线光领域中的研究才刚开始。由于FSO-OFDM系统中采用马赫-曾德尔(MZM)调制器进行电光转换,该调制器的转移特性曲线为余弦函数,存在很大的非线性问题,因此,FSO-OFDM系统比射频OFD... 虽然OFDM调制技术在射频领域中已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但在无线光领域中的研究才刚开始。由于FSO-OFDM系统中采用马赫-曾德尔(MZM)调制器进行电光转换,该调制器的转移特性曲线为余弦函数,存在很大的非线性问题,因此,FSO-OFDM系统比射频OFDM系统对PAPR更加敏感。为了降低系统PAPR,重点研究了基于Golay互补序列和Reed-Muller码的编码类降低PAPR的算法,对输入的二进制序列进行编码,产生Golay互补序列作为传输码字,来降低系统PAPR,并通过MonteCarlo方法对其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在QPSK系统中可以将峰值功率控制在3 dB以下,在QAM系统中峰值功率可以降低至4.5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空间光通信 正交频分复用 峰值平均功率比 GOLAY互补序列 Reed—Muller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振FSO-OFDM系统中的LMS信道估计 被引量:2
4
作者 赵黎 柯熙政 王惠琴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0-84,共5页
本文首先设计了一种基于光偏振的基带FSO-OFDM系统模型,阐述了其发射和接收部分光偏振调制和解调工作原理,介绍了大气散射信道模型。由于大气散射信道为频域选择性衰落信道,在此信道中,每个子载波的信道冲激响应在相干时间内的值保持相... 本文首先设计了一种基于光偏振的基带FSO-OFDM系统模型,阐述了其发射和接收部分光偏振调制和解调工作原理,介绍了大气散射信道模型。由于大气散射信道为频域选择性衰落信道,在此信道中,每个子载波的信道冲激响应在相干时间内的值保持相关性,因此本文利用同一子载波中距离小于相干时间的连续若干个OFDM符号信道特性之间的相关性,采用LMS算法对未来符号位置迭代的初始值进行预测,再进行迭代得到信道冲击响应值。在本系统中,水平和垂直线偏振光经过的光路相同,因此信道特性基本一致,最后再通过对两路信道估计值进行加权,得到更加准确的信道预测值。通过仿真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散射信道中(最小均方)LMS算法可以很好的对信道进行跟踪,同时系统误码率可得到大约2dB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自由空间光通信 偏振调制 正交频分复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湍流条件下软切换FSO/RF混合链路中HARQ方案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邵军虎 孙莹 +1 位作者 刘晓楠 周林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62-166,共5页
针对FSO/RF混合链路在雾天强湍流信道环境下的数据可靠传输问题,研究三种不同合并策略下混合自动请求重传(HARQ)方案的中断概率和吞吐量性能。在K分布强湍流信道条件下,采用高斯随机变量的近似方法对单次合并、最大比合并、增量冗余合... 针对FSO/RF混合链路在雾天强湍流信道环境下的数据可靠传输问题,研究三种不同合并策略下混合自动请求重传(HARQ)方案的中断概率和吞吐量性能。在K分布强湍流信道条件下,采用高斯随机变量的近似方法对单次合并、最大比合并、增量冗余合并三种HARQ协议的性能进行理论计算分析。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雾天强湍流信道条件下,采用增量冗余HARQ协议的系统性能明显优于单次合并、最大比合并方案,通过调整初始码率和重传次数,可显著降低系统中断概率,从而提高FSO/RF混合系统在恶劣环境下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空间光通信 混合fso/RF 混合自动请求重传 中断概率 增量冗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SO中PS-QPSK调制系统分析
6
作者 吴猛 张慧颖 陈伯权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46-148,183,共4页
在自由空间光通信(FSO)系统中,由于先进的调制格式能大大提高频谱效率,并可以改善系统的传输容量而备受采用。在研究QPSK(正交相移键控)调制的基础上,对新型调制格式PS-QPSK(偏振切换正交相移键控)的调制和解调方案进行研究,并在新型光... 在自由空间光通信(FSO)系统中,由于先进的调制格式能大大提高频谱效率,并可以改善系统的传输容量而备受采用。在研究QPSK(正交相移键控)调制的基础上,对新型调制格式PS-QPSK(偏振切换正交相移键控)的调制和解调方案进行研究,并在新型光学仿真软件Optisystem平台下完成基于PS-QPSK调制格式的系统仿真,实现FSO系统中PS-QPSK调制系统的分析。通过仿真结果可以看出,该系统可以很好地实现PS-QPSK的调制和解调,具有很好的传输性能;当进行长距离传输时,系统的误码性能降低较小。因此,采用PS-QPSK调制格式的空间光通信系统具有可行性,适合长距离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切换正交相移键控 调制 解调 自由空间光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SO在电力系统应急通信中的应用
7
作者 刘孝先 崔燕明 +1 位作者 吴维农 谈宏量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7-59,共3页
在电力系统局部通信中断的情况下,为满足迅速恢复通信及野外紧急抢修等电力系统应急通信的应用,文章结合实际需求,对自由空间激光通信系统的组成、技术特点以及在电力应急通信系统中的传输带宽、机动性能和可操作性等方面的适应性做了... 在电力系统局部通信中断的情况下,为满足迅速恢复通信及野外紧急抢修等电力系统应急通信的应用,文章结合实际需求,对自由空间激光通信系统的组成、技术特点以及在电力应急通信系统中的传输带宽、机动性能和可操作性等方面的适应性做了充分的研究和分析,并通过实际产品验证了自由空间激光通信系统在电力系统应急通信中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空间光通信 视距传输 应急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PON业务的FSO传输系统
8
作者 邱仁和 朱力力 +1 位作者 邓婷 雷利娟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2-54,共3页
主要探讨了3G网络时代下基于GPON业务的无线激光传输设备(FSO)的经济性,比较分析了GPON业务在FSO系统中传输的技术优势。重点描述了突发式通信机制如何联合FSO设备实现通信传输,并对其实现方案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吉比特无源光网络 大气激光通信机 光电光转换 瞄准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PM硬判决的ARQ-FSO系统误码性能分析
9
作者 尹建军 刘宏展 +2 位作者 黄蓉 高争光 韦中超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2期192-196,共5页
基于PPM(Pulse Position Modulation)硬判决检错的ARQ-FSO(Automatic Repeat Request-Free Space Optical)通信系统结合了PPM硬判决和新的ARQ协议.该系统以PPM硬判决的结果代替了传统ARQ的监督码元作为数据的检错依据,同时只重传数据包... 基于PPM(Pulse Position Modulation)硬判决检错的ARQ-FSO(Automatic Repeat Request-Free Space Optical)通信系统结合了PPM硬判决和新的ARQ协议.该系统以PPM硬判决的结果代替了传统ARQ的监督码元作为数据的检错依据,同时只重传数据包里面译码失败部分的PPM符号,消除了传统ARQ中用来检错的信息冗余,提高了系统的效率.理论分析表明该方案能够有效地改善硬判决误码率,其通过率也优于传统ARQ,适用于较低误码率、低复杂度的自由空间光通信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光通信 脉冲位置调制 硬判决 自动重传请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光通信用复合波导阳极微通道光电倍增管 被引量:9
10
作者 母一宁 杜月 +2 位作者 李野 李鑫伟 解晶晶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812-2816,共5页
为了降低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对高跟踪精度的需求,化简光学天线结构,缩小系统体积,本文提出了一种采用复合波导阳极的空间光通信专用微通道光电倍增管.首先从微通道板光电倍增理论模型的角度出发,介绍了新型器件的工作原理并分析复合波... 为了降低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对高跟踪精度的需求,化简光学天线结构,缩小系统体积,本文提出了一种采用复合波导阳极的空间光通信专用微通道光电倍增管.首先从微通道板光电倍增理论模型的角度出发,介绍了新型器件的工作原理并分析复合波导阳极的透射阳极和位敏阳极对真空倍增系统造成的约束条件;其次通过光学传递函数分析方法研究了复合波导阳极的器件特性并给出了器件设计参数与成像能力之间的对应关系;接着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高速信号检测功能和入射光轴精确定位功能的约束关系,给出了相应的电子光学系统设计与修正方法;最后在真空炉中进行了该新型器件的验证性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空间光通信 微通道光电倍增管 复合波导阳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空间光通信中相干圆偏振调制系统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怡 李源 +1 位作者 马晶 谭立英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3-78,共6页
自由空间光通信(FSO)具有高带宽、不需要铺设光纤、部署迅速、低功率损耗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Gamma-Gamma大气湍流信道下,分别考虑弱、中、强三种大气湍流强度,结合相位噪声,研究了相干探测的圆偏振调制系统的性能,推导出了误... 自由空间光通信(FSO)具有高带宽、不需要铺设光纤、部署迅速、低功率损耗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Gamma-Gamma大气湍流信道下,分别考虑弱、中、强三种大气湍流强度,结合相位噪声,研究了相干探测的圆偏振调制系统的性能,推导出了误码率和中断概率的闭合表达式。在不同的大气湍流强度和相位噪声的情况下,仿真分析了相干探测的圆偏振调制系统的性能,并与直接探测系统的误码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相干探测系统的误码性能优于直接探测系统。因此,在圆偏振调制系统中,采用相干探测方式可减小大气湍流的影响,大大降低了误码率,提高了系统的通信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空间光通信 圆偏振位移键控 相干探测 误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向调制空间激光通信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曾智龙 黄海洋 +2 位作者 王侠 罗广军 刘兴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6-19,共4页
逆向调制空间激光通信技术通过构建不对称空间激光通信链路,实现通信端的小体积、轻重量和低功耗设计,更加便于空间激光通信技术在中小平台的应用。在介绍逆向调制空间激光通信的技术原理和优势基础上,分析总结国内外该领域相关技术进展... 逆向调制空间激光通信技术通过构建不对称空间激光通信链路,实现通信端的小体积、轻重量和低功耗设计,更加便于空间激光通信技术在中小平台的应用。在介绍逆向调制空间激光通信的技术原理和优势基础上,分析总结国内外该领域相关技术进展,提出了逆向调制激光通信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向调制器 空间激光通信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PD接收机的LDPC精确译码算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马春波 夏宝会 +1 位作者 敖珺 康家郡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28-1033,共6页
从研究APD光电检测接收机被检测光场的量子统计模型出发,构造了一种适用于强度调制/直接检测的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中LDPC译码的精确实现方法。该方法在APD接收机输出统计模型(Webb-Gaussian模型)的基础上,推导了M-PPM的LDPC译码算法... 从研究APD光电检测接收机被检测光场的量子统计模型出发,构造了一种适用于强度调制/直接检测的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中LDPC译码的精确实现方法。该方法在APD接收机输出统计模型(Webb-Gaussian模型)的基础上,推导了M-PPM的LDPC译码算法中初始似然比值的精确计算方法,并给出了详细的译码过程。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与目前普遍采用的APD近似非对称Gaussian统计模型下的译码性能相比较,在相同的信道条件下,该方法可以获得大约1~2 d B的性能增益。这为进一步提高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的性能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空间光通信(fso) 雪崩光电二极管(APD) 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 多进制脉冲位置调制(M-PP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多输入多输出技术研究进展
14
作者 邱绍峰 任薇 李季碧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6-48,共3页
介绍了光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模型及其特点,分析讨论了光纤MIMO和自由空间光MIMO两种模型的信道矩阵及相关的编码技术和检测技术,指出当前光MIMO技术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以后的研究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 多模光纤 自由空间光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跳位置估计的无线光自组网拓扑重构 被引量:8
15
作者 杨文 王钺 +1 位作者 石金明 袁坚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52-457,共6页
设计了基于多跳位置估计的无线光移动自组织网络拓扑重构方法,该方法不依赖定位系统,如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等,也不需要无线电通信辅助,仅采用自由空间光(free space optical,FSO)对网络中其他节点进行方向和... 设计了基于多跳位置估计的无线光移动自组织网络拓扑重构方法,该方法不依赖定位系统,如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等,也不需要无线电通信辅助,仅采用自由空间光(free space optical,FSO)对网络中其他节点进行方向和距离估计,位置估计信息通过多跳方式传递,用于建立重构链路,增加节点连通度,提高网络性能。该方法分析了多跳节点间的位置不确定区域,并提出了覆盖不确定区域的光波束分配算法用于新的FSO链路建立。仿真表明,在节点规模小于20的自组织网络中,光束发散角大小与距离估计误差决定相对定位精度,并影响重构网络节点端到端性能,通过减小发散角并提高光检测灵敏度,该方法的性能接近基于GPS定位的重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空间光通信 自组织网络 多跳定位 拓扑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激光通信协议的设计(英文)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丽丽 王挺峰 +1 位作者 孙文涛 郭劲 《中国光学》 EI CAS 2011年第6期639-647,共9页
研究了无线激光通信(FSO)与传统激光通信的区别,编制了一套FSO物理层收发协议。采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完成收发机与外部电路的数据通信,利用先入先出(FIFO)存储器完成收发协议与外部系统的接口。设计的物理层收发协议主要完成发送... 研究了无线激光通信(FSO)与传统激光通信的区别,编制了一套FSO物理层收发协议。采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完成收发机与外部电路的数据通信,利用先入先出(FIFO)存储器完成收发协议与外部系统的接口。设计的物理层收发协议主要完成发送数据的编码、串行化以及接收数据的解串行化和解码。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收发协议可实现在40 Mbps通信速率下的稳定工作,证明了该收发协议设计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激光通信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收发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光通信网络建模与仿真
17
作者 李志鹏 张建伟 王亮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B06期241-243,246,共4页
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自顶向下地对无线光(FSO)通信网络进行了分析建模。根据FSO的实际特点设计出关键算法,抽象出FSO载荷基类、环境基类并派生出FSO节点类、FSO链路类和FSO网络类,并由此建立了FSO网络的仿真模型。采用事件驱动的方法设... 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自顶向下地对无线光(FSO)通信网络进行了分析建模。根据FSO的实际特点设计出关键算法,抽象出FSO载荷基类、环境基类并派生出FSO节点类、FSO链路类和FSO网络类,并由此建立了FSO网络的仿真模型。采用事件驱动的方法设计程序的流程,利用时间同步机制处理不同的仿真通信线程间的数据交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光通信 网络 建模 仿真 面向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