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3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溃疡性结肠炎并发坏疽性脓皮病患者发生营养风险的因素及预测模型
1
作者 申琳 宋翠豪 +5 位作者 王聪敏 高西 安俊红 李承新 梁斌 李霞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4-521,共8页
目的探索溃疡性结肠炎伴发坏疽性脓皮病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风险因素,并建立本类患者营养风险预测模型。方法纳入2019~2024年277例溃疡性结肠炎伴坏疽性脓皮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营养不良分为不良组(n=185)和良好组(n=92)。比... 目的探索溃疡性结肠炎伴发坏疽性脓皮病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风险因素,并建立本类患者营养风险预测模型。方法纳入2019~2024年277例溃疡性结肠炎伴坏疽性脓皮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营养不良分为不良组(n=185)和良好组(n=92)。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人口学、生活饮食习惯、疾病相关资料共25项潜在相关因素的差异。采用Lasso回归筛选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模型并验证模型预测性能。结果不良组与良好组间性别、年龄、文化程度、BMI指数、居住地、病程、SAS语评分等共21个指标存在差异(P<0.05)。Lasso回归分析发现溃疡性结肠炎病程、溃疡性结肠炎活动度、坏疽性脓皮病病程、合并慢性病数量、SAS评分、睡眠质量6个因素与本类患者营养不良相关性较大。基于上述6个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该类患者营养不良AUC(95%CI)=0.992(0.984~1.000),对14例患者的应用显示准确率100%。结论溃疡性结肠炎病程、结肠炎活动度、坏疽性脓皮病病程、合并慢性病数量、焦虑程度、睡眠质量与溃疡性结肠炎伴发坏疽性脓皮病患者营养不良相关性较大,基于上述6个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坏疽性脓皮病 营养风险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风险预测模型的系统评价
2
作者 单娇 怀伟 +3 位作者 包小源 金梦 曹煜隆 李红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66-1074,共9页
目的系统评价全关节置换手术(TJA)术后假体周围感染(PJI)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分析当前研究的局限性并提出优化建议。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万方数据库... 目的系统评价全关节置换手术(TJA)术后假体周围感染(PJI)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分析当前研究的局限性并提出优化建议。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中国知网(CNKI)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限从各数据库建库至2024年8月31日。两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采用CHARMS清单提取数据,并使用PROBAST工具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4项研究,涉及17个预测模型。最常见的预测因子包括糖尿病史、肥胖[身体质量指数(BMI)≥30 kg/m 2]、高龄(≥65岁)、创伤性骨折史及手术时间延长(≥2 h)等。所有纳入研究均存在较高偏倚风险,主要源自研究对象选择偏倚(如单中心样本)及统计分析偏倚(如未校正混杂因素)。结论当前已发表的TJA术后PJI风险预测模型多数展现出良好的预测效能,但研究设计存在显著局限性,特别是偏倚风险控制不足。未来研究需重点改进方法学设计,包括采用前瞻性多中心研究、标准化预测变量定义及充分校正混杂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关节置换术 假体周围感染 风险 预测模型 系统评价 PJ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治疗相关心脏毒性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刘银银 隋鸿平 +3 位作者 李婷婷 姜桐桐 史铁英 夏云龙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4期3072-3078,共7页
心脏毒性是乳腺癌患者癌症治疗过程中常见并发症,增加了患者身心痛苦,甚至可能危及生命,故早期识别高危患者并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至关重要。乳腺癌治疗相关心脏毒性风险预测模型是评估高危患者的重要方法,且已被国内外学者广泛研究。本... 心脏毒性是乳腺癌患者癌症治疗过程中常见并发症,增加了患者身心痛苦,甚至可能危及生命,故早期识别高危患者并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至关重要。乳腺癌治疗相关心脏毒性风险预测模型是评估高危患者的重要方法,且已被国内外学者广泛研究。本文根据研究对象所接受的治疗方法,将现有模型分为特异性模型和普适性模型,并对各模型的构建过程与方法、预测因子、效果验证与应用等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和比较分析。分析表明现有模型的构建方法主要采用Logistic回归和Cox比例回归等传统统计方法,少数使用机器学习算法,预测因子多为年龄、高血压、糖尿病、BMI、蒽环类药物、曲妥珠单抗和紫杉醇,预测性能良好,但各模型预测因子差异较大,且呈现重开发而轻应用的不平衡局面。未来研究应注重模型临床应用和本土化验证,结合人工智能技术,丰富新型建模方法,开展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研究,提高模型稳定性,为临床医护人员识别心脏毒性提供有效筛查工具。本文能够为我国临床医护人员构建及应用乳腺癌治疗相关心脏毒性风险预测模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心脏毒性 乳腺肿瘤 风险模型 预测模型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风险预测模型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4
作者 高成菲 顾婕 +3 位作者 张文辉 高佩 高旭 曹洁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29-636,共8页
目的 系统性评价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风险预测模型的性能和方法学质量,为临床医护人员选择合适的风险评估工具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CINAHL、EMBAS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 目的 系统性评价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风险预测模型的性能和方法学质量,为临床医护人员选择合适的风险评估工具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CINAHL、EMBAS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建库至2024年1月23日发表的相关文献。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并应用预测模型偏倚风险工具评估所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和适用性。采用MedCalc软件,使用随机效应模型对验证组的AUC进行meta分析,并进行发表偏倚评估和敏感性分析。结果 共纳入8项研究,样本量共7 216例,6个模型报告了AUC值,7个模型报告了校准度。2项研究的适用性较好,6项研究的适用性较差。最常用的预测模型类型为logistic回归模型,剔除极端AUC值的模型后,随机效应meta分析结果为0.840(95% CI 0.786~0.895),异质性检验I^(2)=0%(P=0.737)。8项研究的偏倚风险均较高,偏倚来源主要为数据来自回顾性队列研究、部分连续性变量转化为二分类变量、缺失数据未处理、基于单因素分析筛选预测因子、未完整报告模型的区分度和校准度及缺乏模型的外部验证等。Egger检验结果提示研究无显著发表偏倚。结论 现有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风险预测模型的开发和验证过程尚不完善,未来研究应构建基于多中心、大样本数据的风险预测模型,加强对模型的临床适用性评估,并严格遵循预测模型报告规范与流程,从而建立可用于临床实践的高质量风险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预测模型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尿失禁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AHP-CV组合赋权的煤瓦斯隧道施工风险模糊预测模型研究
5
作者 姜安民 张道兵 +4 位作者 刘霁 王飞飞 董彦辰 李延超 尹华东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04-1616,共13页
为有效控制煤瓦斯隧道施工风险,对基于区间层次分析法与变异系数法组合赋权的煤瓦斯隧道施工风险模糊预测模型进行研究。首先,运用频次分析、鱼骨分析及专家访谈等方法筛选风险因素指标,从施工人员、机械设备、施工过程、工程特征与地... 为有效控制煤瓦斯隧道施工风险,对基于区间层次分析法与变异系数法组合赋权的煤瓦斯隧道施工风险模糊预测模型进行研究。首先,运用频次分析、鱼骨分析及专家访谈等方法筛选风险因素指标,从施工人员、机械设备、施工过程、工程特征与地质环境、瓦斯特征与赋存环境、施工管理这6个方面建立风险因素指标体系;其次,运用区间层次分析法与变异系数法进行组合赋权,确定风险因素指标权重;再次,对煤瓦斯隧道施工综合风险等级进行划分,构造风险等级隶属度函数,基于上述指标体系与权重构建煤瓦斯隧道施工风险模糊预测模型;最后,运用该模型对湖南某煤瓦斯隧道施工风险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施工人员风险、机械设备风险、施工过程风险、工程特征与地质环境风险均处于III级(中等)至IV级(较小)之间,瓦斯特征与赋存环境、施工管理风险、施工综合风险所处等级均为II级(较大)至III级(中等)之间,风险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较接近;运用该模型对煤瓦斯隧道施工风险进行预测可操作性强,预测结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瓦斯隧道 施工风险 区间层次分析法 变异系数法 组合赋权 模糊理论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转露天开采下伏空区稳定性风险预测模型研究
6
作者 姜安民 张道兵 +6 位作者 王飞飞 李延超 董彦辰 郑海力 尹华东 曾林海 张升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080-3093,共14页
为降低地下转露天开采风险,对地转露下伏采空区稳定性风险预测模型展开研究。首先,从地质环境因素、采空区赋存状态及外部环境因素三方面对地转露下伏采空区稳定性风险预测指标进行识别,建立风险预测指标体系;其次,运用博弈论对区间层... 为降低地下转露天开采风险,对地转露下伏采空区稳定性风险预测模型展开研究。首先,从地质环境因素、采空区赋存状态及外部环境因素三方面对地转露下伏采空区稳定性风险预测指标进行识别,建立风险预测指标体系;其次,运用博弈论对区间层次分析法与变异系数法权重进行线性优化组合;再次,通过构造隶属度函数确定风险预测指标对风险等级的隶属度,形成隶属度矩阵,并对预测指标权重向量、隶属度矩阵及风险等级向量进行耦合,确定各一级指标及采空区综合风险等级量化值,结合量化值判定所处风险等级;最后,基于该模型对某地转露磷矿下伏采空区稳定性风险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该露天矿下伏采空区综合风险处于C_(Ⅱ)~C_(Ⅲ)级之间,风险趋于C_(Ⅱ)级(较高),采空区处于欠稳定状态,预测结果与岩石力学试验结合数值模拟综合分析结果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地转露 采空区 稳定性 博弈论 模糊理论 风险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风险预测模型的外部验证研究
7
作者 陈姝宇 周英凤 +1 位作者 郭娜菲 李丽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6-50,共5页
目的对妊娠期糖尿病风险预测模型在孕妇人群中进行外部验证和比较,为筛选适宜的预测模型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选取788例建卡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课题组前期经过系统评价遴选出的8个模型预测孕妇妊娠期糖尿病... 目的对妊娠期糖尿病风险预测模型在孕妇人群中进行外部验证和比较,为筛选适宜的预测模型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选取788例建卡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课题组前期经过系统评价遴选出的8个模型预测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发生风险。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准确度等指标评价模型的预测性能,通过纳入的预测因子评价模型的临床适用性。结果788例孕妇中,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为10.2%,8个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54~0.67,准确度为0.10~0.90,阴性预测值为0.10~0.89,阳性预测值为0.10~0.96。其中,李金金模型为最佳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66(95%CI 0.60,0.72)、准确度为0.80(95%CI 0.77,0.83),纳入因子数量适宜且易获取,具有良好的临床适用性。结论针对中国孕妇人群,基于中国数据构建的模型性能表现较好,基于国外数据构建的模型性能表现较差。与其余7个模型相比,李金金模型在中国孕妇队列中的预测性能和临床适用性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 妊娠 血糖 妊娠期糖尿病 风险因素 预测模型 队列研究 外部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静脉血栓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8
作者 陈春雨 顾江魁 +1 位作者 周静 葛圣林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38-344,共7页
目的:探索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术后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风险因素,并构建一种特定的列线图模型实现对VTE高危个体的精准预测。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3年12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 目的:探索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术后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风险因素,并构建一种特定的列线图模型实现对VTE高危个体的精准预测。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3年12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根治性手术切除的472例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7∶3的比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建模组(n=332)与内部验证组(n=140),另随机选择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同期收治200例NSCLC患者作为外部验证组。为了分析术后VTE的风险因素,将建模组患者进一步分为VTE组(n=58)与非VTE组(n=274),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病理特征及实验室检查。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用于确定VTE的独立风险因素,并构建预测VTE风险的列线图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与校准曲线评价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NSCLC患者术后VTE发生率为16.9%,与非VTE组患者相比,VTE患者年龄更大(P=0.006),肿瘤TNM分期更晚(P<0.001),血管侵犯发生率更高(P=0.001),手术时间更长(P=0.033)。此外,两组患者的术前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P=0.003)、D-二聚体(P<0.001)以及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P=0.029)亦存在显著性差异。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TNM分期、手术时间以及术前D-二聚体是NSCLC患者VTE的独立风险因素。ROC曲线显示建模组、内部验证组、外部验证组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值分别为0.836、0.871、0.864。校准曲线表明模型的预测风险与实际发生风险之间具有高度一致性。结论:基于年龄、TNM分期、手术时间和术前D-二聚体的列线图模型对NSCLC术后VTE风险个体具有良好识别能力,是一项有价值风险评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静脉血栓栓塞 风险 预测 列线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糖尿病足发病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9
作者 楼佳烨 王艳梅 +2 位作者 潘欣欣 张志英 王红岩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6-30,共5页
目的采用5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发病风险预测模型,筛选最优预测模型,为早期精准识别糖尿病足高危人群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和专家咨询拟定糖尿病足发病风险因素调查表。2018年3月至2021年10月选取住院且接受... 目的采用5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发病风险预测模型,筛选最优预测模型,为早期精准识别糖尿病足高危人群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和专家咨询拟定糖尿病足发病风险因素调查表。2018年3月至2021年10月选取住院且接受随访管理的984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资料,采用Lasso回归法筛选预测变量,按8∶2的比例随机划分训练集787例和验证集197例。训练集采用logistic回归、决策树、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和极端梯度提升构建模型,验证集进行内部验证,评估模型的预测性能。综合评估ROC曲线下面积和F1分数确定最优模型。基于最优模型构建并验证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发病风险评分表。结果有217例(22.05%)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足。Lasso回归筛选出8个预测变量,包括年龄、总胆固醇、吸烟、针刺痛觉、足部皮肤湿冷、足部畸形、趾甲畸形和鞋袜不适。结果显示随机森林ROC曲线下面积为0.787,准确率为0.838,精确率为0.591,灵敏度为0.361,特异度为0.944,F1分数为0.448,较其他模型有较好的预测性能。基于随机森林模型构建的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发病风险评分表得分为0~101分,最佳截断值为43分,ROC曲线下面积为0.745。结论基于随机森林算法构建的模型整体预测性能最优,基于此模型构建的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发病风险评分表能够用于糖尿病足高风险人群的早期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足 风险因素 预测模型 机器学习 决策树 随机森林算法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冠心病风险预测模型构建与比较 被引量:2
10
作者 岳海涛 何婵婵 +3 位作者 成羽攸 张森诚 吴悠 马晶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99-509,共11页
背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是全球重要的死亡原因之一。目前关于冠心病风险评估的研究在逐年增长。然而,在这些研究中常忽略了数据不平衡的问题,而解决该问题对于提高分类算法中识别冠心病风险的准确性至关重要。目... 背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是全球重要的死亡原因之一。目前关于冠心病风险评估的研究在逐年增长。然而,在这些研究中常忽略了数据不平衡的问题,而解决该问题对于提高分类算法中识别冠心病风险的准确性至关重要。目的探索冠心病的影响因素,通过使用2种平衡数据的方法,基于5种算法建立冠心病风险相关的预测模型,比较这5种模型对冠心病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基于2021年美国国家行为风险因素监测系统(BRFSS)横断面调查数据筛选出112606名研究对象的健康相关风险行为、慢性健康状况等24个变量信息,结局指标为自我报告是否患有冠心病并据此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通过进行单因素分析和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冠心病发生的影响因素并筛选出纳入预测模型的变量。随机抽取112606名受访者的10%(共计11261名),以8∶2的比例随机划分为训练与测试的数据集,采用随机过采样和合成少数过采样技术(SMOTE)两种过采样的方法处理不平衡数据,基于k最邻近算法(KNN)、Logistic回归、支持向量机(SVM)、决策树和XGBoost算法分别建立冠心病预测模型。结果两组年龄、性别、BMI、种族、婚姻状态、教育水平、收入水平、家里有几个孩子、是否被告知患高血压、是否被告知处于高血压前期、是否被告知患妊娠高血压、现在是否在服用高血压药物、是否被告知患有高脂血症、是否被告知患有糖尿病、吸烟情况、过去30 d内是否至少喝过1次酒、是否为重度饮酒者、是否为酗酒者、过去30 d内是否有体育锻炼、心理健康状况以及自我健康评价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BMI、种族、教育水平、收入水平、是否被告知患高血压、是否被告知处于高血压前期、是否被告知患妊娠高血压、现在是否在服用高血压药物、是否被告知患有高脂血症、是否被告知患有糖尿病、吸烟情况、过去30 d内是否至少喝过1次酒、是否为重度饮酒者、是否为酗酒者以及自我健康评价为冠心病的影响因素(P<0.05)。风险模型构建的分析结果显示:k最邻近算法、Logistic回归、支持向量机、决策树和XGBoost采用SMOTE处理不平衡数据的总体分类精度分别为59.2%、67.4%、66.2%、69.2%和85.9%,召回率分别为75.2%、71.4%、70.5%、62.9%和34.8%,精确度分别为15.4%、18.2%、17.5%、17.6%和28.7%,F值分别为0.256、0.290、0.280、0.275和0.31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0.78、0.72、0.72和0.82;采用随机过采样处理不平衡数据的总体分类精度分别为62.5%、68.5%、69.0%、60.2%和70.1%,召回率分别为70.0%、69.5%、71.9%、69.0%和67.6%;精确度分别为15.8%、18.4%、19.1%、14.8%和19.0%,F值分别为0.258、0.291、0.302、0.244和0.297,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0.77、0.72、0.72和0.83。结论本研究不仅确认了已知冠心病的影响因素,还发现了自我健康评价水平、收入水平和教育水平对冠心病具有潜在影响。在使用2种数据平衡方法后,5种算法的性能显著提高。其中XGBoost模型表现最佳,可作为未来优化冠心病预测模型的参考。此外,鉴于XGBoost模型的优异性能以及逐步Logistic回归的操作便捷和可解释性,推荐在冠心病风险预测模型中结合使用数据平衡后的XGBoost和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机器学习 风险预测模型 LOGISTIC回归 k最邻近算法 支持向量机 决策树 XGBoo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术后急性疼痛风险预测模型范围综述
11
作者 梁元元 熊丹莉 +5 位作者 高兴莲 方敏 柯稳 谭璇 张桃 杨荆艳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1-44,共4页
目的 对成人患者术后急性疼痛风险预测模型进行范围综述,旨在为构建科学、实用可行的成人患者术后急性疼痛风险预测模型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范围综述方法学框架,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CINAHL、中... 目的 对成人患者术后急性疼痛风险预测模型进行范围综述,旨在为构建科学、实用可行的成人患者术后急性疼痛风险预测模型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范围综述方法学框架,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CINAHL、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中有关成人术后急性疼痛风险预测模型相关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12月。结果 共纳入14个成人术后急性疼痛风险预测模型,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骨科手术患者,模型构建方法以Logistic回归模型为主,模型展示以列线图为主,重复报告的独立预测因子包括年龄、女性、焦虑、术前疼痛等。结论 现有模型预测效能较好,但研究整体偏倚风险较高,仍需进一步优化、开发和验证出适合我国的成人术后急性疼痛风险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术后急性疼痛 预测模型 风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经皮颅内动脉取栓术后症状性颅内出血的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
12
作者 乐华辉 黄坤 +1 位作者 艾海军 胥海燕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30-536,共7页
目的构建并评价急性脑梗死患者经皮颅内动脉取栓术后症状性颅内出血的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2月于我院接受经皮颅内动脉取栓术治疗的2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7∶3的比例分为训练集(n=190)与验证集(n=... 目的构建并评价急性脑梗死患者经皮颅内动脉取栓术后症状性颅内出血的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2月于我院接受经皮颅内动脉取栓术治疗的2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7∶3的比例分为训练集(n=190)与验证集(n=82)。训练集根据术后是否出现症状性颅内出血分为出血组(n=61)和未出血组(n=129),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症状性颅内出血的影响因素;采用R语言4.3.3工具包构建症状性颅内出血的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决策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校准度及临床适用性。结果心房颤动、空腹血糖、术前NIHSS评分是急性脑梗死患者经皮颅内动脉取栓术后症状性颅内出血的影响因素。训练集及验证集预测症状性颅内出血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86(95%CI:0.974~0.999)、0.986(95%CI:0.967~1.000),灵敏度分别为95.08%、99.98%,特异度分别为95.35%、92.98%。结论本研究构建的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为急性脑梗死患者经皮颅内动脉取栓术后症状性颅内出血风险的评估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经皮颅内动脉取栓术 症状性颅内出血 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外科术后谵妄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范琴 耿丽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0-514,共5页
总结心脏病术后谵妄风险预测模型相关内容,对国内外手术病人术后谵妄预测模型的研究现状及模型存在的不足等进行综述,旨在为心脏病病人术后谵妄风险预测模型的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心脏病 术后谵妄 风险因素 预测模型 护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道上皮内病变2及以上的风险预测模型构建及临床验证
14
作者 范子玉 石皆春 +2 位作者 顾辰洁 马昕宇 邢燕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47,共6页
目的:构建阴道上皮内病变2及以上(即VaIN 2^(+))病变的风险预测模型,并建立个体诊断VaIN 2^(+)的列线图及风险分层,为阴道病变的治疗提供指导。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子宫颈病中心经阴道镜活检... 目的:构建阴道上皮内病变2及以上(即VaIN 2^(+))病变的风险预测模型,并建立个体诊断VaIN 2^(+)的列线图及风险分层,为阴道病变的治疗提供指导。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子宫颈病中心经阴道镜活检诊断为VaIN的女性248例,以组织学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为低于VaIN 2组和VaIN 2^(+)组,对两组进行单因素比较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VaIN 2^(+)的危险因素并构建诊断模型,应用R语言软件建立列线图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的曲线下面积(AUC)、校准曲线验证与评价该模型的区分度、校准度和临床实用价值。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人乳头瘤病毒(HPV)型别、TCT结果、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级别、醋白改变、阴道病变时间、阴道病变位置和CIN病变时间为发生VaIN 2^(+)的影响因素(P<0.1);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HPV16/18阳性、CIN级别≥CIN 2、厚醋白改变、阴道病变时间≥5年、阴道病变位置为阴道上1/3是发生VaIN 2^(+)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CIN病变时间<3年为保护性因素(OR<1,P<0.05),其中醋白改变影响最大(OR 4.54)。根据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模型,该模型的AUC为0.813;构建列线图模型,对其进行内部验证后得到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81;使用X-tile软件将患者进行风险分层,总分越高的患者发生VaIN 2^(+)的风险越高。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可个体化预测患者发生VaIN 2^(+)的病变风险,准确性和临床实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上皮内病变 风险因素 预测模型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老年人抑郁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书莲 张玉晶 +2 位作者 赵培文 张继娜 郭雅明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91-597,共7页
目的:应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20年全国调查数据,构建老年人抑郁风险预测模型。方法:研究数据来源于CHARLS 2020年全国调查数据,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选取901名老年人,纳入研究变量包括人口统计学信息、健康状况与功能及工... 目的:应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20年全国调查数据,构建老年人抑郁风险预测模型。方法:研究数据来源于CHARLS 2020年全国调查数据,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选取901名老年人,纳入研究变量包括人口统计学信息、健康状况与功能及工作状态。基于Logistic回归构建风险预测模型,采用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等指标评价模型预测性能。结果:901名老年人抑郁症状检出率为36.5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门诊服务利用情况、是否午睡、是否使用互联网、生活满意度、子女满意度、性别、文化程度、自评健康状况、睡眠时长是老年人抑郁发生的关键影响因素(P<0.05)。结论:构建的老年人抑郁症状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基于模型结果绘制的老年人抑郁风险列线图能较好地筛选出具有抑郁风险的高危老年病人,可用于指导老年护理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抑郁 风险预测模型 列线图 二级预防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老年人轻度认知障碍风险预测模型的范围综述 被引量:1
16
作者 蒋倩 张彩虹 +1 位作者 郭洪花 麦惠盈 《海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88-297,共10页
目的:对中老年人轻度认知障碍风险预测模型进行范围综述,以期为疾病早期识别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9个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4年9月。提取文献基本特征、轻度认知障碍患病率、模型的构建情况、模型性能、模型预测因子及呈... 目的:对中老年人轻度认知障碍风险预测模型进行范围综述,以期为疾病早期识别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9个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4年9月。提取文献基本特征、轻度认知障碍患病率、模型的构建情况、模型性能、模型预测因子及呈现方式等信息。结果:共纳入27篇文献,轻度认知障碍患病率2.34%~86.40%,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676~0.938。模型构建方法主要包括logistic回归分析、机器学习、Rothman Keller模型。年龄、文化程度、性别和慢病是常见的预测因子。结论:轻度认知障碍风险预测模型尚处于发展阶段,模型性能差异较大,整体偏倚风险高,未来研究应重视对模型性能多维度验证,丰富模型构建方法与呈现形式,构建偏倚风险低、实用性强的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认知障碍 中老年人 预测模型 风险评估 范围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老年人口腔衰弱现状及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研究
17
作者 江文艺 刘欢 +4 位作者 陶秀彬 徐勤 闵佳慧 罗洋 张铭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1-266,共6页
目的:调查中国老年人群口腔衰弱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老年口腔衰弱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口腔衰弱量表、肌肉减少症筛查问卷(SARC-F)、社会网络量表-6(LSNS-6)和主观认知衰退问卷(SCD-Q9),按... 目的:调查中国老年人群口腔衰弱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老年口腔衰弱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口腔衰弱量表、肌肉减少症筛查问卷(SARC-F)、社会网络量表-6(LSNS-6)和主观认知衰退问卷(SCD-Q9),按照皖南、皖中和皖北的地区划分,共选择16个城市的3063名老年人进行调查,分析口腔衰弱发生和影响因素。结果:安徽省老年人口腔衰弱发生率为46.82%(1434/3063);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肌少症(OR=8.742,95%CI:7.156~10.679)、社会隔离(OR=1.601,95%CI:1.313~1.953)、主观认知衰退(OR=2.424,95%CI:1.905~3.085)、年龄90岁及以上(OR=2.261,95%CI:1.304~3.922)、患有残疾(OR=1.341,95%CI:1.040~1.729)是安徽省老年人发生口腔衰弱的风险因素。基于上述因素构建的风险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AUC=0.725,95%CI:0.707~0.742),校准曲线显示模型预测与实际发生概率一致性较好(H-L检验P=0.144)。决策曲线分析表明,该模型在20%~70%阈值范围内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性。结论:安徽省老年人口腔衰弱发生率较高,高龄、残疾、社会隔离、肌少症和主观认知衰退是主要风险因素。应建立规范的口腔健康档案,提供个性化健康服务,鼓励社会参与,加强综合干预,促进口腔健康,预防口腔衰弱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衰弱 老年人 风险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F-AHP模型的富水隧道突涌水风险预测
18
作者 万飞 张念 +2 位作者 牛萌萌 卢佳乐 王耀耀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8-155,共8页
为实现对富水隧道开挖过程中发生突涌水风险等级的快速准确判断,提出了一种基于AHP改进的RF富水隧道风险预测模型。基于232个隧道断面突涌水事故的分析,遴选出涵盖水文地质条件、设计因素和施工因素的13个因素作为富水隧道突涌水风险的... 为实现对富水隧道开挖过程中发生突涌水风险等级的快速准确判断,提出了一种基于AHP改进的RF富水隧道风险预测模型。基于232个隧道断面突涌水事故的分析,遴选出涵盖水文地质条件、设计因素和施工因素的13个因素作为富水隧道突涌水风险的评价指标,构建了富水隧道突涌水风险指标评价体系;采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建立了富水隧道突涌水事故数据集,并对其进行预处理;通过数据集的应用及参数优化处理,计算出RF模型各指标权重,再通过AHP对其权重进行优化,建立了RF-AHP模型,将RF模型和RF-AHP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并针对RF-AHP模型进行了实例验证。结果表明:RF-AHP模型的准确率达到98%,优于RF模型,RF-AHP模型性能得到提升,在富水隧道突涌水风险预测方面具有较好的性能,可为富水隧道突涌水风险预测提供新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涌水 富水隧道 数据预处理 RF-AHP模型 风险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构建术后咽喉疼痛风险的预测模型
19
作者 王锐 郑雷雷 +3 位作者 余璇 张益 易斌 黄桂华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75-482,共8页
目的 利用机器学习构建术后咽喉疼痛(POST)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2年9月至2023年6月行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成年患者757例,男327例,女430例,年龄≥18岁,ASAⅠ—Ⅲ级。根据术后24 h内是否发生POST将患者分为两组:POST组(P组)和... 目的 利用机器学习构建术后咽喉疼痛(POST)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2年9月至2023年6月行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成年患者757例,男327例,女430例,年龄≥18岁,ASAⅠ—Ⅲ级。根据术后24 h内是否发生POST将患者分为两组:POST组(P组)和无POST组(NP组)。收集患者术前、术中以及术后随访信息,将数据集随机划分成80%的训练集与20%的测试集,采用20折交叉验证以及网格搜索的方式在训练集上进行模型开发,测试集用于内部验证,分别建立逻辑回归(LR)、随机森林(RF)、自适应提升算法(AdaBoost)和极端梯度提升算法(XGBoost)等4种机器学习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精确率-召回率曲线(PRC)下面积(AUPRC)、Brier分数评估模型的性能。采用夏普利加法解释(SHAP)对最佳性能的模型进行解释分析。结果 有221例(29.1%)患者发生POST。LR、RF、AdaBoost和XGBoost 4种机器学习模型的AUC分别为0.89(95%CI 0.87~0.90)、0.90(95%CI 0.87~0.91)、0.86(95%CI 0.81~0.89)和0.88(95%CI 0.86~0.91)。RF模型在测试集中表现最优,ROC曲线准确性84.0%,敏感性77.0%,特异性86.0%,Brier分数0.13,AUPRC 0.81,AUC 0.90。SHAP模型解释分析结果显示,拔管时导管套囊带血迹该变量对RF的贡献度最大,其余依次为留置气管导管时间、术中输液量、性别、年龄、气管插管次数>1次、ASA分级、留置胃管。结论 本研究基于LR、RF、AdaBoost和XGBoost算法构建4种POST风险预测模型,其中RF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插管 术后咽喉疼痛 机器学习 随机森林 风险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SSO回归模型构建扩张型心肌病死亡风险的预测模型
20
作者 夏志强 方羚 +1 位作者 任凌云 卢亮 《中国卫生统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90-593,共4页
目的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 DCM)是导致心力衰竭和心脏性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且治疗效果及预后不佳,出现心力衰竭时5年生存率只有40%。本研究拟基于LASSO回归和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DCM患者死亡风险的预测模型,以调整... 目的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 DCM)是导致心力衰竭和心脏性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且治疗效果及预后不佳,出现心力衰竭时5年生存率只有40%。本研究拟基于LASSO回归和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DCM患者死亡风险的预测模型,以调整诊疗策略,改善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浙江省东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75例DCM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LASSO回归筛选关键变量,通过logistic回归建立患者死亡风险预测模型,并评估了该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LASSO回归结果显示年龄、收缩压、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和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是DCM患者死亡的关键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年龄越大、收缩压越低、LVEF越低、proBNP越高患者死亡的风险越高。结论 该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准确率和临床净收益,通过早期诊断,尤其是在心力衰竭发生前诊断及规范化治疗是改善预后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LASSO回归 列线图 风险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