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切开复位后方加压埋头钉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小头骨折疗效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姚杰 申向阳 贾国强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4-257,共4页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后方加压埋头钉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小头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收集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儿童医院骨科2018年12月到2022年1月收治的冠状面肱骨小头骨折行切开复位后方加压埋头钉固定患儿的临床资料,共14...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后方加压埋头钉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小头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收集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儿童医院骨科2018年12月到2022年1月收治的冠状面肱骨小头骨折行切开复位后方加压埋头钉固定患儿的临床资料,共14例。其中男13例、女1例;左侧10例、右侧4例;年龄(13.47±1.31)岁;受伤距手术时间(2.61±1.32)d,术前均根据CT及三维重建结果判断骨折分型。根据Bryan-Morrey分型标准:Ⅰ型8例,Ⅳ型6例;根据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分型均为冠状面剪切型Ⅰb骨折。均采取Kocher入路切开复位后方加压埋头钉固定。肘关节功能评价标准采用Mayo和Quick-DASH标准。末次随访时根据X线片评估肱骨小头骨折愈合情况、外形、有无坏死、关节面是否平整以及有无骨性关节炎等。结果14例患儿术中出血量(36.67±15.60)mL、透视次数(9.32±5.37)次、切口长度(5.54±1.93)cm、住院天数(7.06±2.45)d、手术时间(64.38±12.84)min。随访时间(31.04±4.05)个月,随访期间无一例发生感染、内固定松动、石膏压疮等近期并发症。肘关节Mayo评分(94.62±3.31)分。末次随访时所有患儿关节面平整,肱骨小头外形正常,无一例发生骨不连、肱骨小头坏死、骨关节炎、关节功能明显受限等并发症。结论冠状面剪切型肱骨小头骨折早期行切开复位后方加压埋头钉固定治疗,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功能恢复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小头 骨折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的护理 被引量:3
2
作者 曾妮 张奕 +1 位作者 廖永成 杨娜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802-2805,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的手术配合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普仁医院2021年12月—2023年3月采用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的30例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病人的... 目的:探讨应用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的手术配合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普仁医院2021年12月—2023年3月采用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的30例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对手术过程中的手术配合及护理要点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30例病人均成功完成手术,术后手术伤口均愈合良好,未发现伤口感染或不愈合病例,术中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及熟练的术中配合是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成功的关键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手术配合 骨科手术机器人 空心螺钉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正前方切口入路治疗儿童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分析
3
作者 南国新 许伟森 +8 位作者 蔡文全 郑健 周颖聪 李娟 李云隆 莫启能 田震 陈家樑 陈嘉辉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1-366,共6页
目的探讨一种简单易行、创伤小的儿童股骨颈骨折手术入路方法,并初步评估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23年1月广东医科大学东莞市儿童医院小儿骨科及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骨科采取切开复位、加压螺钉或克氏针固定治疗的儿... 目的探讨一种简单易行、创伤小的儿童股骨颈骨折手术入路方法,并初步评估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23年1月广东医科大学东莞市儿童医院小儿骨科及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骨科采取切开复位、加压螺钉或克氏针固定治疗的儿童股骨颈骨折患儿临床资料,共13例(14侧,其中1例合并癫痫患儿两侧股骨颈先后相隔6个月发生骨折),男10例、女3例;年龄3.2~8.2岁,平均年龄6.5岁。Delbet分型:Ⅰ型2例(2侧),Ⅱ型9例(10侧),Ⅲ型2例(2侧)。术前均存在明显骨折移位或成角畸形。手术在全身麻醉下进行,于C臂下精准定位,采用正前方切口入路(direct anterior approach,DAA),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钝性游离股直肌近端外侧,并将股直肌近端向内侧牵开,显露髋关节囊前部。对于Ⅱ、Ⅲ型骨折,打开关节囊,助手牵引,直视下复位,打入导针确定无误后打入2枚直径4.0 mm的空心加压螺钉固定;对于Ⅰ型骨折,采用3~4枚直径2.0 mm的克氏针固定。术后髋人字支具或石膏固定6周。术后3个月内患侧避免负重,每个月随访1次,术后6个月拆除内固定。收集患儿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复位以及随访情况。结果患儿平均切口长度3.2 cm,术中未切断任何肌肉,平均手术时间36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2.3 mL。术后X线片均显示解剖复位。13例均获随访,拆除内固定时间为术后6~12个月,平均为术后6.8个月。1例Ⅰ型骨折患儿拔出克氏针后,MRI发现股骨头缺血坏死。结论DAA治疗儿童股骨颈骨折,骨折部位暴露清楚,创伤小,不破坏前方肌肉的完整性,术后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是治疗儿童股骨颈骨折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手术入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外科手术 骨折固定术 治疗结果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天格胶囊对骨质疏松性肱骨外科颈骨折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吴官保 徐无忌 杨彬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期64-66,共3页
目的评价金天格胶囊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7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金天格胶囊组(38例)、接骨七厘片组(39例),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并结合功能锻炼的基础上,分别给予金天格胶囊、接骨七厘片,观察比较骨折愈... 目的评价金天格胶囊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7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金天格胶囊组(38例)、接骨七厘片组(39例),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并结合功能锻炼的基础上,分别给予金天格胶囊、接骨七厘片,观察比较骨折愈合时间、骨痂生长情况、疼痛缓解时间及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金天格胶囊治疗骨质疏松性外科颈骨折在骨痂生长情况及肩关节功能恢复方面与接骨七厘片有同样的效果,并且在骨折愈合时间及疼痛缓解时间方面优于接骨七厘片。结论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以及功能锻炼结合口服中成药(金天格胶囊)对骨质疏松性肱骨外科颈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天然虎骨粉(金天格胶囊)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愈合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外科颈骨折 骨质疏松 手法复位 小夹板固定 金天格胶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9例肱骨转移癌手术治疗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杨毅 杨荣利 郭卫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81-685,共5页
目的:分析肱骨转移癌的外科治疗策略、术后功能、并发症及生存率。方法:自2000年至2009年,59例肱骨转移癌患者(62例手术)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治疗中心接受外科治疗,其中肺癌19例,骨髓瘤10例,乳腺癌8例,肾癌5例,胃肠道2例,... 目的:分析肱骨转移癌的外科治疗策略、术后功能、并发症及生存率。方法:自2000年至2009年,59例肱骨转移癌患者(62例手术)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治疗中心接受外科治疗,其中肺癌19例,骨髓瘤10例,乳腺癌8例,肾癌5例,胃肠道2例,甲状腺癌2例,前列腺癌1例,鼻咽癌1例,胆管癌1例,卵巢癌1例,黑色素瘤1例,来源不明8例。溶骨破坏严重、软组织侵犯明显的病例(n=32)多采用瘤段切除、假体置换术,其中肱骨上段肩关节假体25例,肱骨下段肘关节假体7例,其余病例接受肿瘤刮除、骨水泥填充、髓内针(n=17)或钢板(n=11)固定,另有2例因病理性骨折后肿瘤巨大且周围组织广泛受累行肩胛带离断术。发生病理性骨折43例,未发生病理性骨折的16例,以Mirels’评分判断骨折风险。术后功能依据肌肉骨骼肿瘤学会(MusculoskeletalTumor Society,MSTS)评分,回顾性分析患者生存率。结果:患者术后生存期平均为9.6个月,半年总体生存率45.1%,一年生存率27.4%,两年生存率11.6%,预期生存期11.6个月。未发生病理性骨折患者Mirels’评分平均9.3分。瘤段截除假体置换组中,术后2例复发,1例出现排异反应。髓内针和钢板固定组中1例钢板折断,2例复发,1例桡神经功能障碍。MSTS评分,假体置换组71%,髓内针和钢板组75.1%。结论:外科手术治疗肱骨转移癌的主要目的是缓解疼痛和改善生活质量,外科手术能够为患者提供坚强固定,这一优势是单纯放疗无法比拟的,包括化疗、激素治疗以及二膦酸盐类药物在内的全身系统治疗是延长骨转移癌患者生存期的决定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 肿瘤转移 外科手术 骨折 自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perPATH入路微创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术中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策略 被引量:5
6
作者 刘宇 顾三军 +3 位作者 徐耀增 李海峰 魏长宝 殷钦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65-469,共5页
目的探讨SuperPATH入路微创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术中并发症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06月至2018年12月间采用SuperPATH入路微创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120例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4例男性,56例女性,... 目的探讨SuperPATH入路微创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术中并发症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06月至2018年12月间采用SuperPATH入路微创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120例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4例男性,56例女性,平均年龄74.5岁(65-98岁),全髋关节置换术63例,半髋关节置换术57例。结果本组患者均获24月以上随访,其中术中并发症12例,包括髋臼磨穿及骨折、股骨侧裂隙骨折、股骨柄的前倾角过小或内外翻放置等,行相应处理后均恢复正常髋关节功能,术后随访无感染、脱位等并发症,无二次手术。结论SuperPATH入路微创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采用完全肌间隙入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功能恢复快,病人满意度好的特点,同时由于手术操作视野小,若手术操作不规范容易产生术中并发症,所以必须经过严格的正规培训及规范的手术操作,才能有效的避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SuperPATH 微创 手术失误 髋关节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复位内固定治疗小儿移位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吴春星 王达辉 +1 位作者 裴新红 马瑞雪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574-579,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14例不同类型移位股骨颈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复位内固定治疗后的并发症及疗效。方法对2010年9月至2014年6月间经本院手术治疗的14例移位股骨颈骨折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9例,女5例;右髋3例,左髋11例;头下型2... 目的回顾性分析14例不同类型移位股骨颈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复位内固定治疗后的并发症及疗效。方法对2010年9月至2014年6月间经本院手术治疗的14例移位股骨颈骨折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9例,女5例;右髋3例,左髋11例;头下型2例,经颈型11例,基底型1例;平均年龄10.1岁。急诊手术首选闭合复位,髋关节囊予以抽吸淤血减压;如不成功,予以切开复位,同时清除关节囊内积血等减压。复位后常规予空心钉或克氏针内固定,再予髋人字石膏固定至少2个月。采用Ratliff评分评估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14例患儿中高处坠落伤4例,车祸2例,跑步、骑自行车摔倒等外伤7例,无明显外伤史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间隔平均77.6 h(20~240 h)。手术时间平均136 min(60~220 min)。闭合复位+关节囊抽取积血减压9例,切开复位5例。内固定时间平均为11.2个月。术后患儿随访时间平均为22.6个月(10~50个月)。术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N)发生率头下型1例(50%),经颈型2例(18%),基底型无一例。出现AVN的3例患儿受伤至手术时间均大于24 h。结论小儿单纯摔倒和骑车摔倒甚至无明显重大外伤史情况下也可出现股骨颈骨折。由于儿童股骨头血供特点和儿童自身发育,越接近股骨头处骨折因血供不足越易出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头下型和经颈型分别占前二位。伤后需急诊早期手术复位骨折内固定,关节囊减压,术后坚强外固定,这三者都有利于防止股骨颈骨折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外科手术 治疗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轻度移位JakobⅡ型肱骨外髁骨折治疗方法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刘尧 王晓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2864-2867,共4页
目的比较小儿轻度移位JakobⅡ型肱骨外髁骨折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本院收治并有完整资料的轻度移位JakobⅡ型单纯肱骨外髁骨折患儿32例,平均移位(2.3±0.3)mm。其中16例(A组)采取切开复... 目的比较小儿轻度移位JakobⅡ型肱骨外髁骨折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本院收治并有完整资料的轻度移位JakobⅡ型单纯肱骨外髁骨折患儿32例,平均移位(2.3±0.3)mm。其中16例(A组)采取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10例(B组)采取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6例(C组)采取石膏固定保守治疗。平均随访时间12个月。根据Hardacre标准判断疗效,并比较3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1年后,A组疗效优15例(93.8%)、良1例(6.2%)、差0例;B组优9例(9/10)、良1例(1/10)、差0例;C组优3例(3/6)、良2例(2/6)、差1例(1/6),其中C组患儿疗效较A组差(P<0.05)。3组患儿均未见鱼尾样畸形、骨折不愈合和肱骨小头无菌性坏死。C组肱骨外髁过度生长发生率(6/6)均高于A组〔37.5%(6/16)〕、B组〔40.0%(4/10)〕(P<0.016 7)。结论小儿轻度移位JakobⅡ型肱骨外髁骨折建议积极手术治疗,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与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长期随访预后无差异。石膏固定保守治疗风险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外髁骨折 儿童 骨折固定术 石膏 外科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两种内固定方法疗效比较 被引量:4
9
作者 汪奇 刘秋亮 +3 位作者 史龙彦 张琰斌 耿培硕 王鹏亮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90-693,共4页
目的:比较克氏针和空心钉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儿童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31例儿童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的临床资料。31例患儿依据内固定方法分为两组,克氏针组16例,其中男10例,女6例,空心钉... 目的:比较克氏针和空心钉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儿童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31例儿童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的临床资料。31例患儿依据内固定方法分为两组,克氏针组16例,其中男10例,女6例,空心钉组15例,男8例,女7例。术后对患儿进行随访,末次复查时根据Dhillon标准对患儿肘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31例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 a。术后6~12周X线片显示31例骨折均愈合。空心钉组患儿术中出血量为(19.53±4.36)m L,克氏针组为(19.94±6.44)m L,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心钉组患者手术时间为(85.87±12.44)min,高于克氏针组(76.94±11.82)min(P=0.049 6)。末次随访克氏针组肘关节功能优良率(93.8%)与空心钉组优良率(86.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氏针固定与空心钉固定治疗儿童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均可获得满意效果,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外髁骨折 陈旧性 手术治疗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肱骨髁上骨折125例随访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燕翔 柴益民 +1 位作者 陈彦 王和驹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1997年第1期15-16,23,共3页
自1983年2月至1995年3月我院收治了肱骨髁上分析病员125例,其中手法复位80例,手术治疗45例。作者对其疗效进行追踪随访,随访时间最长10a,最短la,平均6a。结果显示:手法复位较手术治疗发生肘内翻多见,而... 自1983年2月至1995年3月我院收治了肱骨髁上分析病员125例,其中手法复位80例,手术治疗45例。作者对其疗效进行追踪随访,随访时间最长10a,最短la,平均6a。结果显示:手法复位较手术治疗发生肘内翻多见,而手术治疗较手法复位发生肘关节伸屈受限多见。讨论了肱骨髁上分析的手术指征,并提出预防并发症的相应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手法复位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现实技术用于肱骨外科颈骨折手法复位功能锻炼 被引量:8
11
作者 吴宏燕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19期86-89,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Kinect体感游戏的虚拟现实技术在肱骨外科颈骨折手法复位功能锻炼中的效果。方法将肱骨外科颈骨折需手法复位的114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功能锻炼,观察组利用Xbox360体感游戏机、Kin... 目的探讨基于Kinect体感游戏的虚拟现实技术在肱骨外科颈骨折手法复位功能锻炼中的效果。方法将肱骨外科颈骨折需手法复位的114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功能锻炼,观察组利用Xbox360体感游戏机、Kinect体感摄像机,KinectSports第一季、第二季中的部分体感游戏进行功能锻炼。结果观察组术后3、6个月肩关节Mallet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24周的锻炼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肱骨外科颈骨折手法复位功能康复中运用基于Kinect体感游戏的虚拟现实技术趣味性强,患者参与积极性高,更有利于其肩关节的功能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外科颈骨折 手法复位 Kinect体感游戏 虚拟现实技术 人机交互 功能锻炼 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治疗C型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铁男 秦松 +3 位作者 苏云 李伯瑞 王建川 王宗璞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1-224,共4页
目的探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治疗C型肱骨髁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本科应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50例,其中男23例,女27例;车祸伤17例,摔伤25例,坠落伤8例;C1型骨折12例,C2型骨折28例,C3型骨折10例;... 目的探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治疗C型肱骨髁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本科应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50例,其中男23例,女27例;车祸伤17例,摔伤25例,坠落伤8例;C1型骨折12例,C2型骨折28例,C3型骨折10例;按骨折伤机制伸直型34例,屈曲型16例。外伤至手术时间平均3 d。术后随访采取Cassebaum评分系统评价肘关节功能。结果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8月,平均14.7月。所有病例未出现骨块移位及内固定失效,尺骨鹰嘴截骨处均得以骨性愈合。肘关节功能评价,优25例,良18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86%。结论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治疗C型肱骨髁间骨折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 髁间骨折 尺骨鹰嘴 截骨 手术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闭合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儿童Delbet Ⅱ型及Ⅲ型股骨颈骨折 被引量:1
13
作者 郑育耿 马洪 +5 位作者 李留阳 陈泳格 柯华荣 曾钰淇 李伟强 郭跃明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2期1164-1169,共6页
目的初步分析应用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闭合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儿童DelbetⅡ型及Ⅲ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以2018年1月至2022年2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佛山市中医院小儿骨科住院治疗的54例(54髋)儿童股骨颈骨折... 目的初步分析应用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闭合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儿童DelbetⅡ型及Ⅲ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以2018年1月至2022年2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佛山市中医院小儿骨科住院治疗的54例(54髋)儿童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患侧、骨折分型、受伤至手术的时间、随访时间等)。根据手术方式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接受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闭合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接受传统闭合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收集两组患儿手术时长、术中穿针次数、术后第1次X线复查时置入螺钉与股骨颈干角的偏离角度、螺钉间平行度、末次随访时疗效以及随访期间并发症情况。结果共54例(54髋)患儿纳入本研究并获得随访,其中观察组26例,对照组28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平均手术时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穿针次数[(4.15±1.74)次]明显少于对照组[(10.93±2.91)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01,P<0.05);术后第1次X线复查时置入螺钉与股骨颈干角的偏离角度[0.87°(0.51°,1.53°)]优于对照组[3.57°(2.45°,5.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523,P<0.05);观察组螺钉间的平行度[0.93°(0.52°,1.65°)]优于对照组[2.44°(1.50°,3.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025,P<0.05);末次随访时依照Ratliff标准,观察组(优20例,良3例,差3例)与对照组(优17例,良6例,差5例)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71,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23.1%(6/26)]低于对照组[39.3%(11/2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42,P>0.05)。结论应用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闭合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儿童股骨颈骨折可以减少术中穿针次数,提高置钉的准确性,置钉效果更满意,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机器人手术 骨折闭合复位 骨折固定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定位导航系统用于辅助股骨颈骨折空心螺钉置入术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江红 杨桓 +3 位作者 牛升波 周潘宇 赵玉婵 许硕贵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071-1075,共5页
目的观察一种新型的激光定位导航系统在辅助股骨颈骨折空心螺钉置入时能否减少导针穿刺次数、术中透视次数及提高置钉的准确性。方法将20个由3D打印皮肤与人造股骨模型制成的大腿模型平均分配至传统C臂X线机透视引导组(传统组)和激光定... 目的观察一种新型的激光定位导航系统在辅助股骨颈骨折空心螺钉置入时能否减少导针穿刺次数、术中透视次数及提高置钉的准确性。方法将20个由3D打印皮肤与人造股骨模型制成的大腿模型平均分配至传统C臂X线机透视引导组(传统组)和激光定位导航辅助组(导航组),每组10个。所有模型均按“平行、倒三角”的构型置入3枚导针。对两组的导针穿刺次数、术中透视次数及术后导针的平行度、分散度等进行统计学评价。结果两组手术过程均顺利,60枚导针均成功置入,未穿出股骨颈皮质。导航组导针穿刺次数和术中透视次数均少于传统组[(5.3±1.8)次vs(7.5±2.3)次,P=0.03;(10.8±2.7)次vs(18.5±2.7)次,P<0.01]。导航组与对照组导针的平行度和分散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新型激光定位导航系统能减少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术中导针穿刺次数和术中透视次数,但对导针的平行度和分散度无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导航系统 股骨颈骨折 空心螺钉 微创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肱骨外科颈骨折术后肩关节功能康复护理进展 被引量:24
15
作者 庄妹 王雪华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3年第5期1153-1155,共3页
分析肱骨外科颈骨折术后肩关节功能早期康复护理的意义,着重从功能锻炼方面对近年来肱骨外科颈骨折术后肩关节功能早期康复护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提出对肱骨外科颈骨折术后肩关节功能康复护理应早期、整体、循序渐进。
关键词 肱骨外科颈骨折 肩关节功能锻炼 康复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32例肱骨外科颈骨折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云波 黄科 +2 位作者 梁仁致 覃琪 闭礼乐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634-636,共3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9年1月我院收治的肱骨外科颈骨折59例,观察组实施闭合复位微创穿针夹板外固定并中药早期干预治疗32例,对照组仅实施闭合复位微创穿针夹板外固定手术治...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9年1月我院收治的肱骨外科颈骨折59例,观察组实施闭合复位微创穿针夹板外固定并中药早期干预治疗32例,对照组仅实施闭合复位微创穿针夹板外固定手术治疗27例。结果:参照肩关节Neer功能百分评分方法,两组在疼痛、主动活动能力及活动范围、稳定性及患者自我评价等五个项目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愈率以及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其并发症发生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闭合复位微创穿针夹板外固定并中西医早期干预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具有疗效满意、并发症少,安全可靠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肱骨外科颈骨折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创伤致肱骨髁间骨折的治疗
17
作者 周浩 周幸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97-903,共7页
肱骨髁间骨折是最难治疗的战创伤所致的关节内骨折之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肱骨髁间手术技术及内植物有了长足的发展。文章通过对Medline数据库、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近些年特别是2020年以来有关肱骨髁间骨折文献进行查阅及总结,对髁... 肱骨髁间骨折是最难治疗的战创伤所致的关节内骨折之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肱骨髁间手术技术及内植物有了长足的发展。文章通过对Medline数据库、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近些年特别是2020年以来有关肱骨髁间骨折文献进行查阅及总结,对髁间骨折的分型、治疗方法以及相应的并发症进行概述,详细分析每种治疗方法不同的适应证以及优缺点,介绍不同年龄段患者治疗方法的差异。文献表明,积极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仍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首选方式。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能够充分暴露关节面,是最常用的手术入路,但存在截骨处不愈合等风险。肱三头肌两侧入路、肱三头肌翻转入路、肱三头肌腱膜舌形瓣入路可避免截骨,但对肱骨远端关节面缺乏有效暴露。随着“双柱”理论的推广,双钢板固定比单钢板具有更强的牢固性与灵活性。锁定加压钢板和3D打印接骨板固定具有独特的优势。关于儿童髁间骨折,应以简单有效的复位固定以及对骨骺损伤小为治疗原则。而对于高龄、骨质疏松严重的患者,则可应用全肘关节置换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间骨折 创伤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