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82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实验室安全检查隐患整改与闭环管控工作机制探索 被引量:3
1
作者 崔锦峰 宋学平 +5 位作者 潘有江 包雪梅 郝大鹏 周应萍 郭军红 杨保平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6-231,共6页
高校实验室安全检查的目的是对发现问题隐患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整改和管控,降低安全风险,化解和遏制安全事故。隐患整改的具体工作包括设计整改方案、明确各方职责、建立工作机制、保证工作进度,目标是通过采取有效措施达成整改效用。... 高校实验室安全检查的目的是对发现问题隐患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整改和管控,降低安全风险,化解和遏制安全事故。隐患整改的具体工作包括设计整改方案、明确各方职责、建立工作机制、保证工作进度,目标是通过采取有效措施达成整改效用。该文根据高校实验室安全检查年度工作总体安排,坚持问题导向,围绕效用目标,以监管责任、主体责任、整改措施和整改进度四个方面为关联要素,设计构建了隐患整改四维工作体系,探索实验室安全检查隐患整改与闭环管控的工作机制。经实际应用表明四维体系能够保证高校实验室安全检查隐患整改的连续性、主动性、实效性和时效性,实现闭环管控的工作机制,达成了隐患整改的效用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学校 实验室 安全检查 隐患整改 工作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发展的机制、矛盾及其化解 被引量:7
2
作者 谭培文 邝文聪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8-94,共7页
随着数字技术的深入发展和广泛应用,正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数字技术的系统重构和深度融合,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朝着数字化方向发展。其发展机制是通过数字化赋能,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素联结、方法创新和过程优化。然而,在数字化进... 随着数字技术的深入发展和广泛应用,正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数字技术的系统重构和深度融合,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朝着数字化方向发展。其发展机制是通过数字化赋能,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素联结、方法创新和过程优化。然而,在数字化进程中,也出现了教育供给和学习需求、人文主义和数据主义的矛盾。因而,须加强数字赋能,化解供需矛盾,实现供需互契;强化价值引领,化解人数矛盾,实现人数统一,以形成高效智能科学的育人新生态、新模式和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数字化 机制 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坚止痛膏对于骨癌痛大鼠的镇痛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易丹 杜梦楠 +2 位作者 张欣 张莹 贾英杰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0-193,共4页
目的探索软坚止痛膏对于骨癌痛大鼠的镇痛作用及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软坚止痛膏组以及扶他林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3组采用大鼠乳腺癌Walker 256混悬液(4×104 mL)4μL注射右后胫骨骨髓腔内建立骨转移... 目的探索软坚止痛膏对于骨癌痛大鼠的镇痛作用及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软坚止痛膏组以及扶他林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3组采用大鼠乳腺癌Walker 256混悬液(4×104 mL)4μL注射右后胫骨骨髓腔内建立骨转移癌痛模型,观察各组大鼠疼痛缩足反射潜伏期(paw withdrawal latency,PWL)与疼痛缩足反射阈值(paw withdrawal threshold,PWT),并使用X光射线观察注射部位骨质破坏情况,造模成功后给药,软坚止痛膏组与扶他林组使用药物外涂,空白组与模型组不做干预,并使用蛋白印记法(Western Blot,WB)检测大鼠脊髓核因子激活的B细胞的κ-轻链增强(NF-κB)以及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表达情况。结果相比较空白组,模型组、软坚止痛膏组、扶他林组PWL与PWT较前降低(P<0.05),且X光显示骨质不同程度破坏,证实骨癌痛模型造模成功,给药后软坚止痛膏组、扶他林组较模型组PWL与PWT较前上升明显(P<0.05),证实软坚止痛膏与扶他林的镇痛作用,且相比较扶他林组,软坚止痛膏组NF-κB及TNF-α、IL-1β、IL-6表达水平较模型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软坚止痛膏可缓解骨癌痛,可能与抑制NF-κB通路激活,下调TNF-α、IL-1β、IL-6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坚止痛膏 骨癌痛 机制 中医外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高突煤层典型特征、诱突机制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3
4
作者 林柏泉 杨威 刘统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1-325,共15页
我国煤炭开采已逐渐进入深部,随着采深的不断增加,煤层的突出风险显著升高,突出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均明显增大,给深部煤炭资源的安全高效开发带来巨大挑战。首先剖析了深部不同深度下煤层开采面临的复杂应力环境,并系统研究了深部高突煤... 我国煤炭开采已逐渐进入深部,随着采深的不断增加,煤层的突出风险显著升高,突出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均明显增大,给深部煤炭资源的安全高效开发带来巨大挑战。首先剖析了深部不同深度下煤层开采面临的复杂应力环境,并系统研究了深部高突煤层的典型特性,阐明了深部开采诱突机制,最后提出了深部开采突出灾害防治的对策建议。结果表明:对突出煤层开采而言,深部没有一个固定深度值,而是应力、瓦斯压力和煤体强度等因素综合影响下煤层所表现出的非线性力学状态。深部煤层应力高,采动煤体呈强塑性破坏;突出煤的孔隙率低且连通性差、高应力下煤层渗透率极低;高压瓦斯高饱和赋存、低压吸附能力强;煤的基质尺度大且通达性差、瓦斯跨尺度运移难;深部煤层最大水平主应力增大,强构造应力作用下构造煤破碎程度高,在构造应力集中带内形成高压瓦斯包,导致突出风险激增。当深部开采工作面前方遇到构造软煤时,工作面附近硬煤内更容易形成强应力集中,对构造软煤内高压瓦斯的封闭作用显著增强,造成工作面前方瓦斯压力高、梯度大,煤体内的瓦斯膨胀能显著高于浅部;同时高应力下工作面前方煤体更容易发生强塑性流变破坏,诱发变形能的猛烈释放。构造煤煤体发生大变形损伤,孔裂隙空间增大;基质尺度急剧减小,被封闭的大量瓦斯快速解吸。二者共同造成游离瓦斯存储空间和压力的同步迅速增大,引发游离瓦斯膨胀能的迅速升高,当瓦斯膨胀能高于突出阈值时,大量瓦斯将破碎并抛出煤体,导致突出事故发生。基于此提出深部突出灾害防治应通过合理化采掘布置,从整体上降低采掘过程中的局部应力集中;通过超前探测准确获取煤层隐蔽构造、煤岩力学参数以及瓦斯参数等关键信息,超前识别突出风险进而施行精准防控;强调了要通过深度卸压充分释放应力,降低煤层应力集中,提高煤层渗透率,同时诱导大量低压吸附瓦斯脱附解吸,通过强力造缝增透减小基质尺度并活化基质孔隙,加速瓦斯运移如有必要采用物理化学联合增透方法,构建基质孔隙-裂隙跨尺度流动通道,提高瓦斯抽采效果,充分降低煤层气含量,最终达到超前、精准和均匀消突的目的,实现深部煤层安全高效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开采 突出煤层 高应力 诱突机制 突出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作如何影响元认知?——基于认知模型和神经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程晓荣 仇式明 +1 位作者 定险峰 范炤 《心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5-438,共14页
动作与元认知是认知加工的重要环节。元认知体现个体对认知过程的表征、监控与调控;动作则是输出内部认知加工,尤其是决策信息的重要手段。研究表明,动作的各个方面(如反应速度、反应强度、反应顺序、反应冲突及反应观察等)均影响元认... 动作与元认知是认知加工的重要环节。元认知体现个体对认知过程的表征、监控与调控;动作则是输出内部认知加工,尤其是决策信息的重要手段。研究表明,动作的各个方面(如反应速度、反应强度、反应顺序、反应冲突及反应观察等)均影响元认知。从认知模型角度,元认知的决策后模型较好地适用于解释动作影响元认知的相关实验证据。该类模型认为用于元认知评估的信息(元认知证据)与用于知觉判断的信息(知觉证据)不同但相关,并分别侧重于层级加工、贝叶斯计算、信心增效等方面。从神经机制角度,动作与知觉信息可能通过以额叶皮层为核心的脑网络整合,依托β振荡和α抑制等电生理机制,在注意调控下形成元认知。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动作改变元认知的边界条件、信心反映的真实含义,以及特殊人群的元认知表现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作 元认知 知觉判断 信心评估 认知神经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互联网平台主导的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机制——以海尔卡奥斯为例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水莲 付晗涵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39,共9页
工业互联网平台主导的创新生态系统长效发展成为重要议题,也是中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关键。以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为案例研究对象,探索工业互联网平台主导的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机制。研究发现,价值共创机制包括模块化机制、... 工业互联网平台主导的创新生态系统长效发展成为重要议题,也是中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关键。以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为案例研究对象,探索工业互联网平台主导的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机制。研究发现,价值共创机制包括模块化机制、场景化机制和互补机制;创新生态系统中,模块化机制、场景化机制和互补机制高效整合生态资源,提升生态数字化能力,从而形成创新生态系统的同边网络效应、跨边网络效应和跨领域网络效应。研究结果有助于丰富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的研究情境,完善工业互联网平台理论研究,为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生态化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生态系统 工业互联网平台 价值共创 模块化机制 场景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教本科专业高质量发展的三重机制及实践路径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继平 陶媛媛 《江苏高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6-124,共9页
职教本科专业是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载体,其高质量发展是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一环。职教本科专业高质量发展是三重机制作用的结果,主要由专业升格机制、转型设置机制和融合发展机制有机运行而推动。职教本科专业高质量发展... 职教本科专业是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载体,其高质量发展是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一环。职教本科专业高质量发展是三重机制作用的结果,主要由专业升格机制、转型设置机制和融合发展机制有机运行而推动。职教本科专业高质量发展依然面临升格机制不畅、转设机制不活、融合机制不顺的障碍,无法高效培养新质生产力所需要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加快推进职教本科专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创新专业升格机制、专业转设机制和专业融合发展机制,打造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品牌,形成职教本科专业全方位、立体化、高水平、可持续发展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本科专业 高质量发展 升格机制 转设机制 融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粉含量对机制砂混凝土拌和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峰宾 刘济广 +4 位作者 焦华喆 杨柳华 牛豪爽 申宏栋 徐雨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7-180,共4页
随着基础建设的大力发展,天然砂的存量存在供不应求的现象,随着环境友好型等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提出,机制砂在当前环境下逐步占据主导地位.但因机制砂的生产工艺所限,相对于天然砂,机制砂的石粉含量较高,石粉会影响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采用... 随着基础建设的大力发展,天然砂的存量存在供不应求的现象,随着环境友好型等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提出,机制砂在当前环境下逐步占据主导地位.但因机制砂的生产工艺所限,相对于天然砂,机制砂的石粉含量较高,石粉会影响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采用单因素变量试验,采用不同石粉含量的机制砂替代天然砂,研究石粉含量对机制砂混凝土的拌和性能与力学性能的影响,讨论了C20强度等级混凝土的最佳石粉含量.试验结果表明:当石粉含量为10%~15%,可以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拌和性能,减小离析泌水,增强黏聚性,降低骨料间的摩擦力.石粉可以填充混凝土中的孔隙,完善机制砂混凝土的整体级配,改善其工作性能,有利于提高机制砂混凝土的力学强度,28 d单轴抗压强度可达41.6 MPa,抗折强度达9.4 MPa,抗拉强度达3.7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粉 机制 混凝土 拌和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驱动乡村治理——城乡要素流动视角的动力学机制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刘民坤 邓小桂 《旅游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29,共15页
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通过乡村旅游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能够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文章从城乡要素流动视角,基于“驱动力-状态-响应”的分析框架,构建了旅游驱动乡村治理的模型,借助Ve... 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通过乡村旅游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能够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文章从城乡要素流动视角,基于“驱动力-状态-响应”的分析框架,构建了旅游驱动乡村治理的模型,借助Versim系统动力学建模软件揭示旅游驱动乡村治理的复杂内在机制。通过对驱动力子系统的主要参数进行调节,预测状态子系统和响应子系统的仿真变化,模拟6种不同驱动力情景下乡村治理水平受到各种因素共同影响的作用机制和演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单要素驱动模式中创新要素的驱动效果最为明显,多要素综合驱动模式中乡村旅游驱动模式的仿真结果为最优,此模式既能有效激活城乡各要素的协同驱动力,又能规避生态环境风险,有效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文章初步搭建了旅游驱动乡村治理的系统动力学研究框架,完善、深化了对乡村旅游通过城乡要素流动驱动乡村治理内在作用机制的研究,为乡村旅游驱动乡村治理实践提供了路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驱动 乡村治理 要素流动 系统动力学 内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降低采后果蔬冷害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佩艳 苏娇 +1 位作者 肖鑫鑫 罗登林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89-395,共7页
褪黑素是广泛存在于果蔬体内的一种吲哚胺类化合物,具有调控果蔬成熟与衰老、清除活性氧自由基、增强果蔬生物和非生物胁迫抗性的作用,被认为是一种天然、高效、安全的果蔬保鲜剂。研究表明,褪黑素在降低采后果蔬冷害方面具有显著调控... 褪黑素是广泛存在于果蔬体内的一种吲哚胺类化合物,具有调控果蔬成熟与衰老、清除活性氧自由基、增强果蔬生物和非生物胁迫抗性的作用,被认为是一种天然、高效、安全的果蔬保鲜剂。研究表明,褪黑素在降低采后果蔬冷害方面具有显著调控作用。该文主要从褪黑素处理对采后果蔬细胞膜结构和功能、抗氧化系统、能量代谢、脯氨酸代谢、糖代谢等方面的调控作用减轻采后果蔬冷害机制进行综述,并对影响褪黑素减轻果蔬冷害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以期为褪黑素控制采后果蔬冷害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采后果蔬 冷害 减轻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atGPT赋能智能财务建设的理论机制与实施路径 被引量:3
11
作者 何瑛 赵欣越 朱子明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94-101,共8页
“大智移云物区”时代,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凭借其技术优势引发行业变革并催生新业态,也为企业智能财务建设创造了新的发展契机,探寻企业财务管理智能化转型之路是当下亟待关注的重要议题。文章首先厘清ChatGPT激发赋能效... “大智移云物区”时代,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凭借其技术优势引发行业变革并催生新业态,也为企业智能财务建设创造了新的发展契机,探寻企业财务管理智能化转型之路是当下亟待关注的重要议题。文章首先厘清ChatGPT激发赋能效应并驱动企业财务智能化转型的理论机制,着重从技术、组织及心理视角解构ChatGPT赋能财务智能化转型的内在机理;其次深入剖析ChatGPT运用自身功能属性与发挥服务能力推进智能财务建设的实施路径,探讨其如何充分融纳于企业业务经营流程、核算报告流程、决策管控流程与治理监督流程实现财务核算智能化,释放财务生产力。文章聚焦理论机制和实施路径阐述ChatGPT与智能财务建设的关系,旨在加快智能技术应用与智能财务生态的建设,推动新型生产力与智能财务新业态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tGPT 智能财务 理论机制 实施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三全育人”协同机制探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潘华泉 杜坤林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0-82,共3页
“三全育人”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本质要求和主要途径。在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背景下,高校必须紧紧围绕新时代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分析“三全育人”协同机制构建的构成要素,从强化课程资源建设、提升管理效能、... “三全育人”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本质要求和主要途径。在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背景下,高校必须紧紧围绕新时代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分析“三全育人”协同机制构建的构成要素,从强化课程资源建设、提升管理效能、优化校园文化氛围、健全三全育人绩效评价机制等多个方面,进一步完善“三全育人”体系,不断提升“大思政”育人格局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全育人 协同机制 优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湖页岩油甜点储层特征及其形成机制——以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风城组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洪 冯有良 +7 位作者 杨智 何文军 高之业 李嘉蕊 丁立华 蒋文琦 马国明 赵辛楣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35-550,共16页
页岩油储层特征是甜点识别的重要方面。本文以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风城组为例,以划分岩相类型为基础,通过高压压汞和低温氮气吸附实验定量评价储层全孔径结构,基于沉积-成岩作用分析揭示其形成机制。研究表明,风城组页岩油储层可划分为:... 页岩油储层特征是甜点识别的重要方面。本文以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风城组为例,以划分岩相类型为基础,通过高压压汞和低温氮气吸附实验定量评价储层全孔径结构,基于沉积-成岩作用分析揭示其形成机制。研究表明,风城组页岩油储层可划分为:层状含云粉砂岩、纹层状长英质页岩、纹层状灰云质页岩和层状长英质灰云岩四种岩相类型。层状含云粉砂岩,全孔径储集空间、宏孔体积均最大,分别为1.81 cm^(3)/g、0.51 cm^(3)/g,发育微晶石英晶间孔、长石与碱性矿物溶蚀孔,伴生大量溶蚀缝与构造缝,孔-缝连通性最好;纹层状长英质页岩,全孔径总体积、宏孔体积分别为1.32 cm^(3)/g、0.34 cm^(3)/g,以滑石与云母等矿物球形溶蚀孔、有机质孔为主要类型,溶蚀缝局部发育,孔-缝连通性一般;纹层状灰云质页岩与层状长英质灰云岩发育粒内孔、残余粒间孔、溶蚀孔,均以小孔为主,前者总体积、宏孔体积分别为0.49 cm^(3)/g、0.13 cm^(3)/g,后者相应为0.41 cm^(3)/g、0.08 cm^(3)/g,孔-缝连通均较差。风城组岩相储集空间与长英质矿物含量呈正相关,与云质矿物含量呈负相关,层状含云粉砂岩为优势岩相,其形成受控于沉积-成岩作用:细粒重力流沉积作用保障了高孔渗粉砂质沉积物向深湖输入;碱湖环境硅质的溶蚀、重结晶与成缝作用塑造晶间孔-溶蚀缝优质储集空间。研究结果为类似湖盆页岩油甜点评价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湖凹陷 页岩油储层 微观结构 优势岩相 形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绿江入海口湿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组装机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宋宇 高明 +3 位作者 曲贵伟 张春鹏 李晓玲 李富祥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4-222,共9页
为了探究鸭绿江入海口湿地中土壤细菌的群落多样性、结构及其组装机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滩涂盐土、碱蓬草盐土、沼泽土、水稻土、草甸土和棕壤等6种典型土壤的细菌群落进行16S rRNA基因扩增子测序,并基于系统发育二进制的零模型分析... 为了探究鸭绿江入海口湿地中土壤细菌的群落多样性、结构及其组装机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滩涂盐土、碱蓬草盐土、沼泽土、水稻土、草甸土和棕壤等6种典型土壤的细菌群落进行16S rRNA基因扩增子测序,并基于系统发育二进制的零模型分析(model analysis)解析细菌群落组装机制。结果表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平均相对丰度最高(38.5%),其次为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18.2%)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9.7%)。6种土壤类型细菌群落的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整体差异显著(P<0.05)。主要菌门和菌属与环境因子的冗余分析(RDA)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电导率(EC)、全硫(TS)和pH是主要影响因子。基于零模型的群落组装分析表明,鸭绿江口湿地土壤细菌群落组装以随机性为主导,其中扩散限制贡献最大,在群落组装中占40.52%。研究结果可为鸭绿江口湿地生态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细菌多样性 群落结构 组装机制 鸭绿江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问答社区核心参与者知识共享障碍机制研究——基于扎根理论与系统动力学仿真的实践 被引量:4
15
作者 沈占波 刘建泽 +1 位作者 王蒙 单伟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9-85,共7页
随着核心参与者在网络问答社区知识共享中的作用愈发凸显,探究其知识共享障碍机制对于提高群体学习质量具有重要价值。研究首先通过扎根理论构建核心参与者知识共享行为意愿障碍因素模型;其次,利用系统动力学建立障碍机制模型,仿真探究... 随着核心参与者在网络问答社区知识共享中的作用愈发凸显,探究其知识共享障碍机制对于提高群体学习质量具有重要价值。研究首先通过扎根理论构建核心参与者知识共享行为意愿障碍因素模型;其次,利用系统动力学建立障碍机制模型,仿真探究核心参与者知识共享行为数量的演化规律及关键障碍因素对知识共享行为数量产生非线性影响的传导逻辑。研究发现知识共享主体障碍、客体障碍等4个障碍因素是核心参与者知识共享行为意愿的主要障碍因素,各因素间存在相互作用。仿真结果表明:核心参与者知识共享行为意愿和数量增速逐渐放缓;调节参数灵敏度后,各障碍因素均会导致核心参与者知识共享行为数量下降。其中,知识共享氛围障碍、核心参与者特征障碍等5个关键障碍因素对核心参与者知识共享行为数量阻碍作用明显,研究据此提出着重优化关键障碍因素所在反馈回路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问答社区 核心参与者 知识共享 障碍机制 扎根理论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华军 史浩琰 《人文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34,共11页
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是加快发展未来产业、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必然要求。文章深入阐释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的理论内涵,从要素理论、历史规律、实践要求三个维度揭示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建立的内在逻辑,论证了以机制建设推动未... 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是加快发展未来产业、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必然要求。文章深入阐释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的理论内涵,从要素理论、历史规律、实践要求三个维度揭示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建立的内在逻辑,论证了以机制建设推动未来产业投入持续增长的必要性。通过进一步梳理我国未来产业投入机制建设历程发现,涵盖资金、人才、技术三方面投入机制的基础性制度框架已初步形成,但仍存在诸多体制机制障碍,使得基础研究能力不强、人才培育滞后于产业需求、未来产业投融资风险较高,进而影响未来产业投入增长的持续性与稳定性。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面对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的改革任务,以建立投入增长机制为抓手加快发展未来产业,成为历史的必然选择。鉴于此,文章基于机制创新视角,提出应建立以加强基础研究、健全拔尖创新人才培育链条、降低投融资风险为核心的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以此夯实未来产业投入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来产业 投入增长 机制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政策学习”到“知识生产”:政策再生产推动政策有效执行的生成逻辑及功能机制 被引量:1
17
作者 满小欧 薛增鑫 《求实》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3-44,M0004,共13页
政策再生产作为层级治理体系下政策传递的关键机制,不仅是政策目标有效执行的重要保障,更是对政策议题的精准回应与政策方案的理性补充。既有研究多从组织维度解释政策再生产的行为逻辑,关于其如何生成及推动政策有效执行的传导机制尚... 政策再生产作为层级治理体系下政策传递的关键机制,不仅是政策目标有效执行的重要保障,更是对政策议题的精准回应与政策方案的理性补充。既有研究多从组织维度解释政策再生产的行为逻辑,关于其如何生成及推动政策有效执行的传导机制尚未被揭示。本研究立足于政策过程,基于“知识生产”视角,从理论层面阐释了政策再生产的概念内涵、结构性要素、生成过程及其推动政策有效执行的实现机制。研究发现,政策再生产既具有知识生产的功能,也具有价值选择或锚定的属性,其通过求解性、嵌入性和融合性等3个阶段完成了从政策学习到组织知识形式的改变,本质上是政策知识的多元化生产与适应性重构的过程。这一过程在目标群体建构机制、决策理性平衡机制和条块政策统筹机制下共同推动政策有效执行。当前,我国治理结构中仍存在部门权责模糊化等问题,导致政策再生产行为易产生特定的政策风险。因而,应从政府决策者的能动过程和治理结构维度建构政策再生产的可行性场景,以规避政策再生产的负面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政策 政策再生产 政策执行 政策学习 知识生产 目标群体构建机制 决策理性平衡机制 条块政策统筹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基础、理论阐释与动力机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向阳 徐从才 汪洁 《求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8-87,共10页
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是构建现代流通体系的重要支撑点,对于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和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我国流通业发展规模不断壮大,总体竞争力待增强;流通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流通效率待提升;流通模式创新发展,流通组织重构... 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是构建现代流通体系的重要支撑点,对于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和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我国流通业发展规模不断壮大,总体竞争力待增强;流通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流通效率待提升;流通模式创新发展,流通组织重构待完善;数字金融强化风险识别,“数据孤岛”待突破;数字金融应用较为广泛,法治化建设亟须完善。在基于效率、新发展理念、产业特点视角阐释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理论逻辑的基础上,文章从创新动力、主体动力、支撑动力、信用动力四个维度探讨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机制,认为丰富多元的流通业态模式、更具活力的流通市场主体、更强健的流通承载能力、更安全高效的金融服务能力能够为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发展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通业高质量发展 现实基础 理论阐释 动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上下文通道注意力机制的人脸属性估计与表情识别 被引量:2
19
作者 徐杰 钟勇 +2 位作者 王阳 张昌福 杨观赐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260,共8页
人脸特征蕴含诸多信息,在面部属性和情感分析任务中具有重要价值,而面部特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人脸分析任务变得困难。针对上述难题,从面部细粒度特征角度出发,提出基于上下文通道注意力机制的人脸属性估计和表情识别(FAER)模型。首先... 人脸特征蕴含诸多信息,在面部属性和情感分析任务中具有重要价值,而面部特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人脸分析任务变得困难。针对上述难题,从面部细粒度特征角度出发,提出基于上下文通道注意力机制的人脸属性估计和表情识别(FAER)模型。首先,构建基于ConvNext的局部特征编码骨干网络,并运用骨干网络编码局部特征的有效性来充分表征人脸局部特征之间的差异性;其次,提出上下文通道注意力(CC Attention)机制,通过动态自适应调整特征通道上的权重信息,表征深度特征的全局和局部特征,从而弥补骨干网络编码全局特征能力的不足;最后,设计不同分类策略,针对人脸属性估计(FAE)和面部表情识别(FER)任务,分别采用不同损失函数组合,以促使模型学习更多的面部细粒度特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FAER模型在人脸属性数据集CelebA(CelebFaces Attributes)上取得了91.87%的平均准确率,相较于次优模型SwinFace(Swin transformer for Face)高出0.55个百分点;在面部表情数据集RAF-DB和AffectNet上分别取得了91.75%和66.66%的准确率,相较于次优模型TransFER(Transformers for Facial Expression Recognition)分别高出0.84和0.43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属性估计 面部表情识别 注意力机制 细粒度特征 特征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系氦气扩散机制及其对氦气富集的启示——以沁水盆地北部太原组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勇 辛志源 +4 位作者 陈践发 李玉宏 张修涛 蒋浩杰 陈泽亚 《煤田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8-69,共12页
【目的】全球富氦气藏以常规天然气为主,近年来在我国鄂尔多斯盆地及周缘石炭−二叠系煤系中发现含氦天然气,揭示煤系氦气具有一定的资源潜力。但目前针对煤系氦气扩散运移机制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严重制约煤系氦气富集规律的进一步研究... 【目的】全球富氦气藏以常规天然气为主,近年来在我国鄂尔多斯盆地及周缘石炭−二叠系煤系中发现含氦天然气,揭示煤系氦气具有一定的资源潜力。但目前针对煤系氦气扩散运移机制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严重制约煤系氦气富集规律的进一步研究。【方法】以沁水盆地北部太原组煤及其顶板泥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含水饱和度及气体含量(体积分数)煤系氦气物理扩散实验,并结合区域沉积埋藏史及生烃演化史模拟计算煤与泥岩中氦气扩散通量,揭示煤系氦气富集机制。【结果和结论】(1)实验温压条件下(20℃,气体压力为1 MPa),在≤13.5 nm孔隙中氦气以Knudsen扩散为主,煤与泥岩中氦气的扩散速率相近;在>13.5 nm孔隙中氦气转为Fick扩散。煤系氦气扩散主要受孔隙结构、含水性和气体含量影响,孔隙连通性越差、含水饱和度越高、氦气含量越低,氦气扩散越慢,封闭能力越强。(2)煤中割理−裂缝系统发育,连通性较好,导致煤中氦气扩散系数(1.1×10^(−8)m^(2)/s)高于泥岩(5.8×10^(−9)m^(2)/s)。高含水性通过阻塞孔隙通道和改变气−液界面行为降低氦气扩散速率,而气体含量对扩散速率的影响主要与气体分压和氦气与甲烷物理性质差异有关。(3)结合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结果,建立了地质历史时期氦气扩散通量预测模型,标准状态下煤和泥岩中的氦气扩散通量分别为13.24、5.05 cm^(3)/m^(2),氦气扩散主要发生在含量较高的烃类生成初期,后期逸散量可忽略不计。(4)煤系生氦能力较弱,煤系氦气的富集成藏是外源补给与保存动态平衡的结果,深部断裂促进深部氦气向上运移,而低含量梯度、高含水饱和度及低连通性通过抑制扩散速率而增强氦气的封存能力。煤系氦气勘探需重点关注深部断裂系统沟通能力及盖层封存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系氦气 扩散机制 扩散通量 预测模型 富集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