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3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P Algorithm-Based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um Trend Term Removal Model
1
作者 Bo Yan Shuaihui Li Hao Chen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2023年第1期41-51,共11页
Trend term removal is a key step in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data pre-processing.The most commonly used least squares(LS)method,although satisfying the real-time requirement,has many problems such ... Trend term removal is a key step in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data pre-processing.The most commonly used least squares(LS)method,although satisfying the real-time requirement,has many problems such as highly correlated initial values of the expression parameters,the need to pre-estimate the trend term shape,and poor fitting accuracy at low signal-to-noise ratios.In order to achieve real-time and robust trend term removal,a new trend term removal method using genetic programming(GP)in symbolic regression is constructed in this paper,and the FTIR simulation interference results and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 data for common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gases a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genetic programming algorithm can both reduce the initial value requirement and greatly improve the trend term accuracy by 20%-30% in three evaluation indicators,which is suitable for gas FTIR detection in complex scenari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 genetic programming(GP) trend term remova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吸收光谱痕量乙炔检测方法研究
2
作者 李橙橙 曹旺 +1 位作者 万元 温和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5-80,86,共7页
针对现有的正交型锁相放大器在可调谐激光二极管吸收光谱吸收信号中存在检测下限差、稳定性差等问题,该文提出基于插值离散傅里叶变换的相位测量与数字锁相放大器的光谱吸收信号检测方法,可实现低浓度气体的高精度检测。为验证该方法的... 针对现有的正交型锁相放大器在可调谐激光二极管吸收光谱吸收信号中存在检测下限差、稳定性差等问题,该文提出基于插值离散傅里叶变换的相位测量与数字锁相放大器的光谱吸收信号检测方法,可实现低浓度气体的高精度检测。为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该文选择1532.8 nm作为检测中心波长,设计适用于变压器绝缘油中溶解乙炔气体检测的可调谐激光二极管吸收光谱系统。结果表明,当测量2μL/L乙炔气体时,该方法比传统正交型锁相放大器测量准确性提高26.76%。该测量结果也比传统方法更稳定,且计算量更小。此外,该文设计系统实现变压器绝缘油中溶解乙炔检测时,0.22μL/L以上乙炔浓度的测量误差小于30%,0.12μL/L乙炔浓度的测量偏差小于±0.5μL/L,满足电力变压器油中溶解乙炔的检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调谐激光二极管吸收光谱 谐波检测 数字锁相放大器 插值离散傅里叶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测定氧化亚氮中氮氧化物的研究
3
作者 魏王慧 任逸尘 +4 位作者 刘旺旺 高艳秋 姜阳 于瑞祥 董翊 《低温与特气》 2025年第1期37-40,51,共5页
使用氮中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标准气体,以及氧化亚氮纯气,筛选主成分和杂质成分特征吸收波段,有效解决了氧化亚氮在红外光谱中对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检测的影响。使用动态稀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建立了基于长光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使用氮中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标准气体,以及氧化亚氮纯气,筛选主成分和杂质成分特征吸收波段,有效解决了氧化亚氮在红外光谱中对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检测的影响。使用动态稀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建立了基于长光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检测电子工业用气体氧化亚氮中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重复性好,检出限低,检出限分别为0.026×10^(-6)(摩尔分数),0.019×10^(-6)(摩尔分数),远低于电子气体目前产品需求。有效地解决了氮氧化物检测方法单一以及氧化亚氮电子气中氮氧化物检出限不够低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特气 动态稀释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氮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聚乙烯薄膜的后辐射氧化反应
4
作者 韩磊 王静 +4 位作者 鲁曼丽 张文礼 沈蓉芳 刘伟华 王谋华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2025年第1期21-31,共11页
聚乙烯(PE)辐照后接触氧气时发生的长期、缓慢反应即后辐射氧化反应对辐射改性PE材料的长期使用性能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选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薄膜(UHMWPE)、高密度聚乙烯薄膜(HDPE)和低密度聚乙烯薄膜(LDPE)三种典型的PE材料,采用γ... 聚乙烯(PE)辐照后接触氧气时发生的长期、缓慢反应即后辐射氧化反应对辐射改性PE材料的长期使用性能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选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薄膜(UHMWPE)、高密度聚乙烯薄膜(HDPE)和低密度聚乙烯薄膜(LDPE)三种典型的PE材料,采用γ射线对其进行辐照,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后辐射氧化反应羰基产物进行定量分析,研究温度、氧气分压和吸收剂量等因素对PE后辐射氧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UHMWPE和HDPE具有明显的后辐射氧化现象,而LDPE的后辐射氧化反应微弱;UHMWPE和HDPE的后辐射氧化反应常温下可以长时间维持,且50℃时反应速率最大,70℃以上时氧化反应仅能维持几小时。后辐射氧化反应与氧气分压和吸收剂量呈显著的正相关性。本研究不仅为理解PE后辐射氧化反应提供了新视角,还可为完善辐射改性PE材料的加速老化评价方法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Γ射线辐照 后辐射氧化反应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体中微塑料的光谱检测研究和应用
5
作者 贾春荣 孟淼 +3 位作者 高建鑫 汤玉坤 董政宣 邸志刚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5,共7页
微塑料(Microplastics,MP)在水体环境中广泛分布,可通过摄入等途径进入生物体内,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近些年来,这种污染已经被列为十大污染之一,所以建立一个高灵敏度,高准确度的微塑料检测方法是当务之急。在水体中微塑料的检测领域,拉... 微塑料(Microplastics,MP)在水体环境中广泛分布,可通过摄入等途径进入生物体内,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近些年来,这种污染已经被列为十大污染之一,所以建立一个高灵敏度,高准确度的微塑料检测方法是当务之急。在水体中微塑料的检测领域,拉曼光谱法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相对于其他检测手段,具有灵敏度高、准确度高和速度快等优势,对这两种方法的结构和原理进行了介绍,综述了近些年来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和拉曼光谱法对水体中微塑料检测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未来发展趋势作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水体污染物 傅里叶变换光谱法 拉曼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红外光谱技术对浓香型原酒中酸类成分快检模型的构建
6
作者 彭厚博 廖丽 +4 位作者 甘巧 胥佳 荆雄 钱宇 邹永芳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6-70,共5页
为实现浓香型原酒快速分级及品质监控,该研究利用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FT-MIR)仪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了浓香型原酒中总酸、己酸、乙酸和丁酸含量的快速检测模型,以相对误差占比筛选模型的最佳主成分数,并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 为实现浓香型原酒快速分级及品质监控,该研究利用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FT-MIR)仪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了浓香型原酒中总酸、己酸、乙酸和丁酸含量的快速检测模型,以相对误差占比筛选模型的最佳主成分数,并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总酸、己酸、乙酸和丁酸定量模型的决定系数R2均>0.90,校正集和预测集的均方根误差(RMSE)均<0.041 g/L,最佳主成分数分别为9个、19个、8个、9个,总酸、己酸、乙酸定量模型的相对误差均<10%,丁酸定量模型的相对误差<51%。综上,基于中红外光谱技术建立的总酸、乙酸、己酸定量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能为浓香型原酒快速分级和品质监控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 浓香型原酒 酸类化合物 快速检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鉴别山茶油掺假
7
作者 林伟琦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5年第2期215-223,共9页
目的基于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tenuated total reflectance-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ATR-FTIR)结合聚类判别分析等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山茶油、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和花生油5种植物油的快速鉴别模型,... 目的基于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tenuated total reflectance-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ATR-FTIR)结合聚类判别分析等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山茶油、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和花生油5种植物油的快速鉴别模型,及山茶油掺假模型。方法采集山茶油、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和花生油5种植物油共99份样品,并按照不同质量百分比(掺伪5%~95%)将大豆油、葵花籽油、玉米油、1:1玉米大豆油、花生油、棕榈油掺入到山茶油中,获得掺假山茶油样品196份,采集600~4000 cm-1波段的红外光谱信息,建立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PCA-LDA)、K最近邻分类算法(K-nearest neighbor,KNN)以及数据驱动型簇类独立软模式分类(data driven soft independent modelling of class analogy,DD-SIMCA)模型,并比较各方法建模效果,确定最优识别模型。结果各样品组红外吸收光谱非常类似,具有相似的特征峰数、峰位置和峰形。DD-SIMCA建立的鉴别模型能将山茶油和其他类别植物油样本完全分开;PLS-DA、PCA-LDA和KNN模型判别经分析比较,发现利用PLS-DA和PCA-LDA模型在5种植物油的分类中校正集和预测集中的各样本的预测值与实际值很接近,除了花生油以外其余种类植物油的校正集和预测集样本的识别率和预测正确率均为100.0%;ATR-FTIR结合PLS的计量学方法能够准确进行山茶油掺假定量分析,可用于掺杂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等的定性定量分析,结果可靠,最低检出限可达5%。结论ATR-FTIR结合聚类判别分析等化学计量学方法实现对山茶油掺假的高效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 山茶油 掺假 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乳中β-乳球蛋白的中红外快速检测方法建立
8
作者 黄建辉 张彦辉 +1 位作者 张耀广 赵翠琴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25年第1期14-19,共6页
通过建立基于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预测模型实现牛乳中β-乳球蛋白的快速检测。将收集到的260个不同批次的牛乳样品使用高效液相色谱定量检测β-乳球蛋白含量作为参比值;通过乳成分分析仪采集牛乳样品的中红外光谱,选择有效波段,并将原... 通过建立基于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预测模型实现牛乳中β-乳球蛋白的快速检测。将收集到的260个不同批次的牛乳样品使用高效液相色谱定量检测β-乳球蛋白含量作为参比值;通过乳成分分析仪采集牛乳样品的中红外光谱,选择有效波段,并将原始中红外光谱先经过Savitsky-Golay(SG)平滑、一阶导数或二阶导数等预处理方法消除背景噪音,再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构建β-乳球蛋白预测模型。通过比较不同中红外光谱预处理方法,最终选择SG 5点平滑二阶导数的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为最优模型,获得校正集相关性系数R^(2)为0.932,校正均方根误差为0.049%,预测集相关性系数R^(2)为0.923,预测均方根误差为0.057%,模型具有良好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技术 Β-乳球蛋白 牛乳 偏最小二乘回归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rahertz Time-Domain Spectroscopy method for optical parameter extraction of plastic materials 被引量:2
9
作者 ZHANG Dandan REN Jiaojiao +1 位作者 LI Lijuan CAO Guohua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17年第6期916-920,共5页
A method for extracting optical parameters of plastics materials based on terahertz time domain spectroscopy is presented. The transmission-type Terahertz Time-Domain Spectroscopy(THz TDS) system is adopted to detect ... A method for extracting optical parameters of plastics materials based on terahertz time domain spectroscopy is presented. The transmission-type Terahertz Time-Domain Spectroscopy(THz TDS) system is adopted to detect the refractive index and extinction coefficient on different plastic materials. Then the corresponding spectral information is obtained by Fourier transform of the terahertz time domain waveform of the sampling points, including the corresponding amplitude and phase information of the waveform. The optical parameter extraction model is built. By using the simplex optimization method, the curves of the refractive index and extinction coefficient for the plastic material are obtained. The experimental samples are made of different plastic parallel plate material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optimization of optical parameters can improve their extraction accuracy, and the error of refractive index is ±0.005. Extraction technology with the simplex optimization method of optical parameter based on THz TDS can help to extract the optical parameters of engineering plastics.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research of terahertz nondestructive test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STIC MATERIALS spectroscopy METHOD TIME-DOMA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二阶导数谱图特征在中国古纸纤维无损鉴别中的应用
10
作者 吕淑贤 张艳霞 王旭 《中国造纸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4-145,共12页
纤维种类鉴别是古代纸张研究与保护的重要基础工作,探究中国古纸的无损纤维鉴别方法对中国古籍、档案及纸质文物的研究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对65种已知纤维成分的标准纸张样品进行无... 纤维种类鉴别是古代纸张研究与保护的重要基础工作,探究中国古纸的无损纤维鉴别方法对中国古籍、档案及纸质文物的研究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对65种已知纤维成分的标准纸张样品进行无损纤维成分鉴别,总结了各类标准纸张样品在1500~1200 cm^(-1)和1200~900 cm^(-1)2个波数范围的FT-IR二阶导数谱图特征,并根据FT-IR二阶导数谱图计算所得的结晶度,实现纸张种类的准确区分。137个古纸的有效性测试结果表明,通过FT-IR二阶导数谱图解析,可对古纸纤维成分进行有效的无损鉴别。对于单一纤维成分的原纸,FT-IR二阶导数谱图解析可达到与显微分析相当的水平;对于加工纸,FT-IR二阶导数谱图可有效去除填料等添加剂的谱峰干扰,实现纤维成分的准确鉴别;对于混料纸,可通过FT-IR二阶导数谱图判断混料组成成分的主要类别。因此,FT-IR二阶导数谱图分析技术在中国古纸纤维无损鉴别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二阶导数 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中国古纸 纤维无损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稞特征营养成分含量快速检测模型的建立及优化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焰婷 江谧 +5 位作者 詹瑞玲 夏虎 曹亚楠 万燕 任远航 彭镰心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28-238,共11页
本文以76份青稞为研究对象,利用近红外光谱仪采集青稞4000~10000 cm-1波段光谱,并联合其水分、β-葡聚糖、直链淀粉、蛋白质实测含量数值,构建了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青稞特征营养成分含量快速检测模型。结果显示,SG卷积平滑(Savitzky G... 本文以76份青稞为研究对象,利用近红外光谱仪采集青稞4000~10000 cm-1波段光谱,并联合其水分、β-葡聚糖、直链淀粉、蛋白质实测含量数值,构建了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青稞特征营养成分含量快速检测模型。结果显示,SG卷积平滑(Savitzky Golay,SG)是水分、直链淀粉、β-葡聚糖含量的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PLS)预测模型的最优光谱预处理方法,而SG卷积平滑+多元散射校正(Multiplicative Scatter Correction,MSC)是蛋白质含量的偏最小二乘法(PLS)预测模型的最优光谱预处理方法。为进一步提高青稞各成分含量预测模型的准确性,考察了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法(Competitive Adaptive Reweighted Sampling,CARS)、连续投影算法(Successive Projections Algorithm,SPA)和变量组合集群分析混合迭代保留信息变量法(Variables Combination Population Analysis and Iterative Retained Information Variable,VCPA-IRIV)特征波长选择算法对模型预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VCPA-IRIV处理可有效提高水分、直链淀粉、蛋白质含量预测模型的预测决定系数,降低预测均方根误差;CARS对β-葡聚糖含量预测模型优化效果显著。基于上述最优方法建立的青稞水分、β-葡聚糖、直链淀粉、蛋白质实测含量预测模型,其预测相关系数分别为0.9868、0.9808、0.9701、0.9879;预测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2042、0.1846、0.8135、0.2095。综上,本研究建立的基于近红外光谱的青稞特征营养成分含量快速检测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对加工企业快速了解原料品质及高效筛选合格原料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近红外光谱 青稞 水分 Β-葡聚糖 直链淀粉 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谱学表征方法的应用与发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越洲 王琨 +3 位作者 郑世胜 汪弘嘉 董金超 李剑锋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9,共19页
经历两个多世纪的发展,电化学表征方法的理论和实验研究不断完善,在表界面精细结构表征、电化学反应机理研究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电化学谱学表征技术的出现,填补了传统电化学表征方法在分子水平上鉴定电化学反应活性位点及中间物种的... 经历两个多世纪的发展,电化学表征方法的理论和实验研究不断完善,在表界面精细结构表征、电化学反应机理研究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电化学谱学表征技术的出现,填补了传统电化学表征方法在分子水平上鉴定电化学反应活性位点及中间物种的空白。本文总结了近年来红外光谱(IR)、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及和频振动光谱(SFG)三种经典分子振动光谱电化学表征技术的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三种光谱的基本原理和电化学联用电解池的设计,然后从基础电化学理论出发,介绍其在模型单晶体系及界面水机理研究中的应用,进一步重点介绍了其在锂离子电池和燃料电池领域的相关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电化学谱学表征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电化学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和频振动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自适应数字滤波算法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孟伍德 童晶晶 +4 位作者 高闽光 李相贤 李妍 韩昕 刘文清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6-234,共9页
针对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仪在不同类型环境噪声下导致的仪器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根据不同环境噪声实时更新滤波参数的自适应滤波算法。对该算法的基本原理和实现过程进行了理论推导,分析了不同滤波参数设置下的滤波效果,进... 针对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仪在不同类型环境噪声下导致的仪器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根据不同环境噪声实时更新滤波参数的自适应滤波算法。对该算法的基本原理和实现过程进行了理论推导,分析了不同滤波参数设置下的滤波效果,进而利用设计的滤波算法对实测光谱数据进行了滤波处理,对比分析了不同滤波方法下的光谱信噪比(SNR)。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巴特沃斯滤波的自适应FTIR光谱滤波方法在2100~2200 cm^(-1)和2500~2600 cm^(-1)波段的SNR较传统硬件滤波分别提高了1.29倍和1.13倍,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提升FTIR光谱信噪比,改善FTIR仪器的性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学 数字滤波 巴特沃斯滤波器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傅里叶变换光谱验证维恩位移定律 被引量:1
14
作者 汪家荣 严亦乐 +3 位作者 林奕成 范钰明 王中平 韦先涛 《物理实验》 2024年第8期38-43,共6页
在红外波段对黑体辐射规律中的维恩位移定律进行了验证.通过搭建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得一系列温度下黑体的红外辐射谱,验证了辐射峰值波长与温度倒数之间的正比例关系,比例系数为2.812×10^(-3)m·K,与标准值的偏差为3%.... 在红外波段对黑体辐射规律中的维恩位移定律进行了验证.通过搭建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得一系列温度下黑体的红外辐射谱,验证了辐射峰值波长与温度倒数之间的正比例关系,比例系数为2.812×10^(-3)m·K,与标准值的偏差为3%.实验还探索了包括动镜移动速度校准等装置优化的方法,并采用傅里叶变换算法处理实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恩位移定律 黑体辐射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石墨烯光电探测的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研制
15
作者 刘纳溪 赵申奥 +5 位作者 宋仁康 周雷 汪葆宁 黄迪 马彬 江涛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0-147,共8页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ry,FTIR)分析技术凭借其在红外波段中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的表征能力,已经成为药物开发、材料研究、化学分析等领域最重要的光谱学表征手段之一。随着综合探测技术的不断进步,F...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ry,FTIR)分析技术凭借其在红外波段中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的表征能力,已经成为药物开发、材料研究、化学分析等领域最重要的光谱学表征手段之一。随着综合探测技术的不断进步,FTIR面临着进一步提升光谱分析能力以及轻量化、集成化的发展需求。基于石墨烯的光电探测器具有超宽谱的光电响应范围、超快的光电响应速度、微米级的探测器特征尺寸以及与其他材料耦合的高兼容性,在高性能集成化FTIR光谱仪技术开发中表现出极大的应用潜力。利用高精度纳米位移台取代复杂的参考光路,结合石墨烯光电探测器,实现了基于石墨烯光电探测的无参考光束FTIR光谱仪。通过实验进一步验证了无参考光束FTIR光谱仪的宽波段表征能力,实现了0.6 cm^(−1)的光谱分辨率和40 dB的信噪比,并准确表征了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的特征吸收峰。研究结果证明了基于石墨烯光电探测的无参考光束FTIR光谱仪在提高光谱分析能力以及实现设备轻量化方面的优势,为FTIR分析技术提供了更具优势的开发与优化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学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 石墨烯光电探测 光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dentification of Lubricating Oil Additives Using XGBoost and Ant Colony Optimization Algorithms 被引量:1
16
作者 Xia Yanqiu Cui Jinwei +2 位作者 Xie Peiyuan Zou Shaode Feng Xin 《China Petroleum Processing &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58-167,共10页
To address the problem of identifying multiple types of additives in lubricating oil,a method based on midinfrared spectral band selection using the 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algorithm combined with the ant co... To address the problem of identifying multiple types of additives in lubricating oil,a method based on midinfrared spectral band selection using the 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algorithm combined with the ant colony optimization(ACO)algorithm is proposed.The XGBoost algorithm was used to train and test three additives,T534(alkyl diphenylamine),T308(isooctyl acid thiophospholipid octadecylamine),and T306(trimethylphenol phosphate),separately,in order to screen for the optimal combination of spectral bands for each additive.The ACO algorithm was used to optimize the parameters of the XGBoost algorithm to improve the identification accuracy.During this process,the 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and hybrid bat algorithms(HBA)were included as a comparison,generating four models:ACO-XGBoost,ACO-SVM,HBA-XGboost,and HBA-SVM.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ll four models could identify the three additives efficiently,with the ACO-XGBoost model achieving 100%recognition of all three additives.In addition,the generalizability of the ACO-XGBoost model was further demonstrated by predicting a lubricating oil containing the three additives prepared in our laboratory and a collected sample of commercial oil currently in u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bricant oil additives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type identification ACO-XGBoost combinatorial algori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酶解牦牛血粉提取氯化血红素的响应面工艺优化及品质表征
17
作者 张晋 吴晓丽 +6 位作者 田雨薇 赵珂 李欢欢 达色 次仁达杰 陈黎洪 唐宏刚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57-1367,共11页
以牦牛血粉为原料,通过超声波辅助酶解技术提取氯化血红素,优化制备工艺并进行品质评价。以超声波辅助酶解时间、酶/底物浓度和超声比功率为自变量,以纯度为响应变量,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优化提取工艺;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以牦牛血粉为原料,通过超声波辅助酶解技术提取氯化血红素,优化制备工艺并进行品质评价。以超声波辅助酶解时间、酶/底物浓度和超声比功率为自变量,以纯度为响应变量,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优化提取工艺;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色度仪、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仪表征样品的纯度、得率、色度、化学结构等理化性质。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酶解时间、酶/底物浓度和超声比功率对氯化血红素提取物纯度均具有显著影响(P<0.05);经响应面优化后确定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波辅助酶解时间4 h、酶/底物浓度17 U·mg^(-1)和超声比功率800 W·L^(-1),在此条件下氯化血红素提取纯度为14.89%,得率达63.30%。与普通酶解提取工艺相比,超声波辅助酶解提取得率和纯度分别提高1.29倍和1.07倍(P<0.05),提取样品的色度和化学结构与氯化血红素标准品更相近。综上所述,超声波辅助法(800 W·L^(-1)超声比功率下处理4 h)能在不改变理化性质的前提下显著提高从牦牛血粉中酶解提取氯化血红素的纯度和得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血 超声波辅助酶解 氯化血红素 响应面优化 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针油再生沥青流变性能与再生机理研究
18
作者 李海洋 袁峻 孙巍巍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7-153,共7页
针对废植物油再生沥青存在抗老化性能和抗高温性能较差等问题,以松针油为基础油分复配增塑剂制备一种生物再生剂,并与废植物油再生剂进行了对比。通过沥青三大指标试验分析沥青老化及再生后的物理性能;基于动态剪切流变仪(DSR)和弯曲梁... 针对废植物油再生沥青存在抗老化性能和抗高温性能较差等问题,以松针油为基础油分复配增塑剂制备一种生物再生剂,并与废植物油再生剂进行了对比。通过沥青三大指标试验分析沥青老化及再生后的物理性能;基于动态剪切流变仪(DSR)和弯曲梁流变仪(BBR)试验分别评价了再生沥青及其二次老化后高温和低温流变性能;并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试验测定松针油再生剂及沥青官能团结构,分析松针油再生沥青的机理。结果表明:当老化沥青中掺加8%松针油及2%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时,老化沥青三大指标基本得以恢复至基质沥青水平。相比废植物油再生沥青,松针油再生沥青显示出更好的高低温流变性能,且松针油再生沥青经二次老化后各项性能也都优于基质沥青老化后的性能。松针油具有和沥青相近的官能团,与沥青相融后可以补充老化沥青中缺失的轻质组分,从而改善再生沥青胶体结构,使其恢复良好性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作为增塑剂主要作用是通过润滑沥青分子以降低其低温下运动阻力,从而改善沥青低温性能。松针油基再生剂不仅能够提升老化沥青流变性能,且保证再生沥青具有良好抗二次老化性能的耐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沥青 松针油 二次老化 流变性能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淫羊藿红外光谱特征分析与总黄酮、还原糖及总酚含量测定
19
作者 李盼盼 裴莉昕 +4 位作者 纪宝玉 何江龙 李秀清 陈随清 董诚明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12期197-202,共6页
通过分析和比较淫羊藿和箭叶淫羊藿的红外光谱特征,测定两种淫羊藿的总黄酮、还原糖及总酚含量,为淫羊藿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仪获得淫羊藿和箭叶淫羊藿的红外光谱原始图,并进一步将图谱进行二阶导数处理... 通过分析和比较淫羊藿和箭叶淫羊藿的红外光谱特征,测定两种淫羊藿的总黄酮、还原糖及总酚含量,为淫羊藿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仪获得淫羊藿和箭叶淫羊藿的红外光谱原始图,并进一步将图谱进行二阶导数处理,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二硝基水杨酸法及FolinCiocalteu法测定了两种淫羊藿中总黄酮、还原糖及总酚的含量。在400~4000 cm^(-1)范围内寻找到10个专属于淫羊藿的红外吸收特征峰,16批淫羊藿样品中富含总黄酮、还原糖及总酚,含量最高分别可达到96.79、6.61和35.55 mg/g,淫羊藿间含量存在差异。原始平均红外光谱及其二阶导数红外图谱相结合,有助于淫羊藿的整体质量控制以及有效成分定性分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二阶导数红外图谱 特征分析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林业背景下翅荚木速生材综纤维素含量机器学习预测
20
作者 詹伟辉 万梦佳 +3 位作者 陈博文 关鑫 李晓凡 刘学莘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5-31,共7页
林产工业自动化和智慧林业的发展对无损检测手段提出了新的要求,本研究以应用潜力巨大的速生材翅荚木为原材料提出了一种综纤维素快速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并采用不同的光谱数据预处理方法和机器学习模型来测定翅荚... 林产工业自动化和智慧林业的发展对无损检测手段提出了新的要求,本研究以应用潜力巨大的速生材翅荚木为原材料提出了一种综纤维素快速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并采用不同的光谱数据预处理方法和机器学习模型来测定翅荚木的综纤维素含量。本研究具体采用了傅里叶红外光谱作为试验数据基础,并测量了翅荚木样本的综纤维素含量及光谱数据。经过MCCV剔除异常值后,选择四种光谱预处理技术(FD/SD/SNV/MSC)对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并采用PCA算法对其进行特征优化。接着采用BPNN和SVR两种机器学习模型建立起综纤维素含量预测模型,并对不同的处理方法和建模方式进行评估。结果表明:采用SNV和MSC预处理的光谱数据具有较高的综纤维素含量预测能力。此外,采用MSC-PCA-SVR预测模型的预测效果最佳,决定系数为0.97,均方根误差为0.004 596,能够很好地实现对翅荚木综纤维素含量的无损检测,总体而言,基于SVR建立的翅荚木综纤维素含量预测模型预测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翅荚木 傅里叶红外光谱 无损检测 机器学习 综纤维素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