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5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gnal processing for all fiber optical current transducer 被引量:1
1
作者 裴焕斗 祖静 陈鸿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8年第S2期404-408,共5页
The work principle of all fiber optical current transducer (AFOCT) was introduced. By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 of photo-detector's output, a measurement and signal processing scheme based on sine wave modulati... The work principle of all fiber optical current transducer (AFOCT) was introduced. By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 of photo-detector's output, a measurement and signal processing scheme based on sine wave modulation and demodulation was put forward for eliminating the influence of light intensity change and modulation degree change. A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system and a calibration scheme were also advanced. The experimental data show that the mean ratio error is 0.016 74% for direct current and 0.035% for alternating current, and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linearity is up to 0.999 982 4, meeting the precision requirement of 0.2 grade. Stability experiments and temperature drift experiments show the AFOCT has a better stable cap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ber opticAL current TRANSDUCER DEMODULATION signal processing RATIO ERR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tical measuring systems and technologies for some urgent tasks in industry and science
2
作者 Yuri V. Chugui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2010年第4期303-306,共4页
Modern industry and science take novel optical measuring systems and laser technologies with high resolution and productivity for solving actual tasks,including safety problems for mining,oil,atomic and railway in-dus... Modern industry and science take novel optical measuring systems and laser technologies with high resolution and productivity for solving actual tasks,including safety problems for mining,oil,atomic and railway in-dustries.The TDI SIE's results in these trends are presen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测量系统 现代工业 测量技术 发展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速短距离光互连信号均衡及编码技术
3
作者 秦昊 杨川川 +3 位作者 蓝天祥 秦忻 赵玉萍 陈章渊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31,2,共13页
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大模型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数据中心光模块速率需求持续攀升。为满足超高速短距离光互连高速率、低能耗、低时延、高集成度的要求,介绍了光模块产业发展趋势,并着重探讨相关均衡和编码技术。在均... 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大模型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数据中心光模块速率需求持续攀升。为满足超高速短距离光互连高速率、低能耗、低时延、高集成度的要求,介绍了光模块产业发展趋势,并着重探讨相关均衡和编码技术。在均衡技术方面,介绍了基于最小角回归策略的低复杂度沃特均衡方法LaNLE和基于隐藏特征提取(hidden feature extraction,HFE)的深度神经网络均衡方法。LaNLE在120 Gbit/s PAM-8信号100 m传输下,相同误码率时,复杂度相比传统方法降低了70.1%;HFE可提升神经网络训练效率,实现了288 Gbit/s PAM-8信号传输。在编码技术方面,介绍了光互连系统中QC-LDPC码优化方法和基于深度学习的LDPC联合均衡译码方法,经实验验证,所提方法能有效优化误码率,提升系统性能。同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互连 信号处理 均衡 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残差网络的目标参数预测
4
作者 朱昊伟 吴龙 +3 位作者 杨旭 徐璐 张勇 陈淑玉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32-843,共12页
空间锥形目标的参数估计在目标姿态确定、再入后落点预测和目标识别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深度学习方法,预测在多种假目标干扰下空间锥形目标的几何参数和运动参数。根据物理光学中的面元剖分思想,建立了多种目标的面散射模型,仿真... 空间锥形目标的参数估计在目标姿态确定、再入后落点预测和目标识别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深度学习方法,预测在多种假目标干扰下空间锥形目标的几何参数和运动参数。根据物理光学中的面元剖分思想,建立了多种目标的面散射模型,仿真了各目标的回波信号,利用短时傅里叶变换(Short-Time Fourier Transform,STFT)对回波信号进行时频分析,以获取由目标微动引起的微多普勒时频谱。根据提出的基于空间金字塔的多层残差网络(Spatial Pyramid Pooling-Residual Network,SPP-ResNet),实现对空间锥形目标的参数预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对各项参数预测的平均相对误差(Mean Relative Error,MRE)在15%以内,为实现空间锥形目标运动轨迹的预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微多普勒 光信号处理 深度学习 参数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激光干涉条纹增强激光波长调制信噪比的方法研究
5
作者 程鑫 曹亚南 +3 位作者 马燕莺 李燕 程刚 田兴 《量子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5-413,共9页
为了抑制密集型光学多通池产生的光学干涉条纹,提高气体传感器的探测精度和灵敏度,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在整数倍(100)自由光谱范围的数据平均方法,通过优化平均数据点数,显著提高了痕量气体检测的精度、灵敏度与信噪比(SNR)。研究结果表明... 为了抑制密集型光学多通池产生的光学干涉条纹,提高气体传感器的探测精度和灵敏度,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在整数倍(100)自由光谱范围的数据平均方法,通过优化平均数据点数,显著提高了痕量气体检测的精度、灵敏度与信噪比(SNR)。研究结果表明,相比较传统干涉条纹抑制方法,得到的二次谐波信号的基线标准偏差分别为0.019arb.units和0.063arb.units,而新型干涉条纹抑制法对应的基线标准偏差降至0.003arb.units和0.0066 arb.units,分别提升6.33倍和9.55倍;信噪比分别提高4.24倍和6.48倍;探测灵敏度为0.0008μg/m^(3),提升3.75倍;探测精度由0.753μg/m^(3)优化至0.49μg/m^(3),提升1.5倍。本研究初步证明了所提方法可有效抑制光学干涉条纹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动光学 光学干涉条纹抑制 特定光谱范围信号处理法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oppler radar by using single multicarrier pulse based on optical fibre delay lines 被引量:2
6
作者 Junqi Duan Zishu He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0年第3期404-407,共4页
The proposed Doppler measurement technique shows that the Doppler measurements can be accomplished by a single pulse with multiple frequency components through optical fibre delay lines.Range and velocity ambiguity ca... The proposed Doppler measurement technique shows that the Doppler measurements can be accomplished by a single pulse with multiple frequency components through optical fibre delay lines.Range and velocity ambiguity can be removed,and the velocity resolution can be improved dramatically by using long optical fibre delay lines.Furthermore,the velocity resolution can be modified by adjusting the length of optical fibre delay lines.In addition,the proposed radar can achieve high range resolution by using a single wideband pulse.As a result,the new approach can improve radar performance significant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ppler radar matched filters optical delay lines radar signal processing radar system velocity measure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涉水视觉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学龙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41-1082,共42页
地球表面有约71%的面积被江河湖海等水体覆盖,陆地上的成像也会受到云雪雨雾等水体影响,但是,当前常见的机器视觉科研工作和应用系统基本只围绕空气和真空介质中的视觉任务展开,涉及不同形态水体的视觉工作没有得到系统的研究.涉水视觉(... 地球表面有约71%的面积被江河湖海等水体覆盖,陆地上的成像也会受到云雪雨雾等水体影响,但是,当前常见的机器视觉科研工作和应用系统基本只围绕空气和真空介质中的视觉任务展开,涉及不同形态水体的视觉工作没有得到系统的研究.涉水视觉(water-related vision)作为涉水光学技术在视觉领域的具象化体现,重点研究光与水的物质相互作用及跨介质传播过程中,涉水视觉影像信号智能处理与分析方面的科学问题,以及先进智能涉水视觉装备研制方面的工程技术问题.本文从“为什么大海是蓝色的?”这一具有普适意义的问题出发,系统介绍了水对光的吸收、散射、衰减作用机理,对涉水视觉任务造成的影响,以及现有的涉水图像处理与解析方法.本文基于水体光学特性及成像退化机理,介绍了团队在探索涉水成像和图像解析等涉水视觉关键技术及装备方面的成果,先后研制了全海深超高清相机“海瞳”、全海深3D相机、全海深高清摄像机等,形成了从色彩、强度、偏振、光谱等全方位、体系化的水下观测解析装备研制能力,填补了我国全海深光学视觉技术的空白,推动了我国涉水视觉领域技术的升级,应用价值和社会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水视觉 涉水光学 多模态认知计算 机器视觉 图像视频信号处理 地外海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φ-OTDR的车辆振动信号检测方法 被引量:2
8
作者 熊显名 郭逸璇 +2 位作者 曾创 杜浩 陈聪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5-90,共6页
针对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计(Phase Sensitive 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φ-OTDR)系统在车辆振动信号检测中信号信噪比低且检测准确率受频率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引导边缘滤波检测(Guided Edge Filter,GEF)方法。GEF方法在减... 针对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计(Phase Sensitive 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φ-OTDR)系统在车辆振动信号检测中信号信噪比低且检测准确率受频率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引导边缘滤波检测(Guided Edge Filter,GEF)方法。GEF方法在减少噪声影响的同时保留并提取出有效的振动位置信息。使用PZT分别产生不同频率的振动信号,将GEF方法与直接振幅差分法进行实验对比。结果表明,使用GEF方法得到的平均信噪比相较于直接振幅差分法提高了3.26 dB。使用公路上行驶车辆的振动信号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使用GEF方法得到的信噪比最高为3.98 dB,比直接振幅差分法提高了2.65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计 车辆检测 信号处理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光通信低复杂度软信息解调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黄健 朱齐雄 陈登超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4-71,共8页
【目的】常用的max-log-map与log-map算法相比降低了软信息计算复杂度,但对高阶正交幅度调制(QAM)资源消耗仍较大,如8QAM、16QAM概率整形(PS)和64QAM PS。【方法】8QAM采用星座区域划分的方式,文章中,软信息采用接收符号到最近比特0与比... 【目的】常用的max-log-map与log-map算法相比降低了软信息计算复杂度,但对高阶正交幅度调制(QAM)资源消耗仍较大,如8QAM、16QAM概率整形(PS)和64QAM PS。【方法】8QAM采用星座区域划分的方式,文章中,软信息采用接收符号到最近比特0与比特1中垂线的距离信息表示,利用角度旋转和区域对称性简化计算距离信息;非麦克斯韦玻尔兹曼(MB)分布的16QAM PS和64QAM PS,比特1所在区域两侧边缘之间的中心界线与区域两侧比特0之间的中心界线不再重合,对区域进行合并近似,处理两界线间区域归属,展开max-log-map算法因式简化距离差计算软信息;基于MB分布的16QAM PS和64QAM PS的软信息可由非MB分布的软信息表达式化简得到。【结果】经上述简化后,与max-log-map算法相比,8QAM软信息计算乘法次数48次和加减法次数75次分别缩减为12和16次,解调性能仅退化约0.05 dB;MB分布的16QAM PS乘法次数192次和加减法次数260次分别缩减为2和4次,解调性能仅退化约0.05 dB;更高阶的64QAM PS资源消耗缩减程度更大,乘法次数1152次和加减法次数1542次分别缩减为3和6次。【结论】文章提出了适用于8QAM、MB分布的16QAM PS、MB分布的64QAM PS、非MB分布的16QAM PS和非MB分布的64QAM PS软信息计算方法。当概率满足MB分布时,非MB分布的软信息计算方法可转化为MB分布计算方法;当PS因子为0时,基于MB分布的表达式可转化为均匀分布软信息计算式,非MB分布、MB分布和均匀分布的软信息计算可使用同一电路统一设计,提高电路复用率,降低硬件资源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数字信号处理 正交幅度调制 对数似然比 概率整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电流传感消抖卡尔曼本征信号高精度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逸伦 宣鹏华 +2 位作者 李岩松 冉沅昌 王其伟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8-80,共13页
本征信号是光学电流传感长期运行稳定性和高精度测量的重要性能参数。目前,传统方法如双光路法并不能消除本征信号的抖动,对光学电流传感高测量精度产生消极影响。为此,提出了光学电流传感消抖卡尔曼本征信号高精度提取方法来对本征信... 本征信号是光学电流传感长期运行稳定性和高精度测量的重要性能参数。目前,传统方法如双光路法并不能消除本征信号的抖动,对光学电流传感高测量精度产生消极影响。为此,提出了光学电流传感消抖卡尔曼本征信号高精度提取方法来对本征信号进行消噪处理。首先对光学电流传感的噪声特性以及光路结构进行分析,建立了光学电流传感本征信号模型。引入消抖函数修正卡尔曼增益K,提出了消抖卡尔曼(Debouncing Kalman,DBK)算法,解决了标准卡尔曼增益K对初始状态依赖性强以及测量过程不确定性非常敏感带来的状态估计值严重抖动问题。并且引入了噪声方差递推估计,来保证在滤波过程中可以实时对噪声方差进行修正。在MATLAB进行了消抖卡尔曼滤波算法的验证并与标准卡尔曼算法进行了滤波效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并结合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分析法推导验证了该算法的稳定性。最后,搭建光学电流传感实验平台,将所提算法在LabVIEW FPGA硬件平台并行实现,验证了该算法的实时性,且能够满足实际工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电流传感 消抖卡尔曼 本征信号 噪声方差估计 并行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bVIEW的光纤傅里叶变换光谱仪数据处理技术 被引量:31
11
作者 陈明星 朱灵 +2 位作者 张龙 刘勇 王安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88-492,共5页
为了提高编程效率与增强光谱仪数据分析处理能力,结合LabVIEW软件在信号处理方面的优势,利用虚拟仪器技术实现了光纤傅里叶变换光谱仪干涉图处理与光谱复原。采用均匀抽样算法,利用由光纤Mach-Zehnder干涉仪输出的参考光干涉图过零点取... 为了提高编程效率与增强光谱仪数据分析处理能力,结合LabVIEW软件在信号处理方面的优势,利用虚拟仪器技术实现了光纤傅里叶变换光谱仪干涉图处理与光谱复原。采用均匀抽样算法,利用由光纤Mach-Zehnder干涉仪输出的参考光干涉图过零点取样,实现对测试光干涉图的等光程间隔采样,消除了由压电陶瓷非线性光程调制引起的误差。采用求摸法复原出光谱图,自动消除了相位误差。利用LabVIEW软件完成了对宽带ASE光源的干涉图数据采集、显示与处理并最终得到光谱图。结果表明,与光栅光谱仪测得的光谱相比,光谱线型趋于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Mach-Zehnder干涉仪 傅里叶变换光谱仪 干涉图 数据处理 LABVIE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多项式迭代拟合红外光谱基线校正方法 被引量:11
12
作者 马恒 王志斌 +2 位作者 张记龙 赵冬娥 陈媛媛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3-226,共4页
基线校正是对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光谱数据后续处理前重要的预处理步骤,多项式迭代拟合是基线校正的一种方法。为了进一步提高基线校正的速率,采用一种改进多项式迭代拟合算法,并以CO2光谱为例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取得了与多项... 基线校正是对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光谱数据后续处理前重要的预处理步骤,多项式迭代拟合是基线校正的一种方法。为了进一步提高基线校正的速率,采用一种改进多项式迭代拟合算法,并以CO2光谱为例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取得了与多项式迭代拟合相同的校正效果。结果表明,该算法自动识别谱峰范围,仅对谱峰范围的光谱进行基线校正,减少了基线校正过程中的迭代次数,迭代次数从39次降到了11次,耗用时间从4.78s降至1.12s。这一结果对实现实时气体监测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光学与光信号处理 基线校正 改进多项式迭代拟合 CO2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P的全数字闭环光纤陀螺 被引量:20
13
作者 张春熹 宋凝芳 +1 位作者 杜新政 张惟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695-698,共4页
介绍了一种采用DSP(DigitalSignalProcesor)技术实现的全数字闭环光纤陀螺.该闭环光纤陀螺采用以多功能集成光学器件为核心的全保偏结构,以方波为偏置调制,数字阶梯波反馈.文中对该闭环光纤陀螺的前置放... 介绍了一种采用DSP(DigitalSignalProcesor)技术实现的全数字闭环光纤陀螺.该闭环光纤陀螺采用以多功能集成光学器件为核心的全保偏结构,以方波为偏置调制,数字阶梯波反馈.文中对该闭环光纤陀螺的前置放大、信号检测、数字解调、数字滤波等部分进行了设计和实现,对采用DSP技术解决系统精度和实时性矛盾的方案进行了讨论,并对闭环光纤陀螺的性能和参数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达到了小于0.3(°)/h的零漂和100×10-6的非线性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光学 陀螺仪 信号检测 闭合回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测量与信号处理方法及实现 被引量:13
14
作者 欧阳芳平 周胜军 康宏向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9-61,共3页
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利用一根光纤为温度信息的传感和传导介质 ,可以测量沿光纤长度上的温度变化。这种传感器的信号处理是将探测器输出信号尽可能地去除噪声和干扰 ,得到准确快速的温度显示和温度数据 ,这在解决大型重要结构的实时监... 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利用一根光纤为温度信息的传感和传导介质 ,可以测量沿光纤长度上的温度变化。这种传感器的信号处理是将探测器输出信号尽可能地去除噪声和干扰 ,得到准确快速的温度显示和温度数据 ,这在解决大型重要结构的实时监控、准确测量等问题以及在组成智能材料结构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和应用潜力。文章对基于反斯托克斯 /斯托克斯比值的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测量方法和信号处理方法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 光纤温度传感器 温度测量 信号处理 光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开放式气室的光纤气体传感器的信号分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肖韶荣 严婕 +1 位作者 肖韶荣 陈进榜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31-535,共5页
根据信号处理理论,分析了开放式光纤气体传感器吸收池的光信号输出特性,提出了设计吸收池的判据,即腔片上复合光束相邻两光斑不重叠时,其输出特性与White型吸收池等效.在信号处理系统中,采用窄带滤波和相敏检波技术,使传感器的输出特性... 根据信号处理理论,分析了开放式光纤气体传感器吸收池的光信号输出特性,提出了设计吸收池的判据,即腔片上复合光束相邻两光斑不重叠时,其输出特性与White型吸收池等效.在信号处理系统中,采用窄带滤波和相敏检波技术,使传感器的输出特性参数的对数值与待测气体浓度成正比.因此,可按Lambert定律对传感器定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式 气室 光纤气体传感器 信号分析 光纤技术 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陀螺的信号处理方案评述 被引量:5
16
作者 戴旭涵 周柯江 +3 位作者 刘承 舒晓武 丁军 杨国光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1999年第11期1043-1048,共6页
介绍了国外应用于不同场合、满足不同性能要求的光纤陀螺的闭环和开环信号处理方案,比较了它们的优缺点. 光纤陀螺是近年来惯性导航系统中很有可能得到广泛应用的核心元件,其中信号处理方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光纤陀螺的性能.
关键词 光纤陀螺 信号处理 闭环 开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光纤陀螺振动误差抑制技术 被引量:20
17
作者 舒建涛 李绪友 +1 位作者 吴磊 季旭东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201-2206,共6页
随着光纤陀螺的实用化,载体振动会使高精度光纤陀螺产生测量误差并使噪声增大,对光纤陀螺的性能指标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为了抑制光纤陀螺的振动误差,提高光纤陀螺的稳定性,对干涉式数字闭环光纤陀螺,从振动对光源和光纤环的影响机理出... 随着光纤陀螺的实用化,载体振动会使高精度光纤陀螺产生测量误差并使噪声增大,对光纤陀螺的性能指标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为了抑制光纤陀螺的振动误差,提高光纤陀螺的稳定性,对干涉式数字闭环光纤陀螺,从振动对光源和光纤环的影响机理出发,分析了振动影响下光纤陀螺干涉信号的表现形式,并针对此提出了抑制光纤陀螺输出信号噪声和消除陀螺漂移的原理,改进了信号解调方案,并以四状态调制方案为例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降低了光纤陀螺输出信号的噪声,消除了由振动引起的陀螺漂移。证明了该方案对光纤陀螺振动误差抑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陀螺 振动误差 四状态调制 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干瑞利散射的管道安全光纤预警系统 被引量:19
18
作者 安阳 靳世久 +2 位作者 冯欣 封皓 曾周末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0-75,共6页
将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计应用于油气管道安全监测领域.首先通过理论分析其探测原理,推导出干涉光强与光纤折射率的对应关系,从而论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然后提出了一套新的信号处理方案,从空域及时域两方面对信号进行了处理.空域上,在传... 将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计应用于油气管道安全监测领域.首先通过理论分析其探测原理,推导出干涉光强与光纤折射率的对应关系,从而论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然后提出了一套新的信号处理方案,从空域及时域两方面对信号进行了处理.空域上,在传统移动平均算法的基础上引入间隔参数并提出一种新的差值算法,提高了信号的信噪比并降低了系统运算量;时域上,提取了入侵位置对应的时域信号并通过采用时频分析以及小波滤波的方法直观表现了外界入侵事件的时域特征.现场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有效探测到外界入侵事件并进行精确定位,差值信号信噪比达到7.8,d B,定位结果标准差在10,m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安全预警 分布式光纤传感器 相干瑞利散射 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三次位相元件照相物镜的设计 被引量:8
19
作者 杨皓明 张新 +2 位作者 方志良 雷广智 张欣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026-1031,共6页
设计了一个光学/数字成像系统,该成像系统利用三次位相元件辅以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保持系统光通量及分辨率不变的前提下,提高了光学系统焦深。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以传统的双高斯型照相物镜为光学系统模型,选取焦点及离焦-1.6λ(λ=550... 设计了一个光学/数字成像系统,该成像系统利用三次位相元件辅以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保持系统光通量及分辨率不变的前提下,提高了光学系统焦深。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以传统的双高斯型照相物镜为光学系统模型,选取焦点及离焦-1.6λ(λ=550 nm)近似-6.4倍焦深两个成像位置。对比分析了传统光学系统及光学/数字系统的焦点位置调制传递函数(MTF)、离焦1.6λ处调制传递函数(MTF)及在瑞利判据±100倍焦深范围内的离焦传递函数。通过光学设计软件CODEV9.7新增图像模拟功能,得到了光学系统的模拟成像结果。利用自编图像处理程序,得到最终的成像结果。结果表明,该光学/数字成像系统确实能够有效扩大光学系统焦深6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照相物镜 光学设计 位相板 焦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的全光信号处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0
作者 努尔买买提 徐天翔 +2 位作者 陈立功 张尚剑 刘永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4,共4页
本文介绍了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非线性光学特性的全光信号处理研究进展。探讨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的光波长转换,光信号再生、光逻辑门以及光信号的码型转换等全光信号处理单元。分析国内外各种全光信号处理方案,总结其特色,并对未来发展... 本文介绍了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非线性光学特性的全光信号处理研究进展。探讨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的光波长转换,光信号再生、光逻辑门以及光信号的码型转换等全光信号处理单元。分析国内外各种全光信号处理方案,总结其特色,并对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光子集成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光放大器 全光信号处理 光交换 光子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