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强钢绞线网增强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抗弯加固损伤钢筋混凝土梁试验
1
作者 李可 葛辉 +1 位作者 徐朝阳 朱俊涛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88-1397,共10页
为进一步将高强钢绞线网增强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推广应用于既有工程结构加固,本文进行了该复合材料加固损伤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考虑原梁损伤程度、高强钢绞线直径、高强钢绞线配筋率的影响,对1个对比梁和7个卸载加固损伤梁进行抗弯性... 为进一步将高强钢绞线网增强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推广应用于既有工程结构加固,本文进行了该复合材料加固损伤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考虑原梁损伤程度、高强钢绞线直径、高强钢绞线配筋率的影响,对1个对比梁和7个卸载加固损伤梁进行抗弯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加固方法,可使加固层与原梁较好地协同工作,充分发挥高强钢绞线网增强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的优越力学性能,从而可显著提升卸载加固损伤梁的承载力、刚度、延性、韧性以及抗裂性,明显减小裂缝宽度;相比于加固无损梁,随着损伤程度的增加,卸载加固损伤梁的受弯承载力、截面刚度、延性以及韧性均呈降低趋势,且加固层对混凝土裂缝的控制能力亦降低;适当增加纵向钢绞线配筋率,可提高加固损伤梁受弯承载力、截面刚度、延性、韧性及加固层对裂缝的约束能力;纵向钢绞线配筋率相近时,钢绞线直径越小,加固层的控裂能力越强,能更好地减小裂缝宽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钢绞线网 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 结构加固 四点弯曲加载试验 损伤程度影响 受弯性能 钢筋混凝土梁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仙新路长江大桥主桥结构设计 被引量:9
2
作者 肖海珠 高宗余 +2 位作者 陆勤丰 唐贺强 于俊杰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共7页
南京仙新路长江大桥主桥为跨径1760 m的单跨钢箱梁悬索桥,主缆垂跨比1/9,边跨跨径580 m,边中跨比0.33。该桥上、下游各设1根主缆,单根主缆由169股127∅5.4 mm镀锌铝高强钢丝索股组成,采用PPWS法施工,钢丝标准抗拉强度2100 MPa。吊索与索... 南京仙新路长江大桥主桥为跨径1760 m的单跨钢箱梁悬索桥,主缆垂跨比1/9,边跨跨径580 m,边中跨比0.33。该桥上、下游各设1根主缆,单根主缆由169股127∅5.4 mm镀锌铝高强钢丝索股组成,采用PPWS法施工,钢丝标准抗拉强度2100 MPa。吊索与索夹采用销接式结构,跨中设置柔性中央扣索,短吊索设置关节轴承。主索鞍采用宽鞍槽单纵肋铸焊结合构造,散索鞍采用底座式全铸结构。加劲梁采用扁平流线型封闭整体钢箱梁,总宽31.5 m,梁高4 m,顶板与U肋之间采用双面埋弧全熔透焊接。桥塔采用门形混凝土结构,总高277.3 m,其上横梁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外包N字造型钢结构;桥塔基础采用直径2.8 m钻孔灌注桩。南锚碇采用外径65 m圆形地下连续墙基础;北锚碇采用沉井基础,平面尺寸70 m×50 m,高50 m。对结构进行静力分析及抗风性能理论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结构强度、刚度均满足规范要求;在加劲梁上设置0.67 m高中央稳定板、两侧风嘴处设置1 m宽水平稳定板后,大桥的颤振、涡振等抗风性能均满足要求,且具备一定的阻尼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高强钢丝 索鞍 钢箱梁 地下连续墙 锚碇 抗风性能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梁抗剪加固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肖建庄 秦灿灿 +1 位作者 刘祖华 朱伯龙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07-411,共5页
介绍了三种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抗剪加固方法──包玻璃钢法、粘钢板法和绕丝法.在不同的剪跨比情况下,分别针对完好梁和损坏梁,采用上述三种不同的加固方法进行对比试验,得到了非常满意的结果.
关键词 抗剪加固 包装玻璃 粘钢板 绕丝 钢筋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钢丝网遮弹层的结构靶的力学性能与枪弹射击试验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张宏梅 王耀华 +1 位作者 毕亚军 陆明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4-227,共4页
综述了国内外抗侵彻材料的研究现状 ,并借鉴前人研究复合遮弹层的技术和经验 ,提出了一种新型材料———钢丝网遮弹层 ,并以不同的基体材料和不同的钢丝网含量制作多种结构的试件 ,对它们进行了步枪弹射击试验和抗弯、抗压、抗冲击等静... 综述了国内外抗侵彻材料的研究现状 ,并借鉴前人研究复合遮弹层的技术和经验 ,提出了一种新型材料———钢丝网遮弹层 ,并以不同的基体材料和不同的钢丝网含量制作多种结构的试件 ,对它们进行了步枪弹射击试验和抗弯、抗压、抗冲击等静动态试验研究 ,并与钢纤维水泥砂浆做性能对比。试验表明 ,钢丝网的使用能显著改善基体材料的抗侵彻性能和静动态力学性能 ;钢丝网水泥细砂浆可作为遮弹层的优选材料且在工艺允许的范围内 ,随钢丝网的层数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丝网水泥 抗弯 层数 水泥砂浆 抗压 试件 钢纤维 动态力学性能 工艺 抗冲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钢绞线网加固混凝土粘结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毛荣一 罗征 +1 位作者 王银辉 胡晓佳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3-19,共7页
通过高强钢绞线网聚合物砂浆加固层与混凝土结构的剥离破坏试验,对加固层与混凝土界面的剥离破坏特征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单侧加固、植筋加固及U型加固等不同的加固方式对加固层抗剪承载力及抗剪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U型加固等... 通过高强钢绞线网聚合物砂浆加固层与混凝土结构的剥离破坏试验,对加固层与混凝土界面的剥离破坏特征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单侧加固、植筋加固及U型加固等不同的加固方式对加固层抗剪承载力及抗剪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U型加固等增加粘结面积的方式能有效提高加固层粘结面抗剪承载力,但同时会削弱加固层的抗剪强度,而在界面上植入抗剪钢筋后,能同时提高聚合物砂浆加固层的抗剪承载力及抗剪强度。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最小植筋率的建议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钢绞线网 聚合物砂浆 钢筋混凝土结构 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力发电机组钢筋混凝土塔筒设计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祝磊 李书文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42-247,共6页
目的通过对风荷载作用下的风力发电机组钢筋混凝土塔筒进行计算、分析和对比,研究用钢量和用混凝土量随着塔筒壁厚和塔筒外径变化的规律,解决塔筒优化设计问题.方法根据规范规定的环形截面计算方法,分别计算了塔底外径6 m、7 m、8 m、9 ... 目的通过对风荷载作用下的风力发电机组钢筋混凝土塔筒进行计算、分析和对比,研究用钢量和用混凝土量随着塔筒壁厚和塔筒外径变化的规律,解决塔筒优化设计问题.方法根据规范规定的环形截面计算方法,分别计算了塔底外径6 m、7 m、8 m、9 m、10 m、11 m,塔筒壁厚200 mm、300 mm、400 mm、500 mm、600 mm时所需钢筋用量和混凝土用量及其材料总造价.结果混凝土用量随着壁厚和外径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加,而钢筋用量和总造价随着壁厚和外径的增加呈非线性变化.结论在满足规范要求情况下,钢筋混凝土塔筒塔底外径11 m、壁厚200 mm时,材料总造价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能 风力发电机组 塔架 结构形式 钢筋混凝土塔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钢绞线网增强ECC加固无损RC梁截面刚度计算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可 任魁 +2 位作者 李志强 范家俊 杨德民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046-3054,共9页
高强钢绞线网增强ECC(Engineer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s)是一种新型高性能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延性、韧性及裂缝控制能力。为了进一步将该复合材料用于混凝土结构加固,以显著提高加固后结构的整体性能,进行该复合材料加固无损钢筋混... 高强钢绞线网增强ECC(Engineer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s)是一种新型高性能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延性、韧性及裂缝控制能力。为了进一步将该复合材料用于混凝土结构加固,以显著提高加固后结构的整体性能,进行该复合材料加固无损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梁的抗弯刚度的试验和理论研究。考虑纵向高强钢绞线配筋率、工程用水泥基复合材料(Engineer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s,ECC)配方及高强钢绞线直径的影响,设计制作6根高强钢绞线网增强ECC加固无损RC梁和1根未加固的对比RC梁,进行受弯性能试验,并采用刚度比法对加固梁的受弯刚度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高强钢绞线网增强ECC加固无损RC梁,可显著提升RC梁的受弯刚度、承载能力、控裂及变形能力,加固梁的受弯刚度随着纵向高强钢绞线配筋率或ECC弹性模量的增大而提高,纵向钢绞线配筋率接近的情况下,改变钢绞线公称直径,对加固梁的受弯刚度的影响不大。基于试验结果分析,采用相关力学理论和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推导建立了高强钢绞线网增强ECC加固无损RC梁的受弯刚度计算公式,该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钢绞线网增强ECC 结构加固 受弯性能 钢筋混凝土梁 刚度计算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轻钢框架–钢丝网架珍珠岩复合墙板结构振动台试验 被引量:6
8
作者 曹万林 杨兆源 +1 位作者 董宏英 秦海山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6-208,共13页
为发展高效抗震、绿色节能、施工便捷的装配式村镇住宅建筑,提出了一种适于村镇低层住宅的低能耗装配式轻钢框架–钢丝网架珍珠岩复合墙板结构,轻钢框架由方钢管混凝土柱、H型钢梁、双L形带斜向加劲肋梁柱节点及预制混凝土楼板构成,钢... 为发展高效抗震、绿色节能、施工便捷的装配式村镇住宅建筑,提出了一种适于村镇低层住宅的低能耗装配式轻钢框架–钢丝网架珍珠岩复合墙板结构,轻钢框架由方钢管混凝土柱、H型钢梁、双L形带斜向加劲肋梁柱节点及预制混凝土楼板构成,钢丝网架珍珠岩复合墙板由钢丝网砂浆内外叶复合珍珠岩板夹心聚苯板构成,钢丝网架珍珠岩复合墙板单元包裹咬合轻钢框架,墙板单元间采用企口连接。进行了两层轻钢框架–钢丝网架珍珠岩复合墙板足尺结构的振动台试验,激振包括白噪声在内的57个工况,各工况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PGA在0.07g~1.50g,分析结构的破坏过程、刚度退化、位移、应变等动力响应。结果表明:轻钢框架与钢丝网架珍珠岩复合墙板共同工作性能良好,钢丝网架珍珠岩复合墙板对结构刚度有显著的贡献;随地震峰值加速度的增大,结构自振频率降低,阻尼比增大;在8度设防地震作用下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为1/361,基本处于弹性状态;8度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没有明显的破坏;在极罕遇地震作用下,外墙板损伤明显,轻钢框架损伤较轻;钢丝网架珍珠岩复合墙板与轻钢框架包裹咬合式柔性连接,具有滑移摩擦消能减震的作用。该结构体系在村镇低层住宅建筑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 轻钢框架 钢丝网架珍珠岩复合墙板 结构抗震性能 振动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桁架-钢筋混凝土管柱结构风参数试验研究
9
作者 姚泽良 党发宁 +1 位作者 白国良 李晓文 《灾害学》 CSCD 2010年第B10期165-169,180,共6页
结构下部空旷,上部挡风墙承担的风荷载对结构下部产生较大作用。我国规范没有对该类结构及其顶部透气性A型架的风参数作具体规定。为解决工程设计中风参数取值问题,进行了刚性模型风洞试验研究,得到了不同工况下挡风墙、A型架、管柱的... 结构下部空旷,上部挡风墙承担的风荷载对结构下部产生较大作用。我国规范没有对该类结构及其顶部透气性A型架的风参数作具体规定。为解决工程设计中风参数取值问题,进行了刚性模型风洞试验研究,得到了不同工况下挡风墙、A型架、管柱的体型系数及挡风墙的阵风系数,分析了风机、周围建筑物、风向角对相关风参数的影响,给出了相关参数的建议值。并将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二者吻合较好,研究结果为工程设计提供了基础资料,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桁架-钢筋混凝土管柱结构 挡风墙 模型试验 体型系数 阵风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紫外线高压钢丝缠绕增强聚乙烯复合管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
10
作者 伍金奎 倪奉尧 +5 位作者 孔涛 孙之状 刘树 孔德彬 施建峰 夏和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6-110,共5页
针对目前钢丝缠绕增强聚乙烯复合管(简称钢丝管)无法露天使用及最大承压为3.5 MPa而不能满足高压领域应用的难题,制备了抗紫外线聚乙烯专用料,研制了最大承压7.0 MPa抗紫外线钢丝管。通过力平衡法设计了增强钢丝的配置,利用20℃和60℃... 针对目前钢丝缠绕增强聚乙烯复合管(简称钢丝管)无法露天使用及最大承压为3.5 MPa而不能满足高压领域应用的难题,制备了抗紫外线聚乙烯专用料,研制了最大承压7.0 MPa抗紫外线钢丝管。通过力平衡法设计了增强钢丝的配置,利用20℃和60℃静液压及爆破压力测试验证了钢丝管的承压能力,采用紫外光老化试验测试了抗紫外线聚乙烯专用料的抗紫外光效果。结果表明,通过4层钢丝缠绕增强结构使用400根直径1.2 mm钢丝,制备了高压钢丝管;钢丝管通过了20℃,14 MPa,1 h及60℃,8.4 MPa,165 h静液压测试,爆破压力达到21.9 MPa,说明钢丝管的承压达到设计压力7.0 MPa的要求;抗紫外线聚乙烯专用料经过336 h的紫外光老化试验,力学性能保持率大于80%,表明抗紫外线聚乙烯专用料具有良好的抗紫外线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丝缠绕增强聚乙烯复合管 4层钢丝增强结构 抗紫外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MPa钢丝缠绕增强聚乙烯复合管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3
11
作者 伍金奎 倪奉尧 +6 位作者 孔德地 孔涛 张亮 孔智勇 刘树 孙之状 孔德彬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60-164,共5页
针对国家标准GB/T 32439—2015中钢丝缠绕增强聚乙烯复合管(简称钢丝管)的最大承压为3.5 MPa而不能满足高压领域应用需求的难题,在传统双层钢丝缠绕增强的基础上,创造性的设计了四层钢丝缠绕增强结构,制备了d_(n)(公称外径)110×10 ... 针对国家标准GB/T 32439—2015中钢丝缠绕增强聚乙烯复合管(简称钢丝管)的最大承压为3.5 MPa而不能满足高压领域应用需求的难题,在传统双层钢丝缠绕增强的基础上,创造性的设计了四层钢丝缠绕增强结构,制备了d_(n)(公称外径)110×10 MPa钢丝管,开发了锚固型双密封高压连接接头,系统测试了钢丝管的性能。结果表明:结合锚固型双密封高压连接接头,四层钢丝增强的钢丝管通过了60℃、12 MPa、165 h静液压及60℃、11 MPa、1000 h静液压测试,钢丝管的爆破测试,压力达到设备最大压力25.1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丝缠绕增强聚乙烯复合管 四层钢丝增强 锚固型双密封高压连接接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