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7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大模型对档案学基础理论的挑战及其回应 被引量:5
1
作者 徐拥军 陈晓婷 闫静 《图书情报知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7-69,共13页
[目的/意义]人工智能大模型对档案学基础理论带来挑战和变革,亟需探讨其如何推动档案学基础理论的创新与发展。[研究设计/方法]通过对比传统时代和人工智能时代档案学基础理论的内容要点,阐述档案学基础理论对大模型挑战的回应,进一步... [目的/意义]人工智能大模型对档案学基础理论带来挑战和变革,亟需探讨其如何推动档案学基础理论的创新与发展。[研究设计/方法]通过对比传统时代和人工智能时代档案学基础理论的内容要点,阐述档案学基础理论对大模型挑战的回应,进一步解释“大模型如何影响档案学基础理论?而档案学基础理论又应当如何回应大模型发起的挑战?”[结论/发现]大模型对档案学基础理论提出了来源原则概念狭窄,文件生命周期延伸、档案价值转化,档案鉴定理论缺失可信性、销而不毁,档案记忆观的建构主体危机等挑战。为回应这些挑战,档案学基础理论需进行自我调适和创新:新来源观概念与背景的再发现,强调文件生命周期的动态连续性,关注档案鉴定理论的可信度检测与被遗忘权,规范算法权力和掌握记忆话语权。[创新/价值]从理论层面重新审视大模型对档案学基础理论的挑战,以及档案学基础理论应如何进行自我修正以做出恰当回应,切实为人工智能时代的档案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模型 档案学基础理论 档案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类混凝土损伤比强度理论及塑性-损伤模型研究进展与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丁发兴 吴霞 +7 位作者 吕飞 王文君 孙浩 SADAT Said Ikram 许云龙 王恩 王莉萍 余志武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90-711,共22页
为完善混凝土强度理论和塑性-损伤模型,通过参考岩石损伤比强度理论,根据现有普通混凝土、再生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和纤维混凝土等多类混凝土多轴强度试验数据,推荐损伤比变量中的五经验系数取值,完善多类混凝土损伤比强度理论并揭示... 为完善混凝土强度理论和塑性-损伤模型,通过参考岩石损伤比强度理论,根据现有普通混凝土、再生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和纤维混凝土等多类混凝土多轴强度试验数据,推荐损伤比变量中的五经验系数取值,完善多类混凝土损伤比强度理论并揭示约束混凝土工作原理。分析表明,随着静水压力的增加,混凝土压损伤比将由单轴受压时为1左右线性递减至小于0.5,八面体剪应力先增大后减小,轴向峰值应力提升为某一定值,压损伤比取值减小引发非弹性体积膨胀减小至不变,因而导致混凝土由单轴受压脆性破坏向多轴受压塑性破坏转变,该理论为钢管混凝土柱中发挥混凝土耗能潜力提供理论依据。依据混凝土损伤比强度理论,确定多类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中的三轴强度参数,包括膨胀角、拉压子午线强度比值和二轴等压与单轴抗压强度比值,并建议常温静力荷载下多类混凝土的单轴受压、受拉应力-应变曲线方程及其参数表达式,常温地震荷载下普通混凝土的单轴受压、受拉应力-应变曲线方程及其参数表达式,以及火灾升温环境下普通混凝土的单轴受压、受拉应力-应变曲线方程及其参数表达式,建立约束混凝土三轴塑性-损伤模型。介绍多类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在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有限元模型中的应用,模型中混凝土采用实体单元而钢管与钢梁采用壳单元,可模拟钢管与混凝土之间的界面滑移与约束作用,当采取增强约束拉筋强柱构造方法时可提升钢管混凝土柱及其结构的承载力、抗震与抗火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损伤比 强度理论 塑性-损伤模型 三轴参数 应力-应变曲线 实体-壳单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结构疲劳的“模-数”融合驱动理论模型与性能确定方法——以腐蚀疲劳问题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清华 唐琨 +3 位作者 崔闯 马燕 袁晓鹏 李亚鹏 《土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3,27,共14页
数据源和表征指标单一导致的信息维度不足,是制约钢结构疲劳性能研究的关键问题。文章结合钢结构数智化工程发展的迫切需求和数字技术的最新进展,提出钢结构疲劳的“模-数”(“模型试验-数字仿真”)融合驱动的理论模型与性能确定方法,... 数据源和表征指标单一导致的信息维度不足,是制约钢结构疲劳性能研究的关键问题。文章结合钢结构数智化工程发展的迫切需求和数字技术的最新进展,提出钢结构疲劳的“模-数”(“模型试验-数字仿真”)融合驱动的理论模型与性能确定方法,以严重威胁钢结构安全的腐蚀疲劳问题作为示例,研究并讨论理论模型和方法应用的具体问题。确定腐蚀疲劳表征指标,提出信息提取方法;基于腐蚀焊接接头点云形貌以及断裂力学裂纹扩展理论,构建了数据驱动与物理驱动融合模型,通过调整数据与物理驱动损失函数的权重配比,建立适用的物理信息神经网络(PINN)模型。设计并完成中性盐雾腐蚀试验和疲劳试验,以腐蚀形貌点云数据及裂纹扩展信息作为模型的训练和验证数据,通过腐蚀疲劳寿命PINN预测模型,实现模型试验与数值仿真多维、多源信息的有效融合。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理论模型能够融合试验数据与物理先验知识,显著提高疲劳寿命预测精度;多源疲劳信息融合能够显著增强模型在应对复杂腐蚀疲劳行为时的鲁棒性和泛化能力;所提出的“模型试验-数字仿真”融合驱动方法为解决钢结构疲劳问题提供了新途径和新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结构 疲劳 “模-数”融合驱动理论模型 信息融合 模型试验 数字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学术创业:理论模型与研究展望 被引量:2
4
作者 姚威 谢雯港 钱圣凡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2-160,共9页
学术创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力,成功的学术创业需要跨越从基础科学研究到产品研发创造的“死亡之谷”和从产品研发创造到商业价值实现的“达尔文海”两大断层。数字技术的兴起与发展为跨越两大断层提供了新机遇,而现有学术创业研究对如... 学术创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力,成功的学术创业需要跨越从基础科学研究到产品研发创造的“死亡之谷”和从产品研发创造到商业价值实现的“达尔文海”两大断层。数字技术的兴起与发展为跨越两大断层提供了新机遇,而现有学术创业研究对如何有效运用数字技术跨越两大断层缺乏系统深入的探究。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文献综述和理论逻辑推演的基础上,应用知识基础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构建数字学术创业理论模型框架,揭示学术创业主体如何利用数字技术通过知识管理数字化与网络治理数字化两条路径跨越两大断层,最终实现成果产品化、商业化。研究结果可为动态复杂环境下激发数字学术创业主体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理论指导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学术创业 数字技术 学术创业 理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扎根理论的临床实习护生参与多学科教学驱动力模型的构建
5
作者 景雪冰 杨晓平 +3 位作者 景秀娟 李翠萍 高婷婷 韩庆坤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2251-2258,共8页
目的:基于扎根理论构建临床实习护生参与多学科合作(MDT)教学的驱动力模型。方法:运用程序化扎根理论,对12名实习护生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采用三级编码及持续比较进行资料分析。结果:构建的实习护生参与MDT教学的驱动力模型包括MDT教... 目的:基于扎根理论构建临床实习护生参与多学科合作(MDT)教学的驱动力模型。方法:运用程序化扎根理论,对12名实习护生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采用三级编码及持续比较进行资料分析。结果:构建的实习护生参与MDT教学的驱动力模型包括MDT教学环境、MDT教学认知、个人因素、社会支持4个主范畴以及13个范畴,4个主范畴分别为驱动力的保障因素、核心因素、主体因素、关键因素。结论:临床开展MDT教学过程中建议围绕教学认知的核心因素,主动提供组织支持、保证教学环境,同时注意家庭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并结合个体特质开展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动机 模型构建 扎根理论 多学科合作 护理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证素辨证理论的情志病证动物模型评价的理论构想及实现路径探究
6
作者 魏盛 李自发 +3 位作者 耿希文 张浩 王新宇 胡明会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29,共4页
现阶段情志病证理论发展滞后及针对性药物开发落后的主要原因即是缺乏合适有效的动物模型,其中模型评价又是情志病证动物模型制备中关键及难点。中医药理论中证素辨证理论与动物行为学中行为要素理论深为契合,有望带来相关领域理论变革... 现阶段情志病证理论发展滞后及针对性药物开发落后的主要原因即是缺乏合适有效的动物模型,其中模型评价又是情志病证动物模型制备中关键及难点。中医药理论中证素辨证理论与动物行为学中行为要素理论深为契合,有望带来相关领域理论变革及方法学进步。基于此背景,系统梳理并厘清情志病证动物模型评价的理论构想,即借助中医证素辨证理论的思维模式为指导,尝试建立完整的模型评价体系。并指出基于证素辨证理论的情志病证动物模型评价的实现路径,即自然状态下行为要素采集及时序分析、应激状态下异常行为表型鉴定分析、模型动物证候判别的等效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素辨证理论 情志病证动物模型 理论构想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幸福感的概念、理论模型和测量综述
7
作者 王菁 刘爱书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794-801,共8页
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数字幸福感是一个新兴概念,反映了数字技术与个体健康之间的关系。本文概述数字幸福感的概念,梳理数字幸福感的理论,介绍数字幸福感的测量工具,最后提出未来研究应完善测量工具、深入揭示影... 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数字幸福感是一个新兴概念,反映了数字技术与个体健康之间的关系。本文概述数字幸福感的概念,梳理数字幸福感的理论,介绍数字幸福感的测量工具,最后提出未来研究应完善测量工具、深入揭示影响机制、加强跨文化研究并开发相应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幸福感 理论模型 测量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纸力学特性尺寸效应及其理论模型
8
作者 张慧梅 朱峰波 +1 位作者 刘小宇 刘洋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284-2292,共9页
纸或纸基材料在使用和服役时对其力学特性有一定要求,但是现有尺寸效应实验和理论说明不同尺寸试样力学特性并不相同,因此明确其力学特性的尺寸效应对于保证其安全非常必要。选用易于获取且强度较高的牛皮纸为研究材料,开展了不同尺寸... 纸或纸基材料在使用和服役时对其力学特性有一定要求,但是现有尺寸效应实验和理论说明不同尺寸试样力学特性并不相同,因此明确其力学特性的尺寸效应对于保证其安全非常必要。选用易于获取且强度较高的牛皮纸为研究材料,开展了不同尺寸试样单轴拉伸试验,确定力学特性及其离散性随试样尺寸的变化规律。分析了不同尺寸牛皮纸受力变形特征和宏微观破坏特征,揭示牛皮纸力学特性尺寸效应内在机理。最后建立了牛皮纸力学特性尺寸效应模型。研究发现:牛皮纸名义拉伸强度和名义峰值应变随尺寸增大先增大后下降,这是因为切断的边缘纤维造成牛皮纸试样边缘承受应力和应变能力较弱,而小尺寸试样中弱化边缘占比较大,导致名义拉伸强度和名义峰值应变呈现上升尺寸效应;大尺寸试样中,弱化边缘占比可以忽略,内部断裂过程区起主导作用,导致名义拉伸强度和名义峰值应变呈下降尺寸效应。建立的边缘-内部断裂过程区尺寸效应模型能较好地描述牛皮纸名义拉伸强度和名义峰值应变的尺寸效应,但是其不能体现名义拉伸强度和名义峰值应变上升尺寸效应阶段的非线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特性 尺寸效应 弱化边缘 理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关键块理论的井下泥石流机理力学模型
9
作者 牛向东 侯克鹏 孙华芬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39-1148,1159,共11页
为实现对自然崩落法开采矿山井下泥石流定量的精准防控,利用室内大型井下泥石流试验方法,以普朗铜矿井下泥石流为研究对象,对形成井下泥石流的通道类型及诱发机理进行分析,得出井下泥石流诱发的临界条件;基于关键块理论,对处于临界条件... 为实现对自然崩落法开采矿山井下泥石流定量的精准防控,利用室内大型井下泥石流试验方法,以普朗铜矿井下泥石流为研究对象,对形成井下泥石流的通道类型及诱发机理进行分析,得出井下泥石流诱发的临界条件;基于关键块理论,对处于临界条件下井下泥石流关键块体进行力学分析,构建井下泥石流诱发机理的力学模型,推导出井下泥石流诱发的理论临界出矿量.研究结果表明:不均匀放矿条件下,易在崩落矿石层中形成3种类型的泥石流通道(放矿直通道、离层通道和弯曲通道);井下泥石流形成时空演化机理需要经历4个发展阶段(泥石流通道形成扩展阶段、物源运移聚集阶段、降雨径流积水阶段和震动因子诱发阶段);井下泥石流诱发临界条件是冰碛层和矿石层界面出现离层空间,并利用普朗铜矿2019—2022年间井下泥石流发生次数及降低率验证此力学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崩落法 井下泥石流 关键块理论 机理力学模型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ANO模型和TRIZ理论的失能老人社区护理床设计研究
10
作者 石元伍 严晗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39-148,共10页
目的为社区养老的失能老人提供一套便利舒适的护理床产品设计方案。方法针对社区老人护理床产品与目标群体进行分析后整理出用户需求。再基于用户需求进行问卷设计。通过KANO模型对用户需求进行筛选并衡量需求的优先级,确定产品功能定... 目的为社区养老的失能老人提供一套便利舒适的护理床产品设计方案。方法针对社区老人护理床产品与目标群体进行分析后整理出用户需求。再基于用户需求进行问卷设计。通过KANO模型对用户需求进行筛选并衡量需求的优先级,确定产品功能定位。运用TRIZ理论分析功能中出现的矛盾问题,将其转化成相对应的技术,形成矛盾矩阵,再通过相对应的发明原理解决问题。通过建模渲染形成最终的创新设计方案。结果对用户的需求进行优化筛选之后,得出具体需求并在设计实践中以模块化组合拼装、减少褥疮、小桌板吃饭、通用型设备接口、模块化如厕、模块化洗头等多功能要素进行社区护理床产品设计。结论通过KANO模型和TRIZ理论精准提取用户需求并合理优化设计功能中出现的矛盾问题,从失能半失能老人与护理人员双视角出发,对应社区养老场景,有助于提升社区护理床的功能性、便捷性并为其提供新的设计思路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养老 失能 老人 护理床 KANO模型 TRIZ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交商务平台用户在线购买行为组态研究——基于AISAS模型和扎根理论的fsQCA分析
11
作者 杨金龙 陈陇生 周冰芮 《西部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46,共15页
基于AISAS模型的5个关键环节(注意、兴趣、搜索、行动、分享),通过扎根理论识别出决定社交商务平台用户在线购买行为的7个前因变量——在线广告效果、在线评论刺激、推荐引擎、平台形象、感知风险、社交分享和社会支持,采用包含42个题... 基于AISAS模型的5个关键环节(注意、兴趣、搜索、行动、分享),通过扎根理论识别出决定社交商务平台用户在线购买行为的7个前因变量——在线广告效果、在线评论刺激、推荐引擎、平台形象、感知风险、社交分享和社会支持,采用包含42个题项的测量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对363份问卷的fsQCA分析发现:所有前因条件均不能单独构成高在线购买行为和低在线购买行为的必要条件,提高在线广告效果和强化社会支持对高在线购买行为具有较为普适的作用,而在线广告效果较差和推荐引擎较弱则是产生低在线购买行为的重要条件;导致高在线购买行为的5条组态路径分别对应冲动型、浏览型、依附型、自主型、稳定型5种消费模式,导致低在线购买行为的3条组态路径可归纳为独立型和谨慎型2种消费模式。因此,平台运营者应重视在线广告、推荐引擎和社会支持的协同作用,改善平台形象和社交分享以巩固用户信任,并应制定个性化策略以满足不同用户的差异化需求,有效助力社会消费的增量提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商务平台 在线购买行为 AISAS模型 扎根理论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生理论视域下高职校企集群绩效测度模型构建及其优化——基于162个联合体、共同体等校企集群的实证研究
12
作者 黄侃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8期22-29,共8页
以共生理论为基础,采用类比研究法,以共生系统的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和共生能量类比构建高职校企集群绩效测度模型。采用EFA及CFA分析方法,对模型观测指标进行公因子提取以划分维度,通过AMOS进行模型拟合,研究测度模型各变量... 以共生理论为基础,采用类比研究法,以共生系统的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和共生能量类比构建高职校企集群绩效测度模型。采用EFA及CFA分析方法,对模型观测指标进行公因子提取以划分维度,通过AMOS进行模型拟合,研究测度模型各变量间的影响路径,从而构建包含8个维度、30个测度指标的高职校企集群绩效测度模型。实证结果表明:高职校企集群的建设成效取决于30个因素的共同作用,行为模式和组织模式是其中的关键因素,且在相互影响中存在多种中介效应。基于上述结论,高职校企集群应从建立“产业导向”的校企集群构建机制,建立“一体化互惠共生”的校企集群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建立“校企一致”的校企集群共生环境三个方面进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高职教育 校企集群 绩效测度模型 共生理论 市域产教联合体 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结人智协同学习干预的设计与应用:理论模型及实践框架 被引量:1
13
作者 于爽 叶俊民 +3 位作者 尹兴翰 吴林静 刘清堂 赵刚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3-99,107,共8页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类与智能系统融合的人智协同学习干预方式逐渐成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驱动力。然而,人智协同学习干预虽具潜力,但因教育工作者智能素养不足,往往难以在真实课堂中有效应用相关工具,导致工具设计与应用脱节...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类与智能系统融合的人智协同学习干预方式逐渐成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驱动力。然而,人智协同学习干预虽具潜力,但因教育工作者智能素养不足,往往难以在真实课堂中有效应用相关工具,导致工具设计与应用脱节。为此,文章基于活动系统网络理论,构建了联结人智协同学习干预的设计与应用的理论模型,强调人类经验与智能系统的融合共生、干预设计与干预应用的有机联结。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提出了包括坚持理论指导为人智协同学习干预的基础作用、发挥干预设计为人智协同学习干预的载体功能、推动干预应用为人智协同学习干预的关键动力在内的实践框架,为教育工作者在实际教学中设计与应用人智协同学习干预提供了具体的实践指导和策略。最后,文章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展示了如何在教育教学中联结人智协同学习干预的设计与应用,验证了理论模型及实践框架的有效性与可行性。这不仅为人智协同学习干预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也为推动教育教学的创新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智协同 学习干预 联结设计与应用 活动系统网络理论 理论模型 实践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重力模型与电路理论的生态网络对比研究——以济宁市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乐相 柴波 +2 位作者 张岩 何文清 谭秀全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84-1696,共13页
构建生态安全格局是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的重要内容,探讨基于多种理论的生态网络构建、关键节点识别方法并明晰其特点,创新多方法耦合的工作体系对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具有重要意义。以济宁市为例,以济宁市自然保护地为生态源地,以陆... 构建生态安全格局是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的重要内容,探讨基于多种理论的生态网络构建、关键节点识别方法并明晰其特点,创新多方法耦合的工作体系对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具有重要意义。以济宁市为例,以济宁市自然保护地为生态源地,以陆生生物迁移特点为基础选取NDVI、坡度、地形起伏度、土地利用类型、距道路距离、距水域距离作为阻力因子,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获得权重加权叠加生成综合阻力面,运用MCR-重力模型和电路理论分别识别生态廊道(EC)、生态保护节点(EPN)、生态修复节点(ERN);使用网络闭合度、线点率、网络连接度、成本比、关键节点密度5个参数评价基于两种方法的生态网络结构差异,并对其包含的景观类型、空间分布、节点区位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MCR-重力模型共提取和识别生态廊道(EC)51条,生态保护节点(EPN)121个,生态修复节点(ERN)58个;基于电路理论共提取和识别生态廊道(EC)50条,生态保护节点(EPN)232个,生态修复节点(ERN)208个;(2)MCR-重力模型识别生态网络的结构更加复杂密闭,其生态廊道稳定性更高,电路理论在关键节点的识别中更具优势;(3)两种模型识别的生态网络所包含的景观类型相近,均以农田和林草地为主,说明发展生态农业对平原产粮区的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MCR-重力模型生态廊道包含更多的林地;电路理论在城镇开发边界内和非控制区内可以更好地识别生态节点,可以有效提高生物迁徙成功率。结果对济宁市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R-重力模型 电路理论 生态网络 关键节点 济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ltzmann-Rykov模型方程气体动理论统一算法与喷管流动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凡 李志辉 陈爱国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53-562,共10页
为研究气体分子转动非平衡效应对喷管内流动的影响,在气体动理论统一算法(GKUA)计算框架下,发展了分子速度分布函数层次下考虑转动能影响的喷管流动边界条件数学模型,构造了直接求解分子速度分布函数的气体动理论数值格式,数值求解了考... 为研究气体分子转动非平衡效应对喷管内流动的影响,在气体动理论统一算法(GKUA)计算框架下,发展了分子速度分布函数层次下考虑转动能影响的喷管流动边界条件数学模型,构造了直接求解分子速度分布函数的气体动理论数值格式,数值求解了考虑转动能影响的Boltzmann-Rykov模型方程。通过对一维非定常激波管内流动、一维定常正激波结构及二维型面喷管内流动问题进行模拟研究,计算结果与理论解、文献值及实验数据相吻合,验证了统一算法对内流动问题的可行性与计算精度。分析了考虑转动能影响的喷管内流动流场,结果表明:可使用克努森数作为喷管流动特性和性能的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动理论 玻尔兹曼模型方程 气体动理论统一算法 转动非平衡 喷管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浪涌应对的网络动态协同能力概念内涵与理论模型构建研究
16
作者 王燕萍 孟楠 +10 位作者 魏敏 高一冉 于甜 王鹏 陆佳琳 刘欢 张淑娥 Sergey Avdeev 宁宁 郝艳华 吴群红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8-33,共6页
目的 界定医疗浪涌应对的网络动态协同能力概念内涵并构建其理论模型。方法 采用混合概念分析法,梳理多学科文献并基于半结构化专家访谈收集实证证据,提炼医疗浪涌应对的网络动态协同能力的概念内涵。融合复杂系统、网络科学、协同学与... 目的 界定医疗浪涌应对的网络动态协同能力概念内涵并构建其理论模型。方法 采用混合概念分析法,梳理多学科文献并基于半结构化专家访谈收集实证证据,提炼医疗浪涌应对的网络动态协同能力的概念内涵。融合复杂系统、网络科学、协同学与动态能力理论并结合访谈结果,借喻水利工程堤坝抗洪原理,构建医疗浪涌应对的“网络-动态-协同”三角能力理论模型。结果 揭示了医疗浪涌应对的网络动态协同能力的1项前因(突发性外源冲击引发医疗需求异常持续激增)、6项核心属性(信息互联通达性、资源动态适配性、风险感知响应性、多元协同联动性、服务流程适应弹性、学习迭代进化性)和4项主要后果(缓解挤兑风险、保障服务连续、减少危机外溢、增强系统韧性)。理论模型阐释了网络结构韧性、动态调节机制与协同演化能力在抵御医疗浪涌冲击中的耦合作用。结论 提出的新概念与理论模型深化了对医疗浪涌应对系统运行机制的理解,为提升卫生应急体系的全链条韧性提供了理论框架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浪涌 网络动态协同能力 理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液体导热系数理论模型与实验分析
17
作者 程艳红 苏哲 +3 位作者 刘志峰 李德才 张彩霞 许静静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32-2039,共8页
磁性液体作为一种新型功能复合材料,相比传统液体具有较高的导热性能,被看作新一代传热流体引起了国内外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然而,现有磁性液体导热系数理论计算模型并不能普遍适用,且不能准确预测不同温度下磁性液体的导热系数,各模... 磁性液体作为一种新型功能复合材料,相比传统液体具有较高的导热性能,被看作新一代传热流体引起了国内外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然而,现有磁性液体导热系数理论计算模型并不能普遍适用,且不能准确预测不同温度下磁性液体的导热系数,各模型之间存在着适用条件和计算结果的差异。因此,为准确得到磁性液体的导热系数,本文基于瞬态双热线法设计并搭建了磁性液体导热性能实验测量系统(测量平均误差小于1.55%),研究了不同磁场强度作用下,水基磁性液体导热系数随温度变化情况,定量分析了不同理论模型的适用温度范围。结果表明,无磁场作用下水基磁性液体(体积分数3.7%)的导热系数随温度增加而近似线性增加,当温度从20℃增加到70℃时,导热系数增大了47%。其次,磁场作用下,磁性液体导热系数发生显著的提升。在20℃,200 G时,磁性液体导热系数相对于无磁场时增幅最大为81%。最后,对比分析了Maxwell模型、Bruggeman模型、Yu&Choi模型以及Gianluca Coccia模型的磁性液体导热系数计算结果与无磁场实验测量结果,发现在温度较低范围内(20~35℃)理论计算精度较高,与实验结果相对误差在5%以内,此时可以直接采用理论模型预测磁性液体的导热系数;当温度升高后(>40℃),理论计算值则与实验值偏差增大,此时理论模型不再适用,必须通过实验测量获得准确的磁性液体导热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液体 导热系数 理论模型 实验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油-纸绝缘系统水分平衡曲线的理论模型与验证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书辉 陈鸽 +2 位作者 陈鑫 朱亮 冯大伟 《绝缘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3-80,共8页
绝缘油和绝缘纸种类众多且成分各异,配合使用时将具有不同的水分平衡曲线。为获得不同油-纸绝缘系统的水分平衡曲线,本文基于水分平衡时油和纸的相对含水量关系,构建了适用于新型油-纸绝缘系统的水分平衡曲线模型,并结合水分平衡实测结... 绝缘油和绝缘纸种类众多且成分各异,配合使用时将具有不同的水分平衡曲线。为获得不同油-纸绝缘系统的水分平衡曲线,本文基于水分平衡时油和纸的相对含水量关系,构建了适用于新型油-纸绝缘系统的水分平衡曲线模型,并结合水分平衡实测结果对该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变压器典型运行温度下,不同油-纸绝缘系统水分平衡曲线模型的预测准确率高于90%,证实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新型油-纸绝缘 水分平衡曲线 理论预测模型 实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性体育赛事风险何以治理?——基于4R危机理论模型的考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潘怡 刘桂海 《体育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35,44,共14页
在中国式体育现代化进程中,地方性体育赛事遭受越来越多的风险冲击与挑战。深入剖析地方性赛事风险的构成要素及其治理问题,并提出实践进路,对提升地方性体育赛事风险治理能力,维护国家安全和保持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认为,地方... 在中国式体育现代化进程中,地方性体育赛事遭受越来越多的风险冲击与挑战。深入剖析地方性赛事风险的构成要素及其治理问题,并提出实践进路,对提升地方性体育赛事风险治理能力,维护国家安全和保持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认为,地方性体育赛事风险主要由软件风险、硬件风险、环境风险、人为风险等要素构成。现阶段,地方性体育赛事风险治理存在宏观层面的政策图景与法律效应问题;中观层面的风险教育与治理机制问题;微观层面的防范意识与应对能力问题。4R危机理论模型的介入,可以为地方性体育赛事风险治理提供一个全周期过程的视角,具体可以从风险缩减、风险预备、风险反应及风险恢复4个阶段出发,以优化治理制度为基础,实现赛事风险灵敏感知;以增强风险教育为重点,完善赛事风险治理机制;以迅捷启动预案为核心,推进赛事风险协同治理;以汲取经验教训为突破,提升赛事风险治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体育现代化 地方性体育赛事 风险治理 赛事安全 4R危机理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小模型协同的情报学理论实体抽取研究
20
作者 姚汝婧 王芳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11,73,共10页
[目的/意义]理论是情报学学科构建与发展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理论的梳理与分析不仅有助于理解情报学学科的起源与发展脉络,也能够预测新兴技术的发展,高效和准确地识别理论实体对于促进理论研究的深化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方法/过... [目的/意义]理论是情报学学科构建与发展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理论的梳理与分析不仅有助于理解情报学学科的起源与发展脉络,也能够预测新兴技术的发展,高效和准确地识别理论实体对于促进理论研究的深化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方法/过程]本文提出了一种大小模型协同的情报学理论实体抽取算法,包括词嵌入向量增强、样本难度评估和理论识别模型3个模块。首先利用大型语言模型对理论实体进行预识别,预识别的实体与句子中的原始词嵌入向量构成增强词嵌入向量,通过增强的词嵌入向量优化领域小模型的训练过程。此外,本文利用大模型对样本的难度进行评估,并据此调整训练策略,以提高模型性能。该算法充分结合大型语言模型强大的语义理解能力以及领域小模型的专业性。[结果/结论]在情报学理论实体抽取数据集上展开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有效提升了理论实体抽取的性能,在精确率、召回率、F1指标上均实现了最优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语言模型 情报学理论 实体识别 样本学习难度 模型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