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状结肠痛诱导大鼠远位触液神经元Fos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9
1
作者 王亚峰 张励才 曾因明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2-105,共4页
目的:探讨远位触液神经元在乙状结肠痛刺激信息调控中的作用。方法:采用CB-HRP/Fos双重标记技术,观察乙状结肠痛大鼠远位触液神经元中Fos样免疫反应蛋白(Fos)表达的变化。结果:乙状结肠痛刺激后,不仅疼痛行为学评分显著增加,而且远位触... 目的:探讨远位触液神经元在乙状结肠痛刺激信息调控中的作用。方法:采用CB-HRP/Fos双重标记技术,观察乙状结肠痛大鼠远位触液神经元中Fos样免疫反应蛋白(Fos)表达的变化。结果:乙状结肠痛刺激后,不仅疼痛行为学评分显著增加,而且远位触液神经元内Fos表达的数量显著增加,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远位触液神经元可能参与了机体对乙状结肠痛刺激信息传递或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位触液神经元 fos 乙状结肠 免疫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hrelin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在鸡脑中的定位分布、发育性变化及禁食对其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叶远兰 李玉谷 +3 位作者 魏凤梅 马勇江 张媛 江青艳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177-1184,共8页
本试验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显微图像分析技术,研究了鸡脑Ghrelin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定位分布,分析了2、16、30、44、58日龄鸡下丘脑Ghrelin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发育性变化规律,并探讨了30日龄鸡分别禁食12、24、48h及重新采食4h... 本试验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显微图像分析技术,研究了鸡脑Ghrelin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定位分布,分析了2、16、30、44、58日龄鸡下丘脑Ghrelin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发育性变化规律,并探讨了30日龄鸡分别禁食12、24、48h及重新采食4h对下丘脑Ghrelin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下丘脑弓状核、室旁核、内侧核、室周区、内侧区、外侧区,丘脑卵圆核、圆核,中脑丘中央灰质层、红核,脑桥前庭腹外侧核,小脑内侧核、小脑皮质颗粒层,大脑皮质多形细胞层等,均可观察到Ghrelin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随着日龄的增长,下丘脑主要核团中的Ghrelin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数量增多,免疫反应强度增强,但细胞密度下降;在禁食条件下,下丘脑Ghrelin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免疫反应强度减弱,细胞密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relin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 定位 发育 禁食 下丘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基底前脑胆碱能皮质投射神经元区的ChAT样免疫反应神经元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正礼 范光丽 +3 位作者 赵慧英 邱荣斌 王跃嗣 白占涛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54-457,共4页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 ,对 5只产蛋高峰期鸡基底前脑胆碱能皮质投射神经元区的ChAT样免疫反应神经元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 :从内侧隔核至Meynert基底核 ,ChAT样免疫反应神经元呈连续性分布 ,且各区神经元的密度、大小及着色...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 ,对 5只产蛋高峰期鸡基底前脑胆碱能皮质投射神经元区的ChAT样免疫反应神经元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 :从内侧隔核至Meynert基底核 ,ChAT样免疫反应神经元呈连续性分布 ,且各区神经元的密度、大小及着色强度不均。MS、NDBV/H及旧纹体膨大部的阳性细胞分布密集 ,且突起较明显 ;原始旧纹体部阳性细胞分布稀疏 ,突起明显。结果表明 ,在鸡的基底前脑胆碱能皮质投射神经元区广泛分布着ChAT样免疫反应神经元 ,这为鸡的基底前脑—海马投射系统积累了资料 ,表明该区在鸡的学习、记忆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前脑胆碱能皮质投射神经元 CHAT 免疫反应神经元 基底前脑 胆碱乙酰转移酶 免疫组织化学SP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兔弓状核NPY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形态学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少兵 韩卉 +1 位作者 汪渊 徐胜春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172-174,共3页
目的 观察动脉粥样硬化兔下丘脑弓状核NPY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形态变化 ,为研究神经体液因素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作用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结果 实验组下丘脑弓状核NPY免疫反应阳... 目的 观察动脉粥样硬化兔下丘脑弓状核NPY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形态变化 ,为研究神经体液因素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作用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结果 实验组下丘脑弓状核NPY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体积、数目及积分光密度出现明显改变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弓状核 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 形态学 神经肽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抗神经元抗体阳性副肿瘤神经综合征临床特征分析
5
作者 张乐 范思远 +3 位作者 任海涛 徐燕 柏琳 关鸿志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46-351,共6页
目的 分析抗神经元抗体阳性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副肿瘤神经综合征(ICI-PNS)的临床特征。方法与结果 纳入2012年1月至2024年3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诊断与治疗的5例抗神经元抗体阳性ICI-PNS患者,肿瘤类型包括小细胞肺癌(2例)、... 目的 分析抗神经元抗体阳性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副肿瘤神经综合征(ICI-PNS)的临床特征。方法与结果 纳入2012年1月至2024年3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诊断与治疗的5例抗神经元抗体阳性ICI-PNS患者,肿瘤类型包括小细胞肺癌(2例)、恶性黑色素瘤(1例)、霍奇金淋巴瘤(1例)、宫颈癌(1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包括程序性死亡蛋白-1抑制剂(3例)、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抑制剂(1例)、程序性死亡蛋白-1/细胞毒性T细胞相关抗原4双抑制剂(1例)。5例患者均出现副肿瘤神经综合征的高风险表型,其中4例表现为边缘性脑炎,1例表现为快速进展的小脑综合征。血清和(或)脑脊液中检出的抗神经元抗体包括抗Hu、γ-氨基丁酸B型受体、Y染色体性别决定区相关高迁移率组盒蛋白1、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型、Yo抗体。4例神经系统症状出现在应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2周内。4例病情达峰时改良Rankin量表评分为3分,1例为5分。5例患者常见不良事件评价标准分级(CTCAE)均为3级。治疗方面,停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给予糖皮质激素联合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神经系统症状均有改善。结论 中高风险抗神经元抗体是ICI-PNS的诊断标志物,可依据ICI-PNS临床表型及CTCAE分级等综合制定免疫治疗方案,停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应用糖皮质激素、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可以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肿瘤综合征 神经系统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非MeSH词) 神经元 自身抗体 药物相关性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大鼠下丘脑NOS免疫反应性神经元的体外发育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兰 谭会兵 +2 位作者 罗秀成 宋天保 周劲松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17-418,共2页
关键词 一氧化氮合酶 神经元 下丘脑 细胞培养 免疫细胞化学 新生大鼠 免疫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囊收缩素免疫反应神经元在赡蜍视网膜的定位与分布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惇生 陈宁欣 李海标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3期188-191,共4页
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方法研究胆囊收缩素(CCK)免疫反应神经元在蟾蜍视网膜的定位与分布。实验结果表明,在183个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中,85%为Ⅰ型无长突细胞,12%为Ⅱ型无长突细胞,3%的细胞体位于节细胞层,暂定为移位无长突细胞。CCK免疫... 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方法研究胆囊收缩素(CCK)免疫反应神经元在蟾蜍视网膜的定位与分布。实验结果表明,在183个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中,85%为Ⅰ型无长突细胞,12%为Ⅱ型无长突细胞,3%的细胞体位于节细胞层,暂定为移位无长突细胞。CCK免疫阳性纤维呈点状散布于内网层的1~5各亚层.在视网膜平铺片上,CCK免疫阳性细胞体均匀分布于视网膜的中央区和周围区,其密度为30 ±2.3个/mm^2,它们的树突野呈对称性和非对称性两型,前者的树突野大小为90~200 um×60~110um,后者的突起长度约为60~100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 胆囊收缩素 CCK 节细胞 免疫反应神经元 树突 蟾蜍 免疫阳性细胞 铺片 大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胎蓝斑酪氨酸羟化酶样免疫反应神经元的发育
8
作者 阎素云 林玲 +3 位作者 周明付 张华 聂正明 周祥庭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5年第3期273-275,共3页
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较系统地观察了人胎蓝斑酪氨酸羟化酶(TH)样免疫反应神经元的分布及形态变化。结果:①蓝斑TH样免疫反应神经元在胚胎第4个月时已出现在蓝斑的腹侧部。②TH样免疫反应神经元的数量随胎龄增长逐渐增多,... 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较系统地观察了人胎蓝斑酪氨酸羟化酶(TH)样免疫反应神经元的分布及形态变化。结果:①蓝斑TH样免疫反应神经元在胚胎第4个月时已出现在蓝斑的腹侧部。②TH样免疫反应神经元的数量随胎龄增长逐渐增多,以胎龄第5个月增加显著。TH样神经元的密度,胚胎早期升高,晚期呈下降趋势。③蓝斑TH样神经元主要分布在蓝斑的背侧部,少量散在于腹侧部。④蓝斑TH样神经元开始出现时呈圆形或卵圆形,5~6个月呈锥形和梭形,7~8个月则以梭形、多角形为主。胞体逐渐增大,核浆之比由大变小。胞突由少变多,从宽短粗糙变为细长平滑。结果提示:人胎蓝斑移植以4月份胎龄作供体较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斑 发育 人胎 酷氨酸羟化酶 免疫反应 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脑内星形胶质细胞对渗透压改变的反应及其和神经元的相互关系 被引量:11
9
作者 段丽 田国红 饶志仁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75-178,T029,共5页
为观察大鼠在饮用 3 % Na Cl溶液 2 d和 5 d时的脑内星形胶质细胞的反应变化及相互关系。本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三重标记法 ,在脑原位切片同时显示 FOS、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酪氨酸羟化酶 (或加压素 )的表达、相互关系及分布规律。结果... 为观察大鼠在饮用 3 % Na Cl溶液 2 d和 5 d时的脑内星形胶质细胞的反应变化及相互关系。本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三重标记法 ,在脑原位切片同时显示 FOS、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酪氨酸羟化酶 (或加压素 )的表达、相互关系及分布规律。结果显示 :(1)实验组大鼠脑内孤束核、味觉核、臂旁核、蓝斑、导水管周围灰质的腹外侧区、上丘中灰层、下丘脑室旁核外侧大细胞部、视上核、和穹隆下器同时出现 FOS阳性神经元胞核和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阳性星形胶质细胞。 (2 )在孤束核、蓝斑、下丘脑室旁核外侧大细胞部和视上核出现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神经元 ,在下丘脑室旁核外侧大细胞部、下丘脑室旁核腹侧部和视上核等出现加压素阳性神经元。(3 )在孤束核、蓝斑、或下丘脑室旁核外侧大细胞部、视上核的三重免疫组化染色切片上见到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阳性星形胶质细胞包绕 FOS阳性和酪氨酸羟化酶阳性 (或加压素阳性 )神经元 ,形成复合体。提示 :脑内相关核团内的星形胶质细胞与神经元共同参与对渗透压的调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 星形胶质细胞 fos 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 酪氨酸羟化酶 免疫组织化学 渗透压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hrelin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在鸡脑中的定位分布、发育性变化及禁食对其影响
10
《今日畜牧兽医》 2010年第12期68-68,共1页
本试验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显微图像分析技术.研究了鸡脑Ghrelin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定位分布,分析了2、16、30、44、58日龄鸡下丘脑Ghrelin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发育性变化规律,并探讨了30日龄鸡分别禁食12、24、48h及重新采食4... 本试验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显微图像分析技术.研究了鸡脑Ghrelin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定位分布,分析了2、16、30、44、58日龄鸡下丘脑Ghrelin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发育性变化规律,并探讨了30日龄鸡分别禁食12、24、48h及重新采食4h对下丘脑Ghrelin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RELIN 阳性神经元 发育性变化 免疫反应 定位分布 鸡脑 禁食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礞石滚痰汤对慢性应激小鼠炎症反应和神经损伤的调节作用
11
作者 丁一芸 魏蔚 +3 位作者 邢佳 姜思源 王雅璇 王素梅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3458-3466,共9页
目的:通过观察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CUMS)小鼠行为学,血清、海马组织中炎症介质水平及海马区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的变化,探讨加味礞石滚汤(JWMS)对模型小鼠神经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采用CUMS方法建立非自杀性自伤(NSSI)小鼠模型,以... 目的:通过观察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CUMS)小鼠行为学,血清、海马组织中炎症介质水平及海马区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的变化,探讨加味礞石滚汤(JWMS)对模型小鼠神经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采用CUMS方法建立非自杀性自伤(NSSI)小鼠模型,以不同剂量JWMS分组灌胃治疗。行为学评价测定小鼠行为学指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血清、海马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尼氏染色法观察海马区神经元活性变化;免疫荧光法检测神经元特异性核蛋白(NeuN)及小胶质细胞的激活。结果:应激6周后,CUMS小鼠自主活动度、探索程度和对新环境的好奇度均下降。血清和海马组织中IL-6、TNF-α含量明显升高(P<0.01),IL-10明显降低(P<0.01);海马CA1、CA3区尼氏染色变浅(P<0.01),小胶质细胞激活(P<0.01),神经元减少(P<0.01),海马区神经元损伤明显。JWMS治疗后可以提升抗炎因子IL-10水平,降低炎症介质IL-6、TNF-α含量,同时改善海马神经受损。结论:慢性应激可造成炎症反应和神经免疫损伤,JWMS可以调节炎症反应,具有明显的神经元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 非自杀性自伤 情感障碍 炎症反应 免疫激活 神经元损伤 小胶质细胞 加味礞石滚痰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胶质细胞活化介导的神经元损伤与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2
作者 何璎 邹蔓姝 +1 位作者 韩远山 王宇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15,共4页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障碍,其发病率高,复发性高,致残性高,但发病机制未明。近年来,胶质细胞对神经元的保护与攻击作用已成为神经疾病研究的前沿方向。小胶质细胞(microglia, MG)异常活化导致神经元损伤在抑郁症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障碍,其发病率高,复发性高,致残性高,但发病机制未明。近年来,胶质细胞对神经元的保护与攻击作用已成为神经疾病研究的前沿方向。小胶质细胞(microglia, MG)异常活化导致神经元损伤在抑郁症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该文通过GeenMedical、CNKI等进行文献检索,对MG活化相关通路及关键靶标在抑郁症中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为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提供理论性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胶质细胞 神经元损伤 抑郁症 炎症 作用机制 免疫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孤束核内含calbindin D-28K的内脏伤害性神经元向终纹床核的投射—荧光金标记结合免疫荧光技术研究
13
作者 张宇飞 张文斌 熊抗辉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7-42,W009-W010,共8页
既往的研究证明孤束核和终纹床核参与内脏伤害性信息的传递和调控。Calbindin D-2 8K是钙结合蛋白家族的成员 ,为神经细胞特别是投射神经元的选择性标记物。应用荧光金逆行追踪和免疫荧光技术相结合的方法 ,对给予内脏伤害性刺激后大鼠... 既往的研究证明孤束核和终纹床核参与内脏伤害性信息的传递和调控。Calbindin D-2 8K是钙结合蛋白家族的成员 ,为神经细胞特别是投射神经元的选择性标记物。应用荧光金逆行追踪和免疫荧光技术相结合的方法 ,对给予内脏伤害性刺激后大鼠孤束核内 FOS的表达并显示 Calbindin D-2 8K免疫阳性的神经元向终纹床核的投射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 :将荧光金注入一侧终纹床核外侧部后 ,孤束核中尾段内双侧出现荧光金逆行标记细胞 ,注射区同侧占优势 :孤束核的相同平面可观察到双侧等量分布的免疫反应阳性的 Calbindin D-2 8K和 FOS细胞 :三种阳性细胞的分布有明显的重叠现象。在其重叠分布区可见荧光金 /Calbindin D-2 8K、FOS/Calbindin D-2 8K、荧光金 /FOS双重阳性以及荧光金 /Calbindin D-2 8K/FOS三重阳性细胞。除 FOS/Cal-bindin D-2 8K双重阳性细胞为双侧分布外 ,荧光金 /Calbindin D-2 8K、荧光金 /FOS双重阳性以及荧光金 /Calbindin D-2 8K/F OS三重阳性细胞的出现均以注射区同侧为主。荧光金 /Calbindin D-2 8K、F OS/Calbindin D-2 8K双重阳性和荧光金 /Calbindin D-2 8K/F OS三重阳性神经元占孤束核内 Calbindin D-2 8K免疫阳性神经元总数的百分比分别为 2 .79%、15 .3 %和 2 .5 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LBINDIN D-28K fos 孤束核 免疫组织化学 大鼠 内脏伤害性神经元 终纹床核 投射 荧光金标记 免疫荧光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活性细胞中的非神经元型胆碱能系统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娟 陈红专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93-198,共6页
本文对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粒细胞、肥大细胞及胶质细胞等免疫活性细胞中非神经元型胆碱能系统的特点、药理学和病理生理学意义进行了综述。免疫活性细胞,尤其是淋巴细胞中存在完整、独立的胆碱能系统。与神经元型胆碱能系统相比,该系... 本文对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粒细胞、肥大细胞及胶质细胞等免疫活性细胞中非神经元型胆碱能系统的特点、药理学和病理生理学意义进行了综述。免疫活性细胞,尤其是淋巴细胞中存在完整、独立的胆碱能系统。与神经元型胆碱能系统相比,该系统具有不同特点,如乙酰胆碱(ACh)的合成存在于整个细胞内;ACh可能储存于细胞中某种储存结构,也可能不需储存,而是按需合成并直接释放。免疫活性细胞中的非神经元型胆碱能系统对机体免疫功能及炎症过程可能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对该系统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阐明免疫性疾病、炎症/感染性疾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的病理生理和发现药物治疗的新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活性细胞 神经元型胆碱能系统 免疫功能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噪声应激对大鼠脑内c-fos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军祥 姜玉新 +2 位作者 杨琼霞 王炎钦 黄佩龙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54-258,共5页
采用噪声应激的大鼠模型,以免疫组化法检测在慢性应激过程中大鼠脑内有关神经核的Fos蛋白表达.结果表明:下丘脑的室旁核(PVN)、视上核(SON)与脑桥蓝斑(LC)的Fos蛋白表达高峰出现在噪声应激的第5 d,而边缘前脑的海马(HC)和杏仁核则出现在... 采用噪声应激的大鼠模型,以免疫组化法检测在慢性应激过程中大鼠脑内有关神经核的Fos蛋白表达.结果表明:下丘脑的室旁核(PVN)、视上核(SON)与脑桥蓝斑(LC)的Fos蛋白表达高峰出现在噪声应激的第5 d,而边缘前脑的海马(HC)和杏仁核则出现在第10 d,以后Fos蛋白表达逐渐减少,而且100 dB组比80 dB组的Fos蛋白表达水平更高.提示噪声应激的Fos蛋白表达不仅与刺激类型与强度有关,且有多重脑机制的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应激 c—fos表达 fos免疫反应神经元 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nestin-ir神经元的发现-形态、化学、投射和功能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东培 汪华侨 姚志彬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41-643,共3页
巢蛋白(nestin)属于中间丝蛋白家族,由于其主要在胚胎期和成年的神经前体细胞表达的特性,自发现以来,一直被视为神经前体细胞的标志物.然而,本实验室首次观察到,正常成年大鼠和成人一些脑区内的神经元也呈nestin免疫阳性反应[1,2].关于... 巢蛋白(nestin)属于中间丝蛋白家族,由于其主要在胚胎期和成年的神经前体细胞表达的特性,自发现以来,一直被视为神经前体细胞的标志物.然而,本实验室首次观察到,正常成年大鼠和成人一些脑区内的神经元也呈nestin免疫阳性反应[1,2].关于这些nestin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nestinir神经元)的许多特性尚需阐明,如这些nestin-ir神经元的化学属性是什么?是否为投射神经元?投射的靶区何在等.近几年来,本实验室针对这些神经元的分布、形态及其可能的特性和功能进行了一些相关的研究,现将已取得的研究成果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巢蛋白 神经元 形态特征 免疫阳性反应 生理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己烯雌酚对体外培养中脑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赵正梅 陈晓蓉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9-72,共4页
为观察己烯雌酚对体外培养的胎鼠中脑神经元的影响,将孕14d的SD胎鼠中脑取出,制成细胞悬液后种植在24孔培养板中。实验分空白对照组和己烯雌酚组(浓度分别为10-9、10-8、10-7mol/L)。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的存活及生长状况,并用免... 为观察己烯雌酚对体外培养的胎鼠中脑神经元的影响,将孕14d的SD胎鼠中脑取出,制成细胞悬液后种植在24孔培养板中。实验分空白对照组和己烯雌酚组(浓度分别为10-9、10-8、10-7mol/L)。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的存活及生长状况,并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测定各组细胞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及c-Fos蛋白阳性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己烯雌酚浓度在10-8mol/L时细胞容易贴壁,突起形成早而多,NSE、c-Fos阳性细胞数与对照组及低浓度组有显著差异(P<0.05),与高浓度组无显著差异。由此提示己烯雌酚对中脑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并能提高其功能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烯雌酚 中脑神经元 NSE c—fos 细胞培养 免疫细胞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哮喘大鼠肺内SP阳性纤维的变化和Fos蛋白表达的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吕正梅 贾友苏 +1 位作者 贾雪梅 费广鹤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26-530,共5页
为探讨P物质(SP)和Fos蛋白与哮喘发病的关系,本实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对正常对照大鼠和哮喘大鼠肺内SP免疫阳性纤维的分布变化及Fos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正常对照组大鼠肺组织内可观察到SP阳... 为探讨P物质(SP)和Fos蛋白与哮喘发病的关系,本实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对正常对照大鼠和哮喘大鼠肺内SP免疫阳性纤维的分布变化及Fos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正常对照组大鼠肺组织内可观察到SP阳性纤维分布于支气管至终末细支气管和肺血管壁内,但呼吸性细支气管和肺泡壁内少见SP阳性纤维。哮喘组大鼠肺内SP阳性纤维的数量及分布均发生了明显变化,从肺内支气管到终末细支气管均有较密集的SP阳性纤维呈束走行;且呼吸性细支气管和肺泡壁内也出现了SP阳性纤维。哮喘组大鼠肺内SP阳性纤维的数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大鼠(P<0.05)。(2)正常对照组大鼠的肺内几乎不表达c-fos基因,但在哮喘组大鼠肺内可观察到许多Fos阳性细胞,这些细胞主要为炎性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以上结果表明,肺内SP阳性纤维增生及c-fos基因表达与哮喘发病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物质 c-fos 哮喘 免疫组织化学反应 大鼠 fos蛋白 阳性纤维 形态学研究 SP 鼠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强度跑台运动对注射谷氨酸单钠大鼠弓状核β-内啡肽神经元及血清相关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为杰 刘锡仪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56-559,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强度跑台运动对注射谷氨酸单钠(monosodium L-glutamate,MSG)导致骨质疏松大鼠骨组织及其下丘脑弓状核(arcuate nucleus,ARC)神经元和β-内啡肽(beta-endorphin,β-EP)免疫反应神经元及血清相关激素的影响。方法:将32只新... 目的:观察不同强度跑台运动对注射谷氨酸单钠(monosodium L-glutamate,MSG)导致骨质疏松大鼠骨组织及其下丘脑弓状核(arcuate nucleus,ARC)神经元和β-内啡肽(beta-endorphin,β-EP)免疫反应神经元及血清相关激素的影响。方法:将32只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对照组(A)、谷氨酸单钠安静组(B)、谷氨酸单钠+中等强度运动组(C)、谷氨酸单钠+大强度运动组(D),每组8只。各组相应于皮下注射谷氨酸单钠和等体积生理盐水。10周后运动组大鼠分别进行10周大、中强度跑台运动。10周后处死取材,采用半自动图像数字化仪检测大鼠胫骨上段骨组织骨小梁面积百分数、宽度以及骨小梁数量和分离度;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计数下丘脑弓状核神经元和β-EP免疫反应神经元;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血清生长素、降钙素、骨钙素水平。结果:与A组比较,B组大鼠骨小梁面积百分数、骨小梁宽度和骨小梁数量明显减少,分离度明显增大(P<0.05)。与B组及D组大鼠比较,C组骨小梁面积百分数、骨小梁宽度和骨小梁数量明显增大,骨小梁分离度明显减少(P<0.05);下丘脑弓状核神经元和β-EP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数量明显增多(P<0.05);血清生长素、降钙素及骨钙素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中等强度运动能有效延缓骨量丢失,可能与下丘脑弓状核神经元及β-EP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数量增多,生长素等钙调激素水平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跑台运动 弓状核 β-EP免疫反应神经元 谷氨酸单钠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脑室注射肾上腺髓质素激活大鼠脑内儿茶酚胺神经元(英文)
20
作者 季淑梅 孙心平 +2 位作者 韩笑 阎丽 何瑞荣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共6页
利用Fos蛋白和酪氨酸羟化酶(TH)的双重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侧脑室注射肾上腺髓质素(ADM)对大鼠心血管相关核团中儿茶酚胺神经元c-fos表达的影响,以探讨ADM的中枢效应是否通过激活脑内儿茶酚胺能神经元而诱发。侧脑室注射ADM引起最后区(AP... 利用Fos蛋白和酪氨酸羟化酶(TH)的双重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侧脑室注射肾上腺髓质素(ADM)对大鼠心血管相关核团中儿茶酚胺神经元c-fos表达的影响,以探讨ADM的中枢效应是否通过激活脑内儿茶酚胺能神经元而诱发。侧脑室注射ADM引起最后区(AP)、孤束核(NTS)、巨细胞旁外侧核(PGL)和蓝斑核(LC)内Fos-TH双标神经元明显增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受体拮抗剂CGRP8-37(30nmol/kg)可明显减弱ADM的效应。结果表明,ADM可兴奋脑内多个心血管相关核团的神经元,其中枢效应通过激活儿茶酚胺能神经元而诱发,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受体可能介导这一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髓质素 fos免疫组织化学反应 酪氨酸羟化酶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