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5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高钙血症为首发症状的结节病18F-FDG PET/CT显像1例
1
作者 董有文 张谷青 +2 位作者 高建英 党娜 孔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54,共2页
1病例简介女,50岁,主诉:血钙升高半年。查体:双颊皮肤红,双肾区叩痛,双下肢中度水肿,可见四肢及后背多发紫褐色斑片。实验室检查:血钙3.08 mmol/L,甲状旁腺激素2.560 ng/L,肌酐235.8μmol/L,总25-(OH)维生素D 8.670μg/L,神经元特异性... 1病例简介女,50岁,主诉:血钙升高半年。查体:双颊皮肤红,双肾区叩痛,双下肢中度水肿,可见四肢及后背多发紫褐色斑片。实验室检查:血钙3.08 mmol/L,甲状旁腺激素2.560 ng/L,肌酐235.8μmol/L,总25-(OH)维生素D 8.670μg/L,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19.920μg/L。24 h尿钙19.16 mmol/24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病 高钙血症 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 氟脱氧葡萄糖f18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歧双歧杆菌F35培养基优化及恒定pH发酵研究
2
作者 田睿 石阳阳 +2 位作者 杨睿 张灏 杭锋 《中国乳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25,共7页
为提高两歧双歧杆菌F35发酵液中活菌浓度,对该菌株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以发酵液活菌数为主要评价指标,以添加0.5 g/L L-半胱氨酸盐酸盐MR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对两歧双歧杆菌F35发酵培养基的L-半胱氨酸盐酸盐添加量、氮源的种类及添加... 为提高两歧双歧杆菌F35发酵液中活菌浓度,对该菌株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以发酵液活菌数为主要评价指标,以添加0.5 g/L L-半胱氨酸盐酸盐MR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对两歧双歧杆菌F35发酵培养基的L-半胱氨酸盐酸盐添加量、氮源的种类及添加量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于恒定pH发酵条件下优化葡萄糖添加量。结果表明,L-半胱氨酸盐酸盐的最优添加量为1.5 g/L;氮源的最优复配为:酵母蛋白胨10 g/L,酵母提取物FM98510 g/L,在200 L体系恒定pH 5.7发酵时,葡萄糖最优添加量为32 g/L。经优化后,两歧双歧杆菌F35发酵液最高活菌数为(8.01±0.70)×109 CFU/mL,是优化之前的5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歧双歧杆菌f35 L-半胱氨酸盐酸盐 氮源 培养基优化 恒定pH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F-P前端的仿真验证
3
作者 史会贤 马琳 许骏 《电子技术应用》 2025年第1期94-102,共9页
提出一种基于差分电容原理的新型数字化F-P滤波器电路控制系统,并基于FPGA对该系统进行了理论分析以及硬件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避免了现有F-P滤光器模拟电路控制系统的系统时间稳定性差的问题,具有极高的抗干扰能力,为高稳定无漂移... 提出一种基于差分电容原理的新型数字化F-P滤波器电路控制系统,并基于FPGA对该系统进行了理论分析以及硬件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避免了现有F-P滤光器模拟电路控制系统的系统时间稳定性差的问题,具有极高的抗干扰能力,为高稳定无漂移的F-P控制系统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f-P 伺服控制 电容测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介质下SiC_(f)/SiC复合材料微观结构演变与力学行为研究
4
作者 杨晨曦 曹伟 +4 位作者 黄宝庆 原红星 胡江波 廉铁江 王明珠 《中国材料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6-153,共8页
对具有PyC/(SiC)4多层界面相的SiC_(f)/SiC复合材料在1050和1350℃氩气介质和空气氧化介质中分别进行0.25,1,4和16 h热处理,分析不同高温介质环境下SiC_(f)/SiC复合材料微观结构演变及与力学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高温氩气介质下暴露后... 对具有PyC/(SiC)4多层界面相的SiC_(f)/SiC复合材料在1050和1350℃氩气介质和空气氧化介质中分别进行0.25,1,4和16 h热处理,分析不同高温介质环境下SiC_(f)/SiC复合材料微观结构演变及与力学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高温氩气介质下暴露后的复合材料微观结构无变化,而随着热处理时间与温度的增加,由于纤维和基体受到热损伤,导致材料的拉伸强度呈下降趋势,但仍保持韧性特征。在高温空气氧化介质下,经高温短时氧化后,复合材料中的PyC界面被氧化消耗,在纤维与SiC界面相之间形成环形孔隙;经高温长时间氧化后,环形孔隙将被SiO_(2)填充。上述微观结构的变化使SiC_(f)/SiC复合材料拉伸断口形貌呈现3种类型,即含有PyC界面的复合材料具有适中的纤维拔出长度,无PyC界面的复合材料具有较长的纤维拔出长度,以及形成SiO_(2)层的复合材料无纤维拔出。经高温空气氧化介质处理后的SiC_(f)/SiC复合材料拉伸强度整体低于经氩气介质热处理后的,主要原因是纤维与基体受到氧化损伤,同时SiO_(2)在界面生成,使得材料失去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_(f)/SiC复合材料 微观结构 高温 氩气介质 空气氧化介质 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Al_(2)O_(3f)/Al_(2)O_(3)复合材料的室温和1000℃拉伸性能
5
作者 张珂 许平 +5 位作者 张超 李陈晨 应雯清 邢宁 李玫 张程煜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5-201,共7页
连续氧化铝纤维增强氧化铝复合材料(Al_(2)O_(3f)/Al_(2)O_(3))是发展高性能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的理想材料。本工作研究了国产Al_(2)O_(3f)/Al_(2)O_(3)复合材料的室温和1000℃拉伸力学性能,使用SEM观察拉伸试样的微观形貌和断口形貌,使... 连续氧化铝纤维增强氧化铝复合材料(Al_(2)O_(3f)/Al_(2)O_(3))是发展高性能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的理想材料。本工作研究了国产Al_(2)O_(3f)/Al_(2)O_(3)复合材料的室温和1000℃拉伸力学性能,使用SEM观察拉伸试样的微观形貌和断口形貌,使用TEM观察纤维的微观结构,采用Weibull分布统计分析抗拉强度,利用纤维推入法得到纤维/基体界面剪切强度。结果表明,国产Al_(2)O_(3f)/Al_(2)O_(3)复合材料室温抗拉强度为(257±31)MPa,1000℃的抗拉强度为室温的78%,已达到国际Nextel610/Al_(2)O_(3)水平。研究发现,界面结合强度是影响抗拉强度的主要因素。界面结合强度较低,纤维拔出长且分散,抗拉强度高;界面结合强度较高,发生纤维束断裂,且纤维拔出变短,抗拉强度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纤维 Al_(2)O_(3f)/Al_(2)O_(3)复合材料 拉伸性能 强度分散性 界面结合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预测浸润性肺腺癌WHO(2021)组织学分级
6
作者 石琴 张依凡 +2 位作者 杨易 潘博 倪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1-176,178,共7页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预测浸润性肺腺癌WHO(2021)分类中组织学分级的作用。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2023年8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5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浸润性肺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和PET/CT资料。根据WHO(2021...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预测浸润性肺腺癌WHO(2021)分类中组织学分级的作用。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2023年8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5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浸润性肺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和PET/CT资料。根据WHO(2021)分级进行三级肿瘤分级。比较3种分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肿瘤代谢体积、糖酵解总量和CT表现。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3级肿瘤的独立预测因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性能。结果较高的肿瘤分级与男性患者(χ^(2)=11.803,P=0.003)、吸烟史(χ^(2)=7.702,P=0.021)、肿瘤最大径(H=20.548,P=0.002)、淋巴结转移(P<0.001)、脉管癌栓(χ^(2)=33.270,P<0.001)、胸膜侵犯(χ^(2)=15.116,P=0.001)及气道播散有关(χ^(2)=17.867,P<0.001)。随着肿瘤级别提高,SUVmax(H=71.488,P<0.001)、糖酵解总量(H=30.658,P<0.001)和CT纯实性表现比例(χ^(2)=28.872,P<0.001)显著增加。SUVmax增高(OR=1.234,95%CI 1.141~1.334,P<0.001)和CT纯实性表现(OR=2.205,95%CI 1.166~4.171,P=0.015)是3级肿瘤的独立预测因子。SUVmax、CT实性表现及两者联合预测3级肿瘤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3、0.641、0.804,其中最佳截断SUVmax为6.08。结论SUVmax和CT实性表现是3级浸润性肺腺癌的独立预测因子,术前^(18)F-FDG PET/CT可辅助评估肺腺癌分级,有助于改善治疗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肺腺癌 国际疾病分类法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氟脱氧葡萄糖f18 病理学 外科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联合SARC-F评分预测肌少症的价值
7
作者 陈莎莎 周慧琳 +2 位作者 刘旭艳 陈逸萱 危安 《皖南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46-50,共5页
目的:探索超声联合肌少症简易五项评分(SARC-F)对老年肌少症诊断及预测肌少症发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1日~2022年6月30日湖南省人民医院老年科及内分泌科年龄≥60岁住院患者167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肌少症组(69例)与非肌少症组... 目的:探索超声联合肌少症简易五项评分(SARC-F)对老年肌少症诊断及预测肌少症发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1日~2022年6月30日湖南省人民医院老年科及内分泌科年龄≥60岁住院患者167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肌少症组(69例)与非肌少症组(98例)。收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数据,测量骨骼肌质量指数(SMI),双侧前臂肌群、股内侧肌及腓肠肌最大厚度,小腿肌群最大横截面积等,探索预测肌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评估小腿肌群最大横截面积联合SARC-F用于诊断及预测肌少症发生的效能。结果:167例住院患者肌少症患病率41.31%,肌少症组年龄、BMI及肌少症五条目联合小腿围量表(SARC-CalF)评分均高于非肌少症组(P<0.05),前臂肌群最大厚度、腓肠肌内侧头最大厚度、腓肠肌外侧头最大厚度、小腿肌群最大横截面积均低于非肌少症组(P<0.05),年龄、前臂肌群最大厚度、腓肠肌内侧最大厚度及小腿肌群最大横截面积、白蛋白是预测肌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超声测量小腿肌群最大横截面积结合SARC-F评分相较于单独使用SARC-CalF评分,预测肌少症的特异度更高(93.88%vs.34.69%,P<0.01),Youden指数更大(0.577 vs.0.289),联合指标与SARC-CalF评分ROC曲线差值为0.145(Z=3.179,P=0.002)。结论:超声联合SARC-F对肌少症的诊断及预测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小腿肌群最大横截面积联合SARC-F评分相较传统SARC-CalF评分,预测肌少症的效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少症 超声 危险因素 小腿肌群横截面积 肌少症简易五项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类Kampéde Fériet级数的简化和求和公式
8
作者 刘红梅 李阳 《数学物理学报(A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6-152,共17页
基于两个_(3)F_(2)-超几何级数求和公式,该文建立了两个一般的双变量级数变换公式.在经典超几何级数求和公式的帮助下,这两个变换公式变形出一系列形如F_(q:1;0)^(p:2;1)的Kampéde Fériet级数求和公式.另外,利用四个Saalsch&#... 基于两个_(3)F_(2)-超几何级数求和公式,该文建立了两个一般的双变量级数变换公式.在经典超几何级数求和公式的帮助下,这两个变换公式变形出一系列形如F_(q:1;0)^(p:2;1)的Kampéde Fériet级数求和公式.另外,利用四个Saalschützian_(4)F_(3)[1]-求和公式,一些形如F_(q:1;1)^(p:2;2)的Kampéde Fériet级数的简化和变换公式也被推导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几何级数 Kampéde fériet级数 简化和求和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分数模型的华英农业公司财务风险研究
9
作者 吴馨怡 王宝玉 《现代营销(下)》 2025年第1期135-137,共3页
F分数模型在Z分数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了现金流变动方面的影响因子。该模型不仅能通过多元线性函数预测企业的财务风险,还能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本文以华英农业公司为例,构建F分数模型,进行财务风险研究。首先,以13家国内上市农业企业2019... F分数模型在Z分数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了现金流变动方面的影响因子。该模型不仅能通过多元线性函数预测企业的财务风险,还能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本文以华英农业公司为例,构建F分数模型,进行财务风险研究。首先,以13家国内上市农业企业2019—2022年的经营数据为基础,搭建适用于我国农业企业的F分数模型。其次,将得到的模型利用SPSS软件进行显著性检验与多重共线性检验,并带入与华英农业公司情况相似的13家国内上市农业企业2022年财务数据进行有效性分析,保证模型的准确性。最后,代入华英农业公司2019—2023年财务数据,计算出其F值,得出该公司财务风险程度。发现该公司当前存在着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经营风险、流动性风险,针对以上四种财务风险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务风险 f分数模型 显著性检验 多重共线性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阵对称翻转变换用于F-P微小角度测量系统
10
作者 吴晨光 沈小燕 周世南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118,共8页
法布里珀罗(F-P)标准具应用于位移和角度测量时,其干涉成像同心圆环圆心坐标的准确计算对测量结果具有关键影响。针对面阵CCD传感器上干涉成像同心圆环在移动时存在的误差,利用干涉成像同心圆环有效信息,提出一种面阵像元正反细分的对... 法布里珀罗(F-P)标准具应用于位移和角度测量时,其干涉成像同心圆环圆心坐标的准确计算对测量结果具有关键影响。针对面阵CCD传感器上干涉成像同心圆环在移动时存在的误差,利用干涉成像同心圆环有效信息,提出一种面阵像元正反细分的对称翻转算法,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算法和实验验证。将该算法应用于F-P微小角度测量系统并进行比对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将圆心坐标标准差减小至0.0028个像素单位;在±150″测量范围内,F-P微小角度测量系统的测量值与ELCOMAT HR自准直仪两者的示值误差不大于0.38″,经拟合修正后两者示值误差不大于0.06″,测量准确度得到有效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P标准具 对称翻转变换 像元平滑细分 圆心坐标计算 微小角度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联合血清RNA结合基序蛋白38检测对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诊断具有预测价值
11
作者 薄祥坤 朱日祥 +1 位作者 陈晋 陈赛赛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04-108,共5页
目的探究^(18)F-FDG PET/CT联合血清RNA结合基序蛋白38(RBM38)检测诊断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价值。方法纳入2021年1月~2023年8月海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结直肠癌患者,根据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判断患者是否发生术后复发/转移,将患者... 目的探究^(18)F-FDG PET/CT联合血清RNA结合基序蛋白38(RBM38)检测诊断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价值。方法纳入2021年1月~2023年8月海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结直肠癌患者,根据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判断患者是否发生术后复发/转移,将患者分为发生组(n=48)、未发生组(n=72)。所有患者均接受^(18)F-FDG PET/CT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18)F-FDG PET/CT参数[最大标准摄取值(SUV_(max))、肿瘤代谢体积(MTV)、糖酵解总量(TLG)]和血清RBM38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RBM38水平和SUV_(max)、MTV、TLG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RBM38、SUV_(max)、MTV、TLG及联合诊断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发生组的RBM38水平低于未发生组,SUV_(max)、MTV、TLG水平高于均未发生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的RBM38水平与SUV_(max)、MTV、TLG水平呈负相关性(r=-0.600、-0.606、-0566,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SUV_(max)、MTV、TLG、RBM38及联合诊断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预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2、0.732、0.706、0.737、0.910,敏感度分别为64.58%、66.67%、70.83%、79.17%、89.58%,特异度分别为76.39%、72.22%、65.28%、62.50%、75.00%(P<0.05)。结论^(18)F-FDG PET/CT联合血清RBM38检测对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较高,有助于提高临床预测和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术后复发/转移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血清RNA结合基序蛋白3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TabNet模型在工程评标优化中的应用研究
12
作者 汪嵩松 刘杰 《城市建筑》 2025年第2期196-200,共5页
为提高工程项目评标的准确性和合理性,本研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fuzzy comprehensive appraisal,FCA)处理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模糊因素,并结合TabNet模型对评价方法进行了创新性的优化研究。该研究不仅涉及特征选择、模型训练与预测,还... 为提高工程项目评标的准确性和合理性,本研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fuzzy comprehensive appraisal,FCA)处理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模糊因素,并结合TabNet模型对评价方法进行了创新性的优化研究。该研究不仅涉及特征选择、模型训练与预测,还提出了一个新颖的F-TabNet评价模型,该模型有效地利用TabNet网络的强大表达能力。研究成果验证了F-TabNet评价方法在工程项目评标中的应用价值,该方法不仅能够准确预测评标结果,而且具备较强的解释性,这对于推动项目评标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评标 f-TabNet模型 特征选择 决策准确性 数据分析与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区鸽Ⅰ型副黏病毒F基因遗传进化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13
作者 刘健 周锦萍 +6 位作者 沈莉萍 桂亚萍 葛菲菲 王晓旭 杨显超 刘佩红 王建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150-5161,共12页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鸽Ⅰ型副黏病毒(PPMV-1)流行毒株F基因遗传变异情况,分析F蛋白生物信息学特征,为PPMV-1的防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应用RT-PCR方法扩增分离株F基因,测序并进行遗传进化分析,并通过生物信息学在线软件对F蛋白结构...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鸽Ⅰ型副黏病毒(PPMV-1)流行毒株F基因遗传变异情况,分析F蛋白生物信息学特征,为PPMV-1的防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应用RT-PCR方法扩增分离株F基因,测序并进行遗传进化分析,并通过生物信息学在线软件对F蛋白结构功能进行预测分析。【结果】分离株F基因编码区全长为1662 bp,编码553个氨基酸,F蛋白裂解位点序列为112R-R-Q-K-R-F117,符合强毒株序列结构特征。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分离株属于新城疫病毒(NDV)ClassⅡ群Ⅵ.2.1.1.2.2亚型,与疫苗株La Sota和Mukteswar处于不同进化分支,与国内分离株Pi/SH/CH/0617/2013和pigeon/Ningxia/2068/2016同属Ⅵ.2.1.1.2.2分支。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F蛋白为亲水性蛋白,分子质量约为59.03 ku,理论等电点(PI)为7.87,半衰期为30 h,不稳定系数为35.06,脂肪系数为109.73。F蛋白主要分布在细胞质膜和内质网中,具有跨膜结构和信号肽,包含6个潜在的N-糖基化位点、13个半胱氨酸残基、103个O-糖基化位点,以及67个磷酸化位点。二级结构中α-螺旋、无规则卷曲、延伸链、β-转角分别占46.11%、31.46%、18.08%及4.34%,三级结构预测结果与二级结构相一致。B细胞抗原位点预测结果显示,F蛋白含有11个抗原表位(氨基酸数目≥7)。【结论】本研究分离获得的PPMV-1分离株属于NDV ClassⅡ群Ⅵ.2.1.1.2.2亚型,其F蛋白具有较好的抗原表位,可作为PPMV-1疫苗研制和抗病毒治疗的靶蛋白。研究结果为有效防控PPMV-1感染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同时也为进一步研发新型疫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鸽Ⅰ型副黏病毒 f基因 遗传进化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4MeV回旋加速器同位素^(18)F生产的液体靶系统研制
14
作者 王飞 凌丽 +8 位作者 宋国芳 贾先禄 杨光 赵黎杰 黄鹏 侯世刚 张贺 朱鹏飞 刘杰 《同位素》 CAS 2024年第6期589-597,共9页
因放射性核素^(18)F标记的氨基酸在脑肿瘤显像方面显示出独特的优势,本课题组通过14 MeV回旋加速器,以铌为靶体材料,利用^(18)O(p,n)^(18)F反应,生产^(18)F同位素,研制液体靶系统。为解决以氦气冷却的液体靶系统结构复杂的问题,本研究... 因放射性核素^(18)F标记的氨基酸在脑肿瘤显像方面显示出独特的优势,本课题组通过14 MeV回旋加速器,以铌为靶体材料,利用^(18)O(p,n)^(18)F反应,生产^(18)F同位素,研制液体靶系统。为解决以氦气冷却的液体靶系统结构复杂的问题,本研究以直接水冷作为液体靶系统冷却方式,详细探究液体靶每个部件的结构设计及关键部件材料选择,并对其输运系统和控制系统进行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在20μA的束流强度照射下,照射时间为2 h的产额为1.5 Ci。目前已经在北京大学进行实验研究,该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靶 同位素 回旋加速器 ^(18)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18)F-FES PET/CT无创功能性诊断乳腺癌迟发性肺转移致霍纳综合征一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姚儒 郝志鑫 +7 位作者 屈洋 张超 李唯佳 郎洁 潘博 周易冬 孙强 霍力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02-707,共6页
激素受体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型阴性(HR^(+)/HER2^(-))乳腺癌是最常见的乳腺癌分子亚型,可表现为术后10~15年以上的迟发性复发,且其肺转移病灶需与原发性肺癌相鉴别。本文报道1例HR^(+)/HER2^(-)乳腺癌术后16年迟发性肺转移致霍... 激素受体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型阴性(HR^(+)/HER2^(-))乳腺癌是最常见的乳腺癌分子亚型,可表现为术后10~15年以上的迟发性复发,且其肺转移病灶需与原发性肺癌相鉴别。本文报道1例HR^(+)/HER2^(-)乳腺癌术后16年迟发性肺转移致霍纳综合征患者,采用^(18)F-FDG PET/CT难以判断肿瘤来源,穿刺活检风险高,经北京协和医院新型^(18)F-FES PET/CT无创功能性诊断为乳腺癌肺上叶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阳性转移,给予CDK4/6抑制剂+芳香化酶抑制剂内分泌解救治疗后获得缓解。本文总结该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诊治经过,为新型^(18)F-FES PET/CT评估乳腺癌患者转移灶的ER表达情况及指导后续个体化诊疗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18)f-fES PET/CT 肺转移 霍纳综合征 雌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永磁同步推进电机的优化I/f起动控制方法
16
作者 张翔 高岚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9-115,共7页
为解决高转矩与高转动惯量的船舶推进电机在开环I/f控制中转速和转矩波动大、电机易失步、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I/f控制改进方法。通过建立转矩角观测器,调节给定电流矢量的幅值,使其跟随负载转矩变化,提高系统鲁棒性。同时,将电机运... 为解决高转矩与高转动惯量的船舶推进电机在开环I/f控制中转速和转矩波动大、电机易失步、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I/f控制改进方法。通过建立转矩角观测器,调节给定电流矢量的幅值,使其跟随负载转矩变化,提高系统鲁棒性。同时,将电机运行状态推进至接近最大转矩电流比状态,提高电机的运行效率;通过瞬时有功功率调节电流矢量的角速度,降低电磁转矩波动,加快电机的转速收敛过程。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显著提高推进电机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I/f控制 瞬时有功功率 电流矢量与转子磁链夹角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18)F-FDG PET/CT检查质量及图像质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陆静佳 张实来 +7 位作者 韦红娇 杨志 李宁 柴华 刘子雅 杨彩娟 方建芸 肖国有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2期114-117,共4页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18)F-FDG PET/CT检查质量及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18)F-FDG PET/CT检查的100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18)F-FDG PET/CT检查质量及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18)F-FDG PET/CT检查的100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查质量及图像质量。结果观察组在显像剂外漏(P=0.017)、注射次数(P=0.042)、肠道摄取增高(P=0.046)、声带摄取增高(P=0.037)、眼肌摄取增高(P=0.027)、全身肌肉摄取增高(P=0.037)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肿瘤患者在^(18)F-FDG PET/CT显像检查过程中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检查质量和图像质量,使患者和医护人员共同获益,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护理 肿瘤患者 ^(18)f-fDG PET/CT检查 检查质量 图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预处理的SiC_(f)/SiC与镍基高温合金复合铸件的界面组织与强度
18
作者 林国标 朱付虎 赵斯文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4-171,共8页
由SiC_(f)/SiC复合材料与K403镍基高温合金熔体制备的一体化铸件,冷却到室温时会出现自行断裂。通过采用Ti粉埋覆包渗工艺在1100℃下对SiC_(f)/SiC表面进行预处理,并在适当工艺下与K403镍基高温合金熔体进行陶瓷型精密铸造,成功实现SiC_... 由SiC_(f)/SiC复合材料与K403镍基高温合金熔体制备的一体化铸件,冷却到室温时会出现自行断裂。通过采用Ti粉埋覆包渗工艺在1100℃下对SiC_(f)/SiC表面进行预处理,并在适当工艺下与K403镍基高温合金熔体进行陶瓷型精密铸造,成功实现SiC_(f)/SiC与K403镍基高温合金的一体化成形和界面的牢固结合。结果表明:Ti预处理层平均厚度为17μm左右,Ti向SiC_(f)/SiC渗透、扩散和反应,形成含TiC,Ti3SiC2,Ti5Si3Cx,SiC相的显微组织;经过与高温镍基金属液复合铸造后,预处理层演变成厚约120μm的界面反应层,其典型界面组织为Ni2Si+C+Al4C3+MC(M主要含Ti及少量的Cr,Mo,W)。预处理层的存在减轻Ni与SiC的有害石墨化反应,缓解高温金属液对SiC_(f)/SiC的热冲击,形成的界面反应层降低热膨胀系数失配造成的热应力,使得SiC_(f)/SiC与K403一体化铸件结合界面的室温剪切强度达到63.5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_(f)/SiC K403 镍基高温合金 一体化铸造 复合铸造 Ti预处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rylene F在V频段MMIC防护上的应用
19
作者 仝晓刚 《电子工艺技术》 2024年第1期18-21,共4页
为了验证Parylene F材料在V频段MMIC防护上的应用,设计了薄膜滤波器、铝基和铜基的可调放大器模块。采用真空气相沉积工艺在滤波器、放大器模块上制作Parylene F膜层。测试结果表明:5μm的膜层使滤波器中心频率向左偏移300~350 MHz,其... 为了验证Parylene F材料在V频段MMIC防护上的应用,设计了薄膜滤波器、铝基和铜基的可调放大器模块。采用真空气相沉积工艺在滤波器、放大器模块上制作Parylene F膜层。测试结果表明:5μm的膜层使滤波器中心频率向左偏移300~350 MHz,其插损、矩形系数几乎没有变化;5μm膜层使可调放大器模块增益峰值下降约0.1%~0.2%,正常态、衰减态下的增益均出现了漂移现象,但处理前后的增益曲线趋势基本一致;模块的噪声系数峰值增加了1.12~1.78 dB,正常态与衰减态下的噪声系数曲线均出现了漂移,但处理前后的噪声系数曲线趋势基本一致,且铜基腔体的噪声系数恶化较铝基腔体弱。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滤波器、可调放大器的补偿设计,可以实现Parylene F在V频段MMIC防护上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ylene f 防护 滤波器 可调放大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PCV2衣壳融合蛋白在HEK293F细胞瞬时表达研究
20
作者 罗清平 彭妍 +2 位作者 ALI Mohsin 庄英萍 郭美锦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2-70,共9页
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衣壳(Capsid)蛋白是制备抗猪圆环2型病毒亚单位疫苗的有效免疫抗原,能在大肠杆菌及杆状病毒/昆虫细胞表达系统中获得表达,然而在哺乳细胞中的表达研究仍然缺乏。瞬时表达条件考察结果显示... 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衣壳(Capsid)蛋白是制备抗猪圆环2型病毒亚单位疫苗的有效免疫抗原,能在大肠杆菌及杆状病毒/昆虫细胞表达系统中获得表达,然而在哺乳细胞中的表达研究仍然缺乏。瞬时表达条件考察结果显示,采用宿主HEK293F细胞及PEI-40kDa转染试剂能获得35%病毒PCV2 Capsid基因细胞转染效率。转染试剂PEI(Polyethylenimine)与DNA比例差异会影响复合物形成大小及形态,复合物形成15~80 nm颗粒有利于转染效率的提高。实验以免疫逃逸型猪圆环病毒2b型NDSU41513病毒株,设计了新型PCV2 Capsid (△1-41aa)-Fc(pig) protein(PCFP)分子。在3 L反应器中成功实现了HEK293F细胞瞬时表达PCFP,表达水平达到3.8 mg/L。PCFP蛋白能够自主装形成约为41 nm类病毒颗粒,诱导小鼠机体内产生强烈的体液免疫反应,具有很高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2型 瞬时表达 HEK293f 类病毒颗粒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