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华民族包容性与凝聚力的逻辑关系探析 |
张会龙
杨菊美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3
|
|
|
2
|
算法推荐技术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逻辑机理与实践进路 |
陆鹏
韦曼莉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5
|
|
|
3
|
中华体育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机制与实践路径 |
周虎生
|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
2025 |
4
|
|
|
4
|
白汉共居村落共同体的形塑路径——基于云南大理上村的调查 |
胡曼云
李若青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5
|
论民族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傅斌
邓坤坤
|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
6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科化再探索——从经济共同体到共同体经济学 |
李曦辉
|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
7
|
传统体育赋能民族互嵌式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叶欣
陈偲锦
陈莉
|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8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的广西实践 |
吕嵩崧
方素梅
|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9
|
政策工具视角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策内容分析——基于ATLAS.ti9软件对全国32个政策文本的质性分析 |
焦若水
石拉毛草
|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0
|
论语言文字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张成
|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1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大众化:内涵、机理与路径 |
张江南
朱新武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3
|
|
|
12
|
数字智能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高质量发展:核心要素、逻辑机理与实践进路 |
王丽莹
王安全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4
|
|
|
13
|
畲族民间故事中的中华民族共同性 |
邱开玉
李静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
14
|
AI技术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双重效应与因应之策 |
宋建
张振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
15
|
国家认同视域下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修改 |
叶强
|
《语言战略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3
|
|
|
16
|
中华文化的媒介性建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视角 |
罗兰
|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
2025 |
3
|
|
|
17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民族团结进步促进法》立法研究 |
沈寿文
|
《云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5
|
|
|
18
|
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的价值意涵、架构维度与实践路径 |
宋天琢
卞成林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3
|
|
|
19
|
民族团结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地方实践——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 |
敏承华
陈彦余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
20
|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国家认同的协同路径 |
史洪鑫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