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村数字化发展能否提升林业经济韧性——基于30个省域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4
1
作者 穆亚丽 王浩 +1 位作者 杨红强 孔凡斌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66,共16页
[目的]研究农村数字化发展提升林业经济韧性的作用机制,为推动形成林业可持续发展新格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构建多维度指标体系评估农村数字化发展水平和林业经济韧性水平,采用固定效应模... [目的]研究农村数字化发展提升林业经济韧性的作用机制,为推动形成林业可持续发展新格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构建多维度指标体系评估农村数字化发展水平和林业经济韧性水平,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机制检验模型、面板门槛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等检验农村数字化发展水平和林业经济韧性水平之间的因果关系和作用机制。[结果]1)农村数字化发展能够提升林业经济韧性,提高劳动力资源生产率和土地资源生产率是农村数字化发展影响林业经济韧性的主要路径,农村数字化发展提升林业经济韧性效应存在显著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效应更强且边际效益递增,林业经济韧性水平越高,农村数字化发展的提升效应越强。2)在不同农村数字化发展水平下,农村数字化发展对林业经济韧性的影响呈非线性特征,表现为前期极强的数字红利、中期面临数字化瓶颈、后期效益递增。3)农村数字化发展影响林业经济韧性存在门槛效应,当农村数字化发展水平低于第一个门槛时,农村数字化发展对林业经济韧性的影响显著为正;跨越第一个阈值后,随着农村数字化发展水平提升呈现边际收益递减趋势;也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均显著为正。4)除农村数字化发展水平外,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降水量对林业经济韧性水平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结论]农村数字化发展能够有效提升林业经济韧性,应充分发挥数字技术提高劳动力资源生产率和土地资源生产率的作用,大力发展农村数字经济,注重分阶段动态化和差异化提升数字赋能林业经济韧性,与加强经济基础支撑、优化产业结构和借助自然禀赋协同提升林业经济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数字化发展 林业经济韧性 资源配置效率 数字红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大开发战略对西部地区林业生态效率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王曦晨 李尔彬 孙延华 《中国林业经济》 2024年第4期11-22,共12页
一个时期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增速连续多年高于中部、东部地区,但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状况较其他地区更为脆弱,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之间的关系是西部大开发战略面临的严峻挑战。林业生态建设是西部大开发战略重要的组成部分,研究西部地区... 一个时期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增速连续多年高于中部、东部地区,但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状况较其他地区更为脆弱,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之间的关系是西部大开发战略面临的严峻挑战。林业生态建设是西部大开发战略重要的组成部分,研究西部地区林业生态效率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测算了1996—2020年我国31个省份的林业生态效率,结果表明西部地区林业生态效率自2000年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逐步提升。其次运用双重差分法研究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对西部地区林业生态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西部大开发战略有效推动了西部地区林业生态效率的提升。通过稳健性检验后,分析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对林业生态效率的作用机制。最后提出提升西部地区林业生态效率的相关政策建议:一是推进林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二是提升林业科技水平;三是加强林业生态建设资金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林业生态效率 SBM模型 双重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松低效林改造技术研究
3
作者 尹芳 《林业科技情报》 2024年第2期143-145,共3页
在林业种植工程中,对低效林进行改造,能够提高林木的生长速度和木材质量,增加经济效益。云南松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造林树种,具有较高的生态、经济和文化价值。然而,由于经营管理不善、品种退化等原因,部分地区的云南松出现了生长缓慢... 在林业种植工程中,对低效林进行改造,能够提高林木的生长速度和木材质量,增加经济效益。云南松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造林树种,具有较高的生态、经济和文化价值。然而,由于经营管理不善、品种退化等原因,部分地区的云南松出现了生长缓慢、生物量低等问题,成为了低效林。为了提高云南松林分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开展低效林改造技术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分析了导致云南松成为低效林的原因,并从良种选育、间伐、补植、林冠下造林等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了低效林改造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种植 云南松 低效林 间伐 补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官方智库赋能视角下广西林业资源高效利用路径优化研究
4
作者 郑坤 万洁芳 朱颖 《中国林业经济》 2024年第5期1-8,共8页
林业资源高效利用是推动广西林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任务。基于智库成果简况可知智库在赋能广西林业政策研究、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已发挥一定作用。当前,林业高校专业稀缺、产业结构调整困难、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智库体制机制僵化... 林业资源高效利用是推动广西林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任务。基于智库成果简况可知智库在赋能广西林业政策研究、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已发挥一定作用。当前,林业高校专业稀缺、产业结构调整困难、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智库体制机制僵化等现实困境制约着官方智库赋能广西林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因此,提出完善林业教育结构体系、提升产业结构调整能力、增强科技创新水平以及优化智库体制机制等优化路径。以期有效打通广西林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推动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循环、林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广西林业强省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库 林业资源管理 高效利用 路径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林业技术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分解——基于SFA-Malmquist方法的估计 被引量:35
5
作者 史常亮 揭昌亮 +1 位作者 石峰 温亚利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6-135,共10页
【目的】针对已有研究中存在的测量误差和分解有偏问题,采用新的估计方法重新测算中国2004—2015年的林业技术效率及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率,以期正确认识和评价当前中国林业的发展模式和经济增长质量。【方法】首先利用Battese等(1995... 【目的】针对已有研究中存在的测量误差和分解有偏问题,采用新的估计方法重新测算中国2004—2015年的林业技术效率及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率,以期正确认识和评价当前中国林业的发展模式和经济增长质量。【方法】首先利用Battese等(1995)提出的"一步法"随机前沿模型(SFA)对各省林业技术效率进行估算,并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然后结合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测算各省及东北、东部、中部和西部4大区域的林业TFP增长率,分析其时序增长与空间分布特征;最后将TFP增长分解为前沿技术变化和技术效率变化2部分,确认不同省份林业TFP增长的来源。【结果】1)中国林业生产中存在比较普遍的技术无效现象,平均技术效率只有0.546,还有很大提升潜力;2)年降水量、森林病虫鼠害防治面积和林业专业技术人员数对林业技术效率提升具有显著正向作用,而森林病虫鼠害发生面积正好相反,森林火灾受害面积虽然影响也为负,但未通过显著性检验;3)样本期内,中国林业TFP年均增长16.48%,其中技术变化贡献了16.92个百分点,是TFP增长的主要动力,技术效率变化贡献了-0.37个百分点,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林业TFP获得更快增长;4)中国林业TFP增长及其成分的空间差异明显,虽然几乎全部样本省份都实现了TFP正增长,但其中过半省份表现为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恶化并存的"单驱动"型增长,不具有可持续性。【结论】2004—2015年,主要是技术进步支撑中国林业TFP增长,林业技术效率水平低下且长期处于恶化状态对TFP产生负面影响;从各省份、各区域林业TFP增长特征的比较来看,虽然除北京外几乎所有样本省份都实现了TFP正增长,但省份间、区域间TFP增长速度差异很大,TFP增长的源泉也各不相同。因此,推动中国林业TFP持续增长,除了继续加大林业科技投入、促进林业技术进步外,加强对现有技术的吸收利用和减少林业技术效率损失同等重要;要充分考虑不同地区林业TFP增长特征,实行因地制宜的林业发展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 技术效率 全要素生产率 随机前沿方法 MALMQUIST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下经济中的食用菌生产效率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李树明 张俊飚 +1 位作者 徐卫涛 孙笑男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10-114,共5页
在林下经济发展过程中,林菌模式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极为显著。基于实地调查研究,对林下食用菌的生产效率进行测度,并分析影响林下食用菌生产效率的因素。发现我国林下食用菌生产普遍存在着技术效率损失,生产资料投入过量,劳动力投入... 在林下经济发展过程中,林菌模式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极为显著。基于实地调查研究,对林下食用菌的生产效率进行测度,并分析影响林下食用菌生产效率的因素。发现我国林下食用菌生产普遍存在着技术效率损失,生产资料投入过量,劳动力投入稍显不足;此外,农户是否接受过技术指导、户主是否担任过村干部、农户是否与企业签订购销协议对林下食用菌的生产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下经济 林菌模式 生产效率 随机前沿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A模型的北京林业投入产出效率分析 被引量:33
7
作者 张颖 杨桂红 李卓蔚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5-112,共8页
北京的生态安全始终是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近年来,北京市政府不断加大对林业建设的公共投入,同时也吸引了众多社会资本以加强对林业的投入,有效提升了北京林业整体水平和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服务功能。为了提高林业投入产出效率,实现林... 北京的生态安全始终是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近年来,北京市政府不断加大对林业建设的公共投入,同时也吸引了众多社会资本以加强对林业的投入,有效提升了北京林业整体水平和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服务功能。为了提高林业投入产出效率,实现林业资源的有效配置和规模效益,本文选取林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林业系统年末从业人数、造林面积、林业产业结构比例、林业产业产值和林木绿化率6个投入产出指标,运用考虑规模收益的DEA模型(BC2-DEA模型)对1993—2013年北京林业的投入产出效率进行了测算,并对测算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993—2013年,北京林业投入产出的综合效率总体上是比较高的,21年内的平均综合效率值为0.966。在总体综合效率变化上,1993年以来,林业投入产出效率较好,总体效率变化趋势大致平稳,小有波动。其中处于DEA有效状态的年份14年,另外有7个年份处于DEA无效状态。研究还对北京林业投入产出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林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变化对林业投入产出效率的影响最大,林业产业结构比例对目前北京林业投入产出效率的影响相对较小。另外,林业投资管理、生产管理等也影响林业生产效率。研究建议,今后北京的林业发展应主要集中在稳定固定资产投资、加大产业结构调整、提高林业的投资和生产管理水平上。研究对促进北京林业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提高林业投入产出效率及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等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A模型 林业投入产出 管理 效率分析 协调发展 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农专业合作社的运行效率 被引量:4
8
作者 黄森慰 张春霞 +4 位作者 郑逸芳 苏时鹏 郑晶 黄安胜 许佳贤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5-103,共9页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福建省林农专业合作社的投入产出情况及其运行效率,为林农专业合作社政策的制定提供实践依据。【方法】基于"三重盈余"理论,借鉴农民专业合作社"三重绩效"评价模型,结合林业特色构建林农专业...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福建省林农专业合作社的投入产出情况及其运行效率,为林农专业合作社政策的制定提供实践依据。【方法】基于"三重盈余"理论,借鉴农民专业合作社"三重绩效"评价模型,结合林业特色构建林农专业合作社投入产出效率评价产出指标体系;参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从人力、土地、资金、技术和制度5方面构建投入指标体系;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实证测算林农专业合作社的经济效率、社会效率和生态效率;选取以用材林为主要经营对象的合作社作为样本,在福建南平、三明开展实地调查,并采用分层抽样以问卷形式收集林农专业合作社的相关数据。【结果】投入指标分析结果表明,林农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主要面临农村劳动力人口外流、林业经营资金需求有所增加、技术投入非常少、砍伐指标获取难度偏大和林地流转较为困难等问题;产出指标分析结果表明,林农专业合作社的绩效体现在经济、社会和生态三大绩效,林农专业合作社除了获得经济的产出以外,还有很明显的社会绩效和生态绩效。三大效率测算表明,经济效率平均值为0.834,36.76%的合作社处于规模收益递增阶段,其平均经济效率0.549,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生态效率平均值为0.99,生态规模效率为0.99,未达DEA有效的林农专业合作社均处于规模收益递增阶段;社会效率平均值为0.877,社会规模效率为0.877,32.35%的合作社社会效率没有达到DEA有效,其平均社会效率为0.619,并且均处于规模收益递增阶段。【结论】林农专业合作社三大绩效不统一,生态效率和社会效率均高于其经济效率。统一生态绩效、生态绩效和社会绩效三大绩效,构建起有利于体现生态绩效和社会绩效的合作社经济绩效体制,才能促进林农专业合作社三大绩效的充分发挥。应该加大政府公共财政对林农专业合作社的支持补贴力度,促进林农专业合作社外部性的内部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农专业合作社 效率 数据包络分析 投入产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改后农户林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基于闽赣两省159个固定观察点6年的调查数据 被引量:12
9
作者 许佳贤 郑逸芳 +2 位作者 黄安胜 张春霞 黄森慰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2-46,共5页
文章运用随机前沿函数方法(SFA),对闽赣两省159户固定观察农户生产经营效率进行测算,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比较,研究表明:户主年龄、户主受教育年限以及林业补贴对两省农户林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相似,家庭劳动力数量、林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 文章运用随机前沿函数方法(SFA),对闽赣两省159户固定观察农户生产经营效率进行测算,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比较,研究表明:户主年龄、户主受教育年限以及林业补贴对两省农户林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相似,家庭劳动力数量、林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林业经营资金畅通性、地块数、是否联户、是否施肥等方面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生产效率 影响因素 随机前沿函数(SF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目标下的中国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时空差异 被引量:24
10
作者 黄安胜 刘振滨 +4 位作者 许佳贤 林群 兰晔 苏时鹏 张春霞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17-125,共9页
【目的】在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最大化的多重目标下,测算并分析中国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量,深化对林业生产效率的理解和认识,为判断林业经济发展方式和制定加快转变林业经济发展方式的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方法... 【目的】在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最大化的多重目标下,测算并分析中国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量,深化对林业生产效率的理解和认识,为判断林业经济发展方式和制定加快转变林业经济发展方式的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方法】以森林面积、林业系统年末从业人员数量和营林固定资产投资为投入指标,以林业第一产业产值、森林蓄积量和木材产量为产出指标,基于2004—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借鉴Fre等(1992;1994)的思路,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使用DEAP2.1软件运算)并分析中国及四大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及东北地区)林业全要素生产率(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及其分量——技术进步变动指数和技术效率变动指数(进一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变动指数和规模效率变动指数);其中,各指数减去1,就是各相应指标的增长率,且所有均值均为几何均值。【结果】2004—2012年,中国林业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5.6%,14.1%,1.3%,1.6%和-0.2%;四大地区依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率从高到低依次为东部地区(21.8%)、中部地区(18.4%)、西部地区(10.7%)和东北地区(10.1%);依技术进步年均增长率从高到低依次为东部地区(21.2%)、中部地区(17.8%)、东北地区(9.0%)和西部地区(7.9%);依技术效率年均增长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西部地区(2.5%)、东北地区(0.9%)、中部地区(0.6%)和东部地区(0.4%);依纯技术效率年均增长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西部地区(2.7%)、中部地区(1.3%)、东北地区(1.2%)和东部地区(0.5%);依规模效率年均增长率从高到低依次为东部地区(0%)、西部地区(-0.2%)、东北地区(-0.2%)和中部地区(-0.7%)。【结论】从2004—2012年各指数的变化情况来看,中国林业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处于增长状态,其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于技术进步,而技术效率因受限于规模效率未能同步增长,对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所产生的贡献较为有限;虽然四大地区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均实现增长,但各区域增长速度存在明显差异,增长源泉也不尽相同。因此,为了推动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加快林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要促进林业技术进步,又要提高林业技术效率,还要依据区域特征实行因地制宜的林业发展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全要素生产率 三大效益 技术进步 技术效率 时空差异 DEA-MALMQUIST指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A模型的我国林业上市公司融资效率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田刚 梁雪 吴天博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3-77,96,共6页
文章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引用2007~2015年的数据作为样本,对我国11家林业上市公司的融资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我国的林业企业普遍存在融资效率不高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融资效率 DEA模型 林业上市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A的黑龙江省林业产业投入产出效率评价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卞纪兰 赵桂燕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3-68,共6页
文章运用DEA模型,测算和分析了2004~2017年黑龙江省林业产业投入产出效率。分析结果表明:2004~2017年间,黑龙江省林业产业投入产出的综合效率并不高,多数年份还未有达到DEA有效,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林业投资对林业产业产出的贡献。通过... 文章运用DEA模型,测算和分析了2004~2017年黑龙江省林业产业投入产出效率。分析结果表明:2004~2017年间,黑龙江省林业产业投入产出的综合效率并不高,多数年份还未有达到DEA有效,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林业投资对林业产业产出的贡献。通过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及非DEA有效年份的投影分析后,得出非DEA有效年份的根本原因在于黑龙江省林业产业投资结构不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产业 DEA模型 投入产出效率 投资结构 效率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业标准化工作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为例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庆新 于雷 +2 位作者 侯春华 丁中原 杨中志 《中国标准化》 2018年第7期131-135,153,共6页
林业标准化作为贯穿林业发展全过程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推进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标准化现状分析,得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注重将科研优势转化为标准制修订与应用的强势,加快推动林业... 林业标准化作为贯穿林业发展全过程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推进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标准化现状分析,得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注重将科研优势转化为标准制修订与应用的强势,加快推动林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高林业生产建设水平。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构建林业标准化体系等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标准化 成效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农毛竹生产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4
14
作者 付双双 徐秀英 吴伟光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96-602,共7页
如何提高林业生产效率对促进林农增收、促进山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浙江省龙游县为例,采取两阶段分析的方法:首先应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对竹农生产效率进行测度和判断,对不同地块规模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的生产效率进... 如何提高林业生产效率对促进林农增收、促进山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浙江省龙游县为例,采取两阶段分析的方法:首先应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对竹农生产效率进行测度和判断,对不同地块规模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的生产效率进行比较分析,探讨最合适规模。在生产效率测度的基础上,运用Tobit模型对竹农综合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找出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龙游县的竹农生产效率较低,综合技术效率均值为0.448,纯技术效率均值为0.569,规模效率均值为0.789;毛竹收入占比和地块立地质量对毛竹生产的综合技术效率具有正向影响,毛竹块数对毛竹生产的综合技术效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流入地块的综合技术效率要低于非流入地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经济学 毛竹 生产效率 DEA-Tobit两阶段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林区国有森工企业生产效率测算——基于三阶段DEA模型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李琳 许兆君 曹玉昆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1-55,共5页
运用三阶段DEA的方法,对黑龙江省50个国有森工企业投入产出效率值进行测算,结果表明:(1)在环境因素及随机因素未被剔除情况下,其综合技术效率被高估,原因在于各森工企业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均被高估。(2)黑龙江省各森工企业的综... 运用三阶段DEA的方法,对黑龙江省50个国有森工企业投入产出效率值进行测算,结果表明:(1)在环境因素及随机因素未被剔除情况下,其综合技术效率被高估,原因在于各森工企业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均被高估。(2)黑龙江省各森工企业的综合技术效率较低,均值为0.635,其主要原因在于纯技术效率较低。(3)黑龙江省林区各森工企业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异,牡丹江林区最优,松花江林区次之,合江林区第三,伊春林区第四,大兴安岭林区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森工企业 三阶段DEA模型 生产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业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 被引量:30
16
作者 宋长鸣 向玉林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6-70,共5页
文章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估计了林业生产投入要素劳动力和资本的产出弹性,测量了各省区2002-2009年的林业技术效率,并分析了林业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林业产业存在明显的技术效率损失,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误差主要是由技... 文章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估计了林业生产投入要素劳动力和资本的产出弹性,测量了各省区2002-2009年的林业技术效率,并分析了林业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林业产业存在明显的技术效率损失,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误差主要是由技术非效率引起;林业产业劳动力和资本的产出弹性分别为0.58和0.47,林业生产仍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总体上,各省区林业技术效率水平相差不大,且林业的平均技术效率水平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森林病虫鼠害的发生率显著降低了林业技术效率,而基层林业工作站人员文化水平的提高能有效的改善林业生产的技术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 技术效率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 产出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业生态、保护、产出及效率视角下的耦合协调性分析——基于中国31个省(区、市)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25
17
作者 李群 刘基伟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22,共18页
加强森林保护,保存现有森林资源,恢复森林生态,发展生态林业,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文章选定2011年至2018年中国31个省(区、市)作为研究对象,在对林业生态、林业保护和林业产出及效率三个系统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利用... 加强森林保护,保存现有森林资源,恢复森林生态,发展生态林业,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文章选定2011年至2018年中国31个省(区、市)作为研究对象,在对林业生态、林业保护和林业产出及效率三个系统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利用耦合协调度分析林业三个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并判别发展滞后关系。结果表明:(1)从全国整体来看,林业生态系统综合评价指数稳定在0.3上下,增速较低;林业保护系统综合评价指数7年间增长了0.08,增幅28.3%,提升最为明显;林业产出及效率系统综合评价指数提升了0.06,在2013、2014年以及2017年有一定幅度的回落,整体呈现曲折增长态势。(2)全国平均耦合协调度平均值由0.488上升到0.551,提升12.90%,全国从濒临失调迈入勉强协调。(3)从省际角度来看,湖南、辽宁、广东和陕西等4个省份各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程度高,均达到初步同步及以上;甘肃、北京等15个省份表现为轻度滞后;山西、河北等12个省份表现为一般滞后或严重滞后。针对31个省(区、市)林业三个系统发展水平、结构问题,提出加速生态林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打造科学完善的森林康养旅游等手段,以及加快科技型林业企业和林业科研院所、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与产学研对接机制的部署与落实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生态 林业保护 林业产出及效率 耦合协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A分析法的区域林业产业规模经济效率评价 被引量:29
18
作者 丁胜 赵庆建 +2 位作者 曹福亮 吕柳 彭杨 《中国林业经济》 2019年第1期1-5,20,共6页
运用DEA分析法,通过对全国31个省林业产业的投资完成情况、固定资产的投资以及林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涉林产业产出进行对比分析,为区域林业产业通过规模调整实现集约化发展,提供必要的研究依据。研究表明:2016年全国规模... 运用DEA分析法,通过对全国31个省林业产业的投资完成情况、固定资产的投资以及林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涉林产业产出进行对比分析,为区域林业产业通过规模调整实现集约化发展,提供必要的研究依据。研究表明:2016年全国规模效率的平均值是0.588,除了贵州、海南、广东、重庆、浙江5省规模经济效率达到了最佳以外,其他省份都由于规模经济效率不高、资源浪费等原因导致规模不经济。提出了进一步提升整体林业产业的规模经济效率,林业主管部门应采取扶持高科技企业为核心的产业集团发展,增强林业产业投资完成额的有效投入,准确测算与当地林业产业发展技术水平相符的效率规模区间,进行相机调整与布局,充分发挥林业第三产业对规模经济形成的促进作用,跨省实现林业产业资源的有效整合等措施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产业 DEA分析 规模经济 投入产出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运行效率评价的林业产业系统脆弱性分析与测度 被引量:7
19
作者 于波涛 田刚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11-117,共7页
对森林可采伐资源约束条件下产业增值性和结构高度化、林业生产对森林资源采伐利用的"3R"效益、产业运行对产业职工经济视角的社会保障性开展深入分析,综合评价区域林业产业系统发展的脆弱性;依据林业产业系统特征和脆弱性评... 对森林可采伐资源约束条件下产业增值性和结构高度化、林业生产对森林资源采伐利用的"3R"效益、产业运行对产业职工经济视角的社会保障性开展深入分析,综合评价区域林业产业系统发展的脆弱性;依据林业产业系统特征和脆弱性评价的独特性,构建基于Entropy-Topsis模型的林业产业系统脆弱性评价体系,以伊春市林业产业系统1998—2006年度统计资料作为数据分析基础开展实证研究,阐述评价体系的操作步骤并验证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对评价结果作深入分析以期解析林业产业系统脆弱性的演进规律和关键性影响因素,继而为后续调整策略的科学制定提供必要的定量分析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产业系统 运行效率评价 脆弱性分析 Entropy—Topsis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权再融资、信贷融资与投资效率——基于林业上市公司的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白钰 唐洋 张晓龙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2-106,112,共6页
文章以2006-2014年林业类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分析了融资方式与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股权再融资和信贷融资能够缓解国有林业企业的投资不足,但股权再融资对非国有林业企业的投资不足没有显著影响,信贷融资会导致非国有林... 文章以2006-2014年林业类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分析了融资方式与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股权再融资和信贷融资能够缓解国有林业企业的投资不足,但股权再融资对非国有林业企业的投资不足没有显著影响,信贷融资会导致非国有林业企业的投资不足。从整体上来讲,股权再融资对过度投资没有影响,长期信贷融资会导致林业企业的过度投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上市公司 股权再融资 信贷融资 投资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