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蹄疫病毒在宿主细胞增殖及免疫逃逸机制研究进展
1
作者 李海洋 高永宇 +8 位作者 李翰文 冯宏盛 鲜钰涵 杨思宇 桑辰君 曹玉蝶 唐越 李子彬 高凤山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50-1262,共13页
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引起的一类偶蹄类动物感染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传播途径多,速度快,给全球畜牧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而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rld Organi... 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引起的一类偶蹄类动物感染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传播途径多,速度快,给全球畜牧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而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rld Organization for Animal Health,WOAH)列为A类动物传染病之首。笔者综述了FMDV基因组结构、增殖及免疫逃逸机制等最新研究进展,揭示了FMDV通过整联蛋白受体和硫酸乙酰肝素受体以及目前尚未发现的第3种“受体”侵入细胞并在宿主中进行复制表达的机制,阐明了FMDV在与宿主的长期共同作用过程中进化出逃避宿主天然免疫的机制,并发现多个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参与了对天然免疫信号通路活化的抑制。通过对FMDV细胞增殖及免疫逃逸机制的研究,阐明FMDV的致病机制,可为今后提高口蹄疫的防控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fmdv) 增殖 免疫逃逸 致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FMDV持续感染分离株非结构蛋白P2的克隆及基因特征分析
2
作者 魏小娟 常惠芸 +2 位作者 张继瑜 丛国政 唐江山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5期16-19,共4页
以FMDV持续感染模型动物牦牛的食道/咽部分离物(O/P液)为反转录模板,用1对特异性引物扩增目的cDNA,然后与pMD18-T载体连接并转化JM109菌株,再经重组质粒电泳、PCR和EcoRⅠ酶切鉴定.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分离株与China/99的同源性最高... 以FMDV持续感染模型动物牦牛的食道/咽部分离物(O/P液)为反转录模板,用1对特异性引物扩增目的cDNA,然后与pMD18-T载体连接并转化JM109菌株,再经重组质粒电泳、PCR和EcoRⅠ酶切鉴定.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分离株与China/99的同源性最高达93.4%,而与Akesu/58序列的同源性为90.3%;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7.8%、9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mdv 持续感染 P2非结构蛋白 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蹄疫病毒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3
作者 李夏莹 郑鹭飞 +4 位作者 张秀杰 杨坤 汪其怀 周荣 吴添文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910-1916,共7页
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传染性动物疫病,是全球范围内家畜及其产品贸易最大的羁绊。FMDV通过逃避宿主的免疫监视建立持续性感染,使患畜... 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传染性动物疫病,是全球范围内家畜及其产品贸易最大的羁绊。FMDV通过逃避宿主的免疫监视建立持续性感染,使患畜持续向外界排毒,成为传染源。作者查阅了近几年FMDV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对其流行病学、病原学及致病机理进行了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fmdv) 流行病学 病原学 致病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生物素标记的口蹄疫病毒cDNA探针的制备及其对口蹄疫病毒RNA检测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吴时友 杨承谕 +2 位作者 陈书琨 沈正达 王锡祯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365-370,共6页
本文首次报道了利用pF1034质粒制备FMDV O型特异性探针,并通过PCR反应扩增FMDO_1K株病毒基因组的第2962位与3071位之间共110bp序列,制备了能检测O型、A型和亚洲I型FMDV RNA的群(组)特异性探针。用硝酸纤维素膜斑点杂交试验表明,二者均... 本文首次报道了利用pF1034质粒制备FMDV O型特异性探针,并通过PCR反应扩增FMDO_1K株病毒基因组的第2962位与3071位之间共110bp序列,制备了能检测O型、A型和亚洲I型FMDV RNA的群(组)特异性探针。用硝酸纤维素膜斑点杂交试验表明,二者均能检测出10pg水平的O_9K毒株的纯RNA;但前者只与O型FMDV RNA杂交,与A型及亚洲I型FMDV RNA无交叉杂交现象;而后者则能与O型、A型和亚洲I型的FMDV RNA发生杂交反应。对照试验显示:此两种探针与SVDV ssRNA、BTV dsRNA、EHDV dsRNA、DHV ssRNA、PRV DNA、乳鼠组织细胞RNA、BHK_(21)克隆13细胞RNA及DNA等均不出现交叉杂交现象,但与IBR DNA有假阳性杂交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 CDNA探针 斑点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蹄疫病毒3ABC基因截短体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鉴定 被引量:3
5
作者 郑敏 金宁一 +7 位作者 李昌 鲁会军 马鸣潇 沈国顺 霍晓伟 马海利 陈晓月 屈勇刚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4-108,共5页
将长为525bp的口蹄疫病毒3ABC基因截短体克隆到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9K中,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PIC9K-3ABCt.用BglⅡ线性化后,电转化毕赤酵母菌GS115,经表型筛选,PCR鉴定,获得阳性重组菌(GS115/pPIC9K-3ABCt).然后进行诱导表达,通过SDS-P... 将长为525bp的口蹄疫病毒3ABC基因截短体克隆到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9K中,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PIC9K-3ABCt.用BglⅡ线性化后,电转化毕赤酵母菌GS115,经表型筛选,PCR鉴定,获得阳性重组菌(GS115/pPIC9K-3ABCt).然后进行诱导表达,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表达产物.结果表明,重组菌株成功分泌表达了分子量为40000,具有免疫反应活性,且呈二聚体形式的目的蛋白.在96h时表达量达到最高峰,占分泌总蛋白的18%,达到23.4mg/L.为进一步研制口蹄疫免疫和感染动物鉴别诊断试剂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fmdv) 3ABC基因 毕赤酵母 分泌表达 诊断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蹄疫病毒抗原位点研究进展 被引量:7
6
作者 吴海波 邵军军 常惠芸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5年第9期1-4,共4页
抗原位点是在空间结构上相互独立的蛋白结构域,并决定了蛋白的抗原特性。口蹄疫病毒有A、O、C、Asia1、SAT1、SAT2和SAT3型7个血清型,口蹄疫病毒的抗原结构十分复杂,不同的血清型有着不同的抗原位点,并且存在广泛的抗原变异。对口蹄疫... 抗原位点是在空间结构上相互独立的蛋白结构域,并决定了蛋白的抗原特性。口蹄疫病毒有A、O、C、Asia1、SAT1、SAT2和SAT3型7个血清型,口蹄疫病毒的抗原结构十分复杂,不同的血清型有着不同的抗原位点,并且存在广泛的抗原变异。对口蹄疫病毒的抗原位点进行分析一直是口蹄疫病毒研究领域中的热点,该研究将有助于了解病毒的致病机理和推动新型疫苗的研制。文章对病毒的基本特性、抗原位点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概况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 基本特性 抗原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蹄疫病毒核酸试纸条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6
7
作者 龚真莉 蒋韬 +3 位作者 祁淑芸 陈国栋 刘艳红 李勇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292-2297,共6页
本研究通过核酸探针与免疫层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一种简单、敏感、特异的检测口蹄疫病毒的方法。试验利用RT-PCR方法获得口蹄疫病毒3D核苷酸片段,在引物中设计了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核酸探针——生物素和地高辛,使扩增产物结合探针... 本研究通过核酸探针与免疫层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一种简单、敏感、特异的检测口蹄疫病毒的方法。试验利用RT-PCR方法获得口蹄疫病毒3D核苷酸片段,在引物中设计了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核酸探针——生物素和地高辛,使扩增产物结合探针。利用胶体金的放大原理将链霉亲和素与金颗粒形成胶体金混合物,从而与RT-PCR产物中的生物素探针结合。硝酸纤维素膜上端标记生物素化山羊抗兔IgG作为指控条带,下端标记抗地高辛抗体以捕获RT-PCR产物中的地高辛探针。组装金标试纸条,检测RT-PCR产物,结果表明该核酸试纸条可以检测到0.3×10^-3-3×10^-3μg/μL,敏感性高于琼脂糖凝胶电泳,两种方法的符合率高,核酸试纸条检测方法是一种敏感性高、成本低且费时短的新型检测方法。该方法为口蹄疫病毒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 3D基因 核酸试纸条 生物素探针 地高辛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蹄疫病毒感染与免疫鉴别诊断及免疫评价二联试纸的优化 被引量:2
8
作者 杨苏珍 孙亚宁 +2 位作者 刘运超 柴书军 张改平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953-3962,共10页
【目的】建立口蹄疫病毒(FMDV)感染与免疫鉴别诊断及免疫评价二联试纸稳定的生产工艺,促进其产业化生产及临床应用。【方法】本研究以胶体金免疫探针结合猪IgG,FMDV结构蛋白(SP)及非结构蛋白(NSP)的表位多肽偶联载体蛋白制备人工抗原,... 【目的】建立口蹄疫病毒(FMDV)感染与免疫鉴别诊断及免疫评价二联试纸稳定的生产工艺,促进其产业化生产及临床应用。【方法】本研究以胶体金免疫探针结合猪IgG,FMDV结构蛋白(SP)及非结构蛋白(NSP)的表位多肽偶联载体蛋白制备人工抗原,设置两条检测线精准拦截抗体的检测模式,以试纸条特异性及敏感性为评价指标,对胶体金免疫探针用蛋白、试纸拦截用多肽抗原、检测线位置及喷膜缓冲液、金标蛋白保存液、样品垫缓冲液以及样品稀释液等参数进行优化。采用优化后的试纸检测266份田间猪血清样品,并与口蹄疫O型抗体液相阻断ELISA检测试剂盒(LPB ELISA)和3ABC阻断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3ABC ELISA)检测结果进行对比,计算该试纸与商品ELISA试剂盒的符合率。【结果】经优化后,口蹄疫感染与免疫鉴别诊断及免疫评价二联试纸生产工艺参数如下:以胶体金标记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SPA)为免疫探针;选择混合多肽的形式设置拦截线,以非结构蛋白多肽(BSA-NSPs)喷涂T1线,结构蛋白多肽(BSA-SPs)喷涂T2线,以0.1 mol/L Tris-HCl为喷膜缓冲液;以ddHO含15 mg/mL BSA、13.25 mg/mL NaHPO·12HO、15.9 mg/mL NaHPO·2HO、10%Trition X-100和0.3 mg/mL NaN为金标蛋白保存液;以0.02 mol/L NaBO·10HO含10 mg/mL酪蛋白、5%Trition X-100、0.3 mg/mL NaN为样品垫缓冲液;以生理盐水含1.0%Tween-20为样品稀释溶液。制备的FMDV感染与免疫鉴别诊断及免疫评价二联试纸与3ABC阻断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的符合率为96.20%,与口蹄疫O型抗体液相阻断ELISA检测试剂盒的符合率为94.36%。【结论】通过对试纸生产工艺的优化,建立了稳定的生产工艺,制备的二联试纸检测线显色清晰可见,肉眼识别度高,试纸的检测特异性和敏感性良好。本研究为该试纸的批量生产和产业化应用奠定了基础,为基层口蹄疫的检测提供了稳定、特异、敏感、准确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fmdv) 抗体 试纸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蹄疫病毒O/LZ株的分子特性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马鸣潇 金宁一 +9 位作者 李昌 刘慧娟 郑敏 金明兰 贾雷立 张林 鲁会军 沈国顺 王瑞林 金扩世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027-1035,共9页
采用RT-PCR方法对口蹄疫病毒O/LZ株基因组序列进行了分子克隆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获得的O/LZ株除poly(C)和poly(A)外基因组序列长8 104nt,其中包括1 042nt的5′非编码区和6 969nt的多聚蛋白编码区。将O/LZ株与其它参考毒株进行序列比... 采用RT-PCR方法对口蹄疫病毒O/LZ株基因组序列进行了分子克隆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获得的O/LZ株除poly(C)和poly(A)外基因组序列长8 104nt,其中包括1 042nt的5′非编码区和6 969nt的多聚蛋白编码区。将O/LZ株与其它参考毒株进行序列比较,结果显示O/LZ株与O/HNK/2002、O/ES/2001、O/CHP/TW/97等遗传关系最近,而与其它毒株遗传关系较远,属于O型口蹄疫Cathay拓扑型。与ME-SA拓扑型PanAsia株的毒株比较,两者在主要抗原位点1和位点3呈现出明显的以拓扑型为特征的氨基酸差别,提示两拓扑型毒株之间有较高的抗原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fmdv) O/LZ株 基因组 分子生物学特性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蹄疫病毒非结构蛋白3D原核表达、纯化和反应原性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骆继怀 杨利恒 +3 位作者 高闪电 独军政 常惠芸 薛慧文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12,共6页
采用RT-PCR技术扩增获得口蹄疫病毒(FMDV)细胞毒O/Akesu/58的非结构蛋白3D(NSP 3D)基因编码区,并定向克隆到pProexHTb原核表达载体上,再将重组pProex-3D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经IPTG诱导,表达产物用亲和层析法纯化,经SDS-PAGE鉴定和Wester... 采用RT-PCR技术扩增获得口蹄疫病毒(FMDV)细胞毒O/Akesu/58的非结构蛋白3D(NSP 3D)基因编码区,并定向克隆到pProexHTb原核表达载体上,再将重组pProex-3D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经IPTG诱导,表达产物用亲和层析法纯化,经SDS-PAGE鉴定和Western-blot分析抗原性;以纯化的表达蛋白免疫豚鼠制备其多克隆抗体,ELISA测定抗体效价,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制备的豚鼠抗NSP 3D多克隆抗体与细胞毒天然抗原的反应原性.结果表明:表达的目的蛋白大小为53ku左右;ELISA结果表明,制备的多克隆抗体效价达1∶1 024以上;Western-blot分析表明,纯化后的蛋白能与FMDV感染动物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间接免疫荧光检测发现,豚鼠抗3D蛋白多克隆抗体可与细胞毒天然抗原反应,与阴性对照未见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 3D基因 非结构蛋白 反应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蹄疫病毒非结构蛋白3ABC基因重组杆状病毒的构建与表达 被引量:2
11
作者 马江涛 卢曾军 +5 位作者 曹轶梅 郭慧琛 郭建宏 祝秀梅 刘在新 杨孝朴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4期5-10,共6页
通过设计特异引物,扩增获得口蹄疫病毒3ABC编码区的目的基因片段,将其用SalI和NcoI双酶切后,与经同样处理的带有一段信号肽序列的穿梭质粒pMelBac-B连接,经筛选、鉴定及DNA序列分析后,获得重组质粒pMel-3ABC.将重组质粒与线性化的杆状... 通过设计特异引物,扩增获得口蹄疫病毒3ABC编码区的目的基因片段,将其用SalI和NcoI双酶切后,与经同样处理的带有一段信号肽序列的穿梭质粒pMelBac-B连接,经筛选、鉴定及DNA序列分析后,获得重组质粒pMel-3ABC.将重组质粒与线性化的杆状病毒骨架Bac-N-Blue共转染Sf9昆虫细胞,通过噬斑筛选和PCR鉴定,获得了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用重组病毒感染Sf9昆虫细胞,通过间接ELISA方法,检测细胞培养基上清液中表达的口蹄疫病毒抗原.结果表明,口蹄疫病毒基因片段3ABC正确克隆到杆状病毒载体上,重组病毒可在昆虫细胞中表达目的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 3ABC基因 杆状病毒 SF9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型口蹄疫病毒O/LZ株拯救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鸣潇 金宁一 +6 位作者 沈国顺 刘慧娟 霍晓伟 金明兰 郑敏 鲁会军 金扩世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33-336,共4页
以构建的口蹄疫病毒O/LZ株全长cDNA为模板,使用T7RNA聚合酶系统在体外进行转录,得到病毒RNA。用脂质体转染法将转录物RNA导入BHK细胞,可观察到典型的口蹄疫病毒致细胞病变效应。对收获的病毒分别用RT-PCR、免疫荧光以及免疫电子显微镜... 以构建的口蹄疫病毒O/LZ株全长cDNA为模板,使用T7RNA聚合酶系统在体外进行转录,得到病毒RNA。用脂质体转染法将转录物RNA导入BHK细胞,可观察到典型的口蹄疫病毒致细胞病变效应。对收获的病毒分别用RT-PCR、免疫荧光以及免疫电子显微镜观察等方法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拯救到特定的口蹄疫病毒。同时用空斑试验法观察了拯救病毒及其母本毒株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二者没有明显差异,这将为进一步探索猪口蹄疫病毒致病的分子机制及研制新型口蹄疫疫苗奠定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 CDNA 转录产物 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Asia1型口蹄疫病毒VP1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建立单抗竞争ELISA方法 被引量:4
13
作者 林彤 邵军军 +4 位作者 丛国正 独军政 高闪电 常惠芸 谢庆阁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11025-11026,11036,共3页
应用纯化的Asia1型口蹄疫病毒VP1蛋白作为抗原,采用过碘酸钠法标记纯化的单抗,建立了单抗竞争ELISA,检测10份阳性猪口蹄疫血清及200多份阴性血清,试验结果与样品的背景相一致。敏感性试验和重复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稳定和敏感等特性... 应用纯化的Asia1型口蹄疫病毒VP1蛋白作为抗原,采用过碘酸钠法标记纯化的单抗,建立了单抗竞争ELISA,检测10份阳性猪口蹄疫血清及200多份阴性血清,试验结果与样品的背景相一致。敏感性试验和重复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稳定和敏感等特性,适合Asia1型猪口蹄疫病毒抗体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ia1型fmdv VP1单抗 竞争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丝桃素体外抗口蹄疫OS/99 BF_(13)病毒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玲 陈积红 +4 位作者 索朗斯珠 蒲万霞 李宏胜 尚若峰 梁剑平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6年第2期62-64,共3页
金丝桃素属二蒽酮类,是贯叶连翘中最具生物活性的物质,为抗病毒的中草药活性单体,亦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抗抑郁及其光敏活性。本试验通过光敏活性及氧依赖性试验,发现氧气也是金丝桃素抗病毒活性的一个重要条件。氧气浓度增加时,0.5μg/m... 金丝桃素属二蒽酮类,是贯叶连翘中最具生物活性的物质,为抗病毒的中草药活性单体,亦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抗抑郁及其光敏活性。本试验通过光敏活性及氧依赖性试验,发现氧气也是金丝桃素抗病毒活性的一个重要条件。氧气浓度增加时,0.5μg/mL的金丝桃素浓度即可对口蹄疫OS/99 BF13病毒起到很强的抑制作用。通过金丝桃素体外细胞毒性试验、所致细胞病变及其作用环节的研究观察,发现其对口蹄疫OS/99 BF13病毒有直接灭活作用,并对吸附于细胞表面及进入细胞内的口蹄疫OS/99 BF13病毒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丝桃素 口蹄疫病毒 细胞病变 细胞毒性 抑制作用 光敏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蹄疫多基因杆状病毒转移载体的构建
15
作者 云涛 冷青文 +3 位作者 郭慧琛 刘在新 张居农 谢庆阁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4年第4期104-106,共3页
采用分步 PCR扩增连接的方法将口蹄疫病毒结构蛋白基因 P1 ,非结构蛋白基因 2 A、2 B、3 C蛋白酶和 3 D聚合酶按正确的读码框依次连接克隆入 p GEM-T载体。然后 ,将切取的目的基因亚克隆入杆状病毒转移载体 p Mel Bac B。构建成功的重组... 采用分步 PCR扩增连接的方法将口蹄疫病毒结构蛋白基因 P1 ,非结构蛋白基因 2 A、2 B、3 C蛋白酶和 3 D聚合酶按正确的读码框依次连接克隆入 p GEM-T载体。然后 ,将切取的目的基因亚克隆入杆状病毒转移载体 p Mel Bac B。构建成功的重组 p Mel Bac B/P1 2 X3 C3 D转移载体经测序鉴定 ,含有完整的目的基因表达盒 ,转移载体可与杆状病毒骨架载体进行昆虫 sf9细胞内同源重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 多基因杆状病毒 转移载体 基因工程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蹄疫病毒VP1基因在转基因拟南芥种子中的表达及活性检测
16
作者 潘丽 张永光 +8 位作者 王永录 方玉珍 蒋守田 王宝琴 王文秀 王炜 孙元 吕建亮 谢庆阁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69-473,共5页
构建了FMDV VP1基因的种子特异性表达载体p7SBin438/VP1,在根癌农杆菌GV3101的介导下,通过浸花法转化拟南芥花序,转基因拟南芥通过卡那霉素抗性筛选后,进行了目的基因PCR扩增和ELISA检测,对ELISA筛选的阳性植株进行Western blot检测,并... 构建了FMDV VP1基因的种子特异性表达载体p7SBin438/VP1,在根癌农杆菌GV3101的介导下,通过浸花法转化拟南芥花序,转基因拟南芥通过卡那霉素抗性筛选后,进行了目的基因PCR扩增和ELISA检测,对ELISA筛选的阳性植株进行Western blot检测,并对转基因拟南芥后代进行了目的基因PCR分析。结果表明,种子特异性表达载体p7SBin438/VP1构建正确,FMDV结构蛋白VP1编码基因已整合进拟南芥基因组并获得表达,表达蛋白具有免疫反应活性,转基因拟南芥后代分析表明VP1基因已经遗传给后代。本试验为将FMDV免疫基因向豆科植物种子中的转化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 VP1基因 种子特异性表达载体 转基因拟南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道夫受体在树突状细胞提呈口蹄疫病毒VP1-VP4抗原中的作用
17
作者 高云欢 李娜 +3 位作者 董昌海 唐然肖 李丽敏 王家鑫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9-135,共7页
为研究清道夫受体在树突状细胞提呈口蹄疫病毒VP-VP4融合蛋白中的作用,构建了pET一32a-VP1-VP4原核表达系统,以此获得VP1-VP4融合蛋白。制备骨髓源树突状细胞(BMDCs)和淋巴结T细胞,首先用清道夫受体抑制剂poly(I)处理.BMDCs,然后再将VPl... 为研究清道夫受体在树突状细胞提呈口蹄疫病毒VP-VP4融合蛋白中的作用,构建了pET一32a-VP1-VP4原核表达系统,以此获得VP1-VP4融合蛋白。制备骨髓源树突状细胞(BMDCs)和淋巴结T细胞,首先用清道夫受体抑制剂poly(I)处理.BMDCs,然后再将VPl-VP4.融合蛋白负载经poly(I)处理后的BMDCs,并与淋巴结T细胞共培养,收集不同时间点的共培养上清液,用ELISA检测其中IFN-γ含量。结果显示,经poly(I)处理的试验组在每个时间点产生的IFN-γ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极显著(P<0.01)。表明清道夫受体可识别口蹄疫病毒VPl-VP4融合蛋白,并在BMDCs提呈VPl-VP4抗原的过程中发挥负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 VP1-VP4融合蛋白 树突状细胞 抗原提呈 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蹄疫病毒Hankou/99株基因组全序列测定与基因特征分析
18
作者 曾江勇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74-80,共7页
本研究主要对口蹄疫病毒(FMDV)Hankou/99株全基因序列进行测定,通过基因序列分析,确定其基因型,丰富了FMDV基因库,为研究猪源FMDV的分子变异、感染性分子克隆及致病机理奠定基础。从感染FMDV Hankou/99株的细胞液中提取RNA,通过RT-PCR技... 本研究主要对口蹄疫病毒(FMDV)Hankou/99株全基因序列进行测定,通过基因序列分析,确定其基因型,丰富了FMDV基因库,为研究猪源FMDV的分子变异、感染性分子克隆及致病机理奠定基础。从感染FMDV Hankou/99株的细胞液中提取RNA,通过RT-PCR技术,获得猪FMDV Hankou/99分离株覆盖全基因组的5个cDNA片段(S、L、C、D、E),分别对这些片段进行克隆和序列测定。结果显示,FMDV Hankou/99株全基因组长8099bp;5′NCR长1040bp,开放阅读框长6966bp;3′NCR长93bp,其后是30个碱基的连续poly(A)结构。通过与参考株基因组结构比较分析,显示其在分类地位上属于O型FMDV,并与猪源FMDV毒株OLZ、TW/97同源性较高,特别是3A区域上都有30bp的缺失。另外,通过与9个参考株的VP1系统发生树分析,显示其与OLZ、TW/97、O/Akesu/58、O/OMⅢ4个毒株为同一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 Hankou/99株 全基因组 序列测定 VP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型口蹄疫病毒3D基因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曹丽娟 倪伟 +3 位作者 史慧君 马世伟 乔军 陈创夫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4-39,共6页
为建立快速检测抗FMDV转基因猪中O型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的荧光定量PCR方法,本试验选择FMDV结构蛋白基因3 D的核苷酸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经过RNA抽提、反转录成cDNA、PCR扩增,扩增出了大小为180bp的基因片段... 为建立快速检测抗FMDV转基因猪中O型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的荧光定量PCR方法,本试验选择FMDV结构蛋白基因3 D的核苷酸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经过RNA抽提、反转录成cDNA、PCR扩增,扩增出了大小为180bp的基因片段。将回收的目的片段与pMD18-T克隆载体连接,转化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提取的质粒经PCR、酶切和测序鉴定,证实为FMDV的阳性重组质粒。将验证正确的重组质粒10倍梯度稀释后作模板,进行荧光定量PCR试验,建立FMDV 3 D基因的标准曲线及其回归方程,并确定扩增的最佳退火温度。试验结果显示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为Y=-3.727X+32.04,回归系数R2=0.980,熔解曲线为单一峰。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方法的灵敏度为1.2×101拷贝/μL,只与FMDV反应。结果表明,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等特点,为检测FMDV在动物组织细胞中的含量提供了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 荧光定量PCR 重组质粒 标准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蹄疫病毒3C蛋白酶结构与功能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姚怀兵 赵毅 +4 位作者 刘梦丽 朱妍 刘宏 任方 黄炯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2-106,共5页
口蹄疫病毒(FMDV)3C蛋白酶是FMDV基因组编码中具有酶学活性的病毒产物之一,在FMDV编码蛋白的成熟和子代病毒在宿主细胞体内大量扩增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C蛋白酶能剪切多聚蛋白,降解特定的蛋白质,是宿主细胞中重要的毒力因子。3C蛋白酶... 口蹄疫病毒(FMDV)3C蛋白酶是FMDV基因组编码中具有酶学活性的病毒产物之一,在FMDV编码蛋白的成熟和子代病毒在宿主细胞体内大量扩增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C蛋白酶能剪切多聚蛋白,降解特定的蛋白质,是宿主细胞中重要的毒力因子。3C蛋白酶能调控蛋白的转录和翻译,使宿主细胞内的干扰素等多种抗病毒基因低水平表达,使FMDV逃避宿主的天然免疫。论文主要综述了FMDV 3C蛋白酶的结构、生物学功能,并介绍了其在研制新型疫苗中的应用,以期为今后FMDV 3C蛋白酶的研究、新型疫苗的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 3C蛋白酶 结构 功能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