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宫腔镜术后宫腔持续放置球囊导尿管治疗重度宫腔粘连312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42
1
作者 夏良斌 李爱斌 +2 位作者 杨菁 胡静 李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6期1870-1872,共3页
目的:探讨宫腔镜术后宫腔持续放置球囊导尿管治疗重度宫腔粘连(intrauterineadhesion,IUA)的价值。方法:2000年4月至2004年3月,312例重度IUA患者均在B超监测下经宫腔镜手术分离,宫腔镜术后宫腔持续放置球囊导尿管,球囊充水3~5mL,充水... 目的:探讨宫腔镜术后宫腔持续放置球囊导尿管治疗重度宫腔粘连(intrauterineadhesion,IUA)的价值。方法:2000年4月至2004年3月,312例重度IUA患者均在B超监测下经宫腔镜手术分离,宫腔镜术后宫腔持续放置球囊导尿管,球囊充水3~5mL,充水量以病人勉强能耐受为宜,导尿管持续开放1周,术后隔日球囊充水1~2mL,充水量也以病人勉强能耐受为宜,球囊充水总量6~8mL,宫腔隔日推注己烯雌芬1mg及透明质酸钠,同时每日口服补佳乐2~4mg,逐渐减量至每日1mg后行人工周期治疗3个周期,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结果:312例重度IUA患者术后随访3~12个月,月经恢复正常65.1%,月经少26.3%,仍闭经8.7%。宫腔形态恢复正常54.8%,基本正常38.8%,术后宫腔再粘连3.5%。术后妊娠率45.3%,无手术并发症。结论:宫腔镜术后宫腔持续放置球囊导尿管为主综合治疗重度IUA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疾病 宫腔粘连 宫腔镜检查 导尿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尿管球囊扩张术治疗神经源性环咽肌失弛缓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4
2
作者 范文可 吴毅 +2 位作者 路微波 田威 吴军发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15-418,共4页
目的:探讨导尿管球囊扩张术对神经源性环咽肌失弛缓症所致的吞咽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36例神经源性环咽肌失弛缓症患者,经视频吞咽造影检查诊断明确,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导尿管球囊扩张术及常规吞咽康复治疗,对照组仅... 目的:探讨导尿管球囊扩张术对神经源性环咽肌失弛缓症所致的吞咽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36例神经源性环咽肌失弛缓症患者,经视频吞咽造影检查诊断明确,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导尿管球囊扩张术及常规吞咽康复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吞咽康复治疗。治疗终点为恢复经口进食或治疗已满6周(每周治疗5次)。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终点采用视频吞咽造影检查(VFSS)和吞咽功能评价。结果:经导尿管球囊扩张术治疗6周后,治疗组18例患者中有13例恢复经口进食普通饮食,包括水和固体食物,15例可进食糊状食物,仅3例效果不明显;对照组中有6例患者恢复进食普通食物,11例进食糊状食物,7例效果不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前后VFSS检查发现,两组治疗后VFSS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提高(P<0.01)。治疗后两组VFSS评分比较,治疗组比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导尿管球囊扩张术对由于脑卒中、脑外伤、脑肿瘤引起的神经源性环咽肌失弛缓症所致吞咽障碍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尿管扩张术 环咽肌失弛缓症 吞咽障碍 视频吞咽造影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导尿管球囊扩张联合冰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 被引量:20
3
作者 庄秀 林婵兰 +2 位作者 李燕玲 谢文燕 陈楚芬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9期35-36,共2页
目的促进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的康复。方法将首次发病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扩张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功能锻炼,扩张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尿管球囊扩张环咽肌、冰水注入球囊刺激咽喉部。结果扩张组留... 目的促进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的康复。方法将首次发病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扩张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功能锻炼,扩张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尿管球囊扩张环咽肌、冰水注入球囊刺激咽喉部。结果扩张组留置胃管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吞咽功能康复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早期采取尿管球囊扩张联合冰刺激干预,可促进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导尿管扩张术 冰刺激 环咽肌失弛缓症 吞咽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丁糖配合球囊导尿管在宫腔镜剪刀分离术后预防再次黏连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吴妍 姚蕾 +1 位作者 刘明娟 钟萍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973-1975,共3页
目的探讨在宫腔镜下行宫腔黏连剪刀分离术后使用几丁糖配合球囊导尿管来预防术后再黏连的价值。方法 2008年10月—2010年3月,53例在本院通过宫腔镜诊断为中度宫腔黏连的患者均在B超监测下经宫腔镜行剪刀分离术,术后宫腔持续放置球囊导尿... 目的探讨在宫腔镜下行宫腔黏连剪刀分离术后使用几丁糖配合球囊导尿管来预防术后再黏连的价值。方法 2008年10月—2010年3月,53例在本院通过宫腔镜诊断为中度宫腔黏连的患者均在B超监测下经宫腔镜行剪刀分离术,术后宫腔持续放置球囊导尿管,球囊充水3~5 ml,充水量以患者能耐受为宜,同时宫腔内注入医用几丁糖凝胶(上海其胜生物制剂有限公司)3 ml,导尿管持续开放7 d,术后第2天起口服戊酸雌二醇(补佳乐),2次/d,3 mg/次,共3个月,若阴道流血较月经量多停用5 d后继续服用。结果 53例中度宫腔黏连患者术后随访6月,术后第3个月月经恢复正常37例(69.8%),月经少但较前增多14例(26.4%),经量明显多于平素经量1例(1.9%),仍闭经或月经少且较前无增多1例(1.9%);宫腔形态恢复正常45例(84.9%),基本恢复正常7例(13.2%),术后宫腔再次黏连1例(1.9%)。结论宫腔镜剪刀分离术后宫腔持续放置球囊导尿管并辅以几丁糖和戊酸雌二醇综合治疗来预防术后宫腔黏连复发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黏连 宫腔镜 几丁糖 foley球囊导尿管 戊酸雌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胶球囊导尿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气胸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孙凤春 田锋 许学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3721-3722,共2页
目的:观察以双腔硅胶球囊导尿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气胸的疗效。方法:91例气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胸腔内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治疗组46例,胸腔内置入双腔硅胶球囊导尿管。2周后比较有效率、脱管及堵管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 目的:观察以双腔硅胶球囊导尿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气胸的疗效。方法:91例气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胸腔内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治疗组46例,胸腔内置入双腔硅胶球囊导尿管。2周后比较有效率、脱管及堵管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0.0%,治疗组总有效率86.9%,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堵管8例、脱管5例,治疗组堵管2例、无脱管,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双腔硅胶球囊导尿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气胸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不良反应少,优于中心静脉导管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胶导尿管 气胸 胸腔闭式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球囊导尿管在鼻出血病人中的应用
6
作者 白妙春 赵立敏 刘元周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9年第8期2057-2057,共1页
关键词 导尿管 出血病人 鼻腔内 小儿 压迫 逆行感染 临床应用 创面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尿管球囊扩张法治疗环咽肌失弛缓引起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7
作者 纪红 茆红霞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57-359,共3页
摄食吞咽障碍在康复科较为常见,其中由环咽肌失弛缓导致的吞咽障碍逐渐被认识。由于环咽肌失弛缓导致食物进入食管困难,出现食物停留在口咽部,返流,甚至误咽等情况。环咽肌失弛缓导致的吞咽障碍治疗,国内报道较少,且对常规治疗(包括间... 摄食吞咽障碍在康复科较为常见,其中由环咽肌失弛缓导致的吞咽障碍逐渐被认识。由于环咽肌失弛缓导致食物进入食管困难,出现食物停留在口咽部,返流,甚至误咽等情况。环咽肌失弛缓导致的吞咽障碍治疗,国内报道较少,且对常规治疗(包括间接训练及直接治疗方法)效果不佳,我们对3例环咽肌失弛缓引起的吞咽障碍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摄食吞咽障碍 治疗方法 环咽肌 扩张法 疗效观察 导尿管 常规治疗 康复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尿管球囊扩张术对脑卒中后环咽肌失驰缓症的疗效及随访研究 被引量:22
8
作者 袁春兰 彭化生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76-979,共4页
目的探讨导尿管球囊扩张术在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症所致吞咽障碍中的治疗作用及随访情况。方法共选取28例经电视透视下吞咽功能检查(VFSS)诊断为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症的吞咽障碍患者,应用14号导尿管球囊,采用注水方式使球囊充盈以扩... 目的探讨导尿管球囊扩张术在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症所致吞咽障碍中的治疗作用及随访情况。方法共选取28例经电视透视下吞咽功能检查(VFSS)诊断为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症的吞咽障碍患者,应用14号导尿管球囊,采用注水方式使球囊充盈以扩张环咽肌,同时辅以神经肌肉电刺激、常规吞咽康复训练。治疗终点为恢复经口进食或治疗已满6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终点时进行吞咽功能评估及吞咽造影检查,1年后随访。结果在导尿管球囊扩张治疗终点,28例患者中有22例恢复经口进食普通饮食,包括固体食物、流质物及水,24例可进食糊状食物,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吞咽造影中,治疗后咽通过时间缩短(P<0.05);VFSS吞咽障碍程度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治疗终点时VFSS疗效评价显示总有效率达89.28%。1年后随访发现,23例(82.14%)患者均能从口进食普通食物;12例患者咽通过时间、吞咽障碍程度评分已接近正常。结论导尿管球囊扩张术能显著改善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导致的吞咽功能障碍,且具有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尿管扩张术 脑卒中 环咽肌失弛缓症 吞咽障碍 电视透视下吞咽能力检查 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式球囊导尿管留置导尿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林华瑶 谢春发 林石娣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9期38-39,共2页
目的观察改良式球囊导尿管留置导尿的成功率。方法将108 例因尿道狭窄致尿潴留患者按时间段分成常规组和改良组。以普通球囊导尿管导尿56例为常规组;以改良式球囊导尿管留置导尿52例为改良组。结果置管一次成功率,改良组为96 2%;常规组... 目的观察改良式球囊导尿管留置导尿的成功率。方法将108 例因尿道狭窄致尿潴留患者按时间段分成常规组和改良组。以普通球囊导尿管导尿56例为常规组;以改良式球囊导尿管留置导尿52例为改良组。结果置管一次成功率,改良组为96 2%;常规组为66 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 01)。结论改良式球囊导尿管用于尿道狭窄致尿潴留患者,其一次置管成功率高于普通球囊导尿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尿管 前列腺增生 导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留置导尿患者尿管球囊内不同时间储水量改变的研究
10
作者 李玉婷 牟灵英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0-92,共3页
目的研究ICU留置导尿患者尿管球囊内不同时间储水量的变化。方法 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采用体外实验与体内试验的方法,观察导尿管球囊内储水量,储水颜色、透明度在不同时间内的变化情况。结果体外实验:不同时间导尿管球囊内储水量、... 目的研究ICU留置导尿患者尿管球囊内不同时间储水量的变化。方法 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采用体外实验与体内试验的方法,观察导尿管球囊内储水量,储水颜色、透明度在不同时间内的变化情况。结果体外实验:不同时间导尿管球囊内储水量、球囊形状发生改变,储水颜色、透明度在不同时间均未发生改变。体内试验:生理盐水组尿管球囊内储水量在不同时间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灭菌注射用水组同生理盐水组;两组在相同时间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理盐水组与灭菌注射用水组储水颜色、透明度改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ICU留置导尿患者尿管球囊内储水量随留置尿管时间的延长而减少,在储水颜色和透明度改变方面灭菌注射用水优于生理盐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置导尿 导尿管 内储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Foley导尿管用于腺样体术后压迫止血
11
作者 贺媛安 夏丽红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22期39-39,共1页
关键词 foley导尿管 压迫止血 腺样体 手术后 改良 凡士林纱 术后并发症 2009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膜球囊在宫腔粘连电切术后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5
12
作者 刘丹 哈春芳 +1 位作者 徐泽荣 刘培淑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80-784,共5页
目的:从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评价羊膜作为生物支架在宫腔粘连(IUA)电切术(TCRA)后放置于宫腔预防再粘连、促进宫腔内膜化的价值。方法:经宫腔镜检查确诊为中重度IUA且随访资料完整的患者47例,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宫腔镜下TCRA后Fole... 目的:从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评价羊膜作为生物支架在宫腔粘连(IUA)电切术(TCRA)后放置于宫腔预防再粘连、促进宫腔内膜化的价值。方法:经宫腔镜检查确诊为中重度IUA且随访资料完整的患者47例,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宫腔镜下TCRA后Foley球囊组(21例)、宫腔镜下TCRA后羊膜球囊组(26例)。记录宫腔镜下TCRA术中并发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膨宫液用量以及TCRA术后发热、盆腔VAS评分、术后阴道流血时间,术后球囊脱落脱落情况、月经恢复情况;术后宫腔深度的改善、IUA评分改善、IUA再发情况以及宫腔内膜覆盖满意程度,并随访术后妊娠情况。结果:两组术中术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羊膜球囊组术后IUA评分降低较Foley球囊组有显著优势,分别降低4.02±0.31分与2.51±0.52分(P<0.05);月经恢复正常比例更高,分别为80.7%与52.4%(P<0.05);宫腔再粘连率较Foley球囊组明显降低,分别为3.8%与42.9%(P<0.05);宫腔内膜化满意程度高于Foley球囊组,满意率分别为88.4%与47.6%(P<0.05)。总妊娠率为25.5%(12/47),羊膜球囊组(34.6%,9/26)高于Foley球囊组(14.3%,3/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羊膜在TCRA后放置宫腔起到生物支架作用,在降低再粘连率、IUA评分及宫腔内膜化满意程度方面有较好效果,临床应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粘连 羊膜 生物支架 fole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预防方案对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黄燕 谢荣凯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6期65-67,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预防方案对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7月于本院行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的患者220例,将术后宫腔内留置球囊导尿管并注入几丁糖者纳入A组(110例),术后置入宫内节育器者纳入B组(110例)。比... 目的分析不同预防方案对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7月于本院行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的患者220例,将术后宫腔内留置球囊导尿管并注入几丁糖者纳入A组(110例),术后置入宫内节育器者纳入B组(11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宫腔粘连情况、疗效、子宫内膜厚度、妊娠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A组患者再粘连率显著低于B组(χ^2=8.658,P=0.003),治愈率显著高于B组(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3个月、6个月,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均较术前显著增厚(均P<0.05),但A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显著大于B组(均P<0.05)。随访1年,A组患者妊娠率显著高于B组(χ^2=5.387,P=0.020)。结论宫腔镜粘连分离术后放置球囊导尿管并注入几丁糖可有效预防术后再粘连的发生,提高手术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粘连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 导尿管 几丁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