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5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iO_(2)/有机氟复合改性丙烯酸酯乳液及其对亚麻织物的多功能整理
1
作者 高晓辉 李玉峰 +2 位作者 付鑫鑫 冯峰 赵阳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85-291,共7页
为使整理后的亚麻织物具有拒水、防紫外线等多种功能,使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钛(TiO_(2))溶胶,采用硅烷偶联剂(KH-570)对其进行改性,制备了可聚合的有机硅改性二氧化钛单体(Si-TiO_(2)),再以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DFMA)为有机氟单体... 为使整理后的亚麻织物具有拒水、防紫外线等多种功能,使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钛(TiO_(2))溶胶,采用硅烷偶联剂(KH-570)对其进行改性,制备了可聚合的有机硅改性二氧化钛单体(Si-TiO_(2)),再以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DFMA)为有机氟单体,使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了核壳型SiTiO_(2)/有机氟复合改性丙烯酸酯乳液整理剂(TiFAc)。利用FTIR、TEM、XPS等表征了TiFAc乳胶粒的结构;通过SEM和EDS表征了采用轧-烘-焙工艺整理的亚麻织物的表面元素和形貌;分析了Si-TiO_(2)的质量浓度等对整理亚麻织物的拒水性、紫外线防护性能及物理力学性能等应用及服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Si-TiO_(2)的含量达到5%(质量分数)时,TiFAc乳液整理亚麻织物表现出优异的拒水性和防紫外线性能,其水接触角为155.79°,紫外线防护系数(UPF)为106.89。整理亚麻织物的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相比原始亚麻织物有所提升,同时,整理亚麻织物保持良好的透气性能。整理亚麻织物具有良好的耐久性,经过30次皂洗后水接触角仍保持在150.25°,UPF为91.13。TiFAc乳液多功能整理剂有效地提升了亚麻织物在日常及工业上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TiO_(2)) 有机氟 丙烯酸酯 乳液聚合 亚麻织物 拒水 紫外防护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期牛奶协同天然色素一步法制备生物质防水抗紫外颜料 被引量:2
2
作者 陈芮冰 高陈陈 +3 位作者 张静 陈昱霏 陈诚 姜黎 《印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9,共4页
通过将过期牛奶和天然色素混合,利用蛋白质的复杂变性和化学偶联作用,一步法制备生物质防水抗紫外颜料。借助简便的喷涂工艺可在棉机织物、罗布麻织物、丝绸、非织造布、纸板等各种基材表面快速形成兼具防水及抗紫外功能的颜料颗粒涂层... 通过将过期牛奶和天然色素混合,利用蛋白质的复杂变性和化学偶联作用,一步法制备生物质防水抗紫外颜料。借助简便的喷涂工艺可在棉机织物、罗布麻织物、丝绸、非织造布、纸板等各种基材表面快速形成兼具防水及抗紫外功能的颜料颗粒涂层,从而实现对废弃过期牛奶的高值化利用。该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对环境友好,在纺织印染、精细化学品、建筑等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料 天然色素 牛奶 生物质 防水 抗紫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交联型非全氟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
3
作者 杨兵 纪晓寰 +4 位作者 江晓泽 樊姝婧 朱洪君 吉亚丽 孙宾 《涂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2-49,共8页
【目的】为解决全氟拒水剂难降解、非全氟拒水剂耐久性差等问题。【方法】以2,3,4,5,5,5-六氟-2,4-双(三氟甲基)戊基甲基丙烯酸酯(DFHMA)、丙烯酸十八酯(SA)和1,2-二氯乙烯(VDC)为主要单体,N-羟甲基丙烯酰胺(N-MA)为自交联单体,采用细... 【目的】为解决全氟拒水剂难降解、非全氟拒水剂耐久性差等问题。【方法】以2,3,4,5,5,5-六氟-2,4-双(三氟甲基)戊基甲基丙烯酸酯(DFHMA)、丙烯酸十八酯(SA)和1,2-二氯乙烯(VDC)为主要单体,N-羟甲基丙烯酰胺(N-MA)为自交联单体,采用细乳液聚合法合成了一种自交联型非全氟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研究了m(DFHMA)∶m(SA)和N-MA用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仪(FT-IR)、差式扫描量热仪(DSC)和热重分析仪(TGA)表征了共聚物的结构及性能。随后,对乳液在涤纶织物上的整理工艺进行优化,通过水接触角、织物沾水度测试对整理后织物进行应用研究。【结果】整理后织物在保持良好拒水性(水接触角为143.4°、拒水分数为100分)的同时,且具有优异的耐久性(摩擦320次后,水接触角为原来的88.56%;水洗30次后,拒水分数为原来的85%)。【结论】本研究为开发一种环保型的耐久拒水剂提供了一种可行的、可持续的设计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交联 非全氟单体 改性聚丙烯酸酯 拒水性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氟拒水整理剂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4
作者 陈欣瑞 尚玉栋 +1 位作者 李明月 贺江平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4-89,共6页
针对含氟拒水剂的危害性问题,文章对国内外无氟拒水剂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主要介绍传统含氟拒水剂中全氟辛烷磺酸(PFOS)和全氟辛酸(PFOA)的危害性并分析产生危害的原因,以及逐渐完善的禁用法规条例。对现有的无氟拒水产品进行分类,包... 针对含氟拒水剂的危害性问题,文章对国内外无氟拒水剂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主要介绍传统含氟拒水剂中全氟辛烷磺酸(PFOS)和全氟辛酸(PFOA)的危害性并分析产生危害的原因,以及逐渐完善的禁用法规条例。对现有的无氟拒水产品进行分类,包括传统类拒水剂和新型改性类拒水剂,对制备各种无氟拒水剂的方法及特点进行综述,以及对无氟拒水剂在织物整理方向上进行总结与对未来无氟拒水剂更广泛应用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保 无氟拒水剂 织物整理 应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腐蚀与冻融耦合作用下对纤维石膏基胶凝材料耐久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张宏权 任鹏武 +1 位作者 李晓东 杨林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28-1636,共9页
为探究纤维石膏基胶凝材料的耐久性能,本试验将高强石膏、粉煤灰和矿渣按照44∶34∶22的比例,通过掺杂聚丙烯纤维和苎麻纤维制成纤维石膏基胶凝材料,使用甲基硅酸钠对纤维石膏基胶凝材料进行防水处理,探究在H_(2)SO_(4)或NaOH腐蚀与冻... 为探究纤维石膏基胶凝材料的耐久性能,本试验将高强石膏、粉煤灰和矿渣按照44∶34∶22的比例,通过掺杂聚丙烯纤维和苎麻纤维制成纤维石膏基胶凝材料,使用甲基硅酸钠对纤维石膏基胶凝材料进行防水处理,探究在H_(2)SO_(4)或NaOH腐蚀与冻融耦合作用下,冻融5、15、25、45、90 d对纤维石膏基胶凝材料软化性能、吸水率和质量损失率的影响。对纤维石膏基胶凝材料进行冻融应变检测,抗折及抗压强度检测,工业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检测。结果表明:纤维可以减少石膏基胶凝材料在冻融时的弹性和塑性变形;在酸碱腐蚀与冻融耦合作用下,NaOH比H_(2)SO_(4)对纤维石膏基胶凝材料的损伤更大;使用浸泡甲基硅酸钠作防水处理的纤维石膏基胶凝材料,经过90 d冻融后,对比不做防水处理的试件,提高了0.28和0.13的抗折和抗压软化系数,降低了1.56%和9.52%的吸水率和质量损失率;随着冻融次数增加,试件孔隙开展仍以小孔为主,裂隙直径主要为0.1~2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石膏基胶凝材料 耐久性能 冻融循环 酸碱腐蚀 甲基硅酸钠防水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斥水砂土颗粒干湿循环条件下的接触角演化规律
6
作者 吴玉琴 辛瑞雪 +2 位作者 吴秉津 谢柳柳 杨松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6-224,共9页
斥水砂土覆盖到亲水土壤表层可以有效保水防蒸发。斥水砂土表层积水后,水又会穿透斥水砂土到达亲水土层,斥水砂土干旱保水、降雨透水的特性在干旱地区有极大的应用前景。本文用躺滴法对同一位置不同增湿起点的砂土表面接触角进行测量,... 斥水砂土覆盖到亲水土壤表层可以有效保水防蒸发。斥水砂土表层积水后,水又会穿透斥水砂土到达亲水土层,斥水砂土干旱保水、降雨透水的特性在干旱地区有极大的应用前景。本文用躺滴法对同一位置不同增湿起点的砂土表面接触角进行测量,用直接观测法对脱湿与增湿过程中砂土颗粒间接触角变化规律进行观测。结果表明:1)砂土表面的增湿起点影响接触角的大小;2)亲水或斥水砂土的土颗粒间接触角在脱湿过程中变化规律无明显差别,但增湿过程中变化规律区别很大;3)增湿(脱湿)历史对砂土表面的接触角有重要影响,可以用Cassie方程解释;4)土颗粒在增湿或脱湿过程中接触角变化规律可以归纳为:常规模式、差异模式、突变模式、缺陷模式和斥水土增湿模式。突变模式和斥水土增湿模式不常见,其余几种模式使土颗粒接触角在较小范围内波动。直接观测法测出的亲水土颗粒增湿、脱湿过程中接触角差异不大。这很可能导致接触角滞后引起土水特征曲线滞后现象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颗粒 接触角 干湿循环 斥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纳米杂化长链烷基/氨基共改性倍半硅氧烷防水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小燕 安秋凤 +1 位作者 焦岚姣 杨博文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6-102,共7页
随着欧盟环保要求对PFOA、PFOS、APEO等含氟化合物的严格限制,无氟防水剂成为织物整理剂的主流.基于此,本研究将端环氧聚二甲基硅氧烷(α,ω-ESO)与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KH-602)先氨解开环合成硅氧烷基封端的聚硅... 随着欧盟环保要求对PFOA、PFOS、APEO等含氟化合物的严格限制,无氟防水剂成为织物整理剂的主流.基于此,本研究将端环氧聚二甲基硅氧烷(α,ω-ESO)与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KH-602)先氨解开环合成硅氧烷基封端的聚硅氧烷反应性中间体(AESO),再将其与正硅酸乙酯(TEOS)及辛基三乙氧基硅烷(OTES)进行水解缩聚,合成了一种新型纳米杂化长链烷基/氨基共改性倍半硅氧烷树脂,并以其制备得到防水剂RAPS@SiO_(2).以棉织物布样作为应用对象,用FT-IR、XRD、SEM、接触角测量仪等仪器对其进行表征测试.结果表明:与空白织物相比,采用3%浓度RAPS@SiO_(2)防水剂经一浸一轧工艺处理后的棉织物在保持原有光泽的同时,在防水性、柔软度等方面有明显提升,水接触角WCA=151.7°,滚动角SA=9.2°,静态吸水时间达到195 min,并且改性织物经过5次循环水洗、100次磨损后,仍然具有良好的疏水性能.无氟防水剂RAPS@SiO_(2)的开发为制备环境友好型超疏水织物防水剂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氟 改性聚硅氧烷 超疏水 防水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端干旱下长江口咸潮入侵成因及压咸补淡措施 被引量:4
8
作者 陈致远 吴敬文 +2 位作者 乔红杰 陈鹤翔 金光球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8-105,共8页
2022年长江上游遭受极端干旱,长江口咸潮入侵加剧,区域用水安全受到严峻考验。为探究极端干旱天气下咸潮入侵成因和应对策略,基于长江口2019~2023年枯水期的实测盐度、潮水位、风速风向数据与同期上游大通站径流量数据,采用Spearman相... 2022年长江上游遭受极端干旱,长江口咸潮入侵加剧,区域用水安全受到严峻考验。为探究极端干旱天气下咸潮入侵成因和应对策略,基于长江口2019~2023年枯水期的实测盐度、潮水位、风速风向数据与同期上游大通站径流量数据,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卡方分析等方法,分析了2022年9月起长江口咸潮入侵过程与长江口咸潮入侵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①2022年8月起长江干流枯水期提前,叠加台风和天文大潮情况,使得2022年9月至2023年4月长江口地区崇明洲头站、杨林站和六滧站的盐度大幅超标,分别达到1.922‰,0.585‰和2.134‰。②长江口3个主要盐度监测站点受上游来水影响时间存在前后差异,在大通站流量低于15000 m^(3)/s时,不同站点所属区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咸潮入侵情况。③2022年10月的压咸补淡措施在小潮期间作用于长江口地区,使得大通站流量高于12000 m^(3)/s,在南支上半段产生较好的压咸效果。研究成果可为长江口流域不同地区咸潮上溯成因分析和压咸补淡应对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潮入侵 盐度 径流量 潮差 压咸补淡 长江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久型水性杂化无氟防水剂的制备及其性能
9
作者 马逸平 樊武厚 +5 位作者 胡晓 王斌 李林华 梁娟 吴晋川 廖正科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3-119,共7页
针对当前无氟防水剂整理织物耐久性不佳的问题,引入低表面能聚硅氧烷链段和长碳链十六烷基,并通过对硅溶胶乳液进行氨基改性以提高有机硅改性聚氨酯有机组分和十六烷基改性硅溶胶无机组分的界面作用,制备了一种耐久型水性杂化无氟防水剂... 针对当前无氟防水剂整理织物耐久性不佳的问题,引入低表面能聚硅氧烷链段和长碳链十六烷基,并通过对硅溶胶乳液进行氨基改性以提高有机硅改性聚氨酯有机组分和十六烷基改性硅溶胶无机组分的界面作用,制备了一种耐久型水性杂化无氟防水剂,并将其应用于涤纶/棉织物的防水整理。研究了防水剂的硅溶胶组分中氨基硅烷偶联剂质量分数、焙烘温度等因素对织物防水性能及防水耐久性能的影响,考察了防水整理织物的表面形貌及对不同液体的防水效果。结果表明:当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质量分数为1.5%,焙烘温度为160℃时,防水剂可在涤纶/棉织物表面形成微纳米尺寸的粗糙结构的拒水膜,水接触角可达131.8°;经20次标准洗涤后,织物的水接触角仍可维持在129°,表现出良好的耐水洗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氟防水剂 防水整理 有机-无机杂化 功能性纺织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纺织品相关全氟或多氟烷基物质(PFAS)的全球最新管控动向 被引量:3
10
作者 涂伟文 董淑秀 赵凯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8-94,共7页
含氟防水防油剂在纺织上的应用由来已久。21世纪初开始,随着欧美对PFOS、PFOA、PFHxS、PFHxA等物质的关注和管控,进而演变到对整个PFAS的管控和限制。文中主要针对2020年以后,纺织品相关PFAS全球管控的法规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和汇总。
关键词 全氟或多氟烷基物 PFAS PFOA PFHxA 无氟防水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讨价还价博弈的流域生态补偿标准——以西江压咸补淡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丽 黄伟杰 +3 位作者 汪义杰 穆贵玲 董延军 唐红亮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61-566,共6页
针对单一生态补偿标准核算方法存在片面性的问题,提出基于博弈的流域生态补偿方法,以西江压咸补淡调度为例,分别采用能反映压咸调水价值的水资源价值法和能反映流域上游因调水而造成发电损失的损失成本法计算生态补偿上下限,并通过讨价... 针对单一生态补偿标准核算方法存在片面性的问题,提出基于博弈的流域生态补偿方法,以西江压咸补淡调度为例,分别采用能反映压咸调水价值的水资源价值法和能反映流域上游因调水而造成发电损失的损失成本法计算生态补偿上下限,并通过讨价还价博弈模型确定最终的生态补偿标准值。西江流域上游愿意接受的补偿下限是发电损失成本,多年平均为53.93亿元/a;流域下游愿意支付的补偿上限是获得的水资源价值,多年平均为183.17亿元/a。根据讨价还价博弈模型确定多年平均情况下的最终生态补偿标准为112.61亿元/a。研究方法兼顾补偿主客体的利益诉求,为跨界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生态补偿 压咸补淡 博弈论 西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羟基含量抑制的环氧复合物外绝缘性能提升研究
12
作者 王科 罗子民 +2 位作者 彭晶 李会杰 尹芳辉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7-35,共9页
无线传能复合绝缘子长期面临雨雾及污秽的恶劣环境挑战,其高效可靠的电能传输状态对环氧复合物的外绝缘能力提出了严苛要求。通过分子结构设计的方法改善环氧复合物憎水性能可以有效地提升其外绝缘性能,然而这种方法存在降低环氧复合物... 无线传能复合绝缘子长期面临雨雾及污秽的恶劣环境挑战,其高效可靠的电能传输状态对环氧复合物的外绝缘能力提出了严苛要求。通过分子结构设计的方法改善环氧复合物憎水性能可以有效地提升其外绝缘性能,然而这种方法存在降低环氧复合物热学及机械性能的隐患。本研究采用特种双酚A改性环氧树脂作为改性剂,抑制了环氧复合物中羟基的含量,从而将环氧复合物的憎水性能及憎水迁移性能最大提升了24.61%和51.21%。改性环氧复合物断面粗糙度的增加阻碍了应力的传播,增强了其拉伸强度。环氧复合物表面水分的附着受到抑制,从而提升了环氧复合物在水珠及污秽条件下的外绝缘性能,经过6 h实验电压为4.5 kV的耐漏电起痕实验后,环氧复合物表面蚀损深度最高下降了86.18%,同时环氧复合物的污闪电压提升了13.78%。对环氧复合物的热学及机械性能进行测试,特种改性剂的添加对其热稳定性及拉伸强度影响不大,本研究在不降低环氧复合物热学及机械性能的同时,有效改善了其外绝缘性能。本文研究结果可为无线传能复合绝缘子等外绝缘设备的绝缘材料设计方法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能复合绝缘子 分子结构设计 憎水性 憎水迁移性 外绝缘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咸水灌溉对斥水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 被引量:28
13
作者 刘春成 李毅 +3 位作者 郭丽俊 关冰艺 廖轶群 王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39-45,共7页
土壤斥水性影响着作物的产量,为了研究微咸水灌溉对斥水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进行了室内土柱微咸水入渗试验。对比了不同矿化度和斥水程度对两种土质水盐运移的影响,探讨了微咸水入渗后土壤斥水性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不斥水土壤的入渗... 土壤斥水性影响着作物的产量,为了研究微咸水灌溉对斥水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进行了室内土柱微咸水入渗试验。对比了不同矿化度和斥水程度对两种土质水盐运移的影响,探讨了微咸水入渗后土壤斥水性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不斥水土壤的入渗能力随矿化度的增加而增加。亲水和斥水土壤的入渗率均可采用Kostiakov公式简单模拟。斥水土壤入渗能力在矿化度为1g/L时达到最大,超过1g/L后则随矿化度的增大而减小。微咸水入渗的累积入渗量与湿润锋推进距离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斥水性土壤中的相同剖面水盐的含量比不斥水的减小。微咸水入渗后土壤产生了一定的斥水性。该研究表明微咸水灌溉对盐渍化土壤的水盐分布和斥水性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渗量 斥水性 微咸水 矿化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丝绸拒水拒油多功能整理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杨琪芬 顾红桃 +2 位作者 徐伟 钱国洪 韩美娜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6-18,共3页
采用澳大利亚产有机氟拒水拒油整理剂SriProofWORF对真丝绸进行拒水拒油整理 ,探讨了该整理剂和配套交联剂浓度、焙烘温度对整理效果的影响 ,并与瑞士和日本产有机氟防水剂的整理效果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 。
关键词 真丝绸 拒水拒油整理 碳氟树脂 整理剂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裂缝混凝土的吸水性能及防水处理的影响 被引量:25
15
作者 张鹏 戴建国 +2 位作者 赵铁军 F.H.Wittmann 金祖权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0-74,共5页
对小尺寸钢筋混凝土梁诱导了不同宽度的裂缝,通过吸水试验研究了带裂缝混凝土的吸水性能,以及混凝土表面涂覆硅烷和内掺硅烷对水分侵入的抑制效果.结果显示,带裂缝混凝土在吸水4 h内,其吸水量与时间平方根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混凝土吸水... 对小尺寸钢筋混凝土梁诱导了不同宽度的裂缝,通过吸水试验研究了带裂缝混凝土的吸水性能,以及混凝土表面涂覆硅烷和内掺硅烷对水分侵入的抑制效果.结果显示,带裂缝混凝土在吸水4 h内,其吸水量与时间平方根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混凝土吸水系数随裂缝宽度的增大而增大,且呈"S"形状;经表面防水处理的混凝土,水分以气态形式沿裂缝进入混凝土,贯穿憎水区后逐渐凝结并最终与外界建立吸水通道,防水效果取决于憎水层厚度和裂缝宽度;内掺硅烷的混凝土整体憎水,即使裂缝宽度达0.4 mm,其防水效果仍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 防水处理 硅烷 憎水层 吸水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苔藓结皮斥水性及其对火烧时间的响应 被引量:8
16
作者 郭成久 陈乐 +2 位作者 肖波 贾玉华 王庆海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2-217,共6页
生物结皮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地表覆被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对土壤理化性状以及水土流失产生重要影响,其中土壤斥水性是一个重要方面。使用滴水穿透时间法、酒精溶液入渗法以及盘式吸渗仪法,分别测定了黄土区典型苔藓结皮和无结皮对照的斥... 生物结皮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地表覆被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对土壤理化性状以及水土流失产生重要影响,其中土壤斥水性是一个重要方面。使用滴水穿透时间法、酒精溶液入渗法以及盘式吸渗仪法,分别测定了黄土区典型苔藓结皮和无结皮对照的斥水时间、斥水强度以及斥水系数,对比研究了苔藓结皮对土壤斥水性的影响。同时,对苔藓结皮进行了不同时间(15,30,45,60,90s)的火烧处理,分析苔藓结皮的斥水性对火烧时间的响应。结果表明:黄土区苔藓结皮的平均斥水时间为22.95s,斥水强度(酒精溶液临界浓度)为3%,斥水系数为2.66。与无结皮对照相比,苔藓结皮的斥水时间和斥水系数分别显著增加了12倍和14.6%。同时,火烧处理显著增强了苔藓结皮的斥水性,且火烧时间越长其斥水性越强。15,30,45,60,90s火烧处理后,苔藓结皮的斥水时间分别增加0.9,31.4,19.3,54.8,127.4倍,斥水系数分别增加8.9%、11.2%、21.2%、21.9%、28.9%。说明黄土区苔藓结皮具有较强斥水性,且火烧处理可使其斥水性进一步增强,因此在该地区土地利用和管理中应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结皮 苔藓结皮 火烧 斥水时间 斥水强度 斥水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斥水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41
17
作者 李毅 商艳玲 +1 位作者 李振华 刘世宾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8-75,共8页
简述了土壤斥水的基本概念,归纳了土壤斥水对农田水分循环、水土保持、地下水环境等的影响,分析了土壤斥水发生的原因,总结了国内外已采用的斥水度测定方法及其各自特点,并对土壤斥水度空间变异性、斥水土壤在入渗和蒸发过程中的水分运... 简述了土壤斥水的基本概念,归纳了土壤斥水对农田水分循环、水土保持、地下水环境等的影响,分析了土壤斥水发生的原因,总结了国内外已采用的斥水度测定方法及其各自特点,并对土壤斥水度空间变异性、斥水土壤在入渗和蒸发过程中的水分运动规律及斥水土壤入渗性能改善方法的研究现状作了较全面的分析和评述。由于土壤斥水与农田水分循环、微生物活动、产流产沙和地下水环境污染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因此有必要进行相关问题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斥水性 滴水渗透时间法 空间变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改性氟代聚丙烯酸酯的合成及应用 被引量:9
18
作者 安秋凤 窦蓓蕾 +1 位作者 胡应燕 孙刚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3-65,共3页
将丙烯酸十二氟庚酯(FA),丙烯酸羟丙酯(HpAA)为单体,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在聚氨酯预聚体中进行聚丙烯酸酯自由基聚合,然后用丁酮肟(EtAO)进行完全封端,制得新型易去污整理剂聚氨酯改性氟代聚丙烯酸酯(FPUA)。FPUA附着在纤维表面... 将丙烯酸十二氟庚酯(FA),丙烯酸羟丙酯(HpAA)为单体,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在聚氨酯预聚体中进行聚丙烯酸酯自由基聚合,然后用丁酮肟(EtAO)进行完全封端,制得新型易去污整理剂聚氨酯改性氟代聚丙烯酸酯(FPUA)。FPUA附着在纤维表面时纤维与空气的界面上富集着疏水的含氟链段,能使整理后棉织物与水的接触角达到146.5°,与油的接触角达到132°;当FPUA用量为1.5g/100mLH2O,使用100℃烘5min后180℃高温焙烘2min的工艺时,疏水性达到95分,疏油等级6级,易去污可达到5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改性 氟代聚丙烯酸酯 疏水 疏油 易去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土和黏土的颗粒差异对土壤斥水性的影响 被引量:18
19
作者 杨松 吴珺华 +1 位作者 董红艳 张燕明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21-426,共6页
斥水性土壤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并且对土壤环境和作物生长等有重要影响。建立理想化的土壤颗粒模型对砂土和黏土的斥水特性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当接触角很小时,砂土中不存在斥水现象。随着接触角的增大,砂土斥水性与含水率密切相关... 斥水性土壤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并且对土壤环境和作物生长等有重要影响。建立理想化的土壤颗粒模型对砂土和黏土的斥水特性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当接触角很小时,砂土中不存在斥水现象。随着接触角的增大,砂土斥水性与含水率密切相关,砂土的密实度对其斥水性也有重要影响,当砂土比较密实时,土壤的"亲水"与"斥水"特性对含水率特别敏感,随着含水率的变化,砂土可能由亲水性较好的土壤转变为斥水性土壤;当砂土比较松散时,土壤颗粒的斥水性对含水率并不敏感。当黏土接触角略小于90°且湿润半径b也较小时,黏土也存在斥水现象。如果黏土颗粒的接触角较小或接触角小于90°且湿润半径b较大,黏土总是亲水的。黏土含水率较大时,斥水特性由土壤颗粒的接触角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斥水性土壤 理想模型 含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斥水性对含水率的响应模型研究 被引量:28
20
作者 陈俊英 吴普特 +2 位作者 张智韬 Gideon Oron 汪志农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3-67,82,共6页
选用以色列3类不同质地的10种不同斥水性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滴水穿透时间法测定土壤斥水性对含水率的响应关系,得到了不同土壤斥水持续时间随含水率变化的规律,通过Gaussian模型、Lorentzian模型和Lognormal模型对这种规律进行回归分... 选用以色列3类不同质地的10种不同斥水性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滴水穿透时间法测定土壤斥水性对含水率的响应关系,得到了不同土壤斥水持续时间随含水率变化的规律,通过Gaussian模型、Lorentzian模型和Lognormal模型对这种规律进行回归分析,最终得出了土壤斥水持续时间随含水率的变化规律符合Lorentzian模型。由此响应模型,就可以根据某种土壤部分斥水性对含水率响应的实测数据,计算出土壤斥水性的峰值含水率、峰值斥水性以及临界含水率,为不同土壤斥水性进行对比和土壤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斥水性 土壤含水率 响应模型 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