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9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燃料电池用双爪氢气循环泵工作特性与瞬态模拟
1
作者 王君 辛远杰 +5 位作者 潘诗洋 赵鑫 任纯吉 谈庆朋 王增丽 崔冬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7-275,共9页
为了解决传统双爪循环泵啮合性差和工作过程复杂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型偏心圆弧型双爪转子,建立其几何模型,并推导其型线方程。采用偏心圆弧及其共轭曲线构建出光滑的双爪转子,进而得到一种用于氢气循环的爪式压缩机,分析其工作过程... 为了解决传统双爪循环泵啮合性差和工作过程复杂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型偏心圆弧型双爪转子,建立其几何模型,并推导其型线方程。采用偏心圆弧及其共轭曲线构建出光滑的双爪转子,进而得到一种用于氢气循环的爪式压缩机,分析其工作过程。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新型爪式压缩机的流场变化规律,并与现有爪式压缩机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新型双爪转子能够实现全光滑啮合,解决了传统双爪转子的尖点问题,增强了转子与壳体之间的密封效果。同时,通过合理的排气口设计,消除了余隙容积,提高了爪式压缩机的综合性能,对于爪式压缩机的发展和氢燃料电池系统性能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 氢气循环泵 爪式压缩机 双爪转子 型线设计 全光滑啮合 工作过程 流场模拟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剥离涂层下含缺陷管道腐蚀规律的瞬态数值模拟研究
2
作者 李雷 孙东旭 +2 位作者 柴玉莹 谢飞 吴明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31-239,共9页
为研究剥离涂层下含缺陷的金属管道缝隙腐蚀问题,建立了一个充分考虑缝隙内溶液传质过程、电位梯度变化和电中性原则等影响的二维数学模型。利用数值模拟研究了施加阴极保护对含缺陷金属管道腐蚀行为的影响,分析了瞬态条件下缺陷内溶液... 为研究剥离涂层下含缺陷的金属管道缝隙腐蚀问题,建立了一个充分考虑缝隙内溶液传质过程、电位梯度变化和电中性原则等影响的二维数学模型。利用数值模拟研究了施加阴极保护对含缺陷金属管道腐蚀行为的影响,分析了瞬态条件下缺陷内溶液的溶解氧含量、离子浓度和电导率随时间的变化。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35 h前阴极保护电位无法完全保护缝隙内的缺陷,且缺陷处的电位差随着与缝口距离增加逐渐减小;在缺陷处电迁移传质和溶液浓度梯度影响离子的扩散,使阳离子向缺陷内、阴离子向缺陷外运动;还原反应导致溶液的电导率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大,但随缝隙深度增加而降低,在缺陷底部的电导率略高于缺陷口的电导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隙腐蚀 阴极保护 缺陷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射流瞬态流速变分模态分解法的纬纱波动幅度预测
3
作者 沈敏 欧阳灿 +4 位作者 熊小双 王真 杨学正 吕永法 余联庆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7-196,共10页
为降低柔性纬纱在引纬过程中因辅助喷嘴高速气流曳力而产生过大形变,使用基于分解层数优化的变分模态分解(VMD)方法,获得辅助喷嘴射流瞬时速度信号的本征模态分量(IMF),利用IMF预测柔性纬纱运动形变,降低断纬率。首先采用大涡模拟(LES)... 为降低柔性纬纱在引纬过程中因辅助喷嘴高速气流曳力而产生过大形变,使用基于分解层数优化的变分模态分解(VMD)方法,获得辅助喷嘴射流瞬时速度信号的本征模态分量(IMF),利用IMF预测柔性纬纱运动形变,降低断纬率。首先采用大涡模拟(LES)方法数值模拟了圆锥形、圆弧形及圆柱形入口辅助喷嘴射流的瞬态流场分布,监测了辅助喷嘴射流在势核与势尾区域瞬态速度信号;继而,通过VMD方法,得到监测点速度的本征模态分量,讨论了各本征模态信号波动的方差,最后通过双向流固耦合法得到纬纱的径向偏移来验证预测的准确性。结果发现:3种辅助喷嘴势核与势尾处主模态IMF1速度幅值稳定,为辅助喷嘴的主速度模态;次模态IMF2波动大且与纬纱径向偏移具有同步性,可用于预测纬纱波动;第3模态IMF3为高频振荡信号,可视为流场高频噪声信号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气织机 辅助喷嘴射流 流场 大涡模拟 变分模分解 纬纱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态平面热源法加厚探头的数值模拟研究
4
作者 胡铮 程树森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8-146,共9页
瞬态平面热源法(TPS)的理论假设限制了该方法的使用场景,为此该文研究了加厚探头的导热系数测量精度并提出热容修正模型。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建立5501型探头的三维模型和增加镍丝厚度形成的加厚探头模型,根据模拟得出的温度历... 瞬态平面热源法(TPS)的理论假设限制了该方法的使用场景,为此该文研究了加厚探头的导热系数测量精度并提出热容修正模型。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建立5501型探头的三维模型和增加镍丝厚度形成的加厚探头模型,根据模拟得出的温度历史数据绘制探头温升曲线,结合无量纲时间函数,迭代拟合得出待测样品的导热系数,并探讨加热功率及加热时间对加厚探头测量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由加厚模型得出的导热系数相对误差显著增大;随着加热功率的提高,材料导热系数测量误差减小;热容修正模型在测量不同材料时的修正幅度,与探头比热容相对待测材料比热容的大小呈正相关;使用热容修正模型后探头测量导热系数的相对误差在1.5%以内。研究证明提出的加厚探头结构及修正模型能够满足TPS法对导热系数测量精度的要求,同时提高探头强度使其适应较为复杂的使用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热源法 热传导 导热系数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水断供核主泵屏蔽电机冷却水瞬态热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路义萍 艾丽昆 +1 位作者 孙海锋 索文旭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5756-5763,I0027,共9页
核主泵屏蔽电机在热态极端环境参数额定(简称热态额定)工况下,二次水突然断供(secondary water supply outage,SWSO)300 s时刻,一次下导轴承润滑水温不超过警报温度95℃是产品出厂的重要指标,研究该情况下热流场计算方法及各种参数随时... 核主泵屏蔽电机在热态极端环境参数额定(简称热态额定)工况下,二次水突然断供(secondary water supply outage,SWSO)300 s时刻,一次下导轴承润滑水温不超过警报温度95℃是产品出厂的重要指标,研究该情况下热流场计算方法及各种参数随时间演变特性对于电机热安全非常重要。首先,以北方工厂冷态环境参数下额定(简称冷态额定)工况该电机SWSO前后稳/瞬态厂内测量入出口试验数据为边界条件,采用有限体积法,进行流场和温度场的流固耦合数值模拟,模拟值与试验值300 s时的误差为5.97%,验证了计算方法准确性。然后,数值反演热态额定工况SWSO一/二次冷却水的温度场随时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SWSO 300 s内,二次水流速及对流传热系数随时间变化存在特征明显不同的2个阶段,二次水与螺旋槽壁面间对流换热系数h由稳态时7808.06 W/(m^(2)⋅K),13 s内减少到480.07 W/(m^(2)⋅K),随后h变化很小;热态额定参数时,下导轴承润滑水温远低于报警值95℃。为核主泵屏蔽电机轴承润滑水热安全计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屏蔽电机 二次水断供故障 模拟 流固耦合 冷却水温升 有限体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涡模拟的轴流泵叶顶泄漏涡瞬态特性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张德胜 石磊 +2 位作者 陈健 耿琳琳 吴苏青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74-80,共7页
为了深入掌握轴流泵叶顶区湍流特性,采用大涡模拟方法对某一模型轴流泵内部非定常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根据时域和频域特性图,分析间隙内压差和泄漏速度之间的关联现象,讨论了叶顶间隙内泄漏流的瞬态特性。根据三维泄漏涡结构,揭示了轴... 为了深入掌握轴流泵叶顶区湍流特性,采用大涡模拟方法对某一模型轴流泵内部非定常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根据时域和频域特性图,分析间隙内压差和泄漏速度之间的关联现象,讨论了叶顶间隙内泄漏流的瞬态特性。根据三维泄漏涡结构,揭示了轴流泵叶顶区不同类型的涡系,叶顶泄漏涡带在剪切层内涡丝动力的驱动下逐渐变长,然后与射流剪切层分离;叶顶间隙内涡团的瞬态变化大于叶顶泄漏涡的周期性变化,导致剪切层内的小尺度涡的生成周期时间较短,其在主泄漏涡带上方形成了小尺度泄漏流涡带。从叶顶轴平面的涡结构可发现,随着弦长系数的增大,剪切层内的分离涡不断被分离并且被叶顶泄漏涡卷吸,在主泄漏涡向相邻叶片压力面的运动过程中,其涡量不断减小,并且在转轮室端壁面附近不断诱导各种尺度的涡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漏 湍流 大涡模拟 叶顶 泄漏涡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力减速器充液过程瞬态特性三维数值模拟 被引量:21
7
作者 闫清东 邹波 +1 位作者 魏巍 于涛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17,共6页
为得到紧急充液过程中的液力减速器瞬态内流场特性及制动外特性,基于瞬态流场计算方法建立了某型液力减速器相应的仿真模型。结合实际车用工况确定了入、出油口的流速,设置了精确的初始流场作为边界和初始条件,运用CFD技术对液力减速器... 为得到紧急充液过程中的液力减速器瞬态内流场特性及制动外特性,基于瞬态流场计算方法建立了某型液力减速器相应的仿真模型。结合实际车用工况确定了入、出油口的流速,设置了精确的初始流场作为边界和初始条件,运用CFD技术对液力减速器紧急制动工况的充液过程进行流场分析及制动外特性仿真计算。以动轮初始转速2 640 r/min紧急充液过程为例分析了液力减速器流道内腔速度、总压、湍流动能分布特点,并对制动外特性仿真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仿真误差为12.7%。表明仿真模型和方法较为合理、准确,瞬态流场仿真方法能更全面地反映液力减速器充液过程中随时间变化的流场内特性及制动外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力减速器 流场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用四气门汽油机气道及缸内流场的瞬态模拟 被引量:8
8
作者 祖炳锋 康秀玲 +2 位作者 付光琦 徐玉梁 刘捷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975-980,共6页
为指导结构设计,缩短开发周期,在486QE车用四气门汽油机研发过程中,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Star- CD对其气道及缸内流场进行了瞬态模拟.采用基于模板的动网格生成技术,快速生成计算网格,计算并给出了速 度场和湍动能场.模拟结果表明,气... 为指导结构设计,缩短开发周期,在486QE车用四气门汽油机研发过程中,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Star- CD对其气道及缸内流场进行了瞬态模拟.采用基于模板的动网格生成技术,快速生成计算网格,计算并给出了速 度场和湍动能场.模拟结果表明,气道内流场未出现死区和逆向流动,气道结构设计合理;缸内流场中出现明显的 滚流,在压缩上止点以大尺度滚流的状态存在,高湍动能区位于火花塞附近,有利于火焰传播.样机的台架试验数 据表明,功率、油耗、扭矩和排放指标都达到了预期目标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机 气道及缸内流场 动网格 模拟 滚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网格方法的圆柱启动瞬态流动数值模拟 被引量:14
9
作者 李志峰 吴大转 王乐勤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64-268,共5页
为考察有限体积法求解边界突然变化引起的流动问题的有效性,并考虑向流体机械瞬时启动问题求解的拓展,基于非结构化动网格,采用有限体积法对圆柱突然启动过程的二维非定常黏性不可压缩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雷诺数为60-9 500的非定... 为考察有限体积法求解边界突然变化引起的流动问题的有效性,并考虑向流体机械瞬时启动问题求解的拓展,基于非结构化动网格,采用有限体积法对圆柱突然启动过程的二维非定常黏性不可压缩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雷诺数为60-9 500的非定常流动的演化过程.在不同雷诺数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很好.对于高雷诺数(800≤Re≤9 500)的情况,当雷诺数为5 000时捕捉到了α现象;当雷诺数为9 500时依次捕捉到了β和α现象,且流动分离区的几何参数和流型均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同时计算得到了在不同雷诺数下圆柱的瞬态阻力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 有限体积法 动网格 启动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冲程发动机扫排气道 -缸内系统三维瞬态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蒋炎坤 钟毅芳 +2 位作者 罗马吉 藏成 陈国华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9-164,共6页
对倒拖工况下的 K10 0二冲程摩托车汽油机扫排气道 -缸内系统流场进行了三维瞬态数值模拟研究。通过计算发现 ,整个扫气阶段的缸内流场是由三维回流组成的。扫排气道 -缸内系统流场是扫气气流以射流形式从周向与缸内气体混合并同时以类... 对倒拖工况下的 K10 0二冲程摩托车汽油机扫排气道 -缸内系统流场进行了三维瞬态数值模拟研究。通过计算发现 ,整个扫气阶段的缸内流场是由三维回流组成的。扫排气道 -缸内系统流场是扫气气流以射流形式从周向与缸内气体混合并同时以类似环抱的形式将废气向排气口推挤 ,前者类似于“完全混合”,后者类似于“完全置换”。计算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冲程发动机 三信数值模拟 排气道缸内系统 汽油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心泵快速启动过程瞬态水力特性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3
11
作者 吴大转 王乐勤 胡征宇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427-1430,1454,共5页
为了准确预测离心泵快速启动过程的瞬态水力特性,应用功率键合图法建立了离心泵系统动力学模型.该模型基于能量守恒和一维系统动力学方法,给出了离心泵系统键合图结构,推导了描述离心泵启动过程内部能量供给、传递、转化和消耗的基本关... 为了准确预测离心泵快速启动过程的瞬态水力特性,应用功率键合图法建立了离心泵系统动力学模型.该模型基于能量守恒和一维系统动力学方法,给出了离心泵系统键合图结构,推导了描述离心泵启动过程内部能量供给、传递、转化和消耗的基本关系式.结合键合图结构和能量守恒关系得到了系统状态方程组,并采用四阶Runge-kutta法进行数值求解.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快速启动过程中,预测的离心泵动态流量、扬程和转速的变化趋势都能与实验结果较好吻合,并且模型能预测到离心泵快速启动过程的瞬态效应,功率键合图法可以适于对离心泵快速启动过程的动态特性进行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快速启动 状况 数值模拟 键合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力缓速器瞬态两相流动大涡模拟及性能预测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雪松 于秀敏 +1 位作者 程秀生 苗丽颖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85-389,419,共6页
为了全面掌握液力缓速器各个流动单元内速度场和压力场的分布特性,提取了全流道几何模型作为计算区域,利用CFD平台的大涡模拟法和多流动区域耦合计算的滑动网格法对液力缓速器内部气液两相流动进行了三维瞬态数值模拟,将混合模型与欧拉... 为了全面掌握液力缓速器各个流动单元内速度场和压力场的分布特性,提取了全流道几何模型作为计算区域,利用CFD平台的大涡模拟法和多流动区域耦合计算的滑动网格法对液力缓速器内部气液两相流动进行了三维瞬态数值模拟,将混合模型与欧拉模型交替运用在其多相流模型中,获得了不同充液率下液力缓速器内流场结构的变化及两相体积分数分布情况,分析了流场内二次流、脱流及涡旋的产生机理,并计算了缓速器的外特性.结果表明: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很好,误差在8%以内;流场计算十分准确,运用的大涡模拟方法可以有效地模拟液力缓速器流场内的真实液流结构,其结果可以用来指导液力缓速器的设计及其结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力缓速器 全流道 大涡模拟 流场 两相流动 性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铝真空碳热还原炉瞬态温度场模拟计算 被引量:18
13
作者 周厚军 陈秀敏 +2 位作者 杨斌 李亮 戴永年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96-901,共6页
以昆明理工大学真空冶金国家工程实验室氧化铝真空碳热还原炉为研究对象,依据传热学理论和氧化铝真空碳热还原炉的结构特点,分析了氧化铝真空碳热还原炉的加热和散热过程,并用有限元法建立了真空碳热还原炉瞬态温度场数值模拟计算模型,... 以昆明理工大学真空冶金国家工程实验室氧化铝真空碳热还原炉为研究对象,依据传热学理论和氧化铝真空碳热还原炉的结构特点,分析了氧化铝真空碳热还原炉的加热和散热过程,并用有限元法建立了真空碳热还原炉瞬态温度场数值模拟计算模型,运用ANSYS软件对还原炉在持续加热下的瞬态温度场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并得出了还原炉温度场的三维分布状况,同时分析了瞬态温度场的变化情况。经过具体实验验证,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验所测的局部各点测量值误差均在2%以内,实际所测的平均值与模拟结果误差在1%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真空碳热还原炉 温度场 有限元分析 数值模拟 ANSYS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态热量标定系统的太阳模拟器光学系统设计 被引量:11
14
作者 顾国超 王丽 +2 位作者 刘洪波 高雁 陈家琦 《中国光学》 EI CAS 2012年第6期630-638,共9页
设计了一种应用于瞬时热量标定系统的太阳模拟器光学系统,系统由短弧氙灯、椭球聚光镜和通道反射式积分器组成。介绍了椭球聚光镜的设计准则和限制要求,分析了积分器的工作原理和体均匀性,讨论了辐照面大小要求和安装空间的限制,最后,... 设计了一种应用于瞬时热量标定系统的太阳模拟器光学系统,系统由短弧氙灯、椭球聚光镜和通道反射式积分器组成。介绍了椭球聚光镜的设计准则和限制要求,分析了积分器的工作原理和体均匀性,讨论了辐照面大小要求和安装空间的限制,最后,优化了系统设计并进行了仿真模拟。仿真结果表明,当选用近轴放大倍率为4.5、积分器管长为85 mm时,若采用7 000 W氙灯,即能够获得3%的均匀性和4 250个太阳常数的辐照强度;若采用5 000 W氙灯,则可在均匀性不变的情况下获得2 980个太阳常数的辐照强度,两者均满足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模拟 氙灯 热量标定系统 光学系统 高能量密度 高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UENT的LNG储罐瞬态蒸发率仿真实验 被引量:5
15
作者 管官 林焰 +1 位作者 杨蕖 周帅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9-82,共4页
为使学生接触专业科研前沿,更好地培养其科研与创新能力,将LNG储罐瞬态蒸发率研究内容引入到实验教学当中,开展了基于FLUENT的LNG储罐瞬态蒸发率仿真实验研究。利用FLUENT进行仿真实验,可直观呈现LNG储罐在不同充满率、不同环境温度、... 为使学生接触专业科研前沿,更好地培养其科研与创新能力,将LNG储罐瞬态蒸发率研究内容引入到实验教学当中,开展了基于FLUENT的LNG储罐瞬态蒸发率仿真实验研究。利用FLUENT进行仿真实验,可直观呈现LNG储罐在不同充满率、不同环境温度、不同内径尺寸下LNG蒸发率的变化规律,便于学生理解LNG蒸发规律。通过该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仿真实验,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仿真能力,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培养学生运用实验手段解决科研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天然气储罐 蒸发率 仿真实验 flu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力缓速器内流场三维瞬态数值模拟及特性预测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雪松 程秀生 +2 位作者 苗丽颖 刘春宝 刘中华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34-39,共6页
采用滑动网格理论,将液力缓速器定子和转子之间的接合面定义为网格分界面来传递不同子域间的流动参数。采用标准k-ε模型及SIMPLEC算法,利用FLUENT软件对全充液工况液力缓速器的内流场进行了三维瞬态数值模拟,得到了液力缓速器内流场的... 采用滑动网格理论,将液力缓速器定子和转子之间的接合面定义为网格分界面来传递不同子域间的流动参数。采用标准k-ε模型及SIMPLEC算法,利用FLUENT软件对全充液工况液力缓速器的内流场进行了三维瞬态数值模拟,得到了液力缓速器内流场的速度、压力分布特性。基于流场数值解计算了制动扭矩,其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很好,验证了流场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力缓速器 流场 数值模拟 特性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采井筒瞬态温度场的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16
17
作者 高学仕 张立新 +1 位作者 潘迪超 郑金军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67-69,共3页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分析了热采井筒的瞬态传热。分析结果表明 ,随着注汽的进行 ,在模型任一位置上的径向热流量均逐渐减小 ,能量损耗随着注汽周期的延长而下降。因此 ,适当延长注汽周期有利于节省能源。如果不能延长注汽时间 ,则...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分析了热采井筒的瞬态传热。分析结果表明 ,随着注汽的进行 ,在模型任一位置上的径向热流量均逐渐减小 ,能量损耗随着注汽周期的延长而下降。因此 ,适当延长注汽周期有利于节省能源。如果不能延长注汽时间 ,则可以通过适当地增大单位时间的注汽量来降低能量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井 热采井 温度场 加热区 传热 数值模拟 ANSYS分析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轴向应力下瞬态卸载诱发岩爆破坏数值模拟 被引量:6
18
作者 黄志平 唐春安 赵文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59-863,共5页
运用RFPA2D进行岩石试样瞬态卸掉围压数值试验研究,旨在探讨在不同地应力条件下隧道、洞室等实际工程开挖时诱发的岩爆过程和机理.首先进行单轴加载数值试验,然后进行同围压不同轴向应力下瞬时卸载围压诱发岩爆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单轴... 运用RFPA2D进行岩石试样瞬态卸掉围压数值试验研究,旨在探讨在不同地应力条件下隧道、洞室等实际工程开挖时诱发的岩爆过程和机理.首先进行单轴加载数值试验,然后进行同围压不同轴向应力下瞬时卸载围压诱发岩爆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单轴加载时试样集中某狭窄带破坏,有少量微震事件;瞬态卸载却集中自由面附近较大面积损伤,卸载前几乎没有微震事件发生;当低轴向应力卸掉围压时,试样表现张性为主剪切为辅复合形式破坏;高轴向应力卸去围压时,试样呈现剪切为主瞬时块状塌落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卸荷 岩爆 数值模拟 高应力 岩爆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道充水工况下气液两相流瞬态数值模拟 被引量:28
19
作者 袁文麒 刘遂庆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09-715,共7页
结合k-ε湍流模型,对三维管道充水过程的气液两相流进行了瞬态数值模拟.建立了管道充水过程液相体积分数与时间的数学模型,并对两相流在管道中的流动特性、能量损耗进行分析.模拟结果表明:充水过程中存在分层、段塞、气团、气泡流;气体... 结合k-ε湍流模型,对三维管道充水过程的气液两相流进行了瞬态数值模拟.建立了管道充水过程液相体积分数与时间的数学模型,并对两相流在管道中的流动特性、能量损耗进行分析.模拟结果表明:充水过程中存在分层、段塞、气团、气泡流;气体在管道中以气团、气泡流流型向下游管网流动;气液两相流造成的能量损耗大于单相流,两相流能量消耗增大的原因是存在气液相间相互作用以及流体与管壁摩擦系数的增大;倾斜下降管道剖面水平方向轴向流速对称分布;垂直方向靠近管道顶部与底部分别出现气、液相轴向流速峰值,气液交界处轴向流速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水管道 气液两相流 VOF模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几何多网格的RLC电源网络的瞬态模拟 被引量:5
20
作者 蔡懿慈 潘著 +3 位作者 骆祖莹 洪先龙 Sheldon X-D.Tan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57-662,共6页
提出了一种高效的、针对VLSI中Mesh拓扑结构的RLC电源线地线网络的时域分析算法该算法首次利用一种基于启发式原则的电路模型的简化方法来缩小电路网络的规模,扩展了原有的几何多网格方法来模拟求解以RLC元件建模的电源线网络实验数据表... 提出了一种高效的、针对VLSI中Mesh拓扑结构的RLC电源线地线网络的时域分析算法该算法首次利用一种基于启发式原则的电路模型的简化方法来缩小电路网络的规模,扩展了原有的几何多网格方法来模拟求解以RLC元件建模的电源线网络实验数据表明,对于一些规模较大的电路实例,在一个较小的误差损失下,该算法能大幅缩小电路的求解规模,求解速度比SPICE快两个数量级以上, 比原有的几何多网格方法也有大幅的提高如在Sun工作站上,当误差控制在1 5%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网格 RLC 电源线/地线网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