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A-RELM多特征优选的烟叶多部位正反面识别方法
1
作者 陈婷 赵晓琳 +5 位作者 张冀武 盖小雷 张晓伟 刘宇晨 王燕 龙杰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122,共10页
针对现有烟叶分级模型多基于平整烟叶的正面特征构建,分级模型准确率和实用性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正则化极限学习机(GA-RELM)多特征优选的烟叶多部位正反面识别方法。首先,对自然状态下的烟叶进行多尺度正反面特征提取,构... 针对现有烟叶分级模型多基于平整烟叶的正面特征构建,分级模型准确率和实用性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正则化极限学习机(GA-RELM)多特征优选的烟叶多部位正反面识别方法。首先,对自然状态下的烟叶进行多尺度正反面特征提取,构建正反面数据集,根据特征重要性和特征间的潜在关系,实现特征降维并构建新特征组合。其次,对正则化极限学习机(RELM)进行隐藏层偏置寻优,以提高模型实际应用性和分类精度。结果表明:与原极限学习机(ELM)相比,GA-RELM对自然状态下的烟叶正反面和多部位正反面的分类精度分别提高了0.84%和7.88%,运算时间分别减少2.56 s和5.72 s;与其他烟叶分级算法相比,GA-RELM在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F1评分等多个指标上表现出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烟叶分级 多特征优选 遗传算法 正则化极限学习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综合因子载荷得分法的烤烟群体等级分级模型研究
2
作者 蓝周焕 杨美林 +5 位作者 童德文 石三三 林博雅 陈添昌 王旭 江海东 《农学学报》 2025年第1期75-80,共6页
为解决现有烤烟智能分级模型效率较低的问题,以烤烟群体数码图像为处理对象,以不同等级烤烟群体RGB颜色模型偏态参数、Lab颜色模型参数、HSV颜色模型参数、叶面纹理参数等4类31个表型参数为输入变量,构建基于贝叶斯分类算法的烤烟群体... 为解决现有烤烟智能分级模型效率较低的问题,以烤烟群体数码图像为处理对象,以不同等级烤烟群体RGB颜色模型偏态参数、Lab颜色模型参数、HSV颜色模型参数、叶面纹理参数等4类31个表型参数为输入变量,构建基于贝叶斯分类算法的烤烟群体等级分级模型F1。在此基础上,提出并验证以综合因子载荷得分法获得的核心参数作为输入变量所构建的分级模型F2,F2整体准确度达到了82.24%,较F1模型提升了12.82%,且5个等级判定准确度都超过了70%,可为高效、实用烤烟智能化收购系统的开发提供应用基础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子分析 数码图像复合表型 贝叶斯分类 烤烟等级 群体分级 智能分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式烟叶专业化分级模式创新实践与成效评估
3
作者 张天宇 郑浩宇 +2 位作者 李新 高大伟 王斌 《现代农业研究》 2025年第4期98-102,共5页
本研究聚焦烟叶分级环节,针对传统模式弊端,创新性地开展了移动式烟叶专业化分级项目。详细阐述其从项目筹备到实施各阶段的具体举措,以及通过严谨的数据采集与分析方法所获得的成果,包括烟叶质量提升、成本控制、效率增进等方面,并探... 本研究聚焦烟叶分级环节,针对传统模式弊端,创新性地开展了移动式烟叶专业化分级项目。详细阐述其从项目筹备到实施各阶段的具体举措,以及通过严谨的数据采集与分析方法所获得的成果,包括烟叶质量提升、成本控制、效率增进等方面,并探讨了应对各类风险的策略,旨在为烟叶产业的现代化升级提供可借鉴的实践经验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 专业化分级 移动式 数据分析 风险应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淀粉芽孢杆菌与酿酒酵母混菌固态发酵低次烟叶工艺优化
4
作者 李萌 谢云霄 +5 位作者 王旭东 崔成哲 朱春阳 李河霖 马林 任瑞冰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2-239,共8页
该研究以挥发性致香成分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优化试验优化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JL-4和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PY-1混菌固态发酵低次烟叶工艺条件。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结合气相色谱-... 该研究以挥发性致香成分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优化试验优化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JL-4和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PY-1混菌固态发酵低次烟叶工艺条件。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检测发酵后烟叶中的挥发性致香成分,并进行理化指标测定和感官评吸。结果表明,低次烟叶的最佳混菌固态发酵条件为混菌比例(菌株JL-4∶菌株PY-1)2∶1、发酵温度33℃、接种量24%,在此条件下,低次烟叶中挥发性致香成分含量最高,为565.47μg/g。与无菌水、菌株JL-4和PY-1固态发酵低次烟叶相比,混菌固态发酵低次烟叶中的挥发性致香成分含量分别提高30.44%、9.94%、12.42%,淀粉含量分别降低31.04%、5.27%、30.71%,水溶性糖总含量分别增加14.85%、6.55%、9.07%,感官评吸得分分别提高51.35%、12.00%、16.67%,吸食品质大幅改善,香气质和香气量明显提升、余味更佳、刺激性和杂气减轻。综上,解淀粉芽孢杆菌和酿酒酵母混菌(2∶1)发酵低次烟叶,赋予烟叶特有香气成分,可明显降低淀粉含量,提升烟叶吸食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次烟叶 解淀粉芽孢杆菌 酿酒酵母 混菌发酵 致香成分 感官评吸 发酵条件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突散囊菌GT-1固态发酵对低次烟叶品质的影响
5
作者 李萌 曾婷婷 +4 位作者 杨金初 徐永明 李欢 马林 饶智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45,共8页
为探究应用冠突散囊菌固态发酵提升低次烟叶品质的可行性,从茯砖茶中分离筛选冠突散囊菌并接种于低次烟叶进行固态发酵,通过感官评吸考察固态发酵对烟叶品质的影响,应用同时蒸馏萃取和GC/MS检测固态发酵过程中1、3、5、7 d的烟叶主要致... 为探究应用冠突散囊菌固态发酵提升低次烟叶品质的可行性,从茯砖茶中分离筛选冠突散囊菌并接种于低次烟叶进行固态发酵,通过感官评吸考察固态发酵对烟叶品质的影响,应用同时蒸馏萃取和GC/MS检测固态发酵过程中1、3、5、7 d的烟叶主要致香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从茯砖茶中成功分离到候选菌株GT-1,经形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认为冠突散囊菌.将GT-1接种于低次烟叶进行固态发酵,发酵5天烟叶感官质量最佳,香气量、香气质、浓度和余味较对照均有较为明显改善.发酵烟叶中共检测出33种主要致香成分,包含16种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9种芳香族氨基酸转化产物、1种叶绿素降解产物、1种类西柏烷降解产物、6种美拉德反应产物.随着固态发酵时间的延长,烟叶主要致香成分总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致香成分总量在第5 d达到最高,为402.03μg/g;相较于未发酵烟叶,致香成分含量提高了22.54%,其中4,7,9-巨豆三烯-3-酮、香叶基丙酮、二氢猕猴桃内酯、苯甲醇、苯乙醇、2-乙酰基吡咯等致香物质含量显著提高,极大的丰富了烟气的甘甜香、烟草香、果香、花香等香气.冠突散囊菌固态发酵可提高烟叶香气物质含量和种类,有效提升低次烟叶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突散囊菌 固态发酵 低次烟叶 致香成分 发酵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晒黄烟云晒1号烟叶结构优化措施
6
作者 李光西 唐旭兵 +6 位作者 甄安忠 雷加忠 阳昊 杨志吉 段开伟 扶艳艳 鲁耀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11期2576-2581,共6页
为满足卷烟工业在烤烟型卷烟中对晒黄烟原料的应用需求,找出适宜云南德宏州晒黄烟烟叶结构优化措施,以云晒1号晒黄烟为材料,研究了底脚叶去除时间及数量、上部叶去除时间及数量及留叶数等相结合的烟叶结构优化措施对晒黄烟的农艺性状、... 为满足卷烟工业在烤烟型卷烟中对晒黄烟原料的应用需求,找出适宜云南德宏州晒黄烟烟叶结构优化措施,以云晒1号晒黄烟为材料,研究了底脚叶去除时间及数量、上部叶去除时间及数量及留叶数等相结合的烟叶结构优化措施对晒黄烟的农艺性状、部位等级结构、经济性状和化学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烟叶结构优化处理措施能提高产量、产值、均价等经济性状,综合表现以T2和T5处理较好,其次是T3和T4处理;能降低下部烟叶的比例,提高中部烟叶比例及上等烟比例,大小依次为T5>T4>T3>T2>T1;上、中部烟叶化学成分含量多数指标达到了优质烟叶要求,均能满足工业要求,综合表现上部烟叶以T5、T2和T1较好;中部叶以T5、T3和T4综合表现较好,从关键指标烟碱含量来看,上、中部烟叶均超过了2.0%,上部叶T5、T2和T1均超过了3.0%,中部烟叶T2处理超过3.0%;由此,建议云南德宏州晒黄烟烟叶结构最佳优化措施为:封顶后10 d摘除2片底脚叶,晒制到上部叶时摘除2片顶叶,常规留叶数减去4片叶,保留17片叶,其次是封顶时摘除2片底脚叶和1片顶叶,常规留叶数减去3片叶,保留18片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晒黄烟 云晒1号 结构优化 部位等级结构 烟叶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视觉和智能识别技术在烟叶分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7
作者 李静 杨萍 +5 位作者 罗优 达巴次仁 和强 和雪佳 韩天华 贺彪 《农学学报》 2024年第9期24-30,共7页
计算机智能识别是一种模拟人类视觉和认知过程的技术,用于图像和视频的识别、判断以及模拟。本研究主要探讨了计算机视觉和智能识别技术在烟叶分级领域的应用。文章详细介绍了烟叶图像和近红外线光谱的采集方法,烟叶特征提取方式,以及... 计算机智能识别是一种模拟人类视觉和认知过程的技术,用于图像和视频的识别、判断以及模拟。本研究主要探讨了计算机视觉和智能识别技术在烟叶分级领域的应用。文章详细介绍了烟叶图像和近红外线光谱的采集方法,烟叶特征提取方式,以及智能识别模型的应用实例。通过比较不同烟叶特征智能识别技术的优缺点,总结了现有不同烟叶特征智能识别模型在准确性和鲁棒性方面的不足,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将集中于提高智能识别模型的性能,并通过多维度特征数据融合,进一步提升烟叶等级判定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智能识别 烟叶 特征 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气流体输送理论的烟叶风送关键因素研究
8
作者 谢媛 蒋仕飞 +1 位作者 康寒 李治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7期173-176,共4页
利用空气流体输送理论设计烟叶分级设备,有利于加快分级速度、提高效率和分级效果,便于分级后烟叶的分仓保存处理。针对烟叶在机器视觉分级中输送效率低的问题,利用空气流体输送理论,设计了负压输送试验平台,并利用Design Expert 11对... 利用空气流体输送理论设计烟叶分级设备,有利于加快分级速度、提高效率和分级效果,便于分级后烟叶的分仓保存处理。针对烟叶在机器视觉分级中输送效率低的问题,利用空气流体输送理论,设计了负压输送试验平台,并利用Design Expert 11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风速对烟叶输送的连续性具有极显著的影响,风管宽度、风管高度对烟叶输送影响不显著;当风管宽度为0.8 m、风管高度为0.3 m时,烟叶连续输送率最高;在实际的风力输送过程中,为平衡动力输入、烟叶输送效果、拍摄成像与算法计算时间,选择17~18 m/s为烟叶输送风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分级 空气流体输送理论 风力输送 关键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质联用仪对烤烟烘烤调制过程中烟叶主要致香成分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王岚 王璐 +2 位作者 廖臻 蒋次清 李忠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96-98,共3页
The flavor composition in fresh leaves,flavescent leaves and flue-cured tobacco leaves was identified and analysed by using simultaneous distillation and extraction equipment and GC-M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ome of ... The flavor composition in fresh leaves,flavescent leaves and flue-cured tobacco leaves was identified and analysed by using simultaneous distillation and extraction equipment and GC-M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ome of odour component,such as leaf alcohol and its ester,etc,were gradually decreased,and finally all of them disappeared.Some valuable flavor compound,such as β-damascone,farnesyl acetone,neophytadiene,fufural,megastigmatrienone,dihydroactinodiolide,geranyl acetone etc,were largely increased during curing.And some new compounds such as 4-cyclopentene-1,3-dione,2-acetylfulan,4-oxo-α-ionoe,2-methyltetrahydro-furan-3-one,maltoxazine etc were also detected at the end of cur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ue-cured tobacco FLUE curing process FLAVOR composi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外光谱的烟叶自动分级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刘剑君 申金媛 +1 位作者 张乐明 刘润杰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86-990,共5页
烟叶的自动分级一直是国内外学者智能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通过分析烟叶的主要组成成分和烟叶光谱信息特征,发现烟叶红外光谱可作为烟叶分级特征,并通过神经网络模型验证了红外光谱作为其分级特征的可行性,通过对比分析选取最佳红外... 烟叶的自动分级一直是国内外学者智能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通过分析烟叶的主要组成成分和烟叶光谱信息特征,发现烟叶红外光谱可作为烟叶分级特征,并通过神经网络模型验证了红外光谱作为其分级特征的可行性,通过对比分析选取最佳红外光谱间隔、光谱范围以及最必要的光谱预处理方法。利用概率神经网络对9个等级的烟叶进行分组分级,首先对选光谱数据进行减均值的预处理以消除基线漂移,然后将其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模式,相应的等级或组分作为理想输出训练网络。选择近半数的样本作为训练样本,其余为测试样本;网络对于训练样本的正确吻合率为100%,测试样本的平均正确吻合率91%以上。结果表明烟叶的红外光谱可以作为烟叶的分级特征,概率神经网络可以用于烟叶自动分级,为烟叶的自动分级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分级 红外光谱概率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烤烟烘烤方式的烘烤效应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耿富卿 刘明竞 +4 位作者 杨相 邓泳 徐增汉 李章海 张纪利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9-31,共3页
对不同烤房类型、装烟方式、装烟量、烘烤工艺进行对比试验,研究了烤烟不同烘烤方式的烘烤效应。结果表明,以密集烤房密集挂竿采用"改良密集烘烤工艺"的烟叶外观质量最好,上等烟比例(67.46%)和均价(16.63元/kg)最高,淀粉含量(... 对不同烤房类型、装烟方式、装烟量、烘烤工艺进行对比试验,研究了烤烟不同烘烤方式的烘烤效应。结果表明,以密集烤房密集挂竿采用"改良密集烘烤工艺"的烟叶外观质量最好,上等烟比例(67.46%)和均价(16.63元/kg)最高,淀粉含量(2.75%)最低,耗煤量(1.12 kg/kg)最低;密集烤房半密集挂竿采用"普通密集烘烤工艺"烘烤外观质量及上等烟比例最差,淀粉含量(2.75%)较低,耗煤量(1.18 kg/kg)较低。总体上,密集烤房密集挂竿的烘烤效应优于散叶烘烤和普通烤房烘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烤房 烘烤方式 外观质量 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熟度对烤后烟叶外观等级质量和内在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2
12
作者 谢已书 赵会纳 +3 位作者 戚源明 姜均 卢贤仁 向章敏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58-862,881,共6页
为了提高烤烟散叶密集烘烤烟叶外观等级质量和内在品质,尤其是香气质量。对比研究了散叶烘烤不同采收成熟度烟叶(尚熟、成熟和完熟)烤后外观等级质量、化学成分、感官评吸质量及香气成分含量的差异。散叶烘烤后烟叶外观等级质量(均价、... 为了提高烤烟散叶密集烘烤烟叶外观等级质量和内在品质,尤其是香气质量。对比研究了散叶烘烤不同采收成熟度烟叶(尚熟、成熟和完熟)烤后外观等级质量、化学成分、感官评吸质量及香气成分含量的差异。散叶烘烤后烟叶外观等级质量(均价、上等烟率和橘黄烟率)以成熟处理最佳;烤后烟叶香气成分总量随成熟度的提高而增加;除新植二烯外,成熟烟叶中性香气成分总量最高;在12种酸性香气成分中,成熟烟叶有10种组分含量最高;成熟和完熟处理烟叶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均较好;香气质、香气量、吃味等感官指标均随成熟度的提高而增加。成熟采收是获得烟叶优质外观等级质量的基础,完熟采收可提高烟叶内在品质,但会增加杂色烟叶的比例,导致烤后烟叶外观等级质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散叶 成熟度 外观等级质量 内在品质 香气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烤烟C3F等级烟叶表面颜色区域特征量化分析与聚类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改丽 甄焕菊 +3 位作者 李悦 魏春阳 郑宪滨 于建军 《山东农业科学》 2017年第6期21-25,共5页
为揭示烤烟C3F等级烟叶表面颜色的区域性差异,以2015年14个省份的C3F等级初烤烟叶为试材,采用多重比较和系统聚类法,对烟叶样品的表面颜色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1)烤烟表面颜色空间分布特征:明度(L*)为47.90~63.77;红度(a*)为14.12~1... 为揭示烤烟C3F等级烟叶表面颜色的区域性差异,以2015年14个省份的C3F等级初烤烟叶为试材,采用多重比较和系统聚类法,对烟叶样品的表面颜色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1)烤烟表面颜色空间分布特征:明度(L*)为47.90~63.77;红度(a*)为14.12~15.56;黄度(b*)为39.91~53.52;颜色饱和度(C*)为42.07~55.73。(2)烤烟C3F等级烟叶表面颜色具有较强的区域性差异:长江中上游和西南烟区的黄度b*和颜色饱和度C*均显著高于东南烟区;黄淮和北方烟区烤烟C3F等级烟叶表面颜色特征参数较为相近,均没有显著性差异。(3)烤烟C3F等级烟叶表面颜色区域性差异形成的重要原因是生态条件差异所致,品种对其影响较小。(4)烤烟C3F等级烟叶表面颜色特征可分为四类,并呈现较强的区域特征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C3F等级烟叶 颜色 区域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径向基网络的烟叶光谱分级 被引量:9
14
作者 彭丹青 申金媛 +2 位作者 刘剑君 丁春峰 刘润杰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5-18,共4页
烟叶的红外光谱特征不仅与其化学成分密切相关,而且与其内部结构有一定的关系。为此,提出了基于光谱分析并利用径向基神经网络对烟叶进行等级分类的方法。首先,对复杂繁多的原始光谱数据进行小波变换;然后,采用RBF(Radial-Basis Functi... 烟叶的红外光谱特征不仅与其化学成分密切相关,而且与其内部结构有一定的关系。为此,提出了基于光谱分析并利用径向基神经网络对烟叶进行等级分类的方法。首先,对复杂繁多的原始光谱数据进行小波变换;然后,采用RBF(Radial-Basis Function)神经网络进行分级。小波变换不仅可除去部分噪声,而且压缩后的数据可减少识别网络的输入维数,从而缩短了网络的训练和识别时间,并有效地减小了神经网络的VC维数,提高了网络的推广能力。对两种不同等级的50片烟叶红外光谱数据进行分析,取其中23片作训练样本,其他的27片作测试样本。实验结果表明:训练样本的正确识别率为100%,测试样本的正确识别率为9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分级 小波变换 RBF网络 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概率神经网络在烟叶自动分级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乐明 申金媛 +1 位作者 刘剑君 刘润杰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2-35,共4页
烟叶自动分级一直都是国内外烟草研究领域的重难点。为此,以红外光谱作为烟叶的特征,采用概率神经网络对11个等级的烟叶进行分组和分级。对光谱信号做消除基线漂移预处理,然后将其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样本,选择50%左右的样本作为学习训... 烟叶自动分级一直都是国内外烟草研究领域的重难点。为此,以红外光谱作为烟叶的特征,采用概率神经网络对11个等级的烟叶进行分组和分级。对光谱信号做消除基线漂移预处理,然后将其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样本,选择50%左右的样本作为学习训练样本,其余为测试样本;训练好的模型不论是分组还是分级,对于训练样本的正确吻合率为100%,测试样本的平均正确吻合率在90%以上。结果表明,概率神经网络可以进行烟叶自动分级,为烟叶的自动分级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分级 概率神经网络 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成熟度对原烟外观等级质量及关键化学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2
16
作者 崔国民 黄维 +1 位作者 赵高坤 韩善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6期10819-10822,共4页
[目的]筛选优化清香型烟叶采收成熟度,提升清香型烟叶风格特征、品质特征及卷烟工业可用性。[方法]以云烟87品种烟叶为材料,设计烟叶4种成熟度档次处理(未熟、初熟、适熟、过熟),分析不同成熟度对原烟外观等级质量及关键化学成分的影响... [目的]筛选优化清香型烟叶采收成熟度,提升清香型烟叶风格特征、品质特征及卷烟工业可用性。[方法]以云烟87品种烟叶为材料,设计烟叶4种成熟度档次处理(未熟、初熟、适熟、过熟),分析不同成熟度对原烟外观等级质量及关键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试验表明,烟叶适熟采收,烤后烟叶外观质量中,成熟度、颜色、光泽、油份、厚度、叶片结构等指标较好;等级质量中,上等烟比例、中上等烟比例、均价较高;化学成分中,淀粉、总糖、还原糖较协调。烟叶初熟采收,外观等级质量及关键化学成本协调性均次之。烟叶未熟采收、过熟采收,外观等级质量及关键化学成本协调性均较差。[结论]云烟87品种烟叶适宜采收的成熟度档次是适熟烟叶,其次为初熟烟叶,不宜采收未熟烟叶和过熟烟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采收成熟度 外观质量 等级质量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结合LSTSVM算法判别不同等级烟叶 被引量:9
17
作者 宋相中 赖衍清 +6 位作者 李祖红 郑波 李倩倩 吴丽君 张录达 熊艳梅 闵顺耕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27-331,共5页
本文用近红外光谱结合最小二乘双胞胎支持向量机(LSTSVM)算法建立了烟叶等级分类模型。从三个等级共210个烟叶样品中,取出120个样品作为建模集,剩余90个样品作为预测集。为了建立最优模型,对光谱预处理方法和模型参数进行筛选优化,最优... 本文用近红外光谱结合最小二乘双胞胎支持向量机(LSTSVM)算法建立了烟叶等级分类模型。从三个等级共210个烟叶样品中,取出120个样品作为建模集,剩余90个样品作为预测集。为了建立最优模型,对光谱预处理方法和模型参数进行筛选优化,最优模型对预测集样品的平均识别率为95.56%,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作为烟叶等级分类的一种有效方法。此外,将该算法与SIMCA、PLS-DA、SVM等三种常见的模式识别算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基于样品的原始光谱,同等条件下,LSTSVM算法的预测效果优于其他三种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最小二乘双胞胎支持向量机算法 烟叶 等级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烤烟B2F等级烟叶表面颜色区域性差异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改丽 于建军 +4 位作者 郑宪滨 魏春阳 李悦 胡建军 甄焕菊 《山东农业科学》 2017年第4期15-20,共6页
为揭示烤烟B2F等级烟叶表面颜色的区域性差异,以2015年14个省份的B2F等级初烤烟叶为试验材料,采用多重比较和系统聚类法,对烟叶样品的表面颜色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1)烤烟表面颜色空间分布特征:明度(L*)为47.72~60.29;红度(a*)为15.... 为揭示烤烟B2F等级烟叶表面颜色的区域性差异,以2015年14个省份的B2F等级初烤烟叶为试验材料,采用多重比较和系统聚类法,对烟叶样品的表面颜色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1)烤烟表面颜色空间分布特征:明度(L*)为47.72~60.29;红度(a*)为15.61~18.89;黄度(b*)为39.00~50.62;颜色饱和度(C*)为42.41~53.76。(2)烤烟B2F等级烟叶表面颜色具有较强的区域性差异:长江中上游烟区的明度指数L*显著高于西南烟区和东南烟区,东南烟区的明度指数L*显著低于其它四大烟区,西南烟区红度指数a*显著高于东南、黄淮和北方烟区;长江中上游烟区黄度指数b*和颜色饱和度指数C*均显著高于东南、黄淮和北方烟区。(3)不同种植区烤烟B2F等级烟叶表面颜色特征可分为4类,并呈现较强的区域特征:第一类主要集中在黄淮和北方烟区,总体特征是烟叶表面颜色红色特性较弱;第二类主要集中在东南烟区,总体特征是烟叶表面明度较低,显色暗淡,黄色特性弱,饱和度不够。第三类主要集中在西南烟区和重庆等产区,总体特征是烟叶表面红色特性最为明显。第四类主要集中在四川凉山州和部分西南烟区,总体特征是烟叶表面颜色亮度较高,黄色显性较好,颜色饱和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B2F等级烟叶 表面颜色 区域性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摘除不适用叶与喷施微肥对烤烟上部叶生理特性及产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领 李冬 +3 位作者 周俊学 白峰 王艳芳 申洪涛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78-1085,共8页
为优化烤后烟叶的等级结构,提高上部烟叶的工业可用性和烤烟生产效益,以烤烟"豫烟6号"品种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摘除下部6片不适用叶与喷施微肥对烤烟上部叶农艺性状、光合特性、碳氮代谢、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及经济性状... 为优化烤后烟叶的等级结构,提高上部烟叶的工业可用性和烤烟生产效益,以烤烟"豫烟6号"品种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摘除下部6片不适用叶与喷施微肥对烤烟上部叶农艺性状、光合特性、碳氮代谢、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摘除下部不适用叶和摘除下部4片不适用叶相比,摘除下部6片不适用叶显著提高了上部烟叶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光合性能、碳氮代谢强度、总氮和烟碱含量,降低了还原糖含量、糖碱比及烤烟产值。与仅摘除下部6片不适用叶相比,摘除下部6片不适用叶条件下喷施微肥进一步促进了烤烟上部叶的生长,显著增加了烤后烟叶的还原糖含量、糖碱比、钾含量和烤烟产值,显著降低了上部叶烟碱含量。摘除下部6片不适用叶联合喷施微肥较不摘除下部不适用叶处理,上部叶叶面积、单叶重、钾含量、钾氯比和上中等烟比例分别提高了10.66%、16.49%、13.43%、18.27%和15.00%。总体来看,摘除下部6片不适用叶联合喷施微肥能促进上部叶开片,提高烤后烟叶的等级结构,改善上部烟叶的品质,增加烤烟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部不适用叶 微肥 烤烟 生理特性 等级结构 产量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SO和SVM的烟叶近红外有用特征光谱选择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航 赵海东 +3 位作者 申金媛 刘润杰 刘剑君 穆晓敏 《物理实验》 2015年第6期8-12,共5页
为提高基于近红外光谱识别烟叶等级的效率,利用BPSO联合SVM对原始光谱数据进行有用特征光谱选择.利用BPSO将对分级影响不好或没有影响的特征剔除,采用SVM对烟叶的等级进行识别.结果表明:BPSO选择的最佳特征光谱可减少特征光谱的数目,提... 为提高基于近红外光谱识别烟叶等级的效率,利用BPSO联合SVM对原始光谱数据进行有用特征光谱选择.利用BPSO将对分级影响不好或没有影响的特征剔除,采用SVM对烟叶的等级进行识别.结果表明:BPSO选择的最佳特征光谱可减少特征光谱的数目,提高烟叶的正确分级率.对于相同的光谱范围,采样间隔越大,经过特征光谱选择后,原始光谱数据数目减少的比例越大.此外,有用特征光谱的选择可以有效地减少光谱数据的采集量,减少了分级模型的计算复杂度,提高烟叶分级的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BPSO 支持向量机 烟叶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