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稳定表达人细胞色素P450氧化还原酶(POR)的Flp-In^(TM) CHO细胞系的建立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欢 刘亭 +6 位作者 陆定艳 孙莉 何俊奇 李勇军 王永林 孙佳 席晓岚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3-108,共6页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人细胞色素P450氧化还原酶(POR)的Flp-In^(TM) CHO细胞系,为进一步建立稳定双表达人POR与人细胞色素P450(CYP)的细胞系奠定基础。方法构建POR重组慢病毒并感染Flp-In^(TM) CHO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蛋白表达,挑...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人细胞色素P450氧化还原酶(POR)的Flp-In^(TM) CHO细胞系,为进一步建立稳定双表达人POR与人细胞色素P450(CYP)的细胞系奠定基础。方法构建POR重组慢病毒并感染Flp-In^(TM) CHO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蛋白表达,挑选转染细胞进行嘌呤霉素筛选和单克隆培养,以获得稳定转染细胞株。利用丝裂霉素C(MMC)细胞毒实验、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POR的表达,获得稳定表达POR的Flp-In^(TM) CHO-POR细胞株。构建稳定双表达POR和CYP2C19的Flp-In^(TM) CHO-POR细胞(Flp-In^(TM) CHO-POR-2C19)和单表达CYP2C19的Flp-In^(TM) CHO细胞(Flp-In^(TM) CHO-2C19),并用环磷酰胺(CPA)测定CYP2C19酶活性。结果与感染阴性对照病毒的Flp-In^(TM) CHO细胞相比,感染POR重组慢病毒的Flp-In^(TM) CHO细胞MMC代谢活性升高,POR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增加,说明获得了可稳定表达POR的Flp-In^(TM) CHO-POR细胞。与Flp-In^(TM) CHO细胞相比,Flp-In^(TM) CHO-2C19的CPA代谢活性无显著差异,而Flp-In^(TM) CHO-POR-2C19的CPA代谢活性增加且明显高于Flp-In^(TM) CHO-2C19细胞。结论成功建立了稳定表达POR且可进一步用于CYP转基因细胞构建的Flp-In^(TM) CHO-POR细胞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P450氧化还原酶(POR) 慢病毒 Flp-In^(tm)cho-POR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色素P4502A13野生型/突变体稳定表达Flp-In^(TM)CHO细胞系的建立 被引量:1
2
作者 郑丹丹 李靖 +2 位作者 王永林 李勇军 刘亭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1-195,共5页
目的:构建稳定表达细胞色素P4502A13(CYP2A13)野生型(CYP2A13*1)和5种突变体的Flp-In^(TM)CHO细胞系。方法:构建CYP2A13野生型、各突变体的pcDNA5/FRT重组质粒。将pcDNA5-CYP2A13*1、*2、*5、*6、*8和*9重组质粒分别转染至Flp-In^(TM)CH... 目的:构建稳定表达细胞色素P4502A13(CYP2A13)野生型(CYP2A13*1)和5种突变体的Flp-In^(TM)CHO细胞系。方法:构建CYP2A13野生型、各突变体的pcDNA5/FRT重组质粒。将pcDNA5-CYP2A13*1、*2、*5、*6、*8和*9重组质粒分别转染至Flp-In^(TM)CHO细胞中,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和黄曲霉毒素B1(AFB1)细胞毒性实验检测转染细胞中CYP2A13表达量及其活性,筛选稳定表达CYP2A13野生型和各突变体的Flp-In^(TM)CHO细胞。结果:和转染pcDNA5/FRT空质粒的Flp-In^(TM)CHO细胞相比,转染各CYP2A13野生型和各突变体的CHO细胞中CYP2A1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增加,对AFB1毒性敏感度增加(P<0.05)。结论:成功建立了稳定表达CYP2A13*1、*2、*5、*6、*8和*9 Flp-In^(TM)CHO细胞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P4502A13 黄曲霉毒素B1 突变体 稳定表达 Flp-In^(tm)cho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