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沥青混合料流变试验评价指标量化方法研究
1
作者 冯叶斌 《广东公路交通》 2024年第3期9-14,共6页
针对直接试验法和差分法造成流动数计算存在一定偏差、影响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评价精度的问题,提出了采用四参数模型拟合法确定流动数,并对模型拟合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同时对直接试验法、差分法和四参数模型拟合法的结果进行了有效性对... 针对直接试验法和差分法造成流动数计算存在一定偏差、影响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评价精度的问题,提出了采用四参数模型拟合法确定流动数,并对模型拟合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同时对直接试验法、差分法和四参数模型拟合法的结果进行了有效性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拟合后的四参数模型的二阶导函数零点为流动点,采用该方法求解的流动数结果稳定,不受试验过程数据波动的影响,且与动稳定度相关性好、有效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流变试验 流动数 量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盖影响下渠道水力特性与冰塞形态关系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郝中保 李超 +1 位作者 汪晓华 史新娟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1-114,共4页
冰盖的形成和发展取决于水力条件、上游来冰的数量和类型,上游水力条件不同,冰盖的长度、厚度及形态特征各异。冰盖的形成又会影响上游的水力特性和过流能力。通过室内模型试验,研究了不同冰盖特征对上游水位及水闸流量系数的影响,同时... 冰盖的形成和发展取决于水力条件、上游来冰的数量和类型,上游水力条件不同,冰盖的长度、厚度及形态特征各异。冰盖的形成又会影响上游的水力特性和过流能力。通过室内模型试验,研究了不同冰盖特征对上游水位及水闸流量系数的影响,同时讨论了上游水力条件对冰盖长度、厚度及堆积形态的影响,指出了有冰块通过闸门和无冰块通过闸门时冰盖特征的差异。以临界弗汝徳数Fr、闸门开度和上游水深比值e/H及冰块的弗汝徳数Fb作为判别不同冰盖形态下有无冰块通过闸门的依据。对指导北方地区冬季渠道的安全取水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盖 水力条件 模型试验 弗汝徳数 渠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压器油流动带电度的微静电测量方法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6
3
作者 任双赞 钟力生 +2 位作者 刘强 于钦学 曹晓珑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96-100,共5页
为推动我国变压器油流动带电度测量技术的标准化,在实验室建立了一套微静电测量系统,制定了详细的测量规程,并对影响测量结果的关键因素(温度、流速、滤纸和油流次数)进行了试验研究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变压器油流动带电度的测量值随温... 为推动我国变压器油流动带电度测量技术的标准化,在实验室建立了一套微静电测量系统,制定了详细的测量规程,并对影响测量结果的关键因素(温度、流速、滤纸和油流次数)进行了试验研究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变压器油流动带电度的测量值随温度(10~50℃)的升高显著增加,据此推导出带电度随温度变化的校正公式;新油的带电度基本不受流速的影响,老化油的带电度随流速增长下降明显;滤纸和油流次数同样是影响测量结果的重要因素.该研究对于推动我国变压器油流动带电度测量技术的标准化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油 带电度 微静电测量 温度 流速 油流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射流出口临界雷诺数的确定 被引量:7
4
作者 徐世凯 王勇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99-703,共5页
将圆形自由射流按重力相似准则设计成6个系列模型,利用PIV测速系统,对射流模型相应不同出口雷诺数的流场、浓度场形态分布特征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射流流场及涡量场、轴线时均流速、断面流速分布、射流起始段长度等,得出圆形自由射流... 将圆形自由射流按重力相似准则设计成6个系列模型,利用PIV测速系统,对射流模型相应不同出口雷诺数的流场、浓度场形态分布特征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射流流场及涡量场、轴线时均流速、断面流速分布、射流起始段长度等,得出圆形自由射流出口临界雷诺数Rek≥2 000,以及雷诺数Re<2 000时射流起始段长度L0与出口雷诺数Re的关系为L0=kRe-0.57d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射流 PIV测速系统 模型试验 临界雷诺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雷诺数条件下静止管道车环状缝隙流场数值模拟 被引量:3
5
作者 贾晓萌 孙西欢 李永业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18,共9页
为了探究雷诺数对于静边界环状缝隙流场的影响,采用Fluent软件对雷诺数为115513、154018、192522三种工况下静止管道车环状缝隙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并通过物理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同一雷诺数条件下,在环状缝隙入口处流速最大,之后沿... 为了探究雷诺数对于静边界环状缝隙流场的影响,采用Fluent软件对雷诺数为115513、154018、192522三种工况下静止管道车环状缝隙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并通过物理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同一雷诺数条件下,在环状缝隙入口处流速最大,之后沿管道车车身方向,环状缝隙流流速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且环状缝隙流流速大于管道内水流的平均流速;各横断面环状缝隙流场均以管道中心呈同心圆分布,即半径相同的各点环状缝隙流流速值大致相同,且从管道车壁面到管壁面方向环状缝隙流流速呈现二次抛物线的变化形式;不同雷诺数条件下,管道内压强值沿程变化趋势大致相同,管道车上游位置处压强沿程呈现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环状缝隙内部和管道车下游位置处的压强值沿程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随着雷诺数的增加,环状缝隙流流速值与压强值和涡量值均呈现出逐渐增大的变化趋势;数值模拟结果同试验结果基本吻合,两者所得环状缝隙流流速最大相对误差不超过7%,表明通过数值模拟来研究管道车环状缝隙流场的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诺数 环状缝隙流 管道车 数值模拟 试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CA0012翼型低雷诺数绕流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0
6
作者 吴鋆 王晋军 李天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2-38,共7页
通过水槽氢气泡流动显示和PIV测速实验研究了NACA0012翼型在雷诺数为8200时的流动特性,重点关注了翼型绕流结构随迎角的变化。研究发现:分离点和分离剪切层形成旋涡的位置随迎角的增大而向上游移动,同时翼型上表面流动分离后形成的回流... 通过水槽氢气泡流动显示和PIV测速实验研究了NACA0012翼型在雷诺数为8200时的流动特性,重点关注了翼型绕流结构随迎角的变化。研究发现:分离点和分离剪切层形成旋涡的位置随迎角的增大而向上游移动,同时翼型上表面流动分离后形成的回流区尺寸随着翼型迎角的增加而增大。当流动再附于翼型上表面时,在再附点附近能够观测到展向涡的三维演化过程,并能观测到展向涡的局部配对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显示 NACA0012翼型 低雷诺数 层流分离泡 水洞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缆索承重桥近距离并列索气动力的雷诺数效应 被引量:5
7
作者 杜晓庆 张利平 刘庆宽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80,共6页
近距离并列索在工程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针对并列索的气动性能及其雷诺数效应的研究并不多,特别是在临界雷诺数区域。通过风洞试验,在雷诺数Re=0.9×105~3.2×105之间(涉及亚临界雷诺数和临界雷诺数)研究了近距离双圆柱... 近距离并列索在工程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针对并列索的气动性能及其雷诺数效应的研究并不多,特别是在临界雷诺数区域。通过风洞试验,在雷诺数Re=0.9×105~3.2×105之间(涉及亚临界雷诺数和临界雷诺数)研究了近距离双圆柱的气动性能及其雷诺数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近距离双圆柱的气动性能有强烈的雷诺数效应,在不同的风攻向角下,临界雷诺数的圆柱平均气动力系数与亚临界区有很大差异;在临界雷诺数区域,下游圆柱的平均升力系数可达到1.35以上,平均升力系数与阻力系数会随雷诺数的变化发生不连续突变,这应该是流态发生了变化;上游圆柱的平均升力系数可达1.0以上,平均升力系数会随雷诺数的变化发生不连续突变,这种气动力的突变与双圆柱绕流场的流态结构的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缆索承重桥 风洞试验 圆柱绕流 雷诺数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坎控底射混合流在新集水工模型中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欢 王均星 冯亦佳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1-94,共4页
结合新集水利枢纽模型试验,针对其泄洪时水流佛氏数低且发生二次水跃的特点,在消力池尾部设置一定高度的跌坎后,水流过坎形成跌水与二次水跃的联合流态,即坎控底射混合流。通过对跌坎高度(共轭比)的试验比较研究了坎控底混流的运动规律... 结合新集水利枢纽模型试验,针对其泄洪时水流佛氏数低且发生二次水跃的特点,在消力池尾部设置一定高度的跌坎后,水流过坎形成跌水与二次水跃的联合流态,即坎控底射混合流。通过对跌坎高度(共轭比)的试验比较研究了坎控底混流的运动规律、消能特性及其控制因素。试验结果表明,一次水跃后产生的坎控底混流能有效地改善下游流态及河床流速分布、提高消能效率,且在上下游水位差很小且佛氏数很低的条件下,共轭比对底射混合流的消能率大小起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坎控底射混合流 低佛氏数 消能率 模型试验 新集水利枢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管道内实压实流的可压缩性 被引量:1
9
作者 刘艳 董守平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06-108,共3页
利用PIV测试技术对 100mm天然气管道内0.8MPa下的实流流场进行了6个工况流量的可压缩性测试研究。结果表明:通常在充分发展的天然气湍流流动情况下,圆。管流的瞬时截面体积积分流量存在明显的波动,流量的相对脉动幅值保持在4%以内... 利用PIV测试技术对 100mm天然气管道内0.8MPa下的实流流场进行了6个工况流量的可压缩性测试研究。结果表明:通常在充分发展的天然气湍流流动情况下,圆。管流的瞬时截面体积积分流量存在明显的波动,流量的相对脉动幅值保持在4%以内,这表明管道内的压力在天然气介质中是以压力波的形式传递的;而天然气在压力驱动下,由于其本身的可压缩特性,管道截面上的气体密度会出现疏密相间的变化,相应的截面流量也会出现大小相间的脉动。在测试区上游15D(管道直径)处加装 50~ 100mm的变径管,气流的马赫数达到0.2后,流量的相对脉动幅值明显大于常规的4%的水平,气体可压缩比有明显跃增。此时可压缩特性显著,在标准气测量中应认真考虑其对流量精确计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压缩性 PIV测试 流场 流量 精度 脉冲 马赫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Fr数非完全宽尾墩消能特性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董宗师 王均星 +1 位作者 张文传 笪津榕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15,共7页
为了在低Fr数底流消能中应用宽尾墩来增强消能效果,通过水工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非完全宽尾墩的消能机理和消能效果。数值模拟的计算成果与水工模型试验成果吻合较好。研究表明:非完全宽尾墩对泄流能力影响很小,不会增... 为了在低Fr数底流消能中应用宽尾墩来增强消能效果,通过水工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非完全宽尾墩的消能机理和消能效果。数值模拟的计算成果与水工模型试验成果吻合较好。研究表明:非完全宽尾墩对泄流能力影响很小,不会增大消力池底板脉动压力,且可以增加消力池内的速度梯度,达到附加消能的效果,即在提高消能率的同时,可以消除出池波状水跃。非完全宽尾墩布置方案对中小型水工枢纽布置有较强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尾墩 低佛汝德数 底流消能 模型试验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50kt/a催化汽油加氢脱硫装置的改造与运行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成军 赵龙 +1 位作者 邓建勇 李宁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16年第1期1-6,共6页
为满足国Ⅴ汽油标准对车用汽油硫质量分数的要求,中国石油大港石化公司对原采用Prime-G^+技术的750 kt/a催化汽油加氢脱硫装置进行了改造。改造的主要内容:增设与原重汽油加氢脱硫工艺流程完全相同的第二段加氢脱硫部分;降低轻汽油切割... 为满足国Ⅴ汽油标准对车用汽油硫质量分数的要求,中国石油大港石化公司对原采用Prime-G^+技术的750 kt/a催化汽油加氢脱硫装置进行了改造。改造的主要内容:增设与原重汽油加氢脱硫工艺流程完全相同的第二段加氢脱硫部分;降低轻汽油切割比例;增设脱砷反应器;增设热分离罐。改造后对装置运行情况进行标定,除要求脱后汽油中硫质量分数按15μg/g进行标定外,其他主要参数的标定结果如氢耗为2.0 kg/t催化原料、液体收率为100%、研究法辛烷值损失1.4单位、马达法辛烷值损失为0.3单位、烯烃体积分数降低5.5百分点等均优于设计值,表明Prime-G^+工艺技术成熟可靠,采用的催化剂活性高、选择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汽油 二段加氢脱硫 工艺流程 改造 标定 辛烷值 脱硫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声速风洞槽壁试验段流场品质提升措施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盛豪 陈吉明 +1 位作者 陈钦 裴海涛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60-667,共8页
以CARDC 0.6 m连续式跨声速风洞为研究平台,开展了改善槽壁试验段流场品质的研究工作。风洞建成后的第一期调试,发现当试验段Ma>1.0时,槽壁试验段模型区内轴向马赫数分布均匀性较差,均方根偏差σ_(Ma)>0.01。利用数值仿真计算辅... 以CARDC 0.6 m连续式跨声速风洞为研究平台,开展了改善槽壁试验段流场品质的研究工作。风洞建成后的第一期调试,发现当试验段Ma>1.0时,槽壁试验段模型区内轴向马赫数分布均匀性较差,均方根偏差σ_(Ma)>0.01。利用数值仿真计算辅助分析,确认低超声速时马赫数波动是由开槽数和开闭比选取不合适及喷管和试验段连接处曲率不连续引起。据此提出以下2种改进措施:①综合考虑洞壁干扰特性的影响,降低槽壁试验段开闭比,槽壁试验段改为开槽数为6、开闭比为6%的配置方案;②试验段入口设置弹性板,以实现喷管与试验段连接处型面曲线的曲率连续。对改进后的槽壁试验段数值仿真计算和试验验证,结果显示试验段模型区马赫数均匀性得到较好改善,均方根偏差指标达到了σ_(Ma)≤0.001(Ma<1.0),σ_(Ma)≤0.006(Ma≥1.0)的国际先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式跨声速风洞 槽壁试验段 轴向马赫数 流场品质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式锥形阀水力特性试验研究
13
作者 王蛟 胡亚安 +1 位作者 严秀俊 傅陆志丹 《水力发电》 CAS 2021年第3期102-105,130,共5页
未来水力式升船机的发展趋势是“超高升程、超大提升质量”,对控制阀门的要求很高。综合分析典型工业阀门的水力特性可知,固定式锥形阀较为适应水力式升船机的发展需要。为全面掌握该类阀门的水力特性,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对DN 150固定式... 未来水力式升船机的发展趋势是“超高升程、超大提升质量”,对控制阀门的要求很高。综合分析典型工业阀门的水力特性可知,固定式锥形阀较为适应水力式升船机的发展需要。为全面掌握该类阀门的水力特性,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对DN 150固定式锥形阀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水力特性研究。成果表明,锥形阀过流能力较强、阀后流态简单、管壁压力分布稳定,但抗空化性能略差,为保证阀门及管道安全,应用需配合可靠的防空化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式锥形阀 物理模型试验 流量系数 空化数 流场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气式飞行器连续变马赫数风洞试验技术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健 张江 +3 位作者 陈强 魏巍 刘磊 钱丹丹 《实验流体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6-85,共10页
为研究吸气式飞行器加/减速引起的进气道起动/再起动现象,以及该过程导致的飞行器整体气动性能突变问题,基于二维楔面激波机理,在1.2 m量级风洞中开展了超声速连续变马赫数试验技术研究,通过研制激波发生与控制系统,实现了一次风洞试验... 为研究吸气式飞行器加/减速引起的进气道起动/再起动现象,以及该过程导致的飞行器整体气动性能突变问题,基于二维楔面激波机理,在1.2 m量级风洞中开展了超声速连续变马赫数试验技术研究,通过研制激波发生与控制系统,实现了一次风洞试验过程中马赫数连续可调。该技术方案具有马赫数调节简单、响应快,马赫数控制可靠、精度高等特点。流场校测表明,瞬时变马赫数区域流场品质满足国军标要求,可开展基于马赫数连续变化的测力测压等风洞试验。在进气道动态特性验证试验中,成功捕获了连续减速状态下进气道由起动到不起动的动态过程,临界状态特性与仿真结果一致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变马赫数 楔面激波 风洞试验 流场校测 吸气式飞行器 进气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路面交叉口高温稳定性关键指标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汪义 王海涛 +1 位作者 梅鸽福 王晨炜 《施工技术》 CAS 2021年第7期132-136,共5页
为更准确评价道路交叉口沥青路面材料的高温稳定性,对标准动态蠕变试验的加载模式进行改进。在考虑交叉口特殊交通荷载环境的基础上,提出常速行驶、减速行驶、低速行驶和停止4种驾驶行为的加载方式。通过改进型动态蠕变试验,对4种不同... 为更准确评价道路交叉口沥青路面材料的高温稳定性,对标准动态蠕变试验的加载模式进行改进。在考虑交叉口特殊交通荷载环境的基础上,提出常速行驶、减速行驶、低速行驶和停止4种驾驶行为的加载方式。通过改进型动态蠕变试验,对4种不同沥青混合料的高温蠕变指标(流变次数Fn和流变速率Cr)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常速加载模式到停止模式,4种沥青混合料的Fn均下降且Cr均上升,说明在低速行驶或停止加载模式下,沥青混合料更容易发生蠕变损伤;在不同加载模式下,高强改性沥青混合料均表现出最高的Fn和最低的Cr,说明高强改性沥青在复杂交通荷载环境下的高温稳定性最好;添加纤维对提升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具有积极作用;不同加载模式对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区分度存在差别。考虑道路交叉口的特殊性,可采用条件更为苛刻的低速行驶或者停止加载模式进行材料室内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 交叉口 沥青混合料 高温稳定性 动态蠕变试验 加载方式 流变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苗家坝水电站溢洪洞掺气设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卫勇 刘菁 赵小宁 《西北水电》 2009年第3期17-22,共6页
针对溢洪洞掺气槽的位置、体型以及渐变段的体型进行了5个大方案的试验研究和论证分析,提出的推荐方案具有流态好、便于施工、空腔水舌稳定、掺气槽内无积水及掺气浓度较大等优点,解决了溢洪洞的掺气问题,满足了设计要求。
关键词 溢洪洞 水流空化数 掺气槽 流态 掺气浓度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MWt燃煤MHD燃烧室的研制
17
作者 郑文德 蔡崧 +4 位作者 刘浩 魏启东 陈冬青 袁友生 郭献照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1993年第11期21-26,共6页
关键词 磁流体 燃煤 燃烧室 磁流体发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坪水库泄洪洞泄流能力及冲刷消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赵雪萍 李宜伦 +4 位作者 赵玉良 李松平 袁群 贾文博 苏晓玉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4-136,共3页
为了验证前坪水库泄洪洞原布置方案的合理性,根据弗劳德定律,采用1∶40的单体正态模型进行试验,研究了泄洪洞各试验工况下的泄流能力、时均压力分布、水面线及洞身余幅、消能防冲效果等。结果表明:前坪水库泄洪洞泄流能力满足要求;泄洪... 为了验证前坪水库泄洪洞原布置方案的合理性,根据弗劳德定律,采用1∶40的单体正态模型进行试验,研究了泄洪洞各试验工况下的泄流能力、时均压力分布、水面线及洞身余幅、消能防冲效果等。结果表明:前坪水库泄洪洞泄流能力满足要求;泄洪洞检修闸门槽最小空化数1.23,大于闸门初生空化数0.7,闸门槽设计合理,满足规范要求;泄洪洞洞身掺气水深均小于直墙高度,洞身余幅均大于15%,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校核工况下,泄洪洞冲坑最深点高程为327.34 m,水流对下游山体造成一定的冲刷,需要对山体采取抗冲刷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试验 泄流能力 水流空化数 洞身余幅 冲刷坑 前坪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梯坎尺寸下溢洪道消能段相对流速与相对弗汝德数的关系 被引量:2
19
作者 曲更龙 《黑龙江水利》 2017年第8期38-40,共3页
为准确地反映梯坎尺寸变化对溢洪道消能段相对流速与相对弗汝德数关系规律的影响,选择重庆柏叶口水电站溢洪道为研究对象,设置0.47m、0.94m、1.83m、3.75m、7.50m五组不同梯坎高度的方案,并借助物理模型试验,将这五组方案依次反映至物... 为准确地反映梯坎尺寸变化对溢洪道消能段相对流速与相对弗汝德数关系规律的影响,选择重庆柏叶口水电站溢洪道为研究对象,设置0.47m、0.94m、1.83m、3.75m、7.50m五组不同梯坎高度的方案,并借助物理模型试验,将这五组方案依次反映至物理模型中,通过概化试验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非均匀流流态下相对流速和相对弗汝德数表现出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高达0.985~0.992;梯坎高度对相对流速和相对弗汝德数表现出的直线倾斜幅度几乎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坎高度 相对弗汝德数 相对流速 物理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P掺量对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影响研究
20
作者 李健 《上海公路》 2018年第2期78-83,共6页
高RAP掺量再生沥青混合料在我国沥青路面养护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厂拌热再生中RAP掺量可达到30%~50%,就地热再生中RAP掺量更是达到80%以上。在室内设计RAP掺量为0%、30%、50%、85%和100%的5种AC-13级配沥青混合料,依托UTM试验机分别... 高RAP掺量再生沥青混合料在我国沥青路面养护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厂拌热再生中RAP掺量可达到30%~50%,就地热再生中RAP掺量更是达到80%以上。在室内设计RAP掺量为0%、30%、50%、85%和100%的5种AC-13级配沥青混合料,依托UTM试验机分别采用动态蠕变试验、半圆弯曲试验和多重冻融劈裂试验对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性能、低温抗裂性能和抗水损害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相比新沥青,RAP沥青胶结料高温性能增强而低温性能衰退;随着RAP掺量的增加,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性能增强,低温抗裂性能和抗水损害性能降低,100%RAP混合料受到级配细化的影响,抗车辙性能不及新沥青混合料;多重冻融劈裂相比单次冻融劈裂能够更好地评价再生混合料的水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P 高掺量 沥青混合料性能 动态蠕变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