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KZ1型控制阀仿真模型及列车制动性能仿真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魏伟 刘涛 张军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5-110,共6页
根据空气流动理论和KZ1型控制阀(KZ1阀)的工作原理,建立使用KZ1阀的列车空气制动系统仿真模型,并开发相应的列车空气制动仿真系统,对KZ1阀置于快速及普通位时单车的制动、缓解和紧急制动进行仿真。与试验结果对比表明,仿真模型能够较好... 根据空气流动理论和KZ1型控制阀(KZ1阀)的工作原理,建立使用KZ1阀的列车空气制动系统仿真模型,并开发相应的列车空气制动仿真系统,对KZ1阀置于快速及普通位时单车的制动、缓解和紧急制动进行仿真。与试验结果对比表明,仿真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单车制动性能。对KZ1阀应用于时速160 km快速货车的列车制动特性进行仿真分析可知,KZ1阀在快速位时的列车制动性能与104型控制阀接近,在普通位时与120型控制阀接近;KZ1阀在制动、紧急制动时性能较好,但是在缓解时波速过低,初步分析是由于副风缸容积过大所致。因此,使用KZ1阀的车辆与使用其他型号控制阀的车辆混编时,可能会发生缓解传播不连续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制动 控制阀 制动性能 制动仿真 气体流动 快速货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车空气制动系统数值仿真 被引量:60
2
作者 魏伟 李文辉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8-42,共5页
根据气体流动理论和120阀原理建立了列车空气制动系统仿真模型,介绍了机车自动制动机和车辆120阀模型的组成,各种功能的实现方法。给出了各种编组长度和各种减压量的制动缓解和紧急制动仿真结果,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照,结果表明,该程... 根据气体流动理论和120阀原理建立了列车空气制动系统仿真模型,介绍了机车自动制动机和车辆120阀模型的组成,各种功能的实现方法。给出了各种编组长度和各种减压量的制动缓解和紧急制动仿真结果,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照,结果表明,该程序系统能很好地仿真列车制动系统性能。该系统可以用于分析制动过程,为制动系统的设计和改进提供了有力的分析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动 列车 空气流动 车辆分配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大列车制动系统减压特性的计算机模拟 被引量:16
3
作者 魏伟 张善荣 刘庆忠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CAS 1992年第4期43-49,共7页
本文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建立了包括列车主管和支管的空气制动系统数学模型,并编制了相应程序。建模时,视管内流动为一维、有摩擦、非等熵不定常流,其数学模型的基本方程为一组偏微分方程,采用特征线法求解,应用该程序计算了不同主管直... 本文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建立了包括列车主管和支管的空气制动系统数学模型,并编制了相应程序。建模时,视管内流动为一维、有摩擦、非等熵不定常流,其数学模型的基本方程为一组偏微分方程,采用特征线法求解,应用该程序计算了不同主管直径、长度,不同支管直径、长度,以及不同初压、不同开口比及管内壁粗糙度等因素对减压特性的影响,结果和试验数据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制动 空气制动 计算机模拟/减压特性 非稳定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车空气制动系统的数学模型 被引量:13
4
作者 魏伟 张开文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86-291,共6页
本文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建立了列车空气制动系统的数学模型。该模型中包括列车主管、支管、缸间连接管、制动缸、副风缸、GK型三通阀。模型能反映所有制动(缓解)过程中主要现象。模拟了多种工况、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 本文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建立了列车空气制动系统的数学模型。该模型中包括列车主管、支管、缸间连接管、制动缸、副风缸、GK型三通阀。模型能反映所有制动(缓解)过程中主要现象。模拟了多种工况、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制动 空气制动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车空气制动系统仿真的有效性 被引量:51
5
作者 魏伟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04-109,共6页
根据气体流动理论建立货运列车空气制动系统模型,概述管路内气体流动方程、制动系统中用到的各种边界方程和容器内气体压力的计算方法。利用基于气体流动理论开发的列车制动仿真系统,计算长、短编组列车的常用制动、缓解和紧急制动特性... 根据气体流动理论建立货运列车空气制动系统模型,概述管路内气体流动方程、制动系统中用到的各种边界方程和容器内气体压力的计算方法。利用基于气体流动理论开发的列车制动仿真系统,计算长、短编组列车的常用制动、缓解和紧急制动特性,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计算得到的列车管、制动缸、副风缸、加缓风缸等的空气压力随时间的变化与试验结果非常接近,说明基于气体流动理论的空气制动仿真系统能够很好地模拟制动系统中气体流动和阀内动作过程。该仿真系统可以模拟最多4台机车组成的组合列车,不仅能仿真制动系统动态压力变化过程,而且其计算结果可以用于制动距离的计算,并通过数据传送实现列车纵向动力学分析程序的无缝连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动仿真 列车制动 空气流动 非稳定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货物列车充风过程中空气流量变化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周忠良 马大炜 +1 位作者 王成国 康熊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6-81,共6页
在货物列车制动系统充风过程中,列车管空气流量的变化可分为节流充风、稳态充风和漏泄补风(充满风)3个阶段。基于流体力学的理论,利用高精度气体流量计构成的数据采集系统,测量货物列车不同编组辆数、不同减压量条件下充风时列车管空气... 在货物列车制动系统充风过程中,列车管空气流量的变化可分为节流充风、稳态充风和漏泄补风(充满风)3个阶段。基于流体力学的理论,利用高精度气体流量计构成的数据采集系统,测量货物列车不同编组辆数、不同减压量条件下充风时列车管空气流量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根据机车上检测到的列车管空气流量可以准确判断出折角塞门的关闭位置,而依据列车管空气压力变化和充风时间则很难做到这一点;由于各车连接的制动软管的空气漏泄量各不相同,且空气漏泄流量又非常小,因此很难根据空气漏泄流量检测并判断列车的编组辆数。建议在机车上广泛安装使用由气体流量计构成的列车管空气流量智能检测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物列车 充风 流量 折角塞门 空气制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车管空气流量计流量感应器的流场特性研究
7
作者 王旭如 丛成华 +2 位作者 刘峰 延九磊 许仲兵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5-101,共7页
为分析列车管空气流量计流量感应器的机械强度是否能够承受列车管充、排风时气流的频繁冲击,以CHT-LGT1-LB型列车管空气流量计和C61型货车的列车管为例,采用流体力学仿真分析软件分别建立1辆车编组和2辆车编组的列车管气动仿真模型,采... 为分析列车管空气流量计流量感应器的机械强度是否能够承受列车管充、排风时气流的频繁冲击,以CHT-LGT1-LB型列车管空气流量计和C61型货车的列车管为例,采用流体力学仿真分析软件分别建立1辆车编组和2辆车编组的列车管气动仿真模型,采用有限体积法求解列车管内的充、排风流场,采用Roe算法求解对流项,采用Rugge-kutta迭代法推进求解时间;根据仿真计算结果对比分析不同编组条件下列车管充、排风时流量感应器的保护罩和传感器表面的冲击压应力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流量感应器保护罩和传感器表面受到的最大压应力与列车编组的辆数无关;保护罩和传感器表面受到的最大压应力出现在充风开始后的0.026和0.028s时和排风的开始时刻,分别为1.1和0.9 MPa,受到的最大弯曲应力分别为0.59和13 MPa;按3倍的安全系数考虑,保护罩和传感器的最大受力均远小于其制造材料的静态机械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管空气流量计 流量感应器 静态机械强度 气流冲击 流场特性 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K-2型机车电空制动机列车管流量监控的研究
8
作者 刘泉 刘豫湘 +1 位作者 方长征 邓李平 《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 2010年第3期5-7,共3页
列车管充风流量是重载组合列车无线通讯网络冗余的重要参考数据,文章介绍了DK-2型机车电空制动机列车管流量监控系统结构原理以及试验验证。实践证明该流量监控装置能对总风向列车管充风的流量进行实时检测,能避免组合列车中的主、从控... 列车管充风流量是重载组合列车无线通讯网络冗余的重要参考数据,文章介绍了DK-2型机车电空制动机列车管流量监控系统结构原理以及试验验证。实践证明该流量监控装置能对总风向列车管充风的流量进行实时检测,能避免组合列车中的主、从控机车运行状况的不一致性,满足重载组合列车安全运用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K-2型电空制动机 列车管 流量 监控 重载列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车空气制动紧急作用临界长度的模型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魏伟 《大连铁道学院学报》 1995年第2期75-80,共6页
根据气体动力学原理建立了列车空气制动系统的数学模型,预测了制动系统紧急制动作用;陆界长度与机车大闸排气口面积、列车管定压及列车长度的关系.结果表明,临界长度随排气口面积增加而增加.但增加幅度随排气口面积增加而逐渐减小... 根据气体动力学原理建立了列车空气制动系统的数学模型,预测了制动系统紧急制动作用;陆界长度与机车大闸排气口面积、列车管定压及列车长度的关系.结果表明,临界长度随排气口面积增加而增加.但增加幅度随排气口面积增加而逐渐减小;列车管定压对临界长度影响较小;列车长度对临界长度无影响,同时,从波动理论出发分析了临界长度的产生原因,并探讨了紧急制动判断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制动 空气制动 临界状态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