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oldflow的Cross-WLF黏度模型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冒文娟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47-50,共4页
Moldflow软件目前已成为行业内主流的注塑成型仿真工具,用于指导设计和模具制作人员进行注塑和成型的验证和优化。而Cross-WLF黏度模型作为Moldflow计算热塑性材料黏度、剪切速率和压力的核心算法,一直被当成"黑盒子"不为工... Moldflow软件目前已成为行业内主流的注塑成型仿真工具,用于指导设计和模具制作人员进行注塑和成型的验证和优化。而Cross-WLF黏度模型作为Moldflow计算热塑性材料黏度、剪切速率和压力的核心算法,一直被当成"黑盒子"不为工程技术人员所熟知。阐述了Moldflow在计算热塑性材料时的分析逻辑,并对Cross-WLF模型参数测试、拟合和计算给与分析。旨在让这个"黑盒子"变灰,使得软件工程人员在软件使用过程中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oss-WLF模型 热塑性材料 模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压缩两相流模型的注射成型填充模拟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振海 贾伟 +1 位作者 董勤喜 于行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6-74,共9页
基于现有的超算平台及有限体积法计算程序,开发了一种用于注射成型的三维数值模拟计算模型。该模型数值方法基于可压缩两相流,考虑了熔体和气体的密度变化,即将熔体和空气这两种不同性质的流体,采用同一套控制方程进行计算。采用有限体... 基于现有的超算平台及有限体积法计算程序,开发了一种用于注射成型的三维数值模拟计算模型。该模型数值方法基于可压缩两相流,考虑了熔体和气体的密度变化,即将熔体和空气这两种不同性质的流体,采用同一套控制方程进行计算。采用有限体积法进行离散,通过压力隐式算子分割算法(PISO)求解压力-速度耦合方程组,结合流体体积(VOF)法进行界面追踪。首先模拟了带圆柱嵌件的平板型腔填充过程,采用六面体为主导的方法划分了三种不同网格系统,定量比较三种网格下的速度基本一致,从而验证了网格的收敛性。考虑到计算效率,选取M2(网格数为106876个)网格系统,模拟了温度、剪切速率和压力在不同截面上的分布。结果表明,在填充时间(t)为0.6,0.8,1.4 s时刻下熔体流体前沿的界面追踪模拟与实验吻合;在更复杂的不均匀厚度凹槽平板熔体填充模拟过程中,塑料熔体注入型腔时,会先在薄壁凹槽内流动,随后流进厚壁区域。在t为0.125,0.25,0.375 s时刻下的流动前沿会产生形状像喷泉的流锋,这种流动现象可以通过三维模型预测,与商业软件仿真结果呈现基本一致。随着填充速率的增大,注射压力数值与Moldflow结果更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成型 可压缩两相流模型 有限体积法 流体体积法 填充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料熔体充模流动粘性模型的数值求解 被引量:5
3
作者 张杰 王克立 +1 位作者 王鹏驹 赵兰蓉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01-105,共5页
本文重点讨论了适用于注射充模流动过程的CrosArhenius方程,采用逐步线性化的方法成功地解决了求解模型常数时所需的初值,并最终优化解出模型常数。
关键词 充模流动 cross模型 塑料 熔体 流动 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微注射成型中熔体充填模式及裹气机理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世勋 曹伟 +2 位作者 叶曙兵 李倩 申长雨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5-70,共6页
为了准确模拟聚合物熔体在型腔中的流动及前沿位置和形态,建立了熔体、气体两相流流动模型,构造了熔体流动的黏弹性本构关系,并采用水平集方法预测和跟踪熔体流动前沿,模拟了熔体在低速、中速、高速条件下的流动状态和充填模式,分析了... 为了准确模拟聚合物熔体在型腔中的流动及前沿位置和形态,建立了熔体、气体两相流流动模型,构造了熔体流动的黏弹性本构关系,并采用水平集方法预测和跟踪熔体流动前沿,模拟了熔体在低速、中速、高速条件下的流动状态和充填模式,分析了高速微注射成型中气孔产生的原因和可能出现的位置,开展了实际产品的高速微注射成型实验,比较了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研究表明,熔体充填模式与注射速度、材料特性、型腔尺寸密切相关,在喷射充填模式下可能产生裹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注射成型 两相流 充填模式 黏弹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子链段长度的微观黏度模型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娄燕 裴九龙 +2 位作者 何培乾 柯昌星 伍晓宇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29-635,共7页
借鉴传统流体Cross_Law宏观黏度模型,引入基于分子链段长度的尺寸修正因子,建立反映微尺度流动特性的微观黏度模型.通过对比厚度为70和80μm薄板注塑填充率的实验与数值仿真结果,验证所建模型的准确性,分析微观黏度对微流动的影响规律.... 借鉴传统流体Cross_Law宏观黏度模型,引入基于分子链段长度的尺寸修正因子,建立反映微尺度流动特性的微观黏度模型.通过对比厚度为70和80μm薄板注塑填充率的实验与数值仿真结果,验证所建模型的准确性,分析微观黏度对微流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流道特征尺寸减小,微观黏度值减小,但维持相同流动速度的注射压力增大,流体剪切速率增大,而流道中心流速基本不变,熔体黏度最大值位置逐渐偏离流道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制造 微观黏度模型 微注塑 填充率 分子链段长度 流动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匀放矿过程中细粒冰碛物穿流机理试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牛向东 侯克鹏 孙华芬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0-27,共8页
为探究均匀放矿过程中细粒冰碛物的穿流机理,以普朗铜矿地表细粒冰碛物为研究对象,利用室内三维物理模型试验方法,开展了细粒冰碛物覆盖层下的粗颗粒矿石均匀放矿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均匀放矿过程中细粒冰碛物穿流机理主要受“孔隙... 为探究均匀放矿过程中细粒冰碛物的穿流机理,以普朗铜矿地表细粒冰碛物为研究对象,利用室内三维物理模型试验方法,开展了细粒冰碛物覆盖层下的粗颗粒矿石均匀放矿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均匀放矿过程中细粒冰碛物穿流机理主要受“孔隙填充机制”控制,其穿流程度取决于粗颗粒矿石放矿过程中随机产生的孔隙大小和数量;冰碛物颗粒粒径越小,其穿流速度越快,穿流效果越显著,穿流时间越短;根据试验过程中细粒冰碛物穿流规律,构建了细粒冰碛物穿流机理概化模型,结果显示细粒冰碛物和粗颗粒矿石相对运动是造成细粒冰碛物穿流的内在因素,细粒冰碛物和粗颗粒矿石相对运动越显著,细粒冰碛物穿流越明显。研究结果对揭示细颗粒穿流特性提供一定理论支撑,同时对细颗粒物质覆盖层下的崩落法矿山灾害防控及矿石贫化控制具有实际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匀放矿 细粒冰碛物 穿流概化模型 孔隙填充机制 物理试验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FeSi复合材料流变性能测试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松柏 KIRCHBERG Stefan +1 位作者 谢磊 蒋炳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64-167,171,共5页
为探讨注射成型能否生产复杂外形软磁改性塑料器件,配比了聚丙烯(PP)添加不同体积含量FeSi粉末的八个组成试样,测试了试样在不同温度随剪切速率变化的黏度、导热率和比热容,在注塑机上进行了流动长度测试。同时,运用麦夸特法+通用全局... 为探讨注射成型能否生产复杂外形软磁改性塑料器件,配比了聚丙烯(PP)添加不同体积含量FeSi粉末的八个组成试样,测试了试样在不同温度随剪切速率变化的黏度、导热率和比热容,在注塑机上进行了流动长度测试。同时,运用麦夸特法+通用全局优化算法对黏度数据拟合,构建Cross-WLF黏度模型进行数值计算,其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结果表明,随FeSi含量的增加,试样的黏度升高,比热容降低,导热率升高,流动性能变差;当FeSi含量达70%时流动长度只有纯PP的15%。因此,要想获得理想复杂外形的软磁改性塑料器件,须使用较大注射压力和较高熔体温度进行注射成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磁改性塑料 螺旋模 流变性能 cross-WLF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流假设在型腔充填过程数值模拟中的适用性
8
作者 蔡临宁 麻向军 +1 位作者 杨秉俭 苏俊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1期100-103,共4页
根据J.Campbel的基准实险,采用层流假设和紊流模型对其充填过程中的流动现象进行三维数值模拟,进而逐步改变其直浇道高度,用上述2种方法进行数值模拟实验对比.根据所得结果的比较,提出了一个浇注系统最小断面处的临界雷... 根据J.Campbel的基准实险,采用层流假设和紊流模型对其充填过程中的流动现象进行三维数值模拟,进而逐步改变其直浇道高度,用上述2种方法进行数值模拟实验对比.根据所得结果的比较,提出了一个浇注系统最小断面处的临界雷诺数,该处的雷诺数小于此值时,采用层流假设进行模拟是合适的;而大于此值时,应采用紊流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腔充填 数值模拟 层流假设 紊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流体流动模型对型腔充填过程数值模拟结果的影响
9
作者 杨秉俭 蔡临宁 苏俊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76--8,共1页
在PHOENICS软件的基础上开发了充填过程模拟软件,可用vanLeer格式求解守衡标量方程而获得充填过程中的自由表面.用层流假设、标准的Kε紊流模型和代数应力模型分别对充填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流动模型对充... 在PHOENICS软件的基础上开发了充填过程模拟软件,可用vanLeer格式求解守衡标量方程而获得充填过程中的自由表面.用层流假设、标准的Kε紊流模型和代数应力模型分别对充填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流动模型对充填过程模拟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层流假设、Kε紊流模型和代数应力模型对充填过程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可对不同的情况选择其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模型 型腔充填 数值模拟 PHOEN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