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尾矿再选的铁粗精矿提质降硅试验研究
- 1
-
-
作者
姚若愚
童雄
谢贤
柳彦昊
宋强
鲍国富
-
机构
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
金属矿尾矿资源绿色综合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
-
出处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7-182,共6页
-
基金
地球深部探测与矿产资源勘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资助(编号:2024ZD1004006)
云南省科技厅重大专项项目资助(编号:202202AG050010)。
-
文摘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对铁矿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然而,我国高品位铁矿资源相对较少且日益枯竭,这使得复杂矿石中低品位弱磁性赤铁矿和褐铁矿的开发利用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我国铁矿资源具有“贫、细、杂”的特点,特别是赤铁矿和褐铁矿,由于其成分复杂且多变,具有嵌布粒度细、易泥化等特点,被认为是典型的难选铁矿物。因此,如何高效回收这些低品位矿石中的铁矿物,提高资源利用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云锡黄茅山尾矿含铁47.54%的再选铁粗精矿中弱磁性矿物回收的难题,通过X射线衍射、粒度和金属分布、化学多元素等研究分析方法,对该铁粗精矿的化学元素组成、矿物组成、铁物相组成和粒级分布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铁主要赋存于褐铁矿和赤铁矿中,分布率分别为49.05%和43.56%,且与透闪石、透辉石等硅酸盐脉石紧密共生。再选试验采用了分级磨矿(-0.074 mm 80%)-阳离子反浮选联合工艺,在碳酸钠400 g/t、十二胺250 g/t、Y-2150 g/t、DF抑制剂600 g/t的条件下,获得铁品位51.51%、回收率86.76%、SiO_(2)脱除率43.51%的铁精矿,为同类难选铁矿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
关键词
褐铁矿
赤铁矿
反浮选
尾矿再选
精矿提质
-
Keywords
hematite
limonite
reverse flotation
tailings reconcentration
concentrate quality improvement
-
分类号
TD952
[矿业工程—选矿]
-
-
题名云锡个旧黄茅山尾矿再选技术研究
- 2
-
-
作者
柳彦昊
童雄
谢贤
王翔
宋强
兰希雄
鲍国富
-
机构
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
金属矿尾矿资源绿色综合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云南华联锌铟股份有限公司
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
-
出处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57-265,共9页
-
基金
地球深部探测与矿产资源勘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资助(编号:2024ZD1004006)
云南省科技厅重大专项资助(编号:202202AG050010)。
-
文摘
个旧黄茅山含锡0.18%的尾矿粒度细,-0.019 mm粒级占比高达45.31%;粗粒级中矿物的解离度较低,直接单一浮选或重选工艺难以有效回收。为了实现黄茅山尾矿中锡金属的回收,本文基于该尾矿解离度低、粒度细、含泥量高的特性,开发了“多级旋流器脱泥分级-粗粒再磨重选-细粒脱硫浮选”重浮联合技术,通过多级旋流器预先脱泥,可提前抛除42.15%的矿泥;脱泥后的尾矿再进行分级,+0.045 mm粗粒级经再磨与摇床选别,获得了品位3.87%、作业回收率64.29%的重选锡精矿;-0.045 mm细粒级采用浮选脱硫、一粗两精两扫浮锡的闭路流程,获得品位5.14%、作业回收率59.76%的锡精矿;全流程试验最终获得了品位4.48%、作业回收率51.01%的综合锡精矿,突破了40多年来黄茅山尾矿资源未能高效综合利用的技术瓶颈,为同类锡尾矿资源绿色利用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
关键词
锡尾矿
脱泥分级
锡石浮选
捕收剂
联合工艺
-
Keywords
tin tailings
desliming and classification
cassiterite flotation
collector
combined process
-
分类号
TD952
[矿业工程—选矿]
-
-
题名反浮选铁尾矿正—反浮选再选研究
被引量:13
- 3
-
-
作者
刘文刚
魏德洲
王晓慧
高淑玲
-
机构
东北大学
-
出处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7-149,164,共4页
-
基金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编号:2008BAB32B14)
-
文摘
通过正—反浮选联合流程对取自齐大山选矿厂的反浮选尾矿进行了再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以2,4-二羟基苯甲酸为石英抑制剂、油酸钠为捕收剂,在不加pH值调整剂的条件下,当抑制剂用量为800 g/t、捕收剂用量为550 g/t时,正浮选5 min后,粗精矿中铁的回收率可达78.85%,品位为31.86%。正浮选粗精矿反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当磨矿细度达到95.50%-0.045 mm时,经过1次粗选、2次精选,1次扫选,可获得精矿铁品位66.17%,铁回收率27.64%的分选指标。
-
关键词
正-反浮选联合流程
赤铁矿反浮选尾矿
再选
-
Keywords
Direct-reverse flotation Reverse flotation tailings of hematite ore reconcentration
-
分类号
TD971.3
[矿业工程—选矿]
-
-
题名云南某铜选厂尾矿再选试验
被引量:12
- 4
-
-
作者
戈保梁
张晋禄
王显强
杨春刚
翟德平
焦鑫
-
机构
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
复杂有色金属资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6-180,共5页
-
文摘
云南某铜选厂矿石矿泥含量大,导致尾矿铜品位高并还含有大量矿泥。尾矿中铜主要分布在+37μm粒级,铜在该粒级分布率为66.07%;-10μm粒级产率为44.39%,而铜在该粒级分布率仅11.41%。采用旋流器预先脱泥、脱碳工艺进行预处理,在旋流器锥角为10°、沉砂口直径为3 mm、给矿压力为0.15 MPa、给矿浓度为11%时,获得的沉砂铜品位为2.35%、回收率为72.41%。沉砂中铜虽然主要以次生硫化铜形式存在,但铜的氧化率达30%以上。为确定沉砂的合理选矿工艺,进行了硫化铜、氧化铜依次选别和硫化铜、氧化铜混合选别探索性对比。结果表明,硫化铜、氧化铜依次选别工艺指标优于硫化铜、氧化铜混合选别工艺。采用硫化铜、氧化铜依次选别工艺,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90%的条件下,以水玻璃、六偏磷酸钠为脉石抑制剂、硫化钠为氧化铜矿物活化剂、丁基黄药为捕收剂进行闭路浮选,获得了精矿铜品位为15.16%、作业回收率为81.05%、对原矿回收率为58.69%的选别指标。
-
关键词
铜尾矿
水力旋流器脱泥
优先浮选
-
Keywords
Copper tailing, desliming by hydrocyclone, Preferential flotation
-
分类号
TD921.1
[矿业工程—选矿]
TD923.7
[矿业工程—选矿]
-
-
题名湖北某铜尾矿再选回收铜硫试验
被引量:9
- 5
-
-
作者
焦文亚
赵义
邵辉
吴迪
-
机构
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
出处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79-181,共3页
-
文摘
湖北某铜尾矿泥化严重,铜品位为0.13%、硫品位为2.89%,-200目占66.13%,主要铜矿物为黄铜矿。为综合利用该二次资源,进行了浮选试验。结果表明:试样采用1次浮选脱泥—磨矿—1粗3精浮铜—1粗3精1精扫浮硫流程处理,获得了铜品位为18.31%、回收率为60.71%的铜精矿和硫品位为53.70%、回收率为66.34%的硫精矿。
-
关键词
铜尾矿
综合回收
脱泥
浮选
-
Keywords
Copper tailing
Comprehensive recovery
desliming
flotation
-
分类号
TD923.7
[矿业工程—选矿]
-
-
题名用GE-609捕收剂反浮选博伦铁矿磁选精矿
被引量:8
- 6
-
-
作者
熊学恒
葛英勇
张国松
曾李明
-
机构
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
出处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4-56,63,共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51074211)
-
文摘
新疆博伦铁矿磁化焙烧—磁选所得铁精矿铁品位仅60%左右,含硅量在10%以上。为提高该矿铁精矿的质量,采用武汉理工大学研发的高效阳离子捕收剂GE-609进行了提铁降硅反浮选试验,获得了铁品位为65.59%、铁回收率95.94%的反浮选铁精矿。由于反浮选尾矿含铁量较高,达21.36%,又对反浮选尾矿进行了弱磁粗选—再磨—弱磁精选处理,将尾矿含铁量降到了14.87%,所得弱磁选精矿铁品位为38.12%,可返回至反浮选作业。
-
关键词
焙烧磁选铁精矿
反浮选
阳离子捕收剂GE-609
尾矿再选
-
Keywords
Roasting-magnetic separation iron concentrate, Reverse flotation, Cationic collector GE- 609, reconcentration of tailings
-
分类号
TD91
[矿业工程—选矿]
-
-
题名从某石墨尾矿中回收绢云母的选矿试验
被引量:3
- 7
-
-
作者
李凤
宋永胜
李文娟
蔡镠璐
-
机构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生物冶金国家工程实验室
-
出处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70-174,共5页
-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编号:2012AA062403)
-
文摘
某石墨尾矿中含有约6%的绢云母。为了给这些绢云母的综合回收提供依据,进行了相应选矿试验。试验根据原尾矿性质,首先采用沉砂口和溢流口直径均为2 mm的GSDF型50 mm水力旋流器,在0.2 MPa给矿压力和8%给矿浓度下脱除产率达53.41%的-19μm矿泥,使91.39%的绢云母富集到沉砂中,然后采用十二胺对绢云母含量提高到11.75%的沉砂进行1粗4精开路浮选,并在精选时用硫酸控制矿浆pH为3和添加适量水玻璃,最终获得了绢云母含量为85.11%、绢云母回收率为77.53%的绢云母精矿,该绢云母精矿满足橡胶填料要求。
-
关键词
石墨尾矿
绢云母
水力旋流器脱泥
浮选
-
Keywords
Graphite tailings
Sericite
desliming by hydrocyclone
flotation
-
分类号
TD926.4
[矿业工程—选矿]
TD977.3
[矿业工程—选矿]
-
-
题名降低尾矿铁品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 8
-
-
作者
王云亮
-
机构
济南钢城矿业有限公司
-
出处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7-59,共3页
-
文摘
针对济南钢城矿业公司尾矿铁品位高的问题,分析原因在于尾矿中大量硫化矿物的存在。通过试验研究,提出了以浮选法为主,采用一次粗选、一次精选或水力旋流器脱泥、磁选的尾矿再选工艺,使尾矿铁品位由10.41%降低至7.95%。
-
关键词
试验研究
铁品位
水力旋流器
矿业公司
硫化矿物
分析原因
尾矿再选
浮选法
粗选
脱泥
精选
磁选
-
Keywords
flotation, desliming, reconcentration of tailings
-
分类号
TD951.1
[矿业工程—选矿]
TQ051.84
[化学工程]
-
-
题名某铜镍硫化矿石浮选尾矿综合回收试验
被引量:2
- 9
-
-
作者
刘绪光
-
机构
吉林吉恩镍业股份有限公司选矿厂
-
出处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1-63,67,共4页
-
文摘
在充分研究现场问题的基础上,对硫化铜镍浮选尾矿综合利用进行了探讨。最终确定采用重选-浮选-磁选联合工艺,成功实现了铜镍金属浮选尾矿的综合利用,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
关键词
浮选尾矿
铜镍硫化矿
金属回收率
脱泥
-
Keywords
flotation tailings
Cu-Ni sulfide deposit
metal recovery
desliming
-
分类号
TD92
[矿业工程—选矿]
-
-
题名浮选尾煤脱泥再选及其可浮性评价
被引量:4
- 10
-
-
作者
任瑞晨
陈康
王国良
李彩霞
郑忠宇
董家奇
-
机构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矿物加工与利用设计研究院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矿业学院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矿物加工与利用辽宁省重点实验室
-
出处
《洁净煤技术》
CAS
2017年第6期32-37,共6页
-
基金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14BAB01B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404133)
-
文摘
为了解决开滦集团公司某选煤厂浮选尾煤产量大、灰分低、异质细泥含量多的问题,采用φ150、φ75、φ50、φ10 mm串联小锥角水力旋流器组进行脱泥试验研究,通过顺序评价试验,对旋流器组脱泥前后和各级底流煤泥进行可浮性评定。结果表明:各级底流灰分均低于原煤泥灰分,其中φ10mm旋流器底流与溢流灰分差值为11.15%;小于0.015 mm的高灰细泥脱除量占全级的19.73%,脱泥后煤泥灰分降低2.73%,说明小锥角旋流器组脱泥有效。原煤泥可浮性为极难浮,脱泥后提升为难浮,其中φ75 mm与φ50 mm混合底流、φ10 mm底流为较难浮,在精煤灰分不大于11.50%时,脱泥后入浮精煤产率较脱泥前(19.21%)提高8.91%,各级底流单独入浮精煤产率和为31.48%,较脱泥前提高12.27%,说明脱泥后煤泥可浮性得到有效改善。
-
关键词
浮选
尾煤
脱泥
可浮性
小锥角水力旋流器
-
Keywords
flotation
coal tailings
desliming
floatability
small taper angle hydrocyclone
-
分类号
TD94
[矿业工程—选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