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8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n Approach for Computer-Aided Design and Machining of General Cylindrical Cam Using Relative Velocity and Inverse Kinematics
1
作者 Se-Hwan Park Byong-Kook Gu +1 位作者 Joong-Ho Shin Geun-Jong Yoo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205-,共1页
Cylindrical Cam Mechanism which is one of the best eq uipments to accomplish an accurate motion transmission is widely used in the fie lds of industries, such as machine tool exchangers, textile machinery and automa t... Cylindrical Cam Mechanism which is one of the best eq uipments to accomplish an accurate motion transmission is widely used in the fie lds of industries, such as machine tool exchangers, textile machinery and automa tic transfer equipments. 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approach for the shape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of the cylindrical cam. The design approach uses the relative velocity concept and the manufacturing approach uses the inverse kinematics concept. For the shape desig n, the contact points between the cam and the follower roller are calculated bas ed on relative velocity of which the direction is on the common tangential line, and then the whole shape of cam is determined from transformation of the coordi nate system. For the manufacturing procedures, the location and the orientation of cutter path can be allocated corresponding to the designed shape data. The in tegral NC code for multi-axis CNC machining center is created using the inverse kinematics concept from the data of the location and the orientation of cutter path. As the advantages of the proposed approach, the machine tool is designed t o having an alternative size in fabricating the general cam, while the tool must be fitted to diameter size of the follower in the conventional approach. Finally, CAD/CAM program, "Cylindrical DAM", is developed on C++ lan guage. This program can perform shape design, manufacturing and kinematics simul ation, which can make integral NC code for multi-axis CNC machining center.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be applied easily on fields of indust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lindrical Cam Mechanism(CCM) shape design rel ative velocity method nc Code Multi-axis Cnc machining center inverse kinema t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EP-NC的NURBS曲面插补五轴数控系统 被引量:3
2
作者 梁宏斌 李霞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17-925,共9页
针对当前STEP-NC尚不能完善地支持多轴曲面加工问题,定义了STEP-NC中的自由曲面五轴加工指令,研究了非均匀有理B样条(NURBS)曲面实时五轴插补技术,建立了数控系统的运动学模型,并在上述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了数控系统的软件设计;建立... 针对当前STEP-NC尚不能完善地支持多轴曲面加工问题,定义了STEP-NC中的自由曲面五轴加工指令,研究了非均匀有理B样条(NURBS)曲面实时五轴插补技术,建立了数控系统的运动学模型,并在上述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了数控系统的软件设计;建立了五轴数控试验样机,并进行了NURBS曲面零件的切削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STEP-NC的NURBS曲面五轴加工指令及NURBS曲面五轴加工的运动学模型的正确性;所给出的NURBS曲面插补算法适用于凸凹曲面加工;所构建的五轴铣床样机具有很好的曲面加工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P-nc NURBS曲面 插补 五轴加工 数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通用五坐标数控机床螺旋锥齿轮NC加工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延忠 周云飞 +3 位作者 李左章 王沉培 李小清 李斌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903-906,共4页
基于空间曲面共轭原理 ,确定齿轮切齿矢量关系 ,建立了螺旋锥齿轮的齿面矢量方程。利用空间坐标系的变换 ,确定出刀具相对工件的位置和姿态 ,实现刀具与工件的相对运动 ,从而将传统的螺旋锥齿轮机床加工调整参数转换为适合 NC机床加工... 基于空间曲面共轭原理 ,确定齿轮切齿矢量关系 ,建立了螺旋锥齿轮的齿面矢量方程。利用空间坐标系的变换 ,确定出刀具相对工件的位置和姿态 ,实现刀具与工件的相对运动 ,从而将传统的螺旋锥齿轮机床加工调整参数转换为适合 NC机床加工的运动参数。进行了五轴加工的刀具扫描体计算。在计算机上 ,对螺旋锥齿轮数控加工进行了仿真 ,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和实验结果。在通用五坐标数控机床上实现螺旋锥齿轮加工 ,确定出螺旋锥齿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锥齿轮 五坐标数控机床 数字仿真 数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D与NC加工验证的五轴加工中心设计方法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准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3-57,61,共6页
以立、卧两种复合型(转台+摆头)五轴加工中心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总结出融合CAD平台(Inventor & Solidworks)与数控加工验证平台(Vericut),并采取双向关联方式,分析五轴加工中心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方法、原理及工作流程。这些原理... 以立、卧两种复合型(转台+摆头)五轴加工中心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总结出融合CAD平台(Inventor & Solidworks)与数控加工验证平台(Vericut),并采取双向关联方式,分析五轴加工中心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方法、原理及工作流程。这些原理与方法,是具备普遍性和实用性的,可被各类高端数控机床设计与制造者借鉴,以改善其相关设计与生产工作的质量、效率及成本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轴加工中心 总体设计 CAD 数控加工验证 机械本体协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KX-I型变轴机床的伸缩轴刚度实验数据回归分析
5
作者 付铁 丁洪生 +2 位作者 何小妹 付大伟 庞思勤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15-217,共3页
Stewart平台作为变轴数控机床的运动部件 ,其刚度是影响机床综合刚度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而也会最终影响机床的加工精度。本文以BKX -I型变轴机床的伸缩轴为研究对象 ,用实验的方法 ,从变形的角度分析了伸缩轴的刚度变化规律。通过对实... Stewart平台作为变轴数控机床的运动部件 ,其刚度是影响机床综合刚度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而也会最终影响机床的加工精度。本文以BKX -I型变轴机床的伸缩轴为研究对象 ,用实验的方法 ,从变形的角度分析了伸缩轴的刚度变化规律。通过对实验数据的线性回归分析 ,建立了伸缩轴的刚度计算模型 ,并利用该模型扼要地分析了整机的综合刚度在不同高度工作空间中的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轴数控机床 实验数据处理 线性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MAC的BKX-Ⅰ型变轴数控机床数据通讯及数控加工的实现
6
作者 何小妹 丁洪生 +1 位作者 付铁 孙厚芳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23-24,44,共3页
文章围绕北京理工大学自行研制的BKX -Ⅰ型变轴数控机床 ,针对机床的应用特性 ,在开发BKX -Ⅰ型变轴数控机床开放式数控系统的基础上 ,对工业PC机和运动控制卡PMAC之间的数据通讯以及不同容量大小的数控加工刀位轨迹文件在PMAC上的具体... 文章围绕北京理工大学自行研制的BKX -Ⅰ型变轴数控机床 ,针对机床的应用特性 ,在开发BKX -Ⅰ型变轴数控机床开放式数控系统的基础上 ,对工业PC机和运动控制卡PMAC之间的数据通讯以及不同容量大小的数控加工刀位轨迹文件在PMAC上的具体实现方式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轴数控机床 开放式数控系统 刀位轨迹 旋转缓冲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五轴NC加工刀具方位的自动化判定方法
7
作者 吴陈燕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42-144,共3页
文章是针对具有倒钩几何形状的凹穴进行五轴NC加工时所产生的干涉碰撞问题,利用Openregion及向量的概念,提出一简单的方法来调整刀具的方位。此方法首先将要加工的凹穴曲面转换为离散的点数据后,然后将工件作2D切层,并进行切层之间的比... 文章是针对具有倒钩几何形状的凹穴进行五轴NC加工时所产生的干涉碰撞问题,利用Openregion及向量的概念,提出一简单的方法来调整刀具的方位。此方法首先将要加工的凹穴曲面转换为离散的点数据后,然后将工件作2D切层,并进行切层之间的比较,以取得每一倒钩区开始的高度值(即Open-region发生的位置),最后作NC加工刀具路径的规划。无干涉的刀轴轴向是采用初始轴向及干涉检测两阶段式的方式来决定,初始刀轴轴向是利用在Open-region轮廓所得的点数据与CC point间所产生的向量,根据向量间的角度判断所得。完成了初始刀轴轴向的选取后,接着作干涉检测,若有干涉的现象,则做刀轴轴向修正的动作,如此反复直到没有干涉为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轴nc加工 开放空间 CAD/C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idenhain iTNC530控制系统机床五轴加工的后置处理及仿真验证 被引量:5
8
作者 仇振安 刘东晓 +3 位作者 张成立 张传峰 李卫星 郭文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0-93,共4页
针对采用Heidenhain iTNC 530控制系统五轴数控机床的特点,基于UG PostBuilder软件设定机床与数控系统参数,采用TCL语言编写用户命令,定制了机床的后置处理,同时把后置处理集成于UG软件之中,通过Vericut软件进行了数控机床建模与加工仿... 针对采用Heidenhain iTNC 530控制系统五轴数控机床的特点,基于UG PostBuilder软件设定机床与数控系统参数,采用TCL语言编写用户命令,定制了机床的后置处理,同时把后置处理集成于UG软件之中,通过Vericut软件进行了数控机床建模与加工仿真,使得UG Manufacturing模块生成的刀轨通过后置处理直接生成的NC代码完全能被机床识别;最后以整体叶轮为例进行了五轴联动编程及实际加工,验证了五轴编程和后置处理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编程 后置处理 五轴加工 数控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Z-Buffer理论的三坐标无干涉刀位轨迹的生成 被引量:1
9
作者 廖洪峰 彭芳瑜 周云飞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1-133,共3页
针对当前无干涉刀位轨迹生成算法存在的问题 ,提出一种基于Z-Buffer理论的用于三坐标加工的无干涉刀位轨迹生成算法。该算法已成功地应用于洗衣机波轮、水轮机叶片等复杂曲面零件的NC加工。实践证明该算法具有可行性 ,计算方法简单 ,并... 针对当前无干涉刀位轨迹生成算法存在的问题 ,提出一种基于Z-Buffer理论的用于三坐标加工的无干涉刀位轨迹生成算法。该算法已成功地应用于洗衣机波轮、水轮机叶片等复杂曲面零件的NC加工。实践证明该算法具有可行性 ,计算方法简单 ,并且能很好地解决干涉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加工 干涉 刀位轨迹 三坐标 Z-Buffer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KX-Ⅰ型变轴数控机床工作空间的求解及表面三维重构 被引量:1
10
作者 贾俊锋 丁洪生 +1 位作者 付铁 庞思勤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44-46,共3页
采用上下搜索法求解变轴数控机床工作空间的边界点 ,并在求解过程中设置标志位得到边界点的特征。对求得的边界点用最短对角线求三角面片连接近似最优解的方法进行了表面三维重构。在此基础上提出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选取实际应用工作空间... 采用上下搜索法求解变轴数控机床工作空间的边界点 ,并在求解过程中设置标志位得到边界点的特征。对求得的边界点用最短对角线求三角面片连接近似最优解的方法进行了表面三维重构。在此基础上提出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选取实际应用工作空间来代替所求的工作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轴数控机床 工作空间 搜索法 三维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KX-I型变轴数控机床的开放式数控系统
11
作者 李华峰 丁洪生 +2 位作者 何小妹 许进忠 谢殿煌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2005年第5期61-62,64,共3页
基于IPC+PMAC组成的上下位机模式的硬件平台和win2000、vc6.0、Pcomm32pro组成的软件平台,利用自行开发的多任务软件控制模块,建立了BKX-I型变轴机床的开放式数控系统。解决了系统实现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如6轴联动的控制、电机主轴(第7轴... 基于IPC+PMAC组成的上下位机模式的硬件平台和win2000、vc6.0、Pcomm32pro组成的软件平台,利用自行开发的多任务软件控制模块,建立了BKX-I型变轴机床的开放式数控系统。解决了系统实现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如6轴联动的控制、电机主轴(第7轴)的运动控制、冷却泵的控制以及对刀、工件定位信号的反馈控制。同时把系统控制软件实际制作过程中对各个任务模块的划分和各个任务模块之间的通讯作了阐述,对工件的具体加工、该类数控系统软件制作以及该类机床的推广和实用化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轴数控机床 并联机床 开放式数控系统 PMAC n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刀剪制造专用数控磨床A轴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1
12
作者 乔龙阳 杨智聪 林进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49-252,共4页
针对目前刀剪磨削机床角度控制轴(A轴)传动精度低及难以实现多轴联动控制的问题,依据刀剪端面磨削工艺特点,构建出一种数控机床四轴坐标系,进行A轴机械控制机构设计,进而开发配套的数控系统,设计了A轴角度计算功能和砂轮磨损补偿功能等... 针对目前刀剪磨削机床角度控制轴(A轴)传动精度低及难以实现多轴联动控制的问题,依据刀剪端面磨削工艺特点,构建出一种数控机床四轴坐标系,进行A轴机械控制机构设计,进而开发配套的数控系统,设计了A轴角度计算功能和砂轮磨损补偿功能等模块,实现A轴与机床X、Y、Z轴的四轴联动精密控制。生产实践验证,新型A轴控制系统可靠保证了刀剪磨削加工的角度精度和力矩要求,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达到30000h,刀剪的表面粗糙度达到Ra0.2μm,生产效率比现有的三轴数控磨床提高3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磨床 A轴 机械装置 数控系统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ERICUT的双转台五轴数控微型铣床建模和仿真 被引量:22
13
作者 李芳 刘凯 +1 位作者 王昊 赵东标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4-116,共3页
数控加工仿真可以形象直观地模拟数控加工的全过程,进行数控程序的检验,分析零件的可加工性和工序的合理性,从而缩短产品的研制周期。在UG软件中建立了五轴数控微型铣床的三维模型,采用CAM模块产生了人脸加工模型的五轴联动数控加工程... 数控加工仿真可以形象直观地模拟数控加工的全过程,进行数控程序的检验,分析零件的可加工性和工序的合理性,从而缩短产品的研制周期。在UG软件中建立了五轴数控微型铣床的三维模型,采用CAM模块产生了人脸加工模型的五轴联动数控加工程序。基于VERICUT软件构建了双转台五轴数控微型铣床仿真环境,进行了人脸模型的加工模拟,并且通过实际加工对该虚拟仿真进行了验证。可以在该数控微型铣床虚拟平台上进一步开展五轴数控加工技术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RICUT 仿真 五轴联动 数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开式整体叶轮五坐标数控加工刀轴矢量生成及其光顺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姬俊锋 周来水 +1 位作者 安鲁陵 李桂东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2-206,共5页
研究了一类开式整体叶轮五坐标数控加工刀轴矢量规划问题,分析了现有刀轴矢量生成方法的不足,借鉴动画制作中设置关键帧的思想,提出了一种新的全局光顺刀轴矢量生成方法。首先根据该类的几何特征,在满足不与相邻叶片以及被加工叶片发生... 研究了一类开式整体叶轮五坐标数控加工刀轴矢量规划问题,分析了现有刀轴矢量生成方法的不足,借鉴动画制作中设置关键帧的思想,提出了一种新的全局光顺刀轴矢量生成方法。首先根据该类的几何特征,在满足不与相邻叶片以及被加工叶片发生碰撞干涉的前提下,设置一些关键刀轴矢量,然后采用样条函数对设置的刀轴矢量进行插值。在生成刀位文件的过程中,通过将曲面上的参数与样条函数的自变量进行某种映射,从而得到样条函数值,并将该值作为该刀位点的刀轴矢量。仿真实例表明,该方法实现了全局刀轴矢量的光顺,实现了转动速度以及加速度的连续,避免了因刀轴矢量突变而引起的机床振动,改善了曲面的加工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式整体叶轮 五坐标数控加工 刀轴矢量 光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分度空间弧面凸轮的多轴数控加工工艺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胡自化 张平 漆瑞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4期2184-2187,共4页
利用空间啮合原理推导了连续分度弧面凸轮的廓面方程,分别基于范成法和仿自由曲面法加工原理建立了连续分度弧面凸轮的通用四轴和五轴数控加工工艺。该工艺已成功应用于连续分度弧面凸轮的多轴数控铣削加工,为连续分度空间弧面凸轮CAD/C... 利用空间啮合原理推导了连续分度弧面凸轮的廓面方程,分别基于范成法和仿自由曲面法加工原理建立了连续分度弧面凸轮的通用四轴和五轴数控加工工艺。该工艺已成功应用于连续分度弧面凸轮的多轴数控铣削加工,为连续分度空间弧面凸轮CAD/CAM/CNC系统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分度弧面凸轮 多轴数控加工 加工工艺 数控转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五坐标机床旋转轴误差检测方法 被引量:10
16
作者 孙惠娟 蒋红海 殷国富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93-298,共6页
提出了一种利用机器视觉技术对五坐标机床旋转轴转角定位误差进行检测的方法。首先,通过制作特定的标志,用CCD相机获取标志图像;然后,通过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所获得的图像进行分析处理;最后,根据标志在不同位置处的相对转角偏差计算机... 提出了一种利用机器视觉技术对五坐标机床旋转轴转角定位误差进行检测的方法。首先,通过制作特定的标志,用CCD相机获取标志图像;然后,通过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所获得的图像进行分析处理;最后,根据标志在不同位置处的相对转角偏差计算机床旋转轴的转角定位误差,实现五坐标机床旋转轴转角定位误差的辨识和测量。同时,将该方法与传统检测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检测方法简单、高效,可以实现机床旋转轴误差的快速检测,并为五坐标机床旋转轴误差的补偿提供了计算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坐标机床 旋转轴 误差检测 机器视觉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CAD/CAM中扭曲直纹面的误差及其控制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佳 徐燕申 彭泽民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40-445,共6页
针对多坐标数控加工集成CAD/CAM系统开发过程中,处理直纹面设计与加工所遇到的问题,提出用扭曲直纹面定义工程上频繁使用的一类曲面;用扭曲角和扭曲度刻画该曲面特征;提出用特征偏置法求取刀轴矢量,以使加工误差在刀具与被... 针对多坐标数控加工集成CAD/CAM系统开发过程中,处理直纹面设计与加工所遇到的问题,提出用扭曲直纹面定义工程上频繁使用的一类曲面;用扭曲角和扭曲度刻画该曲面特征;提出用特征偏置法求取刀轴矢量,以使加工误差在刀具与被加工面切触状态下趋于最小;讨论通过调整扭曲度、刀具半径和公差值的相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纹面 多坐标加工 数控编程 CAD CAM 刀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非线性误差补偿的五坐标数控加工走刀步长改进算法 被引量:9
18
作者 姬俊锋 周来水 +1 位作者 安鲁陵 张臣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7-42,共6页
研究了五坐标数控加工中特有的非线性误差,提出一种改进的五坐标数控加工走刀步长算法,在前置处理中即考虑补偿非线性误差。在走刀步长计算过程中,同时考虑弧弦逼近误差与非线性误差,将总的加工误差看作是刀轨参数的函数。该函数求导困... 研究了五坐标数控加工中特有的非线性误差,提出一种改进的五坐标数控加工走刀步长算法,在前置处理中即考虑补偿非线性误差。在走刀步长计算过程中,同时考虑弧弦逼近误差与非线性误差,将总的加工误差看作是刀轨参数的函数。该函数求导困难,难于通过给定误差直接计算走刀步长。对弦截法迭代格式进行改进,改进后的方法能够保证正确解在迭代过程中始终位于收敛区间内,并采用改进后的弦截法计算走刀步长。实例计算表明,所提出方法在计算走刀步长过程中能够对非线性误差进行有效的补偿,满足等加工误差要求,同时改进后的弦截法能够收敛到正确解,且收敛速度快,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制造 数控加工 五坐标 走刀步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轴加工非线性误差精确建模与姿态补偿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威 彭芳瑜 +2 位作者 闫蓉 杨建中 李斌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2843-2847,共5页
分析了多轴数控机床加工中非线性误差产生的原因;基于机床轴空间和刀具空间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以工件自由曲面为分析对象,建立了反映复杂曲面几何特征的精确非线性误差模型;针对可能出现的超差情况,采用基于矢量平滑的自适应误差控... 分析了多轴数控机床加工中非线性误差产生的原因;基于机床轴空间和刀具空间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以工件自由曲面为分析对象,建立了反映复杂曲面几何特征的精确非线性误差模型;针对可能出现的超差情况,采用基于矢量平滑的自适应误差控制策略对误差进行补偿。在自主开发的CAM系统内开发了非线性误差模块,基于五轴联动机床加工大型螺旋桨叶片,实现了叶片加工精度的严格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加工 多轴 非线性误差 补偿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轴数控加工刀具姿态优化及其刚度性能指标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闫蓉 彭芳瑜 +1 位作者 李斌 陈吉红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2699-2702,共4页
在变形叠加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对多轴数控机床刚度模型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多轴数控加工刀具姿态优化的物理约束条件。在被加工复杂曲面刀具轨迹上,根据多轴机床综合刚度模型计算机床刚度性能指标,并在刀具可达工作空间中优化多轴机床刚度... 在变形叠加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对多轴数控机床刚度模型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多轴数控加工刀具姿态优化的物理约束条件。在被加工复杂曲面刀具轨迹上,根据多轴机床综合刚度模型计算机床刚度性能指标,并在刀具可达工作空间中优化多轴机床刚度性能指标,以确定对应的刀具姿态。对基于多轴机床刚度模型的刀具姿态优化作了详细的讨论,分析了任务空间的力椭球特性,提出了面向切削加工的多轴机床刚度性能指标,并将其用于指导刀具姿态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轴数控机床 刚度 刀具姿态 力椭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