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n iron-manganese catalysts for Fischer-Tropsch synthesis 被引量:5
1
作者 MOSTAFA FEYZI FATANEH JAFARI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50-557,共8页
铁锰催化剂被一起沉淀方法准备。催化剂的描述被使用 X 光衍射(XRD ) 执行,扫描电子显微镜学(SEM ) ,温度程序减小(TPR ) , N2 吸附解吸附作用大小。从 Fischer-Tropsch 合成的催化表演测试的结果证明铁锰催化剂对催化剂作文和材料... 铁锰催化剂被一起沉淀方法准备。催化剂的描述被使用 X 光衍射(XRD ) 执行,扫描电子显微镜学(SEM ) ,温度程序减小(TPR ) , N2 吸附解吸附作用大小。从 Fischer-Tropsch 合成的催化表演测试的结果证明铁锰催化剂对催化剂作文和材料来源敏感过度。当 CH4 和 CO2 由使用从铁(II ) 准备的铁锰催化剂减少了时, C24 轻石蜡增加了,这被发现当 CH4 和 CO2 由使用从铁(II ) 准备的铁锰催化剂减少了时硫酸盐(催化剂) 。催化剂的活动和选择处于不同运作的条件被学习。结果证明为 C24 轻石蜡生产的最好的运作的条件在 260 点是 H2/CO=1/1 (GHSV=2400 h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on-manganese catalyst catalytic performance operational conditions fischer-tropsch synthe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niobium-promoted cobalt/iron catalysts supported on carbon nanotubes for the hydrogenation of carbon monoxide 被引量:1
2
作者 Zahra Gholami Noor Asmawati Mohd Zabidi +1 位作者 Fatemeh Gholami Mohammadtaghi Vakili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15-821,共7页
Bimetallic Co /Fe catalysts supported on carbon nanotubes( CNTs) were prepared,and niobium( Nb) was added as promoter to the 70 Co ∶30Fe /CNT catalyst.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catalysts were characteriz... Bimetallic Co /Fe catalysts supported on carbon nanotubes( CNTs) were prepared,and niobium( Nb) was added as promoter to the 70 Co ∶30Fe /CNT catalyst.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catalysts were characterized,and the catalytic performances were analyzed at the same operation conditions( H_2 ∶CO( volume ratio) = 2 ∶1,p = 1 MPa,and t = 260 ℃) in a tubular fixed-bed microreactor system. The addition of Nb to the bimetallic catalyst decreases the average size of the oxide nanoparticles and improves the reducibility of the bimetallic catalyst. Evaluation of the catalyst performance in a Fischer-Tropsch reaction shows that the catalyst results in high selectivity to methane,and the selectivity to C_(5+) increased slightly in the bimetallic catalyst unlike that in the monometallic catalysts. The addition of 1% Nb to the bimetallic catalyst increases CO conversion and selectivity to C_(5+). Meanwhile,a decrease in methane selectivity is obser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scher-tropsch synthesis bimetallic catalyst niobium promoter carbon nanotub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费托合成直接制航空煤油中双功能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津旭 吕帅帅 +4 位作者 李红伟 周秋明 牛丛丛 徐润 李新刚 《低碳化学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19,共7页
费托合成可将生物质来源的合成气直接转化为航空煤油(简称“航煤”),是最具应用前景的生物航煤生产技术之一。受Anderson-Schulz-Flory(ASF)分布规律的限制,费托合成直接制航煤的产物选择性有限,如何提高航煤选择性仍是当前该领域面临... 费托合成可将生物质来源的合成气直接转化为航空煤油(简称“航煤”),是最具应用前景的生物航煤生产技术之一。受Anderson-Schulz-Flory(ASF)分布规律的限制,费托合成直接制航煤的产物选择性有限,如何提高航煤选择性仍是当前该领域面临的重要挑战。利用双功能催化剂可将费托合成活性中心与分子筛酸中心耦合,可实现CO加氢与裂解、异构化等二次反应的接力,进而达到有效调控特定馏分选择性的目的。介绍了双功能催化剂的作用机理,对比了现有报道中费托合成的反应性能,阐述了尺寸效应、孔结构调控、酸性质调控和助剂效应在不同催化体系中的调控策略及构效关系,并对双功能催化剂在费托合成直接制航煤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托合成 航空煤油 双功能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2)O_(3)+HZSM5双功能催化剂的制备及其费托合成催化性能
4
作者 刘世君 蒋倩 +4 位作者 陈晓丽 付娟 陈佩丽 莫家媚 苏秋成 《新能源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3-229,共7页
通过费托合成从非石油资源中获取汽油的技术是发展含碳资源高效利用的有效途径,该技术的关键是催化剂。针对目前费托催化剂存在的生物质合成气利用效率不高、C_(5)~C_(11)烃选择性有待提高的问题,构建了以Fe_(2)O_(3)为费托合成位、分... 通过费托合成从非石油资源中获取汽油的技术是发展含碳资源高效利用的有效途径,该技术的关键是催化剂。针对目前费托催化剂存在的生物质合成气利用效率不高、C_(5)~C_(11)烃选择性有待提高的问题,构建了以Fe_(2)O_(3)为费托合成位、分级多孔分子筛为裂解位的双功能催化剂体系,通过一步耦合C_(5+)烃合成和C_(12+)烃裂解,实现C_(5)~C_(11)烃的高选择性合成。结果表明,引入分子筛的催化剂Fe_(2)O_(3)+HZSM5呈现出较无分子筛催化剂Fe_(2)O_(3)更优异的催化性能。催化剂Fe_(2)O_(3)+HZSM5-2表现出最佳的催化性能,费托反应24 h的铁时间产率为42.3μmol·g^(-1)·s^(-1),C5+产物收率为3.74×10^(-3)g·g^(-1)·s^(-1)。C_(5+)选择性为63.6%,异构烷烃选择性为42.0%,CO转化率为7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托合成 双功能催化剂 液体燃料 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绿氢到可持续航空煤油:化工灵活性对技术经济性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沙廉栋 林今 +2 位作者 余志鹏 秦国辉 杜旺明 《洁净煤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8-147,共10页
利用可持续航空煤油(Sustainable Aviation Fuel,SAF)是航空领域脱碳的重要途经,生物质技术路径受限于原料难以实现规模化。电制可持续航空煤油(e-SAF)技术路径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制绿氢,再与CO_(2)结合合成SAF,解决了原料限制的问题。... 利用可持续航空煤油(Sustainable Aviation Fuel,SAF)是航空领域脱碳的重要途经,生物质技术路径受限于原料难以实现规模化。电制可持续航空煤油(e-SAF)技术路径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制绿氢,再与CO_(2)结合合成SAF,解决了原料限制的问题。但受限于绿氢成本较高,缺乏经济可行性,一个关键的原因是当下e-SAF项目规划时并未考虑SAF合成侧的灵活性,可再生能源的波动性全部由制氢侧和储能承担,增加了制氢成本。为了研究SAF合成装置灵活性(包括调节周期和调节范围)对绿氢成本的影响,以可再生能源离网型制e-SAF系统为例,利用容量规划优化方法对比分析了不同e-SAF技术路径的技术经济性。根据SAF合成装置的灵活性特点,将e-SAF相关技术路径分为“一步合成法”和“两步合成法”,并对比分析了2类技术路径在灵活化工场景下的SAF成本。结果表明:SAF合成装置的灵活性对绿氢降低成本至关重要,当SAF合成装置的运行下限达到30%且调节周期达到7 d时,相比完全不可调节的SAF场景,系统在并未增加额外储能的情况下大幅降低了弃电率,减少了对可再生能源装机的投入,使系统的绿氢成本下降了约45%。“两步合成法”通过易存储的液态中间产物将复杂的SAF合成过程解耦,不仅满足了e-SAF系统对SAF合成装置的灵活性要求,而且降低了SAF合成装置实现灵活运行的附加成本,进一步将绿氢成本降低了约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制可持续航空煤油 绿氢 灵活化工 技术经济可行性 两步合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Fe/GO纳米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电催化乙醇氧化性能研究
6
作者 信震宇 郭瑞华 +4 位作者 乌仁托亚 王艳 安胜利 张国芳 关丽丽 《无机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9-387,I0008-I0012,共14页
直接乙醇燃料电池(DEFC)因其能量转换效率高、噪声低以及友好环境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这类电池仍面临催化剂成本高、稳定性差及催化活性低等问题。本研究选用氧化石墨烯(GO)作为载体,以乙二醇为还原剂,六水合氯铂酸为前驱体,并引入非... 直接乙醇燃料电池(DEFC)因其能量转换效率高、噪声低以及友好环境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这类电池仍面临催化剂成本高、稳定性差及催化活性低等问题。本研究选用氧化石墨烯(GO)作为载体,以乙二醇为还原剂,六水合氯铂酸为前驱体,并引入非贵金属Fe,通过调节Pt与Fe的摩尔比,利用微波加热合成法制备出二元合金催化剂PtFe_(x)/GO(x=1/6、1/5、1/4、1/3、1/2、1),在GO载体上原位负载纳米晶粒。原子半径小的Fe固溶到Pt晶格中,导致Pt晶格的相邻原子间距缩小,晶格收缩,从而形成Pt-Fe合金。当x=1/3时,催化剂表现出最优的催化活性,其电催化活性面积为69.84m^(2)/g,氧化峰值电流密度为858.42A/g,并且Tafel斜率较小。1100s的计时电流测试下,PtFe_(1/3)/GO催化剂的稳态电流密度为194.80 A/g, CO的氧化峰电位为0.554 V,活化能为18.37 kJ/mol, 800圈测试后电流密度保持率为80.48%,优于商业Pt/C(JM)催化剂。研究表明,引入非贵金属Fe能够显著提升Pt基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为Pt基催化剂材料的设计与潜在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乙醇燃料电池(DEFC) 原位负载 二元合金催化剂 微波加热合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cobalt loading on reducibility, dispersion and crystallite size of Co/Al_2O_3 Fischer-Tropsch catalyst 被引量:1
7
作者 熊海峰 张煜华 +1 位作者 李金林 古映莹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4年第4期414-418,共5页
Co/Al2O3 Fischer-Tropsch synthesis catalysts with different cobalt loadings were prepared using incipient wetness impregnation method. The effects of cobalt loading on the properties of catalysts were studied by means... Co/Al2O3 Fischer-Tropsch synthesis catalysts with different cobalt loadings were prepared using incipient wetness impregnation method. The effects of cobalt loading on the properties of catalysts were studied by means of X-ray diffraction (XRD), temperature programmed reduction (TPR), hydrogen temperature programmed desorption (H2-TPD) and O2 titration. Co-support compound formation can be detected in catalyst system by XRD. For the Co/Al2O3 catalysts with low cobalt loading, CoAl2O4 phase appears visibly. Two different reduction regions can be presented for Co/Al2O3 catalysts, which belong to Co3O4 crystallites (reduction at 320 ℃) and cobalt oxide-alumina interaction species (reduction at above 400 ℃). Increasing Co loading results in the increase of Co3O4 crystallite size. The reduced Co/Al2O3 catalysts have two adsorption sites, and cobalt loading greatly influences the adsorption behavior. With the increase of cobalt loading, the amount of low temperature adsorption is increased, the amount of high temperature adsorption is decreased, and the percentage reduction and cobalt crystallite size are increa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scher-tropsch synthesis cobalt/alumina catalyst temperature programmed reduction hydrogen temperature programmed desorp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中和目标驱动下合成燃料技术的发展
8
作者 韩恒文 韩伟 程薇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457-5466,共10页
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均制定了实现碳中和的规划路线,我国也提出了“双碳”目标。鉴于节能改造、提升效率、用能优化等措施对炼化企业减少碳排放要求的不断提高,炼化企业实现低碳、零碳发展必须从原料构成、原始加工技术的角度出发,... 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均制定了实现碳中和的规划路线,我国也提出了“双碳”目标。鉴于节能改造、提升效率、用能优化等措施对炼化企业减少碳排放要求的不断提高,炼化企业实现低碳、零碳发展必须从原料构成、原始加工技术的角度出发,开发新的碳循环经济技术和零碳合成燃料技术。基于此,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由捕集/储存CO_(2)与可再生H_(2)(绿氢)制碳氢燃料(e-Fuels)技术和由生物质制合成燃料(SNG)技术的反应机理、技术路线、催化剂、技术经济性和碳减排潜力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分析了未来炼化企业实现碳中和发展的技术发展路径,为炼厂转型发展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合成燃料 炼化企业 CO_(2)循环经济 零碳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间接液化制洁净燃料二甲醚 被引量:17
9
作者 汪俊锋 常杰 +2 位作者 阴秀丽 王铁军 吴创之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13-418,共6页
生物质可以代替化石燃料来制备合成气,进而合成洁净燃料二甲醚。介绍了生物质气化和二甲醚的性质与制法,并分析了通过生物质气化的方法制备二甲醚的可行性和关键技术,同时对技术路线的选择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生物质气化 二甲醚 合成气 重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费托法合成液体燃料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55
10
作者 陈建刚 相宏伟 +1 位作者 李永旺 孙予罕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16-523,共8页
综述了近年来费托合成液体燃料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 ,从催化剂、动力学机理和反应器方面进行了阐述 .
关键词 费托合成 液体燃料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氧基二甲醚研究进展 被引量:37
11
作者 史高峰 陈英赞 +2 位作者 陈学福 张梅 张兴潜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4-78,共5页
聚甲氧基二甲醚(PODME)是一种有潜力的柴油添加剂,其物化性质、合成方法和催化剂被总结和评述。
关键词 聚甲氧基二甲醚 聚甲醛二甲醚 PODME 燃油添加剂 合成 催化剂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氧燃料—甲醇合成技术发展现状分析(一)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乃继 纪任山 +1 位作者 王昕 王纬 《洁净煤技术》 CAS 2004年第1期29-34,共6页
甲醇在燃烧及动力特性方面与汽油相同或相近,但排放特性明显优于汽油。甲醇合成技术成熟,(中)低压工艺先进。不论是冷管塔、管壳塔、混合塔,还是组合塔均向超大型化方向发展。中国甲醇装置的整体技术水平低、容量小、能耗高。借鉴别人经... 甲醇在燃烧及动力特性方面与汽油相同或相近,但排放特性明显优于汽油。甲醇合成技术成熟,(中)低压工艺先进。不论是冷管塔、管壳塔、混合塔,还是组合塔均向超大型化方向发展。中国甲醇装置的整体技术水平低、容量小、能耗高。借鉴别人经验,发展煤基燃料大甲醇对保障中国能源供应安全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汽油 含氧燃料 能源供应 合成 技术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Ln_(0.6)Sr_(0.4)Fe_(1-χ)Co_χO_(3-δ)的合成和性能表征 被引量:33
13
作者 黄文华 杨建华 +3 位作者 聂怀文 吕之奕 屠恒勇 温廷琏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79-684,共6页
采用固相反应法合成了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Ln0.6Sr0.4Fe1-χCoχO3-σ(Ln=La,Pr;Nd,Sm和Gd)粉体.对其进行结晶学表征,分析氧含量和失重与温度的关系,并研究了其电导率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及其与Ce0.8Gd0.2O1.9(CGO)电解质... 采用固相反应法合成了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Ln0.6Sr0.4Fe1-χCoχO3-σ(Ln=La,Pr;Nd,Sm和Gd)粉体.对其进行结晶学表征,分析氧含量和失重与温度的关系,并研究了其电导率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及其与Ce0.8Gd0.2O1.9(CGO)电解质的化学相容性.实验表明,600~800℃;所有样品的电导率均高于100S/cm,其中Nd0.6Sr0.4Co0.8Fe0.2O3-σ的电导率高达600S/cm,并且与CGO电解质都具有良好的化学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阴极材料 Ln0.6Sr0.4Fe1-xCoxO3-δ 合成 性能 表征 离子电子混合导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曼尼西碱无灰分散剂的合成及其在燃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4
作者 蔺建民 朱同荣 +1 位作者 林滨 黄燕民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6-62,共7页
通过两步合成法制备了曼尼西碱无灰分散剂。首先用高活性聚异丁烯(PIB)与苯酚在Lewis酸催化下进行烷基化反应生成聚异丁烯基酚,然后用聚异丁烯基酚、甲醛和多烯多胺合成曼尼西碱无灰分散剂。以合成的曼尼西碱无灰分散剂作为主剂的汽油... 通过两步合成法制备了曼尼西碱无灰分散剂。首先用高活性聚异丁烯(PIB)与苯酚在Lewis酸催化下进行烷基化反应生成聚异丁烯基酚,然后用聚异丁烯基酚、甲醛和多烯多胺合成曼尼西碱无灰分散剂。以合成的曼尼西碱无灰分散剂作为主剂的汽油清净剂在492QA2汽油机上的台架试验证明,使用该曼尼西碱无灰分散剂可降低CO排放20.4%,降低HC排放31.5%;在PFI燃料喷嘴模拟试验机上的评价结果证明,使用该剂可大大降低燃油喷嘴堵塞率。合成的曼尼西碱无灰分散剂可作为柴油多效添加剂的组分,用含酚基有机酸对其改性可得到性能优良的柴油稳定剂;用脂肪酸改性可得到柴油抗磨、分散添加剂;以其作为主剂的柴油消烟剂可减少柴油发动机燃烧时产生的黑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曼尼西碱 无灰分散剂 合成 燃料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液体碳氢燃料合成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35
15
作者 邹吉军 张香文 +1 位作者 王莅 米镇涛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7年第4期411-415,共5页
介绍了高密度碳氢燃料合成及应用的最新进展。从原料、合成路线、性能特征、成本等方面评价了各种高密度碳氢燃料的优缺点和应用前景。分析了高密度碳氢燃料合成与应用的共性特征,提出燃料分子设计与定向合成、燃料复配等急需解决的问题... 介绍了高密度碳氢燃料合成及应用的最新进展。从原料、合成路线、性能特征、成本等方面评价了各种高密度碳氢燃料的优缺点和应用前景。分析了高密度碳氢燃料合成与应用的共性特征,提出燃料分子设计与定向合成、燃料复配等急需解决的问题,提出了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学工程 航空航天燃料 高密度碳氢燃料 推进剂 合成与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费托合成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16
作者 李娟 吴梁鹏 +4 位作者 邱勇 定明月 王铁军 李新军 马隆龙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00-109,共10页
费托合成反应是将煤炭、天然气、生物质等含碳资源转化成液体燃料的关键技术,其技术核心是催化剂选择性的调控,即抑制甲烷等副产物的生成和提高目标烃类的含量。本文分析总结了费托合成催化剂的分类体系、组成特点和发展状况,着重介绍... 费托合成反应是将煤炭、天然气、生物质等含碳资源转化成液体燃料的关键技术,其技术核心是催化剂选择性的调控,即抑制甲烷等副产物的生成和提高目标烃类的含量。本文分析总结了费托合成催化剂的分类体系、组成特点和发展状况,着重介绍了Fe基和Co基催化剂在费托合成中的应用现状,并从催化剂的性能特点、所适用的原料气组成、抗毒性能等方面对铁基和钴基催化剂进行了比较,最后展望了费托合成直接制取馏分油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托合成 液体燃料 铁基催化剂 钴基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sMOVS柴油降凝剂的研制 被引量:10
17
作者 廖克俭 张金辉 闫光绪 《精细化工》 CAS CSCD 1996年第5期19-21,共3页
对柴油降凝剂EsMOVS的合成、用途、使用条件、影响因素等作了阐述。此降凝剂对抚顺石油二厂-10#柴油的纯降凝度是18℃,冷滤点纯降低度是9℃。对其它柴油也有一定的降凝助滤效果。
关键词 柴油 降凝剂 合成 燃料油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基燃料的制备与应用 被引量:24
18
作者 谢克昌 李忠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393-1399,共7页
随着国内能源消费的增长 ,特别是车用燃料的迅速增长 ,石油消费总量越来越大 ,但国内石油资源有限 ,专家预计 2 0 10年和 2 0 2 0年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将达到 5 0 %和 6 0 % ,威胁国家能源的安全供应 .但我国煤炭资源相对丰富 ,大力发展... 随着国内能源消费的增长 ,特别是车用燃料的迅速增长 ,石油消费总量越来越大 ,但国内石油资源有限 ,专家预计 2 0 10年和 2 0 2 0年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将达到 5 0 %和 6 0 % ,威胁国家能源的安全供应 .但我国煤炭资源相对丰富 ,大力发展以煤为原料的合成液体替代燃料 ,提供部分车用燃料 ,将是解决能源安全供应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论述和比较了合成煤基燃料的 3种不同工艺路线 :煤直接液化合成油 ,煤间接液化合成油和煤基含氧燃料合成 .前两种工艺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燃料的H/C比 ,以合成粗油或碳氢化合物为目标产物 .新一代煤直接液化合成油技术还没有工业化装置投入运行 ,但间接F T合成碳氢燃料已有成功的工业经验 .和石油基燃料相比 ,虽然煤基碳氢燃料还不具有明显的经济优势 ,但对于石油资源有限的中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煤间接液化也可合成煤基含氧燃料 ,即甲醇燃料和二甲醚燃料等 .和碳氢燃料相比 ,合成煤基含氧燃料不仅具有明显的技术和经济优势 ,而且充分利用了煤中C、H和O 3种主要元素 ,可以实现资源、能源、环境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 煤基燃料 洁净煤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燃气催化合成甲醇技术 被引量:3
19
作者 朱灵峰 梁庚白 +4 位作者 朱金梭 张百良 刘德华 雒廷亮 刘国际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966-969,共4页
生物质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为了实现秸秆类生物质合成燃料甲醇的工业转化,有效利用生物质能,对下 吸式固定床气化炉产生的低热值玉米秸秆燃气进行除氧、分解焦油和配氢等纯化试验,制备出合成甲醇的优质秸 秆合成气,在直流流动等温积分... 生物质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为了实现秸秆类生物质合成燃料甲醇的工业转化,有效利用生物质能,对下 吸式固定床气化炉产生的低热值玉米秸秆燃气进行除氧、分解焦油和配氢等纯化试验,制备出合成甲醇的优质秸 秆合成气,在直流流动等温积分反应器中,使用国产C301铜基催化剂,催化剂粒度为20-40目(0.833 mm×0.351 mm),在5 MPa反应压力下,对玉米秸秆合成气进行催化合成甲醇试验研究,获得33套试验数据.试验结果表明, 低热值秸秆燃气通过适当处理,可直接合成甲醇,合成反应的适宜温度为230-250℃,适宜流量为0.8-1.0 mol/ h,较佳的甲醇时空收率为0.24 kg/(kgca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燃气 合成气 催化剂 甲醇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发生剂产气燃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凯 史大昕 +2 位作者 张奇 孙克宁 李加荣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94-605,共12页
简介了气体发生剂的组成与应用。重点评述了唑类、胍类和嗪类等产气燃料的爆炸性能与国内外合成的研究进展。对比了传统叠氮类气体发生剂的性能,指出具有高产气量、燃速快、低燃温、热稳定性好、工艺性能好、无毒性、绿色环保等优点的... 简介了气体发生剂的组成与应用。重点评述了唑类、胍类和嗪类等产气燃料的爆炸性能与国内外合成的研究进展。对比了传统叠氮类气体发生剂的性能,指出具有高产气量、燃速快、低燃温、热稳定性好、工艺性能好、无毒性、绿色环保等优点的新型气体发生剂是今后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发生剂 产气燃料 高氮化合物 合成 爆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