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高频遥感的石漠化演变特征与治理成效评估
1
作者 周兴 《林业科技情报》 2025年第2期233-235,共3页
该文以贵州省典型喀斯特地区为研究区,基于2000-2022年的Landsat系列与Sentinel-2卫星影像数据,构建了石漠化监测指标体系,采用机器学习分类方法结合实地调查数据,系统分析了研究区石漠化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治理成效。研究结果可为喀斯... 该文以贵州省典型喀斯特地区为研究区,基于2000-2022年的Landsat系列与Sentinel-2卫星影像数据,构建了石漠化监测指标体系,采用机器学习分类方法结合实地调查数据,系统分析了研究区石漠化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治理成效。研究结果可为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治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演变 高频遥感监测 时空特征 治理成效评估 喀斯特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阳梯田景区生态敏感性定量评价与分区治理
2
作者 贺冉 黄梦竹 +1 位作者 司徒彬 苏明轩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8期55-62,共8页
根据元阳梯田景区特征,构建地形、气候、自然资源和人类干扰4个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AHP)和GIS空间分析法,开展元阳梯田景区的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总体上元阳梯田景区综合生态敏感性较高,各敏感性分区(不敏感... 根据元阳梯田景区特征,构建地形、气候、自然资源和人类干扰4个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AHP)和GIS空间分析法,开展元阳梯田景区的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总体上元阳梯田景区综合生态敏感性较高,各敏感性分区(不敏感、轻度敏感、中度敏感、高度敏感、极度敏感)由低到高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8.4%、16.9%、27.8%、29.1%、17.8%,以中度和高度敏感性为主,二者面积合计占比超过研究区总面积的50.0%;元阳梯田景区生态敏感性呈现“北部高—中部过渡—南部回升”的分布格局,高度和极度敏感区域主要分布在气候炎热、坡度陡峭的北部低海拔河谷区与植被敏感的南部高海拔原始森林区。不敏感和轻度敏感与景区内的道路和传统村寨分布高度重合,体现了哈尼族聚落选址的自然适应性;基于综合生态敏感性分析和研究区现状,构建了“一核、两廊、三区”的景观空间结构,其中“三区”包括综合利用区、生态缓冲区和生态保护区,并针对各区域敏感性等级和实践情况提出了差异化的治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敏感性 分区治理 指标体系 GIS空间分析 层次分析法 元阳梯田景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存量空间治理视角下城市更新行动计划机制创新探索——以广州市为例
3
作者 冯萱 黄文灏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3-108,共6页
理解增量、存量空间开发与治理模式的内涵差异,构建存量空间治理思维,是有效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关键。存量空间时代下城市建设面临价值目标导向、利益分配机制和公共管理方式3大转型。城市更新行动计划作为推进更新实施的工具,是落实城... 理解增量、存量空间开发与治理模式的内涵差异,构建存量空间治理思维,是有效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关键。存量空间时代下城市建设面临价值目标导向、利益分配机制和公共管理方式3大转型。城市更新行动计划作为推进更新实施的工具,是落实城市发展战略和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抓手,同时也是兑现多元价值、协调多方利益、实现社会治理的关键平台。结合广东省广州市实践,从计划编制主要内容、多元主体协同编制机制、“考核—反馈—优化”闭环管理体系等方面,总结提出基于存量空间治理的城市更新行动计划编制方法及内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行动 城市更新行动计划 存量空间治理 协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全域空间治理的云南省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编管体系构建 被引量:1
4
作者 刘飞 聂伟齐 +1 位作者 瞿国寻 李宗屿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5-82,共8页
构建科学合理的详细规划编管体系是提升规划治理效力的关键。基于云南省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编制实践,采用“历程回顾—问题剖析—逻辑重构—体系构建”的研究路径,全面梳理云南省详细规划的发展演进历程,精确诊断编管体系面临的难题,深入... 构建科学合理的详细规划编管体系是提升规划治理效力的关键。基于云南省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编制实践,采用“历程回顾—问题剖析—逻辑重构—体系构建”的研究路径,全面梳理云南省详细规划的发展演进历程,精确诊断编管体系面临的难题,深入剖析全域空间治理视角下云南省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编管体系转型逻辑,进而提出以统一底图底数为基础、以分层传导为手段、以全域治理为目标、以编管结合为核心的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编管体系构建策略,旨在为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编管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提供借鉴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域空间治理 详细规划 编管体系 分级传导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治理视域下乡村地区国土空间详细规划:逻辑重塑、体系解构与策略构想 被引量:7
5
作者 吕晓 薛萍 赵雲泰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5-52,72,共9页
研究目的:基于空间治理视域,系统检视乡村地区空间规划实践困境,厘清新时期规划转型逻辑与理性、效率、公平协同的治理思路,进而提出乡村地区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的策略构想,为丰富国土空间管控底层逻辑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 研究目的:基于空间治理视域,系统检视乡村地区空间规划实践困境,厘清新时期规划转型逻辑与理性、效率、公平协同的治理思路,进而提出乡村地区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的策略构想,为丰富国土空间管控底层逻辑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乡村地区国土空间详细规划服务于新时期空间治理需求,是重塑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时代要求,也是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2)多规并行背景下乡村地区各类规划存在治理逻辑混沌、规划与实践脱节等问题,不利于乡村空间的全域全要素统筹;(3)“多规合一”要求下,乡村地区国土空间详细规划在角色定位、价值目标、规划思路和管控视域等方面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需要促进空间治理理性化、资源配置高效化与主体权益公平化。研究结论:乡村地区国土空间详细规划应注重实现规划理性与实践理性的互动融合、全域综合管控与单元精细化治理相结合、完善多规合一与双向结合的规划传导体系、实现规划体系与土地产权关系相衔接、构建多元主体公平参与机制,助力乡村空间精细化治理和乡村格局优化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国土空间详细规划 空间治理 乡村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园城市空间治理单元体系构建模式 被引量:2
6
作者 朱勇 杨潇 +2 位作者 田旭 凌雯倩 张麒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20-227,共8页
当前,各类空间治理单元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体系之间协同不足、单元体系标准缺失等问题,亟待开展空间治理单元体系研究以提升全域、全要素空间治理效能。立足公园城市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时代要求,遵循“凝聚公... 当前,各类空间治理单元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体系之间协同不足、单元体系标准缺失等问题,亟待开展空间治理单元体系研究以提升全域、全要素空间治理效能。立足公园城市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时代要求,遵循“凝聚公园城市发展共识”的价值导向和“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实践”的空间逻辑,构建生态单元、生产单元、生活单元、治理单元等深度融合的公园城市四级空间治理单元体系和划定标准,并以天府新区直管区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探索城市空间治理新模式,以期为其他城市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治理 治理单元 公园城市 天府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中心城区空间管制区划方法研究——以岚皋县城中心城区为例 被引量:8
7
作者 郝晋伟 李建伟 刘科伟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6-90,共5页
空间管制区划是规划转型期中有别于传统用地布局规划的一种政策性空间管理手段,而非简单的用地评价分区,其对我国城市总体规划由技术型向政策型转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岚皋县城中心城区为例,通过构建空间管制区划评价指标体系,运用... 空间管制区划是规划转型期中有别于传统用地布局规划的一种政策性空间管理手段,而非简单的用地评价分区,其对我国城市总体规划由技术型向政策型转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岚皋县城中心城区为例,通过构建空间管制区划评价指标体系,运用GIS技术得到土地建设适宜性分区,并在此基础上以"规划主干路网和中观用地格局"为核心,结合地形条件进行区划归并和修正,将中心城区划分为禁建区、限建区,以及高强度、中强度、低强度三类适建区,并单独划出已建区,同时,在各分区之间划出一定宽度的缓冲区,从而得到最终的区划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城区 空间管制区划 GIS 岚皋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大都市区空间结构及其规划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8
作者 徐海贤 庄林德 肖烈柱 《现代城市研究》 2002年第6期34-38,共5页
大都市区是发达的城市化地区,它包括核心城市及社会经济联系密切的外围地区。21世纪到来之际,大都市区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通过对各国大都市区空间结构演进研究,大都市区面临的挑战和战略指向,空间结构规划实践和大都市区区域管治的... 大都市区是发达的城市化地区,它包括核心城市及社会经济联系密切的外围地区。21世纪到来之际,大都市区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通过对各国大都市区空间结构演进研究,大都市区面临的挑战和战略指向,空间结构规划实践和大都市区区域管治的研究进展分析,以期为我国开展大都市区规划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都市区 空间结构 规划 城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问题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沛 倪用玺 张俊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3-228,共6页
大西安都市圈地处陇海—兰新线(国家级经济发展轴线)与包北线(西部地区南北大通道)交汇区,已成为联系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带并与世界发展接轨的核心经济区域.在分析大西安都市圈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其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借鉴“长三角... 大西安都市圈地处陇海—兰新线(国家级经济发展轴线)与包北线(西部地区南北大通道)交汇区,已成为联系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带并与世界发展接轨的核心经济区域.在分析大西安都市圈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其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借鉴“长三角”与“珠三角”城市群发展经验,提出了大西安都市圈产业结构、空间布局及其城镇体系可持续发展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西安都市圈 产业发展 空间布局 城镇体系 区域管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巩固提升阶段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关键问题与治理策略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郑瑞强 曹国庆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8-104,共7页
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工作已经进入"注重贫困退出与强化减贫成效维持与增进"的巩固提升阶段。准确把握巩固提升阶段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工作阶段性特征,深刻剖析精准扶贫进程中"手段目标化、局部系统替代、适应期生计可持续发... 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工作已经进入"注重贫困退出与强化减贫成效维持与增进"的巩固提升阶段。准确把握巩固提升阶段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工作阶段性特征,深刻剖析精准扶贫进程中"手段目标化、局部系统替代、适应期生计可持续发展、流动贫困人口管理接续、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等关键问题,藉此提出巩固提升阶段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治理优化策略:准确把握精准扶贫政策蕴含,创新全域扶贫理念;开展生产力布局空间重构,顺畅资源跨域空间传导,注重要素流动增益;关注脱贫人口适应期生计风险防范,注重内生动力激发,健全长远生计保障;厘清城乡贫困关联,推进城乡贫困人口协同治理;坚持改革创新与机制完善,健全绩效考核评估机制,提高扶贫开发整体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扶贫开发 治理策略 空间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镇扬同城化视角下南京东部地区功能重组 被引量:10
11
作者 官卫华 叶斌 王耀南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1-67,共7页
后金融危机时代,随着国家战略导向由对外开放转向内外并重,区域竞合与城市发展掀起了新一轮的高潮。借助新一轮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契机,从南京都市圈的发展要求出发,南京中心城市功能作用亟待进一步强化和发挥。东部地区作为南京竞... 后金融危机时代,随着国家战略导向由对外开放转向内外并重,区域竞合与城市发展掀起了新一轮的高潮。借助新一轮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契机,从南京都市圈的发展要求出发,南京中心城市功能作用亟待进一步强化和发挥。东部地区作为南京竞合长三角的东向前沿阵地,并且在空间上正处于宁镇扬经济板块的地理重心,区位优势显著。应对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新形势,必须抓紧对地区功能重组、空间整合、区域对接等问题深入研究,积极探索提升南京中心城市功能的可行路径,一方面对内产生较强的反磁力,推促老城疏散;另一方面对外则形成较强的辐射力,带动宁镇扬同城化,进而不断壮大南京都市圈、竞合长三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城化 功能重组 都市圈 空间管治 宁镇扬 南京 东部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发展之路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虹鸥 林初昇 +26 位作者 何深静 黄耿志 叶玉瑶 刘承良 罗彦 杨宇 刘合林 潘峰华 朱晟君 李裕瑞 胡志丁 杨振山 周霞 吴旗韬 杨忍 孙伟 马海涛 梁育填 王丰龙 安宁 袁振杰 郭炎 席广亮 胡晓辉 林强 刘逸 黄洁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453-1478,共26页
面向新的国内外形势下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问题,从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等多个维度探讨了大湾区创新发展的内容、挑战和路径。文章认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发展需要加强科技和产业创新能力,提高应对外部冲击的区域韧性,增强区域内部要素... 面向新的国内外形势下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问题,从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等多个维度探讨了大湾区创新发展的内容、挑战和路径。文章认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发展需要加强科技和产业创新能力,提高应对外部冲击的区域韧性,增强区域内部要素的流动性,促进民生福祉水平提升,提高空间治理的能力,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优化区域生态安全格局。需要从系统和联系的视角思考大湾区的创新发展,不仅寻求各个发展领域的革新,并且要促进各领域之间的耦合协调,使区域获得能不断突破瓶颈、消解外部冲击、解锁新发展路径的能动性。呼吁加强跨领域跨学科的交叉合作研究,为推动实现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目标贡献地理学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珠三角 区域发展 创新 空间治理 乡村振兴 基础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政务数据的武汉都市发展区职住匹配与通勤特征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稳 詹庆明 +2 位作者 黄正东 周俊 周海燕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19年第7期80-90,共11页
中国许多大城市处于制度转型与空间重构的背景下,城市就业与居住空间关系正发生明显变化,职住空间的合理布局成为城市规划考虑的重要课题。研究利用武汉市大样本政务数据进行数据集成与空间化,得到居民个体精细空间数据,对武汉都市发展... 中国许多大城市处于制度转型与空间重构的背景下,城市就业与居住空间关系正发生明显变化,职住空间的合理布局成为城市规划考虑的重要课题。研究利用武汉市大样本政务数据进行数据集成与空间化,得到居民个体精细空间数据,对武汉都市发展区的通勤特征、职住空间匹配关系进行分析与测度,发现:武汉都市发展区居民平均通勒距离处于合理范围;都市发展区职住空间总体匹配较好,但不同区域职住空间匹配差异明显;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布局的调整与职住空间失配现象密切相关;"武汉三镇"之间、新城组群与邻近主城区之间显著的交叉通勤是影响城市交通拥堵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务数据 居民个体空间数据 通勒特征 职住空间匹配 武汉都市发展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非实体性治理单元及其运行机制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爱平 郑晓云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5-82,共8页
国家治理体系中的空间治理单元是近年来我国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现有文献主要把空间治理单元界分为实体性治理单元和虚体性治理单元两类。结合粤港澳大湾区跨境治理的实际场域,可以在把空间治理单元区分为实体性治理单元和非实体性治... 国家治理体系中的空间治理单元是近年来我国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现有文献主要把空间治理单元界分为实体性治理单元和虚体性治理单元两类。结合粤港澳大湾区跨境治理的实际场域,可以在把空间治理单元区分为实体性治理单元和非实体性治理单元等基础上,进一步将非实体性治理单元细分为半实体性治理单元和虚体性治理单元,从而形成实体性治理单元、半实体性治理单元和虚体性治理单元等三种空间治理单元。从我国空间治理运行的现实逻辑来看,授权(委托)、赋权(能)、放权和让权(利)等四种机制是驱动非实体性治理单元功能实现的主要机制。非实体性治理单元及其运行机制是观察和理解新时代我国区域协调联动发展最新政策走向的重要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空间治理 非实体性治理单元 运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保护地空间治理的理论逻辑与规则构造 被引量:11
15
作者 刘超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5-126,共12页
我国当前正全面推进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自然保护地领域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为其提供法治保障。从概念溯源上看,自然保护地指称特定的地理空间,空间功能划分是自然保护地的体系构成与类型划分的依据,大尺度生态空间的... 我国当前正全面推进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自然保护地领域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为其提供法治保障。从概念溯源上看,自然保护地指称特定的地理空间,空间功能划分是自然保护地的体系构成与类型划分的依据,大尺度生态空间的生态系统管理理论是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的理论基础,这些构成了自然保护地空间治理的理论逻辑。大尺度空间环境治理提出了秉持生命共同体的立法理念、创设“增加受保护生态系统的自然程度”法律原则、引入协同治理立法模式的自然保护地立法需求。自然保护地立法应当将自然空间纳入一般规定以拓展立法对象、在改造现行制度时增设空间衔接制度,以此承载和彰显其空间治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地 空间治理 空间功能 大尺度生态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辖区边界区域空间冲突的治理难题与改革方略 被引量:4
16
作者 何李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5-111,共7页
快速城市化条件下,市辖区边界问题逐渐演变为城市治理中的难点。在较大规模的城市,受界线类型、权属关系、利益主体、城市风险等因素影响,市辖区边界区域形成了复杂的空间形态。这为不同主体之间围绕空间收益分配而爆发冲突制造了机会... 快速城市化条件下,市辖区边界问题逐渐演变为城市治理中的难点。在较大规模的城市,受界线类型、权属关系、利益主体、城市风险等因素影响,市辖区边界区域形成了复杂的空间形态。这为不同主体之间围绕空间收益分配而爆发冲突制造了机会。然而,限于属地化管理、粗放式勘界和新旧矛盾叠加等方面的束缚,治理遇到了诸多困难。具体表现为:治理体系分裂、管辖界限不明和冲突化解机制不足。针对这些问题,建议采取政府及时"兜底"、冲突分类处置、多主体复合共治等改革方略,以此逐步实现冲突治理从分割到整体的方向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辖区 边界 空间冲突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风景园林规划研究 被引量:23
17
作者 金云峰 陶楠 《风景园林》 2020年第1期19-24,共6页
风景园林是绿色发展的重要载体,在国土空间规划变革的背景下,明确其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任务迫在眉睫。通过回顾国土空间规划的推进历史,总结风景园林规划对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关键点,厘清目前风景园林的定位与职能。提出风景园林... 风景园林是绿色发展的重要载体,在国土空间规划变革的背景下,明确其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任务迫在眉睫。通过回顾国土空间规划的推进历史,总结风景园林规划对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关键点,厘清目前风景园林的定位与职能。提出风景园林规划应有效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其内容不仅包括自然保护地规划与国家公园规划,还应发挥面向全域统筹的风景治理作用,从国土空间的空间格局开发保护、城乡区域的统筹调适、城镇功能控制区的提升增质3个层面全面参与国土空间规划,从而构建中国特色风景园林规划体系。风景园林规划不仅顺应了国家治理的基本价值导向,而且对坚持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国土空间、面向美好生活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美丽国土空间 自然保护地规划 风景规划 公共空间 风景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韧性理念的生态功能区乡村“三生”脆弱性治理与空间规划响应 被引量:11
18
作者 田健 曾穗平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4-71,84,共9页
受区位、自然条件、生态管控等多重影响,我国生态功能区乡村“三生”脆弱性突出,制约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基于“三生”系统和韧性理念,建构生态功能区乡村“三生”脆弱性评估体系,以典型生态功能区西藏自治区昌都市为例,识别“三生... 受区位、自然条件、生态管控等多重影响,我国生态功能区乡村“三生”脆弱性突出,制约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基于“三生”系统和韧性理念,建构生态功能区乡村“三生”脆弱性评估体系,以典型生态功能区西藏自治区昌都市为例,识别“三生”系统协调性、适应性、组织性薄弱环节,解析生产、生活、生态脆弱主导型和多元脆弱复合型村庄的空间分布特征及脆弱性治理需求,从韧性提升视角,提出“分区统筹—体系重构—精准供给”的乡村脆弱性空间治理策略,并衔接国土空间规划,形成宏观统筹布局、中观精准供给、微观实施反馈的规划衔接体系,确保治理策略的可实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三生”空间 生态功能区 脆弱性 韧性 空间治理 西藏 昌都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空间视域下自然保护地省际协作保护机制之证成与构造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超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5-64,共10页
完善自然保护地法律法规体系,为我国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提供法治保障,既包括制定《自然保护地法》等专门立法,也包括修改完善既有的自然保护地立法。我国现行的自然保护地立法存在规范体系性缺失、制度衔接性缺漏、... 完善自然保护地法律法规体系,为我国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提供法治保障,既包括制定《自然保护地法》等专门立法,也包括修改完善既有的自然保护地立法。我国现行的自然保护地立法存在规范体系性缺失、制度衔接性缺漏、立法效力不强等内生不足,症结在于现行自然保护地立法缺乏系统性与整体性考量,亟待引入空间视角、创设空间治理机制。大尺度环境问题对空间治理的现实需求、生态学创新的理论指引、自然保护地建设与管理政策目标的法律表达,综合提出了创设自然保护地省际协作保护机制的需求。可以从在自然保护地立法中引入自然生态空间概念,选择自然保护地立法中采取概括规定+专项机制立法模式,并厘清自然保护地省际协作保护机制的立法重点等方面,系统构建自然保护地省际协作保护法律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地 省际协作保护机制 环境空间 协同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的城镇用地弹性规划区划定 被引量:2
20
作者 涂建军 邱婧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92-996,共5页
针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存在“刚性”有余、“弹性”不足的现状,将弹性规划理念引入到重庆市秀山县的规划实践中,提出了运用GIS空间分析手段划定城镇用地弹性规划区的技术方法和流程。首先通过建设用地双因素预测模型,确定城镇用地弹... 针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存在“刚性”有余、“弹性”不足的现状,将弹性规划理念引入到重庆市秀山县的规划实践中,提出了运用GIS空间分析手段划定城镇用地弹性规划区的技术方法和流程。首先通过建设用地双因素预测模型,确定城镇用地弹性规划区的规模;然后根据对城镇扩展方向的定性判断结果,采用基于栅格图形的综合叠加分析方法对分析区内土地进行建设条件适宜性评价;接着采用ArcGIS的分类区统计方法划定理论弹性规划区;最后按照用地的优先序确定城镇用地弹性规划区的空间布局。弹性规划区内的土地必须按相应的管制规则和使用流程进行开发,避免建设用地的无序扩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规划区 空间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GIS) 土地利用规划 城镇用地 管制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