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D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n pile-soil interaction of passive pile group 被引量:6
1
作者 赵明华 刘敦平 +1 位作者 张玲 蒋冲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8年第1期75-80,共6页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ile and soft soil of the passive pile group subjected to soil movement was analyzed with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model by using ANSYS software. The soil was assumed to be elastic-pla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ile and soft soil of the passive pile group subjected to soil movement was analyzed with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model by using ANSYS software. The soil was assumed to be elastic-plastic complying with the Drucker-Prager yield criterion in the analysis. The large displacement of soil was considered and contact elements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ile and soil. The influences of soil depth of layer and number of piles on the lateral pressure of the pile were investigated, and the lateral pressure distributions on the (2×1) pile group and on the (2×2) pile group were compar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djacent surcharge may result in significant lateral movement of the soft soil and considerable pressure on the pile. The pressure acting on the row near the surcharge is higher than that on the other row, due to the "barrier" and arching effects in pile groups. The passive load and its distribution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in the design of the passive pi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le-soil interaction passive pile group soft soil lateral pressure DEFORMATION 3D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cavation influence of triangular-distribution tunnels for wind pavilion group of a metro station 被引量:2
2
作者 CHEN Tao ZHOU Kun +4 位作者 WEI Jun LIU Xiao-chun LIN Yu-liang ZHANG Jian SHEN Qua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12期3852-3874,共23页
For the Guanshui Road Station tunnel project of Guiyang Metro Line 2,the wind pavilion group was moved out of the main tunnel to reduce the number of openings in the main tunnel,and the wind pavilion group was excavat... For the Guanshui Road Station tunnel project of Guiyang Metro Line 2,the wind pavilion group was moved out of the main tunnel to reduce the number of openings in the main tunnel,and the wind pavilion group was excavated in a triangular configuration at the entrance of the main tunnel.Based on the finite element software ABAQUS,a three-dimensional model is established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triangular-distribution tunnels excavation schemes on the surface settlement and tunnel stability.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reveal the change rules of surface settlement,deformation and force in the support structures and the surrounding rock and identify the best excavation scheme for this tunnel configuration.Results show that to control the surface settlement and the deformation of the support structures,the optimal excavation sequence involves excavating the upper fresh air exhaust tunnel before the lower running tunnel.To control the stress of the support structures,the optimal excavation involves excavating the lower running tunnel before the upper fresh air exhaust tunnel.In this project,the most reasonable excavation sequence of the tunnel is from top to bottom.The most reasonable thickness of tunnel penetration is 5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tion tunnel wind pavilion group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tunnel and surrounding rock deformation stress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FINITE ELEMENT MODEL FOR SEISMICITY INDUCED BY FAULT INTERACTION
3
作者 ChenHuaran LiYiqun +3 位作者 HeQiaoyun ZhangJieqing MaHongsheng LiLi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2003年第B12期69-73,82,共6页
On ths basis of interaction between faults, a finite element model for Southwest China is constructed,and the stress adjustment due to the strong earthquake occurrence in this region was studied. The preliminary resul... On ths basis of interaction between faults, a finite element model for Southwest China is constructed,and the stress adjustment due to the strong earthquake occurrence in this region was studied. The preliminary results show that many strong earthquakes occurred in the area of increased stress in the model. Though the results are preliminary, the quasi 3D finite element model is meaningful for strong earthquake predi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交互作用 有限元模型 强地震的危险区域 诱发地震 中国西南地区分支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节点形式群桩基础水平承载特性分析
4
作者 许春博 郭昭胜 +1 位作者 贺武斌 刘瑞峰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6-256,共11页
【目的】对不同节点刚度形式的两类群桩(1×3普通节点群桩、1×2劲性节点群桩)进行研究。【方法】现场试验得到节点刚度与桩数对水平承载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有限元方法研究节点刚度对其承载性能的影响,并采用不同节点... 【目的】对不同节点刚度形式的两类群桩(1×3普通节点群桩、1×2劲性节点群桩)进行研究。【方法】现场试验得到节点刚度与桩数对水平承载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有限元方法研究节点刚度对其承载性能的影响,并采用不同节点形式组合群桩,研究其承载性能及荷载分配机制。【结果】结果表明:采用1×2劲性节点群桩可提高基桩平均水平极限承载力约17.63%,并改善水平位移减小41.64%;增设T形钢件后,其竖向变形能力可提高54.22%,且可改善节点转动;对于前排承压桩,可取消其锚固钢筋,采用更大的嵌固深度;采用组合节点形式群桩,其整体水平刚度可提高13.07%,同时改善其竖向变形能力,有利于加载后期水平荷载的均匀分配;基桩节点刚度应由该桩与邻桩节点刚度共同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承台群桩 桩-承台节点刚度 水平荷载 有限元分析 内力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簇式钢纤维混凝土栓钉-橡胶连接件抗剪承载力折减系数计算方法
5
作者 郭京京 刘世忠 +4 位作者 栗振锋 刘世明 毛敏 张俊豪 舒春生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6-103,共8页
为探究集簇式钢纤维混凝土(steel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SFRC)栓钉-橡胶连接件的抗剪性能,结合文献推出试验试件参数,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其进行非线性数值模拟,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以栓钉间距与栓钉层数为控制... 为探究集簇式钢纤维混凝土(steel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SFRC)栓钉-橡胶连接件的抗剪性能,结合文献推出试验试件参数,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其进行非线性数值模拟,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以栓钉间距与栓钉层数为控制变量,设计了27组集簇式SFRC栓钉-橡胶连接件并建立有限元模型,对群钉效应影响下新型组合连接件的单钉平均抗剪承载力进行计算分析,并基于有限元计算结果拟合出集簇式SFRC栓钉-橡胶连接件单钉抗剪承载力折减系数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橡胶套的加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栓钉的受力不均匀性;随着栓钉数量的增加,群钉中单钉平均抗剪承载力较单排钉呈现下降趋势;单钉平均抗剪承载力与抗剪折减系数随栓钉间距的增大而增大,随栓钉层数的增加而明显降低,间距大于8倍栓钉直径后变化趋于稳定;提出同时考虑栓钉间距和栓钉层数的集簇式SFRC栓钉-橡胶连接件单钉平均抗剪承载力折减系数的设计计算公式,为集簇式SFRC栓钉-橡胶连接件的设计和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簇式SFRC栓钉-橡胶连接件 有限元数值模拟 群钉效应 抗剪性能 抗剪承载力折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流耦合作用下深水桥墩群桩基础动力响应研究
6
作者 金仁贵 吴文兵 陈力博 《安全与环境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6-142,共7页
为探明深水桥墩群桩基础在波流耦合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特征,选用会战谱模拟波浪的非线性作用,运用MATLAB软件编程求解波流力时程曲线,基于ANSYS数值分析软件建立泰和赣江特大桥3#桥墩结构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深水桥墩群桩基础在波流耦... 为探明深水桥墩群桩基础在波流耦合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特征,选用会战谱模拟波浪的非线性作用,运用MATLAB软件编程求解波流力时程曲线,基于ANSYS数值分析软件建立泰和赣江特大桥3#桥墩结构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深水桥墩群桩基础在波流耦合作用下的响应规律,并开展瞬态动力分析。结果表明:桥墩基础墩顶处位移表现出累积趋势,墩身、墩底和桩顶处的位移、应力、应变呈现非线性波动特征;横桥向变形量在墩顶处最大,向下逐渐减小,最小值在桩顶处;墩身的应力、应变的最大值分别位于静水面处和墩底与承台相交处,最小值位于墩顶、桩顶处。该研究结果可为深水桥墩基础的设计与运营维护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桥墩 群桩基础 动力响应 波流耦合作用 数值计算 三维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泵设备成组筏架振动传递路径分析及优化设计
7
作者 贾泽坤 孙孟 +2 位作者 张冠军 李舒成 向阳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7-94,共8页
针对泵设备模块化成组筏架系统隔振效果不佳问题,本文通过建立泵设备模块化成组浮筏隔振系统有限元模型,计算成组设备浮筏系统的振动响应,基于结构声强法分析成组筏架筋板的振动能量传递及贡献度,确定了主要传递路径,并选取主要路径上... 针对泵设备模块化成组筏架系统隔振效果不佳问题,本文通过建立泵设备模块化成组浮筏隔振系统有限元模型,计算成组设备浮筏系统的振动响应,基于结构声强法分析成组筏架筋板的振动能量传递及贡献度,确定了主要传递路径,并选取主要路径上的结构参数,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建立代理模型,并利用粒子群算法进行优化设计。分析了泵组产生的振动激励的主要传递路径,并选取上、下面板、中间筋板及基座厚度为设计变量进行优化,优化后筏架隔振器下支撑点的振动加速度级合成值相比于优化前降低了14 dB。结果表明:计算结果在算法优化的误差范围内,满足优化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组筏架 浮筏系统 有限元 传递路径分析 结构声强 贡献度分析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组立模成型机模板结构优化设计研究
8
作者 蔡安江 梅浩鹏 于海滨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9-383,共5页
混凝土预制构件成组立模成型机(简称成组立模)是一种新型的生产混凝土预制构件的设备。为了提高成组立模台面的振动效果和承载能力,本研究以成组立模模板结构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拓扑优化新兴设计与响应面法结合的优化设计理论。首先... 混凝土预制构件成组立模成型机(简称成组立模)是一种新型的生产混凝土预制构件的设备。为了提高成组立模台面的振动效果和承载能力,本研究以成组立模模板结构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拓扑优化新兴设计与响应面法结合的优化设计理论。首先,基于变密度法对成组立模模板结构加强筋布局进行拓扑优化设计,得到了加强筋最佳的材料分布形式,以此对成组立模模板结构进行了结构优化设计。为得到最佳的加强筋设计参数,采用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建立模板结构最大位移、最大等效应力的响应面模型。利用多目标遗传算法对响应面模型进行优化求解,得出加强筋各参数最优的组合方案。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与初始方案相比,优化设计方案提高了台面的刚度和强度,同时改善了模板结构的振动特性,并提高了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成型质量。该研究为进一步推进成组立模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组立模 加强筋布局 拓扑优化 结构优化设计 响应面法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型截面铝合金型材零件成组加工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陈东东 邓涛 +3 位作者 门向南 仝朋艳 王永军 张建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6-372,共7页
针对目前飞机T型材零件单件弯曲成形效率低成形精确差的问题,提出了T型材弯曲件成组拉弯成形的成组加工方法。基于截面尺寸、引导线的曲率半径等信息建立了成组分析算法,对T型材进行分组,使用长型材拉弯成形后切割分段得到符合精确外形... 针对目前飞机T型材零件单件弯曲成形效率低成形精确差的问题,提出了T型材弯曲件成组拉弯成形的成组加工方法。基于截面尺寸、引导线的曲率半径等信息建立了成组分析算法,对T型材进行分组,使用长型材拉弯成形后切割分段得到符合精确外形要求的T型材零件。通过理论计算、模拟分析和拉弯试验,验证了T型材拉弯成形成组加工技术的可行性,该方法提高了零件的制造效率和成形精度,可以大幅度降低人工矫正的工作量和加工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型材零件 成组技术 有限元方法 拉弯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Seksenbaev-Robinson定理
10
作者 刘合国 张继平 +2 位作者 赵静 徐行忠 廖军 《数学年刊(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5-204,共20页
剩余有限群也被称为是可以有限逼近的群,其特性常常由它的有限商群的性质决定.Seksenbaev定理断言:若对无限多个素数p,多重循环群G都是剩余有限p-群,则G是有限生成的无挠幂零群.Robinson把该定理推广为:设G是有限秩的可解群,若对无限多... 剩余有限群也被称为是可以有限逼近的群,其特性常常由它的有限商群的性质决定.Seksenbaev定理断言:若对无限多个素数p,多重循环群G都是剩余有限p-群,则G是有限生成的无挠幂零群.Robinson把该定理推广为:设G是有限秩的可解群,若对无限多个素数p,G都是剩余有限p-群,则G是有限秩的无挠幂零群.这是无限可解群里的两个经典结果.本文证明了有关无限可解群的两个剩余有限性定理.本文的结果完善了Seksenbaev-Robinson定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解群 剩余有限性 不可约多项式 整群环 下中心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声导波技术的双层粘接结构界面质量检测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慧 李晓高 +2 位作者 沈国浪 王兴国 马成文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16-927,共12页
针对粘接结构界面质量难以检测的问题,提出一种超声导波检测技术方法。基于弹簧模型和波动方程建立超声导波在双层粘接结构中传播的数学模型,获得不同粘接界面的频散方程,通过求解该方程获得不同粘接界面的频散特性。利用COMSOL软件模... 针对粘接结构界面质量难以检测的问题,提出一种超声导波检测技术方法。基于弹簧模型和波动方程建立超声导波在双层粘接结构中传播的数学模型,获得不同粘接界面的频散方程,通过求解该方程获得不同粘接界面的频散特性。利用COMSOL软件模拟了声波在不同粘接界面的传播过程。仿真结果表明,在频率为1 MHz时刚性粘接条件下,数值求解的群速度为4.632 km/s,仿真平均群速度为4.505 km/s,误差为2.74%;在滑移粘接条件下,数值求解的群速度为4.855 km/s,仿真平均群速度为5.045 km/s,误差为3.91%;在完全脱粘条件下,双层粘接结构频散曲线为单层频散曲线的叠加。通过对双层介质超声导波实验检测结果的分析,发现实验结果与数值求解和有限元仿真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该理论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接结构 弹簧模型 频散方程 有限元仿真 群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地层地铁隧道受两侧基坑群开挖叠加影响研究
12
作者 王卫东 徐中华 +1 位作者 顾正瑞 宗露丹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52-61,共10页
上海地铁12号线隧道横穿乍浦路天潼路基坑群工程,地铁隧道在两侧基坑群开挖的叠加影响下,变形性状更加复杂。采用分坑方案减小基坑的尺寸可以有效控制隧道变形,在基坑群复杂的工况下,不同分坑开挖对隧道的变形影响不同。基于可考虑土体... 上海地铁12号线隧道横穿乍浦路天潼路基坑群工程,地铁隧道在两侧基坑群开挖的叠加影响下,变形性状更加复杂。采用分坑方案减小基坑的尺寸可以有效控制隧道变形,在基坑群复杂的工况下,不同分坑开挖对隧道的变形影响不同。基于可考虑土体小应变特性的HS-Small本构模型模拟分析地铁隧道在基坑群施工全过程的变形性状,进一步揭示基坑群分坑开挖引起邻近地铁隧道的渐次变形过程。结果表明:1)当隧道两侧都开挖时有利于水平变形的控制,而隧道的竖向位移由于两侧开挖的叠加影响表现为更大的沉降;2)隧道均发生竖向压缩和水平向拉伸变形,收敛变形不大,可保障隧道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群 地铁隧道 叠加影响 变形性状 三维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高阶元个数为10p^m的有限群是可解群 被引量:13
13
作者 何立官 陈贵云 晏燕雄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4,共4页
讨论了最高阶元素个数|M(G)|=10pm的有限群,其中p为不小于5的素数,m为自然数.证明了这类群是可解群.
关键词 有限群 可解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高阶元个数是4p的有限群 被引量:15
14
作者 杜祥林 姜友谊 《数学年刊(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07-612,共6页
本文证明了如果有限群G恰有4p个最高阶元,p为素数,则群G为可解群,除非G同构于S5.
关键词 有限群 高阶 可解群 素数 同构 个数 证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高阶元素个数为52p的有限群 被引量:7
15
作者 晏燕雄 陈贵云 何立官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75-80,共6页
讨论了群的最高阶元素个数为52p的有限群,得到:如果G是最高阶元素个数为|M(G)|=52p的有限群,其中素数p大于5,则G是可解群.
关键词 有限群 可解群 元素的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管敷设电缆群暂态温度场和短时载流量数值计算 被引量:34
16
作者 梁永春 闫彩红 +2 位作者 赵静 孙克军 刘建业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02-1007,共6页
地下排管敷设已经成为电缆敷设的主要形式,准确计算地下排管敷设电缆群的暂态温度场和短时载流量对合理调配电缆线路短时负荷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利用有限差分法将地下排管敷设电缆群暂态温度场计算过程分为离散的时间步,在每一个时... 地下排管敷设已经成为电缆敷设的主要形式,准确计算地下排管敷设电缆群的暂态温度场和短时载流量对合理调配电缆线路短时负荷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利用有限差分法将地下排管敷设电缆群暂态温度场计算过程分为离散的时间步,在每一个时间步内,利用有限元法计算地下排管敷设电缆群的温度场分布,最后给出了整个时间域内地下排管敷设电缆群的温度变化过程和最终暂态温度场分布,在此基础上,利用迭代法计算不超过绝缘短时耐受温度极限的地下排管敷设电缆群的短时载流量。利用地下穿管的发热管试验和仿真来模拟地下排管敷设电缆,试验结果与仿真计算结果基本相符,证明了利用有限差分法和有限元法计算地下排管敷设电缆群暂态温度场和短时载流量具有较高的精度,为工程实际提供了一种新的短时载流量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管 电缆群 暂态温度场 有限差分法(FDM) 有限元法(FEM) 短时载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有限元法在局部穿管直埋电缆温度场和载流量计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34
17
作者 梁永春 王巧玲 +3 位作者 闫彩红 赵静 李彦明 王金源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911-2917,共7页
保护管改变了局部穿管直埋电缆的温度场分布,且保护管部分往往是全线最热点,影响了电缆的载流量。保护管内壁和电缆外壁间包含了1个空气层,空气层内的传热是自然对流、热传导和电缆外表面和保护管内壁间热辐射的多种传热方式的耦合过程... 保护管改变了局部穿管直埋电缆的温度场分布,且保护管部分往往是全线最热点,影响了电缆的载流量。保护管内壁和电缆外壁间包含了1个空气层,空气层内的传热是自然对流、热传导和电缆外表面和保护管内壁间热辐射的多种传热方式的耦合过程,且保护管外和电缆本体又属于固体传热,因此,局部穿管线路的散热是1个流固耦合的过程。为此,电缆本体和保护管外土壤可用热传导方程描述,保护管内空气层的传热需要求解流体的动量方程、能量方程和连续性方程,流体和固体间可以通过边界条件连续性利用迭代法求解。采用三维有限元和涡量-流函数耦合求解了上述流固耦合散热过程,从而求得局部穿管直埋电缆的温度场分布,找出其中的最热点,并利用迭代的方法计算出电缆的载流量。计算实例表明,局部穿管电缆的载流量比全程直埋电缆的载流量要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穿管 电缆群 共轭温度场 涡量-流函数 有限元法(FEM) 载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层损失比的隧道开挖对临近群桩影响的DCM方法 被引量:26
18
作者 杜佐龙 黄茂松 李早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3043-3047,共5页
采用基于地层损失比的位移控制有限单元法(displacement controlled method),对两种不同的给定位移边界条件下的隧道开挖引起的地层损失对群桩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首先,用隧道开挖引起的洞周位移场的变化来模拟实际的隧道开挖过程,然... 采用基于地层损失比的位移控制有限单元法(displacement controlled method),对两种不同的给定位移边界条件下的隧道开挖引起的地层损失对群桩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首先,用隧道开挖引起的洞周位移场的变化来模拟实际的隧道开挖过程,然后,将土体自由位移场施加于2×2群桩来分析桩基的位移和内力,最后得到隧道开挖对群桩的影响,并与已有文献的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得到了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阶段分析法 DCM 群桩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BAQUS的竖向荷载下三维桩土沉降变形分析 被引量:18
19
作者 盛志强 石玉成 +4 位作者 孙军杰 秋仁东 卢育霞 刘琨 万秀红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366-371,共6页
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采用Mohr-Coulomb准则,建立了桩土有限元三维计算模型,对竖向荷载下桩土作用进行分析,分别讨论了不同桩距、桩长、桩数的群桩基础沉降性状,并与模型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荷载下,增加桩距或... 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采用Mohr-Coulomb准则,建立了桩土有限元三维计算模型,对竖向荷载下桩土作用进行分析,分别讨论了不同桩距、桩长、桩数的群桩基础沉降性状,并与模型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荷载下,增加桩距或桩长可减小沉降;随着桩数增加,桩基沉降也在增加,但在桩数为n=25×25之后继续增加桩数,沉降变化较小,是否可以通过计算桩数为n=25×25的群桩基础沉降来实现更大桩数的群桩桩基沉降设计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 MOHR-COULOMB准则 桩土相互作用 沉降 群桩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网箱耐流特性有限元分析的网目群化方法 被引量:17
20
作者 万荣 何鑫 +1 位作者 王欣欣 刘莉莉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85-888,共4页
养殖网箱耐流特性是网箱工程设计中的重要问题之一,探求对这一问题的数值解法在近几年得到了空前的重视。但是,由于深水抗风浪网箱箱体规模大,如果在有限元分析中单纯以网衣网目脚为单元进行数值计算,其计算量相当庞大。文中介绍1种可... 养殖网箱耐流特性是网箱工程设计中的重要问题之一,探求对这一问题的数值解法在近几年得到了空前的重视。但是,由于深水抗风浪网箱箱体规模大,如果在有限元分析中单纯以网衣网目脚为单元进行数值计算,其计算量相当庞大。文中介绍1种可供网箱箱体有限元分析的网目群化方法,根据保持群化前后网衣水中重量和投影面积相等以保证网箱网衣总体水动力相同的原则,将若干个真实网目群化为1个虚拟的计算网目,以达到有效减少计算单元、提高运算效率和节省运算时间的目的。通过不同群化条件下数值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的比较,验证网目群化方法的可行性。在一般条件下,8×8群化或6×6群化能够有效实现计算精度与计算效率的兼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目群化 养殖网箱 耐流特性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