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路基不均匀沉降下无砟轨道受力变形特性解析解
1
作者 颜建伟 朱兆铭 +3 位作者 刘天宇 谭鑫 程超 胡勇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8-106,共9页
基于无拉力Pasternak地基叠合梁理论,提出考虑土体剪切和层间脱空的轨道变形解析法,探讨路基不均匀沉降对双块式无砟轨道受力变形的影响规律。引入Heaviside阶梯函数描述轨道与路基的脱空行为,采用有限差分法求解微分控制方程,建立三维... 基于无拉力Pasternak地基叠合梁理论,提出考虑土体剪切和层间脱空的轨道变形解析法,探讨路基不均匀沉降对双块式无砟轨道受力变形的影响规律。引入Heaviside阶梯函数描述轨道与路基的脱空行为,采用有限差分法求解微分控制方程,建立三维梁-体空间有限元模型对比验证分析解析模型的适用性并确定其适用范围。结果表明:路基沉降变形较平缓时,解析模型与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几乎无差异,随着路基沉降变形加剧,两种模型计算偏差越来越大;在路基沉降波长为20 m的工况下,沉降幅值超过21 mm时,解析模型不再适用;在给定路基沉降幅值为20 mm的条件下,解析模型适用于沉降波长大于19.8 m的路基沉降工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STERNAK地基 叠合梁 双块式无砟轨道 有限差分法 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差分法的双排抗滑桩结构内力计算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寻昌 高凡凡 +1 位作者 冉雨童 史征征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5-104,共10页
为研究有连梁双排抗滑桩快速有效的内力计算模型,在对有连梁双排桩进行受力分析的基础上,将有连梁双排抗滑桩结构简化为在桩顶连系梁零弯矩处断开的2根单桩结构,通过对双排桩受力进行叠加得到前后排桩桩顶连梁传递的弯矩与剪力,基于有... 为研究有连梁双排抗滑桩快速有效的内力计算模型,在对有连梁双排桩进行受力分析的基础上,将有连梁双排抗滑桩结构简化为在桩顶连系梁零弯矩处断开的2根单桩结构,通过对双排桩受力进行叠加得到前后排桩桩顶连梁传递的弯矩与剪力,基于有限差分法建立了有连梁双排抗滑桩受荷段、嵌固段全桩内力计算模型,进而对有连梁双排抗滑桩桩体内力进行了计算。同时,通过大型室内模型试验内力实测结果对所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1)模型试验结果与所建计算模型得到的桩顶位移与桩身弯矩值吻合较好,说明简化计算模型具有一定的适用性;(2)二者的后排桩最大弯矩出现位置略有偏差,计算得到的最大弯矩位置更接近实际桩体破坏位置,进一步验证了全桩内力计算模型的可靠性;(3)所建有限差分计算模型避免了将受荷段与嵌固段利用连续条件进行迭代的复杂运算过程,大大提升了计算效率,为实际工程提供了一种快速高效的有连梁双排桩内力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连梁双排抗滑桩 有限差分法 全桩内力计算 模型试验 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观非连续介质的应力波传播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袁良柱 陈美多 +3 位作者 谢雨珊 陆建华 王鹏飞 徐松林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8-59,共12页
固体介质,如岩石、混凝土、贝壳和多孔材料等均具有细观非连续、宏观连续的特性,揭示这种细观非连续性对材料动力学响应的影响规律,对于材料设计、安全防护等具有重要意义。从广义Taylor公式出发,推导了分数阶定义下的非连续介质的一维... 固体介质,如岩石、混凝土、贝壳和多孔材料等均具有细观非连续、宏观连续的特性,揭示这种细观非连续性对材料动力学响应的影响规律,对于材料设计、安全防护等具有重要意义。从广义Taylor公式出发,推导了分数阶定义下的非连续介质的一维波动方程,引入等效分数阶简化了控制方程。利用有限差分法得到了控制方程的数值解,结果表明:控制方程中的等效分数阶阶数越小,计算得到的波形衰减的程度越大。为了验证方程的可靠性,并进一步研究非连续介质的波传播规律,在考虑多孔材料、岩石等介质的结构特征的基础上,基于ABAQUS软件建立了随机多孔介质模型。分析发现:多孔介质的波传播受到介质细观非连续程度、材料属性和输入波脉宽的影响,但对应的等效分数阶阶数只与介质细观非连续程度相关,因此,其可以作为评价非连续介质动态响应的一个依据。等效分数阶阶数随着孔隙率的增加而减小,孔洞相对数量分布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其统计关系近似呈线性关系。研究结果可为研究多孔材料、贝壳等细观非连续介质的波动传播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阶导数 细观非连续 波传播 有限差分 等效分数阶阶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换流变压器阀侧套管局部放电电磁波传播规律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邵梦雨 齐波 +4 位作者 郑书生 马闯 刘伟麟 黄辉 李成榕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5398-5408,I0032,共12页
换流变压器阀侧套管的主绝缘一般采用多层金属缠绕且内部填充环氧浸纸结构,其内部电磁波的传播路径以及衰减规律尚不清晰,严重制约了阀侧套管非接触式在线监测技术的发展。目前以射频、特高频法为代表的非接触式局部放电检测方法可通过... 换流变压器阀侧套管的主绝缘一般采用多层金属缠绕且内部填充环氧浸纸结构,其内部电磁波的传播路径以及衰减规律尚不清晰,严重制约了阀侧套管非接触式在线监测技术的发展。目前以射频、特高频法为代表的非接触式局部放电检测方法可通过研究设备内部电磁波的传播衰减规律,从而实现对设备绝缘状态的有效监测。为研究电磁波在阀侧套管内部的传播衰减规律,该文构建实际±800kV换流变压器阀侧套管时域有限差分三维模型,对局放激发的电磁波在阀侧套管内部和外部的传播路径及规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1)阀侧套管的外部空间中电磁波的频带范围为1.5~2.5GHz,电磁波首波出现在法兰处,并已结合实验证明此范围;(2)电磁波在阀侧套管内部的传播路径为电容屏间的环氧浸纸和外侧的SF6填充区域,电磁波在电容屏间独立传播,传出电容芯子后相互叠加,频带分布于0.75~2.5GHz;(3)电磁波在阀侧套管外部的时空分布特性具体表现为电磁波的电场强度随着时间和距离增加呈现衰减趋势,具体衰减规律与距离成非线性关系,电磁波经过电容芯子后的衰减范围为14.11~47.47dB/m,在外部空间中的衰减范围为2.74~13.07dB/m。结果可为换流变压器阀侧套管局部放电的监测与诊断提供一定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阀侧套管 局部放电 电磁波 时域有限差分法 传播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波传播的哈密顿表述及辛几何算法 被引量:47
5
作者 罗明秋 刘洪 李幼铭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20-128,共9页
地震波传播过程本质上是能量在传播过程中逐步损耗直至殆尽的过程 ,而在实际应用中 ,常在无能量损耗假设下 ,用弹性波动方程或标量波动方程描述它 .在哈密顿 (Hamil ton)体系表述下 ,地震波传播过程即为一个无限维的哈密顿系统随时间的... 地震波传播过程本质上是能量在传播过程中逐步损耗直至殆尽的过程 ,而在实际应用中 ,常在无能量损耗假设下 ,用弹性波动方程或标量波动方程描述它 .在哈密顿 (Hamil ton)体系表述下 ,地震波传播过程即为一个无限维的哈密顿系统随时间的演化过程 .若不计能量损耗 ,波场演化过程实质上为一个单参数连续的辛变换 ,因而对应的数值算法应为辛几何算法 .本文首先从地震波标量方程出发 ,给出哈密顿体系下地震波传播的表述 ,即任意两个时刻的波场是通过辛变换联系起来的 .随后 ,把波场在时间和相空间离散化后 ,给出了用于波场计算的一些辛格式 ,如显式辛格式、隐式辛格式和蛙跳辛格式 .并进一步讨论了有限差分格式和辛格式的异同 .然后 ,应用显式辛格式和同阶的有限差分方法给出了同一理论速度模型下的波场和Marmousi速度模型下的单炮记录 .数值结果表明 ,辛算法是一类可行的波场模拟的数值算法 .在时间步长较小时 ,有限差分方法是辛算法的一个很好近似 .文中的理论和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波 哈密顿体系 辛变换 辛几何算法 有限差分方法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角FD-BPM的PML边界处理方法 被引量:11
6
作者 林青春 肖悦娱 何赛灵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49-353,共5页
本文提出了基于三阶 Padé近似广角有限差分光束传输法 (FD- BPM)的简单有效的完美匹配层 (PML)边界处理方法 .分别给出了该方法应用于斜波导和多模干涉 (MMI)数值模拟的结果 ,并与用完全透明边界条件处理的模拟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 ... 本文提出了基于三阶 Padé近似广角有限差分光束传输法 (FD- BPM)的简单有效的完美匹配层 (PML)边界处理方法 .分别给出了该方法应用于斜波导和多模干涉 (MMI)数值模拟的结果 ,并与用完全透明边界条件处理的模拟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 .本文最后对基于广角 FD- BPM的 PML边界处理方法进行了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美匹配层 有限差光束传输光 广角传播 多模干涉 FD-BPM PML 边界处理 斜波导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束焊接动态过程仿真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张海泉 李刘合 +3 位作者 张彦华 史建刚 李光 夏立芳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56-259,共4页
基于有限差分理论和入射电子束服从高斯分布、在有限平板中匙孔理想化为旋转抛物面的基本假设,利用C++Buildel快速开发软件,在Windows NT平台上综合OpenGL图形接口及多线程技术开发了电子束焊接动态过程仿真系统EBWSIM.结果表明:该系统... 基于有限差分理论和入射电子束服从高斯分布、在有限平板中匙孔理想化为旋转抛物面的基本假设,利用C++Buildel快速开发软件,在Windows NT平台上综合OpenGL图形接口及多线程技术开发了电子束焊接动态过程仿真系统EBWSIM.结果表明:该系统通过友好的图形用户界面可实现工艺参数、材料参数、约束控制、视点追踪等焊接过程与移动热源焊接匙孔及其三维温度场的可视化实时交互,并能够实时仿真电子束深熔焊各点的热循环、焊缝横截面、热影响区分布、焊缝钉形缺陷和匙孔曲面的形成过程,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过程 仿真分析 电子束焊接 可视化技术 有限差分法 OPENGL 计算机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体时域有限差分法对轴对称亚波长衍射光学元件的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刘玉玲 卢振武 +2 位作者 任智斌 李凤有 曹召良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259-1263,共5页
采用旋转体时域有限差分法对轴对称亚波长衍射光学元件进行严格的矢量分析 推导了旋转体时域有限差分法的基本计算公式 ;给出了入射波的设置方法 ;采用了完全匹配层吸收边界条件 ;改进了平面波谱传播算法 ,大大简化了计算过程并提高了... 采用旋转体时域有限差分法对轴对称亚波长衍射光学元件进行严格的矢量分析 推导了旋转体时域有限差分法的基本计算公式 ;给出了入射波的设置方法 ;采用了完全匹配层吸收边界条件 ;改进了平面波谱传播算法 ,大大简化了计算过程并提高了计算速度 对多台阶微透镜和二元亚波长微透镜进行分析给出了它们焦平面的电场强度分布 数值计算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波长 衍射光学元件 时域有限差分法 传播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基坑桩锚支护结构变形和内力分析方法探讨 被引量:32
9
作者 严薇 曾友谊 王维说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44-348,共5页
利用弹性地基梁法和有限差分法,分别计算桩锚支护体系在深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护结构的变形和内力,并与实测数据对比分析后发现:两种设计分析模型由于选型差异和对实际桩土作用模拟的情况不同,分析结果与实测结果间存在程度不同的差异,其... 利用弹性地基梁法和有限差分法,分别计算桩锚支护体系在深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护结构的变形和内力,并与实测数据对比分析后发现:两种设计分析模型由于选型差异和对实际桩土作用模拟的情况不同,分析结果与实测结果间存在程度不同的差异,其中弹性地基梁法在支护结构水平位移分析中误差较大,在以强度控制为主的设计情况下使用较妥;有限差分法能更真实地反映桩锚支护结构在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土体与支护结构的变形及内力变化,但计算模型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锚支护 弹性地基梁法 有限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光通信的MMI型GaAs光功分器的研制 被引量:5
10
作者 马慧莲 杨建义 王明华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1999年第7期613-616,共4页
本文设计了一种能直接与单模光纤阵列相耦合的MMI型光功分器.首先采用导模传输分析法,给出了MMI型光功分器的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完成了MMI型光功分器的设计.最后根据所确定的器件结构参量。
关键词 MMI型 功分器 导模传输分析法 光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截面连续梁动力特性的差分解法 被引量:8
11
作者 吴辉琴 王赞芝 +1 位作者 涂辉 赵华营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1-104,共4页
针对变截面连续梁在公路、铁路桥梁、建筑、机械结构中广泛使用的情况,为解决变截面连续梁的变系数控制微分方程无法得到解析解这一困难,提出了运用有限差分方法解此问题的方法。通过推导连续梁动力特性的振型方程,建立其差分格式,利用... 针对变截面连续梁在公路、铁路桥梁、建筑、机械结构中广泛使用的情况,为解决变截面连续梁的变系数控制微分方程无法得到解析解这一困难,提出了运用有限差分方法解此问题的方法。通过推导连续梁动力特性的振型方程,建立其差分格式,利用对称性、反对称性、边界条件,将差分方程组简化,求解振型系数行列式为0这一方程,得到自振频率,相应地求出振型,并应用到实际跨线桥的计算。结果表明,差分方解法解决连续梁的振动问题非常有效,应用步骤简洁、固定。按照此思路编制计算机专用程序能对任意多跨变截面梁进行动力分析,可适用于土木、机械、舰船等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截面 连续梁 差分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2.8MHz次谐波聚束腔的结构优化设计 被引量:5
12
作者 裴士伦 王书鸿 +1 位作者 顾鹏达 耿哲峤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95-799,共5页
使用二维有限差分法分析软件Superfish和三维有限积分法分析软件MAFIA ,对 14 2 .8MHz次谐波聚束腔的结构进行了模拟和优化研究 ,给出了聚束腔结构优化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确定了优化后聚束腔的基本结构。分析比较了Superfish和MAFIA两... 使用二维有限差分法分析软件Superfish和三维有限积分法分析软件MAFIA ,对 14 2 .8MHz次谐波聚束腔的结构进行了模拟和优化研究 ,给出了聚束腔结构优化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确定了优化后聚束腔的基本结构。分析比较了Superfish和MAFIA两个软件的模拟优化结果 ,得出了基本一致的结论。还探讨了S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束流动力学 次谐波聚束腔 Superfish MAFIA 有限差分法 有限积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信道MMI阵列波导光栅复用/解复用器的研制(英文) 被引量:2
13
作者 马慧莲 杨建义 +1 位作者 江晓清 王明华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8-42,共5页
本文首先详细分析了基于自镜象效应的 MMI DMUX器件的基本工作原理 ,在此基础上 ,在 Ga As/Ga Al As系材料上完成了对 8信道 MMI DMUX的具体设计 .该器件的输入、输出单模波导和 SIE多模波导采用离散谱折射率法进行优化设计 ,最后获得... 本文首先详细分析了基于自镜象效应的 MMI DMUX器件的基本工作原理 ,在此基础上 ,在 Ga As/Ga Al As系材料上完成了对 8信道 MMI DMUX的具体设计 .该器件的输入、输出单模波导和 SIE多模波导采用离散谱折射率法进行优化设计 ,最后获得了当输入、输出单模波导宽度为 3μm、SIE多模波导宽度和长度分别为 40 μm和 1 731 .45μm时 ,该器件对 8信道波长的隔离度为~ 2 6d B,理论传输损耗为~ 0 .2 4 d 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波导光栅 复用/解复用器 多模干涉 离散谱折射率法 MMIDMUX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S形光波导低弯曲损耗路径设计 被引量:4
14
作者 孙光春 周自刚 +1 位作者 杨永佳 王强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90-693,共4页
为了降低光波导中的弯曲损耗,从理论上分析了光波导的弯曲损耗、过渡损耗产生的根源,并以此为依据推导出符合弯曲、过渡低损耗的5次,6次,7次,8次和9次幂函数表达式。由MATLAB和MAPLE工具软件计算可知,9次幂函数的图形曲线最圆滑,当取h=... 为了降低光波导中的弯曲损耗,从理论上分析了光波导的弯曲损耗、过渡损耗产生的根源,并以此为依据推导出符合弯曲、过渡低损耗的5次,6次,7次,8次和9次幂函数表达式。由MATLAB和MAPLE工具软件计算可知,9次幂函数的图形曲线最圆滑,当取h=125μm,L=800μm(高分支比)时其弯曲损耗可以减小到4.57dB,与传统常用的余弦函数和反正弦函数进行比较,在相同条件下弯曲损耗有了明显的降低。结果表明,所设计的1×4光功分器优化路线,传输性能优良,分配均匀。这为以后Y分支光波导的制作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光学 低弯曲损耗 9次幂函数 MATLAB 有限差分光束传输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梁边界约束作用的虚拟节点法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国体 陆陈 +2 位作者 王轶昕 王婉娣 方诗圣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47-451,共5页
在传统弹性基础梁内力分析的数值计算方法中,采用Winkler地基模型或双参数地基模型的缺陷是没有反映地基对梁端约束及地基应力扩散的影响。采用虚拟延展梁的方式来代替地基对梁端的约束作用,给出虚拟梁端参数的控制方程,建立新的、完整... 在传统弹性基础梁内力分析的数值计算方法中,采用Winkler地基模型或双参数地基模型的缺陷是没有反映地基对梁端约束及地基应力扩散的影响。采用虚拟延展梁的方式来代替地基对梁端的约束作用,给出虚拟梁端参数的控制方程,建立新的、完整的基础梁的有限差分方程组的方法和求解控制条件。通过编制计算程序,选用典型算例,得到考虑地基对梁边界约束影响及应力扩散的基础梁的数值解答。本方法可供实际设计计算基础梁内力时,考虑地基对梁端约束作用时参考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梁 地基与基础共同作用 应力扩散 地基模型 虚拟节点法 差分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多模干涉耦合器的性能模拟 被引量:2
16
作者 武继江 石邦任 孔梅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663-1666,共4页
为减小多模干涉(Multimode Interference,MMI)耦合器件的尺寸,提出一种多模波导宽度为指数型变化的Taper结构.理论分析了多模波导长度与该Taper结构的参量之间的关系.与已被用于减小MMI器件尺寸的抛物线型Taper结构相比,该结构可进一步... 为减小多模干涉(Multimode Interference,MMI)耦合器件的尺寸,提出一种多模波导宽度为指数型变化的Taper结构.理论分析了多模波导长度与该Taper结构的参量之间的关系.与已被用于减小MMI器件尺寸的抛物线型Taper结构相比,该结构可进一步减小器件的尺寸.就几种波导结构参量下的MMI耦合器,利用宽角光束传播法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指数型MMI耦合器的性能与抛物线型MMI耦合器的性能类似.指数型Taper结构可以用于MMI器件以减小该类器件的尺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波光学 多模干涉耦合器 有限差分光束传播法 指数型Taper波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imoshenko梁模型的完整桩瞬态横向振动模拟计算 被引量:8
17
作者 龙丽丽 刘东甲 +1 位作者 卢志堂 许锋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03-407,共5页
文章把桩身当作Timoshenko梁,桩周土当作Winkler地基,推导出该桩土系统横向振动下的运动微分方程;采用有限差分法求出数值解,计算出桩顶横向振动速度理论曲线;将计算所得到的理论曲线和Ber-noulli-Euler梁的桩顶横向振动速度理论曲线同... 文章把桩身当作Timoshenko梁,桩周土当作Winkler地基,推导出该桩土系统横向振动下的运动微分方程;采用有限差分法求出数值解,计算出桩顶横向振动速度理论曲线;将计算所得到的理论曲线和Ber-noulli-Euler梁的桩顶横向振动速度理论曲线同时与试验桩实测曲线对比,结果表明,在研究低应变横向动力测桩时,采用Timoshenko梁模型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MOSHENKO梁 完整桩 瞬态横向振动 有限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Mach-Zehnder脊形波导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2
18
作者 陆荣国 廖进昆 +2 位作者 唐雄贵 李和平 刘永智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1-164,共4页
利用变分有效折射率法计算了TE基模和高阶模的光场分布,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量小,精度高,为聚合物集成光电子器件中脊形光波导的理论分析与优化设计提供了简单高效的途径。利用有限差分束传播法对Mach-Zehnder波导的传播及损耗特性... 利用变分有效折射率法计算了TE基模和高阶模的光场分布,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量小,精度高,为聚合物集成光电子器件中脊形光波导的理论分析与优化设计提供了简单高效的途径。利用有限差分束传播法对Mach-Zehnder波导的传播及损耗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到了不同Y分支角、波导宽度、波导间距时波导传输功率与距离的关系,优化得到的结构参数为:Y分支角1.1°,脊宽5μm,波导间距2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光学 电光聚合物 脊形波导 有效折射率法 变分法 有限差分束传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50nm单模锥形光纤模场的演化特性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海林 黄蔚村 洪新华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52-1056,共5页
根据光纤模式传输理论,结合单模锥形光纤的结构,使用有限差分光束传播法(FD-BPM)仿真了1 550nm波长下光纤模式的传输,分析包层内模场和纤芯内模场之间的相互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因为包层模的存在,随着包层内模式数的减少和纤芯对模场约... 根据光纤模式传输理论,结合单模锥形光纤的结构,使用有限差分光束传播法(FD-BPM)仿真了1 550nm波长下光纤模式的传输,分析包层内模场和纤芯内模场之间的相互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因为包层模的存在,随着包层内模式数的减少和纤芯对模场约束状态的变化,锥形光纤纤芯内不同区域模场分布变化明显,模场的均方根宽度在不同区域有不同程度的起伏。通过数值计算得到了光纤内模场能量的分布,发现因为包层模的存在,纤芯内模场能量减小速度比没有包层模时的速度要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锥形光纤 模场演化 有限差分光束传播法 均方根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波方程数值模拟矩形网格有限差分系数确定法 被引量:8
20
作者 梁文全 王彦飞 杨长春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6-62,共7页
压制数值频散是有限差分方法的关键问题之一。目前压制数值频散的方法大多假设不同方向空间偏导数的空间步长相同,导致算法精度低,计算效率低。为此,提出使用线性方法压制声波方程矩形网格有限差分算子的数值频散,并进行了稳定性分析、... 压制数值频散是有限差分方法的关键问题之一。目前压制数值频散的方法大多假设不同方向空间偏导数的空间步长相同,导致算法精度低,计算效率低。为此,提出使用线性方法压制声波方程矩形网格有限差分算子的数值频散,并进行了稳定性分析、频散分析和数值模拟。通过频散分析和数值模拟,验证了本文方法能够有效压制矩形网格有限差分数值频散,相较于泰勒展开方法和最小二乘方法,线性方法计算有限差分系数的效率更高,可以替代传统的正方形有限差分网格和相应的系数用于声波方程数值延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波模拟 时间—空间域 有限差分格式 矩形网格 数值频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