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索地方财政支持区域科技创新的新路径——来自广东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的启示
1
作者 吕佳龄 玄兆辉 胡贝贝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16,44,共10页
我国地方财政科技投入长期存在偏重支持创新链后端的问题,尚未完全发挥出对区域创新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在各级地方财政中,省级财政支持科技创新,以支持本地区主导产业升级的共性关键技术和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技术攻关为主要职... 我国地方财政科技投入长期存在偏重支持创新链后端的问题,尚未完全发挥出对区域创新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在各级地方财政中,省级财政支持科技创新,以支持本地区主导产业升级的共性关键技术和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技术攻关为主要职责,通过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尽快形成与当前创新发展规律和我国区域创新发展现状相适应的地方财政支持区域科技创新的发展路径。近年来一些省份以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为导向,部署建设以产业技术创新机构为主体的地方实验室,全链条布局创新活动,部署战略导向型基础研究、跨越科技成果转化死亡谷,打造地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广东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就是其中典型。地方政府也在支持实验室建设的过程中逐步探索出具有可推广意义的地方财政支持区域科技创新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财政 地方财政科技支出 产业技术创新机构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金融政策的数字创新效应与传导机制研究
2
作者 刘自强 陈雅楠 周旭 《财经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0,共9页
依据2006—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研究了科技金融政策的数字创新效应。结果表明:科技金融政策可以通过优化信贷期限结构和增加研发投入来促进企业数字创新,尤其在数字化流程创新方面的促进作用最明显。异质性分... 依据2006—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研究了科技金融政策的数字创新效应。结果表明:科技金融政策可以通过优化信贷期限结构和增加研发投入来促进企业数字创新,尤其在数字化流程创新方面的促进作用最明显。异质性分析表明,科技金融政策第一批试点城市的数字创新效应更强,而且政策对成长期、成熟期、低金融化程度以及合作意识强的企业具有更显著的促进作用。鉴于此,建议优先在创新潜力较大的城市扩大试点范围,根据企业特点采取差异化的政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金融 数字创新 信贷期限结构优化 多期双重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背景下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李静 韩颖 +1 位作者 曹艺馨 姚欣雨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09-1216,共8页
通过建立静态和动态面板模型,实证研究我国科技金融发展对区域科技创新的作用效果,并进一步研究了数字经济对其作用效果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具有明显的支持作用,但主要体现在短期,长期作用效果降低.不同科技金... 通过建立静态和动态面板模型,实证研究我国科技金融发展对区域科技创新的作用效果,并进一步研究了数字经济对其作用效果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具有明显的支持作用,但主要体现在短期,长期作用效果降低.不同科技金融方式在创新不同阶段作用效果存在差异,在新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的过程中,起支持作用的主要是财政科技支出和金融机构科技贷款;进入技术推广及产业化阶段,金融机构科技贷款仍具有支持效果,风险投资的作用逐渐显现;在科技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过程中,数字经济具有正向调节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金融 科技创新 数字经济 调节效应 财政科技支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财政科技支出结构优化探讨——基于科技金融视角 被引量:12
4
作者 朱大玮 雷良海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6-70,共5页
针对我国财政科技支出在促进科技创新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科技金融的手段优化财政科技支出结构,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提高财政科技投入资金使用效率,充分发挥政府在科技创新中的引导、辅导和督导作用。
关键词 财政科技支出 结构优化 科技金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财政科技支出优化分析 被引量:30
5
作者 包健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9-81,共3页
科学技术是推动一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财政的科技投入被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我国科技财政支出存在相对量不足,中央地方财政支出责任划分不清等问题,为了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需要依... 科学技术是推动一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财政的科技投入被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我国科技财政支出存在相对量不足,中央地方财政支出责任划分不清等问题,为了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需要依据国家战略调整我国财政科技支出,建立财政科技支出稳定增长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科技支出 优化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金融、产业结构优化与区域生态效率--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华坚 施明月 王育芳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6-26,共11页
本文利用2007—2017年我国30个省市(因数据缺失,不包括西藏地区和港澳台地区)的面板数据,采用超效率DEA模型测度我国生态效率,同时运用熵权法测度我国科技金融指数,在此基础上建立空间计量模型,研究科技金融、产业结构优化及其交互作用... 本文利用2007—2017年我国30个省市(因数据缺失,不包括西藏地区和港澳台地区)的面板数据,采用超效率DEA模型测度我国生态效率,同时运用熵权法测度我国科技金融指数,在此基础上建立空间计量模型,研究科技金融、产业结构优化及其交互作用对生态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生态效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区域差异明显,且生态效率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科技金融在产业结构的调节下对生态效率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产业结构优化对生态效率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金融 产业结构优化 生态效率 空间计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财政科技支出优化探讨 被引量:7
7
作者 杨志鹏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4-87,共4页
财政科技支出多年来推动我国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但是也存在着规模不足、结构不合理和使用效率不高的缺陷。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我国财政科技支出的完善提出新的要求。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下,我国财政科技支出优化措施包括:提高... 财政科技支出多年来推动我国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但是也存在着规模不足、结构不合理和使用效率不高的缺陷。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我国财政科技支出的完善提出新的要求。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下,我国财政科技支出优化措施包括:提高财政科技支出占GDP比例、优化财政科技支出结构和完善财政科技支出的投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驱动 发展战略 财政 科技支出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工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三个中介效应的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冯华 韩小红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8-30,共13页
本文采用2011—2017年中国29个省级区域相关数据,基于中介效应分析角度,选取技术市场发展、工业R&D经费投入与地方财政科技支出三个变量,实证测度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工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在技术创新... 本文采用2011—2017年中国29个省级区域相关数据,基于中介效应分析角度,选取技术市场发展、工业R&D经费投入与地方财政科技支出三个变量,实证测度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工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在技术创新中具有完全中介效应,而在外商直接投资对工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中,技术市场发展、工业研发经费投入与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均发挥中介效应,对中国工业创新绩效有着更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在新时期面临的新形势下,积极发挥中介变量的作用对中国工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技术市场发展 工业研发经费投入 地方财政科技支出 工业创新绩效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创新能力最大化下的科创企业融资结构--基于混料设计与响应面分析模型 被引量:2
9
作者 杨松令 张雄 李付彩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7-62,共6页
文章以2013—2019年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创企业为样本,运用混料设计与响应面分析模型,研究科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最大化目标下的最优融资结构。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创新能力最大化时的最优融资结构为内源融资占50%、债务融资占28%... 文章以2013—2019年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创企业为样本,运用混料设计与响应面分析模型,研究科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最大化目标下的最优融资结构。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创新能力最大化时的最优融资结构为内源融资占50%、债务融资占28%以及股权融资占22%。进一步研究发现,与成长期企业相比,成熟期企业最优融资结构中内源融资的比重大幅提升,而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比重则有所下降。研究结论对于科创企业进行融资决策以及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创企业 技术创新能力 最优融资结构 混料设计 响应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形与无形之手能否协同激发城市创新活力——基于中国275个城市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吕慧 许可 宋子源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9-68,共10页
基于2012-2020年我国275个城市面板数据,分析财政科技支出、数字普惠金融对城市创新的影响机制,并检验空间效应的有效性。研究发现:①财政科技支出、数字普惠金融均可提升本地创新水平;②财政科技支出、数字普惠金融对城市创新均产生显... 基于2012-2020年我国275个城市面板数据,分析财政科技支出、数字普惠金融对城市创新的影响机制,并检验空间效应的有效性。研究发现:①财政科技支出、数字普惠金融均可提升本地创新水平;②财政科技支出、数字普惠金融对城市创新均产生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但二者存在一定的抵消,财政科技支出在推动本地创新的同时也能够带动其它关联地区的创新发展,数字金融的普惠性发展虽然可激励本地创新,但对其它关联城市的创新发展有一定抑制性;③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弱化了财政科技资金的创新效应,即财政科技支出和数字普惠金融二者对城市创新的驱动作用存在替代效应,且替代效应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基于此,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为激发城市创新活力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科技支出 数字普惠金融 城市创新 空间溢出效应 替代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科技支出是否促进了中国工业企业创新? 被引量:47
11
作者 马海涛 蔡杨 郝晓婧 《经济与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3-57,共15页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如何加快创新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现实要求。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从微观企业层面入手,通过匹配中国285个城市与工业企业数据,探讨财政科技支出对企业创新产出及创新效率的影...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如何加快创新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现实要求。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从微观企业层面入手,通过匹配中国285个城市与工业企业数据,探讨财政科技支出对企业创新产出及创新效率的影响效应与传导机制,结果显示:财政科技支出能够正向促进企业的创新产出和创新效率,但因企业特征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调节效应分析发现,良好的宏观制度环境通常有利于提升财政支持创新政策效应的发挥;进一步传导机制检验发现,财政科技支出可以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促进人力资本积累,提升企业的创新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科技支出 企业创新 工业企业 融资约束 传导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科技支出、数字经济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省域面板数据实证检验 被引量:13
12
作者 潘明明 张杰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9-37,共9页
构建财政科技支出、数字经济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关系理论框架,借助2001-2020年省域面板数据,测度我国数字经济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挖掘财政科技支出、数字经济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逻辑理路,结论如下:财政科技支出、数字经济显著推动我国... 构建财政科技支出、数字经济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关系理论框架,借助2001-2020年省域面板数据,测度我国数字经济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挖掘财政科技支出、数字经济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逻辑理路,结论如下:财政科技支出、数字经济显著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不仅产生独立影响,且关联效应强化上述因素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效应;财政科技支出、数字经济作用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经济实力、人力资本、政府干预强度及经济开放度维度异质性,并受自身水平调节。高经济实力、人力资本存量、经济开放度及适度政府干预强度地区,财政科技支出、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效应更突出。财政科技支出、数字经济跨越门槛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效应也明显改观;财政科技支出、数字经济对地理和经济距离临近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也具有显著空间外溢性,但对经济距离临近省份的影响效应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科技支出 数字经济 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联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