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7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位姿标靶的激光跟踪姿态测量系统参数标定
1
作者 熊芝 钟陈小鹏 +5 位作者 张昊 贾小东 郭政南 赵子越 翟中生 周维虎 《光学精密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4,共12页
基于激光跟踪的六自由度(6DoF)测量系统在大型设备生产、制造、装配等环节具有广泛的应用,其中姿态测量精度是实现高精度位姿测量的保障。为解决激光跟踪姿态测量系统在远距离大视场中的标定问题,提出一种建立在多位姿标靶上的系统标定... 基于激光跟踪的六自由度(6DoF)测量系统在大型设备生产、制造、装配等环节具有广泛的应用,其中姿态测量精度是实现高精度位姿测量的保障。为解决激光跟踪姿态测量系统在远距离大视场中的标定问题,提出一种建立在多位姿标靶上的系统标定方法。以基于相机的激光跟踪姿态测量系统为研究对象,介绍了该系统的组成及姿态测量原理;其次对系统姿态求解算法性能进行了分析,得出对系统标定精度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空间多位姿标靶的系统参数标定方法,基于空间几何约束和最小二乘原理,实现了标定参数的最优求解;最后,搭建基于全站仪的激光跟踪实验平台,使用移动标定板构建立体标靶进行标定。实验结果表明:在3~15 m的测量范围内,采用本文标定方法的姿态测量精度相较于改进前可提升25.4%以上。该方法在远距离大视场测量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跟踪 姿态测量 远距离 大视场 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单视图江豚三维模型重建方法
2
作者 黄志勇 杨晨龙 +5 位作者 石小涛 华喜锋 涂法宪 丁妥君 佘雅丽 向梦丽 《水生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8-98,共11页
在江豚三维重建领域,存在水下图像色偏失真、江豚数据集不足、获取江豚多视角图像困难等问题,而新兴方法尚未出现针对江豚的应用研究。为了解决这些难题,文章提出了一种结合扩散模型和神经辐射场的单视图江豚三维模型重建方法。首先,改... 在江豚三维重建领域,存在水下图像色偏失真、江豚数据集不足、获取江豚多视角图像困难等问题,而新兴方法尚未出现针对江豚的应用研究。为了解决这些难题,文章提出了一种结合扩散模型和神经辐射场的单视图江豚三维模型重建方法。首先,改进水下图像增强方法,有效地解决水下图像色偏失真的问题。其次,自制江豚多视角图像数据集,微调视角条件扩散模型,实现由单视图合成多视角图像,为单张图像重建江豚提供了新思路。最后,由神经辐射场进行重建,得到江豚三维模型。对江豚三维重建的结果使用平均倒角距离和法向量一致性进行了对比评估,平均倒角距离低于现有方法,法向量一致性高于现有方法,表明文章方法能够有效重建出符合江豚体色及形态的三维模型,合成新视角图像PSNR、SSIM、LPIPS值分别为38.968、0.972和0.294,效果优于现有方法,经过水下图像增强的重建结果的平均倒角距离值最低为0.428,法向量一致性最高达到0.8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模型 新视角合成 神经辐射场 三维重建 长江江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平面图像制导导弹对地面目标截获概率计算 被引量:1
3
作者 赵洁 徐子钰 +1 位作者 莫波 石忠佼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8-219,共12页
针对图像制导导弹的目标探测和精确制导的需求,研究基于矩形焦平面探测器的图像制导导弹转入末制导时对地面目标的截获概率。根据导弹的高度姿态和探测器参数推导对地面探测的不规则四边形视场(Irregular Quadrilateral Detection Field... 针对图像制导导弹的目标探测和精确制导的需求,研究基于矩形焦平面探测器的图像制导导弹转入末制导时对地面目标的截获概率。根据导弹的高度姿态和探测器参数推导对地面探测的不规则四边形视场(Irregular Quadrilateral Detection Field,IQDF)的解析解和简化的矩形探测视场(Simplified Rectangular Detection Field,SRDF)模型,确定影响目标截获概率的主要误差源。利用条件概率思想,将目标截获概率分解为导弹状态概率和当前状态下目标落入地面视场概率,并利用有限元分割算法推导出目标落入地面视场概率,从而建立多源误差下的目标截获概率模型。通过仿真分析在IQDF和SRDF下主要误差源对目标落入地面视场概率的影响,并在多源误差下将推导的目标截获概率与蒙特卡洛方法仿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目标截获概率计算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制导导弹 焦平面探测器 截获概率 多源误差 探测视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FOV用于256层CT前瞻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 被引量:4
4
作者 曹希明 郑君惠 +2 位作者 李景雷 巫梓斌 李新云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87-1090,共4页
目的探讨小FOV用于256层CT前瞻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CTCA)的可行性。方法收集拟接受CTCA的疑似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小FOV组(FOV<200mm)和大FOV组(FOV≥200mm),各60例,行前瞻性心电门控CTCA,比较组间图像... 目的探讨小FOV用于256层CT前瞻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CTCA)的可行性。方法收集拟接受CTCA的疑似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小FOV组(FOV<200mm)和大FOV组(FOV≥200mm),各60例,行前瞻性心电门控CTCA,比较组间图像质量、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扫描长度、剂量长度乘积(DLP)及有效辐射剂量(ED)的差异。结果小FOV组和大FOV组FOV分别为(173.55±11.34)mm和(231.40±12.44)mm。小FOV组与大FOV组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85±0.52)vs(3.77±0.46)分,P>0.05];小FOV组CTDIvol[(19.28±0.24)mGy]、扫描长度[(121.95±7.72)mm]、DLP[(234.97±13.30)mGy/cm]和ED[(3.28±0.19)mSv]均显著低于大FOV组[CTDIvol:(20.52±0.57)mGy、扫描长度:(133.32±8.90)mm、DLP:(273.87±24.45)mGy/cm、ED:(3.84±0.35)mSv,P均<0.001]。结论 256层前瞻性心电门控CTCA中,采用小FOV可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明显降低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心脏成像技术 辐射剂量 扫描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柱透镜光栅的曲面光场3D显示(特邀)
5
作者 唐骏 杨洁 +3 位作者 白玉成 赵崇吉 陈宇昂 邓欢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24,共8页
光场3D显示是一种极具潜力的裸眼3D显示技术,传统的平面光场3D显示系统存在3D视角狭窄的问题,曲面光场3D显示系统能明显增大3D视角。文中设计了一种基于柱透镜光栅的曲面光场3D显示系统,针对透镜非整数倍覆盖像素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 光场3D显示是一种极具潜力的裸眼3D显示技术,传统的平面光场3D显示系统存在3D视角狭窄的问题,曲面光场3D显示系统能明显增大3D视角。文中设计了一种基于柱透镜光栅的曲面光场3D显示系统,针对透镜非整数倍覆盖像素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逆向光线跟踪的独立相机拍摄方法。该方法为曲面显示屏上的每个像素设置了一个独立的虚拟相机来确定光线的原点与方向,结合逆向光线跟踪技术,记录碰撞点的RGB信息,可以高效、便捷地生成曲面光场图像。本文建立了以曲面系统中心为原点的空间坐标系,通过独立分析横截面的方式,计算出所有像素及虚拟相机的空间位置,确定了图像渲染所需的所有光线矢量。实验搭建了由分辨率为3 840×2 160的曲面显示屏和柱透镜光栅组成的曲面光场3D显示装置,实验结果表明文中的方法可以为该系统生成正确的曲面光场图像,在左27°到右27°的大视角范围内,呈现出清晰、视差平滑连续、立体感明显的3D图像。该方法也为未来异型显示屏的光场图像生成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场3D显示 3D视角 独立相机拍摄 曲面光场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增强随机访问的光场图像可伸缩编码
6
作者 郭锴鸿 蒋刚毅 +1 位作者 陈晔曜 郁梅 《激光与红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119,共9页
光场成像技术给用户提供了更高质量的沉浸式视觉体验,然而,由于其捕捉了大量的空间和角度信息,因此需要有效的编码方法来压缩光场图像庞大的数据量。在光场图像编码方法中,除了要注重压缩效率外,还需考虑其他重要因素,如随机访问和视口... 光场成像技术给用户提供了更高质量的沉浸式视觉体验,然而,由于其捕捉了大量的空间和角度信息,因此需要有效的编码方法来压缩光场图像庞大的数据量。在光场图像编码方法中,除了要注重压缩效率外,还需考虑其他重要因素,如随机访问和视口可伸缩性等。鉴于这些需求,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光场图像可伸缩编码方法,同时兼顾编码效率以及随机访问、可伸缩性等性能。首先,将光场图像子孔径阵列进行稀疏采样,在编码端将第五个视口层丢弃。其次,根据视点分层策略,对前四个视口层中的视点构建不同的多参考帧预测关系进行编码;在解码端通过视点合成网络对第五个视口层中的视点进行合成,从而实现光场图像的压缩以及视口可伸缩性。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JPEG Pleno通用测试标准中所提出的JPEG Pleno Anchor,真实场景下的BDBR减少了16.166%;合成场景下的BDBR减少了6.796%,并且提供了更有效的随机访问性能,在码率为0.75 bpp时,真实场景的相对随机访问惩罚平均18.91%,合成场景的相对随机访问惩罚平均为17.00%。所提方法实现了编码效率和随机访问性能的更佳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场图像编码 随机访问 可伸缩编码 视图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落角和视场角约束制导律
7
作者 先苏杰 王康 +2 位作者 曾鑫 宋杰 吴志林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55-269,共15页
为满足日益复杂的作战需求,提升微型制导弹药在近距离下的制导性能,基于深度强化学习(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DRL)提出一种考虑视场角极限的落角约束制导律。推导导弹相对移动目标的落角误差估计公式,以落角误差和视角为状态量并... 为满足日益复杂的作战需求,提升微型制导弹药在近距离下的制导性能,基于深度强化学习(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DRL)提出一种考虑视场角极限的落角约束制导律。推导导弹相对移动目标的落角误差估计公式,以落角误差和视角为状态量并构造分段奖励函数,将制导问题建模为时间离散的马尔科夫决策过程。通过偏置比例导引获得所需制导指令,并由DRL的策略网络输出其偏置项,通过近端策略优化算法对网络进行训练,得到最优制导策略,实现在无弹目距离信息下对视角和落角的约束。在不同视场角限制、期望落角、目标速度、初始位置和导弹速度下进行数值模拟和蒙特卡洛仿真,并对导弹在不同速度下的捕获区域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制导律在不同初始条件下均能保持良好的制导性能,在近距离打击中相比现有制导律具有更大的捕获区域,在干扰作用下具有更小的落角误差分布,从而验证了该制导律的有效性与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导律 落角约束 深度强化学习 有限视场角 微型制导弹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构透镜的大视场消色差与变焦技术研究进展(封面文章) 被引量:1
8
作者 干崇昊 冯文林 +4 位作者 刘相志 杨晓占 卢翔孟 崔大健 陈聪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7-93,共17页
超构透镜是一种基于超构表面的先进平面光学器件,可以灵活地操控入射光的振幅、相位和偏振度以满足应用需求。通过设计超构透镜中的单元结构可以实现聚焦、像差消除等多种功能。介绍了超构透镜的发展过程、基本原理和应用;根据其相位调... 超构透镜是一种基于超构表面的先进平面光学器件,可以灵活地操控入射光的振幅、相位和偏振度以满足应用需求。通过设计超构透镜中的单元结构可以实现聚焦、像差消除等多种功能。介绍了超构透镜的发展过程、基本原理和应用;根据其相位调控方式归纳为共振相位、传输相位、几何相位;根据其功能性归纳为大视场型、消色差型、变焦型;并总结了这些超构透镜的性能参数,最后讨论了超构透镜领域面临的挑战,展望了超构透镜的发展趋势。主要目的是让读者全面了解超构透镜的调控机理和具体功能,并为性能优异和功能多样化的超构透镜的设计与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构透镜 大视场角 消色差 变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视场角条件下地形跟随飞行适应角法的改进
9
作者 朱日楠 王彪 唐超颖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76-682,共7页
针对小视场角条件下适应角法地形跟随飞行时可能出现波浪式前进的现象,分析两种波浪状航迹成因,提出地形信息丢失时的适应角法改进公式。通过设计抑制函数、验证其与高度控制的一致性,并推导指令增益,在无地形数据飞行阶段将地形丢失前... 针对小视场角条件下适应角法地形跟随飞行时可能出现波浪式前进的现象,分析两种波浪状航迹成因,提出地形信息丢失时的适应角法改进公式。通过设计抑制函数、验证其与高度控制的一致性,并推导指令增益,在无地形数据飞行阶段将地形丢失前的信息与实时高度结合,给出导引指令。利用不同真实地形数据视景仿真验证,该方法可有效解决波浪状航迹问题,避免航迹角与法向过载频繁变化,使飞机以期望安全高度平飞越峰,显著提升地形跟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跟随 适应角法 小视场角 地形数据丢失 波浪状航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等FOV作用下的高分辨率FTIRS仪器线型函数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任利兵 尉昊赟 +1 位作者 张亚 李岩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403-3406,共4页
视场角(FOV)是仅次于最大光程差、决定高分辨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S)仪器线型函数(ILS)的重要因素。由于光学设计和装调原因,理论为圆形FOV的扩散光束,到达探测器端时,其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FOV值往往不再严格对等。对此,提出了以椭... 视场角(FOV)是仅次于最大光程差、决定高分辨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S)仪器线型函数(ILS)的重要因素。由于光学设计和装调原因,理论为圆形FOV的扩散光束,到达探测器端时,其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FOV值往往不再严格对等。对此,提出了以椭圆形面光源取代传统文献中的圆形面光源来反映这种非对等性,并结合最大光程差参数,给出了非对等FOV作用下的高分辨率FTIRS仪器线型函数的数学和图形表述。通过比较高分辨率FTIRS实测CO标气获得的光谱,与非对等FOV、对等FOV作用下的理论光谱,发现非对等FOV作用下的理论谱与实测谱的差谱RMS值较对等FOV获得的差谱RMS值更小,在最大吸收峰附近的差谱变化更为平缓。表明了这种非对等FOV作用下的ILS函数,较对等FOV作用下的ILS函数能更精确的反映高分辨率FTIRS对谱线的真实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等视场角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 仪器线型函数 高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向流场引导投影补全的稀疏角度锥束CT重建算法
11
作者 李文伟 毛泽睿 +2 位作者 王永波 边兆英 黄静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5-408,共14页
目的为解决稀疏角度锥束CT成像面临的不适定反问题求解问题,提出基于双向流场引导投影补全的稀疏角度锥束CT重建算法(BBC-Recon)。方法BBC-Recon方法包含两个主要模块:投影补全模块和图像恢复模块。投影补全模块基于流场估计的思想,通... 目的为解决稀疏角度锥束CT成像面临的不适定反问题求解问题,提出基于双向流场引导投影补全的稀疏角度锥束CT重建算法(BBC-Recon)。方法BBC-Recon方法包含两个主要模块:投影补全模块和图像恢复模块。投影补全模块基于流场估计的思想,通过设计的双向和多尺度关联体,充分计算投影之间的相关性信息和冗余信息,用以精确指导双向流场和缺失帧的生成,实现对缺失投影的高精度补全,获得伪完备投影;图像恢复模块对获得的伪完备投影进行重建,然后对图像进行细化,去除伪影残留,进一步提升图像质量。结果在Mayo和桂林医学院公开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对比现有算法,BBC-Recon方法在稀疏4倍角度的情形下,较次优方法:PSNR指标提升1.80%,SSIM指标提升0.29%,RMSE指标降低4.12%;在稀疏8倍角度的情形下,较次优方法:PSNR指标提升1.43%,SSIM指标提升1.49%,RMSE指标降低0.77%。结论BBC-Recon充分挖掘了投影之间的相关性信息,不仅能在保持图像结构信息的前提下有效去除条纹伪影,而且在层间一致性的保持上发挥了极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角度锥束CT 双向多尺度关联性 双向流场估计 双域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视场内窥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探头的光学设计与应用
12
作者 于昊炀 胡津源 +4 位作者 顾敬业 吴苏健 樊金宇 何益 史国华 《光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1,共10页
针对现有内窥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探头在视场、分辨率及尺寸等方面的局限性,提出一种新型大视场前向扫描内窥探头的设计方案。该探头采用由6片外径为1.4 mm的球面透镜组成的光学系统,结合压电陶瓷驱动光纤扫描技术,在1000~1100 nm波... 针对现有内窥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探头在视场、分辨率及尺寸等方面的局限性,提出一种新型大视场前向扫描内窥探头的设计方案。该探头采用由6片外径为1.4 mm的球面透镜组成的光学系统,结合压电陶瓷驱动光纤扫描技术,在1000~1100 nm波段下实现6.0 mm扫描视场、24μm横向分辨率、20μm轴向分辨率,机械外径仅为1.6 mm。搭建配套扫频光学相干层析系统,离体猪眼成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探头可清晰分辨虹膜、巩膜及视网膜结构,并能观测视网膜脱落现象。与渐变折射率透镜探头相比,其视场更大且伪影更少。研究证明该探头兼顾微型化、高分辨率和大视场优势,为眼科微创手术导航提供新方案。未来可通过进一步缩小外径、集成二维扫描功能提升临床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 前向扫描 大视场 内窥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BSNet:用于估计单视角扫描点云交互平分面的神经隐式场
13
作者 袁右文 金朔 赵玺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95-203,共9页
三维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分析对于多物体场景的理解及合成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三维空间关系分析方法计算物体之间的交互平分面(Interaction Bisector Surface,IBS)并进一步提取其特征。然而,当输入为单视角扫描点云时,由于数据完整性的... 三维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分析对于多物体场景的理解及合成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三维空间关系分析方法计算物体之间的交互平分面(Interaction Bisector Surface,IBS)并进一步提取其特征。然而,当输入为单视角扫描点云时,由于数据完整性的缺失,使用传统方法往往难以计算出准确的交互平分面,从而极大地影响了下游任务(如场景分类、分析、合成等)。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面向单视角扫描点云的交互平分面估计方法,使用神经网络框架IBSNet估计双物体的差分无符号距离场,然后基于这种隐式距离场的表示提取交互平分面。在ICON数据集上对该方法与其他方法(几何方法、IMNet、Grasping Field)进行了对比实验,并测试了各个方法在面对不同残缺程度和噪声程度的单视角扫描点云时的鲁棒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残缺的单视角扫描点云有一定的鲁棒性,可以有效地估计出形状之间的交互平分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关系分析 交互平分面 单视角扫描点云 神经隐式场 无符号距离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语义关系的单视图隐式场三维重建技术
14
作者 徐岗 靳炯超 +1 位作者 唐泽皓 冷彪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33-844,共12页
随着对深度学习的深入研究,基于隐式场的三维重建技术成为三维领域的研究热点,隐式场重建相比于显式重建得到了更好的重建结果,但仍存在缺少语义信息、重建结果缺失局部特征等缺点。针对现有的隐式场重建中存在的语义信息缺失问题,对隐... 随着对深度学习的深入研究,基于隐式场的三维重建技术成为三维领域的研究热点,隐式场重建相比于显式重建得到了更好的重建结果,但仍存在缺少语义信息、重建结果缺失局部特征等缺点。针对现有的隐式场重建中存在的语义信息缺失问题,对隐式场重建算法提出改进,相比于直接由隐式解码器恢复出整体模型,改进方法选择先重建模型的各个语义零件,再将各个零件进行拼接得到整体模型,进而提高隐式场三维重建的完整度。基于改进方法,提出基于语义关系的多分支隐式重建网络,并在多个国际通用三维模型数据集中与现有隐式场重建算法在5个类别的模型上利用多项评价指标进行定量测试,取得了优于当前隐式场重建算法的重建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建 语义分割 隐式场 单视图重建 多分支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rivable generalized NeRF-based head model
15
作者 Yue Wang Yudong Guo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6-57,45,I0001,I0002,共15页
In recent years,the concept of digital human has attracted widespread attention from all walks of life,and the modelling of high-fidelity human bodies,heads,and hands has been intensively studied.This paper focuses on... In recent years,the concept of digital human has attracted widespread attention from all walks of life,and the modelling of high-fidelity human bodies,heads,and hands has been intensively studied.This paper focuses on head modelling and proposes a generic head parametric model based on neural radiance fields.Specifically,we first use face recognition networks and 3D facial expression database FaceWarehouse to parameterize identity and expression semantics,respectively,and use both as conditional inputs to build a neural radiance field for the human head,thereby improving the head model’s representation ability while ensuring editing capabilities for the identity and expression of the rendered results;then,through a combination of volume rendering and neural rendering,the 3D representation of the head is rapidly rendered into the 2D plane,producing a high-fidelity image of the human head.Thanks to the well-designed loss functions and good implicit representation of the neural radiance field,our model can not only edit the identity and expression independently,but also freely modify the virtual camera position of the rendering results.It has excellent multi-view consistency,and has many applications in novel view synthesis,pose driving and mo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ural radiance fields head parametric model semantic disentanglement novel view synthe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视场长波红外光学系统混合无热化设计
16
作者 刘鑫 王晶锦 +3 位作者 刘庆梅 姜子康 徐兆鹏 李晓英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0-118,共9页
为提高红外系统的环境适应能力,确保光学系统在-40~65℃范围内拥有较好的像质。通过将光学系统被动无热化与机械被动无热化技术各自优点结合,提出一种低成本、高质量的混合被动无热化方法,设计出一款工作波段为8~12μm、F/1焦距为45 mm... 为提高红外系统的环境适应能力,确保光学系统在-40~65℃范围内拥有较好的像质。通过将光学系统被动无热化与机械被动无热化技术各自优点结合,提出一种低成本、高质量的混合被动无热化方法,设计出一款工作波段为8~12μm、F/1焦距为45 mm,工作温度在-40~65℃的大视场长波红外光学系统。最终实现在空间频率42 lp/mm处,全视场MTF大于0.3。通过对该系统进行公差分析可知,其范围满足实际加工要求。相较于单一的无热化方式,光学系统被动无热化和机械被动无热化方法相互结合的方法可以保证像质相当情况下,降低系统的设计难度和加工难度,有助于系统小型化、轻量化。因此,混合被动无热化设计可以有效降低普通无热化镜头的设计难度、加工成本和体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大视场 长波红外 光学被动无热化 机械被动无热化 混合被动无热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视野扩散峰度成像技术在子宫内膜样腺癌分级评估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柳红 路伟宏 +4 位作者 王艳微 吴仆射 王福南 刘豪 周建军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7-82,共6页
目的探讨小视野扩散峰度成像(reduced field-of-view 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rFOV-DKI)技术在鉴别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学分级中的潜力。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共纳入48例经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依据国际妇产科联盟(The Interna... 目的探讨小视野扩散峰度成像(reduced field-of-view 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rFOV-DKI)技术在鉴别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学分级中的潜力。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共纳入48例经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依据国际妇产科联盟(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分级法,受试者分为低级别组(G1、G1~2和G2,n=30)和高级别组(G3,n=18)。所有受试者均于3.0 T MRI扫描仪下行常规盆腔平扫加增强及rFOV-DKI序列扫描。参照常规矢状位T2加权图像在rFOV-DKI序列图像手动勾画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计算ROI的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DKI)衍生参数,包括平均扩散率(mean diffusivity,MD)、轴向扩散率(axial diffusivity,Da)、径向扩散率(radial diffusivity,Dr)、平均峰度(mean kurtosis,MK)、轴向峰度(axial kurtosis,Ka)和径向峰度(radial kurtosis,Kr)。比较分析各rFOV-DKI参数在低级别组和高级别组间的差异,同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方法评估每个参数的诊断性能。采用DeLong方法对比各参数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的差异。结果低级别组MD、Da和Dr的平均值[(0.93±0.08)μm^(2)/ms、(1.14±0.10)μm^(2)/ms、(0.83±0.08)μm^(2)/ms]高于高级别组的平均值[(0.80±0.08)μm^(2)/ms、(1.05±0.07)μm^(2)/ms、(0.74±0.06)μm^(2)/ms;P<0.05],而MK、Ka和Kr的平均值(1.15±0.10、1.36±0.10、0.97±0.13)则低于高级别组(1.33±0.11、1.64±0.11、1.08±0.09)(P<0.05)。Ka值在区分低级别组和高别级组时具有最高的诊断准确性,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98(95%CI:0.89~1.00),其次是MK[AUC=0.90(95%CI:0.78~0.97)]和MD[AUC=0.88(95%CI:0.76~0.96)]。MK与Ka和MD的AUC间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Z=1.81和0.53,P=0.07和0.59),而Ka和MD的AUC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40,P=0.02)。在所有DKI衍生参数中,Ka在区分低级别组和高级别组方面表现最好,截断值为1.46,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和90%。结论基于非高斯扩散加权模型的rFOV-DKI可作为区分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学分级的潜在影像学工具,用于子宫内膜样腺癌的无创术前分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样腺癌 磁共振成像 小视野扩散峰度成像 组织学分级 平均峰度 轴向峰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视场角约束的视角塑形攻击时间制导律
18
作者 郭子淳 王乐 +2 位作者 席建祥 秦明星 高久安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11,24,共6页
考虑精确制导任务中存在的导引头视场角约束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视角塑形的攻击时间制导律。首先,构建关于无量纲弹目距离的三次多项式形式参考视角剖面,将攻击时间和最大视角表示为剖面参数的方程,通过求解该参数方程获得满足约束的参考... 考虑精确制导任务中存在的导引头视场角约束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视角塑形的攻击时间制导律。首先,构建关于无量纲弹目距离的三次多项式形式参考视角剖面,将攻击时间和最大视角表示为剖面参数的方程,通过求解该参数方程获得满足约束的参考视角剖面。其次,根据导弹的动力学模型设计跟踪参考视角剖面的制导指令,得到视场角约束下的攻击时间制导律,并推导对应的攻击时间可达域。所提出的制导律不依赖于剩余飞行时间估计、线性化模型和切换逻辑,且可以实现终端零控。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所提制导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攻击时间控制 视场角约束 视角塑形 制导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振镜的近一维运动物体三维姿态测量系统
19
作者 王力超 黄志成 +3 位作者 刘俊楠 缪陆 刘飞瑶 耿树巧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82-289,共8页
针对单相机的测量系统缺少深度信息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振镜的立体视觉测量系统,该系统由1台仰角相机和2个振镜组成。首先,通过双振镜可以在单相机的成像光路中形成2条不同的光路,从而使单相机形成立体视觉的测量效果。同时,可通过物... 针对单相机的测量系统缺少深度信息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振镜的立体视觉测量系统,该系统由1台仰角相机和2个振镜组成。首先,通过双振镜可以在单相机的成像光路中形成2条不同的光路,从而使单相机形成立体视觉的测量效果。同时,可通过物体的位置改变振镜夹角,极大地扩大了测量的范围。其次,为了解决物体三维姿态测量困难问题,通过找到一组斜率最接近中轴线的特征点,并通过其三维信息来测量物体三维姿态。实验显示:该测量算法的静态位置测量平均相对误差为1.96%,姿态测量的平均相对误差为3.29%,在动态目标模拟实验中,位置的平均误差为4.25%。该系统具有低成本、大视野、高精度、适用性高等优点,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振镜 单相机 三维姿态测量 运动目标 大视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射场表面物点引导的主动视图选择
20
作者 谢文想 许威威 《图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9-187,共9页
神经辐射场(NeRF)的出现显著提高了新视图渲染和3D重建的质量,但其数据收集过程仍然依赖于人工经验,这限制了在未知环境探索和规划等任务上的应用,因此,如何有效选择最具信息增益的视图变得至关重要,为此提出了一种新的主动视图选择策... 神经辐射场(NeRF)的出现显著提高了新视图渲染和3D重建的质量,但其数据收集过程仍然依赖于人工经验,这限制了在未知环境探索和规划等任务上的应用,因此,如何有效选择最具信息增益的视图变得至关重要,为此提出了一种新的主动视图选择策略。首先,通过体渲染权重获取训练光线投射到场景表面附近的三维点,然后计算每个三维点对于候选视图的可见性,并使用光度置信度加权来衡量候选视图,最终选择可见三维点较少且置信度低的候选视图作为新的训练视图。在Blender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与现有的方法相比,该方法在下一最佳视图和下一批最佳视图选择上分别提高了3.88 dB和5.88 dB的PSNR质量,同时视图选择速度提高近3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渲染 神经辐射场 主动视图选择 场景感知 未知环境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