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指毛桃的致突变性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王晓平 黄翔 +3 位作者 陈晓白 陆奇丰 李丽梅 岑业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7283-7284,共2页
[目的]研究五指毛桃(Ficus simplicissima Lour.)水提物的致突变性。[方法]应用微核试验,对五指毛桃水提液致小鼠肝细胞、睾丸生精细胞、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和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形成率进行检测。[结果]五指毛桃各剂量组对小鼠肝细胞、睾... [目的]研究五指毛桃(Ficus simplicissima Lour.)水提物的致突变性。[方法]应用微核试验,对五指毛桃水提液致小鼠肝细胞、睾丸生精细胞、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和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形成率进行检测。[结果]五指毛桃各剂量组对小鼠肝细胞、睾丸生精细胞、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和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形成率的影响,与阴性对照组在0.05水平上无差异,但与阳性对照组在0.01水平有差异;各剂量组之间在0.05水平上无差异。[结论]在该试验条件下,五指毛桃水提物不具有致突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指毛桃 致突变性 微核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果榕叶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邵泰明 宋小平 +4 位作者 陈光英 李小宝 姚国贵 邓康英 黄凯丽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35-137,共3页
研究大果榕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大果榕叶挥发油,用GC-MS对所提取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离鉴定。从挥发油中鉴定出28种物质,占总成分的91.27%,主要成分为:4-苄基吡啶(25.07%),酞酸二丁酯(17.26%),叶绿醇(11.58%),乙酸... 研究大果榕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大果榕叶挥发油,用GC-MS对所提取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离鉴定。从挥发油中鉴定出28种物质,占总成分的91.27%,主要成分为:4-苄基吡啶(25.07%),酞酸二丁酯(17.26%),叶绿醇(11.58%),乙酸羽扇醇酯(9.20%),吲哚(9.16%)。大果榕叶挥发油中主要化学成分为4-苄基吡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果榕 挥发油 化学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模型在福建省粗叶榕生物量模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回厚霖 张鹏 +3 位作者 黄荣浩 季鹤 蒋瑾彧 王新杰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1-97,共7页
为建立粗叶榕灌木生物量的混合模型,精确估算灌木生物量,以福建省将乐县4种林分类型(杉木纯林、杉木马尾松混交林、马尾松纯林、毛竹林)的114组粗叶榕灌木生物量数据为基础,以粗叶榕各部分生物量(地上、地下、总生物量)为因变量,以地径... 为建立粗叶榕灌木生物量的混合模型,精确估算灌木生物量,以福建省将乐县4种林分类型(杉木纯林、杉木马尾松混交林、马尾松纯林、毛竹林)的114组粗叶榕灌木生物量数据为基础,以粗叶榕各部分生物量(地上、地下、总生物量)为因变量,以地径、株高、冠幅等为自变量,从6种常用的灌木生物量模型中选择拟合精度最高的线性及非线性模型作为基础模型。以林分类型为随机效应,采用混合效应模型方法,建立粗叶榕的线性及非线性混合模型。利用幂函数、指数函数、常数加幂函数3种结构消除数据异方差对模型精度的影响。采用AIC、BIC和负2倍的对数似然值对模型进行精度比较,并用绝对平均误差、均方根误差和调整后的决定系数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考虑冠幅建立的非线性生物量模型拟合精度较高;以幂函数作为异方差结构建立的非线性混合模型在精度上有显著提高,检验数据显示地上、地下、总生物量模型的决定系数分别提高12.17%、21.01%、20.24%。利用混合模型,并考虑异方差结构建立的灌木生物量模型可以精确地预估粗叶榕的生物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木生物量 混合模型 异方差结构 粗叶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林下种植五指毛桃的生长性状及最佳采收期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田茂秀 高雅莉 +5 位作者 岑小妹 田茂靖 黄国旅 莫子洪 兰文明 吴丽娜 《绿色科技》 2023年第3期119-123,共5页
为探究马尾松林下种植五指毛桃的生长性状及最佳采收期,针对马尾松林下种植的不同生长年限的五指毛桃的植物学性状,以及佛手柑内酯、补骨酯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2年生五指毛桃在株高、基径、根长、最大根径4个指标上的增长率最... 为探究马尾松林下种植五指毛桃的生长性状及最佳采收期,针对马尾松林下种植的不同生长年限的五指毛桃的植物学性状,以及佛手柑内酯、补骨酯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2年生五指毛桃在株高、基径、根长、最大根径4个指标上的增长率最高,处在速生期,2年生比1生年增长了217.13%、77.34%、229.42%、108.96%;其次是3年生,3年生五指毛桃比2年生在上述指标上增长了41.79%、36.12%、11.36%、51.43%。同时,在总生物量增长上,2年生增长率为325.74%;3年生为49.50%;4年生为29.13%。而分析五指毛桃活性成分的含量,1~4年生五指毛桃的佛手柑内酯含量分别为1.197、0.275、0.446、0.312 mh/g;而补骨酯素的含量分别为0.178、0.146、0.149、0.134 mh/g。可见,3年生五指毛桃的活性成分含量要高于2年生和4年生。综合分析后得到马尾松林下种植五指毛桃最佳采收期是3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下种植 马尾松 五指毛桃 生长性状 最佳采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