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1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emperature error compensation method for fiber optic gyroscope based on a composite model of k-means,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an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1
作者 CAO Yin LI Lijing LIANG She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2025年第2期510-522,共13页
As the core component of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s, fiber optic gyroscope (FOG), with technical advantages such as low power consumption, long lifespan, fast startup speed, and flexible structural design, are widely... As the core component of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s, fiber optic gyroscope (FOG), with technical advantages such as low power consumption, long lifespan, fast startup speed, and flexible structural design, are widely used in aerospace, unmanned driving, and other fields. However, due to the temper-ature sensitivity of optical devices, the influence of environmen-tal temperature causes errors in FOG, thereby greatly limiting their output accuracy. This work researches on machine-learn-ing based temperature error compensation techniques for FOG. Specifically, it focuses on compensating for the bias errors gen-erated in the fiber ring due to the Shupe effect. This work pro-poses a composite model based on k-means clustering,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an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s. And it significantly reduced redundancy within the sam-ples by adopting the interval sequence sample. Moreover, met-rics such as root mean square error (RMSE), mean absolute error (MAE), bias stability, and Allan variance, are selected to evaluate the model’s performance and compensation effective-ness. This work effectively enhances the consistency between data and models across different temperature ranges and tem-perature gradients, improving the bias stability of the FOG from 0.022 °/h to 0.006 °/h. Compared to the existing methods utiliz-ing a single machine learning model, the proposed method increases the bias stability of the compensated FOG from 57.11% to 71.98%, and enhances the suppression of rate ramp noise coefficient from 2.29% to 14.83%. This work improves the accuracy of FOG after compensation, providing theoretical guid-ance and technical references for sensors error compensation work in other fiel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ber optic gyroscope(FOG) temperature error com-pensation composite model machine learning CLUSTERING regress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ibration-induced bias error reduction using loop gain compensation for high-precision fiber optic gyroscopes
2
作者 CHEN Heyu QIN Xuexin +2 位作者 XIE Huan KONG Linghai ZHENG Yue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2025年第1期224-232,共9页
Vibration-induced bias deviation,which is generated by intensity fluctuations and additional phase differences,is one of the vital errors for fiber optic gyroscopes(FOGs)operating in vibration environment and has seve... Vibration-induced bias deviation,which is generated by intensity fluctuations and additional phase differences,is one of the vital errors for fiber optic gyroscopes(FOGs)operating in vibration environment and has severely restricted the applications of high-precision FOGs.The conventional methods for suppressing vibration-induced errors mostly concentrate on reinforcing the mechanical structure and optical path as well as the compensation under some specific operation parameters,which have very limited effects for high-precision FOGs maintaining performances under vibration.In this work,a technique of suppressing the vibration-induced bias deviation through removing the part related to the varying gain from the rotation-rate output is put forward.Particularly,the loop gain is extracted out by adding a gain-monitoring wave.By demodulating the loop gain and the rotation rate simultaneously under distinct frequencies and investigating their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the vibrationinduced bias error is compensated without limiting the operating parameters or environments,like the applied modulation depth.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has achieved the reduction of bias error from about 0.149°/h to0.014°/h during the random vibration with frequencies from20 Hz to 2000 Hz.This technique provides a feasible route for enhancing the performances of high-precision FOGs heading towards high environmental adapt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bration-induced error fiber optic gyroscope(FOG) loop ga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iltering of long-term dependent fractal noise in fiber optic gyroscope 被引量:5
3
作者 Chunhong Hua Zhang Ren Minhu Zha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0年第6期1041-1045,共5页
Stochastic noises of fiber optic gyroscope (FOG) mainly contain white noise and fractal noise whose long-term dependent component causes FOG a rather slow drift. In order to eliminate this component, a two-step filt... Stochastic noises of fiber optic gyroscope (FOG) mainly contain white noise and fractal noise whose long-term dependent component causes FOG a rather slow drift. In order to eliminate this component, a two-step filtering methodology is proposed. Firstly, fractional differencing (FD) method is introduced to trans-form fractal noise into fractional white noise based on the estima-tion of Hurst exponent for long-term dependent fractal process, which together with the existing white noise make up of a gener-alized white noise. Further, an improved denoising algorithm of wavelet maxima is developed to suppress the generalized white nois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basic noise terms of FOG greatly decrease, and especially the slow drift is restrained effectively.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provides a promising ap-proach for filtering long-term dependent fractal noi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ber optic gyroscope (FOG) fractal noise long-term dependence fractional differencing wavelet denois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全集成架构的光纤陀螺信号处理电路
4
作者 李搏 于晓之 +3 位作者 欧姮 陈思宇 李健壮 黄晓宗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96-600,共5页
随着光纤陀螺不断小型化,对信号处理电路的尺寸、功耗、精度、成本等综合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传统分立器件方案难以满足集成化光纤陀螺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光纤陀螺信号处理全集成架构,具备前级调理及采集、可编程数字信号处理及存储、数... 随着光纤陀螺不断小型化,对信号处理电路的尺寸、功耗、精度、成本等综合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传统分立器件方案难以满足集成化光纤陀螺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光纤陀螺信号处理全集成架构,具备前级调理及采集、可编程数字信号处理及存储、数模转换及驱动、通讯等功能,支持信号斩波和第二回路控制功能。采用2.5D堆叠及系统级封装(SiP)技术实现高密度集成,尺寸仅为14.0mm×14.0mm,相较于同等性能分立器件方案,所提方案的印制电路板(PCB)整体尺寸缩小约20%,在30mm×30mm×30mm光纤陀螺中三温零偏稳定性≤0.18(°)/h(10s),具有集成度高、尺寸小、成本低等优点,为光纤陀螺小型化提供了有效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化光纤陀螺 全集成架构 2.5D堆叠 零偏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光子纠缠增强型光纤陀螺的探索与设计
5
作者 孙浩冠 张昌昌 +1 位作者 汪立新 阮驰 《压电与声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5-421,共7页
传统的光纤陀螺仪使用经典光作为光源,其经典干涉中的相位检测灵敏度因受到散粒噪声的限制而无法获得提升。为了提升光纤陀螺精度,基于量子纠缠光子对的关联特性,采用最大路径纠缠态2002态,可使光学干涉测量的相位检测灵敏度相对于散粒... 传统的光纤陀螺仪使用经典光作为光源,其经典干涉中的相位检测灵敏度因受到散粒噪声的限制而无法获得提升。为了提升光纤陀螺精度,基于量子纠缠光子对的关联特性,采用最大路径纠缠态2002态,可使光学干涉测量的相位检测灵敏度相对于散粒噪声极限提高√2倍,达到海森堡极限。设计并搭建了一套双光子纠缠增强光纤陀螺集成系统,包括高产率的纠缠光源,一套全光纤Sagnac干涉光路以及符合探测系统。在此集成系统上进行光纤环旋转实验,采集数据并绘制出转速与光子计数的完整干涉波。实验结果表明,该套系统能被用于双光子纠缠增强光纤陀螺的原理演示验证实验和相关功能测试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纠缠 单光子探测 符合计数方法 Sagnac效应 光纤陀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数字锁相环的光纤陀螺本征频率跟踪技术
6
作者 杨辉 马家君 +3 位作者 高辉 吕明森 孙佑焮 敖晓纯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32,36,共5页
针对光纤陀螺(FOG)本征频率检测过程复杂和测量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全数字锁相环(ADPLL)的高精度本征频率跟踪技术。理论研究了调制频率、本征频率与干涉光强之间的关系,在占空比为25%的方波调制下,可以将光纤环形干涉仪作为鉴... 针对光纤陀螺(FOG)本征频率检测过程复杂和测量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全数字锁相环(ADPLL)的高精度本征频率跟踪技术。理论研究了调制频率、本征频率与干涉光强之间的关系,在占空比为25%的方波调制下,可以将光纤环形干涉仪作为鉴相器,设计K计数环路滤波器和数字控制振荡器构成ADPLL电路。根据进位信号和借位信号实时调整调制信号的频率,当进位信号和借位信号脉冲数相等时,调制信号频率即为FOG的本征频率。实验结果表明:基于ADPLL的FOG本征频率跟踪技术跟踪精度优于0.4 Hz,跟踪时间小于0.009 s。与传统的FOG本征频率测量方法相比,该方法不需要外部辅助设备,可以快速、高精度地跟踪FOG的本征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陀螺 本征频率 全数字锁相环 跟踪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陀螺仪光纤尾纤装配动力学建模仿真与应力计算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孙媛 陈昊 +6 位作者 敖晓辉 孟军峰 吕乃静 刘检华 龙娅 杨娅姣 夏焕雄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050-3060,共11页
光纤陀螺仪(FOG)中光纤尾纤的装配主要依靠工人手工完成,装配应力控制凭借人工经验,一致性难以保障。针对光纤装配应力定量控制的难题,提出一种基于离散微分几何理论的光纤动力学建模仿真方法。首先,基于离散微分几何理论建立了光纤运... 光纤陀螺仪(FOG)中光纤尾纤的装配主要依靠工人手工完成,装配应力控制凭借人工经验,一致性难以保障。针对光纤装配应力定量控制的难题,提出一种基于离散微分几何理论的光纤动力学建模仿真方法。首先,基于离散微分几何理论建立了光纤运动学框架,并由弹性势能推导了包含拉伸、弯曲和扭转变形的光纤动力学方程以及应力计算方法。其次,提出了基于Newmark隐式算法的光纤动力学方程数值求解方法,并设计了光纤在装配过程中与周围物体的碰撞检测与响应策略。随后,进行了光纤圆周布设和弯扭变形的仿真测试。结果表明,光纤控制端与固定端之间的自由长度越短,光纤圆周布设的位置越精确;光纤截面半径越大,在同样的扭转角下光纤产生的弯扭变形程度越大。最后,设计了一种光纤陀螺仪装配布局,并通过动力学仿真得到了光纤装配过程的应力分布及最大应力变化,为陀螺仪光路低应力装配与路径规划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陀螺仪 光纤尾纤 动力学模型 离散微分几何 应力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陀螺旋转调制惯导系统及关键技术发展
8
作者 查峰 卜浩宇 +1 位作者 戴海发 童余德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5-37,共13页
面向长航时、高精度的自主导航技术需求,系统梳理光学陀螺旋转调制惯导系统的发展历程及关键技术现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基于惯导系统误差特性,阐述了旋转调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其次,系统回顾和梳理欧美等西方国家旋转惯导系统发... 面向长航时、高精度的自主导航技术需求,系统梳理光学陀螺旋转调制惯导系统的发展历程及关键技术现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基于惯导系统误差特性,阐述了旋转调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其次,系统回顾和梳理欧美等西方国家旋转惯导系统发展历程,分析了系统发展演变后的技术逻辑,总结了我国旋转惯导系统的研制现状。最后,立足于提高系统自主导航精度,从旋转策略优化、误差标校、初始对准3个方面分析了旋转惯导系统需解决的关键技术及研究现状。在总结光学陀螺旋转调制惯导系统及关键技术发展基础上,针对后续旋转惯导系统研究提出了几点思考,为高精度自主导航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陀螺 光纤陀螺 旋转调制 旋转惯导 旋转策略 惯性导航 误差补偿 在线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谐振式光纤陀螺谐振腔传输模型仿真方法
9
作者 陈熙源 沙梦梦 +2 位作者 钟雨露 李启轩 张飞麟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07-714,共8页
谐振式光纤陀螺(RFOG)是一种以光纤环形谐振腔为核心敏感器件的惯性传感器。为提高仿真效率和适用性,提出了一种谐振式光纤陀螺快速运算仿真方法,搭建了谐振式光纤陀螺信号处理和闭环控制模型,其中模拟谐振腔多圈干涉耦合采用多核并行运... 谐振式光纤陀螺(RFOG)是一种以光纤环形谐振腔为核心敏感器件的惯性传感器。为提高仿真效率和适用性,提出了一种谐振式光纤陀螺快速运算仿真方法,搭建了谐振式光纤陀螺信号处理和闭环控制模型,其中模拟谐振腔多圈干涉耦合采用多核并行运算,包含光场叠加和传递函数两种形式。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仿真效率较高,平均在16s左右完成仿真,相比于原始模型的锁频程序运行效率提升了57.6%。同时两种仿真形式均适用于精度范围0.0001~1(°)/√h的谐振光纤陀螺仿真,有效适应不同仿真参数的测试要求。其中传递函数形式相较于光场叠加形式仿真效率提升了5.4倍,在±600(°)/s动态范围内标度因数非线性度降低了17%,而光场叠加形式的零偏不稳定性减小到0.652(°)/h,易于观察偏振波动误差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振式光纤陀螺 传递函数 光场叠加 并行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光纤陀螺光源噪声抑制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思宇 云恩学 +3 位作者 王弼松 董永康 高玉平 张首刚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25-1131,共7页
大型高精度光纤陀螺(G-FOG)是世界时(UT1)精密测量的一种新工具。传统高精度光纤陀螺使用的自发辐射(ASE)光源具有较大的相对强度噪声,限制了光纤陀螺性能的进一步提升。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大型光纤陀螺光源噪声抑制方法。基于声光调制器(... 大型高精度光纤陀螺(G-FOG)是世界时(UT1)精密测量的一种新工具。传统高精度光纤陀螺使用的自发辐射(ASE)光源具有较大的相对强度噪声,限制了光纤陀螺性能的进一步提升。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大型光纤陀螺光源噪声抑制方法。基于声光调制器(AOM)作为反馈器件设计并搭建了宽谱光源的功率锁定实验装置,通过比例积分(PI)参数优化实现了关键噪声源的抑制和输出光功率的锁定。实验结果表明,在1 Hz~10 kHz频段内,光源的相对强度噪声(RIN)得到有效抑制。在采用10 km光纤环的光纤陀螺的本征调制频率10 kHz处,RIN抑制达到15 dB,角度随机游走(ARW)有望改善6倍。同时,光源输出光功率的中期(10000 s)相对起伏较自由状态下减小80%。所提方法可提高光纤陀螺的中短期零偏稳定性,有助于高精度G-FOG的UT1精密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陀螺仪 ASE宽谱光源 相对强度噪声 功率稳定 声光调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谱光源谐振式光纤陀螺谐振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蓝士祺 李俊 +3 位作者 吴凡 闫博 苏政澄 岳亚洲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0-307,共8页
为优化宽谱光源谐振式光纤陀螺(RFOG)谐振腔设计,进行了RFOG谐振特性分析。首先,根据光场传输理论完成了宽谱RFOG光场传输特性分析,建立了宽谱RFOG谐振频差曲线模型,给出了谐振特性参数表达式。理论证明了宽谱RFOG的陀螺精细度和半高全... 为优化宽谱光源谐振式光纤陀螺(RFOG)谐振腔设计,进行了RFOG谐振特性分析。首先,根据光场传输理论完成了宽谱RFOG光场传输特性分析,建立了宽谱RFOG谐振频差曲线模型,给出了谐振特性参数表达式。理论证明了宽谱RFOG的陀螺精细度和半高全宽约为谐振腔光谱曲线的1/2和2倍。其次,基于宽谱RFOG光场理论模型,分析了耦合器交叉耦合系数、附加损耗和谐振腔腔长等谐振腔关键光学参数对陀螺精细度和极限灵敏度的影响。最后,实验验证了谐振特性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并通过优化谐振腔参数实现陀螺零偏不稳定性0.059°/h,对谐振式光纤陀螺工程设计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振式光纤陀螺 宽谱光源 谐振特性 光纤谐振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探测器的光源相对强度噪声抑制方案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怡 王夏霄 +1 位作者 徐宏杰 孔令海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2-55,共4页
针对传统和现有光路抑制方案在常温条件下表现良好但在全温度范围内性能却难以保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探测器的光源相对强度噪声(RIN)抑制方案。该方案通过双探测器分别检测经不同路径的光信号,并在电路中将这2路信号同步后相减,... 针对传统和现有光路抑制方案在常温条件下表现良好但在全温度范围内性能却难以保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探测器的光源相对强度噪声(RIN)抑制方案。该方案通过双探测器分别检测经不同路径的光信号,并在电路中将这2路信号同步后相减,以消除RIN,从而提高光纤陀螺的精度。同时,还探究了不同调制深度对陀螺输出的影响及未来对该方案的改进思路。实验结果表明:在调制深度为3π/4并且配合双探测器的RIN抑制措施的情况下,该方案能有效提高光纤陀螺的精度,并满足全温条件下的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强度噪声 高精度光纤陀螺 信噪比 调制深度 噪声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陀螺光路热致零漂误差机理与抑制方法
13
作者 张天乐 温坤华 +2 位作者 张翔 林蹉富 杨军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24,共11页
光纤陀螺(FOG)作为一种高精度角速度传感器,在惯性导航、定位定向和姿态控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光纤陀螺光路热致零漂误差是限制陀螺精度提升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分析Shupe效应、Mohr效应及交扰效应,解释了热致零漂误差的... 光纤陀螺(FOG)作为一种高精度角速度传感器,在惯性导航、定位定向和姿态控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光纤陀螺光路热致零漂误差是限制陀螺精度提升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分析Shupe效应、Mohr效应及交扰效应,解释了热致零漂误差的产生机理;从内因(几何对称性和物理对称性)和外因(环境影响和物理场激励)两方面归纳了影响零漂误差的不同因素;进一步讨论了对内因和外因的关键因素(如光路的应变和温度分布)检测的布里渊光时域分析(BOTDA)技术、光频域反射(OFDR)技术以及拉曼光时域反射(ROTDR)技术的研究现状;最后介绍了光纤环绕制工艺的优化、特种光纤的应用、尾纤长度的调整以及温度补偿技术等多种抑制热致零漂误差的措施和方法。上述研究为恶劣环境下导航级光纤陀螺测量精度和环境适应性的进一步提升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陀螺 热致零漂 光路对称性 分布式测试 零漂误差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波导温致半波电压特性对谐振式光纤陀螺的影响
14
作者 苏政澄 李俊 +2 位作者 吴凡 蓝士祺 闫博 《应用光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1-466,共6页
针对基于宽谱光源的谐振式光纤陀螺(resonant fiber optic gyroscope, RFOG)中Y波导调制器半波电压的温度影响,开展了Y波导温致半波电压特性对谐振式光纤陀螺影响的研究。建立了Y波导温致半波电压特性对基于宽谱光源的谐振式光纤陀螺系... 针对基于宽谱光源的谐振式光纤陀螺(resonant fiber optic gyroscope, RFOG)中Y波导调制器半波电压的温度影响,开展了Y波导温致半波电压特性对谐振式光纤陀螺影响的研究。建立了Y波导温致半波电压特性对基于宽谱光源的谐振式光纤陀螺系统标度因素的影响规律模型,模型表明:Y波导调制器的温致半波电压特性会导致基于宽谱光源的谐振式光纤陀螺系统的标度因素发生变化。搭建了用于宽谱光源的Y波导调制器半波电压测试系统,系统测试精度达1 mV。实验测试了全温范围内Y波导的温致半波电压特性在基于宽谱光源的谐振式光纤陀螺系统中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Y波导调制器的半波电压与温度呈线性负相关;Y波导调制器的温致半波电压特性导致基于宽谱光源的谐振式光纤陀螺系统的标度因素的最大相对变化误差为1 266.01×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波导调制器 谐振式光纤陀螺 宽谱光 温度 半波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纤陀螺的温度补偿模型改进、压缩和FPGA实现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雷静 王竣可 苏杭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9-87,共9页
为提高光纤陀螺(FOG)在变温环境下输出误差的补偿精度,在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模型(LSTM)基础上,利用分段非线性粒子群算法(PN-PSO)对LSTM模型超参数寻优,建立PN-PSO-LSTM光纤陀螺温度补偿模型。为有效降低计算和存储开销,便于部署在资源... 为提高光纤陀螺(FOG)在变温环境下输出误差的补偿精度,在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模型(LSTM)基础上,利用分段非线性粒子群算法(PN-PSO)对LSTM模型超参数寻优,建立PN-PSO-LSTM光纤陀螺温度补偿模型。为有效降低计算和存储开销,便于部署在资源受限的硬件环境中,提出一套适用于光纤陀螺应用场景的模型压缩方案,包括:知识蒸馏、剪枝、激活函数线性化、定点数量化等。最后基于Xilinx公司某芯片完成部署。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反向传播(BP)模型和传统PSO-LSTM模型,采用所提模型补偿后,陀螺零偏输出均方误差分别降低74.4%和53.5%,模型压缩后在大小减小94.1%的同时,陀螺零偏输出均方误差仍然比传统全精度模型更低,在FPGA实现后对比PC端模型推理速度提升98.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陀螺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模型 温度补偿 模型压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涉式光纤陀螺跨条纹工作误差研究
16
作者 赵海波 莫馁 李旭东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9-222,共4页
在干涉式光纤陀螺中,当调制信号超出限制并进行2π复位时,调制信号输入的调制量与输入角速度间出现了2π的相位差,这使实际的干涉相位出现左移或右移2π,即跨条纹工作。在光纤陀螺闭环系统中,跨条纹工作产生的误差体现在随机游走系数和... 在干涉式光纤陀螺中,当调制信号超出限制并进行2π复位时,调制信号输入的调制量与输入角速度间出现了2π的相位差,这使实际的干涉相位出现左移或右移2π,即跨条纹工作。在光纤陀螺闭环系统中,跨条纹工作产生的误差体现在随机游走系数和非线性度上。该文通过优化调制方案建立跨条纹误差抵消机制,可使跨条纹产生的误差互相抵消,从而提高光纤陀螺的非线性度和随机游走系数。经过仿真和实验表明该方法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陀螺 调制解调 非线性 跨条纹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谱光源驱动的高精度谐振式光纤陀螺
17
作者 马慧莲 李斌杰 +3 位作者 胡俊熠 刘霜 王宇欣 杨志怀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41-848,共8页
针对高精度惯性导航系统对高精度小型化光纤陀螺的发展需求,开展了宽谱光源驱动的谐振式光纤陀螺(RFOG)技术研究。首先介绍了宽谱谐振式光纤陀螺的工作原理,对比分析了该种陀螺在角度随机游走上相对于发展较为成熟的干涉式光纤陀螺的优... 针对高精度惯性导航系统对高精度小型化光纤陀螺的发展需求,开展了宽谱光源驱动的谐振式光纤陀螺(RFOG)技术研究。首先介绍了宽谱谐振式光纤陀螺的工作原理,对比分析了该种陀螺在角度随机游走上相对于发展较为成熟的干涉式光纤陀螺的优势;讨论了受散粒噪声制约的理论角度随机游走的影响因素,并结合光纤耦合器的损耗系数和谐振腔内的光纤传输损耗,对耦合器的耦合系数进行了优化设计,获得了宽谱RFOG系统的最佳角度随机游走理论值;利用优化后的耦合系数,设计并研制了总长为1020 m、内径为15 cm的透射式光纤环形谐振腔,并完成了宽谱RFOG系统的研制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陀螺角度随机游走为2.1×10^(-4)(°)/h^(1/2),零偏不稳定性为4.6×10^(-4)(°)/h,达到了战略级陀螺的精度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振式光纤陀螺 宽谱光源 角度随机游走 战略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嵌入式技术的舰船捷联控制系统基准设计
18
作者 周银祥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75-178,共4页
舰载武器射击精度受到战场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影响较为显著,舰船的主惯导系统无法解决不同位置武器的实时姿态测量问题。本文对分立式舰载捷联基准系统的结构及工作流程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ARM+DSP嵌入式技术的舰船捷联控制系统基准... 舰载武器射击精度受到战场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影响较为显著,舰船的主惯导系统无法解决不同位置武器的实时姿态测量问题。本文对分立式舰载捷联基准系统的结构及工作流程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ARM+DSP嵌入式技术的舰船捷联控制系统基准设计方案,设计硬件系统结构,分析闭环光纤陀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最后对系统进行俯仰角和横摇角的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 基准 捷联控制系统 光纤陀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陀螺磁敏感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王夏霄 宋凝芳 +1 位作者 张春熹 马宗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116-1120,共5页
光纤环是光纤陀螺的敏感部件.除Sagnac效应外,磁光法拉第(Faraday)效应也是光纤陀螺中实际存在的非互易效应.磁光法拉第效应是由于光纤制作工艺和光纤环绕制过程中存在的剩余双折射和光纤扭曲产生的,会在陀螺输出零位中附加一个固定偏置... 光纤环是光纤陀螺的敏感部件.除Sagnac效应外,磁光法拉第(Faraday)效应也是光纤陀螺中实际存在的非互易效应.磁光法拉第效应是由于光纤制作工艺和光纤环绕制过程中存在的剩余双折射和光纤扭曲产生的,会在陀螺输出零位中附加一个固定偏置.借助有限元分析法,推导了微段光纤磁光法拉第效应的琼斯矩阵;建立了光纤环受磁场影响的数学模型;采用亥姆霍兹线圈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证明了光纤陀螺磁敏感轴是存在并且可以确定的,提出了降低陀螺受磁场影响的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传感器 陀螺仪 磁光效应 磁场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陀螺消偏结构与偏振度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柳建春 高立民 +2 位作者 李康 邱仁峰 王骏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48-951,共4页
利用在光源出端加单段保偏光纤和在消偏器后端加Loyt消偏器,可以使进入光纤线圈的光的偏振度降到10-3数量级,降低了因外界因素对线圈中光偏振态的影响而产生的光纤陀螺偏振误差.并用琼斯矩阵计算的方法,分析了光路中四个胶合角与偏振度... 利用在光源出端加单段保偏光纤和在消偏器后端加Loyt消偏器,可以使进入光纤线圈的光的偏振度降到10-3数量级,降低了因外界因素对线圈中光偏振态的影响而产生的光纤陀螺偏振误差.并用琼斯矩阵计算的方法,分析了光路中四个胶合角与偏振度的关系及每个角度的取值范围.最后探讨了工艺上胶合角度测量与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陀螺 消偏 偏振度 琼斯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