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9篇文章
< 1 2 6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enton氧化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陆衡 叶正芳 +1 位作者 王鹏 白雪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54-660,共7页
针对废水Fenton氧化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Fenton氧化污泥的处置问题,综述了国内外Fenton氧化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进展,分析了Fenton氧化污泥回用于Fenton氧化系统和制备铁系材料两种资源化方法的优缺点,展望了Fenton氧化... 针对废水Fenton氧化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Fenton氧化污泥的处置问题,综述了国内外Fenton氧化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进展,分析了Fenton氧化污泥回用于Fenton氧化系统和制备铁系材料两种资源化方法的优缺点,展望了Fenton氧化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nton氧化污泥 资源化利用 污泥回用 非均相催化剂 生物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基氧化石墨烯对水泥砂浆力学性能影响的机理研究
2
作者 潘俊 杜乔茹 +2 位作者 林诺 张婷婷 张萧汉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7-373,共7页
研究污泥基氧化石墨烯(GO)对水泥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探讨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方法,为实现城市污泥建材化资源化高效利用提供思路。采用改进Hummers法制备污泥基GO,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研究PVP、NS两种分散剂的投加量及超声时间对分... 研究污泥基氧化石墨烯(GO)对水泥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探讨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方法,为实现城市污泥建材化资源化高效利用提供思路。采用改进Hummers法制备污泥基GO,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研究PVP、NS两种分散剂的投加量及超声时间对分散效果的影响,进而考察GO对水泥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SEM、XRD及FTIR检测结果表明GO具有明显的片层结构,在掺量为0.8 g/mL、超声处理时间为4 h最佳处理条件下,GO&PVP分散液分散效果较好,GO&NS分散液的吸光度更高;当GO&NS掺量为0.07%时,复合水泥基体3 d的抗压抗折强度分别为30.32 MPa和6.14 MPa,较空白组分别提高了33.22%和20.16%。采用改进Hummers法制备的污泥基氧化石墨烯可应用于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对提升水泥砂浆的力学性能具有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污泥 污泥氧化石墨烯 水泥基复合材料 抗压强度 抗折强度 建材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腐殖酸对好氧颗粒污泥系统的调控机理研究——以石墨烯和氧化石墨烯产生的毒性影响为例
3
作者 张明 冯雪丽 +1 位作者 时文歆 张冰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95-2007,共13页
以受纳米材料石墨烯(G)和氧化石墨烯(GO)长期胁迫作用下的好氧颗粒污泥系统(AGS)为研究对象,探究投加适量腐殖酸(HA)对AGS理化特性和污染物处理性能的缓解作用及其机理.研究表明:经过适量浓度的HA(10.0mg/L)处理后,实验组R2(1.0mg/L G)... 以受纳米材料石墨烯(G)和氧化石墨烯(GO)长期胁迫作用下的好氧颗粒污泥系统(AGS)为研究对象,探究投加适量腐殖酸(HA)对AGS理化特性和污染物处理性能的缓解作用及其机理.研究表明:经过适量浓度的HA(10.0mg/L)处理后,实验组R2(1.0mg/L G)和R3(1.0mg/L GO)中AGS的理化特性与系统的处理性能均得到了明显改善.其中,在整个实验期间(第0~75d),R3系统内的AGS平均粒径由1224.1μm增加至1407.5μm,R2系统内的AGS平均粒径由1313.0μm增加至1461.3μm.AGS理化特性的提升使得R2和R3系统内总氮去除率分别上升了2.3%和7.6%.通过投加HA,R2和R3系统内观察到活性氧含量、乳酸脱氢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出现明显降低,这是由于HA可以与细胞内积累的活性氧相结合,进而降低G和GO胁迫下生物体内产生的氧化应激水平.此外,HA的引入减少了AGS中胞外聚合物(EPS)的过量分泌,并降低了EPS中芳香类蛋白质和酪氨酸类物质的含量,使得AGS呈现出更加致密紧凑的颗粒结构.最后,分析G和GO在HA投加前后Zeta电位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投加适量HA提高了G和GO的初始电势值,增强了G/GO与微生物之间的排斥力作用,减少了微生物与G/GO之间的直接接触,进而有效缓解了G和GO对AGS微生物产生的毒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颗粒污泥 石墨烯 氧化石墨烯 胞外聚合物 氧化应激反应 ZETA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nton体系氧化诱导下猪肉蛋白质与脂质氧化作用及其对品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佳雯 杨柳 +2 位作者 谢心蕊 李保国 王欣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3-462,473,共11页
采用Fenton氧化体系(Fendon oxidation system,FOS)研究了不同氧化水平(0、1、5、10、20 mmol/L H_(2)O_(2))下猪背最长肌的蛋白质及脂质的氧化作用及其与品质指标、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氧化程度的升高,猪背最长肌的离... 采用Fenton氧化体系(Fendon oxidation system,FOS)研究了不同氧化水平(0、1、5、10、20 mmol/L H_(2)O_(2))下猪背最长肌的蛋白质及脂质的氧化作用及其与品质指标、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氧化程度的升高,猪背最长肌的离心损失率、蒸煮损失率、S23(自由水比例)、L^(*)、过氧化值(Peroxide value,POV)、TBARS(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值、羰基含量等均显著增加,而a^(*)、b^(*)、硬度、咀嚼性、黏性、表面疏水性先增加后降低,S22(不易流动水比例)、巯基含量、弹性、回复性、内聚性均减小;典型挥发性化合物组成变化显著,二聚体(2-戊酮D、2-丁酮D)、杂环类化合物(2,6-二甲基吡嗪、吡啶)及酸类(乙酸)物质增多。相关性分析表明,肉品品质变化是脂质和蛋白交互氧化的结果,脂质和肌原纤维蛋白氧化进一步导致了样品保水性的降低,色泽、风味和质构的劣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背最长肌 fenton氧化体系 脂质氧化 蛋白氧化 品质 挥发性风味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运行厌氧氨氧化系统沿程不同形态污泥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解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闫冰 聂含冰 +4 位作者 付嘉琦 韩佩 易其臻 桂双林 夏嵩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52-1062,共11页
为深入理解厌氧氨氧化系统沿程微生物群落特征,考察了长期运行的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厌氧氨氧化系统沿程方向上不同形态污泥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结构、物种网络及功能特征.结果表明,厌氧氨氧化系统沿程方向上不同形态污泥An AOB基因... 为深入理解厌氧氨氧化系统沿程微生物群落特征,考察了长期运行的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厌氧氨氧化系统沿程方向上不同形态污泥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结构、物种网络及功能特征.结果表明,厌氧氨氧化系统沿程方向上不同形态污泥An AOB基因丰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底部颗粒污泥(KL)中An AOB基因丰度为2.12×1010copies/gVSS,显著高于系统沿程其它形态污泥(P<0.05);沿程方向上不同形态污泥微生物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未呈现出明显的变化规律.不同形态污泥优势菌门(相对丰度>1%)为绿弯菌门(Chloroflexi)、浮霉菌门(Planctomycetot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ot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ot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相对丰度排名前10的菌属为norank_f__norank_o__SBR1031、Candidatus_Kuenenia、norank_f__Anaerolineaceae、Nitrosomonas、Limnobacter、norank_f__PHOS-HE36、Denitratisoma、Denitratisoma和OLB13norank_f__A4b,相对丰度在不同样品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沿程方向不同形态污泥微生物群落结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01).网络分析发现,不同形态污泥微生物网络结构和拓扑性质存在差异,其中沉淀池内絮状泥(CD)、出水管内生物膜(XK)的平均度和中心紧密度高于沿程其他样品,微生物群落间具有更紧密的关联性.PICRUSt2分析发现,与代谢相关的通路功能基因丰度明显大于其他功能基因丰度,并且沿程不同形态污泥间代谢功能基因丰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氮素代谢功能基因hao相对丰度远高于norB,同时narG基因丰度是nirS丰度的20.8~733.9倍,系统内部分亚硝化和部分反硝化功能活跃.厌氧氨氧化系统沿程方向上不同形态污泥微生物群落存在明显的异质性特征,但未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 污泥形态 微生物群落 共生网络 PICRUSt2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氨氧化污泥耦合小球藻的双生物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养殖废水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唐方毅 薛溢涵 +1 位作者 贾律伦 林云琴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2-229,共8页
【目的】利用厌氧氨氧化污泥和小球藻耦合构建双生物微生物燃料电池(DMFC),以期在产电的同时有效去除养殖废水中的高浓度氮磷和有机物,为养殖废水处理和生物能源制备提供新途径。【方法】将厌氧氨氧化污泥和模拟废水以体积比1∶4混合后... 【目的】利用厌氧氨氧化污泥和小球藻耦合构建双生物微生物燃料电池(DMFC),以期在产电的同时有效去除养殖废水中的高浓度氮磷和有机物,为养殖废水处理和生物能源制备提供新途径。【方法】将厌氧氨氧化污泥和模拟废水以体积比1∶4混合后投至阳极室,小球藻和BG-11培养基以体积比1∶4混合后加入阴极室,运行24 h后阳极开始出水,并将阳极出水加入阴极室中,保持恒温并设置光暗周期模式,监测电压及废水中氨氮、NO_(2)^(−)−N、NO_(3)^(−)−N、总磷质量浓度,可溶性化学需氧量(SCOD)和pH。【结果】厌氧氨氧化污泥和小球藻之间存在明显的电子交换,系统产电性能良好,DMFC稳定运行阶段正负峰值电压分别为45、−125 mV。氨氮质量浓度由1588.97 mg/L降至602.75 mg/L,去除率达62.07%;NO_(2)^(−)−N、总磷和SCOD去除率分别为88.62%、54.45%和63.72%。系统在pH为9.5的条件下能稳定运行。【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一个厌氧氨氧化污泥耦合小球藻的DMFC系统,该系统不仅能有效脱氮、除磷、降低有机物浓度,还能持续产电,是协同解决环境与能源问题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污泥 小球藻 微生物燃料电池 氨氮 总磷 可溶性化学需氧量 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Si-Al高级氧化催化剂非均相Fenton处理造纸废水 被引量:1
7
作者 刘育星 罗清 +5 位作者 张安龙 段超 宗晓宁 井天昊 刘雨恺 王旭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4,45,共8页
造纸废水中的污染物种类繁多,COD_(Cr)排放量较大.目前,常规均相Fenton工艺在造纸废水深度处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该工艺存在硫酸亚铁用量较高和污泥产量较大的问题.本文将常规Fenton污泥为主要原料制取的Fe-Si-Al高级氧化催化剂应... 造纸废水中的污染物种类繁多,COD_(Cr)排放量较大.目前,常规均相Fenton工艺在造纸废水深度处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该工艺存在硫酸亚铁用量较高和污泥产量较大的问题.本文将常规Fenton污泥为主要原料制取的Fe-Si-Al高级氧化催化剂应用于非均相Fenton处理造纸废水,以COD_(Cr)的去除率和污泥产量作为评价指标,并利用SEM、XRD、FT-IR等现代仪器手段,研究其应用工艺及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当反应体系初始pH值为3、催化剂投加量10 g/L、m(COD_(Cr))∶m(H_(2)O_(2))=1∶1、反应时间90 min时,COD_(Cr)的去除率可达73.6%,污泥产量较常规Fenton降低了91.8%.催化剂中的铁铝尖晶石(FeAl_(2)O_(4))和铁橄榄石(Fe_(2)SiO_(4))为体系提供Fe^(2+).催化剂经过10次循环利用,COD_(Cr)去除率仍保持在70%左右,表明其具有良好的循环利用性能.非均相Fenton降解有机物的种类较均相Fenton更多,可破坏苯环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nton污泥 造纸废水 非均相fenton Fe-Si-Al高级氧化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三维电Fenton氧化法处理腈纶生产废水
8
作者 乔恩停 陈晔 《化工环保》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1-217,共7页
以钌铱钛电极为阳极、石墨电极为阴极、铁碳复合粒子为粒子电极,构建了超声波-三维电Fenton氧化体系,考察了超声功率、初始pH、极板间距、电流密度、H_(2)O_(2)加入量、Fe^(2+)加入量、铁碳复合粒子加入量对腈纶生产废水中COD的去除效果... 以钌铱钛电极为阳极、石墨电极为阴极、铁碳复合粒子为粒子电极,构建了超声波-三维电Fenton氧化体系,考察了超声功率、初始pH、极板间距、电流密度、H_(2)O_(2)加入量、Fe^(2+)加入量、铁碳复合粒子加入量对腈纶生产废水中COD的去除效果,筛选出适宜的工艺条件,并评价了该条件下腈纶生产废水的综合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超声波-三维电Fenton氧化处理腈纶生产废水的最适工艺条件为电流密度5 mA/cm^(2)、极板间距4 cm、超声功率250 W、初始pH 3.5、Fe^(2+)加入量75 mmol/L、H_(2)O_(2)加入量150 mmol/L、铁碳复合粒子加入量100 g/L,在该条件下,反应50 min后,废水中COD、BOD_(5)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90.2%、85.0%和83.3%,BOD_(5)与COD之比由0.23提高至0.35;在超声波作用下,随着空化气泡的破裂,所产生的巨大冲击力和微射流不断冲刷电极表面,使电极表面及时得到清洗,钝化作用减弱,传质效率增强,浓差极化减弱,COD去除率提高;超声波-三维电Fenton氧化体系中存在·OH和·O_(2)^(-)两种自由基,其中·OH起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三维电极 fenton氧化 腈纶生产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nton氧化技术强化水中多环芳烃降解的条件优化
9
作者 周娈 汪彤馨 +1 位作者 陈旭文 凌婉婷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20-729,共10页
为解决芬顿(Fenton)氧化技术在实际去除水中多环芳烃(PAHs)时面临的去除不彻底、氧化剂利用率低以及水体基质破坏严重等问题,对Fenton技术的各种反应条件进行优化研究。本研究主要探究了关键因子如Fe^(2+)/H_(2)O_(2)比例、螯合剂柠檬... 为解决芬顿(Fenton)氧化技术在实际去除水中多环芳烃(PAHs)时面临的去除不彻底、氧化剂利用率低以及水体基质破坏严重等问题,对Fenton技术的各种反应条件进行优化研究。本研究主要探究了关键因子如Fe^(2+)/H_(2)O_(2)比例、螯合剂柠檬酸浓度、反应时间、H_(2)O_(2)浓度以及污染物浓度对Fenton技术的影响。研究发现,PAHs的降解率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但在48 h后趋于稳定。H_(2)O_(2)与Fe^(2+)是Fenton试剂的核心组分,Fe^(2+)通过破坏H_(2)O_(2)的O O键产生·OH降解污染物。PAHs降解的最佳H_(2)O_(2)浓度为1%,Fe^(2+)/H_(2)O_(2)添加比例为1/18(摩尔比),在此条件下,水中芴(FLU)、菲(PHE)、荧蒽(FLA)和芘(PYR)的降解率分别高达86%、99%、98%和100%。但当H_(2)O_(2)浓度或Fe^(2+)/H_(2)O_(2)添加比例过高时,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OH会互相淬灭,而且过量的Fe^(2+)会与PAHs竞争消耗·OH,导致PAHs降解效率降低。柠檬酸通过调节水体pH、螯合Fe^(2+)等机制提高了PAHs的降解率,优化后的最佳柠檬酸浓度为20 mol·L^(-1),该条件下FLU、PHE、FLA和PYR在48 h的降解率分别为81%、78%、60%和100%,进一步延长时间后PAHs可被完全降解。此外,该Fenton技术对于水中低于0.1 mg·L^(-1)的PAHs降解效果最佳,4种PAHs的降解率均超过94%。研究通过系统探究各关键因子,确定了Fe^(2+)/H_(2)O_(2)添加比例、柠檬酸浓度、反应时间、H_(2)O_(2)浓度以及污染物浓度的最佳使用参数,可使Fenton氧化技术对水中PAHs的降解效果达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PAHs) fenton氧化技术 柠檬酸 反应时间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调控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研究进展
10
作者 王雪超 李文譞 +2 位作者 杨莉莉 董三强 李杰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共11页
与其他传统的脱氮技术相比,厌氧氨氧化工艺作为新型的脱氮技术具有无需外加碳源和节能减排等优点。但厌氧氨氧化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极易因污泥流失而无法快速培养启动。通过外加铁调控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可以提高厌氧氨氧化脱氮效能,并保... 与其他传统的脱氮技术相比,厌氧氨氧化工艺作为新型的脱氮技术具有无需外加碳源和节能减排等优点。但厌氧氨氧化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极易因污泥流失而无法快速培养启动。通过外加铁调控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可以提高厌氧氨氧化脱氮效能,并保障其长期稳定运行。该文首先,简述了厌氧氨氧化菌的特性、代谢途径及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的聚集机制;然后,重点从调控酶的合成和功能基因的表达、加速功能菌群的富集、供给颗粒污泥凝结核、促进胞外聚合物分泌以及加强系统群体感应等方面对铁调控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的机制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最后,从外加铁的系统优化、菌群间物质协同利用及群体感应调控作用的理解和铁在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造粒过程中的机理探究等方面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控 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 机理 代谢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掺杂污泥生物碳催化过硫酸盐氧化降解双酚A性能研究
11
作者 王奥达 张玉洁 +3 位作者 徐彤 安艳茹 陈丽萍 辛旺 《水处理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2-107,112,共7页
碳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无金属、无二次污染的水处理高级氧化催化剂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以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和高分子絮凝剂(GF)为原料,通过高温热解制备得到氮掺杂污泥生物碳(NSC)。研究表明,NSC在催化过氧单硫酸盐(PMS)氧化降解双酚A(B... 碳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无金属、无二次污染的水处理高级氧化催化剂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以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和高分子絮凝剂(GF)为原料,通过高温热解制备得到氮掺杂污泥生物碳(NSC)。研究表明,NSC在催化过氧单硫酸盐(PMS)氧化降解双酚A(BPA)方面能够表现出优异的性能。在900℃下,1%掺杂比的NSC具有良好的吸附性和催化活性。在20 min内,催化剂NSC活化PMS降解BPA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0%以上。通过表征,经GF掺杂后NSC具有优异的比表面积(SSA)和更高的氮含量,这为活化PMS提供了有利条件。此外,通过不同种类淬灭剂的淬灭实验和电子自旋共振(EPR)检测,亦证实在催化剂NSC表面PMS通过电子转移和单线态氧(1O2)来促进BPA降解。并且,此降解方式为整个催化降解反应的主要途径。同时,利用GF掺杂获得的NSC具有催化活性高、来源广、绿色环保和制备简单等特点。本研究为NSC用于过硫酸盐高级氧化技术氧化降解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硫酸盐氧化 污泥生物碳 双酚A 单线态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焚烧过程中氮氧化物排放特性及影响因素
12
作者 宋宏民 李京书 谢京双 《绿色中国》 2025年第6期166-168,共3页
随着污水处理规模的不断扩大,污泥产量日益增加,污泥焚烧作为一种有效的处置方式受到广泛关注。然而,污泥焚烧过程中产生的氮氧化物(NO_(X))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本文深入研究了污泥焚烧过程中NO_(X)的排放特性,分析了诸如... 随着污水处理规模的不断扩大,污泥产量日益增加,污泥焚烧作为一种有效的处置方式受到广泛关注。然而,污泥焚烧过程中产生的氮氧化物(NO_(X))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本文深入研究了污泥焚烧过程中NO_(X)的排放特性,分析了诸如污泥成分、焚烧温度、停留时间、过量空气系数等因素对NO_(X)排放的影响,旨在为优化污泥焚烧工艺、降低NO_(X)排放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焚烧 氧化 排放特性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nton氧化处理剩余污泥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1
13
作者 宋相国 张盼月 +4 位作者 张光明 董金华 李娟 吴珍 张海燕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4-67,74,共5页
大量集中式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减轻了水体污染;但是,产生的大量城市污泥的处理处置又成为污水处理面临的另一个瓶颈难题。各种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被应用于污泥处理,高级氧化技术-Fenton氧化在剩余污泥的处理中逐渐受到研究... 大量集中式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减轻了水体污染;但是,产生的大量城市污泥的处理处置又成为污水处理面临的另一个瓶颈难题。各种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被应用于污泥处理,高级氧化技术-Fenton氧化在剩余污泥的处理中逐渐受到研究者的重视。文章重点介绍了Fenton氧化在剩余污泥处理中的作用机制,分析了Fenton氧化处理剩余污泥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根据Fenton氧化剩余污泥处理优势,对其今后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nton氧化 剩余污泥 稳定 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nton氧化对印染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梁秀娟 宁寻安 +3 位作者 刘敬勇 罗海健 英柱 陈泓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53-258,共6页
采用Fenton氧化法对印染污泥进行预处理,研究印染污泥中TSS、VSS、CST、SRF等脱水性能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pH值为2.0,H2O2和Fe2+投加量分别为428 mg.g-1(干泥)和42.8 mg.g-1(干泥),反应时间1.5 h、反应温度80℃时,Fenton氧化后... 采用Fenton氧化法对印染污泥进行预处理,研究印染污泥中TSS、VSS、CST、SRF等脱水性能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pH值为2.0,H2O2和Fe2+投加量分别为428 mg.g-1(干泥)和42.8 mg.g-1(干泥),反应时间1.5 h、反应温度80℃时,Fenton氧化后印染污泥的脱水效果最佳.在该条件下,TSS由18.66 g.L-1下降至4.82 g.L-1,去除率为74.17%;CST和SRF分别由98.6 s和6.03×1011s.2g-1下降至18.9 s和8.42×1010s.2g-1;污泥的平均粒径和中值粒径分别由53.8μm和42.9μm下降至19.8μm和16.2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nton氧化 印染污泥 脱水性能 粒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锌纳米颗粒和四环素复合胁迫对好氧颗粒污泥处理低碳源废水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熠 李永涛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6-71,78,共7页
为明确新污染物氧化锌纳米颗粒(ZnO NP)和四环素抗生素(TCA)复合胁迫对好氧颗粒物污泥处理低C/N废水的影响,构建了小试规模的颗粒污泥反应器,探究了ZnO NP和TCA复合影响对AGS处理低C/N废水的影响,分析了出水水质、污泥特征及微生物群落... 为明确新污染物氧化锌纳米颗粒(ZnO NP)和四环素抗生素(TCA)复合胁迫对好氧颗粒物污泥处理低C/N废水的影响,构建了小试规模的颗粒污泥反应器,探究了ZnO NP和TCA复合影响对AGS处理低C/N废水的影响,分析了出水水质、污泥特征及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变化,揭示了ZnO NP和TCA复合胁迫对AGS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ZnO NP和TCA复合胁迫对AGS处理低C/N废水具有拮抗作用。ZnO NP和TCA复合暴露组别内,出水COD和溶解性磷酸盐(SOP)浓度分别为42.8~53.4 mg/L和1.95~2.36 mg/L,对应去除效率分别下降至75.1%~78.5%和70.3%~75.6%,远低于ZnO NP和TCA单一暴露组别。ZnO NP和TCA复合胁迫降低了AGS污泥浓度总固体(TS)至5.5~5.8 g/L,挥发性固体/TS至0.61~0.64,但刺激胞外聚合物(EPS)含量至91.6~93.4 mg/g。此外,ZnO NP和TCA复合胁迫提高了EPS内蛋白质(PN)和多糖(PS)含量,并提高PN/PS。酶活性分析表明ZnO NP和TCA复合胁迫降低了与污染物和营养盐去除相关的关键酶活性。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ZnO NP和TCA复合胁迫降低了属水平上与反硝化相关的Tsukamurella、unclassified f_Comamonadaceae、Micropruina和Microbacterium的相对丰度。ZnO NP和TCA复合胁迫产生的生态毒性对AGS具有严重影响。研究结果为理解新污染物ZnO NP和TCA复合胁迫的环境风险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颗粒污泥 氧化锌纳米颗粒 四环素 微生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净水污泥固定化硫氧化菌去除河道中AVS污染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潘俊 张萧汉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9-186,共8页
目的 研究净水污泥固定化硫氧化菌去除河道中的酸可挥发性硫化物污染方法,为净水污泥资源化利用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方法 通过高温焙烧的方法制备净水污泥固定化载体,采用XRD、SEM、BET对载体进行表征,使用净水污泥、绿沸石、活性炭3种... 目的 研究净水污泥固定化硫氧化菌去除河道中的酸可挥发性硫化物污染方法,为净水污泥资源化利用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方法 通过高温焙烧的方法制备净水污泥固定化载体,采用XRD、SEM、BET对载体进行表征,使用净水污泥、绿沸石、活性炭3种载体对硫氧化菌进行固定化,分析其对底泥中AVS的去除效果以及固定化效果的影响,并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其对微生物种群变化的影响。结果 净水污泥固定化载体的最佳焙烧温度为600℃,无论是单一载体,还是固定化硫氧化菌,净水污泥组对于AVS的去除效果均要优于绿沸石和活性炭;同时硫氧化菌在温度为30℃、pH=6、固定化时间为24 h条件下的固定化效果最好;净水污泥固定化硫氧化菌的加入有利于降解硫化物优势菌种的群居,抑制了硫酸盐还原菌的生长繁殖。结论 净水污泥固定化硫氧化菌能有效去除河道中的AVS污染,降低底泥生物种群的多样性,有利于去除AVS优势菌种的群聚,抑制硫酸盐还原菌的繁殖,促进水体黑臭环境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固定化 净水污泥 AVS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nton试剂预氧化-活性污泥处理染料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华军 杨刚宾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3-66,共4页
针对染料废水具有COD高、BOD5/COD低和具有生物毒性的特性,采用Fenton试剂预氧化-活性污泥组合工艺进行罗丹明B染料废水的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废水经Fenton预氧化后,染料脱色率为99.80%,COD去除率为35.38%,废水的BOD5/COD由0.055升高至0... 针对染料废水具有COD高、BOD5/COD低和具有生物毒性的特性,采用Fenton试剂预氧化-活性污泥组合工艺进行罗丹明B染料废水的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废水经Fenton预氧化后,染料脱色率为99.80%,COD去除率为35.38%,废水的BOD5/COD由0.055升高至0.547,可生化性大大提高。经活性污泥处理后的出水COD为82 mg/L,达到了GB 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废水 fenton氧化 活性污泥 废水处理 罗丹明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enton高级氧化-骨架构建体的污泥深度脱水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亚林 刘蕾 +2 位作者 李钢 陆华丹 时亚飞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9-71,81,共4页
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浓缩池污泥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基于Fenton高级氧化技术-骨架构建体组合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enton高级氧化和骨架构建体组合能够显著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当pH约为5,Fe^(2+)投加量为45 mg/g,H_2O_2投加量... 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浓缩池污泥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基于Fenton高级氧化技术-骨架构建体组合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enton高级氧化和骨架构建体组合能够显著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当pH约为5,Fe^(2+)投加量为45 mg/g,H_2O_2投加量为315 mg/g,生石灰和粉煤灰投加量均为500 mg/g时,复合调理污泥的脱水性能最佳,脱水污泥含水率为51.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政污泥 高级氧化 骨架构建体 深度脱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S_(2)@Fe_(3)O_(4)类Fenton体系催化降解碘帕醇的性能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昊 石楠 +2 位作者 武道吉 傅凯放 罗从伟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6-72,共7页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软模板,以硫代乙酰胺为硫源、钼酸钠为钼源,采用水热两步法制备了MoS_(2)@Fe_(3)O_(4)复合材料。采用SEM、XRD等对MoS_(2)@Fe_(3)O_(4)的形态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考察了MoS_(2)@Fe_(3)O_(4)/H_(2)O_(2)...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软模板,以硫代乙酰胺为硫源、钼酸钠为钼源,采用水热两步法制备了MoS_(2)@Fe_(3)O_(4)复合材料。采用SEM、XRD等对MoS_(2)@Fe_(3)O_(4)的形态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考察了MoS_(2)@Fe_(3)O_(4)/H_(2)O_(2)体系催化降解碘帕醇(IPM)的效能和作用机理。结果显示,Fe_(3)O_(4)成功负载在MoS_(2)表面,且MoS_(2)@Fe_(3)O_(4)呈均匀分散的花球状结构,提供了更多催化活性位点。在溶液初始pH为4,MoS_(2)@Fe_(3)O_(4)投加量为0.15 g/L,H_(2)O_(2)浓度为0.5 mmol/L,IPM浓度为5μmol/L条件下,反应30 min后MoS_(2)@Fe_(3)O_(4)/H_(2)O_(2)体系对IPM的降解率达到89.85%,与Fe_(3)O_(4)/H_(2)O_(2)体系相比,对IPM的降解率提高约12%。MoS_(2)@Fe_(3)O_(4)/H_(2)O_(2)体系降解IPM的主要活性物种为·OH和^(1)O_(2)。利用外加磁场能够实现MoS_(2)@Fe_(3)O_(4)催化剂的循环再利用,6次循环使用后,反应30 min时MoS_(2)@Fe_(3)O_(4)/H_(2)O_(2)体系对IPM的降解率仍在80%以上,表明MoS_(2)@Fe_(3)O_(4)在反应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相fenton 二硫化钼 氧化三铁 碘帕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次氯酸盐氧化耦合FeCl_(3)絮凝调节改善污泥脱水
20
作者 潘伟亮 张汛 +3 位作者 李姣妮 古励 何强 敖良根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450-3458,共9页
采用次氯酸盐耦合FeCl_(3)絮凝对污泥脱水性能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最佳预处理条件,采用zeta电位、蛋白质多糖、DNA含量、磁场核共振、三维荧光以及细胞可视化等表征手段,分析阐明了该预处理促进污泥脱水性能提高的作用机理,利... 采用次氯酸盐耦合FeCl_(3)絮凝对污泥脱水性能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最佳预处理条件,采用zeta电位、蛋白质多糖、DNA含量、磁场核共振、三维荧光以及细胞可视化等表征手段,分析阐明了该预处理促进污泥脱水性能提高的作用机理,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进一步分析促进污泥脱水性能改善的原因。结果表明:在NaClO投加量为50mg/g TS(含固率),FeCl_(3)投加量为100mg/g TS条件下污泥脱水效率达到最高,污泥比阻与毛细吸水时间(CST)分别由原污泥的2.45×10^(12)m/kg和119.7s降低至9.3×10^(11)m/kg和27.9s,污泥的水分损失量最多,脱水速率最快。在氧化与絮凝的共同作用下,污泥的胞外聚合物(EPS)结构被破坏,污泥颗粒松散,内部结合水被释放。污泥中DNA含量的增加和污泥的可视化分析表明,絮体中微生物细胞膜被破坏,导致胞内水释放,从而提高活性污泥的脱水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脱水性 氧化 絮凝 次氯酸盐 氯化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