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put-to-state stability of Euler-Maruyama method for stochastic delay control systems 被引量:2
1
作者 Shifang Kuang Feiqi Deng Yunjian Pe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3年第2期309-317,共9页
This paper develops the mean-square exponential input-to-state stability(exp-ISS) of the Euler-Maruyama(EM) method for stochastic delay control systems(SDCSs).The definition of mean-square exp-ISS of numerical m... This paper develops the mean-square exponential input-to-state stability(exp-ISS) of the Euler-Maruyama(EM) method for stochastic delay control systems(SDCSs).The definition of mean-square exp-ISS of numerical methods is established.The conditions of the exact and EM method for an SDCS with the property of mean-square exp-ISS are obtained without involving control Lyapunov functions or functional.Under the global Lipschitz coefficients and mean-square continuous measurable inputs,it is proved that the mean-square exp-ISS of an SDCS holds if and only if that of the EM method is preserved for a sufficiently small step size.The proposed results are evaluated by using numerical experiments to show their effectiven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uler-Maruyama(EM) method exponential inputto-state stability(exp-ISS) numerical solution stochastic delay control system(SDCS) time dela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3-RRPU并联机构的运动学及鲁棒控制研究
2
作者 韩秀英 李旭莹 +1 位作者 凌金博 杨琨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64-1471,共8页
针对现有的三平移并联机构大多正解不唯一、较难实现精确稳定运动控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3-RRPU型三平移并联机构,同时研究了机构的运动学、动力学及轨迹跟踪控制方法。首先,运用螺旋理论分析了该机构三平移的原理,进行了驱动输入的... 针对现有的三平移并联机构大多正解不唯一、较难实现精确稳定运动控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3-RRPU型三平移并联机构,同时研究了机构的运动学、动力学及轨迹跟踪控制方法。首先,运用螺旋理论分析了该机构三平移的原理,进行了驱动输入的选取与论证,对机构平台奇异性、驱动奇异性和支链奇异性进行了分析;其次,运用运动学理论建立了运动学模型,推导了位置正、逆解析解;再次,运用拉格朗日动力学理论建立了机构操作空间的刚体动力学模型;最后,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反馈解耦的自适应滑模轨迹跟踪控制方法,以证明其控制稳定性,并基于动力学模型对空间轨迹跟踪精度和控制力矩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3-RRPU并联机构的位置正解在一般位形下具有唯一性,机构的平台奇异位形和驱动奇异位形少且无支链奇异。该轨迹控制方法可使机构在载荷20 kg、速度0.18 m/s、加速度0.12 m/s 2下,实现0.002 m以内的高精度复杂轨迹跟踪;基于Sigmoid函数的轨迹控制方法还能有效削弱控制力矩的抖振,为实现工业领域高速、高精度、高性能的三平移运动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平移并联机构 位置正解 奇异性 螺旋理论 非线性反馈解耦 自适应滑模轨迹跟踪控制方法 机构操作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蚁群算法的多层前馈神经网络 被引量:68
3
作者 洪炳熔 金飞虎 高庆吉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823-825,共3页
反向传播算法是神经网络中应用广泛的一种多层前馈神经网络模型。但算法有求解精度低、搜索速度慢、易于陷入极小的缺点。蚁群算法是一种新型的模拟进化算法,有正反馈、分布式计算、启发性收敛等特性。这些特性使得解题过程加快,易于实... 反向传播算法是神经网络中应用广泛的一种多层前馈神经网络模型。但算法有求解精度低、搜索速度慢、易于陷入极小的缺点。蚁群算法是一种新型的模拟进化算法,有正反馈、分布式计算、启发性收敛等特性。这些特性使得解题过程加快,易于实现分布式计算。将蚁群算法和神经网络相结合起来,实现了非线性模型的辨识问题及倒立摆的控制。仿真实验表明:用蚁群算法训练神经网络,可兼有神经网络广泛映射能力和蚁群算法快速全局收敛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蚁群算法 多层前馈神经网络 反向传播算法 非线性系统 倒立摆 收敛性 映射能力 网络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发电机励磁控制方法的发展与展望 被引量:27
4
作者 程启明 程尹曼 +1 位作者 薛阳 胡晓青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8-117,共10页
励磁控制方法的发展经历了线性单变量控制、线性多变量控制、非线性多变量控制及智能控制几个发展阶段,其中线性多变量控制可分为强力式、PID+PSS、线性最优等励磁控制方法;非线性多变量控制可分为鲁棒、变结构、自适应、内模、预测、... 励磁控制方法的发展经历了线性单变量控制、线性多变量控制、非线性多变量控制及智能控制几个发展阶段,其中线性多变量控制可分为强力式、PID+PSS、线性最优等励磁控制方法;非线性多变量控制可分为鲁棒、变结构、自适应、内模、预测、灰色、自抗扰、Lyapunov、反步、无源、Hamilton、反馈线性化等励磁控制;智能控制可分为模糊、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专家、学习、遗传、模糊神经等励磁控制。全面地概括了励磁控制方法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并按控制理论发展规律对这些方法进行分类,分析这些方法的原理及优缺点,说明励磁控制与其他控制之间的协调方式,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励磁控制 同步发电机 电力系统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输入多输出变量带误差模型的最坏情况频域辨识(英文) 被引量:3
5
作者 耿立辉 崔世钢 赵丽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366-1372,共7页
本文将单输入单输出(SISO)变母带误差(EIV)模型的频域最坏情况辨识方法推广应用于多输入多输出(MIMO)情况.类似于SISO情况,多输入多输出变量带误差(MIMO EIV)模型的辨识模型集合由估计的系统名义模型及其最坏情况误差界描述.所估计的系... 本文将单输入单输出(SISO)变母带误差(EIV)模型的频域最坏情况辨识方法推广应用于多输入多输出(MIMO)情况.类似于SISO情况,多输入多输出变量带误差(MIMO EIV)模型的辨识模型集合由估计的系统名义模型及其最坏情况误差界描述.所估计的系统名义模型表征为正规右图符号,其最坏情况误差界具有可能的更少保守性,可利用EIV模型的先验信息和后验信息由v-gap度量量化得到.因此,这种模型集合非常适合于后期利用Vinnicombe提出的H。。回路成形法设计鲁棒控制器.最后,利用一数值仿真实例验证所提出辨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坏情况辨识 变量带误差(EIV)模型 多输入多输出(MIMO) 频域 v-gap度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两控制器刚体飞行器的姿态镇定(英文) 被引量:6
6
作者 李世华 田玉平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8-174,共7页
已知带两控制器的刚体飞行器系统不能被连续的纯状态反馈局部渐近镇定 .有效的解决方法包括时变反馈镇定方法和非连续反馈镇定方法 .现有的时变反馈镇定方法设计均较为复杂 .已有的光滑时变反馈方法是非指数收敛的 .本文通过引入辅助变... 已知带两控制器的刚体飞行器系统不能被连续的纯状态反馈局部渐近镇定 .有效的解决方法包括时变反馈镇定方法和非连续反馈镇定方法 .现有的时变反馈镇定方法设计均较为复杂 .已有的光滑时变反馈方法是非指数收敛的 .本文通过引入辅助变量以及采用反馈线性化技术设计出光滑时变的控制器 .该方法设计简单且保证闭环系统状态是指数收敛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器 刚体飞行器 姿态镇定 姿态控制 光滑时变反馈 局部镇定 指数收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离散系统的自适应反馈一步向前预测控制方法 被引量:4
7
作者 保宏 段宝岩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84-588,共5页
针对时变、滞后、反馈时间慢且参数未知的非线性离散时间模型系统的特点 ,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反馈控制方法 .在方法中 ,考虑到调整时间内反馈信息少与工程易实现的要求 ,采用多层预报的方法 ,对模型跟踪误差进行一步向前预测 ,进而利用预... 针对时变、滞后、反馈时间慢且参数未知的非线性离散时间模型系统的特点 ,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反馈控制方法 .在方法中 ,考虑到调整时间内反馈信息少与工程易实现的要求 ,采用多层预报的方法 ,对模型跟踪误差进行一步向前预测 ,进而利用预测结果对模型和输入做进一步修正 .此外 ,对算法的收敛性和稳定性从数学上给出了说明 .并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离散系统 一步向前预测 辨识 自适应反馈控制 多层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炮火控外弹道实时解算及其应用 被引量:12
8
作者 孙幸福 狄邦达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0-112,共3页
建立了某型高炮火控系统的外弹道解算模型,此模型采用迭代-修正的方式,使用R unge-K u tta-F e lhberg自适应步长数值解法,直接解4D外弹道方程组,得到射角和弹丸飞行时间。还对该方法的精度和实时性进行了分析,确定了高炮火控系统应用... 建立了某型高炮火控系统的外弹道解算模型,此模型采用迭代-修正的方式,使用R unge-K u tta-F e lhberg自适应步长数值解法,直接解4D外弹道方程组,得到射角和弹丸飞行时间。还对该方法的精度和实时性进行了分析,确定了高炮火控系统应用外弹道方程实时解算模型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炮火控系统 外弹道实时解算 微分方程数值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不可压缩层流模型数值解与稳定性 被引量:1
9
作者 肖润梅 明亚东 李秀兰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0-23,共4页
层流流动稳定性的研究主要在于数学模型的建立以及求数值解.以Poiseuille流动为例,运用谱方法对二维不可压缩层流模型Orr-Sommerfeld方程进行了展开与数值计算,得到了相应的层流稳定性数值条件.计算结果表明,谱方法具备较高的数值精度... 层流流动稳定性的研究主要在于数学模型的建立以及求数值解.以Poiseuille流动为例,运用谱方法对二维不可压缩层流模型Orr-Sommerfeld方程进行了展开与数值计算,得到了相应的层流稳定性数值条件.计算结果表明,谱方法具备较高的数值精度和较少的计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r—Sommerfeld方程 稳定性 数值计算 谱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分力合成方法提高系统性能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陕晋军 刘暾 +1 位作者 齐乃明 赵宝山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4-20,60,共8页
提出了将柔性结构的分力合成主动振动抑制方法和反馈控制律结合使用来提高柔性结构控制系统性能指标的方法。应用该方法仅需要知道闭环系统及柔性振动的频率及阻尼 ,而且可以同时抑制任意多个振动模态 (包括控制器引起的振动、柔性振动... 提出了将柔性结构的分力合成主动振动抑制方法和反馈控制律结合使用来提高柔性结构控制系统性能指标的方法。应用该方法仅需要知道闭环系统及柔性振动的频率及阻尼 ,而且可以同时抑制任意多个振动模态 (包括控制器引起的振动、柔性振动及其他形式的振动 )。分力合成方法对频率及阻尼的不确定性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使该方法易于工程实现。文章针对单柔性杆 ,将分力合成主动振动抑制方法和反馈控制相结合 ,设计了不同形式的大角度机动控制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力合成 主动振动抑制方法 反馈控制 数值仿真 柔性结构 航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扫描探针显微镜反馈控制器响应函数的数值解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姚琲 叶声华 胡小唐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77-81,共5页
本文建立了扫描探针显微镜反馈控制器的简化模型和可确定表面轮廓函数与间隙控制电压相互关系的微分方程。本文还介绍了求解带有延迟项的微分方程的数值方法。利用此方法可求解出反馈控制器对各种轮廓函数的响应,总结出各种最佳参数的... 本文建立了扫描探针显微镜反馈控制器的简化模型和可确定表面轮廓函数与间隙控制电压相互关系的微分方程。本文还介绍了求解带有延迟项的微分方程的数值方法。利用此方法可求解出反馈控制器对各种轮廓函数的响应,总结出各种最佳参数的确定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探针显微镜 反馈控制器 响应函数 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控制系统单支方法的IS稳定性 被引量:4
12
作者 余越昕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9-20,72,共3页
控制系统在实际问题中有广泛应用,众多文献对系统本身及其数值方法的稳定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将单支方法用于求解非线性控制系统,获得了方法IS稳定的条件,可视为单支方法关于非线性常微分方程的稳定性分析在非线性控制系统的进一步推广... 控制系统在实际问题中有广泛应用,众多文献对系统本身及其数值方法的稳定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将单支方法用于求解非线性控制系统,获得了方法IS稳定的条件,可视为单支方法关于非线性常微分方程的稳定性分析在非线性控制系统的进一步推广。最后给出了一些常用的单支方法IS稳定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控制系统 单支方法 数值解 IS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控制系统多步Runge-Kutta方法的IS稳定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余越昕 田献珍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573-1574,1590,共3页
控制系统在实际问题中有广泛应用,众多文献对系统本身及其数值方法的稳定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将概括面非常广泛的多步Runge-Kutta方法用于求解非线性控制系统,获得了方法IS稳定的条件,可视为多步Runge-Kutta方法关于非线性常微分方程的... 控制系统在实际问题中有广泛应用,众多文献对系统本身及其数值方法的稳定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将概括面非常广泛的多步Runge-Kutta方法用于求解非线性控制系统,获得了方法IS稳定的条件,可视为多步Runge-Kutta方法关于非线性常微分方程的稳定性分析在非线性控制系统的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控制系统 多步RUNGE-KUTTA方法 数值解 IS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质各向异性材料导热类问题的数值求解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明海 陶文铨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9年第6期59-61,共3页
提出了一种求解非均质各向异性材料导热类问题的控制容积有限差分格式(CVFD)。这种格式以三角形为基本单元,以其对偶的Voronoi多边形为积分的控制容积,并假定控制容积内物性均匀,温度呈线性分布。该方法克服了控制容积... 提出了一种求解非均质各向异性材料导热类问题的控制容积有限差分格式(CVFD)。这种格式以三角形为基本单元,以其对偶的Voronoi多边形为积分的控制容积,并假定控制容积内物性均匀,温度呈线性分布。该方法克服了控制容积有限元《CVFE)方法中同一个控制容积内温度梯度不一致的缺点。CVFD差分格式既能灵活适应复杂边界,又便于网格局部加密,同时还能满足局部守恒。当基本单元全为直角三角形时,该格式退化为结构网格的有限差分格式,便于移植到已有的计算软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质 各向异性 材料 导热 数值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迟Gompertz模型的数值分支和混合控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宋继志 王媛媛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112-118,共7页
为了研究物种的稳定性问题,要求缩小或者扩大生物系统的稳定区域,通过混合控制欧拉法研究了一个时滞Gompertz模型,运用状态反馈和参数扰动控制得到了Neimark-Sacker分支的理想结果。根据Hopf分支理论得到了连续系统平衡点的稳定性,通过... 为了研究物种的稳定性问题,要求缩小或者扩大生物系统的稳定区域,通过混合控制欧拉法研究了一个时滞Gompertz模型,运用状态反馈和参数扰动控制得到了Neimark-Sacker分支的理想结果。根据Hopf分支理论得到了连续系统平衡点的稳定性,通过混合控制欧拉算法得到了离散系统在要求的分支点所产生的Neimark-Sacker分支,利用中心流形定理和正规形方法,给出了确定分支周期解的分支方向与稳定性的计算公式。采用数值模拟验证了所得结果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延迟Gompertz模型系统,如果选择合适的控制参数,就能够使分支点提前或者延迟。研究方法在理论和数值模拟方面都得到了良好的预期结果,为解决相关的控制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法,对其他领域的控制问题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微分方程数值解 Gompertz模型 混合控制 欧拉法 延迟 Neimark-Sacker分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振动边界反馈的算法及C语言实现
16
作者 王树亮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98-99,107,共3页
本文用Legendre谱方法估计一端固定 ,一端加弯矩耗散线性反馈的梁振动的闭环系统使能量最快衰减的最优反馈增益。
关键词 C语言 程序设计 梁振动 边界反馈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优控制数学模型的数值解法研究
17
作者 马义飞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828-831,共4页
应用于实际的控制理论模型很难求得解析解,为了求解卡车调度系统最优控制的数学模型,本文研究了模型的数值解法。将 最大原理迭代和规划算法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新的算法称之为最大原理迭代+规划算法。此法在总体上采用最大原理迭代,在迭... 应用于实际的控制理论模型很难求得解析解,为了求解卡车调度系统最优控制的数学模型,本文研究了模型的数值解法。将 最大原理迭代和规划算法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新的算法称之为最大原理迭代+规划算法。此法在总体上采用最大原理迭代,在迭代的 每个循环利用规划论求出局部最优。并编制了计算机程序。经实例解算表明该算法收敛快,程序运行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优控制 数值解法 最大原理 规划算法 数学模型 露天矿 卡车 调度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伪谱法的自由漂浮柔性空间机器人姿态运动规划与反馈控制 被引量:5
18
作者 姚其家 戈新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0-27,共8页
研究自由漂浮柔性空间机器人的动力学建模与姿态控制问题。针对初始状态不确定性对系统姿态造成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伪谱法的运动规划与反馈控制相结合的姿态控制策略。利用假设模态法近似描述柔性臂杆的弹性变形,并利用Lagrange方法建... 研究自由漂浮柔性空间机器人的动力学建模与姿态控制问题。针对初始状态不确定性对系统姿态造成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伪谱法的运动规划与反馈控制相结合的姿态控制策略。利用假设模态法近似描述柔性臂杆的弹性变形,并利用Lagrange方法建立空间机器人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在运动规划方法的设计中,利用Legendre伪谱法将空间机械臂非完整运动规划问题转化为非线性规划问题,再利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求解此非线性规划问题得到系统的优化运动轨迹和最优控制输入。在反馈控制方法的设计中,将状态方程在已知的参考轨迹上线性化处理,利用Pontryagin极大值原理将对参考轨迹的跟踪问题转化为两点边值问题,再利用Legendre伪谱法离散此两点边值问题,将其转化为线性代数方程组进行求解,该过程无需任何积分计算,具有很好的实时性。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姿态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规划 空间机器人 最优控制 反馈控制 LEGENDRE伪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宽带随机激励的最优反馈控制
19
作者 李雪平 应祖光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40-646,共7页
文章提出了基于平稳响应的随机最优反馈控制策略,研究了受宽带随机激励的Hamilton系统的最优反馈控制。首先应用拟Hamilton系统随机平均法建立平均后的Ito∧随机微分方程;接着求解相应的Fokker-Plank-Kol-mogorov(FPK)方程得到系统精确... 文章提出了基于平稳响应的随机最优反馈控制策略,研究了受宽带随机激励的Hamilton系统的最优反馈控制。首先应用拟Hamilton系统随机平均法建立平均后的Ito∧随机微分方程;接着求解相应的Fokker-Plank-Kol-mogorov(FPK)方程得到系统精确平稳解;然后将控制力的均方值和Hamilton能量均值结合作为系统控制指标,得出最优反馈控制规律;最后用两个例子详细说明了这一控制方法的实施过程的有效性,数字模拟结果与理论结果完全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优反馈控制 随机平均法 Hamilton能量 宽带随机激励 平稳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线性联合减震控制方法频谱特性分析
20
作者 王菁菁 刘志彬 +1 位作者 李浩博 岳洪滔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24-1330,1367,1368,共9页
非线性质量阻尼器和线性质量阻尼器相联合的结构控制方法将非线性能量阱(nonlinear energy sink,简称NES)和调谐质量阻尼器(tuned mass damper,简称TMD)的特点集中于一个或一组装置中,使其在具有较高减振性能的同时兼备较强的鲁棒性能... 非线性质量阻尼器和线性质量阻尼器相联合的结构控制方法将非线性能量阱(nonlinear energy sink,简称NES)和调谐质量阻尼器(tuned mass damper,简称TMD)的特点集中于一个或一组装置中,使其在具有较高减振性能的同时兼备较强的鲁棒性能。为研究单质量联合阻尼器和双质量联合阻尼器的减震性能,在某8自由度主体结构顶层分别附加各类控制装置,包括单联、双联、TMD和NES,并在脉冲型荷载作用下对各控制装置进行参数优化,考察其能量鲁棒性和频率鲁棒性。在地震作用下进行减震效果对比和频谱特性分析,得出在反应谱曲线呈斜坡型时,带有非线性特点的控制方法减震性能相对TMD较好。综合输入能量和频率变化两方面因素,非线性-线性联合控制方法减震性能更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控制 联合控制 地震作用 频谱分析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